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ps1張圖片彎曲度不夠怎麼辦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ps1張圖片彎曲度不夠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02-13 07:17:06

㈠ photoshop寫真精修方法

給你20種PS技術!會讓你的照片美的不行!
一種簡單的數碼照片後期潤飾
1 打開圖片,執行色像/飽和度(-40)降低飽和度。
2 新建一圖層,將圖層模式改為柔光,用畫筆工具將需要潤飾的部分畫幾下,這里可以利用色板方便的提取顏色
3 圖片色彩過渡不夠柔和,再執行一下濾鏡下面的高斯模糊(+85)

簡單處理照片爆光不足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對背景層的模式改為濾色
2 對背景層的色階進行調整

30秒搞定Plmm藝術照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兩次
2 對復制背景層一進行高斯模糊(半徑4~6),將復制背景層二的模式改為強光
3 新建一圖層,添充圖案(預先作好並定義的半灰半白的橫條紋圖案),設置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

圖象錯位效果
1 打開圖片,新建一圖層,選擇視圖-標尺,選擇移動工具,分別從上方和下方拖曳出兩條藍色標線(9格)
2 利用矩形選取工具,填充方格(1,9暗灰,5,7黑,3亮灰),以psd格式儲存,然後關閉文件
3 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剛才儲存的psd文件
備注(「置換濾鏡」是利用置換圖的顏色值使選區發生位移:白色(色調值=0)是最大負位移,即將要處理圖象相應的象素向左和向上移動;黑色(色調值=255)是最大正位移,即把圖象中相應的象素向右和向下移動;灰色(色調值=128)不產生位移)

照片底紋效果
1 打開圖片,執行選擇-全選,然後編輯-復制,建一新通道,編輯-粘貼將拷貝圖象貼入新建通道中]
2 執行圖象-調整-反像,回到RGB通道,編輯-清除,刪除原圖象
3 執行選擇-載入選區,調用新通道,執行編輯-填充(所需顏色)

霧化效果
1 打開圖片,新建圖層一,設前景色/背景色(黑色/白色),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將圖層添加圖層蒙版
2 重復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80,0,圖層一模式改為濾色)

人物插畫效果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執行圖象-調整-通道混合器(灰色,+30,+60,+10,單色),執行濾鏡-風格化-查找邊緣,用色階去掉雜點
2 將混合模式設為「疊加」,填充不透明度打到50%
3 背景層上加一個色階調整圖層,調整輸出色階(0,+155)形色主義
4 執行圖象-調整-可選顏色,對色彩進行微調(紅色,0,+100,+100,-75;黃色,0,-40,+100,-40)

利用顏色疊加給舊照片添加光色效果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執行圖象-調整-去色,調整亮度/對比度(-42,+18)
2 添加「顏色疊加」圖層樣式,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點小色塊,選擇需要顏色(紅色),再合並可見圖層
3 添加濾鏡-鏡頭光暈(亮度+100)
4 復制背景圖層,再次添加 「顏色疊加」圖層樣式,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黃色)

給照片添加藍天
1 打開圖片並復制一"背景副本".
2 再新建一圖層並填充藍色背景.
3 將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4 在背景副本的圖層上在復制一「背景副本2」
5 將「背景副本2」放在最上一層,並為其添加蒙版
6 選取「漸變工具」,由上而下拖動滑鼠,天空變成選定的藍色

處理朦朧藝術照
1.復制一個原圖層(Ctrl+J).
2.對復制層使用高斯模糊濾鏡(+4.0).
3.做色彩調整(+50,0,-64)
4.用邊緣模糊的橡皮擦擦去需要清晰的部分.
5.適當運用圖層混合模式.

打造朦朧中的鮮艷(風景,生態類)
1 打開圖片,復制圖層.
2 將副本層的圖層模式該為「濾色」.
3 使用高斯模糊(+8.6 像素).L
4 調節色像/飽和度(Ctrl+U)(0,+12,0).
5 加些銳化,在降低透明度 .

給照片加個玻璃的效果
1 選取區域,按Ctrl+J
2 對剪切層進行高斯模糊(+3.1 像素).
3 調整色彩平衡(-39,+29,+16).
4 新建圖層。選擇玻璃的厚度區域進行漸變自定義添充(黑白灰色調,順序是暗,高光,暗,高光),再按Ctrl+T對玻璃的厚度選區進行調整.
5 濾鏡-扭曲-玻璃,選擇喜歡的圖案(扭曲度、平滑度為1,縮放50%).

燒紙效果的舊照片--純PS處理$
1 打開一張圖片,執行圖象-調整-色相/飽和度(+1,-58,+1).
2 圖象-調整-變化(中間色調,加深黃色,加深紅色,加亮).
3 復制背景層,執行濾鏡-紋理-顆粒(9,56,垂直).
4 新建一圖層,執行濾鏡-渲染-雲彩.
5 再執行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27,+100).
6 用魔棒工具,選定圖層一中的黑色選區.
7 關閉圖層一的預覽,點擊復制背景層,將前景色改為暗棕色.
8 執行選擇-修改-擴展(5像素),選擇-羽化(5像素)
9 編輯-填充(前景色),選定圖層一,用魔棒選取黑色選區
10 關閉背景層和圖層一的預覽,選定復制背景層,執行編輯-清除.
11 圖象-畫布大小,高度/寬度均增加一厘米,定位(中).
12 打開背景層預覽,選定背景層,填充前景色(淺棕色).
13 選定復制背景層,執行圖層-圖層樣式-投影.(正底疊片,不透明度45%,角度45,距離7,擴展2%,大小10).
14 合並所有圖層.

斑駁效果藝術相框另一製法
1 新建一個文件 按D鍵 填充背景為白色
2 接著,濾鏡---渲染---雲彩 .
3 CTRL+M 調整下曲線(黑白對比度強).
4 完成好後的效果再接著 濾鏡-扭曲-玻璃(扭曲度7,平滑度3,紋理-畫布,縮放50%).
6 新建一個圖層,背景為黑色,另新建一圖層,添充白色矩形.
7 在矩形所在的層上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默認的選項。然後找到剛保存的PSD文件進行置換即可.

PS渲染你的照片氣氛(風景)
1 圖象-調整-色階(RGB +29,1.0,+234).形色主義
2 執行色相/飽和度命令(全圖 -14,+41,-1).
3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紅色,色相值降低,飽和度增加).
4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黃色,-22,+45,-1)
5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綠色,+15,0,0).
6 調節亮度/對比度(亮度降低/對比度增加).形色主義(
簡單輕松實現素描效果
1 打開圖片,執行去色,調整亮度/對比度(亮度降低/對比度增加).
2 復制背景層(Ctrl+J),選定背景層,執行濾鏡-風格-查找邊緣,再進行UXXXXX銳化,再將
圖層模式改為疊加.
3 新建一圖層,填充白色,添加雜色,再進行動感模糊,將圖層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4 用橡皮工具(不透明度改為15%),對高光部分擦拭.

筆觸素描效果的繪制
1 打開一副圖片,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1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2.0像素)
2 再次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2,執行濾鏡-素描-水彩畫筆(20,60,80),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為變暗.
3 再次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3,將前景色設為紅色,執行濾鏡-素描-便條紙(25,7,10),不透明度設為30%.
4 再次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4,將前景色設為黑色,前景色/背景色設為黑/白,執行濾鏡-素描-影印(1,50),執行色階調整(RGB,157,.0,159),填充值30%.

用簡單的方法做特別的照片
1 打開一副圖片.
2 在通道中選藍色通道,然後在藍色通道執行濾鏡-風格化-暴光過度,點回RGB通道即可.

黑客帝國特效
1.新建一個大小為500X300,RGB模式,白色背景的文件.
2.用文字輸入工具隨意輸入一竄01代碼,並按CTRL+T把它垂直旋轉過來放,並多復制幾個拉成不等大小,隨意擺放幾個。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濾鏡,也可以達到很不錯的效果。就是菜單-濾鏡-紋理-顆粒,把強度和對比度都調至100,顆粒類型選擇垂直就可以了.
3.把那些01代碼的文字層和背景層全都合並起來,並把前景色設置為R:100、G:255、B:0左右的綠色,背景色設置為黑色.
4 選擇菜單-濾鏡-霓虹燈光效果,發光大小設置為10,發光亮度為15.
5.選擇菜單-濾鏡-風格化-照亮邊緣,邊緣寬度設置為1、亮度設置為20、平滑度設置為1左右.
6.選擇菜單-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將亮度調至-10,將對比度調至60左右

Ps「反轉負沖」人像處理一例
「反轉負沖」是在膠片拍攝中比較特殊的一種手法。就是用負片的沖洗工藝來沖洗反轉片,這樣會得到比較詭異而且有趣的色彩。如果用在MM人像照片上,則會令彌漫著一種前衛甚至頹頹的色彩.
1 打開圖象,並讓右邊顯示「通道面板」.
2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50%,確認.
3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20%,確認.
4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 混合模式用「顏色加深」,確認 .
5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 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25、0.75、150,確認.
6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 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40、1.20、220,確認.
7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50、1.30、255,確認.
8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全部RGB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亮度/對比度」 調整對比度亮度-5,對比度+20,確認.
9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全部RGB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相/飽和度」(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U」調出) 調整飽和度+15,確認
本教程介紹粉色的外景照片調色方法。大致調色過程:先用調色工具調出大致的基色調,然後再慢慢加強需要突出的部分,如果覺得色調單一可以適當加上一些補色。
1、打開原圖素材,創建可選顏色調整圖層,參數設置下:
紅色:23 -22 38 -41
黃色:0 0 -26 0
2、新建一個圖層,填充顏色:#450D7D,圖層混合模式改為「變亮」,圖層不透明度改為:50%
3、新建一個圖層,填充顏色:#021D60,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排除」,圖層不透明度改為:30%
4、新建一個圖層,按Ctrl + Alt + Shift + E 蓋印圖層。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數值為5,確定後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
5、創建可選顏色調整圖層(紅色:-37 4 9 0)確定後用黑色畫筆把背景及人物皮膚部分擦出來
6、把當前圖層復制一層,圖層不透明度改為:30%。
7、創建曲線調整圖層,稍微調亮一點。
8、新建一個圖層,蓋印圖層。適當給人物磨下皮,選擇減淡工具把人物臉部的高光部分塗亮一點。
9、創建曲線調整圖層,對藍色調整(左上半格,右下半格)確定後再創建亮度/對比度調整圖層(0 6)
10、新建一個圖層填充顏色:#021D60,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排除」,圖層不透明度改為:10%
11、按Ctrl + Alt + ~ 調出高光部分的選區,新建一個圖層填充白色,圖層不透明度改為:5%。
12、用鋼筆勾出嘴唇部分,適當羽化一下,創建色彩平衡調整圖層,稍微調亮一點
13、創建亮度/對比度調整圖層(0 3)
14、創建曲線調整圖層(藍 右下半格)。
15、創建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0 -5 0)
16、新建一個圖層,蓋印圖層。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濾色」,圖層不透明度改為:30%,加上圖層蒙版只保留頂部,其它部分用黑色畫筆擦掉。
最後調整下整體顏色,完成最終效果。

1.打開圖片,拖入天空素材,將不透明度設為20%,並用蒙版進行溶圖(這步可以省略,但大片空白天空的一定要加哦)

2.新建一層,蓋印,執行通道混和器操作,將藍色通道值設為0,0,85

3.執行色相/飽和度操作,將飽和度值降低到-15

4.發現效果圖較灰,執行亮度/對比度操作
亮度:-8 對比度: 5

5.新建一層,填充為白色,圖層模式為疊加,不透明度設為30%

6.復制白色圖層,並將其圖層模式改為柔光,不透明度改為20%

7.新建一層,設置前景色為白色,用前景到透明漸變從天空向人物斜拉漸變

8.新建一層,蓋印圖層,執行應用圖像操作,數據設置如下
通道:紅 混色:實色混合 不透明度:8%

9.增加效果圖層次,執行再次色階調節
輸入色階 : 29 1.32 255
10. 上文字,完工。

本教程介紹常見的彩色漸變圖片製作方法。過程非常簡單,新建一個圖層拉上彩色漸變,再調整圖層混合模式和圖層不透明度即可。不過為了配合這種效果,還需要加上一些裝飾元素,如星光及一些夢幻裝飾筆刷。人物部分也需要簡單的美白及磨皮。
topaz濾鏡和一些常用的筆刷在68ps上都有下載,也可以網路。
1、 養成好習慣。復制一個圖層(ctrl + J),然後對復制後的圖層進行濾鏡處理,本文運用到的是Topaz濾鏡,設置參數如下:銳利:2.10,范圍:1,邊角脆化:2.23,噪點密度:1.57。
2、 選用橡皮,然後給該圖層添加蒙板,對蒙板處理:把不需要用濾鏡的地方用橡皮簡單的擦拭一下,達到你想要的效果。這里我只對連部小小的修改,避免讓臉部太多濾鏡後的效果。
3、 添加色彩平衡調整圖層(-30, 26, 37)
4、 添加一個彩虹的漸變,透明度75%,模式設為:柔光(這個彩虹漸變是什麼呢?就是一個由七個顏色組成的漸變,在漸變裡面系統給了一個,如果顏色不滿意也可以自己新建一個,如果不會新建的話請留言。)
5、 最後就是點綴了,可以用自己喜歡的筆刷隨便刷幾下,關鍵是要有夢幻的感覺,這就需要模糊了,新建一層用筆刷刷好對這個層進行高斯模糊就好了

1、 打開原圖素材,把背景圖層復制一層,適當的給人物磨皮(磨皮的方法千千萬,就不再細說了,網上有很多圖片輔助處理軟體,NIKON自帶那個就不錯,新手建議美圖秀秀,光影之類的,能快速處理皮膚,然後再進入PHOTOSHOP進行區域處理。)
2、 創建曲線調整圖層,對紅色及藍色進行調整(紅色微亮,藍色微淡,簡單的說就是紅色曲線偏上,藍色偏下)
3、 按Ctrl + Alt + ~ 調出高光選區,按Ctrl + Shift + I 反選,然後創建曲線調整圖層,對藍色進行調整(輸入:231 輸出249 這個數值要你動下曲線才會出來,還不懂的話這樣講,就是左端點靠上半格,右端點靠下半格)
4、新建一個圖層,用白色到透明的漸變拉出徑向漸變,然後把圖層填充改為:31%。
5、新建一個圖層,還是用白色漸變,位置在畫面的右上角也就是照射人物來那不的方向,圖層填充改為:78%。
6、創建可選顏色調整圖層,選擇黑色,數值為:黃:-5/白:-6/黃:+7
7、創建色彩平衡調整圖層,選擇高光,數值:黃:-5,紅:+5,確定後完成最終效果。

1、首先打開原圖,對皮膚和一些瑕疵進行修片,做漸變映射調解層,顏色設置如圖,這個顏色系統自帶,原理在上一個教程己經說過,這里就不再重復了,混合顏色透明度27%,接下來做色彩色平衡調解層,中間調,0/+4/-20/,不保持亮度,做好這2步之後就得到右邊圖樣效果

2、完成上面兩個步驟之後,你可以選擇合並圖層或不合並,我在做儂個教程的時候為方便截圖把圖層的全部合並了,我們繼續,新建空白圖層,默認前景色,設置漸變工具如圖所示,在空白層拉漸變,混合模式變暗,不透明度視你漸變輕重而定,這一步的目的是壓暗角,接下來做色階調整:5/1.13/248,是為發輕微加反差,結束步暫時得到圖片效果

3、合並,復制背景,色彩平衡調整,不保持亮度,中間調:-19/+16/0,為發保留細節我們繼續改混合模式為顏色,曲線調整如圖(186.200/67.56)改不透明度 60%,最生幣制背景副本,適當進行銳化處理,改畫布大小排版,本例效果就做好了,這晨主要還是說漸變映射工具的運用,數值只針對本教程素材而言

1、 打開原圖素材,按Ctrl + J 把背景圖層復制一層,按Ctrl + M 調整曲線,選擇「自動」。
2、 把當前圖層復制一層,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濾色」,圖層不透明度改為:58%。加上圖層蒙版,用柔角的黑色畫筆把一些過亮的部分擦掉。這一步操作目的是讓圖層變亮些。

3、新建一個圖層,填充顏色:#0d0537,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排除」。

4、新建一個圖層填充顏色:#fffce7,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5、選擇菜單:圖層 > 新建調整圖層 > 可選顏色,參數設置如下(注意方法都選「相對」):
紅色:-37 24 100 37
黃色:-68 5 31 -100
綠色:100 -100 5 100
洋紅:6 0 1 100
白色:100 -18 20 0
中性色:26 8 -6 11
6、再選擇菜單:圖層 > 新建調整圖層 > 可選顏色,參數設置如下(記住一定是相對):
黃色:25 13 -37 23
綠色:-100 0 -100 100
7、 擇菜單:圖層 > 新建調整圖層 > 色彩平衡,參數設置如下:
中間調:-11 1 18
勾選上「保持亮度」
8、 擇菜單:圖層 > 新建調整圖層 > 亮度/對比度(-13 9)
9、 新建一層,填充黑色,用大點的橡皮擦把中間擦出來(做四角暗角的效果)
10、 願意加上文字的可以加文字,合並所有圖層,濾鏡-銳化-usm銳化,數值默認。完工了,不喜歡銳化的可以不銳化。很簡單的PS調色教程,主要是利用PS

1、打開原圖, 選擇——圖像模式——lab顏色
2 、在lab模式下進入通道, 選擇a通道(什麼叫選擇a通道,很多新手不明白這個問題,導致選擇的圖層出錯,所謂選擇a通道,就是你要用滑鼠左擊那個通道圖層,讓那個通道成為當前工作通道),再按住ctrl 滑鼠左鍵點擊a通道載入選區
3、選擇反向(Ctrl+shift+I), 然後復制 (Ctrl+C),選擇b通道 ,按住ctrl滑鼠左鍵點擊b通道載入選區 然後粘貼 (Ctrl+V)圖像模式 回到RGB顏色
4、圖像——應用圖像——通道(藍)——混合(變亮)
5、 圖像——調整—— 照片濾鏡——深黃——濃度——15 ——保留明度 ,調色完成。

一.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圖層。
大概地調一下曲線亮度(自己掌握),色相/飽和度(+12,具體自己掌握,因為沒有一張圖片是完全相同的,達到鮮艷的效果就可以了)

二.把圖片模式轉為Lab模式(不需要拼合),圖像——應用圖像(a通道,柔光,60%),再把圖像模式轉回RGB

三.最後,稍微調整一下圖片的顏色之類的參數,使之顏色更和諧!(如果已經滿意,也可以不調),合並完成!
1、 打開原圖素材,創建可選顏色調整圖層,參數設置如下:
紅色:-2 -11 28 0
黃色:0 -10 9 0
綠色:91 -18 -100 29
白色:-19 -22 4 0
2、 再創建可選顏色調整圖層,參數設置如下:
綠色:100 35 -30 0
黃色:-7 0 49 0
3、 建立曲線調整層,提亮。(讓曲線略微向上彎曲即可,否則會造成曝光過度)
4、 新建一個圖層,填充顏色:#5729CE,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圖層不透明度改為:40%
5、 按Ctrl + Alt + ~ 調出高光選區,新建一個圖層填充白色
6、 新建一個圖層,按Ctrl + Alt + Shift + E 蓋印圖層,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數值為5,確定後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圖層不透明度改為:60%
7、 創建曲線調整圖層,對藍色進行調整(輸入:230 輸出:255)
8、 8、新建一個圖層,按Ctrl + Alt + Shift + E蓋印圖層。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數值為5,確定後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圖層不透明度改為:20%
9、 新建一個圖層,蓋印圖層。用加深工具把邊角部位加深一點,再適當銳化一下,完成。

1、打開你的素材
2、復制2次背景層,圖層一去色(ctrl+shift+u)
3、圖層二的模式為濾色 降低透明度為60
4、在圖層二上面新加一個色彩平衡,色階數值為0 21 0 ,與圖層二編組(ctrl+G)
5、添加一個純色,數值R:67 G:44 B:0 ,模式為強光 降低透明度為50
6、完成了,簡單吧

㈡ ps中怎麼使用操控變形

1.首先用PS打開一張圖片。

㈢ 用ps如何做出360度的環形圖片,

用ps做出360度的環形圖片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我們需要准備的材料有:電腦、ps

1、首先我們打開ps,在「濾鏡」菜單中點擊「扭曲」選項中「極坐標」選項。

㈣ 用ps如何做出360度的環形圖片,

用ps做出360度的環形圖片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我們需要准備的材料有:電腦、ps

1、首先我們打開ps,在「濾鏡」菜單中點擊「扭曲」選項中「極坐標」選項。

㈤ 模糊的照片該如何處理才能變清晰

照片拍虛是肯定會有的。稍有一點模糊的照片還是可以挽救的。但是嚴重模糊的那隻有放棄了。
PS
1首先打開你覺得拍的各方面都還不錯但可惜有一點模糊了的照片。
2將背景層復制,把自製出來的背景副本去色,圖層的混合模式改為疊加。
3選擇「濾鏡/其他/高反保留」在面板里半徑參數不要設得太高,一般設置1.5-3的參數然後確定
感覺圖像比原來清晰了,如果覺得還夠,就再把當前層復制一到兩個副本。可是圖像清晰了卻發現噪點增加了。
4把所有的圖層合並為一個背景層,選擇「濾鏡/雜色/去斑」命令。如果一次不夠,按Ctrl+F鍵重復操作兩到三次把噪點降低。這時圖像又模糊了。
5重復剛才的步驟(2-——3)。最後就OK了
具體實例可以到下面的網站上看看
http://www.rouruan.com/bbs/read.php?tid=837

㈥ PSP好還是PS1好

如何選購PSP
一.基礎篇

自2004年底PSP首發至今,不知不覺已經歷了3個多春秋。這段期間裡面,PSP推出過非常多的版本,包括軟體以及固件部分。軟體系統從初始的1.0系統逐步地更新到現在的3.90系統。而固件方面,從原來的TA079主板一直進化到了TA082,TA086等新型號的主板。在PSP2000沒誕生之前,PSP1000曾有過普通版以及豪華版之分,豪華版相對於普通來說,增加了32M的記憶棒,耳機,線控,手繩以及保護布包。但是到了PSP2000時代,主機銷售則統一使用標准版的方式,並不分豪華跟普通版,所以買家如果要購買PSP2000的時候,就不用考慮是否要豪華版的問題了。

1.機種的選擇
由於07年推出了新版本的PSP2000,隨著時間的推移,市面上全新的PSP1000主機在逐漸減少,到目前為止,估計要買到新的PSP1000估計已經很難了,市場有的大部分都是翻新機。而且PSP2000作為改良版本面市,很多地方都是針對PSP1000不足點來改良的,譬如PSP2000的體積比PSP1000要小,重量比PSP1000要輕,改善了以後就更便於外出攜帶了,這一點對於掌機來說,意義還是挺大的。
再有就是過去PSP1000一直存在的十字方向鍵斜方向難按的問題,在PSP2000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不管是喜歡動作類游戲的玩家,還是喜歡格鬥類的玩家,都可以用十字鍵輕松地搓出必殺技,再也不用苦腦要拆機加東西去墊高方向鍵來提升方向鍵手感了。還有PSP2000的電量消耗也比PSP1000的低,在電池容量少了600MA的情況下,機器的導航時間仍然跟PSP1000基本一致。
另外,在屏幕的背光亮度方面,新舊版本主機同時調用1級或者4級亮度的時候,PSP2000明顯會比PSP1000更加的明亮。更有的就是PSP2000所自帶的內存,從原來PSP1000的32M提升到了64M,內存的加大也預示在處理數據時能夠相應地提高效率,玩游戲的時候可以縮短讀取數據所需要的時間。另外還有PSP2000支持視頻輸出到電視設備,USB充電等,優勢都是非常明顯。因此,對於還沒有購入PSP的新手來說,目前建議選擇購買PSP2000系列,一來是減少買到翻新機的幾率;二來PSP2000主機在多個方面相對於PSP1000來說,擁有一定的優勢;最後就是PSP2000的價格跟PSP1000差距並不大,大概也就貴一到兩百元左右。

2.版本的選擇
這里提到的版本,分為區號的版本 顏色的版本以及系統的版本。

所謂的區號版本,就是地理區域版本號。大家可以經常看到類似於PSP2000,PSP2001,PSP2006,等等PSP200X類信息。或許有很多人想問究竟這些尾數不同的機器有什麼區別呢?其實PSP200X的機器都是同一個系列,尾數不一樣,只是代表著不同版本的機器而已。尾數為0代表日版,1代表美版,2代表澳大利亞/紐西蘭版,3代表英國版,4代表歐洲版,5代表韓國版,6代表港版,7代表台版,8代表俄羅斯版,10代表西班牙版。這些不同版本的機器,其實功能以及使用上的區別並不大,同樣可以聽歌看電影玩游戲。但是日版會比其他版本多增加了網路電視功能,然而這個功能只能夠在日本本土使用,在國內即使你買了日版機這個功能也用不了的。再有就是亞洲地區的機器一般會習慣性地以O鍵作為確定鍵,X鍵作為取消鍵,而歐美地區的機器會剛好相反,以X鍵作為確定鍵,O鍵作為取消鍵。
另外要補充說明2點,其一:PSP區號版本對於游戲的版本沒有限制,即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游戲,在PSP上都可以運行。但是對於UMD電影,則仍然有著版本的限制。譬如美版的UMD電影只能用美版的PSP主機來播放觀看,其他版本的PSP不能播放,反之,日版的UMD電影美版的PSP同樣無法播放。其二:主機的版本與生產地沒有直接的聯系,日版的主機以及各類配件產地為中國這個是很正常的,因為SONY在國內建有生產線,標示著中國製造完全沒異常。

顏色的版本(僅以2000系主機為例)
顏色表示被印在區號版本之後,用兩位英文表示
PB鋼琴黑 CW陶瓷白 IS冰燦銀 RP玫瑰粉 LP熏衣紫 FB雛菊藍 DR深邃紅(07聖誕限量版) MG薄荷綠(08.2.28發售) 游戲同捆限定版就不舉例了

所謂的系統版本,就是刷寫進機器固件裡面的系統版本。對於購買PSP1000的用戶來說,可以參考以往的PSP購機指南,這里我重點還是給購買P2000的用戶作參考。原生的PSP2000系列,默認系統是3.60,網卡的MAC地址通常都是001C開頭的,隨著主機數量不斷地增加以及系統的版本更新,現在的PSP2000通常出廠後默然系統都是3.70以上,網卡MAC地址一般都是001D開頭。如果你購買PSP2000的時候,發現機器的MAC地址是以001C開頭的話,就需要多加心眼去觀察了,因為購買到較早批次出產的機器,可能買到翻新機的幾率就越高,早期的PSP存貨還能存到現在這個是比較罕見的事情,賣東西的一般都是清理完一批貨後再進新貨的,還能有早期生產的機器出售不是不可能,但是幾率很低。(MAC地址觀看方法:打開PSP主機,在主機設定欄里點確認鍵進去,再下拖菜單可以找到系統信息欄,點進去就能看到MAC地址以及系統版本)
在國內,幾乎接近100%的用戶是需要刷寫了自製系統的主機。為什麼要刷系統?因為不刷自製系統,PSP就不能直接運行棒子裡面的游戲,也就意味著沒辦法玩網路上免費提供的各種共享游戲。如果需要玩游戲,就必需購買正版UMD來玩游戲。另外,譬如觀看PMP格式電影,看電子書,玩模擬器游戲等也沒辦法實現。因為這些功能都需要使用到非官方的自製軟體來支持,不刷寫自製系統,這些強大的軟體就完全無法使用。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PSP主機,基本商家都會提供幫刷系統的服務。目前最新的系統版本是3.90 M33,但是之前的3.71M33有良好的穩定性,所以也不排除有商家幫刷的系統是3.71M33-4。就目前來說,不管是3.71M33系統還是3.90M33系統,其實問題都不大。因為玩游戲看電影,聽歌看電子書這些功能這兩個系統目前都可以輕松應付,沒必要一定要去追求最新的系統。至於刷機方面,如果買家有認識的朋友自己是擁有潘多拉電池的,可以在購機以後讓朋友來幫你刷機,這樣或許在購機的時候能省點小錢,如果身邊沒有認識這樣的朋友,那就只能老老實實地找商家幫刷了。對於刷機的安全性問題,很多不了解情況的玩家也許會對磚頭一詞特別敏感,很害怕自己的機器在刷機過程中變磚。其實只要操作正確,並且確保刷機時供電良好的話,變磚頭的幾率是可以微小到忽略的,刷機並不可怕。
另外,在這里給買機新手補充一個小提示,不要被過往的硬刷,軟刷系統所蒙蔽。那是老早的事情了,現在的PSP2000刷機基本都是用潘多拉電池+記憶棒直接刷寫系統的,不需要拆機器。而且PSP2000最低的系統版本就是3.60,根本就沒有1.5系統的存在,也不存在先降1.5系統,然後再升其他系統版本的過程。所以在買機的時候不要被黑心的JS欺騙,不排除有JS在銷售主機的時候問你要軟降機還是硬降機,然後一直吹捧軟降的有多好,最後買軟降機要貴一點。這種賣東西的店還是不要選擇為宜,門面功夫就已經相當的黑了,典型是專黑新人的JS。

3.顏色的選擇
目前PSP2000比較主流的顏色為鋼琴黑,陶瓷白,冰燦銀,雛菊藍,薰衣紫,玫瑰桃(粉)6種顏色,還有如FF7CC限定版以及深邃紅色的聖誕版限定版等等,因為在市場上比較少,所以就不詳列出來了。即將發售薄荷綠色
對於顏色的選擇,其實這個是非常個性化的,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來挑選自己心怡的顏色。黑,白兩種色跟以往一樣是比較大眾化的,黑色比較耐看以及耐臟,但是指紋也比較明顯。而白色看上去比較高雅,但是不耐臟,如果不注意保護機身潔凈的話,時間長了顏色有可能會發黃。這里想要提到的是,PSP2000後來新出的藍粉紫三色與PSP1000之前出的彩色機有很明顯的區別,就是在顏色的深淺度上,新P顏色比舊P的色彩要淡了不少,沒有了以前那種大藍大粉的誇張感,所以不管是藍,粉還是紫色,看上去都挺有親和感,隨便挑一種顏色我自己個人都覺得可以接受。

二.導購篇

通過前面對PSP的大致了解,我們就可以為到商店裡面購買主機而提前作準備了。

1.購買主機前的准備
在購買前,我們也要做好一定的准備。第一,購買機器的時候自己是否需要挑選屏幕;第二,在購買機器的同時,自己是否需要購買棒子。最後,預先登記一下PSP主機標配裡面具體有什麼東西,購買機器以後自己另外需要購買什麼其他的配件,以免在購買過程中東西缺少了,自己又一時沒想起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這里,我提議大家先弄一張PSP可以使用的記憶棒,預建好PICTURE文件夾以及PSP目錄下的GAME文件夾。在PICTURE文件夾裡面預先放置若干純一色的圖片,其中純黑跟純白是必須的,另外可以配一點純紅,黃,藍,綠之類的,也不需要太多,有幾張就夠了。圖片格式跟尺寸並無太大要求,一般建議使用480X272大小的JPG格式圖片。用途當然就是用來檢查機器屏幕情況的了。而在GAME文件夾裡面,可以預先放置一個名為:blackSPEED的測速軟體,該軟體當然就是為給自己要買的棒子測試速度的了。做好這些准備以後,就可以趕往商店現場了。

2.購買主機時的注意事項
在購買時,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清點物品的數目。PSP2000的標准配置裡面,應該有以下東西:PSP主機一台,電池一塊(獨立包裝),PSP充電器一個,PSP電源線一條(可以跟充電器連接),說明書一本,包裝盒子一個。
清點完畢以後,就可以開始對物品進行檢查了。首先,比較多人關注的就是機器的對號問題。PSP主機的底部在右側會有一白色貼紙,有三個破折號連接著4組數字,當中的第二,三組就是我們要找的號碼,最後的PSP200X就是鑒定機器的版本,看最後面一個數字就行,前面已經說明過,這里就不重提了。一般來說,中間兩組數字應該是跟包裝盒子上,以及機器電池倉裡面的數字一致。(需要先打開電池蓋才能看到裡面的貼紙)但是實際情況因為現在運回國內的PSP基本都是主機跟包裝分開運輸,到了內陸再重新包裝的,所以很多原來機箱對號的機器就變得不對號了,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特別是日版的機器。港版因為運往內地相對容易,所以港版機找機箱對號不難,但日版機就很罕有了。不過有一點買家一定要記住,就是機器底部的編號一定要跟電池倉裡面的編號一致。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是連在同一台機器裡面的,不管怎樣運輸機器這兩組數字也不能分開。如果這兩處的號碼對不上,又或者能對號但帖紙有破損痕跡的話,機器堅決不能要。還有就是不排除有翻新機重新貼新紙的問題存在,但是如果是替換品,主機上一般都留有曾經被粘貼過貼紙的痕跡。而且仿製出來的帖紙比原裝的要模糊,只要細心一點看,是否新舊其實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再有就是各個按鍵的邊緣,是否有灰塵也是鑒定新舊的一種手段,特別是透明的L,R鍵處。那裡要是被動過,相對來說更容易察覺。另外就是電源介面,開關處,螺絲釘以及喇叭孔等都可以檢查參考。
PSP開機後可以先用提前自己准備好的棒子來進行挑選屏幕,此過程請盡量在光線微弱的環境下進行,這樣鑒別起來會容易一點。看點的時候就要考買家自己的眼力了,因為有些點真的很細小,不是非常非常認真地去觀察是看不到的,我這里只提供辨別點的方法。亮點:在純黑的圖片裡面顯示有亮光,在純白顏色裡面看不到,在其他顏色裡面不顯眼或者也察覺不到的,則可以判定為亮點。彩點:純白顏色下肯定能看到,在切換其他不同純顏色的圖片裡面觀察,有部分顏色底下會看到該點,而換成其他部分顏色又看不到的,此乃彩點。譬如紅色的彩點在純紅圖片裡面看不到,換成其他顏色的圖片時卻能看到。壞點:除了在純黑環境裡面看不到以外,在其他任何顏色的圖片裡面都能看到,並且點的顏色沒有變化,則是壞點。如果要嚴格檢查屏幕情況的話,觀察屏幕的時候不能只單一用一個角度去觀察,機器橫著拿以及豎著拿觀看的結果也許會有變數,即橫著看不到的點,在豎著觀察的時候就會顯示出來。但是一般來說,100%完美的屏幕是很稀有的,沒必要太過於追求完美屏,一般亮點跟彩點數量加起來控制在3個以內已經是正常范圍了,只要沒有壞點就行。因為在機器的實際使用過程中,亮點跟彩點並不會很明顯地影響屏幕效果,相反更多的是看不出有什麼點的存在。
充電器方面這個雖然也有假,但是情況並不是非常的嚴重,觀察一下充電器跟電源線連接是否敏合,充電器表面印刷字樣是否模糊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原裝充電器跟電源線接合在一起會很敏合。組的則會有不能完全接合,有部分突出介面的情況出現。
至於UMD光碟機,這個倒是沒多大問題。因為目前國內玩PSP游戲的基本都不用UMD引導,買UMD玩游戲的人相信微乎其微。光碟機使用率幾乎為零,只要放張UMD進去能夠很順利地讀出就可以了。
電池的鑒定方法之前我們站的ET-S大大有寫過詳細的圖文對比,這里我就提供一個文章的連接地址吧,這個語言表達起來有沒圖片對比來得清晰,我就不多加描述了。
現在薄機的1200MAH原裝電池有一部分為日本生產,出現在日版港版等機器,
原電組電最簡單的識別方法是看側面的小孔,左右各四個,一共八個,就是原電
最終極的方法是將其轉換成神奇電池,不過需要一台非TA-085v2(http://hi..com/popharbor/blog/item/43f45c4abe73232708f7efd6.html)的機器進行作業
http://psp.cngba.com/psp_cgpc/2007110217857.shtml
3.搭配主機的配件
在主機購買完畢後,就要考慮一些在PSP使用時的必須品了,也就是PSP的配件,首當其沖的當然就是記憶棒。目前的記憶棒,賣得比較主流的就是組裝4G紅棒跟黑棒,也就是所謂的高速以及低速棒。鑒於目前2G棒已經很少人買,我就簡單地提一句,如果要買2G棒的話,組的最好就是挑選容量為1959M的品種(貌似已經絕跡= =),其次就是1948M的組棒(此棒速度一般,但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2G組棒都只有這個規格的賣了)。如果要購買行棒的話,記得要驗一下棒子的容量,應該為1950M才對。
而4G的原棒因為能買到的地方不多,而且價格相對比較高,所以重點還是說一下比較大眾化的4G組棒。(順帶教個辨認原組棒的簡單方法:「將記憶幫插入PSP,移動到游戲,照片,音樂,視頻隨便一個欄目當中,都會有選擇記憶棒的選項,此時按下三角鍵,右側會有信息窗口選擇,點信息後在MagicGate裡面顯示支持的就是原棒,顯示不明的則是組棒。」)4G的組棒目前有紅棒以及黑棒兩種。早期的4G黑棒容量為3876M,讀寫速度分別大概為 6-7M/秒以及2-3M/秒。而紅棒的容量為3839M,讀的速度跟黑棒差不多,也是約7M/秒左右,在寫入方面卻是4-5M/秒。因為原來的黑棒在寫入方面的速度比較低,因此在市場上開始逐漸地消失。考慮到紅棒比較好賣,不少JS開始將原來賣不掉的黑棒改裝成為紅棒,市場上隨即也就出來了非常多的假冒紅棒。假棒除了將黑殼換馬甲成紅殼以外,並且對顯示的容量也做了不少的功夫,仿效程度非常的高。因此,除了看外殼以及容量以外,更重要的還是要對棒子的速度進行實測,在一開始讓買家准備的blackSPEED現在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使用方法很簡單,首先就是需要一台已經刷好系統可以運行自製軟體的PSP,然後將准備好的棒子放進機器裡面並且運行軟體。進入軟體後不要按任何鍵,看到PSP讀棒子的燈不亮了(就是PSP左邊的燈,下面那個是網卡燈,我們要觀察的是上面那盞),就將機器裡面的棒子取出,然後換上你購買需要測試速度的棒子進去,然後按PSP上的三角鍵,軟體會對棒子的速度進行測試。等測試結果出來了對照一下紅棒應有的讀寫速度即可。
除了記憶棒以外,PSP另外一個必備的配件就是屏幕保護膜了。雖然說現在PSP2000的保護膜已經出來了,但是PSP2000屏幕本身設計上的問題,在屏幕的四邊緣會呈現向內彎曲的情況。因此在貼膜的時候,四個邊會有空氣進入。如果在貼膜的時候四個邊看到有氣泡,這個就不要責怪幫貼膜的人了,這個不能算是貼膜技術問題,設計上的硬傷就沒辦法了。鑒於這一情況,個人推薦買家購買比較柔軟的膜來貼,譬如卡登士的膜就相當的柔軟。因為膜柔軟易彎曲的話,就可以更好地貼緊邊緣,這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空氣進入的空間。過硬的膜難以彎曲,空氣進入的面積自然就會增大。當然要是屏幕中間在貼膜的時候出現氣泡,那這個可以肯定是技術上的問題,貼膜的人難逃責任,如果自己技術好的話,膜還是自己貼吧。
再有就是PSP的耳機,線控,視頻線,USB線,讀卡器,水晶殼,硅膠套,掛包,手繩等等一系列的配件,因為種類繁多,品牌跟質量也參疵不齊,並且也不是PSP的必須品,因此就不一一詳解了,大家可以自主選擇搭配。個人比較推薦的品牌就是HORI以及卡登士,這兩個品牌的正品質量都挺不錯,辨別這些產品的真偽方法請另外查閱相關文章。而視頻線其實購買高仿的效果已經很不錯了,要不是接電視,而是接電腦顯示器的話,其實USB線的作用更大一點,而且還可以藉助其他軟體來進行游戲視頻的錄像。

三.其他相關提示

1.因為現在自製系統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所以過去很多無法免UMD引導的游戲,現在都基本可以拋棄UMD引導而直接運行。也就是說,UMD現在已經不是購機的必須品了。但是,自製系統的免盤功能目前只應用於游戲ISO當中。如果你需要觀看UMD電影,則仍然需要UMD盤來引導。UMD分為電影UMD以及游戲UMD,辨別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將UMD放進PSP的碟倉裡面,觀察PSP桌面的欄目。如果UMD的圖標顯示在視頻影象欄里的,就是UMD電影;要是顯示的UMD圖標在游戲欄目下,則是游戲UMD。只要是UMD光碟都能夠引導UMD電影的ISO,但要用UMD引導游戲ISO的話,我們則只能用游戲的UMD了。因此如果要購買UMD光碟,還是建議買游戲的UMD為上。
2.在購買了主機以及棒子以後,棒子在使用前一定要用PSP將棒子格式化一次。一來很多默認的文件夾存放路徑系統會自動生成而不需要手動添加,二來很多棒子在沒用PSP格式化之前就使用,會出現有游戲或者程序在PSP上運行不了的情況出現。棒子裡面最好能讓店家拷點游戲以及電影進去 ,而且盡量挑一些容量比較大的游戲跟電影進去。因為市場上存在著很多增容的假棒,增容棒有部分容量為虛擬存在,所以在拷大容量的文件時,經常會造成文件破損等情況出現。拷大容量的文件進棒子如果在PSP上不能運行的話,還是趕快更換棒子為妙。
3.目前國內PSP2000主機的價格一般都是在1400元左右上下浮動,而4G高速紅棒價格在250元左右(08年2月天津),因為價格會不定期地浮動,所以都沒有確切數字。加上目前春節將至,因此估計價格會有一定的漲幅。而對於主機版本的選購,其實買港版或者日版等都差不多,因為自製系統可以修改機器的版本,所以不管買了哪個版本的主機都沒啥問題。確定鍵是O鍵還是X鍵都可以隨意修改的。
4.最後就是,不管購買了什麼東西,購買後的單據都不能忘記取回。因為要保障自己的消費者權益,使物品擁有售後服務,這個必不可少。

平常使用保養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只要是正常使用的話,PSP也不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除去那些基本常識比如不能劇烈碰撞、不能讓陽光直曬、不能靠近熱源和化學物品、不能靠近產生強烈電磁場的電器之類,下面主要講3點:

1.不要進行非法操作,比如讀卡時拿出MSD記憶棒、讀盤時拿出光碟;

2.PSP所有的按鍵都是膠皮導電,而膠皮按得猛了可是會出現裂開的情況。有人會說裂開就裂開吧,大不了換個膠皮……PSP可不是手柄,集成度這么高的機器就算只是換個膠皮也不異於動一場大手術,所以對待按鍵還是盡量溫柔點吧;

3.液晶屏幕的保養問題,不要以為買了沒壞點的PSP就沒事了,如果使用不善的話同樣會產生壞點。首先盡量不要讓屏幕和別的物體發生激烈碰撞…然後盡量不要長時間開著液晶屏幕…最後盡量不要在高溫或低溫環境下使用PSP(低溫會導致屏幕響應時間增加,拖影嚴重;高溫沒試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不論高溫還是低溫都會損傷屏幕)。還有就是屏幕外殼的劃痕和進灰問題。如果不帖屏幕保護貼的話,PSP的外殼是很容易就被劃出細小的劃痕,雖然游戲時基本看不到這些劃痕,如果在意的話,還是貼個保護帖膜吧。另外PSP屏幕容易進灰是公認的,這個也沒辦法,只能盡量不要在灰塵多的地方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