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蛇島自然保護區圖片搜索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蛇島自然保護區圖片搜索

發布時間: 2023-02-21 06:37:59

㈠ 蛇島在中國的什麼位置

蛇島在中國的大連。大連蛇島隸屬於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旅順口區西北部的渤海中,距陸地最近處7海里。大連蛇島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部、我國第一大內海渤海之中。

島長約1500米,寬約800米,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6.9米,四面多懸崖峭壁,唯東南角有一片卵石灘。島上植物繁盛,達200餘種。在林叢、石穴、山樑、陰谷等處,活動著2萬條左右的蝮蛇,中文名黑眉蝮蛇。春秋兩季,是蝮蛇的採食季節,大量遷徙鳥類成為蛇類捕殺的獵物。

大連蛇島的簡述

蛇島,又名小龍山島,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面的渤海之中距旅順港25海里,隸屬於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0.8平方公里。小島主峰海拔216米,島上有7條山脊,6條溝,7處岩洞,四周除有一小片卵石灘外,均為懸崖峭壁,島上有蛇兩萬余條。

蛇島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單一蝮蛇的海島,島上只有一種蝮蛇蛇島蝮蛇,屬劇毒蛇。蝮蛇是西伯利亞蝮蛇的一種,屬爬行綱蝮蛇科響尾蛇科,長60到70厘米,大者可達94厘米。

蝮蛇頭呈三角形、頸細,背灰褐色,兩側各有一行黑褐色的圓斑,腹灰褐,具黑白斑點,捕食鼠、鳥、蛙、蜥蜴。蛇島蝮蛇的頭和牙較大,毒性甚烈,1克蛇毒液可毒死1000隻兔子,3萬只鴿子,0.1克可致人死亡。

蝮蛇都善於偽裝,不僅軀體的顏色和周圍的環境酷似,連棲息的姿態也能摹擬周圍的物狀。島上的蛇一般不襲擊人,只要不主動觸犯,一般不易受到攻擊。

另外,蝮蛇判斷周圍的環境不依靠眼睛,而是靠眼鼻之間的一個特殊器官頰窩。頰窩狀如漏斗,是一個靈敏度極高的熱測位器,能察覺攝氏0.001度的溫度變化。

㈡ 中國的蛇島具體在哪

蛇島1981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體位於大連旅順口區雙島鎮大甸子西湖咀西7海里,面積約0.8平方公里, 島上有蛇13000餘條。

㈢ 蛇島到底是在哪裡

蛇島到底是在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面的渤海之中距旅順港25海里。隸屬於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0.8平方公里。小島主峰海拔216米,島上有7條山脊,6條溝,7處岩洞,四周除有一小片卵石灘外,均為懸崖峭壁,島上有蛇兩萬余條。

蛇島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單一蝮蛇的海島,島上只有一種蝮蛇,蛇島蝮蛇,屬劇毒蛇。蝮蛇是西伯利亞蝮蛇的一種,屬爬行綱蝮蛇科,長60到70厘米,大者可達94厘米。蝮蛇頭呈三角形、頸細,背灰褐色,兩側各有一行黑褐色的圓斑,腹灰褐,具黑白斑點,捕食鼠、鳥、蛙、蜥蜴。

蛇島的形成

蛇島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經過長期的自然變化而形成的,從蛇島的岩層、岩相分析大約在10億年以前。蛇島和遼東半島原本連在一起,在距今1億年前的中生代燕山運動以及後來距今1千萬—2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產生了遼河斷裂,渤海下陷。

蛇島在這個階段由被擠壓的巨石在渤海中形成。當時蛇島很小,只是現在的幾分之一,在若干年地殼不斷上升後才形成現在的樣子。多年來,在蛇島上形成了蛇吃小鳥,小鳥吃昆蟲,昆蟲吃植物,植物以鳥糞為肥料的食物鏈,形成了以蛇為中心的完整的生態系統。

㈣ 大連蛇島是怎麼來的上面有多少蛇

從大連港出發,繞過遼東半島的南端老鐵山,向西航行20海里,有一個西北一東南向的小島,橫卧在海面之上,這個面積僅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島,就是蛇島。

蛇島的最高處海拔215米,西面和北面都是光禿禿的懸崖和峭壁,島的東南部分布著四條山溝,草木茂盛,群蛇盤踞,是一個蛇的世界。關於蛇島的發現,可追溯到本世紀30年代初期,當時因需在島上修建燈塔,派人前往它島勘察選址,哪知島上盡是毒蛇,使得前去的人員驚嚇萬分,逃回大陸,從此蛇島之奇觀,遂公布於世。

1963年,國務院建立了老鐵山自然保護區,保護這里的鳥類和以鳥類為食得以生存的蛇類,1980年起,國務院將老鐵山劃為全國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保護區面積達1.7萬公頃,保護區內嚴禁捕殺島類和蛇類等生物。

這個小小的蛇島上,究竟有多少蛇,至今尚無確切數據。過去有人猜測蛇島上共有50萬條蛇,之後又有30萬條、15萬條、5萬條、3萬條等種種估計數字。這些數據相差甚大,令人存疑。直到1984年底,科研人員在蛇島採用「重捕標記法」,初步計算得到有關數據,確認蛇島目前有蝮蛇約1.2萬條,每年產幼仔1000條左右。

顯然,這一數據較為可靠。盡管前人估計數偏大,但蛇島上蝮蛇數量的逐年減少,卻是事實。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人為的捕殺而造成的。據記載,早在1937年,日寇侵佔大連,曾偷捕蝮蛇7000餘條,運至台灣。50年代,曾由於一次軍用飛機訓練時誤投炸彈於蛇島,致使1000餘條蝮蛇死於烈焰之中。

在1963年自然保護區建立之前,當地民眾去蛇島濫捕亂捉蝮蛇的現象與十分嚴重,有的人一次捕捉蝮蛇竟達1000多條!很顯然,這樣的人為捕殺,嚴重地破壞了蛇島上的生態系統。現在,自然保護區建立起來了,原來的生態平衡才得以漸漸恢復與維持。

蛇島獨特的自然環境為蛇類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為這里特有的生態平衡提供了基礎。蛇島地處海洋之中,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島上多山溝、石縫和岩洞,可供蝮蛇冬眠之用,故十分有利於蛇類的生存、繁衍。蛇島上的生態系統亦是十分獨特。許多候鳥在老鐵山附近棲息,以備秋末冬初遷徒南方,尋找溫暖的環境。

於是,蛇島也就成了大量島類棲息的地方。這里的鳥類有黃道眉、柳鶯、小鵐、白鶺鴿、田鷚、山雀、雨燕等數十種,它們中幾乎極大多數可成為蝮蛇的腹中物,甚至於兇猛的雀鷹有時亦難逃蝮蛇之羅網。若雀鷹在與蝮蛇搏鬥過程中,動作稍和疏忽,即會被蝮蛇咬傷毒死,從空中墜落下來。當然,若雀鷹突然而迅速向蝮蛇進攻,則可將蝮蛇啄死,反而使蛇成為鷹的口中食了。

蛇島上為什麼有這么多的蛇,並長期得以生存下來呢?過去曾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島上住著雌雄兩條大蛇和無數蛇子蛇孫。有一天,公蛇對母蛇說,聽說蛇游渡過大海就能變成龍了。這個海島太小了,一定要游過大海去,到大陸上變成巨龍,稱王稱霸於世,成為百獸之王,豈不快哉?!說完使告別了母蛇,攜帶千百條蛇子蛇孫游向大陸,誰知被海中龍王得知,龍王哪能容蛇渡海成龍啊!

於是,龍王派遣一隻綠龜率鄰蝦兵蟹將痛殲蛇群,把那不安分守已的渡海毒蛇殺得片甲不留,公蛇亦被綠龜咬死,只剩幾條小蛇逃回島上。從此,島上的毒蛇再不敢冒險渡海了。其實,蝮蛇雖然會游泳,但不可能游很長距離,所以蛇島的蝮蛇是不會游到大陸上的。

科學家研究表明,蛇島上的蛇是由大陸上來的。但不是大陸蛇類渡海過去的,也不是由漁船帶至島上去的,而是地質時期海陸變遷的結果。大約在幾億年以前,海面遠較今天海面為高,或者說是大陸太低,遼東半島與蛇島雖連在一起,但均被淹沒在海中。到了4億年以前,這一地區開始成陸,遼東半島與蛇島開始逐步出露海面,後來經過數次的地殼運動以及海平面的升降,使得蛇島飽經滄桑之變。

當低海面時,遼東半島與蛇島連接一起,蛇可直接游到蛇島上去;而當海面回升時,蛇島逐漸與遼東半島分開,於是蛇島上的蛇便留在島上了。雖然幾經演變,但蛇島上的蛇仍沒有被大自然的天災和人為的禍害所滅亡,相反在環境適宜的島上代代繁衍下來,形成了今天的蛇島。

㈤ 大連蛇島真實照片,蛇島對外開放嗎有人居住嗎

像那種蛇類密集的地方,說起來就感覺是非洲等地,大家最多也就是在紀錄片中可見,而生活中最多見到一兩條蛇就夠我們記憶一生的了。但其實在我國也有一個蛇類眾多的地方,那就是大連蛇島。據說此地蛇滿為患,隨處都能見到很多人一輩子才能見到的蛇量,很是嚇人。光是這樣聽說,很多人就已經失去了前往觀看的勇氣,那就來看看大連蛇島真實照片以慰好奇吧,話說這個蛇島對外開放嗎?有人居住嗎?
大連蛇島真實照片,蛇島對外開放嗎?


大連蛇島沒有人在這里居住的,一來是環境危險有毒蛇不適合居住,二來這里是保護區也不會有人能在這里居住。但是有科研管理人員會在這里做一些工作,因為黑眉蝮蛇需要人工運送水來維持生存,所以我國有工作人員在這里保護黑眉蝮蛇的生存和繁衍,另外黑眉蝮蛇的蛇毒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可以製成葯物用來治療神經肌肉,血液循環等等疾病,所以也有科研人員在此研究和培養並保護黑眉蝮蛇。

㈥ 大連附近有座「蛇島」,島上數萬條毒蛇,怕水的它們哪來的

在旅行的過程中,遇到小動物總會成為旅行途中的意外之喜。

比如此前在 齊雲山 旅遊 時偶遇的大黃狗 ,它居住在山腳下的村子裡,似乎長久以來汲取了許多山上的仙氣,變得極通靈氣。遇到這樣的小動物能給遊玩過程中增添許多樂趣。

還有 日本奈良的小鹿 ,去到奈良不去喂鹿那奈良基本上都算白去了,那裡的小鹿在與人類的近距離接觸中連膽子都大了許多,甚至還會爭搶人類手上的食物,絲毫不覺得膽怯。

還有赫赫有名的 貓島,簡直就是擼貓愛好者的天堂 ,島上的貓咪們對人類也是多有親近,那裡也成為了愛貓人士 旅遊 的必去之地。

不過不是所有動物都能被大眾所接受,也不是所有有動物的地方都適合人類前往,比如大連的 蛇島

蛇作為一種冷血動物,從原本的被喊打喊殺,到現在已經被一部分人當作寵物豢養也是經過了漫長的「正名」,人們也慢慢開始對蛇有了一些了解,明白不是所有的蛇的尖牙都含有毒性;不是所有的蛇都會主動攻擊人類;也明白了沒有什麼物種應該被趕盡殺絕。

不過即使如此,即便在文化已經高度開明的現代,人們對於蛇類的接受度依然很低,很多人看見蛇還是會不自覺地起雞皮疙瘩,雖然也有人喜好獨特,劍走偏鋒選擇把蛇當成寵物,但大多數情況下提到「蛇」還是會令人感到害怕。

而2020年某報刊中的一篇對於 大連蛇島「守蛇人」孫立新 的報道,才讓這座特殊的島嶼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中。該報道內容主要講述了從1980年蛇島設立自然保護區以來, 研究人員對於蛇島上蛇類幾十年如一日的保護和繁殖做出的貢獻

該報道算是讓蛇島在網路上小火了一把,也不乏好事分子嚷嚷著想登島看看,不過更多的網民只是單純表現出了對蛇島的好奇,畢竟同樣是一座島,你一上島就有幾只貓圍過來和你一上島就有好幾條蛇圍過來,那感覺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連蛇島位於旅順口區西北部的渤海當中 ,從外形上看不過是一座普通的小島,沒有獨特的造型, 歷史 上也沒發生過什麼值得 歷史 書記錄的大事件,所以直到一支為了給島嶼設置燈塔的工程人員登島之前,沒有人知道這座島上布滿了蛇這種生物。

蛇島長約1500米,寬有約800米,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給蛇居住那完全綽綽有餘 。島上植被茂密,洞穴密布,很適合蛇類居住。蛇島的四面幾乎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東南方向上有一片卵石灘那裡也是登島的唯一入口。

而蛇島上生存的蛇類絕大多數都是一種叫作 「黑眉蝮蛇」 的劇毒蛇,數量高達兩萬條。至於它們的食物,則是春秋季節為了進行遷徙而在島上停留的鳥類,因為它們冬天和夏天都需要睡覺,所以只需要在春秋兩季捕食,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習性,它們才會存活下去並最終成為蛇島的霸主。

不過它們也並非完全沒有敵手,總有刀口舔血的偷獵者願意鋌而走險去島上獵蛇,離島時最多甚至能一次性帶走上千條毒蛇,把島上的黑眉蝮蛇殺得快銷聲匿跡了,也因此,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了。

蛇島原本不是島,而是一片與大陸相連的陸地,後來因為一系列地質活動導致了海水倒灌、陸地下沉,而那一片地區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渤海。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陸地都沉入了海中,一些海拔較高的山脈最後就成為了一座座島嶼,蛇島就是其中之一。而黑眉蝮蛇也並非憑空出現的,它們原本就生活在那裡,不過是在自然競爭中最後優勝劣汰,使得許多動物都在島上消失了,最後只留下了黑眉蝮蛇這一頑強生存的物種成為了絕對的霸主。

在自然保護區成立後,蛇島正式迎來了 「人蛇共處」 的時代。1982年全島普查清點蛇數時, 黑眉蝮蛇已經被偷獵得只剩下9000條 ,而經過保護區數十年的管理,在2020年年初,蛇島終於重新恢復了生態,不過距離上世紀50年代巔峰期的十萬條還有很遠的距離。

蛇島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 旅遊 景點,相反那裡是禁止遊客私自登島的,因為這樣非常容易發生危險,所以遊客只能站在海邊,與蛇島隔海相望。

大連附近有座「蛇島」,島上數萬條毒蛇,怕水的它們哪來的?

大連附近一座除了蛇再沒其他動物的島嶼,被國家重點保護著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

㈦ 中國的蛇島在哪裡

1、大連蛇島

大連蛇島,又名「小龍山島」,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面的渤海之中距旅順港25海里,隸屬於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0.8平方公里。小島主峰海拔216米,島上有7條山脊,6條溝,7處岩洞,四周除有一小片卵石灘外,均為懸崖峭壁,島上有蛇兩萬余條。大連蛇島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單一蝮蛇的海島,島上只有一種蝮蛇——蛇島蝮蛇,屬劇毒蛇。

2、千島湖蛇島

千島湖蛇島位於千島湖,原名五龍島、島上有四個蛇池。蛇池內有水池、噴泉、土丘、灌木叢、洞穴、冬眠室等,放養了十幾個品種的二三百條蛇,多數是毒蛇,如蘄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眼鏡蛇等。

3、南灣水庫蛇島

位於信陽市區西部的南灣水庫中,該島位於水庫的中部,是南灣水庫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筆架山相望,因島上多蛇而得名。

4、仙女湖蛇島

仙女湖蛇島是新余市仙女湖中的一個島嶼,它位於仙女湖東半部舞龍湖的東北角,是舞龍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南為仙來島。蛇島位於仙女湖舞龍湖景區若虹群島北面,面積僅有3.5畝,是一塊稍大於會仙島的彈丸之地。蛇島上有各類蛇上萬條,其中不乏珍稀蛇種。

5、瀘沽湖

瀘沽湖蛇島位於瀘沽湖的中部,里務比島的西北側,島嶼上蔥郁的樹木是蛇與野鴨的天堂,因此當地人稱這個島嶼為蛇島,20世紀初永寧總管阿雲山土司曾經在島頂建立一別墅,因此該島野也土司島。

㈧ 棲息2萬多條毒蛇,從不開放!這個中國蛇島在哪裡

我們國家的各種資源都很豐富,海岸線綿延不絕,領海內分散著各種各樣的小島,有的形成了民眾聚居地,有的風景秀美,被管轄部門專門開發成了旅遊島,當然也有很多人跡罕至的地方,由於特殊的地理生物原因,不適宜人類的居住。今天的主角就是一個這樣的小島,不過,島上只有一種動物蛇,現在也成了人類的旅遊景點了。

因此國家非常的重視這座蛇島,並且一直默默地保護著這些毒蛇,這些毒蛇在人們的庇佑之下,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唯一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飲水的問題,因為島上只有海水,沒有淡水,所以蛇容易被渴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專門派人運輸淡水到島上,用大盆裝滿水送到島上去給它們喝。來到這里,遊客們可以參觀這些蛇類的生活動態,還可以近距離地觀察蛇。








我們都知道蛇這種動物,到了冬天就會冬眠,黑眉蝮蛇還有別的特點,那就是夏眠,這和它的食物來源密不可分。島上沒有別的動物,它們進食只能在春秋的時候,有候鳥來島上落腳才有機會,為了減少身體的消耗,不得不學會了夏眠。黑眉蝮蛇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習性,你可以不讓它吃飯,但是喝水一定要很講究,只能喝淡水,而由於氣候的原因,這里的降水量越來越少,蛇的數量持續的減少,後來國家在這里建立了保護區,現如今人工供水給蛇。

經過保護區管理員的努力,蛇島上蛇的數量開始回歸正常,而且現在的蛇島已經對人們開放啦,大家可以在它們冬眠或是夏眠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哦,看看島上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據說環境非常好。

㈨ 大連蛇島:1平方公里的小島,有2萬條毒蛇棲息,吸引了大批遊客

很多人都喜歡調侃自己: 「這輩子最怕沒腳的和腳多的。」 作為「沒腳」的代表,蛇類光是憑長相就能嚇退膽小的人。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遼寧大連有這么一處特殊的 「蛇島」 ,1平方公里的島上,生活著近2萬條毒蛇,吸引大批獵奇觀光的遊客。

大連蛇島位於旅順口區西北部的渤海之中,是距海岸7公里外一處孤零零的小島,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島上生活著單一蛇種—— 黑眉蝮蛇 ,據工作人員估計有2萬條左右。

光聽名字就知道,黑眉蝮蛇屬於劇毒蛇,被咬傷後處理不及時很容易致命。黑眉蝮蛇一般2年繁殖一次,一次能產1~8條小蛇,最大能長到1米多長,在蛇島封閉的環境下,容易泛濫成災。

黑眉蝮蛇的主要食物是島上的鳥類,成千上萬年的演化過程中,蛇島形成了蛇吃鳥類,鳥類吃昆蟲,昆蟲吃植物,植物又靠鳥糞成長的獨特生物鏈。

不光如此,為了能生存下來,黑眉蝮蛇進化出了一項強大的生存本領—— 扛餓。 一年內只需成功捕食一次,黑眉蝮蛇就能生存下來。若是為了繁衍後代做准備,則需要多捕食幾次才行。

黑眉蝮蛇還有「異於常蛇」的一點, 它們不光要冬眠,還得夏眠, 只有春秋兩季才會活動捕食,這亦是島上食物匱乏導致的。

關於蛇島的來源,當地還有一個神話故事。說是在遠古時期,蛇島上生活著一雄一雌兩條大蛇,後來的蛇都是它們的後代。雄蛇聽說游過大海就能一躍成龍,便帶著部分後代踏上渡海之旅。誰知龍王得知後震怒,派一頭綠龜率領蝦兵蟹將把公蛇和它的後代全部斬殺。從此蛇島上的蛇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忍飢挨餓也只能活在小島上。

當然了,這種故事自然是後人杜撰的。根據專家的推測,蛇島是幾千萬年前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因地殼運動發生強地震,從遼東半島上被剝離下的一小塊,後來才慢慢演化成今天的蛇島。

蛇島上以蛇為尊,但它們也並不是沒有生命危險,最大的敵人你可能想不到, 居然是作為獵物的鼠類! 一開始蛇島上並沒有老鼠,後來人類踏足蛇島,有部分老鼠「偷渡」上島,憑借頑強的生命力存活下來。

島上的老鼠名叫 褐家鼠 ,最大能長到20厘米,個頭大脾氣暴。它們不但吃草籽、樹根,還學會去海邊捕食海膽、小蟹,活得好不瀟灑。

這種老鼠也是黑眉蝮蛇的食物,它們憑借毒液對付褐家鼠。但每到黑眉蝮蛇夏眠冬眠時,捕食者的關系就調換過來,褐家鼠若是撞見了冬眠的黑眉蝮蛇,亦會毫不留情地將其啃食。

因此島上流傳說 「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雖然略有誇張,但卻是真實存在的現象。

不論蛇和鼠如何爭斗,人類才是此方世界的老大。對於蛇島上的黑眉蝮蛇,我國是秉持著全力保護的態度。

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專家估計蛇島上有5~10萬條蛇,但1958年6月蛇島發生了一場山火,無數蛇類被燒死烤乾,數量一度跌落到不足萬條。

與此同時,還有非法捕獵者被利益驅使,踏上蛇島大肆捕殺,黑眉蝮蛇的生存境況十分堪憂。

1981年春,我國成立蛇島自然保護區,派專人管理保護這些黑眉蝮蛇,它們才得以重新恢復到近2萬條的數量。

工作人員為了保護這些黑眉蝮蛇,可謂是冒著生命危險。雖然黑眉蝮蛇很扛餓,但卻不能不喝水。雨水多的年份很簡單,島上到處都是積水,乾旱時這些蛇可危險了。

1989年大旱,工作人員開著船往島上運淡水,在蛇島上放了整整800個水盆,這才保住了黑眉蝮蛇的小命。

與此同時,上島的工作人員個個都被兇猛的黑眉蝮蛇咬傷過,好在他們經驗豐富處理得當,從一開始的害怕到最後已經習以為常。

如今的蛇島離不開人的管理,科研工作者、生物學家、管理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和蛇就這么「相愛相殺」一路過來。

蛇島還設立了博物館,根據時節斷斷續續向遊客開放過。在對外開放期間,只要請個有豐富經驗的當地導游,遊客們就可以親自踏足蛇島,去感受大自然狂野的魅力。

不過對於那些怕蛇的遊客們而言,這里被稱為「地獄」都不為過,膽小的人可千萬別想著嘗試了!

㈩ 大連蛇島大約有兩萬條蛇,他們就沒有天敵嗎

大連蛇島大約有兩萬條蛇,基本上沒有天敵。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隨處可見被蛇毒牙齒咬傷的鷹的遺骸,島上形成了以蝮蛇為中心的完整生態系統。

三、蛇島的環境

蛇島獨特的自然環境為蛇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為這里獨特的生態平衡提供了基礎。蛇島地處海洋,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島上有許多溝壑、裂縫和洞穴,可供毒蛇冬眠,非常有利於蛇的生存和繁殖。蛇島的生態系統也非常獨特。許多候鳥住在老鐵山附近,在深秋和初冬時節遷徙到南方,尋找溫暖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