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暮色蒼茫什麼意思
暮色蒼茫意思是指時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出自《茅盾散文·旅蹤屐痕·海參崴印象》:「海參崴在冬季白晝時間極短。上午八時天還未大亮,下午五時,已經暮色蒼茫。」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黃昏。
用法示例:座間談笑風聲,不覺已是暮色蒼茫。——《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
暮色蒼茫的造句:
1、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2、暮色蒼茫之中,遠處的釣魚城更增添了一層歷史凝重感。
3、夕陽西下,暮色蒼茫,一陣簫聲從遠處傳來,有著像霧一般散淡的惆悵。
4、這時雖已暮色蒼茫,但遊人興趣未減,大家玩得都很開心。
5、高山巍峨,雄偉的山峰俯瞰歷史的風狂雨落;暮色蒼茫,任憑風雲掠過。堅實的脊背頂住了億萬年的滄桑,從容不迫。
㈡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什麼意思
意思:松樹在暮色蒼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陣陣亂雲從容地飛過。x0dx0ax0dx0a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x0dx0a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x0dx0ax0dx0a暮色蒼茫看勁松,x0dx0a亂雲飛渡仍從容。x0dx0a天生一個仙人洞,x0dx0a無限風光在險峰。x0dx0ax0dx0a松樹在暮色蒼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陣陣亂雲從容地飛過。天設地造好一個仙人洞,正是在這險峻的山峰上才能領到無限美好的風光。x0dx0ax0dx0a此詩為毛澤東於一九六一年所作,雖然所描寫的場面較小,但卻體現出了偉人從容不迫的心態。六十年代我國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的內外矛盾交迫,使國內局勢出現惡化,國家困難重重,這是考驗國人的關鍵時期,而作為國家領袖的毛澤東依舊表現出在大革命最艱難時的宏偉氣魄,泰然處之,以積極主動的心態迎挑戰而上。偉人以高超的寫作技巧將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濃縮於此七絕之中,從中可以領略到作者「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的悠閑自得的超然風度。x0dx0ax0dx0a松樹一向就是被國人視作堅強不屈、不怕壓迫、敢於反抗、敢於斗爭的精神象徵,在暮色余輝中,更能激起人們對它的敬佩。即使是亂雲飛渡而來,它仍然從從容容,若無其事,顯示了「勁松」不怕被包圍的堅強風格。作者將當時的形勢比作「暮色」,「勁松」比作自己以及敢於堅持真理、不懼外來壓力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偉大的中國,涵蓋深遠,蘊魅無窮,給人以無限的想像空間,甚至於激起讀者洶涌澎湃之激情、臨危不懼之遐想。x0dx0ax0dx0a「蒼茫」為「無邊無際、模糊不清」之意,「暮色蒼茫」表當時的國際形勢變幻莫測,但「勁松」依然剛勁挺拔,從容不迫。當時毛澤東面臨具大壓力,國內由於天災人禍帶來的空前經濟困難,使他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指責。在國際環境中,美國第七艦隊不斷在台灣海峽游弋,核潛艇經常出沒於日本沖繩海域,嚴重威脅著我國安全,而蘇聯方面又因意識形態領域的分歧而背信棄義地擴大對我的經濟制裁,使得我國的發展難上加難,雪上加霜。如何這對待一復雜局勢?這的確是個極大的考驗,決不亞於情勢嚴峻的大革命時期。x0dx0ax0dx0a一個人精神上究竟能承載多大的極限負荷呢?又該怎麼承受來自各方壓力呢?而毛澤東仍然鎮定「從容」,似乎是渴望地等待那激烈場面的到來,甚至很感興趣地主動迎擊而上,好「其樂無窮」地與之奮斗,一如既往地發揮他的斗爭哲學,「梅花喜歡漫天雪」正合此意。x0dx0ax0dx0a「天生一個仙人洞」亦實亦虛,虛實結合,從寫意中取寓。「無限風光在險峰」可以說是對詩人一生的人生哲學的概寫,在「暮色蒼茫」的環境中,他獨能登臨「險峰」,看「勁松」,觀「亂雲」,寄託著深遂而豐富的哲理的思考。將所描寫之實物注入自己的意志,使人領會奇異於平淡之中。正如馬克思所說:「在科學上面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資本論」法文本的序和跋》)使我們不難聯想到在帝國主義反華的重壓下,中國共產黨人縱觀五洲風雲的「從容」人英姿和偉大氣魄。x0dx0ax0dx0a詩人能將復雜的社會局面同自己的意志寄寓於短短的28個字,足見其卓越的文學造詣。「勁松」、「亂雲」、「從容」都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神用相通,情變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應」(劉勰語),此詩典型的藝術風格構造出不凡的意境,可以讓人思維在此意境中任意馳騁,給人以剛鍵奇特之美,「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文心雕龍·神思》)x0dx0ax0dx0a另,至於文學界對是「勁松」「從容」還是「亂雲」「從容」之爭,其實大無必要,詩人既以「勁松」自比,「亂雲」意為國內外形勢,很明顯「從容」固理當為「勁松」之「從容」,就是顯而易見的,有人說是「亂雲」「從容」於情於景皆不妥,胡喬木先生之觀點僅為「個人的一點看法」,可作參考。但對於這樣一首有嚴謹組合的詩來說,應當謹慎對之,深刻理會詩人之意,當為「勁松」於「亂雲」之中「從容」。x0dx0ax0dx0a就是詩人有「從容」之心態,才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也不難想像,當時全國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在崎嶇小路上攀登,在艱難險阻中尋求治國自強的真理,並表現出浩浩傲然之骨氣,正是有這樣的領導集團,才得以頂住了強大的外來壓力,戰勝了來自國外的挑戰,使國內經濟建設事業得以在困難中繼續向前推進,「不畏勞苦的人」正在「勞苦」中苦苦尋覓。x0dx0ax0dx0a毛澤東正是有著這超然的氣魄和智慧,才能將前蘇聯與美國兩個超級大國玩弄於手掌之間,巧妙利用通過博弈所贏得的空間化解了許多危機和國內紛爭,為新生的共和國贏得了自信。x0dx0ax0dx0a(這首詩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x0dx0ax0dx0a仙人洞,在廬山佛手岩下,牯嶺之西,高約兩丈,深廣各三四丈,傳為唐朝仙人呂洞賓所居,故名。李進即江青。)
㈢ 暮色造句
暮色造句有:
1、倚身在暮色里,我朝你海洋般的雙眸投擲我哀傷的網。
2、眼見太陽即將落山,暮色漸至,眾人心中不由生出焦躁不安之感。
3、暮色蒼茫之時,立此望彼,凝視碎葉城,一時百感茫茫,昔日城池,今已丘墟,一土坡隆然而起。
10、這時雖已暮色蒼茫,但遊人興趣未減,大家玩得都很開心。
11、蒼茫的暮色里,數盞明亮的燈,那是生命的旅途上又一個新的驛站的眼睛。
12、暮色像半透明的紗,灰濛蒙地罩著一切。
13、暮色蒼茫之中,遠處的釣魚城更增添了一層歷史凝重感。
14、暮色已經模糊起來了,堆滿著晚霞的天空,也漸漸平淡下來,沒了色彩。
15、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㈣ 毛澤東在廬山的詩詞: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石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創作背景
1961年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為江青的廬山仙人峰的照片題了這首詩。「無限風光在險峰」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樂觀向上,勇於攀登;「亂雲飛渡仍從容」是人生的一種態度,面對困難,從容應對。
詩人有「從容」之心態,才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也不難想像,當時全國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在崎嶇小路上攀登,在艱難險阻中尋求治國自強的真理,並表現出浩浩傲然之骨氣。
因此,作者此時心中雖有憂憤蒼涼成份,但更多的卻是作者性格中的堅韌自信及不畏壓力的奮爭精神。本詩寫於1961年9月9日,首次發表於1963年12月版《毛澤東詩詞》。
(4)暮色飛渡手機圖片擴展閱讀:
詞語注釋: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仙人洞,在廬山佛手岩下,牯嶺之西,高約兩丈,深廣各三四丈,傳為唐朝仙人呂洞賓所居,故名。李進即江青。
勁松: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仍從容:指飛渡的亂雲;天生:天設地造,未加人工修飾;險峰:在山崖上才能領略到這樣這樣無限的風光。
白話譯文:松樹在暮色蒼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陣陣亂雲從容地飛過。天設地造好一個仙人洞,正是在這險峻的山峰上才能領略到無限美好的風光。
㈤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什麼意思
暮色蒼茫中看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任憑翻騰的雲霧從身邊穿過,它仍然泰然自若。
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近現代毛澤東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譯文:暮色蒼茫中看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任憑翻騰的雲霧從身邊穿過,它仍然泰然自若。天設地造好一個仙人洞,正是在這險峻的山峰上才能領略到無限美好的風光。
(5)暮色飛渡手機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61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廬山舉行工作會議,討論工業、財貿、教育、科技等問題,以便深入貫徹「調整、鞏固、充分、提高」的八字方針,是國民經濟走出困境。
作詩之日,是作者引以為豪的「秋收起義」三十四周年紀念日。因此,作者此時心中雖有憂憤蒼涼成份,但更多的卻是作者性格中的堅韌自信及不畏壓力的奮爭精神。本詩寫於1961年9月9日,首次發表於1963年12月版《毛澤東詩詞》。
㈥ 暮色蒼茫看勁書法松 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意思是什麼
暮色蒼茫中看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任憑翻騰的雲霧從身邊穿過,它仍然泰然自若。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譯文:暮色蒼茫中看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任憑翻騰的雲霧從身邊穿過,它仍然泰然自若。天設地造好一個仙人洞,正是在這險峻的山峰上才能領略到無限美好的風光。
相關如下:
黎雄才,1910年5月15日生,2001年12月19日逝世。廣東省肇慶市人。生前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兼國畫系主任;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廣東省第五屆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擅長中國畫,尤其擅長巨幅山水作品,有「黎家山水」之美譽,為當代嶺南畫派重要代表之一。早期代表作《瀟湘夜雨圖》,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獎;《珠江帆影》為德國博物館購藏。20世紀50年代,創作了《森林》、《三峽》等優秀作品。後《森林》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而長達32米的力作——《武漢防汛圖卷》,更贏得「防汛史詩」的高度贊譽,並被中國美術館珍藏。
㈦ 亂雲飛渡仍從容是什麼意思
亂雲飛渡仍從容意思是漫天飛舞的雲霧也顯得從容不迫,贊揚歷經艱難險阻仍從容的淡定和定力。出自《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原文是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這首詩通過對勁松和仙人洞生動的描寫,歌頌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了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而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本詩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寓理於景,首先塑造兩個主要形象勁松「和」仙人洞「。然後塑造」暮色「」亂雲「」險峰「等次要形象,它們作為背景出現在詩中,從而構成了廬山仙人洞這一」無限風光「的藝術境界。
㈧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什麼意思
意思是暮色蒼茫中看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任憑翻騰的雲霧從身邊穿過,它仍然泰然自若。
1,勁松: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仍從容:指勁松面對飛渡的亂雲仍從容不迫。
2,松樹一向就是被國人視作堅強不屈、不怕壓迫、敢於反抗、敢於斗爭的精神象徵。作者將當時的形勢比作「暮色」,「勁松」比作自己以及不懼外來壓力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偉大的中國,涵蓋深遠,蘊魅無窮,給人以無限的想像空間,甚至於激起讀者洶涌澎湃之激情、臨危不懼之遐想。,
3,作詩之日,是作者引以為豪的「秋收起義」三十四周年紀念日。作者此時心中雖有憂憤蒼涼成份,但更多的卻是作者性格中的堅韌自信及不畏壓力的奮爭精神。
4,詩人有「從容」之心態,才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當時全國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在艱難險阻中尋求治國自強的真理,並表現出浩浩傲然之骨氣,正是有這樣的領導集團,才得以頂住了強大的外來壓力,戰勝了來自國外的挑戰,使國內經濟建設事業得以在困難中繼續向前推進。
全詩賞析: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1,松樹在暮色蒼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陣陣亂雲從容地飛過。天設地造好一個仙人洞,正是在這險峻的山峰上才能領略到無限美好的風光。
2,六十年代我國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的內外矛盾交迫,使國內局勢出現惡化,國家困難重重,這是考驗國人的關鍵時期,而作為國家領袖的毛澤東依舊表現出在大革命最艱難時的宏偉氣魄,泰然處之,以積極主動的心態迎挑戰而上。
3,偉人以高超的寫作技巧將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濃縮於此七絕之中,從中可以領略到作者「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的悠閑自得的超然風度。「蒼茫」為「無邊無際、模糊不清」之意,「暮色蒼茫」表當時的國際形勢變幻莫測,但「勁松」依然剛勁挺拔,從容不迫。
4,毛澤東正是有著這超然的氣魄和智慧,才能將前蘇聯與美國兩個超級大國玩弄於手掌之間,巧妙利用通過博弈所贏得的空間化解了許多危機和國內紛爭,為新生的共和國贏得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