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聲音搜索拉夫的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聲音搜索拉夫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23 03:01:19

Ⅰ 拉夫羅夫回應戴蘋果智能手錶用蘋果手機:手錶是華為的,如何看待此事

拉夫羅夫在回應帶蘋果智能手錶的時候,表示自己所用的手錶是華為的,關於這一事件不同人有著不同的解讀,但實際上從三方面看這關繫到技術和國家發展的問題,第一,蘋果的智能技術雖然是世界領先的,但是蘋果自身的局限性也很大,第二智能手錶的技術已經突破了原有的壁壘開始,在各個國家產生了新的發展,第三國家技術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正常的,而消費者有權利選擇好的產品。

雖然智能手機智能手錶的技術一開始在國外是非常先進的,但是隨著不斷的通信技術的升級和其他技術,在中國的不斷發展中國品牌也開始在世界市場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這種知名度對於中國品牌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對於消費者來說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在可以花到更少錢的同時買到更好的產品,這是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消費者都樂意看到的。

Ⅱ 魔獸世界拷問者李克拉夫任務怎麼做

你是找不到任務NPC吧。

其實人類的城堡,模型都是一樣的。進過一次就會記住了。

這個NPC在地下室,所有這種類型城堡的地下室入口都一樣。

入口是:

1,進大門後,不管你先左轉還是右轉,反正要轉過一大堵牆,

2,在城堡中間大廳看見上樓去的樓梯,別上去,到右手邊,有個很陰暗的角落,

如圖:


圖片左邊那個就是去地下室的入口了。

部落玩家第一次找這個,都很容易找不到。我以前也是,找過以後,就會記住了。

WOW里所有人類城堡的地下室都是這樣的入口。

Ⅲ 科學家無法解釋的農村怪音到底是怎麼回事

1997年在太平洋里回盪著一種非常奇怪的聲音,但至今無人知曉它是什麼聲音。這種巨大的聲音被科學家稱作「Bloop」,頻率很快,持續時間超過1分鍾,聲音之大,在5000公里外的多種感測器都能接收到。這些水下收聽裝置是在冷戰期間美國安放在一個名叫「深海聲道」的地方,最初的目的是用來查找和追蹤蘇聯潛艇,現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用它監聽自然現象。

4.頻率遞減的聲音

1997年5月19日,即發現神秘的海洋怪聲「Bloop」的同一年,人們還發現另一種奇怪聲音,這種聲音持續時間長達7分鍾,頻率遞減,直到最終消失。這種聲音被稱作頻率遞減聲音,它的聲響很大,3個相隔近2000公里的感測器都能接收到它。然而從那以後再沒人聽到過這種聲音,它的起源至今仍是個謎。頻率遞減的聲音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奇怪不明來源聲音名單里的一份子,它是由該局的水下裝置發現的.

Ⅳ 吉他什麼牌子最好

試彈了上百款吉他後總結得出的經驗。從手感、音色、材質和做工這四方面為大家推薦幾款我彈過覺得值得推薦的吉他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到你!

本攻略主要分為四大部分:

一、前言

二、給初學者的購琴指導建議

三、幾款最適合入門的吉他推薦

四、結束語

對於想要學吉他的朋友來說,如何買到稱心如意的初學者吉他是一大難題。而自己的第一把吉他往往會對日後的學琴練琴甚至是吉他生涯起到不小的作用。

為了解決吉他新手的這個困擾,毛社長專門為初學者精心挑選了幾款最適合初學者入門的吉他來做推薦。(每個價位都有每個價位的最優選擇,要根據自己的預算去選擇適合的入門吉他)

選琴我的看法是手感是首位,因為往後的練習都是手指上的功夫,長期練習有一把手感舒適的琴,至少讓你練得舒心。音色方面次之,畢竟這個時候還分辨不出音色的好壞,如果是老司機想要升級設備就另當別論了,不同等級的琴的演奏體驗也是大大不同的。

YAMAHA FG800

上面這幾款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完全可以勝任吉他入門了,至於更高價位的吉他,初學者買的少,就不做過多介紹了。大家有什麼疑問或者意見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Ⅳ 拉夫威爾嗨輕和福朗特的區別

拉夫威爾嗨輕是一種歡快的爵士樂風格,它的基礎是拉夫威爾的節奏和旋律,以及恰當的節拍和旋律節奏。它的特點是節奏跳動,旋律活躍,並且伴有管樂,鍵盤樂器,貝斯樂器,吉他,打擊樂器等等。
而福朗特則是一種節奏輕快的爵士樂風格,它的基礎是福朗特的節奏和旋律,以及恰當的節拍和旋律節奏。它的特點是節奏活潑,旋律柔和,伴有管樂,鍵盤樂器,貝斯樂器,吉他,打擊樂器等等。福朗特的特點是它的緩慢節奏、抒情旋律、音樂性強,表現力強,擁有較為豐富的弦樂器伴奏,和強烈的和聲元素。

Ⅵ 演員的自我修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摘錄)

薩爾維尼說:

令人遺憾的是,這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意識是無法接近潛意識的,我們走不進那個領域。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即便我們真的進入了潛意識的層面,潛意識也就隨之消亡,變成有意為之了。

2017-10-09

當內心做好了准備,感情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了。

藝術是想像力的作品,所以戲劇家的作品也應該是這樣的。演員的目的就是通過他的技巧將劇本轉變成舞台現實。

在同一場演出中,我們會看到演員有真正體驗的時候,也會有利用表現主義、匠藝和利用藝術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作為演員要區分這些藝術界限的原因。

常規訓練課,目的是訓練演員的聲音和形體,包括聲樂、體操、舞蹈和擊劍等。這些課程每天都有,因為人體肌肉是需要長時間系統、全面的訓練才能得到發展的。

通常,身體不動是由於內心強烈的情感所引起的,而這些內在活動才是藝術上最重要的東西。藝術的精髓不在於它的外部形勢,而在於它的精神內涵。

在舞台上,不管是什麼情況下,都不能為了激起某種感情而做出動作來。要做動作的時候,不要強迫我們的情感和情緒。強裝出來的激情、生造出來的形象以及機械呆板的表演都是這個行業常見的錯誤。不要去表演激情,也不要抄襲外形,必須要真實地體驗到激情,體驗到人物形象,要讓人物在你的表演中自然而然地體現出來。

舞台上的所有動作都必須有內心依據,要合邏輯、講連貫、求真實。「假如」是一柄杠桿,它可以把我們從現實世界提升到想像的王國中去。

可能出現的危險總是會讓人激動。對於門和壁爐這樣的無生命的物體,只有當它們與其他因素聯合起來,跟我們自己緊密相關的時候,它們才會讓我們興奮或者緊張不安。

Ⅶ 演講時有聲語言的技巧

演講要引起聽眾注意,求得聽眾的共鳴,最重要的是語言要句句有力。但不能像機關炮,掃射得聽眾摸不著頭腦,也不能言語拖沓、表達紊亂,讓口頭禪充斥全篇。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關於演講時有聲語言的技巧,供你閱讀。

以聲音為主要媒介手段的演講,對語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確地表達出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悅耳爽心,清亮優美。為此,演講者必須對語音進行研究,努力控制你的聲音——如何在講話中間對其加以修飾。正如你所聽到的每一場乏味的演講一樣,錯誤的發音不僅會給人留下糟糕的印象,而且還將破壞本應精彩的演講內容。一成不變的聲調,含糊不清的發音,只能讓聽眾注意你的聲音而不會記住你的語言。

一般來講,最佳的聲音應該是:

(1)准確清晰,即字音正確清楚,語氣得當,節奏自然;

(2)清亮圓潤,即聲音洪亮清澈,鏗鏘有力,悅耳動聽;

(3)富於變化,即區分輕重緩急,隨感情變化而變化;

(4)有傳達力和震懾力,即聲音有一定的響度和力度,使在場聽眾都能聽真切,聽明白。

要做到以上幾點,演講者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聲音要給力

演講時要讓在場的每位聽眾都聽到。最好能有擴音設備,實在沒有擴音設備時,也要注意不要聲嘶力竭,要掌握好分寸。演講者要想取得良好的發音效果,必須加強語音訓練。“聲乃氣之源”,發音的基礎之一是呼吸。響亮、動聽的聲音與科學的呼吸訓練是分不開的。演講者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氣息。一般來說,採用胸膛式呼吸較好,這種呼吸是通過橫膈的收縮和放鬆進行的,氣量大才能為發音提供充足的動力。平日可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練習,為正確地吐字發聲打好基礎。

語速要適中

經常有人一上台什麼都忘了,就只顧著把內容講完,在演講的過程中只有一種音調、一種速度,這樣會事什麼效果?就容易走神,容易開小差。這就相當於心電圖一樣,如果心電圖是一條直線,那不就麻煩了嗎?

語速的變化也是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正常談話,每分鍾大約講120~150個字,演講的速率不能太快。我們在演講中應該在需要快的時候加快,需要慢的時候放慢。語速太快會使聽眾難聽懂,給人一種熱情但又急切的感覺,會令人聽得很辛苦;語速放慢可以強調重要性,但如果太慢的話就顯得拉腔拖調,無法吸引別人的注意力,使聽眾感到不耐煩。因此我們應該掌握好語速,不疾不徐,快慢適中。但演講的速度不能總是一成不變的,要做到急緩有致。語調的快慢往往與表達內容、環境、氣氛、心理情緒、修辭手法以及句段重要與否有關。

重音別忽略

重音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如,“這篇文章的大意是什麼”,“大意”即“大概的意思”,如果把“意”輕念,就是“粗心”的意思。所以,重音具有區別詞義的作用,一個詞重讀輕讀所表達的意思往往不一樣。重音可分為三種:

(1)語法重音:是指按句子的語法規律重讀的音。

(2)邏輯重音:此類重音可根據演講的內容和重點自己確定。

(3)感情重音:可根據表達感情的強烈程度或細微的心理來安排。

在情感激盪的地方,意思重要之處,音量要大些,反之則要小些。音量大小變化要自然、流暢,要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時,音量大小變化也要恰當、適度,不能大到聲嘶力竭,也不能小得無法聽清。

例如這句話:“如果世界上真有不知疲倦的人,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啊,一生休息得最少最少。”“不知疲倦”、“敬愛”、“周總理”應採用重讀型重音來讀,讀得重而深厚,而“最少最少”宜採用輕讀型重音來讀,讀得輕而深沉。

重音不一定重,有時輕讀也起強調的作用。重音根據讀者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重重音,一種是輕重音。重音怎樣體現?一是加大音量,二是拖長音節,三是一字一頓,四是誇大調值。

停頓很重要

在口語表達中,停頓既是一種語言標志,也是一種修辭手段。同樣一組音節,因停頓不同,意思完全不一樣,例如:“叔叔親了我媽媽也親了我。”可以說成:“叔叔親了我,媽媽也親了我。”也可說成:“叔叔親了我媽媽,也親了我。”兩種停頓,表達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意思。可見,停頓不只是演講者在生理上正常換氣的需要,也是表情達意的需要。停頓得當,不僅可以清晰地表達語意,而且可以調節語言節奏,給聽眾留下回味的餘地。

停頓不當往往會影響語意的表達。例如:“南鄭縣大膽更新用人制度”。在“大膽”後停頓就會令人莫名其妙。按原意應在“縣”字後停頓才妥。又如“班禪大師、趙朴初、×××等參加了座談會”這一句中“班禪大師”、“趙朴初”與“×××”是並列關系,用頓號隔開,念時需要停頓。如果在“班禪大師”後不停頓,念成“班禪大師趙朴初”就是大錯特錯,把並列關系變成了同位關系了。可見,停頓對語意的表達有多麼大的影響。

停頓分為如下幾個種類:

(1)語法停頓

語法停頓又被稱為自然停頓,一個詞中間不能停頓,如“新疆代表團長途跋涉來到北京”,念成“新疆代表團長,途跋涉來到北京”,就把意思搞錯了。從語法上說,中心語與附加語之間往往有一個小小的停頓,書面語用標點符號表示的地方要停頓,停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停頓時間應該如何把握呢?停頓時間的長短順序是:句號(包括問號、感嘆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從結構上,是段落>層次>句子。

(2)邏輯停頓

邏輯停頓是對於要強調之處的停頓。蘇聯研究表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如果說沒有邏輯停頓的語言是文體不通的話,那麼沒有心理停頓的語言是沒有生命的。邏輯停頓是表達感情的需要。

(3)感情停頓

感情停頓又被稱為心理停頓,邏輯停頓為理智服務,感情停頓為感情服務,是為表示一種微妙和復雜的心理感受而做的停頓。

(4)特殊停頓

特殊停頓是指為加強某種特殊效果或應付某種需要所做的停頓。

停頓的作用有:第一,可以變含糊為清晰,如:“最貴的一張(停)值一千元”,表示最貴的只有一張,其他的不足一千元;第二,變平淡為突出;第三,變平直為起伏。如“大堤上的人/誰/都明白”就有起伏;第四,變鬆散為整齊。有些排比句通過停頓會變得很美,節奏很好。如寫交通安全的一篇演講稿:“每天的太陽是您的,晚霞是您的,健康是您的,安全也是您的”,要聲斷氣不斷,情不斷。這里,需要重復強調的是停頓不是中斷,只是聲音的消失,它完全是氣流與感情連起來的,有停就有連,而且某種激烈、緊張的情況下更需要連接。

音韻要搭配

平仄以成句,抑揚以合調,揚多抑少則調勻,抑多揚少則調促。——謝榛《四溟詩話》

漢語講究聲調,聲調能產生抑揚急緩的變化,本身就富有音樂美。好的演講平仄錯落有致,抑揚頓挫,顯得悅耳動聽,漢語的音樂美和節奏感還與語氣停頓和押韻有關。現代漢語中雙音節詞占優勢,這大大增強了語言的響度和節奏感。演講中若能准確交替使用單音節詞和雙音節詞,語音音節便顯得和諧自然。如果在適當的地方,有意押韻,更能產生一種聲音的回環美與和諧美,講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似有散文詩的雋美風韻。此外,恰當地運用象聲詞和疊聲詞,進行渲染烘托,也能收到聲情並茂的功效。

語調要自然

語調是口語表達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輔助語言表情達意。語言若沒有輕重緩急,就難以傳情。同樣一句話,由於語調輕重、高低長短、急緩等的不同變化,在不同語境里,可以表達出種種不同的思想感情來。例如:“啊,多美啊!”用贊美的舒緩語氣可以表達出稱頌之情,如果用漫畫式的怪腔怪調來念,則表現出譏諷嘲笑之意。因此,演講者正確選擇和運用語調對表達思想感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語調一般分四類:平直,上揚,曲折,下降。用不同的語調所表達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1)平直調:多用於陳述、說明的語句。表達的是莊重、嚴肅、回憶、思索的情形或表現平靜、閑適、忍耐、猶豫等感情或心理。

(2)下降調:多用於感嘆。有些陳述句,往往表達的是祈求、命令、祝願、感嘆等方面的內容或表達堅決、自信、肯定、誇獎、悲痛、沉重等感受。

(3)上揚調:多用於疑問句、反問句,或某些感嘆句、陳述句。適用於提問、稱呼、鼓動、號召、訓令等場合,表達的是激昂、亢奮、驚異、憤怒等情緒。

(4)曲折調:多用於語意雙關、言外之意、幽默含蓄、意外驚奇、有意誇張等語境或表達驚訝、懷疑、嘲諷、輕蔑等心緒。

在實際應用中四個語調不是孤立的,語調變化不以句子為單位體現,而表現在語流上。

語調的選擇和運用,必須切合思想內容,符合語言環境,考慮現場效果。語調貼切、自然正是演講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講者恰當地運用語調,事先必須准確地掌握演講內容和感情。我就經常在“領導演講智慧特訓營”里讓學員們用快樂的、悲傷的、痛苦的三種不同的情緒來練習說“誰拿了我的錢包”的語調。

著名電影演員李默然在吉林演講講習班上說:“我主張以情托聲,就是用情感把你的聲音托出來。”他以朗誦艾青的詩《我愛這片土地》為例,朗誦最後兩句:“為什麼我的眼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如果以聲帶情,用大音量讀,到這兩句突然有一種凝固的感覺,一個小小的停頓,接著小音量地讀,便能把這種“愛得深沉”的感情表達出來。這段經驗之談,正說明了要情動於中,才能聲形於外。只有當演講者對講的內容理解至深,有真情實感,語調才能用得貼切、自然、動情。

趕走口頭禪

演講要引起聽眾注意,求得聽眾的共鳴,最重要的是語言要句句有力。但不能像機關炮,掃射得聽眾摸不著頭腦,也不能言語拖沓、表達紊亂,讓口頭禪充斥全篇。

很多人喜歡講“那麼、這個、嗯、也許、對不對、就是說”等口頭語。我剛開始在北大為經理人講課時,有個口頭禪就是“這個”,學生一上這門課就在下面給我數講了多少個“這個”。所謂口頭禪,是個別語句在講話中反復出現,它破壞了語言的結構,使語言前後不通,把演講從內容到形式切割得支離破碎,給人一種斷續、離散之感。可見口頭禪會影響聽眾的情緒,削弱演講的效果,有人把口頭禪稱為“語言的腫瘤”是很有道理的。我是如何趕走口頭禪的呢?一是形成語言定式;二是講話稍微慢一些,注意適當地用停頓。三是用錄音機錄下演講內容,反復聽,一出現口頭禪就給自己一個刺激,讓自己對口頭禪充滿厭惡感。

Ⅷ 有聲電影簡介及詳細資料

簡介

有聲電影是指有聲音同步播映的電影,和無聲電影相對。1900年,第一部有聲電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後可靠的同步聲音技術才逐漸成熟並可以商用。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聲電影在紐約公映。1927年10月,第一部有聲故事片爵士歌手發行,這部影片使歌舞喜劇演員喬爾森大享盛名。

1930年代早期,有聲電影成為一個全球現象。在美國,有聲電影使好萊塢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和商業中心之一歐洲很多電影製作人和批評家對新的技術持懷疑態度,他們擔心過多的對白會削弱無聲電影特殊的美感。在日本,流行電影通常是無聲電影加現場表演,因此有聲電影發展緩慢。在印度,聲音成為該國電影工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製作方法

早期電影只有畫面,影片本身不發出聲音,劇中人物的說白通過動作、姿態以及插入字幕間接表達。拍攝和放映無聲影片的運轉速率為每秒16格畫幅。無聲電影時期,電影發展為純視覺藝術,

拍攝時使用兩種感光性能不同的底片,一種攝取畫面,一種記錄聲跡經過一系列工藝處理,使聲跡和畫面合印在一條正片上,製成影片拷貝放映時,放映機附有還音裝置,在映出畫面的同時,能使聲跡還原為聲音

隨著技術發展,有聲電影的製作漸漸形成可能,但初期有聲電影對大眾來說是個全新的玩意兒,許多大片廠並不看好這塊市場,深怕會流失已固定的觀眾群,此時華納兄弟的電影公司正面臨倒閉危機,因此他們將有聲電影當作賭注,拍攝爵士歌手,沒想到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因為廣受觀眾歡迎其他電影公司也群起效仿,自此有聲電影的成為一股不可抵擋的洪流,

電影攝制過程中大部分工序已以磁性錄音取代感光錄音。電影由無聲發展為有聲時,為了保證還音質量,拍攝和放映的運轉速率從原來每秒16格畫幅改進為每秒24格畫幅。由於有聲電影的產生,電影由無聲期的純視覺藝術發展為視聽結合的藝術。

發展歷史

1910年8月27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項發明:有聲電影。一些經過挑選的觀眾被邀請到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觀看把留聲機的聲音和電影攝影機上的圖像聯系起來的電影機。

其他人也曾想過發明有聲電影機,但無一成功。愛迪生的貢獻在於他在同一時間里把聲音和圖像同時記錄下來,而這一點,其他人是無法做到的。通過運用一台既可留聲又可攝影的機器,愛迪生可以讓演員在拍攝過程中自由地來回走動,而這在過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愛迪生耗費了兩年精力,才研製成功有聲電影機。

1927年10月6日,紐約的觀眾在觀看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樂歌手》(一譯《爵士歌王》)時,突然聽到主角開口說了話:"等一下,等一下,你們還什麼也沒聽到呢。"這一句話,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這部影片使歌舞喜劇演員喬爾森大享盛名。

根據資料來看,完全意義上的有聲片是華納公司1928年7月6日的《紐約之光》。

1936年,卓別林出品了他的最後一部無聲片《摩登時代》,標志著無聲片的壽終正寢。

默片開始

所謂的默片在其鼎盛時代也常常有音樂或者聲效相伴,1926年8月,由約翰.巴利摩爾主演的《唐璜》在紐約的華納劇院首映,這次首映採用了Vitaphone聲音系統,以每秒331/3轉唱片來使電影聲畫同步。新的發明很快就跟來了,1927年10月華納公司的《爵士歌王》敲響了默片的喪鍾。 到1930年為止,只有5%的好萊塢的影片還是默片,華納兄弟採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開發的膠片攜載聲音的技術,這一技術需要採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從而誕生了這一今天仍然採用的標准。這一變化徹底改變了電影膠片的形態。

35mm默片的滿畫面大致是正方形的,比例是1.33:1 (或4:3,像電視畫面),1927年最早的聲音印在膠片上時是1.21:1 。

1932年,製片商和放映商聯合建立了膠片上聲音軌跡寬度的標准,從而創造了新的1.37:1比例。隨著這一整個業界技術方針的確立,電影中的對白、歌舞急劇增加。在30年代,電影觀眾增加了一倍。 電影工業繼續尋找新的發展,很快,就開始經歷彩 *** ,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

發明過程

誕生

1895年電影誕生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偉大的啞巴"。為了彌補這個"啞巴"的缺憾,人們想了種種辦法讓它"說話"。剛開始 ,電影院在放映影片的時候讓配音演員站在幕後說話。這種方法採用了一段時間就被淘汰了。後來,有人又想出一個辦法:在電影放映現場進行音樂伴奏。這個辦法比較受歡迎,曾風行了將近三十年,直到有聲電影產 生才結束。畢竟這些辦法只是彌補了觀眾的聽覺缺憾,從根本上不能解決觀眾對影片音色配合期望的問題。於是,有聲電影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觀眾的需要應時而生 了。

真正的有聲電影是 1928年7月6日好萊塢一家電影公司拍攝的《紐約之光》,同年有聲電影進入中國的高級影院。其實在真正的有聲電影誕生前,我國就進行過有聲電影的實驗放映,並對有聲電影的前景進行過討論和論辯。

1914年,上海維多利亞戲院放映了一次蠟盤發音的有聲影片,因屬實驗性的,故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視。

錄音方式

當代電影的錄音方式包括同期錄音和後期錄音兩種方式。兩種錄音方式可以共同使用,現在很多電影正是這么處理的。

創造聲音

隨著錄音技術的進步和數字音樂的興起,音效師不但能夠讓觀眾傾聽日常生活里不可能親耳聽到的音響,甚至可以為影片創造出現實中不存在的音效。特別是在科幻片、災難片等電影中,數位技術不僅僅用在畫面上,也用在了聲音上。

意義

1、對電影藝術表現手段影響。

2、即興表演幾乎完全消失。

3、戲劇電影牢固確立了發展優勢。

4、歌舞片的出現。

5、影響了好萊塢電影的擴張。

興起

有聲影片的發明歷程

有聲影片並不是一種新鮮的事物。遠在1899年,電影在愛迪生的實驗室里已經能夠發出一些聲音。盧米埃爾、梅里愛以及其他一些人曾經天真地利用在銀幕後面說話的辦法,使得電影帶有聲音。1900年以前,百代曾經舉行過幾次歌唱片的放映會,同時,巴隆和勞斯特則設計了一種巧妙的聲畫同步方法。

在20世紀開始的第10年代裡,法國亨利·約利和高蒙的努力已經有了成就。同時愛迪生和阿克托封在美國,海普華斯、勞斯特和威廉森在英國,麥格努森和保爾生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各國,也獲得同樣的成果。

但是,此時電影還始終停留在無聲藝術的階段。人們已知道如何將動作和台詞同步起來,利用壓縮空氣來擴大聲音,使集聚在高蒙大劇院的6000觀眾都能夠聽見,可是,發出的聲音卻帶有濃重的鼻音,而且同步方法仍不完善。演員必須將他們嘴唇的動作同留聲機唱片"重現"的聲音設法配合起來。到1914年,有聲電影幾乎已被放棄了。

留聲機是從電話機產生的,而電話機本身則又是從電報機發展出來的。無線電報--和電影幾乎同時發明--和以後無線電廣播的發展,使有聲電影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能通過"擴音器"的電氣錄音和"三級真空管"(李·德·福爾斯特發明)的音響放大辦法而獲得解決。製造無線電器材的大電氣公司於是成了有聲電影機專利權的佔有者。

這些專利權當時被兩大集團,即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西方電氣公司"集團和德國的"A.E.G.--托比斯公司--克蘭影片公司"所壟斷。

"西方電氣公司"曾向一些同樣受摩根銀行控制的美國大電影公司提議用它的錄音方法。但這些公司對這種危及好萊塢霸權的有聲電影不願接受。

"西方電氣公司"在失望之下,轉而向華納兄弟接洽。後二人創立的小影片公司當時方收買了"維太格拉夫"這家古老的公司和一個由15家影院組成的小放映網。

這兩位製片人對於在電影院里用擴音器來代替管弦樂隊的方法很感興趣。在他們初期攝制的有聲片中,用"維他風"有聲電影機發出的音響還只限於一些音樂和一些喧鬧的聲音。

"華納公司"雖然和它的兩個明星--男演員約翰·巴里摩爾及狗明星林丁丁--訂了契約,當時仍處於將要破產的狀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這家公司決定冒險攝制一部由巴里摩爾主演的歌劇片《唐璜》。這部有聲片的成功,對繼續製作這類影片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華納兄弟當時用最後的資本來拍攝這部影片,它聘請了游藝場的著名歌手阿爾·喬生,由沒有什麼名望的阿蘭·克勞斯蘭德來指導他的演出。影片劇本和杜邦的影片《巴魯希》有些類似,敘述一個貧窮的猶太歌手成名的經過,借這個主題,片中穿插了許多著名的歌曲和小調。

這部影片獲得了很大成功。它在美國的上映收入達350萬美元,幾乎接近於《賓虛》一片所創造的紀錄。但後一紀錄,不久就被華納公司另一部由阿爾·喬生主演的新片《歌痴》所打破,這部影片的上映收入達到了500萬美元之巨。好萊塢其他公司看到這種輝煌的成就,也開始尋求有聲電影的專利權。威廉·福斯已經有了一種根據德國的發明轉化出來的"摩維通"。其他一些公司也不得不接受"通用電氣西方公司"所提出的苛刻條件。不久洛克菲勒所控制的無線電公司也研究出一種"福托風"有聲電影機,但受到其他公司的抵制。洛克菲勒財團為了利用這種有聲電影機,特地在好萊塢設立了一家新的電影公司--"雷電華影片公司",這是把"百代影片貿易公司"、"互助影片公司"、"三角影片公司"這些舊公司和一個很大的過去經營游藝場的聯營公司--"凱斯-奧芬公司"合並在一起、並由各無線電公司(如"C.B.S."、"馬可尼"等)予以支持的一家公司。

早期電影

美國

1926年,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拍攝了用唱片來配唱的由J.巴里摩爾主演的歌劇片《唐璜》(A.克羅斯蘭導演)。

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A.克羅斯蘭導演、A.喬生主演的有歌唱、對白、聲響的《爵士歌手》,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故事片。1928年7月6日華納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聲片"《紐約之光》。自此,有聲電影全面推開。至1930年,除卓別林繼續拍攝了幾部無聲片外,全部故事片均為有聲片。

在導演中間最先適應有聲片製作並拍攝出富於創造性影片的有:R.馬莫里安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觀鏡頭的《化身博士》(1932),L.邁爾斯東的《西線無戰事》(1930)和《頭版新聞》(1931)、劉別謙的《愛情的檢閱》(1929)和《微笑的中尉》(1931),K.維多的《哈利路亞》(1930)。卓別林也拍攝了他的第一部有聲片《大獨裁者》(1940)。

好萊塢的製片公司是1912年開始相繼建立的。隨著1928年雷電華影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組建,形成了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它們包括5家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組建於1914)、20世紀福斯(始建於1915,合並於1935)、米高梅(合並於1924)、華納兄弟(1923)和雷電華(1928);3家較小的公司,即環球(1912)、哥倫比亞(1924)和聯美(1919)。

第一部

1927年10月6日,阿爾·喬爾森在今天開始上演的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樂歌星》中擔任主角,聲音稍微有些呆板,不如電話傳送的清晰。演員的動作與他們的語言脫節。聲音沒有像在廣播里那樣抑揚頓挫。但不管怎樣說,這是一次首創。

《爵士樂歌星》的情節部分地反映了喬爾森真實的一生。像他所扮演的主人公一樣,喬爾森出身一個猶太家庭,這個家對爵士歌手的職業是很不滿意的。喬爾森同父母的疏遠及隨後到來的飛黃騰達是這部影片的緊張和動人之處。他扮演黑人,深情地演唱了聖歌《柯爾·尼德里》和《媽媽》。沃納·厄蘭和龍金妮亞·貝瑟爾分別扮演父親和母親。

國產電影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的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在新光大戲院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1931年6月21日,又試映了我國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雨過天晴》。

有聲電影有"臘盤發聲"和"片上發聲"兩種技術。前者是將聲音刻錄在唱盤上,放映時與影片同步播放,為電影配音;這也是世界上有聲電影最初問世時採用的方法。誕生於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美國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後者則是今天普遍套用的在膠片上錄制聲音的技術。由於成本和技術水平的原因,《歌女紅牡丹》採用的是成本低廉、製作簡單的臘盤發聲方法,因而,它實際上應該稱作是中國第一部"臘盤發聲"的有聲片。

《歌女紅牡丹》由洪深編劇,張石川導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寫女歌手紅牡丹嫁給生活墮落的丈夫後,不僅備受 *** ,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當丈夫賣掉女兒,又因失手殺人入獄後,紅牡丹卻忍辱負重,恪盡婦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戲曲藝人的生活悲歡,也揭露了封建禮教對婦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對白之外,片中利用"有聲"的優勢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劇片段(由梅蘭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轟動效應。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以歌唱家生活為題材如出一轍。影片於1930年中旬開拍,前後經過5次試驗,至年底拍竣,耗資12萬元舊幣,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戲院試映,3月15日於新光大戲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時盛況空前,並在全國各大城市引起了轟動,發行到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但嚴格地說,《歌女紅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聲片",因其只注意了對話的有聲,而忽略了周圍環境的音響效果,所以看起來只有人說話或唱戲時有聲,其它周圍事物都是靜悄悄的。這當然也是初期有聲電影的通病。

與這部影片同時開拍的另一部有聲片是"友聯"公司攝制的《虞美人》。它同樣採用臘盤發聲技術,描寫了一對兒戲劇演員演出《霸王別姬》一劇的幕前幕後。兩部影片在技術上稍有不同。《歌女紅牡丹》是影片拍完後讓演員看著畫面對口型配音,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後期配音。《虞美人》則是先把聲音錄好唱片,然後演員在現場按照放出來的聲音表演。兩者相比,各有千秋。《虞美人》稍晚於《歌女紅牡丹》,於1931年5月上演。

臘盤發聲的有聲片在技術上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唱片和放映的配合是最大的問題。特別是膠片一旦發生局部斷毀,其後的劇情就難以再和聲音相吻合,甚至會出現銀幕上男人在張口,擴音器里傳出來的卻是女聲的笑劇。因而,在這兩部影片上演的當年,一些電影公司也開始試制"片上發聲"的有聲片。它們是由大中國和暨南兩家公司合制的《雨過天晴》和天一公司拍攝的《歌場春色》。這兩部影片都是租用國外的設備,並由外國人參與協助製作完成的。首先完成的《雨過天晴》於 1931年6 月3日在虹口大戲院試映。由於該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設備,並赴日本拍攝,不久後即遭到觀眾的抵制。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製的錄音設備拍攝了《春潮》一片,成為中國第一部用國產錄音設備製作的片上發聲的有聲電影。

由於資金和技術的原因,在有聲電影問世後,許多電影公司仍然在繼續攝制無聲片,這形成了中國早期無聲電影與有聲電影長期並存的特殊現象。直至1936年,無聲片才終於停止拍攝,中國電影從無聲向有聲的轉變得以徹底完成。

大觀樓

大觀樓影院始建於1905年,在這之前,它還有大亨茶園和馬思遠茶樓兩個前身。1931年,它放映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當時,它的第一任經理任景豐拍攝了電影《定軍山》,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電影的誕生。

上世紀30年代,大觀樓第一次實現了男女同座;

1931年,它放映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

40年代,它是第一家購買法國百代公司35毫米固定座式放映機的影院;

1948年,它放映了第一部彩 *** 《生死恨》;

60年代,它第一次放映了寬銀幕電影;

1961年,它改建成北京惟一一家立體電影院;

1986年,它率先建成了超大銀幕影院。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大觀樓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展進程。

電影節

都柏林國際電影節

每年3月在德國首都都柏林舉辦,為期10天

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

1974年創辦,每年1月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辦,為期兩周左右。

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

1961年創辦,每年5至6月間在波蘭歷史名城克拉科夫舉辦,為期8天

柏林電影節

1951年創辦,每年2至3月間在德國柏林舉辦,為期兩周左右。

斯圖加特動畫電影節

1988年創辦,每年1至4月間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辦,為期5天左右。

莫斯科電影節

1959年創辦,每兩年一次,7至8月間舉辦,為期兩周左右。

嘎納電影節

1939年創辦,每年5月在法國嘎納舉辦,為期兩周左右。

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

1979年創辦,每年11至12月間在法國南特舉辦,為期6天左右。

蒙比利埃電影節

1978年創辦,重點放映中國電影,有"中國電影節"之稱。每年2至3月在法國蒙比利埃舉辦,為期6天左右。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1970年創辦,每年1至2月在荷蘭鹿特丹舉辦,為期10天左右。

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

1972年創辦,每兩年舉辦一次,5至6月間在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舉辦,為期5天左右。

蒙特卡洛國際電視節

1961年創辦,歐洲最重要的電視節之一,每年1至2月在摩納哥公國的的蒙特卡洛舉辦,為期10天左右。

斯德哥爾摩電影節

1990年創辦,每年11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辦,為期9天左右。

威尼斯電影節

1932年創辦,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每年8至9月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辦,為期兩周左.

軟體簡介

有聲電影是一款非常酷的圖像/聲音錄制軟體,它充分利用windowsphone7.1 SDK套用中還可以編輯圖片時間間隔,以及插入新圖片等等特性介紹:同時記錄聲音和圖像,以及互相的時間關系(芒果SDK新功能)逼真回放重現記錄時的場景套用內直接取景拍照(芒果SDK新功能)合成/輸出微軟Powerpoint檔案自由編輯圖片聲音相對位置,增刪圖片多種錄製品質選項,以適應不同套用場景集成對簡繁中文和英文界面的自動適應。

要求

系統要求: wp7.0、wp7.8、wp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