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搜索關於英雄歌報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關於英雄歌報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23 09:35:08

㈠ 英雄故事

抗倭英雄戚繼光

英雄事跡

(一)岑港之戰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進犯樂清、瑞安、臨海等地,戚繼光率軍前往救援,但因為道路隔絕而沒有來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繼光的罪。

而後,汪直余黨作亂於岑港,戚繼光與俞大猷兩軍會合,前往圍攻。但很長時間都沒有攻下來,於是朝廷將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罷免,讓其帶罪殺敵。駐守在岑港的倭寇抵禦不住戚繼光與俞大猷的進攻,於是打算逃走。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備駕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繼光趁機發動進攻,擊沉倭寇大船,余黨向閩南逃竄。

從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燒殺搶掠,給事中羅嘉賓等人彈劾戚繼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正要准備治罪,戚繼光卻因平定汪直的功勞而復官,讓戚繼光守衛守台、金、嚴三郡。

戚繼光到浙江赴任後,發現衛所的將士作戰能力一般,而金華、義烏的人比較彪悍,於是戚繼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繼光的指導訓練下,將其練成一支精銳的部隊,後稱「戚家軍」。

戚繼光根據南方多沼澤的地理特點制定陣法,又給他的部隊配備火器、兵械、戰艦等裝備,戚家軍因此名聞天下。

(二)台州之戰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舉進攻桃渚、圻頭等地,戚繼光率軍扼守桃渚,於龍山大破倭寇,戚繼光一路追殺至雁門嶺。倭寇遁走之後,趁虛襲擊台州,戚繼光一馬當先手刃倭寇首領,余黨走投無路,全部墜入瓜陵江淹死。而圻頭倭寇竟又來侵犯台州,戚繼光率軍於仙居將其全殲。

台州大捷後,戚繼光官升三等。而後,閩、廣一帶的倭寇流入江西一帶作亂,總督胡宗憲無法平定,於是讓戚繼光來增援,戚繼光率軍於上坊巢將其擊破,倭寇奔走建寧,戚繼光引軍回浙江。

(三)福建之戰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進犯福建,並聯合福寧、連江等地的倭寇,先後攻陷壽寧、政和、寧德等地,從廣東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聯合福清、長樂的倭寇攻陷玄鍾所,並進犯龍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聲勢浩大,當地官軍不敢進攻,於是胡宗憲傳令讓戚繼光帶兵剿賊。戚繼光領命後引兵先進攻橫嶼,橫嶼四面水路險隘不易通行,戚繼光命將士們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進,大破橫嶼倭寇。

斬首兩千二百餘級。而後,戚繼光乘勝追擊,殺至福清,搗毀牛田,端了倭寇巢穴。倭寇余黨慌忙逃往興化,戚繼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搗毀倭寇據點六十餘營,斬首無數。

戚繼光平定福建倭患後班師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見少量倭寇從東營澳登入,戚繼光率兵急攻,斬首兩百人。經過幾番戰斗,閩廣一帶的倭寇幾乎被戚繼光殺光。

(四)興化之戰

戚繼光回到浙江後,從日本國本土而來的新的倭寇又伺機侵略,他們人數日益壯大以後,襲擊興化,但圍攻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攻下來。而此時劉顯派了八個人帶著書信到興化傳達信息,被倭寇攔殺,倭寇就換上劉顯使者的服飾騙開城門,趁機攻陷了興化城。

倭寇攻陷興化後,劉顯率兵逼近興化,但因為兵少,劉顯不敢擅自攻城,卻因此被彈劾,背負罪名。而福建總兵俞大猷也表示需要有大軍合圍。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以譚綸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前來支援,而都指揮歐陽深卻中了倭寇埋伏搏戰而死,倭寇遂占據平海衛。

四月,戚繼光率領浙江兵前來支援。戚繼光到後,譚綸立刻籌備對倭寇的總攻,先在各海道上環立柵欄阻斷倭寇歸路,而後譚綸以劉顯為左軍,俞大猷為右軍,譚綸自領中軍。

以戚繼光為先鋒,圍攻平海衛,一舉告破,斬首兩千餘級,戚繼光等率兵追擊,倭寇道路不通,又被斬殺三千多人。於是劉顯等復興興化。朝廷以戚繼光先前橫嶼大戰,錄前後戰功,以戚繼光為都督同知,世廕千戶,代替俞大猷為總兵。

(1)搜索關於英雄歌報圖片擴展閱讀

(一)簡介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

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二)早期經歷

戚繼光幼年時風流倜儻,很有個性。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喜歡讀書,通曉儒經、史籍。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繼光繼承祖上的職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繼光負責管理登州衛所的屯田事務,當時山東沿海一帶遭受到倭寇的燒殺搶掠,戚繼光有心殺賊,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繼光受張居正的推薦,進署都指揮僉事一職,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被調往浙江都司僉事,並擔任參將一職,防守寧波、紹興、台州三郡。

(三)軼事典故

懼內

戚繼光的妻子王氏,將門虎女,野史上說她「威猛,曉暢軍機,常分麾佐公成功」,有關戚繼光怕老婆的典型事例,最被廣為傳頌的是這樣三件事:

一是戚繼光被部下所激,命親兵接老婆入軍營。帳內眾將皆盔明甲亮,手執利刃,一派殺氣騰騰,想給其妻一個下馬威。不一會兒,其妻抵達營帳。

見了這等陣勢,卻無絲毫恐懼之色,反而目光威嚴,對著戚繼光喝道:「喚我何事?」戚繼光聞言,膽戰心驚,撲通一聲跪下說道:「特請夫人閱兵。」

二是戚繼光架不住部下的慫恿,沖入家裡想用利劍嚇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綱。當時其妻午睡剛醒,立馬怒吼:「你拿著寶劍想要干什麼?」

戚將軍嚇得渾身哆嗦,寶劍掉地,匆忙應答:「我想給夫人殺只雞吃。」夫人一聽開口說:「以後殺雞再不要大聲嚷嚷。」戚繼光連連稱是。

三是王夫人所產下的幾個孩子都夭折了,於是戚繼光背著夫人偷偷的納了陳姓、沈姓、楊姓三個小妾一共生了5個兒子。

本來夫人不知道一直相安無事,那曉得有人不慎漏了口風,被王夫人知道了,大白天的順手拿了把刀,要找戚繼光算賬。

聽到這個消息的戚繼光在衣服裡面穿好鎧甲後就去到王夫人的卧室里去找她,一見面就嚎嚎大哭說無孝有三,無子為大,沒有兒子的壓力太大了。王夫人見狀也心軟了,把刀扔了後也嚎嚎大哭起來。

後來從妾生的兒子里過繼了一個作為自己的兒子來養,事情才平息下來。

斬子

戚繼光斬子的故事一直在閩、浙一帶廣為流傳。

據《仙游縣志》載,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海門一帶抗倭。一次,約三千名倭寇在海門沿海上岸,准備去臨海、仙居一帶搶劫。戚

繼光命令戚印領兵在雙港與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帶埋伏,自己出兵佯敗,把倭寇引到上界嶺,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後,再兩軍夾擊,一舉全殲。

結果戚印年輕氣盛,交戰心切,沒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就下令擂鼓沖鋒,結果讓一部分倭寇逃脫了。

戚繼光回營升帳,因戚印沒按照軍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斬首。陳大成等將領跪在地上要求從寬處罰,留他一條性命將功贖罪。

戚繼光不答應,說:"我是一軍主帥,如果我的兒子犯了軍令可以不殺,以後還怎麼帶兵?軍中的命令還有誰去執行?"於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這個地方,戚繼光將戚印斬殺。

後來當地的百姓懷念戚公子,便在常風嶺上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據說這座大殿的殘跡猶存。

「戚繼光斬子」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是該故事被廣為流傳,民間藝術家們還將此事改編成閩劇、秦腔等戲曲廣為傳唱。

㈡ 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

1、劉胡蘭(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12月21日,劉胡蘭參與暗殺雲周西村村長石佩懷的行動。

當時的山西省國民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於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隨後,劉胡蘭被中共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2、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

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3、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難走。但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4、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

在戰友負傷犧牲、自我所攜彈葯用光的狀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5、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

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裡,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必須明白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裡,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朴面不該色得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朴應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應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我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㈢ 英雄贊歌的資料背景

創作背景

《英雄兒女》的編劇毛烽和導演把沒有進行剪輯的電影片段交給作詞人公木,邀請其為《英雄贊歌》寫歌詞。在觀看完片段後,公木聯想到自己所創作的詩《烈士贊》,認為該詩和電影有關系,都是在寫英雄。在經歷一晚後,第二天他完成了歌詞創作。

該曲曲作者劉熾在拿到歌詞後並沒有馬上譜曲,而是拉著朋友打起撲克。而正當大家打在興頭上時,劉熾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扔,回家謝絕一切打擾,一遍遍讀著歌詞,最後創作出曲譜。該曲是以內蒙古民歌《巴特爾陶陶呼》為藍本加以發展完成的。

歌曲鑒賞

作為影片《英雄兒女》的主題曲,《英雄贊歌》通過對故事內外空間的巧妙處理,使之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全曲在穩健舒展的旋律進行中浸透著一種壯美;在不緊不慢的侃侃而談里飽含著無限深情,呈現出主歌帶副歌的二段體結構。

主歌從多角度多側面展現了英雄壯舉,謳歌了英雄的偉大精神。後兩句音程的跳躍和全歌最高音的行進,激情高亢。在此基礎上,轉入副歌。這個唱段呈現大氣磅礴的頌歌氣質,與前面民謠風格的曲調構成鮮明的對比,並推助歌曲達到高潮處。

由此,那種對英雄無比崇敬的感情得到了進一步抒發。這一問一答形式的兩句,高度概括和有力升華了歌曲的主題和旋律。

㈣ 歌詞中有「風煙滾滾唱英雄」的歌是什麼歌

《英雄贊歌》

填 詞:公木

譜 曲:劉熾

曲原唱:張映哲

烽煙滾滾唱英雄,

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

晴天響雷敲金鼓,

大海揚波作和聲

人民戰士驅虎豹,

捨生忘死保和平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

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英雄猛跳出戰壕,

一道電光裂長空,裂長空

地陷進去獨身擋,

天塌下來只手擎

兩腳熊熊趟烈火,

渾身閃閃披彩虹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

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一聲呼叫炮聲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

雙手緊握爆破筒,

怒目噴火熱血涌

敵人腐爛變泥土,

勇士輝煌化金星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

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4)搜索關於英雄歌報圖片擴展閱讀:

《英雄贊歌》是出現在電影《英雄兒女》中的一首歌曲,張映哲同志是歌曲原唱。

歌曲背景

關於《英雄贊歌》的創作,劉熾當時留下了這樣回憶:「1940年,我到內蒙古去采風,住在一個名叫王月豐的出色的民間歌手家裡,每天晚上就象開音樂會,唱一晚上喝一晚上。我那時記憶力好,記譜快,每晚不停地記。內蒙到處是歌,那些日子真讓人難忘。寫《英雄贊歌》時,就採用了一首內蒙古民歌《巴特爾陶陶呼》當種子,加以發展即完成了《英雄贊歌》。

公木先生的夫人吳翔回憶當年情景是這樣的:「寫《英雄贊歌》是1962年,當時武兆堤、田方、劉熾他們三個一起來家裡找。公木對我講,他們讓我寫歌詞,我不想去,我是摘帽右派,費挺大勁寫完之後還不定會怎麼說。

後來武兆堤、田方、劉熾還是非拉著他寫,公木就被他們給拽走了。第二天下午他回來說就寫了四段歌詞。我問他,你的新思想基礎是從哪兒來的?底氣又是什麼?他說我不是前幾年寫了一個「烈士贊」的詩嘛,我感覺《英雄兒女》這電影就跟那詩有關系,都是寫英雄,劉熾給我講了腳本、主題,然後我就寫出來了。

㈤ 關於革命英雄的故事簡介短一點的,急啊!!

1、朱德的扁擔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2、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3、邱少雲(1926~1952)

革命烈士,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韓國軍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29師8 7團9連戰士邱少雲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沖鋒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他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邱少雲的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也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4、劉胡蘭

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12月21日,劉胡蘭參與暗殺雲周西村村長石佩懷的行動。當時的山西省國民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於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隨後,劉胡蘭被中共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毛澤東當年為其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5、董存瑞炸碉堡

董存瑞在他所在的六連擔任爆破手,從城東北向隆化中學外圍工事運動。國民黨軍的機槍嚴密封鎖著他們前進的道路,董存瑞帶領爆破組連續爆破了敵人4個炮樓、5個碉堡,勝利地完成了掃清隆化中學外圍工事的任務。

6、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

1916年,他以兩把菜刀鬧革命,奪取了反動派的武器,組織起一支農民革命武裝。這支武裝在軍閥林立的舊社會,屢遭失敗,幾經起落,在賀龍的堅強領導下,逐漸發展壯大,在討袁護國和護法戰爭中屢建戰功。

7、黃繼光堵槍眼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了。黃繼光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進攻部隊受到機槍巢火力壓制的時候負責爆破任務,他投擲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務。最終他用身體擋住了敵人的地堡槍眼,使得後續部隊能夠攻下597.9高地,所在部隊黨委追任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8、巾幗英雄趙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直至死亡未曾說出輕薄

9、小宣傳員——石寶芹

石寶芹,1932年11月生,江蘇響水縣陳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再次佔領陳家港後,嚴密封鎖,大鎮區內生活資料嚴重匱乏。石寶芹為謀生計,經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頭甲一帶去換些玉米,麵粉,山芋乾等,回去充飢度日,在頻繁的往來中.她們與南河區民主政府逐漸取得了聯系。

農歷臘月末的一天拂曉前,在新民街巷內挨戶地把傳單塞進門。天亮後,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發現了共產黨的傳單,立即進行追查。由於叛徒告密,當天晚上,石寶芹等四人落入敵手。在牢中,敵人威逼利誘,但她們眾口一詞;「不曉得」,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們堅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個姑娘被國民黨軍隊押往南潮河閘堤內,反動軍官對她們說:「還有最後機會,誰交待了誰就可以回家。」而四個姑娘齊聲說說「你們要殺就動手吧,沒有什麼可講的。」最後國民黨軍隊殘忍地將她們四人全部殺害。石寶芹英勇就義年僅16歲。

(5)搜索關於英雄歌報圖片擴展閱讀: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和人民軍隊本質的一種表現,是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人民群眾戰勝一切敵人、克服一切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

革命英雄主義是為了國家和廣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艱難困苦,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憑著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打敗了國內外的強大敵人,戰勝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贏得了最終勝利。

通過革命英雄主義教育,使公民牢固樹立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勇於獻身的高尚品德、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戰勝困難的堅強意志、爭先創優的進取精神、朝氣蓬勃的革命樂觀主義、刻苦鑽研文化的毅力等,為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創造新的業績,做出新的貢獻。

㈥ 適合國慶節唱的歌

適合國慶節唱的歌有:

1、《少年壯志不言愁》,由林汝為作詞,雷蕾作曲,劉歡演唱。是電視劇《便衣警察》主題曲,被人們廣為傳唱的一首經典老歌。

《少年壯志不言愁》的曲作者雷蕾和父親雷振邦一起為林汝為導演的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創作了主題歌《重整河山待後生》,獲得巨大成功。

《四世同堂》之後,林汝為導演找到雷蕾,希望她為電視劇《便衣警察》作曲。而此時雷蕾的孩子就要出生了。但導演林汝為卻等著雷蕾生完孩子為其電視劇主題曲作曲。雷蕾在生完孩子兩個月後,為《少年壯志不言愁》作了曲。

3、《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是由鄭南填詞,劉長安譜曲,游國平首唱的歌曲,李雙江於1973年演唱的版本收錄於《戰地新歌》第二輯。1989年,李雙江憑借該曲獲得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

該曲創作於1970年代初,詞曲作者分別是鄭南和劉長安。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兩個人都沒有來過海南,鄭南是在翻閱了大量資料、了解在海南島上發生的革命歷史的基礎上,有感而發寫成的這首歌詞,寫成的時候,他正和這首歌的曲作者劉長安在廣東海豐縣體驗生活。

劉長安拿到歌詞後,便在海豐縣一個招待所里,用了很短的時間,一氣呵成完成了譜曲工作,此後做了適當修改和完善歌曲完成後,首先演唱的是廣州市歌舞團的歌唱家游國平。後來,這首歌被推薦入選《戰地新歌》,引起了當時中國文化部的關注,特意安排李雙江來演唱。

4、《我愛你,中國》是瞿琮作詞,鄭秋楓作曲,葉佩英原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是1979年電影《海外赤子》的插曲。

1980年,在優秀群眾歌曲評獎中,該曲被評為「優秀群眾歌曲」。1983年,獲得第一屆優秀歌曲評選「晨鍾獎」。1984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歌曲集。2019年6月17日,該曲入選中宣部選出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

5、《在希望的田野上》是由彭麗媛演唱,於2001年1月發行,所屬專輯《世紀歌典Vol.12 1978 - 2000 (3)》1980年,陳曉光作為《歌曲》月刊編輯,在四川溫江農村深入生活,親身感受到了農民發自心底的喜悅和農村的巨變,心情非常激動。」

他回憶說:「當年我就住在溫江,還記得那時田野中點綴著一個個竹林盤,林盤中有不少農戶蓋起了新房,傍晚時分炊煙裊裊,那景象真美」,於是他寫下了「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盪」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詞,作曲家施光南拿到歌詞後也非常激動,同樣只用了一天就順利完成了譜曲。

㈦ 《英雄贊歌》歌曲原唱是誰

英雄贊歌

歌手:張映哲

作詞:公木

作曲:劉熾

歌詞: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

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

人民戰士驅虎豹,捨生忘死為和平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英雄猛跳出戰壕,一道電光裂長空裂長空

地陷進去獨身擋,天塌下來雙手擎

兩腳熊熊趟烈火,渾身閃閃披彩虹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一聲吼叫炮聲隆,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

雙手緊握爆破筒,怒目噴火熱血涌

敵人腐爛變泥土,勇士輝煌化金星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7)搜索關於英雄歌報圖片擴展閱讀:

《英雄贊歌》是電影《英雄兒女》插曲,張映哲同志是歌曲原唱。電影相關劇情是:王成英勇犧牲之後,全軍開展了學王成的運動。王芳得知哥哥王成壯烈犧牲後,想以歌唱的方式緬懷並寄託自己對哥哥的思念和崇拜。當她在創作中遇到困難時,部隊首長也介入到歌曲的創作中。

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日報》曾刊登了一篇首鋼工人尋找這首歌原唱者的稿件,可《英雄贊歌》的真正原唱、空政歌舞團的獨唱演員張映哲看到報紙後,卻沒有出頭主動"認領"。因為她一向都不喜歡張揚自己,加之身體不好,患有腦血栓和心臟病,所以從來都沒有進入人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