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欧洲最“污”的雕像,美女赤身沐浴河中,夜晚为何却吓哭小孩
我们大家旅游除了去感受当地的民俗,自然少不了去体验一番当地的艺术建筑,还有观赏地标性建筑。一些建筑家和艺术家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财宝,其中就不缺乏雕塑。欧洲被称为最污的雕像并不是矗立在广场上,是躺在湖中。这座雕像正是位于“德国汉堡阿尔斯特湖”,当地人称它为巨型美人鱼。
这座雕像是一家英国美容公司制造出来的,因为这家公司的产品在德国受到了欢迎。为了感谢德国美女们的支持,所以建造出了巨型美人鱼放置于阿尔斯特湖。最终因为出于文明形象的影响拆了这座雕像!
Ⅱ 美女在湖中洗澡的德国雕像为啥受到游客的追捧
现在旅行的人数在慢慢的增长,主要就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就越来越喜欢出门旅游 。旅游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在未知的城市里有着未知的邂逅,也是一件十分的幸福且浪漫的事。
Ⅲ 介绍一下美国 自由女神象
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 ;法文:Statue de la Liberté )
美国,自由女神像,文化遗产,198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女神像的钢铁骨架由设计巴黎铁塔的埃菲尔设计,雕像由法国雕刻家维雷勃杜克设计,并在巴黎完成。法国政府将这一标志自由的纪念像,作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赠给美国。自从1886年落成以来,它耸立在纽约港的入口。
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象征,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上,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纽约港入口处,日夜守望着这座大都会,迎来了自19世纪末以来到美国定居的千百万移民。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民赠给美国人民的礼物,是自由的象征,女神像高46米,连同底座总高约100米,是那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柳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达225吨,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界的法国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制作的。
女神双唇紧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式宽松长袍,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几米长的火炬,左手紧握一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脚上散落着已断裂的锁链,右脚跟抬起作行进状,整体为挣脱枷锁、挺身前行的反抗者形象,女神气宇轩昂、神态刚毅,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庄丰盈的体态又似一位古希腊美女,使人感到亲切而自然。当夜暮降临时,神像基座的灯光向上照射,将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而从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灯光,又好像在女神头上缀了一串闪着金黄色的亮光,给热闹而喧嚣的大都会平添了一处颇为壮观的夜景。创造这一艺术杰作的是法国雕塑家巴特尔迪,女神的形象源于他在17岁时亲眼目睹的激动人心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政变。一天,一群共和国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公事,与政变者展开巷战。暮色时分,一位忠于共和政权的年轻姑娘,手持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不幸中弹牺牲。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另外,女神像的形体以巴特尔迪后来的妻子为原型创作,面容则取自他的母亲。
1869年,巴特尔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图设计。1874年造像工程开工,到1884年完全造竣,前后历时十年,雕像仅食指就有2.5米长,1米宽,指甲则有75厘米厚。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赠送给美国。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开始,基座高约27米,由花岗石混凝土制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处的混凝土巨柱。该古堡是一座军用炮台,呈八角星状,于1808-1811年为加强纽约港的防卫而建,1840年翻新。1885年6月,整个塑像被分成200多块装箱,用拖轮从法国里昂运到了纽约。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在脚手架上将30只铆钉和约100块零件,组合一处。28日,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主持了万人参加的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礼。1916年,威尔逊总统为女神像安装了昼夜不灭的照明系统并主持了竣工仪式。1942年美国政府做出决定,将自由女神像列为美国国家级文物。
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女神像内部中空,可搭电梯直达神像头部。此外,还有新设的移民博物馆Immigration Museum
Ⅳ 过去西方国家的船头都雕刻着女神像,那是谁的雕像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这尊雕像于1863年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最早只是碎块,后经多年修复才得以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头少臂。以后又发现了雕像的底座——战舰的船头。女神宛如从天而降,飞立船头,身上的衣服随着海风招展,像张满风的船帆。雕像的作者难以考证,创作年代至今也没有最后定论,但大多数意见认为是创作于公元200年左右, 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海战中打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最早矗立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虽然胜利女神是希腊雕塑中的常见题材,但这一尊却与众不同。雕像的构思十分新颖,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胜利女神犹如从天而降,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既表现了海战的背景,又传达了胜利的主题。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她上身略向前倾,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乎凯旋的激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女神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作品的构图也十分成功,向后飘扬的衣角和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强了前进的态势。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他仿佛赋予了冰冷的石头以生命般勃勃的活力,令后人在面对这部高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时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这尊雕像是如此地引人注目,以至于收藏者巴黎卢浮宫将它与雕塑《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和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并称为卢浮宫的“三宝”。
Ⅳ 西方一个女神石像,手里拿着天平的那个,叫什么
西方的法律女神,名叫“泰美丝”。
简介;她用布蒙住双眼,代表一视同仁;右手捧着天平,代表公平、公正;左手握着长剑,代表正义权威。香港高等法院前面有她的雕像(在香港立法会大楼,位于香港中环昃臣道8号,坐落于填海区位置)。当特洛伊之战最激烈的时候,每一位不死的神祇都加入了厮杀的阵列,只有正义之神傲然中立。她由此赢得了诸神之王的信任。
Ⅵ 国际的雕像,就像雅典娜女神带绿色花环的那个雕像叫什么呢,我找不到图片
雅典娜(Athena)(Αθην)
雅典娜是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也是奥林匹斯三处女神之一,罗马名字弥涅耳瓦(Minerva)、密涅瓦(Minerva)。在远古的神话中,雅典娜是一位女天神,乌云和雷电的主宰者,丰产女神,和平劳动的庇护者,女战神。她教会人们驯养牛马、制造车船;她赐予世人犁和耙、纺锤和织布机,因此被认为是妇女劳动,尤其是织布技术的保护者。她有一个别名叫厄耳伽涅,意思是女工。她又是科学的庇护者、智慧女神;她赐予人间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内殿原来供奉着巨大的雅典娜女神,高10 多米,由总重为1 吨多的金片镶着木制框架制成,其脸、手、脚是象牙的,眼睛的瞳仁由宝石镶嵌,胸前是象牙雕成的美杜莎头像,右手握着一个头戴卫冕、高达4 腕尺(古量度,自肘至中指端之长)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执长矛,头盔顶端饰有狮身人面像,两侧有半狮半鹫怪兽的浮雕。神像设计灵巧,可搬动或转移隐蔽。但这一艺术杰作,于公元5 世纪被东罗马帝国皇帝搬走之后就杳无音信,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憾事。现在雅典考古学博物馆珍藏的雅典娜巨像只是一尊复制品。
帕特农神庙几经天灾人祸,历尽人间沧桑。公元6 世纪,神庙被改为基督教堂,雅典娜神像也被搬走。1458年土耳其人占领雅典后又将神庙改为清真寺。1687年威尼斯人与土耳其人作战时,炮击了神庙内的一个火药库,从而炸毁了神庙的中部。1801~1803 年,又开始了欧洲强国来此盗运和抢夺文物的历史,其间英国贵族埃尔金勋爵将大部分残留的雕刻运走,神庙损失非常严重。许多原属神庙的古物,现都散落在不列颠博物馆、卢浮宫、哥本哈根等地。19 世纪下半叶,人们曾对神庙进行过部分修复,但已无法完全恢复原貌,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
卫城山门是雅典卫城的入口,建于公元前437~前431年,由尼西克利斯设计,是继帕特农神庙后的又一杰作。山门以简洁的形体屹立于卫城两侧。它的立面前后均用六根多立克式石柱,中央一跨最为宽大,以强调大门
??的特征。山门以西内坡道两侧,各有三根挺拔的爱奥尼立柱。在它们顶托着的爱奥尼式梁枋上,描绘着色彩鲜艳的盾剑画。门廊的两翼并不对称,北翼过去曾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敞廊。土耳其人占领雅典时期,曾将山门作为火药库,土耳其总督也曾在此居住。1640年时山门因遭雷击而受到严重破坏。
卫城博物馆位于卫城山东南角,专用来收藏在卫城发现的文物。如今,除了青铜器和希腊古瓶由希腊国家博物馆保存外,从1834年起的卫城各古神庙出土的所有文物都收藏在这里,其中绝大部分为石雕作品。大量雕塑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如希腊大英雄赫拉克里斯杀死9 头毒蛇、掌管智慧的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塞冬斗法、巨人与众神作战、拉庇泰人从马人肯陶洛斯手中救出新娘的场面、众神间传递消息的彩虹女神伊丽丝和代表妩媚、优雅和美丽的美惠三女神,以及三头三身、拖着蛇尾的有须怪物提丰等的塑像。这些雕刻也反映当时技艺百工的形象,如少女、骑者、敬神者、青年、武士和七弦琴演奏者,以及包括猫头鹰、蛇、豹、狮、马、猪、牛、羊、犬在内的各种动物。这里展出的饰板浮雕,千姿百态,尤为珍贵。
雅典娜胜利女神庙,也称为无翼胜利女神庙,位于卫城山上。在希腊人心目中,雅典娜是代表着智慧、技艺与胜利的女神。雅典人建起这座神庙,以求给国家带来胜利。但这座神庙在公元前480年的一次战争洗劫中荡然无存。新庙是继帕特农神庙竣工之后建起的。神庙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雅典附近出产的蓬泰利克大理石建成,晶莹洁白。其内有一座大致呈方形的内殿和一个每端各有4根圆柱的爱奥尼式门厅。建筑物外部,围着一条宽近半米的中楣饰带,上面装饰以高凸浮雕。庙东面的浮雕上刻有手执盾牌的雅典娜神像。雅典娜神像旁边竖立着主神宙斯像,朝南的角落里还有其他诸神像。其他各面浮雕的内容为公元前479年普拉迪战役中的战斗场面,其中西面是雅典人同贝奥拉提亚人作战,两侧则是同波斯人作战的情景。
在希腊艺术中,胜利女神都以有翼的女性为代表,而雅典娜胜利女神庙一般称为无翼胜利女神庙。这是因为,在古希腊,往往要为抵御外辱而出征作战,雅典市民希望每次战斗都能取胜凯旋,并希望长着翅膀的胜利女神作为雅典的庇佑神永远不要远走,于是就去掉了雅典娜的翅膀。这就是“无翼胜利女神庙”的由来。
埃雷赫修神庙是雅典卫城建筑中爱奥尼样式的典型代表,它位于帕特农神庙对面,建于高低不平的高地上。神庙中最优美的部分是女神像柱。据说神庙是为献给战争女神雅典娜、海神波塞冬和雅典王埃雷赫修而建。传说这里是雅典娜和波塞冬为争做雅典保护神的斗智之地。此神庙在一座公元前480 年被波斯人焚毁的庙宇的遗址上建立。神庙东区是传统的六柱门面,西区向北是高大的六柱门厅,向南则采取虚厅形式,这里有六根用大理石雕刻成的少女像柱,举世闻名。
雅典娜女神的花环是橄榄枝编成的花环,代表胜利、和平。
Ⅶ 欧洲的这个女雕像,为什么被当地人要求拆除
当这个雕像刚刚被建立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来这个湖边欣赏这个雕像,甚至还有人会乘船到雕像边去游览,在白天看来,这是一处非常不错的景观,但是到了晚上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当夜幕降临后,城市中灯光亮起后,这个雕像看上去却有那么一点的可怕,远远的只能看到一个大大的头在湖面上,不知道的人看到还会被吓一跳,甚至到了晚上还会有小孩子因为这个雕像还被吓哭,并且又是一个在湖中赤身沐浴的雕像,很多当地居民觉得非常的低俗和不雅,最终当地政府也不得不将这个雕像拆除了,
Ⅷ 西方油画为什么有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呢
朋友们在一起讨论西方油画时,有一个共识,就是感觉西方油画特别是古典油画中,有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提香的《照镜子的维纳斯》、鲁本斯的《土与水》、伦勃朗的《娜达厄》、安格尔的《里维耶夫人》、格维德的《雅典娜女神》等等。不禁对此产生好奇和疑问。难道西方是以胖为美,“美哒哒、肉嘟嘟”的女子形象更受人们喜欢吗?
笔者认为,西方古典油画中之所以有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既不是效仿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艺术,也不是纯粹的“以胖为美”,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源于古典油画的“写实原则”与“贵族艺术”和“模特本身”。
(一),古典油画写实原则
古典油画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15世纪。从其创立时起,就确立了写实的基本原则:即以素描为基础,通过运用焦点透视法、光影学、色彩学、人体解剖学等原理科学严谨地造型具象,真实再现所描绘物象的本来面貌。通俗的讲,就是“用油画画像”。古典油画的这一创作原则,从15世纪形成以后,一直贯穿至今。
(二),“贵族艺术”的因素
我们知道,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局限性,这一时期西方油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贵族阶层,包括宫廷王室、教会组织和新老贵族。贵族阶层是油画艺术的主要欣赏者和主要买家。因此也有人称这一时期的西方油画艺术是“贵族艺术”。
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画家的作品是因教会教堂和美第奇家族等豪门贵族定制创作的。17世纪盛行的巴洛克油画和18世纪盛行的洛可可油画都是在贵族阶层的支持下兴起的,贵族阶层把持着这一时期油画艺术的审美评判。
进一步说,古典油画中有许多丰腴的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贵族阶层的喜欢。
(三),模特本身的因素
前面讲到,古典油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写实”,具有画像的职能。在15到19世纪的“贵族艺术”时期,当时照相技术还没有产生,画家给贵族家的夫人、小姐画像或贵族家的夫人、小姐请画家给自己画像,是一件非常时尚和体面的事情,而贵族夫人、小姐因为养尊处优生活安逸保养又好,大都体态丰腴,肤白貌美,并且带有雍容华贵的气质。
给这些女人画像或者说这些女人作为模特,画家在绘画时遵循古典油画的写实原则将她们的形体容貌真实细腻地再现了出来,其中很多成为传世的经典名画。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提香的照镜子的维纳斯》、安格尔的《里维耶夫人肖像》等等都是出自于为当时的贵族夫人画像而创作出的肖像油画精品。巴洛克油画大师鲁本斯很多代表作如《三美神》、《抢夺留希帕斯的女儿们》、《土与水》中的女子形象都很丰腴,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是鲁本斯以他妻子海伦娜为模特创作的,而海伦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丰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