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女图片 » 西游记女人头饰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西游记女人头饰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03 01:12:03

A. 近年来古装剧多被人们追捧,其造型美轮美奂,古代新娘头饰有哪些

古代新娘头饰就是在古代新娘结婚需要梳洗的发型以及所需要佩戴的头部饰品,近年来古装剧多被人们追捧,其造型美轮美奂,犹如仙女下凡一般,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重视古装造型,也开始喜欢古代的发型了。

以上就是古代新娘头饰的具体内容了,如果你也想要一场特别的中式婚礼,如果你也想体验仙女下凡的视觉震撼效果,那么就选择中式婚礼吧。

B. 古代女人的发髻名称及图片

古代发髻的名称

古代女子发髻的名称繁多,如:九鬟仙髻,垂云髻,凌云髻,近香髻,节晕髻,半翻髻,愁来髻等等
唐代发式有髻、鬟之分,髻为实心,鬟为空心。髻名称众多,有倭堕髻、螺髻、双螺髻、反绾髻、半翻髻(单刀半翻髻和双刀半翻髻)、惊鹄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髻、回鹘髻、归顺髻、愁来髻、百合髻、长乐髻、堕马髻、闹扫状髻、乐游髻、反绾乐游髻、丛梳百叶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髻上插花者)、云髻、双髻、宝髻(缀以花钿、簪钗等首饰者)、平番髻、飞髻、义髻(假髻)等。鬟有:云鬟、高鬟、短鬟、低鬟、双鬟、圆鬟、同心鬟、垂鬟等。

魏晋南北朝女子大都穿窄袖衣、帔子、对襟大袖衫,下穿长裙等,头饰大都梳髻后垂髻、 梳长鬓、十字髻、双丫髻、高髻插步摇、缬子髻等。

1. 笄,簪,钗,擿,华胜

笄是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郑玄注:“笄,今之簪。”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擿,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的记载。

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着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2. 步摇

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题……”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古代妇女将头发绾成髻鬟,用簪钗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古代的簪钗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簪钗也有变化,从历代遗留下的款式多样的簪钗中可以看出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1)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2)花顶形,簪身与上相同,惟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花纹;(3)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两种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5)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

这些形状的发簪,发钗在各地的古墓中时有发现,例如: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钗,形象丰美。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3. 梳篦,钿花

篦,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亦指用篦梳头剔除发垢。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

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钿花,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春秋以前的梳子,外形特征基本一致,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造型多上圆下方形似马蹄。

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元稹在《恨妆成》中描写:“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归来别施一头梳”的描写,这些正说明这种插梳的风尚。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耳环是在冶金技术产生之后出现的饰物。最原始的金属耳环,大多以青铜制成,造型比较简单,只要用一根粗铜丝弯制一下便成。

宋代耳环,繁简不一。简单者只以一根粗细各半的铜丝,弯制成一个圆环,尖端挑出向外。

明代耳环崇尚轻巧,通常以一根金丝弯制成钩状,在金丝的一端,穿上两颗大小不等的玉珠,两珠之上再覆一片金制的圆盖,使整个造型像一个葫芦,俗谓“葫芦耳环”。

耳坠,是在耳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饰物,它的上部是一个圆环,环上缀一组坠饰,因形得名,故曰耳坠。

镯钏。镯即手镯,一般多戴在手腕;钏即臂钏,通常戴在手臂。

镂空忍冬花结挂链银香球,古代人用香末。后来香囊盛行,成为女孩子送给心上人的定情之物

关于各种发髻的图片,楼主可以去这里看看,很全的 http://www.hanyinguan.com/bbs/viewthread.php?tid=155

如果楼主还不满意的话,到这里看看不错 http://wenku..com/view/4f5656fafab069dc5022013d.html,网络文库,这里总结得很好的,希望对你有用

C. 西游记里面的衣服,背景,女妖精头上的发饰,等等,都是金灿灿的……特意拍出来的效果么

是的。从道具最初的选材,背景的色彩氛围设计,就是这样设定的。
因为西游属于魔幻片,需要一种玄幻的氛围。

D. 以“珍珠”为头饰的古装女明星,陶虹、蒋勤勤、毛晓彤,你更喜欢谁

我更喜欢毛晓彤在《锦绣未央》中“李常茹”这个角色,外表楚楚可怜,可内心隐忍腹黑,工于心计,善于伪装,妆容细腻,头饰精彩,就连脖子上的项链都那么讲究唯美,加上一张充满稚气的脸蛋,任谁看了都会沉沦在她的伪装之下。

毛晓彤

很多人对金巧巧的印象就是经典电视剧《西游记》里的孔雀公主,每一个微笑,每一个举动,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话说回来,已经46岁的金巧巧,在保养这块是真的无话可说,金巧巧穿什么都很漂亮,堪称《西游记》中的颜值担当,也成为了续集中的经典形象。

除此之外,金巧巧在《春光灿烂猪八戒》中扮演的东海二公主,开始的她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为人冷漠阴险,上凡间来的时候,头上戴着一串的珍珠耳饰,也成了点睛之笔,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是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如今两人还有一对儿女,是真正的电影圈大佬。

E. 西游记的头饰怎么做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8

F. 老版西游记女演员首饰为什么那么闪

因为比较劣质。。。塑料啊啥子的都比较闪亮

G. 西游记 头饰

我知道哦!!!!!你要的那种头饰,直接去花果山买不就行了嘛!!!

H. 问个很幼稚的问关于西游记中头饰的含义

从孙悟空的紧箍圈可看出:它的性格极不容易融入社会,不溶于以唐僧为首的取经团队。它性格很火爆,很急躁,紧箍圈就代表着外界对孙悟空的约束,也表明一个有个性的人在如今的社会里就必须服从社会的守则,和其他人同流;猪八戒的头饰上面有一个佛,表示它已遁入佛门,是一个真正的和尚,就是有时还有些花心,见到美女就眼馋。沙和尚的头饰是由很简单的线条构成,理所当然,这也就代表了他本人的性格,憨厚,老实,忠诚,简单。至于唐僧吗,不用说,传统的高僧装束,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个有慈悲心肠的十分虔诚的佛教信徒。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绝非剽窃,因为我是个初中生,所以只能想到这一层了,希望楼主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