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女图片 » 针灸女人图片大全视频教程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针灸女人图片大全视频教程

发布时间: 2022-09-04 14:37:13

① 哪有人体针灸穴位图穴位看清楚点的,最好中英文一起的,

http://hi..com/%CA%A6%B3%D0%C6%E7%BB%C6/
这里有几张图片不知道你能用上不!

② 怎么样针灸效果好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着,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针灸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折叠应用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和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并发现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着,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如今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针灸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针灸能治疗很多病情,用于美容,最多的就是治疗成人痘和减肥。

针灸去痘原理: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订针灸调理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通畅,实现去痘美容的目的。《山海经》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具的"针",繁体作"针",字从金从咸,"金"表示"金属",如金、银、青铜等材料,"咸"意为"酸涩"(见互动网络"咸"字条),"金"与"咸"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产生酸涩感觉的器具"。不排除古人采用油炸过的竹针作为一次性针具的可能,这种竹针名叫"箴",其字形中的"咸",依然是"酸涩"的意思。

③ 内分泌失调艾灸什么穴位,女性艾灸穴位怎么选

妇科疾病艾灸穴位基本就是这些,艾灸中脘、关元、神阙、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三阴交这几个个穴位在治疗妇科疾病是必须灸的穴位,那么这几个穴位具体在哪里呢?大唐艾神艾灸床为你解答:


中脘穴: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神阙穴: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子宫穴:子宫穴,经外穴名,出《针灸大全》。原说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今据《针灸大成》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归来穴: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八髎穴:

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三阴交: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着。直刺1~1.5寸


关于妇科艾灸时间:


艾灸的时间:单眼灸的地方时间在20-30分钟分钟就可以,三眼四眼灸的地方时间要30-40分钟


大家可以自己慢慢摸索一下,但是艾灸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用质量比较好的艾条,我自己做过比较的,觉得最好的艾条还是香怡艾条家的,他们家艾条质量不错,大家可以去某宝上面找一下店、铺,然后输入香怡艾条就可以了,因为他家口碑不错,所以很多都模仿他家标题。


单眼艾灸盒一般是针对肢体的,多是对穴,就是身体对称的穴位,一般大家买艾灸盒如果买单眼的,就应该买两个,这些对穴可以同时艾灸,既节约时间,疗效还很好。可是如果用在腰腹部,最低就要30-1个小时,因为腰腹部的穴位很多,还要移动艾灸,所以时间短了,疗效就会打折扣。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也是在问“四眼的艾灸盒是否可以覆盖腹部的所有穴位呢?如果按照艾灸盒的眼算是对准穴位,会有差异,但是我们艾灸是片的选择,而不是点。”如果就是你买的艾灸盒的眼正好对准穴位,那么在我们实施艾灸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因为太热而不得不换一下位置。所以我说,艾灸是片的选择,只要你选对了艾灸盒,明确治疗什么疾病,就可以操作了。


艾灸的周期:如果是治疗的话,15天为一周期,然后停3-5天再继续一个15天,这样循环下去。这个周期也是要根据你疾病治疗的程度而定,有的人治疗10几天就看到了明显的疗效,而有的人治疗几个月效果也不好。如果是你很快就可以看到了疗效,那么接下来的治疗就是可以隔天艾灸,也可以一周艾灸2-3次。

如有帮助,还望采纳,谢谢。大唐艾神艾灸厂家

④ 女性冷淡针灸什么穴位

帮忙点个采纳,谢谢!
三阴交穴是身体的一个穴位。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改善性冷淡很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因为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不合理,导致性冷淡。这样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还影响夫妻感情,容易导致家庭不稳。三阴交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提升女人的性欲,让女人逃离性冷淡,重温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按揉三阴交,提升性欲的效果最好。坚持一个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⑤ 针灸秘传十绝招

针灸秘传十绝招

一、身柱妙用

身柱 督脉第十二号穴

部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三、四胸椎棘突的中间凹陷处取穴。采取坐位,俯首取穴。

针法:用 1.5 寸 28 号针(长 4.5cm,直径 0.32mm)对准穴位直刺,不可稍偏,针尖下边有抵抗,针尖达到脊椎骨膜上边为度。如果针下空软,那是针刺偏了,急宜提出向穴位直刺,如果刺偏而误入胸膜则有发生气胸的危险。

针进到应刺的深度则停止,使针身正直不偏不歪,留针 20 分钟至30 分钟。起针时先动摇针柄,感到针体松动时以不紧不慢的手法拔出,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片刻。

作用:

(一)增加强壮

1.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者;

2.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者;

3.多次针灸不效者。

(二)预防感冒

1.冷天、大风天外出以前针之;

2.感冒流行发生季节;

3.同室的人有感冒时;

4.经常好感冒的人。

(三)抗高烧

1.感冒高烧至 39C 者,针后半小时汗出烧退,轻松愉快。

2.常发低烧者。

(四)小儿疾患

小儿疳疾、惊风、便溏、虫积。可用艾卷灸身柱穴十分钟,每日 1 次。连续3—7 天。

病例举要:

1. 高烧

1984 年,光明函授大学召开筹备会议时,夜间一代表突发高烧,为针身柱穴。半小时后,周身大汗而烧退。

2. 感冒

辽宁中医学院一教研室,4 位教师,经常感冒。每人针身柱 3 次,从此竟不再感冒。

因此,针刺身柱穴对预防流行感冒.多次实验有效。

二、针刺后遗痛

有一种病人主诉:周身某处作痛,视之皮肤如常,其痛处恰在穴位上。问其原因由于针灸后所发生。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误,但患者确实疼痛。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无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病例举要:

王 XX 女 50 岁 家庭妇女

主诉:左手腕内侧有——小块疼痛,由于怔忡失眠,医生曾作针灸,病愈而此局部痛,其痛可以忍受,但干扰日常生活。曾去询问原治疗医生,无法解决。针处既无红肿,医生也无责任,但其疼不止,用药无效。我试用相对缪刺而愈。类似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

三、大接经

《内经·海论》中叙述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分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畅气血往来,各经保持相对的平衡,自然无病。经络不平衡,人就会生病,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经的针刺方法。

具体做法是,只用一根 l 寸长的 28 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每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共针4次,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一)由原穴到络穴

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胃原冲阳——脾络公孙——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心包络大陵——三焦络外关——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二)由络穴到原穴

肺络列缺——大肠原合谷——胃络丰隆——脾原太白——心络通里——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肾原太溪——心包络内关——三焦原阳池——胆络光明——肝原太冲。

病例举要:

刘 X 男 40 岁 某设计院会计师

主诉:近 3 个月来,四肢倦怠,饮食减少,睡眠不安,周身无力,大便秘,小便涩少,经治不愈,而且日渐加重。近来并出现早泄、遗精。

诊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润无苔,神情寞落,六脉沉细,右关左尺,尤为明显。

辨证:四肢倦怠,饮食减少,脾胃两虚。睡眠不安,尿涩早泄,病原肝肾俱亏。宜用针刺补法。取神门以治心,太溪以补肾,是三里健胃,三阴交助脾。久治不效,脉更无神。改用大接经由原到络,由络到原各2 次。逐渐好转,再针前述各穴5 次,面色红润,精神旺盛,饮食增加,二便通畅,遗精、早泄消失,睡眠香甜,神完气足,而病痊愈。

四、腰痛针术

人身的经络都是前后呼应,左右相通。任脉为前正中线,相对督脉脊椎正中线,肾经对华佗夹脊(今名脊穴),胃脉对膀胱第一行,肝、脾对膀胱第二行,手足六经亦前后相应。所以缪刺取穴,往往速效。

治疗腰痛缪刺法:在腰痛部位,用手按压找出最小而最痛的部位,如大面积一片疼痛而找不到最小痛点的不适用此法。

找好痛点,以最痛处一点涂以红色为标记,再找到命门穴为计算总穴。例如最痛点在命门左15 厘米,再下6 厘米。让病人仰卧,量脐左 15 厘米再下6 厘米处腹部针入 1.5寸,恐痛点对得不准,将针刺入,提出 1/2,再向四周探刺,不留针。让病人翻身俯卧,按压痛点消失,腰痛即愈。

命门 督脉第四号穴

部位:俯卧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前方与脐相对,然而练气功的人则脐向下移少许。

此法颇有立竿见影之妙,但找痛点要准,与腹部痛点相对处要准,针刺要准。掌握三准,应手而愈。

病例举要:

夏 XX男 45 岁某工厂司机

患腰痛9 个月,俯仰维艰,行步腰椎不敢活动,痛苦很大,不能工作。各处治疗,用药280 多付,西药也不少,针灸70 多次,其痛不止,焦躁万分。

诊见痛苦病容,面色微暗,精神不振。舌润微黑,脉来沉迟、两尺无力。诊为肾经虚寒之所致。让其俯卧,指头大痛点在命门左 3 厘米,指压时其痛难忍。画一记号,让其仰卧,翻身时十分吃力。针脐左 3 厘米,把针提出 1/3 向前后左右探刺已毕,让其翻身,两脚踏床面竟能抬腰离床5、6 厘米,口中连呼“轻快”,俯卧再按其痛点已消失。

当时行走俯仰均未觉痛,大喜而去。第二天来复诊,自己开车来的,满面笑容说:“休息9 个月,现在上班了。只觉腰部稍微不适,疼痛全无。”压其痛点,略有微痛,又依法针刺而痊愈。

五、截根疗法

(一)适应症

该法适应于瘰疬,乳腺增生,发际疮,痤疮,疖(节)肿缠绵不愈,此愈彼起,荨麻疹。

(二)针法

找穴:

以乳头为标志。用卷尺一端放在患者左乳头,横拉至右乳头,松开左乳头卷尺,将卷尺

向右肩上伸,过颈部而从左肩再向前胸下垂至左乳头为止。将两乳头的卷尺比齐,把卷尺由颈前向背后下垂,卷尺尽头是穴。因病人肥瘦而异,其穴约当肝俞附近。

女人乳儿后乳房下垂者,从气户穴直下以第五肋间为准;

针具:

用直径 1 毫米 2 寸长的针,高压灭菌消毒待用。无此设备条件,用?5%的酒精浸泡 30分钟亦可。

针法;

找准穴位,严密消毒,左手拇、食二指把穴位的皮肉捏起,右手持针向穴处微斜 15 度向脊椎方向刺入肌肉中间,病人亦不甚痛。

留针 20 分钟,病重者可留 30 分钟,隔 3 天再针,以痊愈为度。

病例举要

1.乳腺增生

曹X 女 25 岁 辽宁省本溪县某校教师

发病已数月,两乳各有硬块如鸽卵大两块,按之有压痛。饮食减少,形体消瘦,面色黄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心情忧郁,六脉无力,两关脉尤甚。经服药不效。用截根法8 次,增生硬块已消失,食欲增进,睡眠良好,精神焕发,由此痊愈。

2.痤疮

马XX 男 某大学学生 25 岁 面部痤疮特多,连绵错落,日渐增长,精神与面部均感不适,经治不愈。用截根疗法,4 次痊愈。面部光洁,神采奕奕。

六、痛点止痛法

针灸的缪刺取穴法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即选好病侧的穴位而针其健侧的同名穴,效果较好,是调整经络平衡的治疗方法。“痛点止痛法”是专为治疗小面积疼痛的一种止痛方法。周身不论何处疼痛都可以使用,但只限于直径 1 厘米以内的小范围疼痛。

该法操作简便,效果迅速,能够达到针入病除。具体做法是用 30 号 1 寸针 1 支,在其痛点的相对侧快速刺入,其痛无不应针而止。例如痛处恰当内关,可针外关;痛处恰当阳陵泉,可针阴陵泉。头面胸腹四肢任何部位疼痛都可使用这种刺法。也有不很明显的相对处,如头顶部有痛点,由于颈项的关系,不可能两侧相对。比如痛点适当前顶,可针廉泉,如痛点在百会,即无相对处。然而,这仅是很少的局部痛,如果文绉绉“无关宏旨”。周身各部位绝大多处是有对立面的。还有关节部如“网球肘”的痛点下面是肘关节,肉少骨多,不容易找准相对点,其效较差。然而这仅是极少的局部。周身各处绝大多数可以找到绝对的对立面的。

这种方法最为简便,可以“应针取效”,甚至不必留针,点一下子,疼痛如失。

七、快速降压

该法对凡属原发性高血压,不是因其他疾病而继发的效果最好。即或由其他疾病继发的对降压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因其他引起高血压的疾病不愈则高血压亦不能根治,只能使血压下降而减少其痛苦而已。

针灸穴位:

在八会穴中“血会隔俞”,为针灸界众所周知。膈俞降压法操作简便,只要找准穴位,双侧各埋 1号皮内针1 支,穴位找准,血压应针而降。冬季可埋 5天,夏季因洗澡频繁可埋3 天。起针后间隔 1 天,继续埋针。

膈俞 膀胱经第十七号穴 八会穴之一(血会)。

定位:俯伏位,在七胸椎棘突下,当督脉至阳穴旁开 1.5 寸处取穴。

操作方法:

找好隔俞穴,皮肤消毒,用小镊子夹起皮内针,以左手拇、食二指向左右扒紧穴旁皮肤,将皮内针由膈俞穴中间向脊椎方面横刺,皮内针刺入在表皮以内真皮之上,不能超越真皮,针尖要向脊椎方面刺入。针刺入后,剪胶布两块,一小一大,大者不过如指甲大,小者先贴在皮内针柄的下面以免针柄接触皮肤,然后将大块贴在小块胶布和皮内针上,压平即可。

皮内针如刺过真皮,患者会感到疼痛。针入以后应医手指在针上按压,如患者说疼即宜起出重新按常规小心针入。

眼针肝区降压法:

眼针八区十三穴,已有专书,且许多针灸书及中、外针灸杂志报道很多。在这里仅介绍眼针降压的经验。

中医说“肝藏血”,“人卧血归于肝”,“肝开窍于目”阐述肝经和血液的密切关系。以眼针肝区降压,效果最快。测量血压,如果高于正常范围,血压计不必取下,即在眼的双肝区各刺一针,即再量血压,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降压针法很多,我曾经提出降压十法。然而十法之中,以膈俞皮内针和眼穴肝区为最快。

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病,有的病人患高血压数十年而不愈。经验告诉我们,一时性降压很容易,完全彻底治愈很难。还有的病人患顽固性高血压,用什么方法也不见下降,这种病人虽占极少数,在临床中也有时遇到。

八、失眠特效穴

失眠是一种极痛苦的疾病,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夜间越失眠,白天越打盹,日久不愈,形成恶性循环,发生神经衰弱症。面色无华,精神萎靡,饮食乏味,头晕头痛,记忆减退等一系列症状,令人苦恼。医治的方法,以及时治疗为好。

针灸治失眠的穴位:

大椎,陶道,神堂,连续使用,疗效较好。另一处方针刺安眠穴,不效时可在安眠穴埋皮内针。

大椎督脉第十四号穴

定位:正坐低头,在后正中线上,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约与肩平。

陶道 督脉第十三号穴

定位:俯卧,或正坐低头。在后正中线上,于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神堂 膀胱经第四十四号穴

定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脉神道穴旁开 3 寸处。

安眠 经外奇穴

定位: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停止部颞乳突下凹陷直下一寸处。左右汁二穴。

九、治脑三穴

穴在哑门穴直下发际中为治脑一穴,再下一横指为治脑二穴,再下一横指为治脑三穴,用 28 号针可刺入一寸。

主治:

一切脑系疾病,颈强作痛,中风失语舌强。失语的原因,发音有唇、齿、舌、喉的共同作用。舌短者可刺舌下金津、玉液出血。舌无改变则在喉,可针哑门,但哑门穴之上为延髓,触碰延髓有危险。治脑三穴的第一穴在后发际距延髓较远,无刺伤延髓的危险。

治脑一穴当第二颈椎,治脑二穴当第三颈椎,治脑三穴当第四颈椎,再下一横指当第五颈椎,再下一横指为第六颈椎,再下则为崇骨;横项第二颈椎两边为天柱、翳风,左右共 5 穴谓之纵横十穴。

十、翳风治牙疼

牙疼的原因很多,翳风穴所治的仅限于齿根骨膜炎的牙疼。其病源由药物治疗的合并症。

有齿根骨膜直接受冲撞,或常吹乐器,常含铁钉,常咬丝线等外伤性的;有细菌由齿髓侵入齿根骨膜传染性的。症状是有的化脓有的不化脓,疼痛同样是自发的,但不带发作性,是连续的痛。在敲打牙齿时,疼痛就更加剧烈,这是与齿髓炎不同的一点,也是齿根膜炎的特征。

齿根膜炎,中医叫风火牙疼。治牙疼的穴位很多,一般针下关,颊车,也有针合谷或足三里、内庭的,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针入以后需要留针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才能止痛,而针翳风穴,有针入痛止立竿见影的效果。

翳风 手少阳三焦第十七号穴

定位:正坐位,在耳垂后方,当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取穴。以手压穴则觉耳孔中有牵引性微痛是穴。

针法:用 28 号 1.5 寸针,向前下方直刺入 1 寸,并作轻度旋捻以增强针感。疼痛已止,可立即起针,一般的病人心理希望多留一些时间。实际如针入而牙痛不止时可以久留,此穴针入立即止痛,久留与不留是一样的。

十一、首尾循经治疔毒

疔毒是一种由感染而发生的外科疾病,多发生在露出衣服外边的部位,而且都生在穴位各经的起止部位。最易生在手指尖,赤足的人有的生在脚指上、面部。

初起只是一个小红点,逐渐发生疼痛,伴有恶心、心闹、头晕等症状,血常规检验则白细胞增高。

治疗的方法,以针刺为最快。因为不论疔毒生在面部和手足都是各经的起止穴位或接近起止穴的各经起止邻近穴。判定是哪一经,则针其另一端的穴位。如疔毒发生在起端穴则针其止端穴,发生在止端穴则针其起端穴。起止穴或名首尾穴,针入以后,疼痛立止,恶心、心闹、头晕等症状立即消失。20 分钟后再检验白细胞则恢复正常值。

还有在疔毒所起处有淋巴管发炎,一般叫做起红线。红线也是与经络走行一致的,所以章太炎说“经络就是淋巴”。

治疗淋巴管炎的方法也用针刺,用粗针或三棱针在淋巴管的前进的末端扎一针,挤出黑色的血液,其所谓红线自然消失。如果从发炎的淋巴管上每隔一寸扎一针,并挤出少许黑血,淋巴管炎消失恢复得更快。在疔毒上边涂点消炎的药就自然逐渐痊愈。

病例举要

张 XX女 19 岁学生

忽然在面部起一个红点,遂即发烧,心闹,头晕,恶心,似欲呕吐,而面部的红点灼热作痛。面赤舌黄,脉来沉数,右关尤为明显。视其面部有黄豆大红点恰在地仓穴上,病名“锁口疔”。虽非在胃经的起穴,但是距起穴很近的第四穴,急针胃经的止穴历兑,针后恶心、头晕等症状消失。20 分钟后再次检验血常规,白细胞由第一次检验时12000 变为 7000,疔毒已渐愈。翌日复诊,一切症状消失,只在生疔毒的地仓穴尚且有痕迹可见。一般在数日后完全恢复。

十二、四缝穴的效验

四缝穴在手指食、中、无名、小 4个指头的第一、二指节横纹中,通于大肠、心包、三焦、心、小肠 5 个经。手指为神经终末反应灵敏,治病的疗效很好。

主治:

小儿疳疾,气管炎,蛔虫,消化不良,身体羸瘦,发育不良均有特效。

针刺方法:

穴位皮肤消毒,用助手由指尖向指根推几下,然后在第一指节上边以指捏住,术者则由指根向前推捏,用 26 号针刺入穴上,当即有白粘液随针而出,挤净擦干。每隔 4 天一次,一般 4—5 次可愈。针后白色粘液渐少,即是好的现象,白粘液渐消失,而针出血液则痊愈。

患儿面黄肌瘦,头发打缕,食欲不振,视其腹部微胀而扪之有青筋或硬块,是为疳疾。

一般针一次即食欲旺盛,数次痊愈。

⑥ 求教:想学人体针灸,为人针灸减肥。请高人指点,推荐出视频教程网站也行。

我从上初中就开始学针灸,大约学了三年多吧(现在已经完全放弃了)
大学时学按摩推拿,后来又学刮痧、拔罐——
放弃针灸开始是因为考虑到有一定的意外风险,还有好多因素不便详说,改学的内容因为同样用到经络的知识,前面学的就不会丢弃了。
如果你没有什么基础的话,建议你改学刮痧(拔罐)吧——最容易入门,安全、实用。(你可以到“刮痧吧”去看看我的一些帖子)从减肥的目的看,刮痧绝不比针灸差。当然,我认为除了西医外科手段外,最有效的就是控制饮食。其他方法一般见效不是很明显,假如想快些见效,只能再结合控制饮食和运动计划才成。
那些所谓随便吃不用控制饮食、不必辛苦运动也不反弹的神奇方法,不是忽悠就是做梦!无效并不可怕,损失些钱财也无妨,但伤害了身体才是没有后悔药呢!

⑦ 倪海厦中医针灸学黄帝内经伤寒论视频教程全部讲义笔记讲座 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我用网络网盘分享给你,点开就可以保存,链接永久有效^_^

链接:

提取码:j2y6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