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女子有没有字号呢
古代女子无字。男子在20岁弱冠时有父赐字,女子则无。、
但这只是普遍现象。像薛涛,字洪度;鱼玄机,字幼微,又字慧兰;再如李冶,字季兰,又字秀兰。这几个女诗人或词人都有才名而大胆不拘泥,有很多诗都十分漂亮。所以说,一部分比较出名的女诗人有字。
历代帝王的谥号多为“美谥”(如“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只有亡国之君才可能有“恶谥”(如“杀戮无辜曰厉,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
除了皇帝外,谥号大都用两个字,如欧阳修的谥号为“文忠”,左光斗的谥号为“忠毅”。
皇帝还有庙号,开国3皇帝一般称高祖、太祖或世祖等,后边的皇帝有太宗、世宗等庙号,我们熟悉的如汉高祖、唐太宗。
古代的文人雅士还有室号、斋号,如蒲松龄的书室号为“聊斋”,梁启超的书室叫“饮冰室”,姚鼐的室号是“惜抱轩”。
(1)古代有字的女人图片扩展阅读
字
是名的补充解释。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叫做“表字”。名与字含义大多有联系。如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牛可耕田。孔子之子孔鲤,字伯鱼,鲤属鱼类。苏轼字子瞻,轼是车前横木,乘车人可凭轼而瞻望。苏辙字子由,辙是车印,是驾车人所遵由的轨迹。陆机字士衡,机衡为北斗二星名,曾巩字子固,巩与固同义。赵云字子龙,取云从龙之义。唐寅字伯虎,取寅属虎之义。也有名与字义相反的,如管同,字异之。 朱熹,字符晦,熹是光明,晦是黑暗。有的名与字皆取自古书上某句话,如钱谦益,字受之,取自《尚书》“满招损,谦受益”。一般人只用一名一字。也有一名二字,如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还有三字的。
号
号,又叫别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名和字通常由长辈所定,号则由本人决定,往往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或住所特征,通常爱用别号的多是文化人。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杜甫号少陵野老,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六一”是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本人一老翁。有的人别号具有特殊含义,如宋末元初郑思肖号木穴国人,木穴合写即宋字,表示不忘故国。
别号以二字较多,三、四、五字皆有。如明高启号青丘子,李梦阳号空洞子,清袁枚号随园老人,屈复号金粟道人,高鹗号红楼外史,文康号燕北闲人,张文虎号天目山樵,刘鹗号洪都百炼生。还有以室名为别号的,如冯梦龙号墨憨斋主人,凌蒙初号即空观主人,黄遵宪号人境庐主人,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别号大多表示清高、雅致,往往带有佛教和道家的色彩。别号可以有多个,如唐寅即有三个别号。有些人别号比本名更为人所熟悉。如苏东坡,王阳明,孙中山。
绰号也是别号,又叫外号,多为他人所起,有褒有贬,用以概括其性格或形状特征,如《水浒传》中的绰号,及时雨、智多星、小李广、神行太保,皆为褒义。而像笑面虎、中山狼、好好先生、曾剃头、黎菩萨等等,则属于贬义。也有中性、无褒无贬,多属取笑,如花和尚、黑旋风等等。
‘贰’ 中国古代着名女性有哪些
1、吕雉
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她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虽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风度,不管是帮助刘邦打天下还是把持政事,每每从容不迫,识破奸人计谋,化险为夷。
吕后虽实握大权,但她遵守刘邦遗嘱,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李清照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词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3、貂蝉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伎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4、上官婉儿
又称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唐中宗李显在位时被封为昭容,她代朝庭评品天下诗文。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后为玄宗)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被李隆基命与韦皇后一并处斩,年仅46岁。后人称其为“巾帼首相”。
5、甄洛
甄洛,又名甄宓(fú),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母。本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谮而被曹丕赐死,死后谥曰文昭皇后。
据说,甄洛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每次入睡之时,家人总是仿佛看见半空中有人将玉衣盖在她的身上,举家为此惊奇不已。后来有个着名的相士刘良为甄家子女看相,刘良看到甄洛的时候,大惊失色,指着尚是幼儿的甄洛道:“这个小姑娘日后贵不可言。”
‘叁’ 明朝女子有字吗
一般是没有的,别说字了,连名都没有。
说先需要说明,什么是“字”?按照中国,旧时的习俗,或者观念,成年男子,不能称呼对方的名,直呼其名,等于骂街,类似于现在,叫某人“姓张的”、“姓李的”。
不称呼名,称呼什么?于是有了“字”,通常和名有关,作为名的替代,主要用作称呼,名是自称,字是互称。
至于女孩儿,封建社会,三从四德,一辈子待在家里,根本不需要名字,随便叫点儿什么,有个招呼就行。出嫁前,二丫头,三丫头,出嫁后,孩儿她娘,谁谁谁家里的,稍微上点儿档次的人家,某某氏,夫家姓氏在前,娘家姓氏在后。看看,这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女人的地位,连名字都没有。
当然了,官宦人家,千金小姐,和男孩儿一样,可以读书识字,有闺名,不光闺名,字也好,号也好,都可以有。只是没什么用,也就在家里,自娱自乐而已。
‘肆’ 三国时期,为何只有蔡文姬有字
用这几个历史名女人做个对比后,我们明白了一件事,古代女子会将字告人的,往往都跟她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出身可并不好。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古代女性被记录下字的,往往都是一些名妓。
而蔡邕我们都知道是一个不善隐藏感情的人,因为在王允面前为董卓之死哀叹了一下,结果就被王允给杀鸡儆猴剁了。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蔡琰字文姬能流传于世,恐怕也是蔡邕这个耿直老子提到自己优秀女儿时,嘴没把门的一时得意忘形不小心道出来的,于是蔡琰便成了三国历史上唯一留下字的女子。
‘伍’ 中国古代女人有字吗
中国古代的女子一般结婚的时候取字 所以又成语 待字闺中
释 义 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
出 处 《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
古代女子成年后许婚后才能起字,字在这里是起字的意思。引申为嫁人。
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其实宝玉黛玉初次见面时年纪都很小 大概6、7岁的样子。所以宝玉问字有那么一点小孩子气,但雪芹公醉翁之意不在酒…………
‘陆’ 请问古代女子有没有字
先秦时代姓是贵族和士人专有,平民与欧洲中世纪以及日本维新前一样,没有姓的,但一般都有名
平民的的名都是随便取的,既不典雅,地位也不高,所以史书多不载,姓是肯定没有的
贵族士人女性的名一般不会公开,而且当时称谓多是丈夫谥号和姓连用,如武姜(郑武公区的申国公主,羌为申国姓),要么女子的出生国和姓连用,如宋子(宋国姓为子,表示其为宋公主出身)
一直到汉初,平民才开始有姓,但是名也是随便,如刘邦的老爸所谓刘太公的太公二字根本不是名,就是刘大叔的意思,真正的名字根本没流传,要知道他还是汉朝开国君主的老爸呢,史书照样不给面子,没资格被记载
总的来说,先秦出现在史书中的不仅是女子,地位不高的男子既无姓,名也不会在史书中记录,所以看起来好象女人没有名字一样 ,其实男人一样没有的,比如什么黄里公角里公之类的,那些根本不是名,是地名加称谓,黄里的老头子,角里的老头子,根本没有名流传下来
综上所述,先秦时代,只有贵族有姓有名,不论男女,平民有名无姓,不论男女。先秦之后两者都有名有姓,不论男女
最后就是字的问题了,名与字互相发明,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取不出字来的,所以虽然先秦之后在姓和名上大家平等了,但字却是贵族和士人因为文化优势保留的特权,有一定地位后者文化的男子都有字,至于这种地位的女子,有的有有的没有,因为字多是出于交际的需要(直接称名不礼貌),所以上层女子经常出来交际的时代常常有字,如汉唐宋,在女子地位不断下降后有字的情况就少了,如伪元大明和伪清,不过从来没有一条法律禁止女人取字
民国时代,女子又兴起了一阵取字的热潮,伪共和国后,不论男女取字都被视为封建遗毒打倒了,主谋正是某块取字润之的腊肉
‘柒’ 古代哪些女子有字
谢道韫(字令姜),鱼玄机(字蕙兰),黄幼藻(字汉荐),贺双卿(字秋碧),黄峨(字秀眉)。
1、谢道韫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着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2、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
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3、黄幼藻
黄幼藻(1600~1639)约明万历年间在世,字汉荐,福建莆田黄石塘下沙堤人,其父黄议曾任苏州通判,举人林仰垣室。
她少时受业于老儒方泰,年仅十三、四岁,即工声律,通晓经史,知之大节。其公爹仪部郎启昌殁,能倾家以事,后依附姑母,食不果腹,居不蔽风,忧郁交加,仍然读书不断,后患心脏病而逝,享年三十九岁。
4、贺双卿
贺双卿(1715~1735年), 清代康熙、雍正或干隆年间人,江苏金坛薛端口丹阳里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
贺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5、黄峨
黄峨(1498-1569),明代蜀中才女、文学家,字秀眉,四川遂宁人(今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明南京工部尚书黄珂之女。黄峨为明代文学家杨慎之妻,人称“黄安人”。能诗词,散曲尤有名。
所作有《杨夫人乐府》,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又有《杨状元妻诗集》。黄峨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谢道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鱼玄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幼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贺双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峨
‘捌’ 古代女子有小字吗
古代女子是有字的。字是名字外的又一种称呼。这个,女人跟男人是一样的。但是“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多名及称谓礼俗
人名是一个标志符号,其基本用途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区别。但在社会生活中,名字大大突破了识别符号的意义,而且体现为礼俗文化,与制度息息相关。古时,无论男女,都有小名、大名、字。
所谓的小名,就是小孩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为他取的名字,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小名很有特点,通常以动物起小名,小猪、小狗一类的十分普遍。小孩以动物取小名,据说是因为古代小孩成活率不高,起这样的小名寓意着容易养活。
大名,一般是小孩上学以后取的名,也是正式的名字。比如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备”就是他的名,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轼”就是他的名。
字,一般是到了成年以后,举行成年礼——冠礼时才取字,因而有“冠而字之”的说法。普通百姓家一般是不取字的,官宦人家、文人取字的较多。如诸葛亮,字孔明,张廷玉字衡臣等等。女子也有取字的,尤其是书香门第的小姐们都有名和字。
‘玖’ 古代女子是否有字呢
古代女子是有字的。
但是“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有字的古代女子有董小宛、左芬、薛涛、班昭、蔡文姬等。
(9)古代有字的女人图片扩展阅读:
一、董小宛
名白,字青莲。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金陵八艳”之一。
二、左芬
字兰芝,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左思之妹,西晋文学家。
三、薛涛
字洪度,唐代女诗人。
四、班昭
一名姬,字惠班。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
五、蔡文姬
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