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女性骨盆的三个想象平面是
入口平面 为大小骨盆的交界面(即盆腔的入口),呈横椭圆形,径线如下: (一)前后径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前缘中点距离,又称骶耻内径,平均长约11cm。 (二)横径是入口平面最大径线,为两髂耻线间的最宽距离,平均约13cm。 (三)斜径左右各一条,为一侧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长约12.5cm。从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者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 临床上以前后径为最为重要,扁平骨盆的前后径较小,将影响儿头入盆。 二、骨盆中段 中上段为骨盆腔的最宽大部分,近似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的中点,两侧相当于髋臼中心,后缘位于第二、三骶椎之间。下段为骨盆的最小平面(所谓的中平面)系耻骨联合下缘、坐骨棘至骶骨下端的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前后径约1 1.5cm,横径(坐骨棘间径)长约10cm。 三、出口平面 由两个以坐骨结节间径为其共同底线的三角平面组成。前三角的顶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边为耻骨降支,后三角的顶为尾骨尖,两侧边为骶骨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径,即出口横径,平均长9cm。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间距离为其前后径,平均长9.5cm。分娩时尾骨尖可向后移 1.5~2cm,使前后径伸长至11~11.5cm。两侧耻骨降支在耻骨联合下方形成一接近直角的耻骨弓。由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前矢状径”,平均长6cm;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后矢状径”,平均长9cm。临床上单纯出口平面狭窄少见,多同时伴有骨盆中平面狭窄。
② 骨盆是如何组成的女性骨盆内有哪些脏器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组成的。在4块骨骼之间有坚强的关节,并有韧带或软骨相连接。其中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而髋骨的前方在耻骨之间由软骨相连,称为耻骨联合,分娩时耻骨联合稍能松动,为胎儿娩出提供了条件;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包括4~5块尾椎,骶椎和尾骨借韧带连接成骶尾关节,此关节活动性很大,在分娩时尾骨可以向后移动使骨盆出口的前后距离增加,有利于胎儿的自然分娩;在两髋骨与骶骨的耳状面之间形成骶髂关节,此关节活动范围甚小。骨盆各部之间有两对坚实的韧带,一是连接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另一个是连接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这4块骨骼,通过韧带、软骨和关节连接在一起,便组成了骨盆。
女性骨盆是容纳女性内生殖器——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所在地,同时也是储存尿液器官——膀胱的居住场所。这些器官在骨盆内的排列顺序是:骨盆内前方为膀胱和尿道,中部为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后方为直肠。骨盆的坚实结构,对这些脏器起到了保护作用。
③ 胯骨在哪个位置图片
胯骨的位置图
胯骨也称为髋骨,位于腹部两侧,是一个大的不规则骨,从中心向上面和下面不规则膨胀。
一般腰带的位置就是胯骨的位置,胯骨上面连接着脊椎,下面连接着大腿。
在一些脊椎动物(包括青春期前的人类)中,它由三部分组成:髂骨、坐骨、耻骨。
(3)女人骨盆结构解剖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由与躯干相连的肢带骨和自由活动的游离肢骨组成。上、下肢骨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基本相同,特点是上肢骨轻巧灵活,下肢骨粗大坚实,起支持和移动身体的作用,这与人类直立行走密切相关的。
上肢骨由锁骨、肩胛骨和肱骨、桡骨、尺骨、手骨构成。上肢骨构成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手关节等,这些关节使人进行劳动时更加灵巧。
下肢骨由髋骨、股骨、胫骨、腓骨、髌骨、足骨组成。髋骨与躯干骨中的骶骨、尾骨共同连接构成的环叫骨盆,是躯干骨与四肢骨之间的骨性成分,有传导重量、支持、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从青春期开始,骨盆逐渐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骨盆宽而短,男性骨盆窄而宽等。女性骨盆的特点主要与妊娠和分娩机能有关。
④ 骨盆由哪些结构组成
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
髋骨是由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联合组成的不规则骨骼。骨盆的关节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及骶尾关节。骨盆的主要韧带有骶骨、尾骨与坐骨结节间的骶结节韧带和骶骨、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
骨盆被斜行的界线(后方起于骶骨岬,经髂骨弓状线,髂耻隆起,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到耻骨联合上缘连线)分为两部:界线以上叫大骨盆,又称假骨盆,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窝部;大骨盆参与腹腔的组成。界线以下叫小骨盆,又称真骨盆,其内腔即盆腔,前界为耻骨和耻骨联合,后界为骶、尾骨的前面,两侧为髋骨的内面、闭孔膜及韧带,侧壁上有坐骨大、小孔。盆部系指界线以下的小骨盆部分,它包括盆壁、盆膈和盆腔器官等,盆腔上口由界线围成,下口封以盆膈。盆膈以下的软组织称为会阴。
小骨盆有上、下两口,上口又称为入口,由界线围线;下口又称为出口,高低不平,呈菱形,其周界由后方前为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下支、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耻骨下支在耻骨联合下缘所形成的夹角叫耻骨角,男性约为70~75°,女性角度较大,约为90~100°。假骨盆与产道、性功能无直接关系。真骨盆容纳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及邻近的输尿管、膀胱、尿道、直肠等器官。
人体直立时,骨盆上口平面向前下倾斜,女性的倾斜度比男性稍大。女性骨盆是胎儿娩出的产道,所以男女骨盆有着显着的差异。女性骨盆主要表现为:骨盆全角短而宽阔,上口为圆形,较宽大,下口的各径(矢状径和横径)均较男性者大,加之尾骨的活动性较大,耻骨联合腔也较宽,坐骨结节外翻,从而使骨盆各径在分娩时可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女性骨盆
女性骨盆是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必经之路,其大小、形状直接影响到分娩。因此,对其构造和特点,应有较清楚的了解。
第一节 骨盆的组成
一、骨盆的构成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所组成(如图)。骶骨与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均有坚强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妊娠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稍许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对分娩有利。
两侧髂耻线及骶岬上缘的连线形成骨盆“骨盆界线”。该界线将骨盆分成上下二部,上为大骨盆或称假骨盆,下为小骨盆或真骨盆(简称骨盆)。大骨盆能支持妊娠时增大的子宫,但与分娩无关。临床上可通过观察大骨盆的形状和测量某些径线等,来间接了解真骨盆的情况。
二、骨盆的关节
(一)耻骨联合 两耻骨间有纤维软骨联接。
(二)骶髂关节 位于骶骨与髂骨间,有宽厚的骶髂骨韧带连接。
(三)骶尾关节 活动性较大,分娩时可后移2cm,使骨盆出口径线增大。
三、骨盆特点
(一)骨盆四壁 耻骨联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
(二)骨盆入口 近乎圆形或椭圆形。
(三)骨盆出口 宽大、坐骨结节间距宽阔。
骨盆腔
骨盆腔为一前短后长的弯曲圆柱形管道,为便于了解分娩时胎儿在产道中的行经过程,现将骨盆的形状,按以下三个平面分别叙述(如图:骨盆腔三个平面示意图),由上至下为入口平面、中平面、 出口平面。
一、入口平面
为大小骨盆的交界面(即盆腔的入口),呈横椭圆形,径线如下:
(一)前后径 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前缘中点距离,又称骶耻内径,平均长约11cm。
(二)横径 是入口平面最大径线,为两髂耻线间的最宽距离,平均约13cm。
(三)斜径 左右各一条,为一侧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长约12.5cm。从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者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
临床上以前后径为最为重要,扁平骨盆的前后径较小,将影响儿头入盆。
二、骨盆中段
中上段为骨盆腔的最宽大部分,近似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的中点,两侧相当于髋臼中心,后缘位于第二、三骶椎之间。下段为骨盆的最小平面(所谓的中平面)系耻骨联合下缘、坐骨棘至骶骨下端的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前后径约11.5cm,横径(坐骨棘间径)长约10cm。
三、出口平面
由两个以坐骨结节间径为其共同底线的三角平面组成。前三角的顶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边为耻骨降支,后三角的顶为尾骨尖,两侧边为骶骨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径,即出口横径,平均长9cm。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间距离为其前后径,平均长9.5cm。分娩时尾骨尖可向后移1.5~2cm,使前后径伸长至11~11.5cm。两侧耻骨降支在耻骨联合下方形成一接近直角的耻骨弓。由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前矢状径”,平均长6cm;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后矢状径”,平均长9cm。临床上单纯出口平面狭窄少见,多同时伴有骨盆中平面狭窄。
四、骨盆地
骨盆地是指连接骨盆腔各平面中心上噗的假想轴线。此线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侧向下向前。
骨盆底
骨盆底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封闭骨盆出口,并承载和支持分腔内的器官。
一、外层 为会阴浅筋膜与肌肉组成,包括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和肛门外括约肌。均会合于阴道处口与肛门之间,形成会阴中心腱。
二、中层 为尿生殖膈,覆盖在耻骨弓及两坐骨结节间所形成的骨盆出口前部的三角平面上。包括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
三、内层 称为盆膈,由提肛肌、盆筋膜组成,为尿道、阴道、直肠所贯穿。
骨盆与分娩有什么关系?
骨盆是女性阴道分娩胎儿的必经之途,它由骶、尾、髋骨构成、并由关节、韧带将它们连在一起。骨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宽大,对分娩关系不大(产科称为假骨盆);而其下部与分娩关系十分密切(称为真骨盆),所谓的“骨产道”即指这一部分而言。真骨盆根据它与分娩的关系又分为三个平面,即入口、中腔及出口平面。这三个平面都是比较狭窄的部分,分娩时胎儿可受到阻力,尤其中腔平面是最窄的部分。
骨盆的大小及形状对分娩的难、易影响很大,它与产力及胎儿构成了分娩的三要素。正常的骨盆,如产力及胎儿无异常,胎儿很容易娩出。明显狭窄的骨盆,活的胎儿根本不能娩出。相对狭窄的骨盆,常需要决定于胎儿及产力情况。
女性骨盆在解剖上如若宽而浅,就利于胎儿通过。但并非所有妇女骨盆的形状均如此。有的发育上有变异,类似男人型的骨盆,即骨盆深而窄,骨盆前后径相对长,而横径相对较短,胎儿就不易娩出。有的骨盆呈偏平状,入口前后径很短,胎儿就不能通过骨盆人口。但有的骨盆入口正常,中、下平面越来越窄,称为漏斗骨盆,亦会造成难产。某些情况下,由于骨及关节病变也可造成骨盆形状的异常,如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骨软化症),它可以造成骨盆严重变形,变得十分小,胎儿根本不能从阴道分娩。偶有外伤造成骨盆骨折,日后发生畸形的,这些均可能造成分娩时难产。除非有明显的畸形,一般不能只从外形就准确地判断骨盆的大小。因此妇女怀孕后一定要做产前检查,实际测量骨盆的大小,必要时还需用X线来准确地测量骨盆的情况。
参考图:骨盆的力传导方向||男、女性骨盆||骨盆出入口各径线
参考资料:
女性骨盆:
腹直肌 -大网膜-膀胱隐窝 - 回肠-股动脉和股静脉-髂腰肌 -缝匠肌-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 -臀大肌 -股骨头 -股骨头凹-圆韧带 -坐骨 -子宫 -直肠子宫凹-尾骨 -直肠 -盆膈 -闭孔内肌。
腹直肌-大网膜-膀胱 -股动脉和股静脉-髂腰肌 -缝匠肌 -股直肌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臀大肌 -股骨头 -股大转子-坐骨-子宫 -直肠子宫凹 -尾骨 -坐骨肛门窝-直肠 -盆膈-闭孔内肌,内侧部分-闭孔内肌,外侧部分。
腹直肌 - 膀胱 -股动脉和股静脉 -闭孔外肌 -髂腰肌 -缝匠肌 -股直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 -股骨颈-坐骨-子宫颈 -子宫颈 -坐骨肛门窝 -直肠 -肛提肌 (耻尾肌,髂尾肌) -闭孔内肌,内侧部分-闭孔内肌,外侧部分。
腹直肌 -膀胱-股动脉和股静脉-闭孔外肌-髂腰肌-缝匠肌-股直肌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臀大肌 -股骨颈-坐骨- 子宫颈 -子宫颈 -坐骨肛门窝 -直肠-肛提肌 (耻尾肌,髂尾肌) -闭孔内肌,内侧部分 -闭孔内肌,外侧部分。
坐骨海绵体肌 -球海绵体肌-阴蒂脚-阴道 -尿道 -前庭球(海绵体) -大隐静脉-股动脉和股静脉-缝匠肌-股直肌-股中间肌-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 -股方肌 -臀大肌 -大收肌 -股骨 -坐骨-坐骨肛门窝- 直肠 -肛提肌。
http://www.zjtcm.net/wljx/Basic/jp/tuku/2.htm ((48)骨盆)
⑤ 人体解剖学图谱的目录
绪图1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position
绪图2方位术语(1)Termsofdirection(1)
绪图3方位术语(2)Termsofdirection(2)
绪图4人体的轴和面Theaxisandplanesofhumanbody
图1-1全身骨骼(前面观)Theskeleton.Anterioraspect
图1-2胎儿骨骼(胎龄2周,透明染色)Fetalbones(fetalage,Twoweekstransparentstain)
图1-3骨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bones
图1-4骨的构造Structureofbone
图1-5骨质Thesclerotin
图1-6顶骨剖面Sectionoftheparietalbone
图1-7板障管Diploiccanals
图1-8椎体(矢状切面)Thevertebralbody.Sagittalsection
图1-9骨膜的血供BloodsupplyofPeriosteal
图1-10脊柱(后面观)Thevertebralcolumn.Posterioraspect
图1-11脊柱(前面观)Thevertebralcolumn.Anterioraspect
图1-12脊柱(侧面观)Thevertebralcolumn.Lateralaspect
图1-13寰椎(下面观)TheatlasInferioraspect
图1-14寰椎(上面观)Theatlas.Superioraspect
图1-15枢椎(上面观)Theaxis.Superioraspect
图1-16枢椎(侧面观)Theaxis.Lateralaspect
图1-17颈椎(上面观)Acervicalvertebra.Superioraspect
图1-18第七颈椎(上面观)7thcervicalvertebra.Superioraspect
图1-19颈椎排列(前面观).Anterioraspect
图1-20颈椎排列(侧面观).Lateralaspect
图1-21颈椎排列(后面观).Posterioraspect
图1-22胸椎排列(侧面观).Lateralaspect
图1-23胸椎(侧面观)Thoracicvertebra.Lateralaspect
图1-24胸椎(上面观)Thoracicvertebra.Superioraspect
图1-25腰椎排列(侧面观).Lateralaspect
图1-26腰椎(侧面观)Thelumbarvertebrae.Lateralaspect
图1-27腰椎(上面观)Thelumbarvertebrae.Superioraspect
图1-28骶骨(前面观)ThesacrumAnterioraspect
图1-29骶骨(后而观)Thesacrum.Posterioraspect
图1-30尾骨(前面观)ThecoccyxAnterioraspect
图1-31尾骨(后面观)Thecoccyx.Posterioraspect
图1-32胸廓Thethorax
图1-33典型肋骨Atypicalcostalbone
图1-34非典型肋骨Theatypismcostalbone
图1-35胸骨(前面观)Thesternum.Anterioraspect
图1-36胸骨(侧面观)Thesternum.Lateralaspect
图1-37颅(前面观)TheskullAnterioraspect
图1-38眶(前面观)Theorbit.Anterioraspect
图1-39颅(侧面观)TheskullLateralaspect
图1-40颞下窝Theinfratemporalfossa
图1-41颅(上面观)Theskull.Superioraspect
图1-42幼儿颅(上面观)
图1-43幼儿颅(侧面观)Theskullofainfant.Lateralaspect
图1-44颅底外面
图1-45颅底内面
图1-46颅中窝Themiddlecranialfossa
图1-47颅(矢状切面)Theskull.Sagittalsection
图1-48颅(冠状切面)Theskullcoronalsection
图1-49骨性鼻腔外侧壁(1)(1)
图1-50骨性鼻腔外侧壁(2)(2)
图1-51骨性鼻腔内侧壁
图1-52额骨(前面观)Thefrontalbone.Anterioraspect
图1-53额骨(内面观)Thefrontalbone.Internalaspect
图1-54额骨(下面观)Thefrontalbone.Inferioraspect
图1-55异常额骨(前面观)Theabnormalfrontalbone.Anterioraspect
图1-56枕骨(外面观)Theoccipitalbone.Externalaspect
图1-57枕骨(内面观)Theoccipitalbone.Internalaspect
图1-58异常枕骨(后面观)
图1-59筛骨(上面观)Theethmoidbone.Superioraspect
图1-60筛骨(下面观)Theethmoidbone.Inferioraspect
图1-61筛骨(后面观)Theethmoidbone.Posterioraspect
图1-62颧骨(外侧面观)Thezygomaticbone.Lateralaspect
图1-63犁骨(侧面观)Thevomer.Lateralaspect
图1-64舌骨(上面观)ThehyoidboneSuperioraspect
图1-65蝶骨(前面观)Thesphenoidbone.Anterioraspect
图1-66蝶骨(后面观)Thesphenoidbone.Posterioraspect
图1-67蝶骨(上面观)Thesphenoidbone.Superioraspect
图1-68颞骨(上面观)Thetemporalbone.Superioraspect
图1-69颞骨(外面观)ThetemporalboneExternalaspect
图1-70颞骨(内面观)Thetemporalbone.Internalaspect
图1-71颞骨(下面观)Thetemporalbone.Inferioraspect
图1-72颞骨(剖面)Thetemporalbone.Section
图1-73上颌骨(外侧面观)Themaxillabone.Lateralaspect
图l-74上颌骨(内侧面观)ThemaxillaboneMedialaspect
图1-75下颌骨(外侧面观)ThemandibleLateralaspect
图1-76下颌骨(后面观)Themandible.Posterioraspect
图1-77泪骨(前面观)Thelacrimalbone.Anterioraspect
图1-78泪骨(后面观)Thelacrimalbone.Posterioraspect
图1-79下鼻甲(内侧面观)
图1-80下鼻甲(外侧面观)Theinferiornasalconcha.Lateraaspect
图1-81腭骨(后面观)Thepalatinebone.Posterioraspect
图1-82腭骨(内侧面观)Thepalatinebone.Medialaspect
图1-83上肢骨(前面观)Thebonesofupperlimb.Anterioraspect
图1-84上肢骨(后面观)Thebonesofupperlimb.Posterioraspect
图1-85锁骨(上面观)Theclavicle.Superioraspect
图1-86锁骨(下面观)Theclavicle.Inferioraspect
图1-87肩胛骨上角(外侧面观)Thesuperiorangleofscapula.Lateraaspect
图1-88肩胛骨(前面观)ThescapulaAnterioraspect
图1-89肩胛骨(后面观)Thescapula.Posterioraspect
图1-90肱骨(前面观)Thehumerus.Anterioraspect
图1-91肱骨(后面观)ThehumerusPosterioraspect
图1-92桡骨(前面观)Theradius.Anterioraspect
图1-93桡骨(后面观)Theradius.Posterioraspect
图1-94尺骨(后面观)TheulnaPosterioraspect
图1-95尺骨(前面观)Theulna.Anterioraspect
图1-96手骨(掌面观)ThebonesofhandPalmarview
图1-97手骨(背面观)Thebonesofhand.Dorsalview
图1-98女性骨盆(前面观)Thepelvisofthefemale.Anterioraspect
图1-99女性骨盆(后面观)Thepelvisofthefemale.Posterioraspect
图1-100女性骨盆(前面观)Thepelvisofthefemale.Anterioraspect
图1-101男性骨盆(前面观)Thepelvisofthemale.Anterioraspect
图1-102男性骨盆(后面观)Thepelvisofthemale.Posterioraspect
图1-103女性骨盆(后面观)Thepelvisofthefemale.Posterioraspect
图1-104盆骨上口(男)
图1-105盆骨下口(男)Theinferiorapertureofpelvis.Male
图1-106盆骨上口(女)Thesuperiorapertureofpelvis.Female
图1-107盆骨下口(女)Theinferiorapertureofpelvis.Female
图1-108下肢骨(前面观)Thebonesoflowerlimb.Anterioraspect
图1-109下肢骨(后面观)
图1-110髋骨(外面观)ThehipboneExternalaspect
图1-111髋骨(内面观)Thehipbone.Internalaspect
图1-112幼儿髋骨Thehipboneoftheinfant
图1-113股骨(前面观)ThefemurAnterioraspect
图1-114股骨(后面观)Thefemur.Posterioraspect
图1-115髌骨(前面观)Thepatella.Anterioraspect
图1-116髌骨(后面观)Thepatella.Posterioraspect
图1-117胫骨(上面观)Thetibia.Superioraspect
图1-118腓骨(前面观)ThefibulaAnterioraspect
图1-119腓骨(后面观)Thefibula.Posterioraspect
图1-120胫骨(前面观)Thetibia.Anterioraspect
图1-121胫骨(后面观)ThetibiaPosterioraspect
图1-122足骨(背面观)Thebonesoffoot.Dorsalview
图1-123足骨(底面观)Thebonesoffoot.Antapicalview
图1-124足骨(侧面观)Thebonesoffoot.Lateralaspect
图1-125距骨(上面观)Thetalus.Superioraspect
图1-126距骨(下面观)ThetalusInferioraspect
图1-127跟骨(上面观)Thecalcaneus.Superioraspect
图1-128骨连结类型_rypeofthesynostoses
图1-129椎骨间连结(1)Intervertebraljoints(1)
图1-130椎骨间连结(2)Intervertebraljoints(2)
图1-131椎骨间连结(3)Intervertebraljoints(3)
图1-132椎骨间连结(4)Intervertebraljoints(4)
图1-133椎骨间连结(5)Intervertebraljoints(5)
图1-134颅骨与椎骨连结(1)(1)
图1-135颅骨与椎骨连结(2)(2)
图1-136肋与胸骨连结(前面观)Thejointsofribsandthestemum.Anterioraspect
图1-137颞下颌关节(外面观)Thetemporomandibularjoint.Externalaspect
图1-138颞下颌关节(矢状剖面)Thetemporomandibularjoint.Sagittalsection
图1-139肩部骨骼Theskeletonofshoulder
图1-140肩关节x线像Theradiographofshoulderjoint
图1-141肩关节(前面观)Theshoulderjoint.Anterioraspect
图1-142肩关节(剖面观)Theshoulderjoint.Section
图1-143肩关节(内面观)Theshoulderjoint.Internalaspect
图1-144肘部骨骼(前面观)Theskeletonoftheelbow.Anterioraspect
图1-145肘关节(前面观)Theelbowjoint.Anterioraspect
图1-146肘部骨骼(后面观)
图1-147肘关节(后面观)TheelbowjointPosterioraspect
……
⑥ 盆腔和附件在哪个位置 图片
盆腔是女性生殖系统整个部分的总称。盆腔包括生殖器官、盆腔腹膜结缔组织、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和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肚脐下方、小腹部,这个位置属于是盆腔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女性有盆腔炎的时候,会出现肚子疼痛的感觉。是卵巢或者子宫,或者是输卵管有炎症感染导致的这种症状,可以应用消炎药,如妇科千金片或者是甲硝唑治疗。女性的盆腔包括子宫、附件、卵巢、输卵管等生殖器官,以及膀胱、直肠以及周围的结缔组织,在大腿根部两边的髋骨以上,肚脐以下的部位有一个骨盆,骨盆内的空间就叫做盆腔,盆腔位于下腹部,附件在肚脐稍下的左右两侧,膀胱在附件的上方,直肠在附件的后方。子宫位于盆腔的正中央,有前倾位、平位和后倾位三种,子宫口朝下位于盆底腹膜的上方,子宫底两侧有左右两条弯曲而长的输卵管,输卵管连接卵巢,卵巢位于子宫底的后外侧,一般位于卵巢窝内,但其位置受大肠的充盈度影响,当妊娠时因为子宫发生变化,卵巢的位置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⑦ 骨盆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有没有详细的人体结构图
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的、人和哺乳动物特有的环状骨架。人的骨盆可分为前上方的大骨盆和后下方的小骨盆。大骨盆两侧均以髋骨的髂翼为界,前方无骨性成分,展开的髂翼承托着肠管。小骨盆具有完整的骨壁,其腔内藏有膀胱、直肠以及女性的子宫和阴道。骨盆对盆腔中的脏器有保护作用。人类骨盆较宽阔,适于直立姿势。骨盆上接腰椎下连股骨,联系着躯干和下肢成一反革命菜结构,因此能承受较大的重量并进行力的传递。落在第五腰椎的重力传至骶骨经骶髂关节传至髋骨,站立时经髋关节传至股骨;坐位时则传向坐结节。骨盆也可以分散由下肢肢传来的支撑反作用力,减缓对胸腹腔脏器和脑髓的震动。骨盆是躯干和下肢运动的中心五一节。如在投标枪、掷铅球的运动中,器械出手前的转体动作,骨盆即作为脊柱的一环而起作用的。
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这种差异约在10岁后随着性成熟而逐渐显着。男性骨盆狭而长,呈漏斗状;女性骨盆宽而短,呈圆桶形,适应于女性的妊娠分娩。区分男女性骨盆标本可用检测耻骨角大小的方法来鉴别。女性骨盆发育不良或患软骨化症等常可导致骨盆畸形,会造成分娩困难。构成骨盆的髂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所构成,其各骨间借软骨互相连接,大约在6~7岁时三骨才开始愈合,到青春期愈合完成。因此如由高处往硬地面跳跃时,容易使未愈合的骨盆发生不易觉察的转位,导致不正常的愈合,女孩尤应注意这一问题。
人体图: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8%CB%CC%E5%BD%E1%B9%B9&in=15288&cl=2&cm=1&sc=0&lm=-1&pn=8&rn=1&di=2645032816&ln=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