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女图片 » 四大美女杨昭君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四大美女杨昭君图片

发布时间: 2022-12-08 00:39:37

❶ 求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贵妃,貂蝉的真实照片 邮箱:[email protected]

大哥,照相术19世纪30年代才出现。
西施和貂蝉是传说,正史中不见其人。如果真有的话,西施应该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王昭君是公元前1世纪后期,貂蝉是公元2世纪末,杨贵妃是公元8世纪中叶。
你觉得她们可能有照片吗?

❷ 古代的四大美人,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分别是哪个朝代的

西施是春秋时期,貂蝉是东汉时期,王昭君是西汉时期,杨贵妃是唐朝。

1、西施

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2、貂蝉

貂蝉,山西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3、王昭君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4、杨贵妃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2)四大美女杨昭君图片扩展阅读:

四大美女的典故:

1、西施浣纱

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

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就流传开来。

2、昭君出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

3、貂蝉拜月

貂蝉在后花园拜月,忽然,轻风吹来,一片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事正好被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4、贵妃醉酒

唐玄宗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

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作种种醉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❸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图都是出自何人之手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分别都有沉鱼的西施、落雁的王昭君、闭月的貂蝉、羞花的杨贵妃。想来对这四大美人都不陌生吧。不仅在我国老少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誉。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不过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那么,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图,究竟都出自何人之手呢?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达半个世纪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广为流传。她的美人图是汉元帝时期毛延寿所作。

杨玉环,身高1米6左右的她,体重竟达到了130多斤,在以丰腴为美的唐代,杨玉环可能是最为漂亮的那个,杨玉环善音律,懂歌舞,很快就俘获了唐玄宗的心。她的美人图是唐代宫廷画师所做。

❹ 传闻中的杨贵妃到底长什么样李隆基为何对她情有独钟

传闻中的杨贵妃长得肤白貌美,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颜值自然是比较高的,唐朝以胖为美,所以很多人也都觉得杨贵妃体态匀称。李隆基之所以对杨贵妃情有独钟,可能是因为杨贵妃的颜值,而且杨贵妃擅歌舞通音律。然而杨贵妃的结局也并不是特别好,杨贵妃去世之后,李隆基非常怀念杨贵妃,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被记录在很多古诗词当中,被后人口口相传。

玉环羞花、妃子一笑、贵妃醉酒等等,都是和杨贵妃有关的典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溺爱程度非常高。而且在唐玄宗心目当中,杨贵妃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贵妃能够生在唐朝是非常幸运的,能够获得皇帝的专宠,但是她也是不幸的,死于马嵬坡。

❺ “回眸一笑百媚生”,唐朝的杨贵妃相貌究竟有多美

杨玉华深受唐玄宗的宠爱,两度被遣回两家后,唐玄宗都迫不及待地给他接回,可见唐玄宗对她的痴迷程度,在皇帝后宫通常都是以色侍人的,如果杨贵妃没有美色,那么唐玄宗也不会痴迷于她如此,那么杨贵妃究竟有多美呢。

、能歌善舞,体态丰腴。

三、肌肤滋润白皙。

当时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还有人参,所以唐玄宗为了能让杨贵妃吃到荔枝,下令各个驿站之间运输荔枝,从福建、广东那边运送荔枝到长安,由于荔枝很容易就坏了,所以各个驿站的人接到荔枝后都得快马加鞭的往长安赶。我们知道荔枝一种热带水果,营养非常丰富,多吃荔枝可以养肝血,使人的皮肤气色很好。因此杨贵妃如此喜欢吃荔枝,皮肤气色自然也不差。而且杨贵妃当时用的护肤品是用杏仁以及滑石等成分制成的,具有滋润皮肤,收缩毛孔等功效,天天用如此天然的化妆品,杨贵妃的肤质自然也好。

❻ 历史上杨贵妃的一生简介(真实的)

首先,明确一点就是杨贵妃是个女人;是个非常完美的女人;是个非常有气质的女人;是个白富美的女人;是个能干的女人;更是个有才华的女人。

安禄山为了能得到杨贵妃,于是就发动了“安史之乱”,果断叛乱。杨玉环也因这事被迫随唐玄宗逃亡,并在逃亡巴蜀的时候,在马嵬驿回归西天。据说死于乱军中。

所以杨贵妃可以说是“红颜祸水”,一个女人再一次背负起了“黑锅”。历史总是把一些“黑锅”果断地扔给了天生丽质的女人来背负。因此,我觉得杨贵妃是一个“祸水”,是一个生于安乐,死于战乱的苦命女人。

❼ 为什么是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被评为四大美女

因为她们不仅长得美,在历史上的名气最大,还因为她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首先说一下西施,当时越国被灭了,勾践被生擒,西施就被选中送往吴国,用她的美色来迷惑吴王,也就是所谓的拖延时间,让越国有时间训练兵力,最后勾践带着军队卷土而来,覆灭了吴国。这其中西施出力很大。


说到杨贵妃,很多人都觉得她并没有功劳,甚至觉得唐玄宗会变成这样都是杨贵妃造成的。‘安史’都推到了杨贵妃身上,有人分析过杨贵妃是被冤杀的,整件事并不是她的错。可惜当时平定叛乱的士兵们表示不杀死杨贵妃,他们就不会平乱。所以唐玄宗迫不得已才做出这样的决定,还有杨贵妃的死也让国家稳定,这也算做出贡献。

❽ 真实杨贵妃身材修长,体态轻盈,为何会成为胖女人

因为唐代都是以胖为美的,民间关于杨贵妃的传说,都是传说杨贵妃的身材是很丰满的,虽说杨贵妃比较胖,但是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美女。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关于杨贵妃的印象也就是比较胖的了。

杨贵妃和唐玄宗算是真爱了,虽说杨贵妃原本是自己的儿媳妇,但是杨贵妃最爱的还是唐玄宗。而唐玄宗将自己的儿媳妇抢来这件事总归是不光彩的,不过,唐玄宗对杨贵妃却是真爱。毕竟当初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而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可以吃到非常新鲜的荔枝,甚至还动用了驿站的军马。

而且,杨贵妃在当时来说,是很多文人心中的女神,虽说无法得到,但是杨贵妃却是文人心中最中意的女神样子。

❾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是王昭君、貂蝉、西施、杨贵妃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匈奴生涯

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大阏氏之子雕陶莫皋被立为

复株累单于。依照匈奴婚俗,父死,子可以娶后母,于是昭君又嫁给了复株累单于。

(据《后汉书》记载,呼韩邪单于死后,复株累单于想娶昭君为妻。昭君上书汉成帝,请求返回中原,成帝拒绝了她的请求,敕令昭君遵从匈奴习俗。)

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且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昭君与复株累单于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生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婚后

王昭君先后被迫嫁给匈奴王父子。昭君嫁三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习俗昭君应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于是昭君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两人被迫再次共同生活十一年,复株累单于去世。

抵达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并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婚后的第三年,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逝世。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前20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三岁,正是绚烂的盛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两年之后,即西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就抛下娇妻幼子撒手人寰。按照匈奴的祖制,王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新即位的复株累大单于。生育了两个女儿,但昭君的悲剧并未到此为止,十一年后,第二个丈夫也先她而去了。正史中,王昭君一直活到53岁,在当时可算十分长寿。

身后之事

元始二年(2年),王莽掌握朝政,取得王太后,赏赐乌珠留若鞮单于,令其送昭君长女须卜居次返回中原,进宫服侍王太后。初始元年(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次年,王莽换单于玺,改授新匈奴单于章,匈奴不满,遣将兵众万骑,屯兵塞下,汉匈关系恶化。

天凤元年(14年),须卜居次夫妇劝单于议和,汉廷派昭君侄王歙为和亲侯。次年,汉匈议和,王莽改匈奴为“恭奴”,单于称“善于”,赐以印绶。

泰始二年(266年),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昭为文帝,为避司马昭的讳,王昭君被改称明君,史称“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