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女图片 » 咏梅四大美女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咏梅四大美女图片

发布时间: 2022-12-10 04:26:37

A. 只缘心暖开芳卉,不可身寒怨上苍

————我是怎样写起旧体诗词来的

        谈起写旧体诗词,还要从2017年的望江论坛说起。那时同一个办公室里的郑焰炉老师已经在望江论坛写诗了,他谈了一些情况,我便也注册加入论坛。论坛里的诗词版版主悬壶、草根等几位很是热心,每当一位新手发表习作,他们又是指出格律上存在的问题,又是鼓励。从论坛留存的最早习作看,是2017年6月11日的《雷阳书院重修有感(新韵)》。这也可以看成我旧体诗词写作的起点吧。

        后来,我有了一些习作,想找一位行家看看。于是就有了刊在《雷池吟》上的七首诗作。那是托同事刘心凎老师请他岳父檀钟老先生斧正的,后来他直接就发在了《雷池吟》上了,或许檀老是想鼓励晚辈吧,我也注意到他还替我做了一些小的修改。且录如下:

时代风云 栏目里有:

《望中新韵》 

九龙潭水万千寻,鱼跃鸢飞日日新。云影天光收眼底,腾蛟起凤赖诸君。

时代风云 栏目还有沈天鸿先生的一首,暂录于此,说明《雷池吟》里也不全是“老干体”,明眼人自会辨别:

《望东长江大桥奠基》

云满雷池水满江,云飞水去竟无疆。陶潜不寐愁风浪,鲍照登临叹浩茫。海气长滋元气在,鱼龙已梦霓虹光。晴烟远树来胸际,顿觉涛声也带香。

江山揽胜 栏目里有:

《游西递》

青山迤逦赴西递,歙砚石雕堪叹奇。刺史牌楼官宦第,明清建筑已珍稀。

乡村采风 栏目里有:

《雨中放牛》

烟雾蒙蒙梅雨天,农人插稻不得闲。精灵小鬼帮家务,最喜斗牛攀树看。

咏物寄情四首:

《新柳》

路边忽见柳鹅黄,沐浴春晖披锦裳。起舞婀娜忆年少,重燃梦想逐春光。

《香樟》

一阵熏风香叶飘,暗中代谢不辞劳。樱花只笑春风里,绿意唯君四季娇。

《咏含笑花》

一树银花照眼明,寒风过处冷香凝。不言衰朽不言弃,共启春声百鸟鸣。

《咏紫叶李(新韵)》

一弯弦月含黄晕,几处孤星闪亮光。紫叶李留孤寂野,终身职守淡泊乡。只缘心暖开芳卉,未可身寒怨上苍。暑往寒来勤本业,与君相伴已寻常。

我之所以留存这一组诗,因为它里面有我人生的点滴感受。首先是作为教师的感受。巴金说,我们的心灵是需要发育、开花的,否则就会枯竭。生活中,每一个人从事任何一份职业,时间久了多有自己的感受,我们一生从教,冷暖自知,———虽然当初 的“”农”“医”“师”是冷门专业,尤其教师职业讲究清平淡泊,像颜回一般“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志”。但长期教书育人自然有了一份独特的体会和属于自己的感情,有了自己的乐趣,这些自知的苦乐冷暖,正是《咏紫叶李》一诗要寄托的,即所谓“只缘心暖开芳卉,未可身寒怨上苍”。《咏物寄情四首》大都寄托此类情怀。

童年是值得回忆的,因为即使贫穷也是快乐有趣的,这就是《雨中放牛》。我觉得自己跟望中冥冥中似有一种特别的缘分,作为一个望中人,自然有一份望中情。《望中新韵》第一句写望中底蕴之深厚,第二句写变化发展(近两年更是“日日新”),第三句是转接句,既承接上文,描写发展所带来的美好图景,又寄更多希望于后期之秀,因为发展是永远的……

        干什么事情,首先要有兴趣,其次要有勇气。写诗也是这样。记得语文组组织到西递去玩,我跟郑焰炉老师都有感而发写了两首旧体诗,在拙作《春风浩荡西递行》里就引用过———感觉他的写得好。说起勇气,还要提起参加诗词大赛。本来才开始学着写,我竟然也投稿参赛。现代诗词大赛的资深评委卢象贤居然把我的《房价》这首诗从四五千首来稿中选出,作为三百首通过初评的作品之一。我想,可能是我的这首诗从内容上刚好写出了大家最关心的房价问题,有些现实意义吧。附《房价》一诗于下:

        一从房价起狼烟,四海平民怨满天。积聚半生纯血汗,两波潮涨尽随川。

        顺便也介绍一下另外两首小诗:

《卖菜》

沿路排开杂菜陈,手忙口快应人询。

秤称岁月论斤两,砣压三餐关万民。

《游美龄宫》

总因纾难美名传,倩影从容对要员。

人去何妨楼阁在,任凭接踵读孤篇。

    《卖菜》的一二两句描写的是传统的卖菜的场面,这是后面感情生发的基础。这场景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令人感慨的是,被称斤论两的不仅是他们手上的小菜,还有这些卖菜人的生活。或许在有些人看来,他们的人生就像小菜一样微不足道, 但是即使伟大的人物, 谁又能离得开他们一日三餐的蔬菜  呢? 所以说“砣压三餐关万民 ”,着 一“压”字,显示其重要性!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工作莫不如此,所以也可借《卖菜》抒发我等草根衷情!

        除了草根,我也把目光投向过历史上处在举足轻重地位的大人物。无论是游庐山美庐,还是南京美龄宫,我都有一个感慨:当年国名党败退台湾,为什么作为国民党第一夫人的豪宅却还保存下来?除了共产党的胸襟,也说明了这些历史遗迹具有保留的独特价值吧。这两处建筑都以“美龄”命名,也体现了宋美龄的人格魅力!———据说罗斯福都是她的好朋友。历史上的美女之所以青史垂名,又不唯独因为容颜,往往与在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到独特的政治作用有关,四大美女的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大多如此!所以我说“总因纾难美名传 ”,而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与何应钦等的斗争应该是她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想见当年“倩影从容对要员 ”的情景。斯人已去,楼阁长存!每天游人接踵而至,品味着宋美龄的人生“孤篇”,品味着她道不尽的绝世风流!

        加入各种诗词微信群和投稿微刊,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提高。我加入的诗词群主要有邓世广的弟子梁晗曦的诗词之声群、望江诗友群、诗词选刊群、诗词选粹群等,这里面江晟老师起了一定作用。诗词之声群里的群员来自全国,主要是西北地区的。望江诗友群群员主要是本县的诗词爱好者,有退居二线县领导和各局领导,还有退休教师和各行业在职人员,包括文化局领导。诗词选刊是北京某高校教诗词课的教师组织的,里面的骨干人员有一定水平。诗词选粹更是近乎挑剔,什么挤韵、撞韵、连韵等用韵十戒,什么律诗忌合掌、四平头,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毕竟太束缚人,不便于表达感情甚至会为了形式而损害内容,我当时就找了一些名家甚至这个群里的副主编们(有些是高校里的任职的)的诗作,指出他们有时也难免犯忌,逼得副主编武贝子(某高校党委书记)出来解释。下面是我在这个微刊发过的一首《咏司马相如》:

发在《诗词选刊》、《子曰诗云》的诗词较多,像写我校诵读经典的歌行体长诗《诵典行》,还有《春日》、《复读班之夜》、《君皇山人防公园开园》、《蛙鸣》、《岁杪抒怀》等………后来因为怕影响教学,陆续退出了这些群,留待以后吧。

        之所以写旧体诗,更是缘于高中语文教学里有古典诗词鉴赏这一内容,这是高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古人说,明知山有虎,偏向山中行。王安石又说,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我正是带着一份览胜的心理,也是为了克服眼高手低的通病去写旧体诗词的,带着学生去写旧体诗词亦缘于此,并想借此破解古诗词鉴赏难题。因为“诗家语”有特殊的语法,比如词语错位、词类活用、互文见义等,尤其是词语错位,从现代汉语语法看有时是讲不通的。但古典诗词却追求这种错落有致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写旧体诗词,很大程度上也是作为语文教研员的江晟老师推动的。他因为要组织学生作品参赛,所以跟在我后面要学生诗词习作,其实,学生写作旧体诗,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老师修改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或者兴趣确定一个题材,写下草稿,后面就是老师斟酌格律和语言进行修改,考虑如何升格,写出一点意境!这个方面对我来说是很累的活,但也是一个锻炼。古典诗歌鉴赏的知识在这里得到巩固和运用 ,比如遣词造句,锤炼字词,各种表现手法,能让我们体会到创作的辛苦,也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我所教的二零一八届的两个班,共推出八九首诗,后来在各种比赛中均获奖或者在一些刊物上刊登。这些同学的习作存录如下:

《咏梅》        ———沈旋

黑云如被覆苍穹,风雪将来意万重。数九寒冬生气在,愿留长夜暗香浓。

《暮归 》      ———静杨

日暮清风绕指缠,熔金时刻正归还。路旁木槿胭脂色,细语银铃远近间。

《日暮》          ———徐佳慧

倚栏望尽暮中辉,古树枯藤桥断危。几缕情思携入梦,秋风又送旧人归。

《聚会 》      ———方晶晶

临窗六月好风光,八九同学聚一堂。苦乐酸甜共三载,友情直可比三江。

《放假》    ———孙晶晶

铃声一响众心欢,学校门庭车马穿。窗外青山如画过,出笼小鸟舞翩跹。

《寻诗》      ———郭若虚

悄坐书轩里,万家灯火明。寻诗推户去,遥望满天星。

咏零陵狂僧    ———汪陈诺

芭蕉庵里千杯酒,小豁三声粉壁摇。

自叙胸中无限意,奔蛇走虺恨难销。

咏吴郡张长史    ———汪陈诺

自言三绝世皆闻,大草为难鲜有人。

长史颠书毫作爪,愤撕浮彩裂凡尘。

《赤壁》    ————虞成星

师靡大江连锁下,刘吴联手火攻间。辅凭风气帮瑜亮, 银宇琼寰奏凯还。

《望海潮•望江》(以虞成星同学名义刊发,实为练笔拙作,主要为熟悉诗词格律)

      古名雷戍,今传三孝,雷池名播迩遐。山秀水宽,民风厚朴,礼仪耕读传家。优质种棉花。武昌产大蟹,亦盛鼋虾。礼赠殷勤,银鱼当数泊湖佳。 

      茗山雷水清嘉,蕴传奇迤逦,百代承夸。麴信镐公,名贤气逸,群星闪烁光华。今驶赶超车。大桥通南北,商贾安家。做大园区产业,前景焕朝霞。 

注:  ①望江,晋朝时设大雷戍②麴qū信陵,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登进士第。仕为舒州望江县令,有惠政。③镐公,指沈镐,康熙年间进士。  任伦,望江人,明永乐十九年进士。  王瑞,字良璧,安徽望江人,明宪宗成化五年的进士,官拜吏部给事中。……④大桥,指望东长江大桥,八百里皖江上游第一桥,2016年年底通车。

虞成星同学的《赤壁》是一首嵌名诗,将我的名字嵌入诗中,是他的创意。

(顺便一提:还指导徐宇同学三首新诗发《雷池》,徐宇同学在2018届高考中以六百一十多分拿到全校文科第一,语文单科成绩也在一百一十五以上。)

        最意想不到的是杨静和郭若虚的两首小诗分别获泸州市政府联合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全球诗歌大赛铜奖,奖金各五千元,还各有两瓶泸州老窖、奖杯证书。(详见“中国诗歌网2019-09-05”)

还有指导当时读高一的谢婉瑜同学的一首小词在2019年上半年获县里的一个三等奖:

                如梦令

        嘴里吞云吐雾,日久黄牙触目。试问恋烟人,要到肺黑止步?归路,归路,应念身边人苦。(  103班 谢婉瑜  )

        我自己在一八年参加的第二届现代诗词大赛作品被收入《现代诗词大赛优秀作品集》,且附有评委点评。

                过年(有感于空巢老人)

        声声爆竹浓年味,几日归来热闹门。寡母七旬忙饭菜,一锅苦乐煮黄昏。

【罗云峰点评】几日之热闹衬一年之孤苦,一锅苦乐甚切,让人唏嘘。“热闹门”略凑。

2019年也参加了第三届现代诗词大赛,我的一首带有写意成分的词作《鹧鸪天•清明》目前被评委打分进入终评,且有评委点评——评委从匿名的两千首词中选出三百首分成七个等级依次打1、2、3、4、5、6、7分,6、7分的作品评委写有评语。(评点见下图26)

        虽然在交流和比赛活动中,感觉自己的旧体诗词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但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山外有山,登“山”需要耐力,也考验着我们的脚力。让我摘录别人的两首值得学习的词作:

        菩萨蛮·故乡

人人都说家乡好,无人愿共家乡老。十室九成空,从西数到东。

门前塘里水,曾映当时美。今日我归来,蔷薇花自开。

        清平乐·老屋

苍苔乌瓦,寂默斜晖下。铜绿星星今又把,往事封存满架。

那笼曾捕鱼虾,那箩曾缀烟霞。墙角蜻蜓一只,悠悠飞过枝丫。

      顺便提一下,发在《安庆作家》上的散文《静夜蛙鸣》中用了一首旧体诗《蛙鸣》,其实,散文《静夜蛙鸣》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蛙鸣》小诗的扩写版。这也是我在没时间写散文的情况下写诗的原因,毕竟一篇散文一般需要一千多字,而一首诗只需要四句或者八句。

        屈子有言:“民生各有所乐。”  人生与工作也需要调节,于我,这也是一方面一时的兴趣!何况与语文教学还有着联系呢!甚至可以说,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2020.1.9农历2019年腊月十五

补充:

学生作品获奖:

B. 不炒作,不整容,这10位中年爆红的女演员,打了多少流量明星的脸

海清曾道出中年女演员的心酸: “市场、题材各种局限,常常让我们远离一些优秀的作品。”

诚然,中年危机从没有放过女演员,男演员四十岁还能和年轻演员演情侣,而女演员到了四十岁却要演婆婆妈妈了。

不过这几年随着 娱乐 圈政策的更新迭代,以及观众对好演员的呼唤,不少女演员也迎来了春天。

有演技,无绯闻,这些女演员只要遇到一个好剧本就能飞上枝头。

愈姑娘盘点了10位中年爆红的女演员,不炒作,不整容,看看她们打了多少流量明星的脸。

第一位:吴越

2017年,45岁的吴越靠《我是前半生》中的凌玲一角出了圈。

这个角色被称为最特殊最强的第三者,她学历不高,长相一般,离婚有孩子,却成功打败了貌美如花的原配,和年入百万的高管喜结连理。

吴越的演技自然无痕迹,将凌玲可悲可怜可恨的特质都展现了出来。

因为这个角色,吴越被骂惨了,也让她翻红了。

在这之前,吴越已经演了22年的戏了,从1995年的那部《北京深秋的故事》开始,她便脚踏实地夯实自己的演技。

年轻时的吴越美得灵动,她时常是爱情剧中的甜美少女。

犹如那部《菊花茶》,她的一颦一笑都足以摄人心魂。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越没能保住女主角的位置,反而一直在剧中当绿叶。

每年几部的作品出来,但是没能记住吴越的名字。

那些年,围绕在吴越身上的话题只有“陈建斌前女友”的标签。

谁也没想到,人到中年的她,终于发光了。

《我的前半生》过后,吴越的片约越来越多,虽然依旧是配角,但是她的每一次表现都很惊艳。

在《少年的你》中,她演一个贫穷的底层母亲,有自私凉薄的一面,也有无可奈何的心境。

在《扫黑风暴》中,她演一个亦正亦邪的公安局长,那种狠辣、痛心和绝望,让观众对这个角色又爱又恨。

在《加油!妈妈》中,她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有律师的果决,也有作为母亲的心酸,她不是女主角,但却把整部剧的演技水平拉高了一个层次。

吴越红了后,很多人用“人淡如菊”来形容她,但她一点也不喜欢这个标签: “我一点也不人淡如菊,也不是什么深水静流,不要再给我贴标签了。”

吴越不需要用标签和人设来维持流量,或者说她一直都和 娱乐 圈的规则保持距离,她清醒自知,一切只为戏服务,不讨好任何人。

第二位:曾黎

2020年,都市爱情剧《下一站是幸福》在流量中伴随着争议,男主和女主从人设到演技都被吐槽了个遍。

唯独没有争议的是,曾黎演的最美后妈吴美音。

这个角色着实讨喜,不仅美得出众,关键是双商在线,聪明能干,完美打破大家对后妈的传统认知,堪称整部剧中真正的大女主。

年过四十的曾黎,能中年翻红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因为她生来就具备好演员的一切特质。

她从小就学习形体、声乐和舞蹈,小学毕业后就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主修青衣。

多年的积淀,让曾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时,成为班上的佼佼者,甚至超越同班的章子怡、袁泉和刘烨等人。

刘烨也曾说过:“曾黎条件是我们班公认最好的,大个儿,大青衣。”

但是曾黎的性格很佛系,不争不抢,也不为名利去迎合圈内的规则。

刚出道那几年,许多美人的角色砸向了她。

比如她在《聊斋志异》中演的梅三娘,美得不可方物。

又比如《秦淮悲歌》中的李十娘,风华绝代,无人能敌。

当曾黎的明星同学纷纷大红大紫时,曾黎却不紧不慢演着无关紧要的配角,不演戏的时候喝茶、看花,日子过得赛神仙。

人到中年,很多女演员忙着抗衰,往脸上填充打针,为的就是保持容颜,但曾黎却还是那个模样,紧致的皮肉,绝美的骨相,她却不恃靓行兇,接受一切角色的设定。

曾黎在《陪读妈妈》、剧版的《七月与安生》中都饰演过妈妈。

在《星汉灿烂》中,她还饰演赵露思的妈妈,没有结婚没有生育的她,演起妈妈的角色却毫无违和感。

对曾黎来说,红与不红都没所谓,演员只是一份工作,而不是追名逐利的手段。

她佛系的生活态度,在当下浮躁的 社会 环境中是格格不入的,但正是这份清醒,让曾黎成为一个纯粹的演员。

第三位:刘琳

2018年,出道25年的刘琳,怎么也不会想到,演了一部古装剧,居然出了名。

那一年,《知否》将赵丽颖和冯绍峰推上流量顶峰,刘琳也分了一杯羹。

在剧中,刘琳饰演的大娘子集齐了愚蠢、可爱、娇憨的一面,一个出身高贵的女人,在夫家却被小娘排挤,从而上演了一出狗血的宅斗戏码。

刘琳的演技炉火纯青,和角色十分贴合,入围了上海白玉兰最佳女配角奖,只可惜败给了演《大江大河》的童瑶。

2020年,刘琳迎来第二个事业巅峰。

极少参加综艺的她,在《声临其境第三季》中贡献了不少名场面,她的配音声情并茂,丝丝入扣,直击人心。

这一年,她打败了贾乃亮、张含韵等知名演员,拿下了年度冠军。

通过综艺,大家再次见证了刘琳作为演员的功底。

还是这一年,刘琳在爆款剧《隐秘的角落》中饰演周春红,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角色,被她诠释到极致。

实力演员遇上爆款剧,就是一副王炸。

刘琳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年的汗水凝结成的果实。

她从小就热爱表演,为了表演可以做到废寝忘食。

25岁那年,她和李冰冰搭档出演《过年回家》,她摘得了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女演员奖。

后来的她依旧不温不火,但她甘当绿叶,一点点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那部《父母爱情》,刘琳饰演的江德华,直到现在都还是教科书般的演绎。

第四位:隋俊波

2022年,隋俊波终于熬出了头。

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人世间》,让我们看到了隋俊波的潜力。

43岁的她,扎着马尾,穿着厚棉袄,温柔大方,朴实无华。

郝冬梅这个角色,或许不如几个主演那么出彩,但却有十足的观众缘。

出生在高干家庭,落魄过,狼狈过,却始终不卑不亢,即使有一双精明强势的父母,她也从来没有妥协过、自私过。

隋俊波演绎了郝冬梅的一生,时间跨度长达50年,每一个阶段她都能用演技让观众信服。

在出演《人世间》的前一年,隋俊波还因为在《雪中悍刀行》饰演裴南苇陷入争议,长相有些男相的她,饰演如此柔美的角色,违和感很重。

出道20年,隋俊波演过很多电视剧,全部都是配角,但始终不温不火。

不够红,又没有背景,隋俊波不止一次“被换角”。

面对这些不公的操作,她一度心灰意冷,想要退圈。

这就是演艺圈的现实,你不够红就没有争取机会的权利。

这些年,隋俊波演的很多角色都不是她喜欢的,但是为了生存,又不得不演下去。

《人世间》的成功,对隋俊波来说是命运的转折点,现在的她依然很少营销,也没有借着热度参加综艺,但是至少在未来的演员路上,她更有话语权。


第五位:黄小蕾

靠《人世间》出圈的不仅有隋俊波,还有黄小蕾。

黄小蕾演的乔春燕是剧中带着些许反派色彩的角色,她有着那个年代的淳朴和热情,同时又有功利性的一面。

年少时,她很可爱,中年时,却活得越发自我。

乔春燕的性格特点,几乎是为黄小蕾量身定做的,那股子“辣劲”和重庆妹子有相似之处。

这是黄小蕾第一次饰演时间跨度这么大的角色,从少女时期演到老年。

40岁的黄小蕾,等待这个机会,等了近20年。

过去的20年,她也饰演过不少角色,《射雕英雄传》《闯关东》《人在囧途》中都有她的影子,却始终缺少一个经典角色。

乔春燕的出现,填补了黄小蕾演艺事业的空白,也让观众看到了她身上的可能性。

带着《人世间》的热度,黄小蕾上了《浪姐3》,虽然只是打了个酱油,但是那股子霸气和义气,收获了不少观众缘。

第六位:闫妮

闫妮的演艺生涯,分为两部曲,一部是由《武林外传》带来的喜剧路线,一部是瘦身过后的励志大女主路线。

演《武林外传》的那一年,闫妮33岁,在那之前,她已经跑了好几年的龙套了。

佟湘玉这个角色,最大程度激发出了闫妮的喜剧天赋,以及她作为西北女人的那种豪爽和奔放。

那时候的闫妮,被固定在了和佟湘玉类似的角色中,她要扮丑,要 搞笑 ,要坚硬。

于是,她成了《北风那个吹》里面的牛鲜花,《三枪拍案传奇》里面的老板娘。

荧幕上的闫妮和美、高级感沾不上边,荧幕下的闫妮衣品差、身材差,更是美貌的绝缘体。

2014年,闫妮和胡歌在电视剧《生活启示录》中上演了一场姐弟恋,因为闫妮太“显老”,和胡歌更像母子。

纵使收视率不错,但闫妮却被全网嘲讽。

从那以后,闫妮悄悄变了,她健身减肥,改变妆容和服装搭配,整个人从里到外散发着朝气和活力,年轻了十岁不止。

外形的改变,迎来的是更多的事业机会。

2019年,闫妮凭借电视剧《少年派》拿下了白玉兰最佳女主角的奖杯。

年过半百的闫妮,迎来了人生中最好的时刻,自信自洽,光芒万丈。

第七位:刘敏涛

刘敏涛的爆红纯属一个偶然。

那是2020年,在某卫视的盛典上,刘敏涛和韩雪、万茜一起演唱《红色高跟鞋》。

韩雪和万茜在舞台上保持着矜持优雅的演唱,而刘敏涛却仿佛“戏精”上身。

翻白眼、抖肩、扭动身体,那眼角和眉梢,洋溢着三分讥讽,三分傲娇,还有三分凉薄。

这场沉浸式的表演,在互联网上掀起高潮,刘敏涛几乎一夜爆红。

这一年,刘敏涛44岁,入行已经快20年了。

当然,只靠一场表演红不了太久,还好刘敏涛有作品支撑。

她是《琅琊榜》中端庄沉稳的静妃,也是《伪装者》中的大姐大,还是《父母爱情》中命途多舛的葛老师。

随着热度的增加,刘敏涛一路走来的经历也被挖掘了出来。

原来她在事业的上升期嫁给了一名富商,相夫教子,有长达七年的时间,她被圈养在家。

刘敏涛本以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后来才发现,富商有自己的世界,长年不在家,只留下她独守空房。

看着冰冷的家,刘敏涛心灰意冷地离了婚,重新拾起自己的事业。

这段经历,让刘敏涛瞬间化为励志大女主人设,随之而来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这两年,刘敏涛的作品不少,从《回廊亭》到《再见吧!少年》再到《女士的法则》,我们看到了她作为演员的可塑性。

第八位:咏梅

2019年,咏梅的名字霸屏了热搜。

这一年,她凭借电影《地久天长》拿下了两座大奖——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和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在《地久天长》中,咏梅的表演十分惊艳。

她饰演的王丽云,原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

奈何儿子溺水身亡,让这个家风雨飘摇,更惨的是,王丽云失去了生育能力。

为了抚平伤痛,她和丈夫选择远走他乡。

咏梅的表演很克制,但越是克制,越是展现出人物的悲凉。

在她润物细无声的表演中,观众一次次潸然泪下。

咏梅能如此细腻完美的诠释人物,是二十多年步履不停的积累。

还是这一年,咏梅在电视剧《小欢喜》中饰演一个母亲刘静,堪称所有人的白月光。

沉静内敛,温柔明理,像大海一样包容所有。

这个角色让咏梅提名上海白玉兰最佳女配角奖。

相比同时期的演员,咏梅成名较晚,而这恰恰是她自己的选择。

在内地演艺圈欣欣向荣的时期,她没有为了赚钱什么戏都接,也没有迎合流量包装炒作。

她始终在坚守做演员的底线,不违背自我,不贪图名利。

既是拿到了大奖,咏梅依旧保持以往的沉着和低调。

在不拍戏的日子里,在荧幕上你看不到她的身影,她回归平凡,和普通人一样感受着生活中的烟火气。

咏梅这样的演员是演艺圈珍贵的存在,无论圈子多么浮华,你总能在她身上看到最干净最纯粹的东西,而纯粹是演员身上最大的灵气。

第九位:倪虹洁

倪虹洁一路走来,星途起起伏伏。

她最初因“婷美内衣广告”成名,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女神。

后来遇到《武林外传》,她饰演的祝无双也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但是后来的很多年,围绕在倪虹洁身上的标签都是“过气”“没落”。

诚然,在《武林外传》的几位主演中,倪虹洁的发展是相对落后的。

她没能抓住发展的黄金期,导致一直徘徊在配角的边缘,逐渐沦为路人。

但倪虹洁不信命,多年的蛰伏,终于让她扬眉吐气了一回。

2019年,倪虹洁参演电影《过春天》,她饰演的是母亲阿兰,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醉心牌桌,不管女儿温饱。

但是发现女儿有危险时,她的母爱又涌现了出来。

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角色,被倪虹洁诠释到极致。

紧接着,她又在《摩天大楼》中饰演母亲钟洁,同样是一个悲剧人物,被丈夫凌辱,被命运折磨。

在所有女演员都对母亲角色避之不及的时候,倪虹洁却凭借母亲角色出了圈。

但倪虹洁没有骄傲,她带着一颗敬畏心参加了《演员请就位》,接受所有的点评和指点。

她不是节目里演技最好的,却是最真诚的。

这份真诚然让人读懂了她这些年的成长和经历。

2021年,倪虹洁迎来事业的井喷,整整11部戏,有主角有配角,她一一完成。

如今44岁的倪虹洁还是那么美,不是少女之美,而是经历过风浪的女性之美,坚韧又有力量。

第十位:秦海璐

2000年,秦海璐凭借电影《榴莲飘飘》拿下四大影后。

在那个颜值即正义的年代,秦海璐再有演技,顶着这样一张脸也很难大红大紫。

但秦海璐从没有被打败,她凭着骨子里的坚韧,不断在演员路上开疆扩土。

后来的《钢的琴》《红高粱》《白鹿原》,秦海璐一次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是她离红还是差了几步。

2021年,秦海璐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以往的秦海璐在荧幕上的角色总是大姐大的类型,但是在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她却化为了“不能独立”的小女人,做什么都要丈夫陪着。

这份反差萌,让秦海璐收获了不少观众缘。

同时,她在《小敏家》饰演雷厉风行的李萍,明明是个女配角,风头却盖过了主角。

一路走来,秦海璐身上没有什么绯闻,只有作品,她敢说敢做,保持敬畏心,不忘初心,必将迎来人生最好的下半场。

愈姑娘说

这十位中年爆红的女演员,堪称演艺圈的清流。

她们或许不是顶流,商业价值也不如那些流量明星,但是因为有她们,才让观众觉得中国的影视圈还有希望。

综合起来,她们身上都有几个共同点:

1、不被流量冲昏头脑。

无论红与不红,她们始终坚持自我,打磨演技,愿意为作品牺牲。

2、耐得住寂寞。

这些演员在爆红之前,都有十几二十年的积累,她们的才和德都能配得上她们所处的位置,也就不会有塌房的时候。

3、不迎合世俗。

世俗的审美和偏见,都曾中伤过她们,但是她们从来没有因此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而是用实力打脸一切争议。

这两年, 娱乐 圈人设崩塌的明星不在少数,这是流量催生的结果,急功近利,必然遭到反噬。

C. 从《风起洛阳》里,选出四位顺眼的美女,若论冷艳惊绝,谁拔头筹

对于电视剧《风起洛阳》,不少人的印象应该很不错吧?因为电视剧在制作上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无论是画面还是造型,无一例外都制作精致,只是看制作感就会让人感受到盛世的强大。在《风起洛阳》中,角色很多,其中主要的女性角色一共有四位,四个人的设定还要故事线都完全不同,看点十足,而这个时候对比四位女性角色的造型,发现同为《风起洛阳》的女性角色,她们的造型质感还真的完全不一样。

D. 这4位女星,上了年纪后跟年轻时容貌反差大,都没当年的影子了

有些女明星,上了年纪后跟年轻时容貌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比如江珊。

她演《过把瘾》的时候二十六七岁,现在54岁,除了身材比当年圆润了一点,相貌几乎无差。


而也有一些女明星,上了年纪之后和年轻时容颜相差很大,甚至都没有了一点当年的影子。

看到她们年轻时的照片,很难跟现在的她们联想到一起。

当然,并不是说她们年纪大了就不好看了,只是容貌、气质与她们本人年轻时反差很大。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这类女明星吧。

想聊这个话题是源于最近刷到了32届金鸡奖上咏梅获得影后的颁奖视频。

当时为咏梅颁奖的是张瑜和刘晓庆。


刘晓庆时常露脸,而张瑜已经很久未现身了。

那天张瑜一身酒红色纱裙,身材按现在 娱乐 圈里的审美来说算微胖,但是特别匀称,整个人气质出尘,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年过花甲的人。

可不少观众表示,她保养得确实非常好,但是模样变化还挺大的,都有些认不出她了。


是的,张瑜从青年美女到中老年美女,前后容貌差别真的挺大。

张瑜1957年出生于上海,16岁考入上影厂,同年就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1980年,一部《庐山恋》让她和郭凯敏红遍全国,两人荧幕上的轻轻一吻成了电影史上的第一场吻戏,他俩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最早一批荧幕CP。


张瑜在这部影片中有43套靓丽的服装,一改之前女主角穿着质朴的形象,引发一波 时尚 潮流。


同年,她还主演了《巴山夜雨》,两部电影让她分别拿到了百花影后和金鸡影后,可谓年少成名。

她的脸型圆润,可爱又大方,古装扮相也非常有韵味。


八九十年代她一直活跃于荧幕,后来就渐渐淡出了。之后转型当导演,执导了《八十一格》、《庐山恋2010》、《云之锦》等影片,反响都一般。

现在偶尔露个脸,很多观众都已经认不出了。


上次写了一篇盘点古装美女的文章,里面贴了几张蔡少芬年轻时的古装剧照,不少网友惊讶:原来娘娘年轻时这么好看的吗?为什么跟现在完全不像啊?

1991年,17岁的蔡少芬获得“港姐”季军 ,随后成为TVB演员,很快她就在各种大咖云集的影视剧里挑大梁了,那会她一张鹅蛋脸,饱满丰盈,少女感满满。



1992年播出的《风之刀》里,她饰演的凌湘虽然是个反派形象,但是扮相却是极美的。

这一年她19岁,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怎么“作”都不惹人讨厌。



之后她演《九品芝麻官》里的如烟,《大话西游》里的铁扇公主,一度被人错认成了邱淑贞。



而随着年纪慢慢变大,她脸上的胶原蛋白流失严重,整张脸看起来都没有什么肉感,模样跟年轻时有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年轻观众是从《甄嬛传》里的皇后娘娘才认识她的,根本不敢相信她年轻的时候那么标致。

只能说“港姐”不是开玩笑的。


周海媚是很多老观众眼看着从周芷若变成灭绝师太的。

但很多年轻观众并不知道她年轻时有多美。

还记得2018年《香蜜》播出时,她饰演人设不讨喜的天后,被网友骂得很惨,以至于她退出微博躲清净。


说来,周海媚的容貌变化也挺大的。

18岁的时候参加港姐竞选,因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表现没有入围。

那时候的她还很青涩,不是老粉应该很难认出这张老照片里的人是她:


虽然港姐落选了,但是她顺利地加入了TVB,培训了几个月就参演了当年的台庆剧《杨家将》。

这部剧当时所有的TVB演员倾巢出动,一个比一个腕儿大。

周海媚在剧中饰演杨九妹一角。


那会的她脸还有些婴儿肥,妥妥的萌妹子一枚。

如此不标注,你认得出来是她吗?



演艺之路顺利开启之后,周海媚的产量就比较高了,古装剧现代剧都很出彩,但是她20多岁时的形象与现在真的大相径庭。



大概是过了25岁之后,容颜就跟现在的差不多了。

然后就一直美到现在50+。


说到刘瑞琪这个名字,肯定很多人不认识,她是台湾女演员。

她演过很多偶像剧里的妈妈,比如《像雾像雨又像风》里李小冉的妈妈,《心星的泪光》里言承旭的妈妈,《下一站幸福》里吴建豪的妈妈,《夏家三千金》里张檬的妈妈等。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大部分内地观众认识时就已经是“妈妈专业户”了的女演员,年轻的时候不仅不是一副难相处的模样,还是一个水灵灵的大美女呢。

1981年,21岁的刘瑞琪参演《男女合班》出道,这是一部校园剧,她演的角色人设好,加上她长得清纯漂亮,迅速就打开了自己的市场。


不久,凭借歌舞电影《搭错车》里的阿美一角走红。

这部电影是首部在内地公映的台湾电影,主题曲《酒干倘卖无》红遍大江南北。

后来这部片子被一次又一次翻拍,怕是鲜少有人能把“阿美”跟后来的“妈妈专业户”联系到一起吧?


80年代后期她还演过琼瑶剧《含羞草》,慢慢地不知道什么原因后续发力就不够了。

34岁就演了吴奇隆主演的电影《梁祝》里的师母。


40岁开始转型演妈,这个时候眼神就渐渐变得犀利了,给人的感觉是一看就不太好惹,非常适合演豪门婆婆,“给你一百万,离开我儿子”的那种。


以上这四位女明星,年轻时跟年纪变大后长相变化很大。

就是长着长着,自己不像自己了。

当然,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美,作为女演员来说,她们年轻时美过大多数人,上了年纪状态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