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板胡和二胡都适合什么人
板胡和二胡都适合老年人。
相对来说二胡还是适合老年人学习的。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的一种,在拉奏的时候是需要脑力和双手的配合协调来完成的,所以说,对于老年人学拉二胡就像是锻炼身体一样,还有助于身体健康。
2. 板胡的音色特点是什么
板胡和中国其它的胡琴类乐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
板胡形制大部分与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琴筒又叫瓢,圆筒形,用椰子壳制作,也有用木质、铜质或竹筒的。琴筒前口蒙桐木板是板胡发音的关键。板胡的音色特别清澈响亮,富有乡土气息,在乐队中它常是各种伴奏乐器的领弦,在弦乐中担任高音声部。弓杆比二胡弓子长而粗,弓毛多而坚硬。千斤又称腰马,用牛角或红木制作,与二胡千斤所用材料不同。琴弦为丝弦或钢丝弦。板胡有多个品种。除用于独奏、合奏的板胡外,还有高音板胡(又称河北梆子板胡或评剧板胡)、中音板胡(又称河南梆子板胡)、秦腔板胡(又称胡呼)、山西板胡(又称晋中板胡)。它们在琴筒大小、琴杆粗细、弦轴长短、琴弦的使用及音色等方面,各有差异。另外还有用于绍兴高调中的板胡和用于广东音乐、戏曲、曲艺中的椰胡。
3. 板胡的起源及戏曲音乐
板胡的起源及戏曲音乐
导读:我国的弓弦乐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唐代的奚琴(嵇琴)被认为是中国弓弦乐器的前身,陈炀在《乐书》中对奚琴的形制和演奏形式做了明确的说明:“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而形亦类焉。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非用夏蛮夷之意。”在日本《抬芥抄》中也有对奚琴的记载:“奚琴两张(一张无弦,一张两弦),天庆九年四月定。”可见,中国的弓弦乐器在唐代就已经很流行,而且“至今民间用焉”,也就是已经被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了。由于奚琴是奚族的乐器,而当时中原人把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因此奚琴又被称为“胡琴”。
随着胡琴类乐器的发展,它的形制和分支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弓弦乐器分为共鸣体以皮膜蒙面的弓弦乐器和共鸣筒以板为面的弓弦乐器。板胡当然被归类于第二类。
明清时期,胡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戏曲梆子腔剧种的出现,板胡逐渐取代了其早期伴奏乐器二股弦,成为梆子腔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由于板胡是用于各地梆子腔的伴奏,所以名称也不相同,陕西和山西把板胡称为“胡呼”。河南、河北一带则称板胡为“瓢”、“大弦”。板胡还有一些别的名字,如“秦胡”、“梆胡”等。
在欣赏板胡演奏时,我们常常感觉到,它的音量和音色响亮尖锐,旋律进行洒脱帅气。这其中缺少了一些温和细软,更多突出了张扬与霸气,有时甚至还会给人一种肆无忌惮的感觉。同样,北方的戏曲,尤其是梆子腔剧种的唱腔,也给人同样的感受,如陕西秦腔的高亢嘹亮、声嘶力竭,河南豫剧的浑厚泼辣,河北梆子的铿锵顿挫。正是两者审美趋向的相似,使得板胡作为主奏乐器出现在北方各梆子腔剧种当中。也许,板胡的使用也是戏曲音乐在审美趋向上的一种选择吧。
一、戏曲音乐的戏剧化内涵赋予乐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胡与戏曲音乐有着深厚的渊源,板胡的从起源、发展、演奏风格与戏曲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说,戏曲音乐是板胡和民族器乐创作的源泉。从建国以来板胡乐曲的创作来看,其创作素材多来源于地方戏曲、民歌、曲艺,其中以各地方戏曲素材创作的板胡乐曲最为丰富,《秦腔牌子曲》、《红军哥哥回来了》、《花梆子》等板胡名曲均在地方戏曲的曲牌、板式、旋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戏曲音乐,是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戏剧性的音乐。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创造艺术形象,当这种表演有了音乐的结合,它就可以借助于音乐善于表达情感、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的特长,使这种艺术形象的创造增强情感的浓度和表现的深度,使之具有更为感人的艺术魅力。虽然戏曲风格板胡乐曲是板胡创作的主要来源,但是评剧风格的板胡乐曲并不丰富,曾健雄先生创作的板胡曲《秦香莲》正是填补了评剧风格板胡乐曲创作的空白,评剧音乐的戏剧性、评剧音乐板式的变化使乐曲的使乐曲极富艺术的感染力。
板胡曲《秦香莲》使用评剧音乐的作为乐曲创作的素材,乐曲各个段落的创作与评剧《秦香莲》的剧情紧密联系,使乐曲极富画面感。 乐曲结构以引子---搭调---慢板---摇板—垛板—快板—行弦—幺二三---广板等板式构成。乐曲为演奏者演奏艺术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引子:
乐曲的引子由乐队的低音弦乐群奏出评剧反调慢板原有的板式曲调中提炼出深沉的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主题,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入了戏剧性的意境,在打击乐“嘟 八大 台--”,的锣鼓经后,板胡独奏进入,由慢渐快的甩弓演奏出传统评剧“搭调”的唱腔,作者在评剧搭旋律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扩展,由板胡奏出乐曲的主题,运用丰富运弓、触弦的变化,在不同把位进行演奏,在乐曲一开始演奏者就以第一人称秦香莲进入了角色,运用悲剧色彩的旋律将人物内心的悲痛情绪做了感人肺腑的展示。
2、慢板
乐曲的第二段为慢板,为本曲的核心乐段。慢板充满了悲伤和无助的情绪,采用了评剧白派唱腔“千山万水来到京城”的旋律创作而成,作者在原唱腔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地扩展,充满哀怨、悲痛情绪的音乐主题呈示,表现了秦香莲哭诉三年灾荒,公婆冻饿身亡,剪青丝换芦席葬埋尸骨,秦香莲带着一对儿女讨饭到京城寻夫的凄凉场景。随后,以李派名剧《杜十娘》“闻听此言,大吃一惊”的旋律进行展开的“哭迷子”甩腔素材创作的旋律将秦香莲悲愤交加、泣不成声的情绪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渲染。
慢板作为此乐曲的核心乐段,演奏者一方面要掌握评剧音乐的韵味、风格、特有的演奏手法,另一方面,随者音乐情绪的变化,更需要演奏者体会乐曲的画面感,领悟乐曲人物的内心活动,才能做到打动观众。在慢板乐曲的旋律安排中,我运用不同的运弓和抹、滑、垫、打、压、揉的触弦技法,将“板头”尺寸随着情绪的变化而作渐快渐慢,突快突慢的处理,层次渐进的把人物悲痛欲绝、泣不成声的情绪作了充分渲染。
3、摇板
乐曲的第三段为紧打慢唱的摇板乐段,乐曲创作的思路来自《秦香莲》剧中的“杀庙”段落,韩琪受陈世美之命要将秦香莲母女杀人灭口,追至破庙,秦香莲悲愤交加,控诉陈世美的忘恩负义,残害亲人,韩琪无法下手,最后自刎身亡。此段落为评剧《秦香莲》中戏剧性最强,也是最为激烈的一段,剧中秦香莲的唱腔高亢激昂、悲愤交加,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在此段落中,由板胡演奏出悲愤交加的旋律,板鼓、梆子急促的节奏与板胡的自由演奏形成了紧打慢唱旋律特点,乐队的“过门”与板胡的旋律相互推动,构成了起伏跌宕、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在演奏此段落中,节奏的控制是关键因素,需要按照戏曲音乐的规律与板鼓、梆子进行配合,达到严丝合缝。同时,板胡旋律的进入也需要做一些设计,将乐队过门与板胡旋律的衔接的节奏掌握好,在紧打慢唱中掌握演奏中的气息,句法的划分,使乐句的处理从容、激昂、紧凑而不千篇一律。
4、垛板与快板
乐曲的第四乐段为垛板与快板,采用了评剧“行弦”和“幺二三”的板式,与铿锵有力的'快板节奏结合。把秦香莲痛斥权贵的抗挣精神作了淋漓尽致地表现,此段落的演奏为连续十六分音符,在演奏时要注意快弓的颗粒性、清晰度。在华彩乐段的演奏中,与板鼓梆子的配合、节奏的掌握尤为重要,处理此乐段要越来越快,突出戏曲音乐的弹性趋向的规律,也是乐曲越来越激烈,达到乐曲的最高潮。
5、尾声
尾声乐队再现了秦香莲宽广、激愤的主题,与板胡独奏交替穿插的旋律交相辉映,在戏曲锣鼓的配合下,板胡独奏出气势磅礴的旋律,展示了秦香莲不畏权贵、勇于反抗,最终取得胜利的音乐形象。
二、关于戏曲风格板胡乐曲创作的思考
板胡来源于戏曲,早期作为戏曲伴奏乐曲出现在舞台上,其丰富的演奏手法与细腻的风格变化使板胡极富魅力,在民族器乐演奏技巧趋于西化的今天,板胡乐曲应该如何创作、如何演奏也成为板胡演奏者、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技术与风格都不是唯一的,新时代的板胡乐曲创作演奏要有鲜明的时代感,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现代的演奏技巧,还必须掌握各地方风格的演奏手法。戏曲的历史悠久,在中国长达1500年,是中国文化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板胡的起源、发展都离不开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是板胡创作、演奏的源泉,因此,戏曲风格板胡曲在板胡的演奏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由曾健雄先生创作的板胡与乐队《秦香莲》,填补了板胡评剧风格乐曲缺失的空白,乐曲将音乐性与戏剧性两者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戏曲风格板胡乐曲的经典之作。在创作中作者注重板胡旋律与语言的结合、旋律与剧情的结合,使唱腔中唱词韵律平仄与板胡旋律呼应,使白派名剧《秦香莲》的剧情与板胡旋律的一致,将跌宕起伏的剧情与恰到好处的旋律巧妙结合,板胡旋律与人物性格也十分相符。作为担任板胡与乐队《秦香莲》首演的演奏者,我常被乐曲艺术魅力所感动感动,强烈的画面感浮现眼前,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深入角色当中,仿佛演奏者本人就是秦香莲,板胡曲《秦香莲》演出,受到板胡界和专家、观众的肯定好评,也是我近年来深奏的保留曲目之一。
戏曲区别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键在于,它摆脱了普通音乐艺术的单纯性,具有较为鲜明、强烈的戏剧性。戏曲风格板胡乐曲区别与其他板胡乐曲的最大特征也是其戏剧性,作为一名演奏者,在演奏戏曲风格板胡乐曲时,不但要掌握乐曲中的技巧、风格、节奏等关键因素,还必须注重其戏剧性,也就是演奏情绪、音乐处理是与剧情、人物的一致,要对剧目情节与人物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在戏剧性变化强烈的乐段把握好对于节奏和情绪的处理是演奏的关键。《秦香莲》的演奏使我对评剧音乐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中国戏曲具有极大的魅力,板胡的演奏教学创作离不开戏曲音乐,作为一名板胡教育与演奏者,我也希望有更多更好类似《秦香莲》的戏曲风格板胡曲出炉,相信随着我国板胡演奏技巧的发展、板胡创作乐曲的丰富,板胡事业的发展将越来越好。
;4. 板胡的琴筒为什么用椰子壳做
用椰壳蒙上和桐木板,发音是最好的。
椰子壳的选择
1、椰子壳的选择要求椰子壳要选老的,老的椰子壳是黑色的,质地坚硬,发音亮而清脆;椰子壳的形状必须选十分圆正的,做高音板胡的椰子壳要选择高圆形的;椰子壳要求表面纹细、光滑,表面粗糙的椰子壳壁厚,不好加工;
2、椰子壳的处理椰子壳选定后即放干椰汁,锯开大小头,中音板胡大头是蒙面板,小头是留做音窗;挖掉壳内的厚白肉,保留椰子壳的内膜;
充分晒干后用沙布打磨外壳,使壳壁厚薄均匀;高音板胡壳厚以1.5毫米为好,中音板胡壳厚以2毫米为宜;高音板胡的蒙板面直径为8.5厘米到9厘米为好,中音板胡的直径以10厘米到10.5厘米为好,次中音板胡的直径以11厘米到12厘米为好,低音板胡的直径以13厘米为宜。
(4)美女配板胡图片扩展阅读:
板胡姿势
1、“平腿式”身体坐下,两腿自然分开,左脚稍向前,右脚靠后,板胡放在左大腿弯曲处稍外。(或大腿面靠里三分之一处)这种姿势优点在于全身重心下移,腰腿部负担较小,演奏时活动范围大。在演奏热情、激动和速度快的乐曲唱腔时,能使演奏者得到情感和技巧的最大发挥,因之采用这种姿势的演奏者尤其多见;
2、“架腿式”,左腿架在右腿上或右腿架在左腿上,板胡放置于两腿与小腹交叉之间,这种演奏姿势是先辈秦腔板胡演奏琴师所推崇的,它的演奏效果也是有其长处的。重心稳定集中,和平腿式比较各有特色。
5. 板胡的板胡分类
按板胡的发音高低及使用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 高音板胡(俗称梆子胡、大弦或瓢),多用于河北梆子、评剧、豫剧、山东梆子、吕剧及歌舞、演唱、独奏及合奏等,这种板胡用途最广。
2、中音板胡(俗称胡呼、秦胡),多用于秦腔、蒲剧、郿鄠、陇剧、陕北道情、兰州鼓子等的伴奏以及器乐合奏和独奏。音箱较高音板胡为大,呈半圆形,背面有金钱花孔,琴杆也较长,定弦比高音板胡低五度,音色浑厚柔和。
3、 次中音板胡(俗称椰子胡),多用于晋剧和上党梆子。音箱比中音板胡稍大,也雕有金钱花孔。定弦比中音板胡低小三度或纯四度。音色浑厚,音量宏大,宜于演奏缓慢、低沉的曲调。
建国后,对板胡进行了不断的改革,现已有一种中音板胡,改用钢丝弦,音色较高音板胡宽厚、柔和,能奏较高的把位。板胡已由伴奏乐器成为合奏、独奏乐器。
板胡的品种较多,除用于独奏和乐队合奏的板胡外,还有各地方剧种用的板胡,它们在琴筒的大小、琴杆的粗细、弦轴的长短和琴弦的使用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1、独奏板胡,琴筒和面板都较大,直径8 ~10 厘米,琴杆比二胡粗,全长70 ~73 厘米,外弦使用钢丝弦,里弦用丝弦,或全部使用钢丝弦。音色宽厚柔美,能奏较高的把位。
2、高音板胡,又称“河北梆子板胡”或“评剧板胡”。形制比独奏板胡略小,发音高亢、尖脆、明亮,适于为河北梆子和评剧伴奏。河北梆子伴奏用的瓢较大,评剧伴奏用的瓢较小。
3、中音板胡,又称“河南梆子板胡”。琴杆长70 厘米,面板直径8.5 ~9.5 厘米,弦轴粗,外弦用普通老弦,里弦用粗老弦,音色浑厚柔和,用于河南梆子伴奏。
4、秦腔板胡,又称“胡呼”。琴筒用较大的椰壳制作,琴弦都用老弦,发音低于前几种板胡,主要用作秦腔伴奏。
5、山西板胡,又称“晋中板胡”。琴筒比秦腔板胡大,琴杆也粗,弓子杆是用宽3厘米的竹板制成,外弦用老弦,里弦用缠弦或肠衣弦。音色浑厚、音量宏大,宜于演奏缓慢、低沉的曲调,是山西梆子的主要伴奏乐器。
此外,有一种与京胡结构相同的板胡,只是琴筒略大不蒙蛇皮而已,琴杆与琴筒均用竹制,发音较其他板胡清脆,用于浙江绍兴高调中、在江、浙两省极为流行。
6、双千斤板胡,受双千斤二胡的启发而制成。它将原腰马改为驼马上移,起到支撑和平衡琴弦压力的作用,增加了有效弦长,音域向下扩展了五度音程。在驼马下面配置了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动千斤,并在活动千斤以下增设了转调千斤。双千斤的底座安置在琴杆里,可以上下滑动。板胡装置这种活动双千斤后,转调极为方便,音域达三个半八度,音质柔和优美,并具有高音板胡和中音板胡的音色特点,丰富了板胡的演奏技巧和责现能力。
7、三弦板胡,七十年代末研制成功的板胡新品种。琴杆下端呈弓形弯曲,斜插入琴筒中。琴头与三弦相同,为扁铲状。弦轴(左2 右1 )分列两侧,千斤用红木制作,呈斜角梯形,便于琴弦等距排列,弦马为竹制阶梯三脚马,3条琴弦分别架在不同高度的台阶上,弓子在弦外拉奏,可演奏双音、和弦及简单的复调旋律。
板胡据各地方音乐特点的不同,在使用上有琴筒大小之分,如陕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略大;河北、东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较小。
6. 秦腔女板胡马苗是那里人
你好,你是问秦腔女板胡马苗是哪里人吗?秦腔女板胡马苗是陕西省宝鸡人。秦腔女板胡马苗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市,是陕西省宝鸡市戏曲剧院优秀青年胡琴演奏家,在当地有相当名气。所以秦腔女板胡马苗是陕西省宝鸡人。
7. 什么是大四喜,什么是板板胡呢
1 、大四喜:起完牌后,玩家手上已有四张一样的牌,即可胡牌。(四喜计分等同小胡自摸)
2 、板板胡:起完牌后,玩家手上没有一张 2 、 5 、 8 (将牌),即可胡牌。(等同小胡自摸)
3 、缺一色:起完牌后,玩家手上筒、索、万任缺一门,即可胡牌。(等同小胡自摸)
4 、六六顺:起完牌后,玩家手上已有 2 个刻子(刻子:三个一样的牌),即可胡牌。(等同小胡自摸)
5 、平胡: 2 、 5 、 8 作将,其余成刻子或顺子或一句话,即可胡牌。
麻将中庄家确定方法
A 、第一局由系统随机分配庄家。
B 、以后谁胡牌,下局谁做庄。
C 、如果有人要了海底牌后却没人胡,则要海底牌的玩家下局当庄家。
D 、如果四个玩家都不要海底牌,则下轮由第一个可以选择海底牌的玩家当庄家。
E 、如果此局无海底牌(即海底牌被补张),则补海底牌的玩家下局当庄家。
F :如果出现通炮,则下轮由放炮玩家当庄家。
G :如果起手后,出现 2 个或 2 个以上的玩家胡(即天胡、四喜、六六顺、缺一色、板板胡五种牌型)则中鸟的玩家下局当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