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学期如何做个好家长
新学期如何做个好家长
又是一年开学季,又是一年新学期。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始终保持在同一条战线,那就是为了孩子好,至少我们要做到各自分内的事。对于老师,毫无保留的向孩子们传授知识,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要去,对于家长,照顾和教育好孩子,承担起父母的责任,是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那么家长在学期应该怎么做呢?
一、家长需要多鼓励并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家长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家长的情绪,有时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二、家长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三、家长要多去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聆听才是与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
四、家长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的本来样子,而不是去爱家长自己要求的样子,因为家长要求孩子的样子,则表示出家长的自私和自我。
五、家长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进行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因为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六、家长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去敷衍孩子,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七、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脾气和暴力只代表家长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八、家长要积极主动的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并要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九、家长要让孩子成长他要长成的样子,因为孩子并不属于我们,孩子只是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满意记得采纳和点赞哦!!!
B. 送给琴童励志的话
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的了。 —— 哈菲兹
事业无穷年。 —— 韩愈
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力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 爱因斯坦
我们破灭的希望,流产的才能,失败的事业,受了挫折的雄心,往往积聚起来变为忌妒。—— 巴尔扎克
先付报酬的工作是肯定干不好的。 —— 约·弗洛里奥
C. 俗话说,不吃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谚语,意思是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主要信息:
历史典故:战国时期,诸侯征战不断,百姓本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再加上天灾,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田地干裂,庄稼旱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只得到外面去逃荒要饭。
有个富人名叫黔敖,家里囤积了很多的粮食。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始终无动于衷。这时,他的一个家一奴一向他建议:如果在这个时候施舍给那些饥民们一点吃的,他们必定会感恩戴德,便可以获得一个好名声。
于是,黔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每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看着他们争抢,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一天,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了过来。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从他摇摇晃晃的步伐便看得出他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黔敖看见他,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他大声吆喝道:“喂,过来吃吧!”语气中充满了得意。黔敖本以为这个饥民一定会感谢他的好意,谁知,那个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敖又叫道:“嗟,听到没有?给你吃的!”
只见那饥民慢慢地走到黔敖的面前,仰起头注视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还 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愧,说不出话来。
D. 关于勤奋的名人故事
1、凿壁偷光
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2、囊萤映雪
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 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
3、头悬梁锥刺股
头悬梁,锥刺股出自于《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头悬梁,锥刺股的意义:头悬在房梁,用锥子刺大腿。”股:大腿。
4、梨园“三怪”
据说,清末时梨园中有“三怪”,他们都是因勤学苦练成了才。瞎子双阔亭,自小学戏,后来因疾失明,从此他更加勤奋学习,苦练基本功,他在台下走路时需要人搀扶,可是上台表演却寸步不乱。
5、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4)最可爱的琴童图片扩展阅读:
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我们要学习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E. 文化部考级和音协考级有什么区别
昨天跟大家推荐了一款智能原声钢琴(超链接:《》),很多人问我是不是电钢琴,不是的,就是正儿八经、货真价实的真钢琴。但是真钢琴和AI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它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可以辅助琴童教学的跨界钢琴产品。
跨界钢琴在国外这几年都是新趋势,大品牌如斯坦威都在自己的高端型号里加入这些要素,让古典和智能结合得更充分,但似乎在国内线下市场,我们还是停留在30年前一样,选钢琴是看辈分的,只要辈分够,哪怕二手假货也是香。
AI智能辅助学习的理念和概念是新了一点,我都跟小伙伴们说,就跟特斯拉最开始推电动车概念一样,市场没多少人看好的,其实如果跨界钢琴是未来的大趋势,那么最终这个市场还是会更包容一些。我只希望通过我的发声,能让大家可以理解我们国家的钢琴生产线,真的可以很成熟。中国的东西不差的,还是有很多品牌,正在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地去做好产品。
说完钢琴,我们来说说跟钢琴关系很大的一个事儿,考级。
英皇考试重新开放一段时间了,可是我没给孩子们报,因为是网上考试,我觉得挺麻烦的,所以今年一直把视线放在国内的考级上,还比较了英皇和国内不同的考试制度,发现差别还蛮大的。
虽然 相对枯燥的考级体系肯定是相对枯燥的,这几年也有听到不少负面的想法,认为考级无用。但我的态度是:
如果想让孩子好好学琴,还是要把考级放在心上,因为考级还是可以体现孩子进步的梯度和水平,不考级,不做准备,那钢琴学得怎么样,只有自我感觉良好这件事情了。
没必要这么负面看考级,考级是给孩子一个努力方向,它不是目的,只是过程。
钢琴的世界很大,不会容不下一个成熟的考级体系和制度,也不会容不下一个孩子自由开拓的热爱钢琴的心。
怎么考,国内外制度那么多
每个想到考级的家长,下一个问题一定是:考哪个?
确实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国内的考级体系看着是挺眼花缭乱的,尤其是它们还常常是以简称出现在各种资料上。这些考级体系有各自的教材,互相之间不能通用,还是需要好好选择的。
更让人挠头的是,这两年是考级改革的高峰期,很多重要考试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英皇),要想弄明白就更是难上加难。
从收到大家希望帮大家梳理考级之后,我和我的小伙伴就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去各种调研,可以说 今天文章是我们所能了解到的最详细的整理和汇报 了,但考级制度,这两年处在改革期,所以我不能保证明年后是不是也是这些信息,更新迭代太快了, 所以大家看文主要了解的是大框架和趋势,细节如有出入和变动,以官方最新为准。
下面就给大家好好梳理一下我们常见的考级体系:
国家层面的,主要是中国音乐家协会(音协)、中国音乐学院(国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央院)三种,国内知名度最高,报考人数也多。
另外各地音协很多也都有组织考级,但考点和证书认可度会弱于前者。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音乐家协会(上音协)考级。
最后是国际层面的,比如最知名的英皇考级(ABRSM),证书世界通用,考试内容更均衡,相对来说认可度更高。
先来一张图来整体了解一下。▼
▲戳图片看高清大图
01
国家级考试:
①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协)
我国第一家考级机构,是目前考级人数最多,考级辐射面最广的钢琴考级机构。
考试时间:一年2次,一般是寒暑假
考试地点:各地都有考点,今年采用线上考试的形式
级别划分:1-10级
曲目更新周期:更新周期长,近期刚刚更新
官方网站:http://www.chnmusic.org/yykj/
考试教材: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新版教材,即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二版)》(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
考试内容:
音协是国内报考人数最多的考级之一,因为考点多,也相对来说简单一些。这是目前几大考级之中,唯一只考演奏,不考其他音乐素养的考试。
音协考试刚刚改版,今年是两版教材混用,明年开始旧版停用,就只能使用新版教材了。
国内演奏考试的内容实际上都差不多,只不过在教材形式上有所不同。主要分为4个部分,全部要求背谱演奏:
首先是基本练习(音阶、琶音):1-2级每级2组,3-10级每级6组,这是每组必须掌握的内容,考试时由考官抽1组考核。
接下来是3组曲目,每组考察目的不同,考试时每组自己挑1首即可,不用每一首都准备。
A组:技巧性练习曲(比如车尔尼、莱蒙、巴赫),主要考查基本技术,但级别越往高走,对音乐性的要求也就越高。比如一些肖邦、门德尔松的作品。
B组:复调或是古典风格的乐曲,侧重考察孩子的“多声部”演奏技巧,也就是两只手各自弹奏不同旋律的能力;
C组:音乐性较强的中外乐曲,重在考察音乐表现力。
考试标准:
因为考试在全国各地举行,所以考试的标准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一点在国内考试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整体来说,音协考试的要求是相对宽松的,只要保证不错音、错节奏,没有达到谱子上要求的速度似乎也可以过关。
也正因为通过率比较高,所以门槛低,含金量相对来说也会低一些,可以说有基本的认可度,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② 中国音乐学院(国院)
中国音乐学院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钢琴考级由学院的国家级专家、权威组成,由文化部负责审批。
考试时间:一年2次,一般是寒暑假
考试地点:各地都有考点,今年采用线上考试的形式
级别划分:1-10级
曲目更新周期:更新周期长,近期刚刚更新
官方网站:https://ccmgec.123drm.com/
考试教材: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新版教材,即黑色版《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钢琴》 (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编) ▼
考试内容:
国院考试各方面都和音协考试类似,由同样庞大的报名基数,类似的演奏考级的形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国院考试的一些级别需要加考音基(音乐基础知识)。
· 音基考试
音基考试和演奏考试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2级:不需要考音基;
3-6级:考1级音基;
7-9级:考2级音基;
10级:考3级音基。
音基考试不可以跳级,必须逐级报考,可以先于演奏级别报考,也可以同时报考。
·演奏考试
演奏考试和音协一样,也分为基本练习和曲子,全部要求背谱演奏。
基本练习同样需要需要全部掌握,考场上抽考。
曲子则有规定曲目和自选曲目两类。规定曲目分为A、B两组,每组4首。考试的时候可以选任意一组,4首都要弹(第4首可以用自选曲目中的一首代替)。
这四首曲目类型也与音协差不多,有练习曲、复调或古典乐曲,以及一些音乐性较强的中外乐曲,只不过选取的曲目有些不同。
考试标准:和音协考级一样,整体考级的要求是相对宽松的,只要保证不错音、错节奏,顺利过关并不难,当然了,含金量也类似。
③ 中央音乐学院(央院)
中央音乐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重点高等音乐学府,也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艺术院校,提供国家级、权威性的水平鉴定。
考试时间:往年一年2次,一般是寒暑假;现在可随时参加在线视频考试
考试地点:各地都有考点,今年采用线上考试的形式
级别划分:1-9级,9级以上增设演奏级
曲目更新周期:更新周期长
官方网站:https://kaoji.com/
考试教材:新编钢琴(业余)考级教程-钢琴;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编▼
考试内容:
央院考级是全国级考级中,对演奏技巧和音乐性要求最高的考试。虽然只有9级,但难度甚至高于其他两者。比如央音5级的曲子《土耳其进行曲》在旧版音协曲目中已经是9级了。
央院考级同样需要加考音基。
· 音基考试
音基考试和演奏考试也不是一一对应的,1-4级,不需要考音基;5级-7级需要考初级音基;8-9级考中级音基。
1-4级:不需要考音基;
5-7级:考初级音基;
8-9级:考中级音基;
音基考试不可以跳级,必须逐级报考,且要先拿到相应的音基证书,才可以继续考对应的演奏级别。不满7岁或25周岁以上的考生可免考。
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考察内容包括视唱练耳、乐理和音乐知识。
初级主要考察的是音符、音程、和弦、以及节奏等基础乐理知识;
中级就涉及到了表情记号、乐曲风格甚至中国音乐近现代史等更为高阶的音乐知识。
·演奏考试
演奏考试仍然是原来的套路,分为基本练习(音阶、琶音、和弦,抽考)和曲子,全部要求背谱演奏。
曲子也是练习曲、复调和乐曲,只不过选曲相对难一些。
考试标准:
央院考级是国内考级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一方面是因为选曲较难,另一方面则是评价标准比较高。考官会综合评定曲目的音乐演奏完整性和流畅性,对于音乐风格的表达也有要求,是否具备较好的音乐表现力是很重要的评判指标。
因此央院考级相对通过率要低,而含金量自然就高了。
02
地方级考试
很多省市的音协都有组织省内的钢琴考级,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上海音乐家协会(上音协)考级。因为它是全国最早设立的考级机构,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每年换曲目的考级,所以也是有相当含金量的。
它和全国级考试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每年的考试曲目只提早3个月向考生公布。
这样就避免了功利型的学琴模式,一整年就只练规定的几首的套路式做法行不通了,只能等到实际水平提高到相应级别,考前再集中练上1-3个月,才能顺利过关。
上海音乐家协会(上音协):
考试时间:往年一年2次
考试地点:多省有考点,今年采用线上考试的形式
级别划分:1-10级,10级以上增设演奏级
曲目更新周期:1年更新一次
官方网站:https://kj.shmusic.org/
考试教材:今年为《2020上海市钢琴考试定级曲目》,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考试内容:
上音协考级只在9、10级的时候需要加考乐理,其他级别不作要求。演奏考试形式和前面的国家考试类似,基本技术+3首曲目,全部要求背谱演奏(40周岁以上可看谱)。
根据官方公布的考级简章,各级别的难度划分大致如下:
整体来说难度和央院的考试难度持平(也有说法认为是略难一些)。
03
英皇考级(ABRSM)
英皇考级全称是 The Associated Board of the Royal Schools of Music(ABRSM), 由英国的四家音乐院校: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皇家音乐学校、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和苏格兰皇家音乐戏剧学院共同举办。
自从引进以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中国琴童的学琴模式。因为它的考级内容和国内的套路完全不一样。
它有更多的客观指标(而不是几乎全凭考官主观评判),考试内容也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演奏、技术和乐理外,还有听力和视奏的内容,这一块是非常难通过大量的机械化训练提升的。
它的选曲难度整体来说要略低于国内的考级,但相对的,会更重视曲子的音乐性和表现力,如果把巴赫和肖邦弹得差不多,哪怕音符、节奏全对,也很难能拿到高分。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国内考级业余和专业是断层的,哪怕考到10级,专业领域也完全不认。但英皇考级在业余级别之后,有3个文凭级别,这就是专业范畴,因此如果之后想要走专业路线,是可以一级一级考上去的。▼
至于英皇考级的含金量,不用说在国内外都是通吃的。尤其在国外的一些院校 (特别是英国本土的学校) ,英皇6-8级时可以拿到积分的,当然也就增加了大学的入取和拿奖学金的概率。
接下来就来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新鲜出炉的新版英皇考级。
考试时间:一年三次
考试地点:近几年变化很大,考点一直在缩减,目前仅剩上海有,但由于疫情未开放。2021年将开放英国本土和部分亚洲地区线上考试,大陆地区仍处于待定状态
级别划分:等级考试1-8级,新考纲1级之下新增预备级,预备级没有通过或不通过之分,测试结束后有考官的简短评语
曲目更新周期:1年定时更新,新旧曲目交替期为1年,既2021年可使用择2019-2020年的曲目或2020-2021年的曲目
官方网站: https://cn.abrsm.org/zh/exam-booking/exam-dates-and-fees/
考试教材:《演奏》、《技术》、《乐理》、《听觉》和《视奏》
考试内容:
考级分为演奏考试和乐理考试,5级以下可以不参与乐理考试,5-8级需要持有5级乐理考试证书。
5级乐理考试除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外,有创作要求,需要孩子自己创作不超过8小节的简单旋律,这对于国内的孩子来说,不太容易。
除此之外,英皇对于音乐素养的考察,会始终贯穿在1-8级的演奏考试中,也就是国内孩子相对薄弱的视奏和听觉测试部分。
视奏:考查孩子的快速读谱能力;
听觉:有点类似于我们的视唱练耳,但考察范围更广:涵盖模唱(老师弹奏,考生唱出音符)、视唱(看谱弹出来)、调性(描述调性,识别乐曲是哪个时期等)和打拍子等;
技术:考察音阶和琶音;
乐曲:考察孩子的乐曲完成度和表现力。
想要在英皇考级中拿到好的分数,需要扎实的乐理基本功和音乐感知力,这些光靠练是不够的,还需要多听、多接触不同时期和风格的音乐才可以。
在之前的英皇考试中,小朋友需要准备庞大的音阶琶音备考量,在8级甚至要备考300+条内容,而抽到的只是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但今年全新改革之后,音阶和琶音的备考量大大降低,相信孩子们的压力也会减少。
在乐曲考试部分,曲目数量也由18首增至30首。在3级及以下级别,还新增了四手连弹作品,让考试可选择的范围和趣味性都增加不少。
另外,新考纲更改了乐曲的编组方式,由原来按时期划分变为按乐曲特性划分。根据最新考纲,重新分组的原则是:
选曲上有变化,更加贴近生活,但考试要求上改动不大。
最后,关于英皇考试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考试过程和结果都是英文进行,所以除了相应的音乐能力外,英语也别忘了加强一下哦。
以上就是几种考级的简要介绍,选择哪种考级系统,实际上是和考级目的密切相关的,最后来说说我们的建议:
· 基础版:如果只是想要阶段性地激励孩子,没有挑战难度的要求,较为简单的音协、国院考级就可以满足要求
· 提高版:想要挑战一下自己的演奏水平,且需要相对便利的考级方式,可以选择央院的考级,上海一带也可以考上音协,足够专业,而且能很好体现水平。
· 终极版:更加重视音乐性和乐曲鉴赏能力等综合素质,或是有出国需求,而且不介意考点少,考试用英文的,可以选择英皇考级,当然了,英皇考级目前还是市场最香的一个。
这就是今天关于考级的一些介绍了,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心仪的那一个,一起在评论区分享吧~
——END——
萌芽的话:
这几年受国际形势的影响,英皇考级也没那么香了,所以很多琴童也开始转向国内的考级体系里。
学琴一定是辛苦的,所以作为家长,我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放弃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要清晰知道我们的定位和目的,如果有一天我家孩子跟我说,我再也不学钢琴,我会答应的。我觉得学钢琴不是孩子唯一的兴趣爱好,但我鼓励孩子接触钢琴,是想让孩子有多一份感知音乐的心——毕竟钢琴的音域是最广的,能演变的音乐也是最自由的。
考级是能力的表现形式,但它不是孩子学琴的唯一目的,陪孩子走好学琴这一路,让孩子开放包容地感受音乐的创造性和氛围,那就是最好的礼物!
我是两个男孩,7岁Joshua和5岁Eric的妈妈,我毕业于香港大学,师从世界心理学大师约翰·戈特曼,专业领域:情绪管理、家庭治疗、亲子互动,也是《教养力》一书的作者。在这里,我跟你尽情谈谈早教启蒙的事情,成长有方,育儿不慌。
我还有很多体系化的早教启蒙课程,记得在后台回复“小芽启萌”,就可以来咱们的学习型父母、家庭早教的大家庭里,一起坐坐~
F. 谁知道青岛钢琴教学的好老师,琴行广告请勿跟贴
我前后给孩子换过四个教师,我的经历可能对你有帮助。02年,孩子五岁,我想让她学点艺术,最后想就钢琴吧,在琴行买的一台珠江,琴行说可以送课时,我们就开始了学琴。上了2节课,我发现有些问题,老师是个青岛大学的学生,她只会弹,却讲不出东西来,更别说引导孩子的兴趣了。我暗示了几次,没什么太多改变,我想这可能是有孩子的人和没有孩子的人之间的差别,不是他们这个年龄能体会的。我就找琴行的校长,据说很有名气,最后好不容易收了我们,学费100元,我们觉得也可以接受。校长教学经验到有了,脾气可是大的吓人,回课有点小问题,简直就是在咆哮,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给上20分钟,“回去练去!练不好别来!”即使这样,咱们也要忍耐,终归找个好老师不容易,可是你架不住总这样,你有火气,你学生多,你也不能这么无所顾忌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啊!学了半年多,我就打定主意换老师了,最后托关系,找朋友,找了一个大学的老师,还不错,就是上课老耽误,我真快绝望了,难道名师都这么麻烦吗?不是当评委,就是去进修,要不就旅游,哎,最后我想我也不遭这个罪了,当个爱好,能弹个歌曲,咱们也没白学。认识杨老师是因为我医院的一个同事,听说她孩子要去德国留学,学的是钢琴专业,把我们推荐给杨海燕老师,我想确实还是有高水平,踏实工作的人。
我不能说以前跟的几个老师不好,只能说可能互相不合适,我理解您提这个问题的困惑,我也面临过。找了这么些老师,大体我也了解:青岛市最好的钢琴教师毋庸置疑,是前青岛大学音乐系主任石景林教授,但是他不可能接新学生。杨海燕老师是他的女儿,也是青岛市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的。水平人家一定有。您试联系杨老师下,她的电话13012554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