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羽毛球怎么扣球...最好有图的教程
羽毛球中扣球(一般叫杀球)的动作其实和打高球的动作一样
只是后者加了下压的动作
由手腕完成
具体过程
待球在空中飞行时先调整身体的位置`
如是右手持拍
则左脚在前由脚在后侧身站立`
双脚与肩同宽
当球飞行至身体的前上方时
双脚起跳,由跨部带动上身转体
在击球一瞬间你的身体应该是面对前方
击球点在头顶偏前一点(大概5-10cm)`
用拍面的1/3处击打`
用手腕施加下压力(注意:不要可以的压腕,这样会造成球下网也会使手腕容易受伤)
当击球完毕手应该走向身体左侧`
身体也应该换面(即右脚在前左脚在后)
杀球应该往球场两边边线杀`
在双打时也可往两人战位的中间杀`
大概就这么多`
这个不能上传图片`
很抱歉`
`
㈡ 羽毛球有哪些种类
回顾一下这些年来的羽毛球用品与器材,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现在许多羽毛球产品生产商都以高科技来设计与制造羽毛球用品,使球员更能享受羽毛球运动的乐趣和取得更好的成绩。如ISO方头球拍的问世,太空材料钛的应用等,无疑是为了使球员打出更有速度、更具杀伤力的球来。
如果你现在正准备选择一支新的球拍,那你不妨听听这里的建议,因为对一个羽毛球爱好者而言,一支球拍的拍形、重量、结构、材料、硬度与正确的穿弦显然比它的颜色、包装和价格更为重要。
当然在这里由于经验和资料所限,我不可能将所有的相关产品都解说的很详细,但我希望通过这些信息起码能给你一个正确的观念和选购方法。
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述内容仅仅适合于正规产商的合格产品,如果你购买的是假冒的产品,这里的信息对你的参考价值就非常非常有限。怎样区分真假请看“真假yy大辨别”。
这里所述的内容是针对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也许会有少数的例外。最后我建议你在作出购买球拍的最后决定之前,能够多比较几支球拍。
一.拍形与甜区(sweet point)
拍形:就是拍头的几何外形。现在一般有三种:a:传统的卵形 b:头部为方形的ISO拍形 c:弦面更大的加大ISO形,还有一种较少见是WILSON的产品为拍框上宽下小的“大榔头”形,这款拍形是从WILSON的网拍移植过来的很少见,性能较差,这里我就不介绍了。
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当击球点在甜区时能给你足够的击球威力、控球性、震动感很小,你会觉得很舒适。甜区的大小对球员是很重要的,它能使球员更容易打出高质量的球。而决定甜区大小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框形。(附图)
可以看出ISO的设计使球拍比传统拍形的甜区要大,准确的说是大出了32%,而采用ISO-MF(附图)设计的球拍的甜区又比普通ISO要大一些,当然并不是拍头越大就越好,拍头的加大会带来扭力和重量方面的负面影响。ISO头形又细分为两种,一种拍头变方的长度有8个线孔俗称[大方头]如YONEX Ti-5、VICTOR LEADER等,另一种有6个线孔俗称[小方头]其拍框要略大一些如YONEX Ti-6、Ti-8等,他们的外观不同(附图)但使用性能没有什么差别。在使用同样拉力球弦的情况下,ISO拍头的球拍弹力更大一些,而普通卵形的拍头感觉羽弦显得更紧,所以你会发现同样的球弦、同样的拉力时在ISO球拍上的球弦的寿命更长。在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方头羽拍不太好看,但在用过之后发现在防守特别是接杀球时你将会明显体会ISO拍头的优势,而杀球时就比传统的卵形拍头的球拍稍差,但是综合性能更高,特别时击球点不在拍面正中的时候,你可以深刻的体会到ISO拍形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使用ISO拍形的球员越来越多的原因,应该说ISO拍形是羽拍的发展方向。你现在买球拍我的意见是尽量买ISO头形的产品。
二.硬度、扭力和控球性的关系
硬度: 击球时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和球拍击到球时,拍杆有一个弯曲和复原的过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经飞离了拍面。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 。拍杆越硬则击球时能传递给球的力量就越少 ,但更能减低击球震动的传递。对于拍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触球时就越不易发生变形和扭动,越能把更多的力量传给羽球,同时传递的震动也越少(附图)。
扭力:所谓扭力就是指,当球拍击球时,球拍面产生扭转的幅度大小。扭力越小对球的控制性就越好。
硬度与控球性的关系:
1.方向的控制性:当球拍击球时,球可根据击球的方向或角度回击。拍杆、拍框越硬对于方向的控制稳定性越高而且当球并非打在拍面的甜区时,越硬的球拍扭力越小。
2.深度的控制:这是指被回击的球飞行的距离(落点)的控制。深度的控制和球员本身的力量有关,力量相同的清况下,拍杆越软对深度的控制性就越好。
正规的羽拍都对拍杆的硬度有一定的说明,如:VICTOR 会标有flex-18或17,18的拍杆更软,如没有标注一般为17的。YONEX对拍杆的标注一半在产品手册上,拍体上没有标注,其方式为5分制,分数越高拍杆越硬(我的主页的yy羽拍分类列表里有)。如果没有标明,你也可以从材料上有大概的估计,高强度碳纤维(High Molus Graphite)材料就比碳纤维(Graphite/Carbon)的硬度大。在挑选羽拍时你也可以用手弯弯拍杆试试硬度,同时注意拍杆的弯曲点,以越靠近拍柄越好。还可以抓着拍柄和拍框头反向转动球拍(象拧毛巾一样)试试球拍的扭力,注意一定要用力才能体会。
总的来说,现在的羽拍的拍杆有变软的趋势而拍框有变硬的趋势,YONEX现在出产的羽拍的拍杆硬度比起几年前就要软了许多。我认为较软的拍杆更适合业余爱好者。
三.重量、平衡点与长度
每一支球拍都应该标出了它的重量,一般通用的标法为U、2U、3U。也有的产家采用自己的标示如:胜利牌(VICTOR)的羽拍,它的重量标为W1、W2等对应于2U、3U,不过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种。一般全碳羽拍的重量大多为2U(90-94克)或3U(85-89克),而铝框羽拍的重量一般在U(95-99克)以上,不过现在也有少数全碳羽拍的重量低至80克左右如YONEX ISO-SWING-POWER-500的SR以及SA型号就只有81克。 较重的球拍适用于力量好并偏重进攻的球员,较轻的球拍更适用于偏重防守的球员。如果你更多的是采用进攻的打法,2U的重量是比较好的,如果用3U的羽拍你会感觉击球时羽拍有一些飘,杀球的力度不足。
同样重量的球拍拿在手中的感觉会大相径庭,这就是因为球拍的平衡点不同的缘故。如果球拍的平衡点更靠近拍头,就叫[头重];如果球拍的平衡点更靠近拍柄,就叫[头轻]。一般平衡点是从球拍底部向上量,以厘米和英寸为单位计之。根据力学原理,重量对挥拍的感觉成正比,而平衡点对挥拍的感觉成平方正比,头重的球拍由于拍头惯性更大,打出的球更有力量但挥拍灵活性略差,更适用于进攻同时也是那些力量不足的球友选择,因为头重的球拍虽然降低了你的击球速度,但是却可以使你更容易把球打到后场。头轻的球拍虽然较为灵活,但打出的球较少力量,而且球拍传递的震动也会较大,不适用于大力击球的球员,更适用于防守控制型球员以及追求速度的球友,因为这种球拍的连续挥拍的速度会快很多。当然如果你力量已经象专业人士靠拢,那你就可以在使用头重的球拍加强威力的同时拥有速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同样型号的专业用羽拍比我们买到的商业用羽拍更沉!为了精确的控制平衡点,一款优质的羽拍在成型后,会在拍柄内加装平衡配重,把柄底部的塑料底柄取下,会看见木质拍柄下部说拍柄的1/3长度为空心圆柱,内镶嵌有一塑料制的棒装物,它的用途就是调整羽拍的的重心,使同一型号的羽拍拥有相同的平衡点(附图),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新的球拍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不使用平衡物就可以使得同一型号成品球拍拥有相同(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的平衡点,这也是优质羽拍的基本要求。
要注意的是以上关于重量和平衡点的描述都是针对一全新的,没有穿弦及附加柄皮或其它附加物的球拍作出的。
标准羽拍的长度为664毫米,而加长羽拍的长度一般为674毫米(附图)。加长的最主要部分为拍杆拍柄,有一些型号的拍框也有些许加长。加长羽拍的最大优点是提高了击球点、加大了拍杆的闪动性。加长羽拍的最大优点是提高了击球点,能击出落地角度更大的杀球并加快了球的速度,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攻击性扩大了接球的区域,如果你喜欢杀球,加长型羽拍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时要注意的是加长的羽拍会比普通羽拍更容易造成手腕和手臂的受伤可能性,同时羽拍的灵活性也有所下降,特别是对于贴身球的处理会给你一点小小的麻烦。不过总的看来,现在的羽毛球发展主要是进攻,所以现在的加长球拍也就越来越多了!
四.拍框截面与接头的意义
拍框的截面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附图) 而最YONEX推出的MP系列拍在这三种截面的基础上改良了线槽的设计-详见MusclePower技术。箱形截面是较早出现的设计,它的最大优点是控球性能出色,但挥拍的空气阻力较大。翼型截面是出现的较晚也是现在用的最普遍的设计,它的优点是空气阻力小,挥拍更快容易击出快速、凶狠的回球,由于截面较薄其控球性略显不足,然而现代的羽毛球技术更多追求的是快速、凶狠所以这一设计更受亲睐。而第三种半圆形截面设计主要见于YONEX的CARBONEX早期和低端产品如:CARBONEX 6以下型号以及CARBONEX 8300、8200、8000等,应该说这一设计是羽拍从铝框向全碳过渡是的设计,其截面形状和铝框球拍的截面基本上一样,工艺制作比较容易。不过在后期YONEX又把这一截面缩小后用于其SLIM球拍,如ISO-SLIM10羽拍,其特点为: 拍框只有9mm阔及5.5mm厚,从横截面来看,比传统拍框纤细了25%,能减低风阻及增加击球速度。而负面影响是拍框的强度和扭力性能下降。我个人的感觉是SLIM10更适合于单打而其双打的感觉不是太好。
在实际羽拍中,除了采用单一的框形截面设计还常常采用组合框形的设计,如:CARLTON 的几种型号采用变宽度的设计,也就是拍框都采用翼形设计但拍头部分的拍框比下部的拍框要宽大约20%,用来加大球拍的攻击力(附图)。PRO-KENNEX LEGENDARY DESTINY型号总体采用翼形截面,但在拍框3点和9点位置加厚约4孔长度的截面,并采用球形胶粒减小震动(附图)。YONEX的VF系列采用拍框下部为箱形截面上部为翼形截面的设计,改善球拍的综合性能(附图)。YONEX的MPF在羽拍的走弦槽处采用肌肉形(或叫波浪形)设计,改变拍框和羽弦的应力分布从而提高羽拍的性能(附图)。
接头从外形上看有T形和Y形,从工艺上看有内置和外置(附图)。在介绍这些接头之前我还要明确一个观念,现在用的全碳羽拍从外观上来看都是一体的,其实绝大多数优质球拍都是采用了内置接头,只有极其个别的球拍采用的是jointless-无接头工艺,如YONEX CARBONEX-8000我的感觉是拍子的扭力较差。由于羽毛球运动对击球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拍框和拍杆分开制作然后再用接头连接,有利于更好的控制球拍的品质,重量和平衡点。
外置接头的出现源于铝框羽拍的出现,外置接头在强度、扭力方面都不错,但它的重量偏大而且在接头和拍框的结合处应力集中,成为铝框球拍最易于断裂的部位。虽然它大多用于铝框羽拍但是也有用于全碳羽拍的例子 :VICTOR的APOLLO型号就是采用外置T形接头的全碳羽拍,是当时VICTOR生产内置T形头的技术尚未成熟采用的过渡方案。
内置接头采用高强度碳纤维制成,从拍杆和拍框内部把他们联为一体,它克服了外置接头的弊病,但其工艺要求较高(附图)。主要用于全碳羽拍和铝框碳杆一体羽拍。
Y形接头是美国PRINCE(王子)公司的创意和专利,和T形接头相比其接头由于拍弦穿入的区域短,理论上其应力分布性能比T形头好强度更大,中间的几根主弦的长度加大从而弹性更好。96-98年时市场上采用Y形接头的羽拍较多见,一些国产的中低档产品也采用了外置Y形接头,主要是为了创造一个买点。而高档的品牌里只有PRINCE采用了Y形接头,我试打过球友的一款PRINCE羽拍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球友在买了这款羽拍后一直后悔,觉得手感等各方面和YONEX的羽拍差距较大。
在选购羽拍时根据你的打法,选择合适的框形对你的技术发挥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一般而言翼形截面是现在的主流,对于双打和击出攻击性的回球更有优势,而箱形截面却能更好的控球。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现在采用较细的箱形截面的羽拍比较多的出现在了高档型号球拍上面,争取更快的击球速度和更好的回球控制性能是球拍永恒的发展方向。接头方面最好是内置接头,T形或Y形就差距不大了。
五.材料与球拍的关系
70年代以前羽拍的材料几乎全是木材和钢管的天下,70年代开始采用了铝合金,现在完全是新材料的世界如:碳纤维、钛合金、高强度碳纤维等因为这些材料更轻、更强、更耐用也能吸收更多的振动与震荡,同时让球拍制造商在球拍的硬度、球感、击球性能的设计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选购球拍的时候,最好先看一看这支球拍是采用什么材料所做成的,一般在球拍的拍杆和拍框上会分别标有其制造材料,有时是一样的如:YONEX ISO-800TOUR拍杆上有High Molus Graphite(高强度碳纤维)拍框上也有同样的标示,而有的球拍的拍杆和拍框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如:YONEX ISO-250LONG拍杆为High Moulus Graphite拍框上为Graphite(碳纤维)。也有的拍杆、拍框采用同一材料的羽拍只在拍框或拍杆的一个地方标有All Graphite 或All Graphite racket。正规产品的标示是准确可信的,而假冒产品的标示就是乱印的,它一般采用的是比较差的碳布制造,其密度、纯度和正规产品比较差距很大所以成本很低。产品采用什么材料是决定其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下表可以让你了解几种材料的性能和大致的成本:
材料
硬度 强度 减震 大概成本(RMB¥/公斤)
高强度碳纤维(HighMolusGraphite) 8 7 4 157
碳纤维(Graphite/Carbon) 5 8 4 45
铝合金(Aluminum) 2 4 1 15
木材(wood) 1 1 10 4
在选择球拍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把铝框碳杆的一体球拍误认为是全碳羽拍。一般注意看球拍上的标示,应该能够分辨,如果没有把握,我这有三种方法可以采用,一是用手摸摸拍框由于铝合金的导热性好其拍框模上去是凉的而碳框则是温的。而是看拍框上的走弦槽铝框的为内凹的浅弧形,碳框的为内凹的梯形。三是感觉重量,铝框的拍头明显偏重。作为铝框向全碳过渡的产品我感觉其价格偏高而性能偏低,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六.正确的选用羽弦
一支性能优良的羽毛球拍是由拍体和羽弦共同组成的,很多的球友在选择羽拍是很耐心细致,而对于羽弦的选择却不太重视,往往只是看看价格和色彩就决定了,其实羽弦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羽拍。
你应该选择穿好弦的羽拍还是没穿弦的羽拍?这主要根据你的技术水平和打算花多少钱购买球拍而定。一般而言,上好羽弦的球拍都比较便宜,所上的羽弦性能也是比较差的。它只适合初学者,因为初学者对羽弦的结构、粗细、张力等性能比较不敏感。未穿弦的羽拍一般价格较高,但你选择的余地更大,较易选到一支适合你打法的球拍,也能为球拍配上适合你打法和手感的羽弦。要注意的是有些高档羽拍也可能穿有羽弦,如:VICTOR的大部分高档品、偶尔YY的高档羽拍也会有。这种现象主要是产家或销售商,为了是在穿弦后可以用彩色涂上标徽,使球拍看上去更美观、更有买象、更能吸引消费者。这时为了避免过大的张力损坏拍框,羽弦的张力都是很低的,羽弦一般也是较差的,即使羽弦不差由于在拍子上时间过长其性能也会降低不少。你最好在使用之前把它换成更适合你的羽弦。
选择一位技术优良的穿弦人员。要为球拍穿适合的羽弦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一位专业的有良好技术的穿弦员来为你穿弦,一个好的穿弦员应能够回答你有关羽弦与羽拍的各种问题,并能帮助你选择适合你打法的羽弦的类型、品牌、型号、和张力等。
弦的种类。一般有两种:一是羊肠弦,二是合成尼龙弦。羊肠弦是用羊的小肠制作而成的,其弹性和击球性能较好,但是易受气候影响,容易损坏,成本高。我开始打球时还用过一阵,羊肠弦也分好几种,一般颜色越浅的越好。那时候我们要是能弄到一根好的羊肠弦,高兴的很。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羊肠羽毛球弦已经基本上绝迹了。现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都是合成尼龙弦,根据其构造和材料不同又分为很多类,其性能也是各有长短,在[羽弦和柄皮的学问]中对我用过的一部分羽弦做了一些评价,可以参考。而从里面的图片你可以对其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你决定用何种弦之前,最好和穿弦员或懂行的朋友讨论并找出适合你,性能和耐打性之间的平衡点。
弦的直径。弦的粗细在羽弦的击球性能和耐打性的平衡点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较细的羽弦(直径0.70mm以下)有较佳的手感和击球性能;较粗的羽弦(直径0.70mm以上)的耐打性较好,使用时间较长。
弦的张力。羽弦的张力也称为紧度,拉力一般用磅数来表示。要使你的球拍能配合你的打法,就一定要定好羽弦的张力。第一个原则就是,如果羽拍和羽弦制造商在羽拍会羽弦包装上标有建议的磅数,羽弦的张力最好介于其中,这样羽拍和羽弦的性能才能被发挥出来。如果你的磅数超过了建议磅数可能会使你的球拍和羽弦得不到质量保证。一般YONEX的羽拍的建议磅数为16—20磅,少数为16—22磅。YONEX的穿弦建议还是把主弦(纵弦)和横弦分开的穿法,但我们现在通常采用的是一根穿到底的方法,应该说YONEX的方法更能发挥羽弦的性能,但是操作比较复杂,对穿弦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你想得到更大的弹性,就因该将磅数穿低一点,低张力的羽弦能产生更大的弹性,就像“蹦床"一样能将球推的更快、更远。反之,羽弦的张力越高,击球的威力就越小,但是对于击球的深度(距离)的控制就越好,高磅数的羽弦弹性有限,所以羽弦给予球的弹弓效应就越小。因此,如果你的力量较小需要威力,就将羽弦的磅数穿低些。如果你的力量较大,较高磅数的张力将更适合你。(特别说明:适合这一建议的前提是相同的羽拍和羽弦,在不同的产品间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对于高低磅数的划分为18<=低<=23、24<=高<30,这里用的球拍必须是全碳材质,不然就不太适合这一标准)这就是为什么专业运动员喜欢用高磅数的弦,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力量不是太大的问题,而象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是不可能有他们那种爆发力的,而且在如此高的磅数下无论球拍还是球弦的寿命都会变短,这也是我们不要愿意承受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市场上的穿弦机(附图)品牌较多,质量也参差不齐,如果没有标准的测磅器穿出的羽弦张力会有很大不同。曾有一个打球不久的球友,一次在一商家穿弦,号称有28磅,把我吓了一跳,心想球拍的弦面一定硬的象铁板一样,结果拿来一看还没有我的22磅打了三周后的拍子紧,最多不超过21磅,不知是商家为了招揽顾客故意报大磅数还是机器不对。机器是否标准没有仪器很难看出,但标准的机器一般在24磅时就比较容易把YY BG—65的羽弦拉断。
换弦的次数。球弦打断了当然要换,没有断但由于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会出现弹性疲劳,而变得没有弹性、击球性能下降,一般起码一年应该换一次。最后要注意的是不要买到商家库存的老弦。
七.降低手臂受伤的风险
打羽毛球手臂最易于受伤的部位为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一般而言造成上述部位受伤的原因主要因为击球姿势的不正确和对所用器材的不当选择。注意以下五个部分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1.降低羽弦的张力(紧度):较松的球弦,可以提供更大的线床效应,能击出速度更快、威力更大的球,同时传递的震动较少。
2.选择甜区更大的拍形:球拍的甜区较大,击球时较不容易打到非甜区,所以震动的机会较少,受伤的机会也就较少。
3.检查拍柄的大小:如果球拍的握把太小,当球没有打到甜区时,球拍的扭力就较大,对手臂的伤害就越大。握把太大则手掌抓不牢球拍,容易疲劳。合适的大小应该是,正手握拍时无名指和大鱼肌之间有约一个5-8mm的空隙。
4.检查球拍的硬度:拍杆硬度大的球拍,要求球员在击球时发出更大的力度,从而使手臂更容易疲劳也就更易于受伤。拍杆硬度小的球拍,球员不需要太多的力量就能击出更有威力的球,降低了手臂的疲劳可能。目前的羽拍拍杆的平均硬度已比前几年大为降低了。当然较软的拍杆,对球的方向控制性是要差一点的。
5.注意击球的姿势是否正确:击球姿势的不正确是造成受伤的重要原因。如:击球点过低、过后、击球时侧身不够、甩动大臂击球等等。多请教你身边的高手,纠正你的错误。
八.各类球拍的特性:
球速更快 甜区更大 扭力更小 更灵活 更减震 更好的方向控制性 更好的深度控制性
方形拍头 V V V
翼形截面 V V V
箱形截面 V
内置接头 V V V
拍杆较硬 V V V
拍杆较软
V V
拍头较重 V V
拍头较轻 V
弦线磅数较低 V V V
弦线磅数较高 V
九:最后的建议
选择一支得心应手的球拍当然非常重要,但是绝对不要指望靠更换球拍来提供你的羽毛球水平。球拍你羽毛球技术的影响用个比喻来说就是:如虎添翼,好的球拍绝对能又这个效果,但是前提是你已经是“虎”了,如果你在技术方面还是一只“小绵羊”呵呵,那么你那一支“高级”球拍的唯一好处就是让“吃掉”你的“老虎”更有心里满足感^_^!以上言论指适合于希望成为“技术实力”型的球友,如果你的“志向”是成为“完全装备偶像”型的球友,这段话你就当作反面教材吧,哈哈!
㈢ 打羽毛球怎样杀球杀球动作与上手球<我只会打高远球>有什么不同 谁有杀球的分解动作的图片或教学视频.
以右手握拍为例,如果你是左手那就相反,要领有以下:
1、准备杀球之前先侧身,左脚在前,两脚的脚尖着地,并且用快速的后退步伐后退,使击球点在你的右肩前上方。因为击球点靠后的话就只能打高球了。
2、杀球前身体后仰,基本成弓型,这样使你用上全身所有的力量。
3、杀球前握拍一定要放松,手心和拍柄之间要有缝隙,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先放松才能用得出力量杀球,否则如果握拍一直很紧的话手腕的力量就肯定使不出来了。要在杀球的瞬间握紧拍子使劲杀球。
4、杀球前手臂还要先回环引拍,杀球的瞬间靠的是手腕和手指(手指主要是食指)的爆发力,就像抽鞭子一样,这也是羽毛球所有后场技术都注重的,和网球不一样,绝对不要靠甩大臂来发力,否则球过去后既没有速度又会使你受伤。
5、如果你要想打出跳杀球,那么起跳的时候大概在球开始下落的时候,并且双腿要先保持微屈的姿势,靠脚尖蹬地的力量起跳杀球,杀球后立即转身,左脚在后且先着地,右脚落地后即回到场地中心位置。
杀球误区一:杀球不是依靠力量
有人说我力量不大,所以杀不好球。其实是一个误解。杀球不仅是力量。最为重要的是配合挥动球拍的感觉。
怎么去解释这种感觉呢。就像开始打高远球的时候,发力方向是前方高处。
然后将发力的方向瞄准地面,同时将击打高远球的点渐渐向前移动。
而不断向前移动的时候,你会发现在某个位置以后击球,球全部都下网了。
当你不断的练习,逐渐的去找到这个刚好过网的点。然后你会发现在球场不同
的位置,这个点都会不一样的。然后找到你杀球的最佳位置点,通过不断的练习去熟悉它,记住它。就像篮球运动员能闭着眼睛罚球那样,篮球框的高度,
位置已经牢牢的记住在他们的意识里面。只要感觉到自己在什么位置,就能
凭借感觉去投球。
强有力的杀球不是依靠力量的。想象一条鞭子。你用尽力气去挥舞它,效果非常的小 而学会运用技巧,通过手腕和肘的发力,就能使得鞭子强有力的抽击。
杀球误区二:关于起跳杀球
我个人非常喜欢起跳杀球,但是起跳杀球有优点,也有缺点。
你知道比赛是非常艰苦的,而有一些机会球用起跳杀球和一般原地杀球没有什么两样。
那样何必去浪费体力呢,通过起跳杀球和原地杀球得分都是一样的效果。而起跳杀球在落地的时候没有良好的平衡,那样很容易失去重心,这将严重影响你第二拍的击球。这样看起来失大于得了。
有的人习惯在全场都使用起跳杀球,不管是在前后场。在开局得时候能取得领先,但是随着比赛进入相持阶段,后面比赛他经常会被反从超,输掉比赛。他必须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所以我让他减少起跳杀球的次数,改成劈吊和平高球,改良他的打法。以后他的比赛中很少出现因为体能不足而在比赛后面阶段输球的情况。
最后总结的是,起跳杀球威力大,但我的观点是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用他。而且非常容易受伤。练习的时候要加倍小心和量力而为。
当你感觉脚下力量不足的时候,尝试将重心放在右脚单脚起跳,那样更加容易一点
㈣ 羽毛球各种杀球招式名称及介绍
羽毛球杀球可分为:正手杀直线球、正手杀对角线球、反手杀直线球和腾空突击杀直线球。
1、正手杀直线球
㈤ 羽毛球正反手握拍技巧
1、首先是握拍。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是打好羽毛球的第一步。因为只有正确的握拍,才能在击球时充分发挥手指和手腕的作用。
3、打高远球的挥拍的规范动作。我认为,大家最好先练习挥拍的动作。正确的挥拍动作,可以使你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节省体力减少伤病。但有些朋友有天生的力量,用不正确的姿势同样可以把球打的很远及打出一些漂亮的球,如果他们认为自己不想改,也不能勉强,毕竟有些朋友是为了健身和娱乐。因为,在改动作的时候,有些人会觉得特别别扭,抱怨说:改了动作我连球都不会打了。是呀,习惯成自然,要改掉长时间养成的习惯的确很难。但当你坚持下来以后,相信你会感觉到正确的挥拍动作在打球过程中可以使你较好的控制球的落点更大限度的发挥你的力量。在击球前,首先侧身,右脚在后,右脚作为支撑点。挥拍时要以肘为轴,大臂带动小臂后绕,主要靠小臂的挥动速度和手腕、手指的力量击球,当然还有转腰的力量。特别要注意侧身,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在发力时要把重心放在右脚上。在杀球时,建议朋友们用单脚起跳杀球,这样做有助你在杀球后迅速起动。
挥拍速度与力量的关系。力量在挥拍时很重要,但不是起绝对因素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搞投掷和举重项目的运动员他们的手臂力量比羽毛球运动员的手臂力量要大得多,但如果要他们来和羽毛球运动员比杀球的力量的话,结果,我就不必说啦。原因就在于挥拍的速度,挥拍的速度越快,产生的力量就越大。在很多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运动员身材单薄,但杀出的球势大力沉,球速象出膛的子弹一样。所以,有速度再加上力量是最完美的啦。
4、 非持拍手的作用。有些朋友忽视了非持拍手的作用,认为那只手在击球时举起无非是为了好看或者是摆照型,放在哪儿都无所谓。非持拍手在击球时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让你保持平衡,同时,在击球时向一侧摆动可以起到带动你的转身,加大你的腰腹力量,千万不可小视呀。
5、击球时球拍的角度和击球点的选择。击球时拍面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击球点,从而达到你击球的目的,击出球的效果是不同的。在打高远球时,球拍面稍微向上,击球点在头上方,手臂向前上方发力。打平高球时,拍面向前,击球点稍微靠前,手臂向前上方发力。杀球时,击球点在前上方,球拍面在击球时向下,同时利用小臂、手腕和手指速度和力量向下挥动。打劈吊球时,手指控制球拍拍面,击打球托的右侧或左侧,手腕和手指下压,改变球的方向,同时要注意保持动作的一致性。
6、 步法。步法分为:1、上网步法2、中场移动步法3、后场步法。步法的训练非常重要,所有步法在起动时大多是先起动右脚,步法的结束也在右脚上。当然,左手握拍的朋友相反。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步法的调整和运用,即步法的衔接。
7、网前球。推球、勾球、 撮球是羽毛球技术中的轻技术之一,技术难度较大。主要是把握在触球时,持拍的手一定要放松,尽量用手指控制球拍,这样才能打出高质量的球。
8、打好高远球和学会步法是羽毛球爱好者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如果你可以在极被动的情况下把球回到对方的后场,你可以灵活的运用步法,那么,在羽毛球业余比赛中,有很多人将败在你的拍下。
跨步:指向击球点迈出较大步幅的移动方法。通常在上网步法的最后一步时使用。
垫步:在移动到最后一步,与击球点尚有较短的一段距离时,用另一脚再加一小步的移动方法。这一种步法比较轻捷、灵巧,不但能使移动的步数比较经济,而且,还能保持移动中身体重心的稳定和有利于协助击球动作的完成。
并步:离击球点方向远侧的一个脚,向前一个脚垫一小步,同时前脚在其尚未落地时,又马上向前跨出的一种移动方法。这种步法较多地运用在上网、接杀球和正手后退突击扣杀时。
交叉步:侧对击球点方向,两脚采用前、后交叉的移动方法。这种步法的步幅较大,移动中身体重心比较稳定。
蹬跳步:在移动到最后一步时,采用单脚或双脚起跳击球的一种移动方法。如网前扑球时,为加快速度抢点击球,后脚用力蹬伸,前脚呈弓步前跃;在后场突击扣杀时,先转体用垫步或并步移动,最后一步再用单脚或双脚起跳扣杀。使用这种步法,要求协调性好,弹跳力强,在击球后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身体重心,以便连贯好下一拍的击球。
两侧移动步法 通常是指在接杀球和平抽挡时,向球场两边的脚步移动方法。主要有两侧蹬跨步、并步右侧移动步法和左侧前交叉移动步法等。
(一)两侧蹬跨步 通常在对方来球速度较快,落点比较偏内时运用较多。向右侧蹬跨步时,身体重心先移至左脚上,随即左腿迅速用力蹬伸,在右腿向右侧跨出的同时,髋关节旋外,落地后成侧弓箭步状。击球后,右腿随即旋内蹬伸回动。向左侧蹬跨步则相反而行。
(二)并步右侧移动步法 从起动开始,身体侧向右侧,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脚向右脚并步靠拢,并以前脚掌着地向右侧蹬伸,右脚在左脚并步未落地时,髋关节旋外后向右侧跨出一大步,落地时脚尖朝向右侧方向。击球后,右腿随即再旋内蹬伸回动。这种步法,通常在对方来球距边线较近时运用。
(三)左侧前交叉移动步法 起动时,左脚先向左侧迈一小步,随即以左脚为轴,身体左转,右脚向左侧跨一大步,呈背对球网姿势击球。击球后,右腿迅速蹬伸右转体还原成面对球网姿势,并利用左脚并步调整身体重心和回动。这种步法与并步一样,通常在对方来球距边线较近时运用。
头顶区后退步法 指在用正手或头顶击球技术,还击对方击向本方左后场区高球的脚步移动方法。
头顶区后退步法与正手后退步法相差无几,区别在于:
起动时,右脚向右后侧蹬转的幅度更大一些,以保证髋关节能带动身体转向左后方,使自己的左肩能接近朝向右侧网柱。最后一步起跳击球时,左侧髋部迅速转向左后方,带动左腿后撤到身后,用左脚掌和脚跟内侧着地缓冲以支撑身体重心,同时右脚前跨,着地时身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右脚上,左脚开始回动。
初学者在学习和掌握了发球和原地击高远球技术之后就应该开始学习一些步法了。因为羽毛球的步法和手法(即各种击球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许多击球技术都是靠熟练、快速、准确的步子移动来完成的。不掌握正确的步法,就会影响各种击球手法的学习和掌握,而在比赛中如没有到位的步子,就会使手法失去应有的积极作用。主要的步法有:上网步法;后退步法;两侧移动步法;起跳腾空突击步法。
上网步法包括:跨步上网;垫步或交叉步上网;蹬跳上网。
不论用哪种步法上网,其上网前的站位及准备姿势都是一样的。即站位取中心位置,两脚左右开立(稍有前后),约同肩宽,两膝微屈,两脚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稍提起并左右微动;上体稍前倾,右手持拍于体前,两腿注视对方的来球。
1、跨步上网
判断准对方来球后,左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并侧身向来球方向迈出,接着右脚也向前迈一大步,以脚掌外侧和脚跟先落地,再过渡到前脚掌,右膝关节弯曲并成弓箭步。紧接左脚自然地向前脚着地方向靠上小半步。击球后,右脚蹬地用小步、交叉步或并步回到中心位置。
跨步上网时注意事项 右腿成弓箭步时,要防止因上网前冲力过大使重心越过右腿而失去身体平衡,另外,前脚脚尖应朝着边线方向,而不应朝向内侧。
2、垫步或交叉步上网
判断准对方来球后,右脚先迈出一小步,左脚立即向右脚垫一小步掌(或从右脚后交叉迈出一小步),左脚着地后,脚内侧用力蹬地,右脚再向网前跨一大步成弓箭步成弓箭步身体重心在前脚。击球后,前脚朝后蹬地,小步、交叉步或并步退回到中心位置。
垫步或交叉步上网的优点 步子调整能力强,在被动情况下,能利用蹬力强、速度快的特点迅速调整脚步,去迎击来球,垫步或交叉步上网的注意事项同跨步上网。
3、蹬跳上网
蹬跳上网是在预先判断来球的基础上,利用脚的蹬地,迅速扑向球网,以争取在球刚越过网时立即进行还击。单打或的双打中常用此步法上网扑球。其步法是站位稍靠前,对方一有打网前球的意图后,右脚稍向前刚一点地便起蹬侧身扑向网前。击球后应立即退回中心位置。等着÷跳上网既要快,又要防止因前冲力过大而触网或过中线犯规。
后退步法有右后场区后退步法和左后场区后退步法。右后场区后退步法主要是正手的后退步法;左后场区后退步法包括头顶后退步法和反手后退步法。不论是哪种后退步法,其移动前的准备动作和站位界皆同上网步法。
1、正手后退步法
正手后退步法有并步和交叉步两种。实战中可根据场上情况和个人特点灵活使用。
判断准来球后,先调整重心至右脚,然后右脚蹬地迅速向右后撤一小步,同时上体右转,左肩对网,接着,左脚用并步靠近右脚(或从右脚交叉后撤一步),右脚再向后移至来球位置。在移动的同时,必须完成挥拍击球前预备动作,待球在右肩上方下落时,作正手原地或起跳击球。击球后,身体重心随右脚前移迅速用小步跑或并步回到中心位置。
2、头顶后退步法
头顶后退步法是对方来球向左后场区,用头顶击球技术还击时所采用的后退步法。头顶后退步法也可用并步或交叉步移动后退。
判断准来球后,右脚蹬地撤向左后方,同时,髋关节及上体向右后方转动(转动的幅度比正手后退要大些),且稍有后仰。接着,左脚用并步或交叉步后撤,右脚再退至来球位置用头顶击球技术击球。击球后,迅速回到中心位置。
3、反手后退步法
反手后退时,应根据离球距离的远近来调整移动步子。
如离球较近,可采用两步后退步法。一种是左脚先向左后方撤一步,接着,上体左转,右脚向左后方跨一步,背对网。另一种是右脚先向左脚并一步,然后,左脚向左后方跨一步,同时上体左转,右肩对网作反手击球。如离球较远,则要采取三步或五步后退步法。三步后退时,右脚先向左脚并一步,左脚再向左后方撤一步,同时上体左转,右脚再向左后方跨一步至来球位置,背对球网,作反手击球。如三步移动还未到来球位置,则左脚右脚再向后移动一步即成五步移动步法。
把单一基本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结合起来进行练习称综合练习。这种练习方法的特点是通过一定点套路配合,把手法与步法、进攻与防守等技术在前场和后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点实效性。初学者在较熟练地掌握了各个单一基本技术之后进行综合练习,可较快地提高技术水平。
进行综合练习时最初应将移动路线和击球落点固定下来,以便于掌握综合技术,然后再过渡到不固定移动路线和击球落点上点练习。下面分别介绍几种练习方法:
1、吊上网练习
将对方发(击)来的后场高球吊到对方网前,然后从后场移动至网前,以各种网前击球技术还击对方回来的网前球称吊上网。
直线吊上网搓球练习
甲在右半场(左半场)底线将球直线吊至对方网前,乙将来球回到甲的前场区,甲移动上网把对方回来的网前球搓回对方网前,然后乙再将球挑到甲的后场底线,甲再退至后场吊球后上网搓球。如此循环练习。
斜线吊上网搓或勾球球练习
甲在正手(或左后场)底线将球斜线吊至对方的右(左)前场区,乙将对方的吊球回到甲方的左(右)前场区,甲上网搓球或勾球,乙再将球挑回甲方的右(左)底线,甲再退至后场吊斜线球后上网搓或勾球。如此循环练习。
在较熟练地掌握两种固定落点和路线的练习后即可进行不固定落点和路线的吊上网练习。
2、杀上网练习
甲将对方发(击)来的后场高球扣杀至乙方场区内,并随后场移动至前场,以各种网前击球技术还击对方放回的网前球称杀上网。
杀上网练习练习方法可参照吊上网练习,所不同的是将吊球改为杀球。杀上网球初期练习时也应先行固定路线和落点,待熟练掌握技术之后即可进行不固定落点和路线的练习。
3、吊、杀上网练习
这是一种将吊球和杀球结合使用,然后上网做各种网前击球动作的练习。
半场吊、杀上网练习
甲方在右半场(左半场)将对方击(发)来的后场高球用吊或杀球还击到乙方前场区,乙方将球回放到甲方的网前,甲方上网扑或搓、推、勾球;乙方再把球回至甲方的后场底线附近,甲方再接着吊球或杀球上网……。如此循环练习。
全场吊、杀上网练习
甲方在底线附近任意一点将乙方击(发)来的高球吊或杀球到乙方前场区,乙方将球还击甲方的网前区,甲方上网做扑或搓、推、勾球;乙方再将球回至甲方后场,甲再吊或杀球……。如此循环练习。
4、攻守综合练习
半场打半场攻守练习
利用场地的半边,甲方以高远球、平高球、杀球或吊球来进攻乙方,乙方则主要以高远球和挡球、放网前球来防守。这样,乙方为甲方提供了进攻的机会,而乙方也能在对方的进攻下,进行各种防守的练习。
当场地较少时,可四人同时练习,这是经常运用的一种练习手段。
全场打全场攻守练习
要求和方法同上。只是练习在全场打全场还可用二打一的形式进行,即以两个人为一方以防守为主,一个人为一方以进攻为主。亦可调换攻防技术进行训练。
总之,基本技术的练习方法很多,以上方法主要起举一反三的作用。初学者在练习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合理地安排自身的练习。另外,有条件者可经常观摩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这对提高自身水平常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两侧移动步法多用于界对方的扣杀球和打来的半场低平球。其移动前的准备姿势及站位基本同上网步法。
1、向右移动步法
判断准来球后,上体稍倾倒向左侧,用左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右脚同时向右侧跨大步,髋关节随之右转、上体稍倾倒向右侧,,重心在右脚上。若距来球较近,可采用上述动作,若距来球较远,则需左脚先向右脚垫一小步再起蹬,右脚同时向右侧跨大步。
2、向左移动步法
判断准来球后,上体稍倾倒向右侧,用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左脚随髋关节的转动同时向左侧跨大步。若来球较远,左脚先向左侧移一小步,紧接着右脚往左侧方向起蹬并转身,向左跨大步。
后退步法有右后场区后退步法和左后场区后退步法。右后场区后退步法主要是正手的后退步法;左后场区后退步法包括头顶后退步法和反手后退步法。不论是哪种后退步法,其移动前的准备动作和站位界皆同上网步法。
起跳腾空突击步法主要运用于向左、右两侧稍后的位置移动,突然起跳拦截对方击来的弧线较低的平高球。它 的特点是起动快、动作突然,常在对方尚未站稳之际,给其以袭击,使对方防不胜防。
当判断准来球飞向右侧底线且弧线较低时,右脚先向右后跨一步,接着左脚向右侧后蹬地,右脚起跳,身体向右侧后方跃起,截住来球,用正手击球技术扣杀或劈吊对方空档。当来球飞向左侧底线时,用右脚掌蹬地,左脚起跳,用特点击球技术突击对方。
在运用起跳腾空突击步法时应注意击球后落地时,要控制好身体平衡,并立即回到中心位置。
对上述羽毛球步法中最基本的几种步法,初学者在平时的练习和比赛中,应按照要求去体会和掌握,并应该在比赛中不断地去摸索这些步子移动的规律,以适应比赛中瞬息万变的情况。
下面介绍的步子移动中具有规律性的一些问题,对更好地去运用步法有很大的帮助。
站位
不论是 单打还是双打,在步子移动前应该选择一个有利的站位,这既有利于向各个方向运动去迎击来球。又可使对方不易找到攻击的空档。在一步情况下,上网步法或后退步法,其移动前的站位应有所变化。例如:己方网前技术较好,但后退步法较慢,其站位要适当偏后。以平高球控制了对方后场之后,对方被动地回一网前球,这时己方站位应片前,准备迎击网前球。当在网前搓出既旋转又贴网的近网球时,站位可靠前些,因对方一步不可能回出有较大威胁的球;即使对方打后场球时,也只能被动挑高球(因己方搓球的质量很高),这时,己方有充裕的时间从网前回到后场。总之,步子移动前站位的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合理、适当的站位常能使自己把握场上的主动权。
站法
站法与双方的打法特点、来球的落点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的站法有两种:一是前后站,即右脚稍前和左脚稍前;二是平行站。防守或接两侧来球,多采用平行站法。上网或后退时,多采用前后站法。这两种站法各有利弊,但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断地变换站法。
起动
起动是各种步子移动的前提,只有起动快,才能迅速到位。这不但能取得较高的击球点,争取时间的主动,还能更好地完成各种击球技术。
要做到起动快,应该注意以下要点:准备时,两脚不能站实(即以全脚掌着地),这样不利于蹬地起动,而应稍提脚跟,并使两脚保持微动。在起动前应提高预判能力,即根据对方击球的习惯动作,提前判断来球的方向,以便及早做好起动的准备。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讲往往是不容易的。但只要这平时的练习和比赛中细心观察、分析对手的击球特点和习惯动作,就会为预判提供依据。这也是一种心理训练。在学习打羽毛球的初级阶段,如能将这种心理训练很好地和技术、战术训练结合起来,就能很快地提高水平。
回动
所谓回动,就是在接球后,立即回到适当的位置(原则上同中心位置),准备接下一个来球。如不善于立即回动,则极易暴露自己的空档而遭到对方的攻击。若这后场吊对方网前球后,匆忙地朝前场跑;在前场放了网前球后盲目往后退,这些都是回动不当的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增强回动意识,每击完一球后,不停留在原地,也不盲目前后跑动,而是积极调整步子,原则上回到中心位置;二是在上网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充分利用右脚的回蹬回动;第三,后退时,最后一步重心要在右腿上,击完球后,身体重心应随右脚前移,上体前压,协助回动;第四,不论是上网、后退,还是两侧移动,如出现脚步混乱,则应立即以小步尽快调整正常步子。
1、单个步法练习
初练步法时,首先徒手按照各种步法点动作要领,一步一步分解后进行练习。这一阶段主要是体会出脚步的顺序及击球前最后的姿势。
2、综合步法练习
在熟练地掌握各单个步法点基础上,再将几个单个步法组合起来进行全场性点综合步法练习。初学者进行综合步法练习,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固定移动路线的步法练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固定移动路线上,熟悉各个单个步法的跑动路线。如:从中心位置开始,先后退至正手底线,然后回到中心位置,再上右网前,接着再回到中心位置,如此循环等等。
不固定移动路线的步法练习
在熟练地掌握了各个固定方向的移动步法之后,就可进行不固定方向的全场移动练习了。练习者可随心所欲地在全场范围内进行步法练习。练习者也可在场外指挥者点指示下进行综合步法练习:指挥者指向网前区,练习者以上网步法进至网前;指挥者指向后场,练习者以后退步法退至后场。在进行不固定移动路线步法练习时应注意:不论是自练还是按场外指导指示练习都要避免惯性机械地移动步子,而应多做一些无规律点重复跑动,这样才能与实战结合起来。
回击多球的步法练习
陪练者将多球先后发往练习者点前后左右场区,迫使练习者运用各种步法移动去迎击来球。此练习方法既可练步子又可练手法,练习密度大,实际效果好。谢谢采纳
㈥ 你好,很爱看羽毛球比赛的说,我还选修了羽毛球课的,嘿嘿,但是我只有155的样子(女生),杀球是不太可能
不是这个样子的,羽毛球杀球是要探抢最高点实现的,1米55,伸出胳膊,加上拍长,有2米足够,站在底线也可以杀球的。只是需要老师指导,规范动作才可以做到。
1米55这样身高打球的人很多,杀球犀利的也很多,需要系统学习而已。
㈦ 怎样对付羽毛球杀球(无网)
一:不给对方杀球机会
1,尽量不给对方机会杀球,要想不被扣杀就必须掌握比赛节奏,不要打中场半高球给对方,可以打高远球不给对方点杀扣杀机会。
羽毛球怎么防对手的杀球
2,也可以打前场擦网球,角度尽量刁钻,尽量让打过去的球速快点,高度也要尽量低点,当然必须要高过网。
二:接杀球
1,对方准备扣杀的时候,应该站在场地中央,双膝微弯,全身放松,注意对方扣杀一瞬间手腕的方向,根据对方手腕的方向判断球的落点。有目的地防守。
2,不得已遇到杀球的时候,重心放低,最重要的拍要放在身前,球杀下来,也别往后躲,也别往后引拍,直接用拍顶上,靠力道弹回去。很多人一看到对手杀球就后退,这样的话击球点往往过于偏后偏低,回球质量不高,即使接起来了,下一拍也很容易被直接干掉。
3,在拍与球接触的时候,根据拍面的朝向和击球声大致判断出球的走向,脚下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始挥拍回球,这里是对预判的延伸,如果看拍面无法确定球路,也可以看出球角度来大致判断。
4,有时面对极其突然的杀球,只好靠着感觉挥拍,接杀的感觉是练出来的。
5,打击球的时候手腕可以发力,也可以不发力,但是尽量给出角度使回球变向。大力回球也尽量不打,由于被动接杀的时候很难发力,普通羽毛球爱好者很难回出完美的后场球,与其回出一个质量不高的中场高球,还不如回一个细腻的网前球。
6,自身步法、回位要到位,杀球的速度快,不易接,不给对手露出大半个空场。
㈧ 羽毛球应该怎样扣杀
扣关是羽毛球进攻的主要手段,是最帅最有气势的一招。偶当初迷上羽毛球就是
因为看了别人打的扣杀太帅。
技术层:力量的爆发!
人体最大的力量是腰力,(腰好,生活好~~~)运用腰力和手腕,才能让力量的
大小与时机相乘,发出最大的力量。
首先击球点要高。
这点是老生常谈,当然你要做到这一点的话要先练好一点,退!如果你退得不够
快,如何保证你的击球点能在你挥拍最快的地方——前上方呢?第二起跳要轻
松。从真正发出动作时候起,你的思维就应该交给你的身体,而不是在大脑。人
身体本身就是有极好的平衡性,协调性,想太多的话会进入恶性循环的。嘿嘿。
第二:路线的选择
也就是落点的选择。其实打哪都行,关键是要是达到你的意识打出来的球,而不
是你用尽力气后无法控制落点的球。
三个点,一是离自己最近的一点,也就是打直线球——慢慢练吧。二是离对手最
远的那一点:一般是对角,因为要算是对手的重心。三是打在对手的近身:打力
量反应不足的菜鸟用的。
第三:力量的选择
扣杀不一定力量很大,只要能达到目的,何必浪费体力呢……
例如打对手重心相反的方向,或者是主要让对手跑来跑去消耗体力失去重心的
球,都不用尽全身之力的……
而且力量大小不定,可以很容易迷惑对手,还可以随时打出吊前场等战术球。
战术方面的:
最好不要扣杀的情况:对手的高远球;无法后退在你后上空的球。这时候扣杀很
容易落入对手的控制之中。
扣杀最好能做到一击必杀,如一些必死的对手失误球,或者是迷惑对手后打出的
战术球。想用气势打倒对方的扣杀只出现在打小女生的时候……
第二种杀法就是两拍连扣……因为接扣好球是比较难的(比如接回后场高远,接
到前场的两个角),第一拍以战术为重,尽量打不好接的地方,第二拍就是拍苍
蝇的时候……挖哈哈哈~
再最后一句话:不要轻易扣杀!
㈨ 羽毛球各种杀球手势和身体姿势
接发球虽然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但由于发球时受到规则诸多的限制,使发球不能给接发球者带来太大的威胁。发球者发球只能发到对角线的接发球区内,而接发球者只需防守半个不到区域,却可还击到对方整个场区。所以,接发球者若能处理好这一拍,也可取得主动。
(1)接发高远球、平高球
一般可用平高球、吊球或杀球还击。但如对方发球后站位适中,进攻时要注意落点的准确性。若用杀球、吊球还击,自己的速度要跟上;如果对方发球质量很好就不要盲目重杀,可用高远球、平高球还击,伺机再攻,或者用点杀、劈杀、劈吊下压先抑制对方。
(2)接发网前球
可用平推球、放网前或挑高球还击。当对方发球过网较高时,要抢先上网扑杀。接发网前球的击球点应尽量抢高。
(3)接发平快球
要观察对方的发球意图,随时要做好准备。借用对方的发球力量快杀空档或追身都能奏效,也可借助反弹力拦吊对角网前。
反手球
就所有的运动员而言,后场的反手击球总是或多或少地弱于正手击球,相对进攻性不强,球路也较简单(由于生理解剖结构的限制),有的运动员还不能在后场用反手把球打到对方端线,所以对于对方的反手要毫不放松地加以攻击。
(1)调开对方位置
使对方反手区露出空档,然后把球打到反手区,迫使对方使用反拍击球。
(2)对反手较差的对手
后场反手较差的人,经常使用头顶击球、侧身击球、侧身弓击球来弥补反手的不足。由于头顶、侧身击反手区时,身体重心、身体位置要偏向左场区的边线,因而可以重复攻击对方的反手区,使其身体为止远离中心。这样本来是对方优点的正手区就出现大片的空档,成了被攻击的目标。当对方打来半场高球的时,扣杀落点的选择应是∶如对方移动慢,扣杀落点应在他刚离开的为止。因为在快速移动中要马上停住再回转身来接杀球是很困难的。迫使对方在后场用反拍击球时,要主动向前移动位置,封住网前,当对方在后场用反手吊直线或对角网前球时,就可以很快上前扑杀或搓、勾,为下一拍创造主动的机会。
平高球压底线
用快速、准确的平高球打到对方后场两角,在对方不能拦截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球的飞行弧线,把对方紧压在底线,当对方回击半场高球时,就可以扣杀进攻。使用平高球压底线时,如配合劈吊和劈杀可增加平高球的战术效果。一般情况下,平高球的落点和杀、吊的落点拉得越开效果越好。
拉、吊结合杀球
此战术是把球准确地打到对方场区的四个角上,使对方每次击球都要在场上来回奔跑。使用这种战术时,对不同特点的对手要采用不同的拉、吊方法。对后退步法慢的可以多打前、后场;对盲目跑动满场飞的可使用重复球和假动作;对灵活性差的应多打对角线,尽量使对方多转身;对后场反手差的仍通过拉开后攻反手;对体力不好的可用多拍拉、吊来消耗其体力,然后战胜之。
如能熟练地使用平高球、劈吊和网前搓、推、勾技术,快速拉开对方,伺机突击扣杀,则这一战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由于一体成型(jointless)很难使羽拍的重量分布合理而且扭力较差所以很少采用据我所知仅有低档carbonex8000采用,而拍框和拍杆分开制造再用内置T型接头(Built-in T-joint)技术连接的羽拍其各方面性能都要好的多。
吊、杀上网
先在后场以轻杀、点杀、劈杀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要选择在场地两边,使对方被动回球。对方还击网前球时,迅速上网以贴网的搓球,或勾对角,或快速平推创造半场扣杀机会;若对方在网前挑高球,可在其向后退的过程中把球直接杀向他的身上。
过渡球
首先要明确过渡球是为了摆脱被动,为下一拍的反攻积极创造条件。怎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是比赛中的重要一环。被动时要做到∶首先争取时间调整好自己的位址和控制住身体的重心。从网前或后场底线击出高远球是被动时常用的手段。当处于不停地跑动追球的状态时,或身体重心失去控制时,都可以打出高远球,以赢得时间,恢复身体重心,调整自己的处境。其次,利用球路变化打乱对方的进攻步骤。在接杀球或接吊球时要把球还击到远离对方的地方,以破坏对方吊、杀上网的连续快速进攻。如果对方吊、杀球后盲目上网,而自己的位址较好时,则可把球还击到对方底线。
防守反攻
这一战术是对付那种盲目进攻而体力又差的对手。比赛开始,先以高球诱使对方进攻,在对方只顾进攻而疏于了自己的防守时,即可突击进攻。或者在对方体力下降、速度减慢时再发动进攻。这种开始固守、乘虚而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术有时效果也较好。
㈩ 打羽毛球最基本的动作(握拍动作还有步伐),要带图的,不要动漫的,最好是真人的图,谢谢~~
握拍——基本击球动作
羽毛球拍握法正确与否,对于掌握和提高羽毛球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羽毛球技术中的握拍和指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基本的握拍法有两种,即正手握拍法和反手握拍法。
反手握拍法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和食指将拍柄稍向外转,拇指顶点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或内侧棱上,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柄端靠近小指根部,使掌心留有空隙。球拍斜侧向身体左侧,拍面稍后仰。一般说来,击身体左侧的来球,大都先转体(背对网),然后用反手握拍法击球。
正手握拍法
虎口对着拍柄窄面的小棱边,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开,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掌心不要紧贴,拍柄端与近腕部的小鱼际肌平,拍面基本与地面垂直。正手发球、右场区各种击球及左场区头顶击球等,一般都采用这种握法(以右手握拍者为例)。
正手网前搓球的握拍:
握拍的灵活性根据对方来球的不同角度和为了控制准确的落点,握拍的方法也随时会有些细微的改变。例如:正手网前搓球的握拍: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使拍柄离开掌心,拇指斜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稍前伸,使第二指带斜贴在拍柄外侧的宽面上
反手网前搓球的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拍柄离开掌心同时使球拍稍向内转,拇指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第三关节贴在拍柄外侧的下小棱边上。
正手接杀球勾对角网前球的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拍柄稍向外转,拇指斜贴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食指第二指关节和其他三指的指根贴在拍柄外侧的宽面上,拍柄不贴掌心。
反手接杀球勾对角网前球的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拍柄离开掌心,同时将拍柄向内转动,拇指第二指关节的内侧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第二指关节贴在拍柄的下中宽面上,其余三指自然抓在下中宽面和拍柄内侧的宽面上。
下面是基本的击球动作,动作简单,但要掌握要领并勤加练习才能熟练运用
击高球是后场击球技术之一,高球为分为高远球和平高球。击高远球就是把球打的又高又远,球飞至对方底线是从高球发展而来,它飞行的速度比高远球快,弧线比高远球低,是后场进攻的有效技术之一。击高球可分为正手、头顶、反手击直线和对角线高球。
正手击直线高球和对角线高球
起跳后手腕控制球拍对准来球路线,快速挥拍击打球的后部,球即沿着直线飞行;若手腕控制拍面击球托的右下方,球则沿着对角线方向飞行。击球后,手臂随惯性自然回收至胸前。如图:
头顶击直线高球和对角高球
如果对方过来的球飞往后场区,那么击球点应该选择在头顶上前方的部位,用力挥拍鞭击球托后部,使球沿直线高飞过网。
头顶击对角高球,握拍手法略有不同,用拇指和食指向左捻动拍柄,使虎口对准拍靠外的小棱边,球拍仍由右后绕过头顶,小臂向前方内旋带动手腕收发力,形成鞭击,击球托的左后部。击球后,小臂内旋较名显,惯性作用较大,手臂自然往前摆动。
反手击高远球
如果对方的来球向左后场区的时候,要迅速把身体转向后方,移动到适合的击球位置,背对球网,反手握拍,沿半弧形击球,把球击向后上方
正手吊直线球和对角线球
吊直线球时,击球用力的方向是朝前下方,但是击球瞬间,小臂突然减速,用手腕的闪动向下轻轻切击球托的右侧后下方,使球越网后即下落;吊对角线球时,击球用力的方向是对角线斜下方。如图
[NextPage]
头顶吊直线球和头顶吊对角线球
击球动作几乎和头顶直线高远球相似,只是击球的瞬间,小臂突然内旋并往前下方挥拍,手腕的外伸后展带动球拍轻点球托的左侧后下部,球沿直线飞行。 (如图)
反手吊直线球和反手吊对角线球
反手吊直线球和反手吊对角线球的击球前的动作同反手击高球动作类似。不同的是小臂要上摆,用拇指内侧顶住拍柄,手腕向后“甩腕”轻击球托的后下部位,使球的飞行方向朝着直线和对角线和对角线方向落到对角线方向落到对方网前
腾空突击扣杀
除了上述三种扣杀技术外,还有一种扣杀是比赛中经常会用到的,它就是腾空突击扣杀技术。当对手击出弧度较低的平高球时,身体腾空,上体后仰成反弓形,肩尽量后拉,击球时,小臂快速举起,手腕从后伸到旋内、小臂跟着屈收压腕鞭打,高速向前下击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