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跪求红楼梦弟五十四回简介(350字左右)
五十四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却说贾珍贾琏暗暗预备下大簸箩的钱,听见贾母说"赏",他们也忙命小厮们快撒钱.只听满台钱响,贾母大悦.
二人遂起身, 小厮们忙将一把新暖银壶捧在贾琏手内,随了贾珍趋至里面.贾珍先至李婶席上,躬身取下杯来,回身,贾琏忙斟了一盏,然后便至薛姨妈席上,也斟了. 二人忙起身笑说:"二位爷请坐着罢了,何必多礼."于是除邢王二夫人,满席都离了席 ,俱垂手旁侍.贾珍等至贾母榻前,因榻矮,二人便屈膝跪了.贾珍在先捧杯,贾琏在后捧壶. 虽止二人奉酒,那贾环弟兄等,却也是排班按序,一溜随着他二人进来,见他二人跪下, 也都一溜跪下.宝玉也忙跪下了.史湘云悄推他笑道:"你这会又帮着跪下作什么? 有这样,你也去斟一巡酒岂不好?"宝玉悄笑道:"再等一会子再斟去."说着,等他二人斟完起来, 方起来.又与邢夫人王夫人斟过来.贾珍笑道:"妹妹们怎么样呢?" 贾母等都说:"你们去罢,他们倒便宜些."说了,贾珍等方退出.
当下天未二鼓, 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正在热闹之际,宝玉因下席往外走. 贾母因说:"你往那里去!外头爆竹利害,仔细天上掉下火纸来烧了."宝玉回说: "不往远去,只出去就来."贾母命婆子们好生跟着.于是宝玉出来,只有麝月秋纹并几个小丫头随着. 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王夫人忙起身笑回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听了点头, 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凤姐儿忙过来笑回道:"今儿晚上他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人谁不偷来瞧瞧.他还细心,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备,各色都不便宜, 所以我叫他不用来,只看屋子.散了又齐备,我们这里也不耽心,又可以全他的礼,岂不三处有益.老祖宗要叫他,我叫他来就是了."贾母听了这话,忙说:"你这话很是,比我想的周到,快别叫他了.但只他妈几时没了,我怎么不知道."凤姐笑道:"前儿袭人去亲自回老太太的,怎么倒忘了."贾母想了一想笑说:"想起来了.我的记性竟平常了. "众人都笑说:"老太太那里记得这些事."贾母因又叹道:"我想着,他从小儿伏侍了我一场,又伏侍了云儿一场,末后给了一个魔王宝玉,亏他魔了这几年.他又不是咱们家的根生土长的奴才, 没受过咱们什么大恩典.他妈没了,我想着要给他几两银子发送, 也就忘了."凤姐儿道:"前儿太太赏了他四十两银子,也就是了."贾母听说, 点头道: "这还罢了.正好鸳鸯的娘前儿也死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边,我也没叫他家去走走守孝, 如今叫他两个一处作伴儿去."又命婆子将些果子菜馔点心之类与他两个吃去.琥珀笑说:"还等这会子呢,他早就去了."说着,大家又吃酒看戏.
且说宝玉一径来至园中,众婆子见他回房,便不跟去,只坐在园门里茶房里烤火, 和管茶的女人偷空饮酒斗牌.宝玉至院中,虽是灯光灿烂,却无人声.麝月道:"他们都睡了不成?咱们悄悄的进去唬他们一跳."于是大家蹑足潜踪的进了镜壁一看,只见袭人和一人二人对面都歪在地炕上,那一头有两三个老嬷嬷打盹.宝玉只当他两个睡着了, 才要进去,忽听鸳鸯叹了一声,说道:"可知天下事难定.论理你单身在这里,父母在外头,每年他们东去西来,没个定准,想来你是不能送终的了,偏生今年就死在这里 , 你倒出去送了终."袭人道:"正是.我也想不到能够看父母回首.太太又赏了四十两银子,这倒也算养我一场,我也不敢妄想了."宝玉听了,忙转身悄向麝月等鹊篮"谁知他也来了.我这一进去,他又赌气走了,不如咱们回去罢,让他两个清清静静的说一回 .袭人正一个闷着,他幸而来的好."说着,仍悄悄的出来.
宝玉便走过山石之后去站着撩衣,麝月秋纹皆站住背过脸去,口内笑说:"蹲下再解小衣, 仔细风吹了肚子."后面两个小丫头子知是小解,忙先出去茶房预备去了.这里宝玉刚转过来,只见两个媳妇子迎面来了,问是谁,秋纹道:"宝玉在这里,你大呼小叫, 仔细唬着罢."那媳妇们忙笑道:"我们不知道,大节下来惹祸了.姑娘们可连日辛苦了. "说着,已到了跟前.麝月等问:"手里拿的是什么?"媳妇们道:"是老太太赏金, 花二位姑娘吃的. "秋纹笑道:"外头唱的是<<八义>>,没唱<<混元盒>>,那里又跑出' 金花娘娘'来了."宝玉笑命:"揭起来我瞧瞧."秋纹麝月忙上去将两个盒子揭开.两个媳妇忙蹲下身子, 宝玉看了两盒内都是席上所有的上等果品菜馔,点了一点头,迈步就走. 麝月二人忙胡乱掷了盒盖,跟上来.宝玉笑道:"这两个女人倒和气,会说话,他们天天乏了, 倒说你们连日辛苦,倒不是那矜功自伐的."麝月道:"这好的也很好,那不知礼的也太不知礼."宝玉笑道:"你们是明白人,耽待他们是粗笨可怜的人就完了. "一面说,一面来至园门.那几个婆子虽吃酒斗牌,却不住出来打探,见宝玉来了,也都跟上了.来至花厅后廊上,只见那两个小丫头一个捧着小沐盆,一个搭着手巾,又拿着沤子壶在那里久等. 秋纹先忙伸手向盆内试了一试,说道:"你越大越粗心了,那里弄的这冷水."小丫头笑道:"姑娘瞧瞧这个天,我怕水冷,巴巴的倒的是滚水,这还冷了. "正说着,可巧见一个老婆子提着一壶滚水走来.小丫头便说:"好奶奶,过来给我倒上些. "那婆子道:"哥哥儿,这是老太太泡茶的,劝你走了舀去罢,那里就走大了脚."秋纹道: "凭你是谁的,你不给?我管把老太太茶吊子倒了洗手."那婆子回头见是秋纹, 忙提起壶来就倒.秋纹道:"够了.你这么大年纪也没个见识,谁不知是老太太的水!要不着的人就敢要了."婆子笑道:"我眼花了,没认出这姑娘来."宝玉洗了手,那小丫头子拿小壶倒了些沤子在他手内,宝玉沤了.秋纹麝月也趁热水洗了一回,沤了,跟进宝玉来.
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也从李婶薛姨妈斟起,二人也让坐.贾母便说:"他小,让他斟去, 大家倒要干过这杯."说着,便自己干了.邢王二夫人也忙干了,让他二人.薛李也只得干了. 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 宝玉听说, 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 宝玉一气饮干. 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 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宝玉忙道:"没有吃冷酒."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 不过白嘱咐你."然后宝玉将里面斟完,只除贾蓉之妻是丫头们斟的.复出至廊上,又与贾珍等斟了.坐了一回,方进来仍归旧坐.
一时上汤后, 又接献元宵来.贾母便命将戏暂歇歇:"小孩子们可怜见的,也给他们些滚汤滚菜的吃了再唱."又命将各色果子元宵等物拿些与他们吃去.一时歇了戏, 便有婆子带了两个门下常走的女先生儿进来,放两张杌子在那一边命他坐了,将弦子琵琶递过去.贾母便问李薛听何书,他二人都回说:"不拘什么都好."贾母便问:"近来可有添些什么新书? "那两个女先儿回说道:"倒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贾母问是何名,女先儿道:"叫做<<凤求鸾>>."贾母道:"这一个名字倒好,不知因什么起的,先大概说说原故,若好再说."女先儿道:"这书上乃说残唐之时,有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氏, 名唤王忠,曾做过两朝宰辅.如今告老还家,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众人听了,笑将起来.贾母笑道:"这重了我们凤丫头了."媳妇忙上去推他,"这是二奶奶的名字, 少混说."贾母笑道:"你说,你说."女先生忙笑着站起来,说:"我们该死了, 不知是奶奶的讳."凤姐儿笑道:"怕什么,你们只管说罢,重名重姓的多呢."女先生又说道:"这年王老爷打发了王公子上京赶考,那日遇见大雨,进到一个庄上避雨 . 谁知这庄上也有个乡绅,姓李,与王老爷是世交,便留下这公子住在书房里.这李乡绅膝下无儿,只有一位千金小姐.这小姐芳名叫作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贾母忙道:"怪道叫作<<凤求鸾>>.不用说,我猜着了,自然是这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 "女先儿笑道:"老祖宗原来听过这一回书."众人都道:"老太太什么没听过!便没听过 ,也猜着了."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 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 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 "贾母笑道:"这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 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 , 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 他们姊妹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李薛二人都笑说 :"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
凤姐儿走上来斟酒, 笑道:"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 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他一面斟酒,一面笑说,未曾说完, 众人俱已笑倒.两个女先生也笑个不住,都说:"奶奶好刚口.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了."薛姨妈笑道:"你少兴头些,外头有人,比不得往常."凤姐儿笑道: "外头的只有一位珍大爷.我们还是论哥哥妹妹,从小儿一处淘气了这么大.这几年因做了亲,我如今立了多少规矩了.便不是从小儿的兄妹,便以伯叔论,那<<二十四孝>>上'斑衣戏彩',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了一笑,多吃了一点儿东西,大家喜欢,都该谢我才是,难道反笑话我不成?"贾母笑道:"可是这两日我竟没有痛痛的笑一场,倒是亏他才一路笑的我心里痛快了些,我再吃一钟酒."吃着酒,又命宝玉:"也敬你姐姐一杯."凤姐儿笑道:"不用他敬,我讨老祖宗的寿罢."说着,便将贾母的杯拿起来,将半杯剩酒吃了,将杯递与丫鬟,另将温水浸的杯换了一个上来. 于是各席上的杯都撤去,另将温水浸着待换的杯斟了新酒上来, 然后归坐.
女先生回说: "老祖宗不听这书,或者弹一套曲子听听罢."贾母便说道:"你们两个对一套<<将军令>>罢."二人听说,忙和弦按调拨弄起来.贾母因问:"天有几更了." 众婆子忙回:"三更了."贾母道:"怪道寒浸浸的起来."早有众丫鬟拿了添换的衣裳送来.王夫人起身笑说道:"老太太不如挪进暖阁里地炕上倒也罢了.这二位亲戚也不是外人,我们陪着就是了."贾母听说,笑道:"既这样说,不如大家都挪进去,岂不暖和?" 王夫人道:"恐里间坐不下."贾母笑道:"我有道理.如今也不用这些桌子,只用两三张并起来,大家坐在一处挤着,又亲香,又暖和."众人都道:"这才有趣."说着,便起了席 .众媳妇忙撤去残席,里面直顺并了三张大桌,另又添换了果馔摆好.贾母便说:"这都不要拘礼, 只听我分派你们就坐才好."说着便让薛李正面上坐,自己西向坐了,叫宝琴, 黛玉,湘云三人皆紧依左右坐下,向宝玉说:"你挨着你太太."于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中夹着宝玉,宝钗等姊妹在西边,挨次下去便是娄氏带着贾菌,尤氏李纨夹着贾兰, 下面横头便是贾蓉之妻.贾母便说:"珍哥儿带着你兄弟们去罢,我也就睡了." 贾珍忙答应,又都进来.贾母道:"快去罢!不用进来,才坐好了,又都起来.你快歇着,明日还有大事呢."贾珍忙答应了,又笑说:"留下蓉儿斟酒才是."贾母笑道:"正是忘了他. "贾珍答应了一个"是",便转身带领贾琏等出来.二人自是欢喜,便命人将贾琮贾璜各自送回家去,便邀了贾琏去追欢买笑,不在话下.
这里贾母笑道: "我正想着虽然这些人取乐,竟没一对双全的,就忘了蓉儿.这可全了, 蓉儿就合你媳妇坐在一处,倒也团圆了."因有媳妇回说开戏,贾母笑道:"我们娘儿们正说的兴头, 又要吵起来.况且那孩子们熬夜怪冷的,也罢,叫他们且歇歇,把咱们的女孩子们叫了来, 就在这台上唱两出给他们瞧瞧."媳妇听了,答应了出来,忙的一面着人往大观园去传人,一面二门口去传小厮们伺候.小厮们忙至戏房将班中所有的大人一概带出,只留下小孩子们.
一时, 梨香院的教习带了文官等十二个人,从游廊角门出来.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 因不及抬箱,估料着贾母爱听的三五出戏的彩衣包了来.婆子们带了文官等进去见过, 只垂手站着.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等唱什么? 刚才八出< <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这些姑娘都比咱们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 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玩戏家的班子, 虽是小孩子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萧合,笙笛一概不用."文官笑道:"这也是的,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 再听一个喉咙罢了."贾母笑道:"正是这话了."李婶薛姨妈喜的都笑道: "好个灵透孩子,他也跟着老太太打趣我们."贾母笑道:"我们这原是随便的顽意儿,又不出去做买卖,所以竟不大合时."说着又道:"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也不用抹脸.只用这两出叫他们听个疏异罢了.若省一点力,我可不依."文官等听了出来, 忙去扮演上台,先是<<寻梦>>,次是<<下书>>.众人都鸦雀无闻,薛姨妈因笑道: "实在亏他,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贾母道:"也有,只是象方才<< 西楼.楚江晴>>一支,多有小生吹萧和的.这大套的实在少,这也在主人讲究不讲究罢了. 这算什么出奇?"指湘云道:"我象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 < 胡茄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众人都道:"这更难得了."贾母便命个媳妇来,吩咐文官等叫他们吹一套<<灯月圆>>.媳妇领命而去.
当下贾蓉夫妻二人捧酒一巡,凤姐儿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 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一个'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笑道:"这是个好令, 正对时对景."忙命人取了一面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与女先儿们击着,席上取了一枝红梅. 贾母笑道:"若到谁手里住了,吃一杯,也要说个什么才好."凤姐儿笑道:"依我说,谁象老祖宗要什么有什么呢.我们这不会的,岂不没意思.依我说也要雅俗共赏, 不如谁输了谁说个笑话罢."众人听了,都知道他素日善说笑话,最是他肚内有无限的新鲜趣谈. 今儿如此说,不但在席的诸人喜欢,连地下伏侍的老小人等无不喜欢. 那小丫头子们都忙出去,找姐唤妹的告诉他们:"快来听,二奶奶又说笑话儿了. "众丫头子们便挤了一屋子.于是戏完乐罢.贾母命将些汤点果菜与文官等吃去, 便命响鼓. 那女先儿们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乱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恰恰至贾母手中,鼓声忽住.大家呵呵一笑,贾蓉忙上来斟了一杯.众人都笑道:"自然老太太先喜了 ,我们才托赖些喜."贾母笑道:"这酒也罢了,只是这笑话倒有些个难说."众人都说:" 老太太的比凤姐儿的还好还多, 赏一个我们也笑一笑儿."贾母笑道:"并没什么新鲜发笑的,少不得老脸皮子厚的说一个罢了."因说道:"一家子养了十个儿子,娶了十房媳妇. 惟有第十个媳妇伶俐,心巧嘴乖,公婆最疼,成日家说那九个不孝顺.这九个媳妇委屈,便商议说:`咱们九个心里孝顺,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所以公公婆婆老了, 只说他好, 这委屈向谁诉去?'大媳妇有主意,便说道:'咱们明儿到阎王庙去烧香,和阎王爷说去,问他一问,叫我们托生人,为什么单单的给那小蹄子一张乖嘴,我们都是笨的. '众人听了都喜欢,说这主意不错.第二日便都到阎王庙里来烧了香,九个人都在供桌底下睡着了. 九个魂专等阎王驾到,左等不来,右等也不到.正着急,只见孙行者驾着筋斗云来了, 看见九个魂便要拿金箍棒打,唬得九个魂忙跪下央求.孙行者问原故,九个人忙细细的告诉了他.孙行者听了,把脚一跺,叹了一口气道:'这原故幸亏遇见我,等着阎王来了,他也不得知道的.'九个人听了,就求说:'大圣发个慈悲,我们就好了.'孙行者笑道:'这却不难.那日你们妯娌十个托生时,可巧我到阎王那里去的 , 因为撒了泡尿在地下,你那小婶子便吃了.你们如今要伶俐嘴乖,有的是尿,再撒泡你们吃了就是了."说毕,大家都笑起来.凤姐儿笑道:"好的,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 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 "尤氏娄氏都笑向李纨道:"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人儿."薛姨妈笑道:"笑话儿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说着又击起鼓来.小丫头子们只要听凤姐儿的笑话,便悄悄的和女先儿说明,以咳嗽为记.须臾传至两遍, 刚到了凤姐儿手里, 小丫头子们故意咳嗽,女先儿便住了.众人齐笑道:"这可拿住他了. 快吃了酒说一个好的,别太逗的人笑的肠子疼."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 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 ,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众人听他说着,已经笑了,都说 :"听数贫嘴,又不知编派那一个呢."尤氏笑道:"你要招我,我可撕你的嘴."凤姐儿起身拍手笑道:"人家费力说,你们混,我就不说了."贾母笑道:"你说你说,底下怎么样? " 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众人见他正言厉色的说了, 别无他话,都怔怔的还等下话,只觉冰冷无味.史湘云看了他半日. 凤姐儿笑道:"再说一个过正月半的.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 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湘云道:" 难道他本人没听见响?"凤姐儿道:"这本人原是聋子."众人听说,一回想,不觉一齐失声都大笑起来. 又想着先前那一个没完的,问他:"先一个怎么样?也该说完."凤姐儿将桌子一拍, 说道:"好罗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着人忙着收东西还闹不清,那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了."众人听说,复又笑将起来.凤姐儿笑道: "外头已经四更,依我说,老祖宗也乏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____散了'罢."尤氏等用手帕子握着嘴,笑的前仰后合,指他说道:"这个东西真会数贫嘴."贾母笑道:"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一面说,一面吩咐道:"他提炮仗来,咱们也把烟火放了解解酒 ."
贾蓉听了, 忙出去带着小厮们就在院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皆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巧,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花炮.林黛玉禀气柔弱, 不禁毕驳之声, 贾母便搂他在怀中.薛姨妈搂着湘云.湘云笑道:"我不怕."宝钗等笑道:"他专爱自己放大炮仗,还怕这个呢."王夫人便将宝玉搂入怀内.凤姐儿笑道:"我们是没有人疼的了."尤氏笑道:"有我呢,我搂着你.也不怕臊,你这孩子又撒娇了,听见放炮仗, 吃了蜜蜂儿屎的,今儿又轻逛起来."凤姐儿笑道:"等散了,咱们园子里放去. 我比小厮们还放的好呢."说话之间,外面一色一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的满天星,九龙入云,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碎小爆竹.放罢,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 莲花落",撒了满台钱,命那孩子们满台抢钱取乐.又上汤时,贾母说道:"夜长,觉的有些饿了."凤姐儿忙回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贾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罢."凤姐儿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贾母笑道:"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 " 凤姐儿又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说着,又命人撤去残席,外面另设上各种精致小菜.大家随便随意吃了些,用过漱口茶,方散.
十七日一早, 又过宁府行礼,伺候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方回来.此日便是薛姨妈家请吃年酒.十八日便是赖大家,十九日便是宁府赖升家,二十日便是林之孝家,二十一日便是单大良家, 二十二日便是吴新登家.这几家,贾母也有去的,也有不去的,也有高兴直待众人散了方回的, 也有兴尽半日一时就来的.凡诸亲友来请或来赴席的, 贾母一概怕拘束不会,自有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三人料理.连宝玉只除王子腾家去了, 余者亦皆不会,只说贾母留下解闷.所以倒是家下人家来请,贾母可以自便之处, 方高兴去逛逛.闲言不提,且说当下元宵已过____
B. 求典型的东北话
棒子面儿--玉米面
炊橱--刷锅用具
找先生扎咕扎咕--找人治疗一下身体
土虏喀--大的,成块的土
买点衣服拉哄地--买点衣服什么的
不待劲--做事不是那回事儿
流流瓶子--玻璃瓶
遛人--拿东西扔出去打人
哨人--骗人
炎岁--香菜〔字可能不对,读是这么读的〕
揍手地--开春收拾田地
瞎鲁鲁--乱说话
坐窝--直接
来带--狼一类的动物
堆委--坐到地上
鳖bie犊子--骂人的话
晌午头子:中午
乌了巴突:水不太开乔
扎古扎古:我给你治一治。治病!
敲黑:形容比较黑
拉轰地,吾地:一类的,语气词。
整不机密:弄不把握。
脖儿搂:耳光
磨叽:罗嗦
咯几:心里别扭
打不了腰:没什么出息
饥荒:外债
这疙瘩:这块地方,这地方
老疙瘩:在家里兄弟姐妹中最小的
中:行,可以
夜来个:昨天
嘎东:赌点东西
哨人:捉弄人
开瓢:指板砖或石头之类的砸在脑袋上出来的效果。
粘歪:起腻
能(nēng)叽:嘟囔,小声磨叽 癞叽:不精神,发蔫
小掂(diàn)儿:小气,同意词 抠门
呐咂(nā zà):窝囊,憋屈
坐蜡:事情很棘手
掉链子:关键时候不行了,指物指人指事都可。
撒嘛:东张西望
瘪独子:混蛋,没人样
棵碜:形容人长的很丑
噜噜:唠唠叨叨
噶哈:干什么,语气词。
干儿手:混子,混混
蹿蹬:鼓动
悄:就是挺的意思。咱们说的俏黑悄黑的就是挺黑的
白忽:吹牛
胡次:胡说的意思
车车或浪系:指搭理 例:大家都别车车那个人
五迷三道:晕头转向~ (应该是五迷三道,好像不算)
唠嗑:聊天
咋地 :怎么地
冒了:就是多了(例:喝冒了,就是喝多了,同意词还有喝高了)
匹:意思为比,你匹他高一些,你比他高一点,但比一比不说成匹一匹
尿叽:说话挺逗的意思。
悄尿儿的:就是偷偷的意思
吆或:大声喊
前后脚儿:指一先一后
浪张:大概和嚣张的意思相近,不过是贬义词。多指女人风骚,钩三搭四
得(dè)色:指臭显摆,自己哪里好生怕别人不知道
妖道把势:指女人泼辣
色:在“瞧你那色!”里读 shaǐ 作德行讲
吭吃瘪肚:笨的话都说不利索
涨冒或涨包,很张狂的意思。
无极六兽:百无聊赖
来逮(laí daì):名词意思是狼,形容词一般这样说“你咋那么来逮!”一般形容人比较狠,绝,狼心狗肺。
各应人:烦人,讨人厌
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哪的人
朝:傻,例:你朝不朝!
精:朝的反义词,形容人很精明。但注意,如果说你2精子,那又是一个意思了,指精神病患者。
朝种:骂人话,形容人很蠢
先生:赤峰人说先生可不是尊敬的意思说你是个大先生,意思就是说你是个冤种~
尿:显能耐的意思,例如:你挺有尿阿~~~。加注:尿还有一个意思 就是搭理的意思 如:我以后再也不尿你这号人啦
遂了吧:意思胆怯了
屁屎狼烟:十分狼狈的样子
各应人:烦人的意思 魔症:神经病
半吊子:吊子是水壶,半吊子就是半壶水,意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多用于长辈教训小辈时。
隔色(gé shaí):不合群,特立独行但不招人喜欢,有时使人反感。
熊:1作形容词,不行了,完蛋了的意思,如“熊了”2作名词,一种体液
肉:有“活到”的意思,不过更甚,像一把掌拍不出一个屁来的人,我们用肉来形容
哏:读gén,赤峰方言读gèn,此哏不同于相声里所说的“捧哏、逗哏”,赤峰方言里这字较难解释,类似词语是“土气”有不入流,看着别扭的意思,此字用来形容仪表,给我感觉是这样:脚穿黄胶鞋,绿军裤,高领衫,外穿一袖口商标未去掉的西服,完后在在光光的脖子上打一领带,就这感觉,叫哏。哏的同意词有老哏,山老哏,山炮,山,但形容方面不一样。
老炎:太阳
爷了盖:脑门
拨了盖:膝盖
旮旯岔:羊关节骨,一种小女孩爱玩的丢口袋小游戏的必要道具,70年代生人的肯定都知道。
哈喇子:口水。
老家子或家巧儿:麻雀
长虫:蛇
二椅子:指看起来不男不女的人
棒子秸:指玉米杆
甘蔗:甜棒
嘎达白:圆白菜
辣菜嘎达:芥菜
山药:薯仔
C. 考上大学后我能称呼女孩子为娘们吗
考上大学以后,你最好称呼其她的女孩子,如果叫她们娘们这个名称,我觉得并不是特别的好听
D. 苗族风俗
苗族的婚姻严禁同宗族者婚配,一般是异姓通婚,同姓不同宗有的也可通婚。婚姻缔结的主要形式是自主婚姻。自主婚姻是男女青年在跳月、跳场和其他相会场合中认识,自己掌握婚姻主动权。毕节地区和云南屏边等地,结婚一般都是新娘步行到夫家,不拜堂。但湘西地区是坐轿,威宁地区是坐轿或骑马。宣恩新娘到夫家时,必须从侧门进入洞房,并由陪伴的未婚姑娘端盘请新娘新郎喝交杯酒。贵州黔东南的一些地区,夫家要准备一对熟鲤鱼给新娘掐鱼祭祖,表示她已成为夫家的成员。
婚后,新娘有住夫家或暂住娘家两种情况。湖南、湖北、川东、贵州松桃、天柱和晴隆的部分苗族中,新娘出嫁以后就长住夫家。其他地区多是结婚后当天或次日,新娘即回娘家,每逢节日和农忙季节,或夫家有婚丧之事时,才去住一段时间,如此数年以后,才长住夫家。离婚,男女任何一方都可提出。
苗族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在家庭中,夫妻的地位基本平等。大多数苗族都实行小家庭制,儿子结婚生育后即自立门户,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三代。有些人家要所有兄弟都结婚后才开始分居。云南部分地区要父母死后才分居。
拔雉毛
广西苗族小伙子向意中人求爱,在芦笙上插上一支美丽的野鸡毛,对着姑娘吹起动听的曲子。小伙子舞动着芦笙使野鸡毛轻拂着姑娘的脸颊。假如姑娘有意,就随手拨下芦笙上的野鸡毛;反之,就不拔而转身走开。
半路"抓亲"
此风俗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姑娘结婚时,由六个年轻姑娘和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组成送亲队伍。迎亲队伍由六个小伙子和两个姑娘组成。两支队伍都在清晨五更相向出发,相会后,迎亲队伍把挑来的糯米饭交给送亲的大嫂,大嫂把盛新娘用品的竹篮交给迎亲的姑娘,然后起把糯米饭给大家吃。这时迎亲的一个姑娘说:"婆婆,谁是我家嫂嫂啊?"话音没落,送亲的姑娘将新娘紧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迎亲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设法去"抓"新娘。最终新娘还是被"抓"走了,送亲的也便完成了任务。迎亲的带走新娘,双方道别而去。
半夜搬家
是云南祥云县茶朗哨乡苗族的一种世代相传的习俗。旧社会半夜搬家是为躲避财主的债务,如今已失去本来的意义,成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活动了。不论谁搬家,村里人都来帮忙祝贺。他们把要搬走的东西放在院子中间,吹芦笙、吹唢呐,弹三弦,大家围着家具起舞,歌舞一停,主人忙给客人敬酒。把家具搬放在新房院后,再次围成圈跳起欢快的舞蹈。跳舞的圈子十分讲究,中间一圈是小孩,象征苗家的希望和未来;第二圈是姑娘,象征美好的花朵;第三圈是小伙子,象征着苗家兴旺坚强;第四、五圈是老人,表示苗家儿女在老一辈培养、教育下茁壮成长。
踩脚
也叫"踩妹脚"。是广西桂北大苗山一带的苗族男女青年表示爱情的一种方式。苗族青年在传统节日里,通过跳芦笙、踩堂舞、对歌等形式选择了意中人,但当众难以启口,男青年便趁人不注意时,脚尖轻轻踩女青年的脚,以试其态度,若女青年也如法回报,就表示接受求爱;否则,也不会责怪对方。经过"踩脚"确定了恋情,便可频繁幽会,互赠信物,然后就由双方父母商定婚期。
草标
苗族民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青年男女传递爱情用草标作纽带。草标形式各异,却很讲究,都传递着美好的愿望。有的用几根小草,表示几天后相会;有的将草扎成圆圈,表示团圆有望;有的青草夹黄,黄示称场再相会。传说以前有个苗族小伙子阿本和苗族姑娘阿贝相爱,不料,阿贝姑娘被寨主看上并被抢走,当阿本来到的约会地点时,却不见阿贝的踪影,只见路旁有个草标,知道大事不妙,便按草标指约方向,到寨主家救出了阿贝姑娘。从此,他们离开家乡过上了幸福日子。草标的妙用也就从此流传了下来。
吃年
苗族人民自称过年为"吃年",意思是说"年"被大家吃掉了,过去了。"吃年"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各地开展吹芦笙、斗牛、踢毽子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吃年"过去后,就要把铜鼓、芦笛收起来,开始春耕。苗族分布较广,"吃年"时间不同,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有的在正月,而雷公山一带的苗族"吃年"分三次过,九月吃初年,十月吃中年,冬月吃完年(又称放牛年)。
聪明卡
"卡"是被卡住不让通行。苗乡有时一对对男女青年聚集在路边、树林、小溪旁对歌。见有过路的就以对歌进行考问,这就是被"卡"住了。被卡住的人要以歌还歌,实际上这是比聪明、比智慧的考试。如果客方赢了,主方要赔礼送行;如果主方赢了,客方要承认自己输了才放行。如果不分胜负,主方要款待客方,然后再继续对歌。直到分出胜负为止,或另约时间,再次较量。
分鸡心
苗岭山区的苗族,有"分鸡心"的习俗。每逢佳节,主人便把客人请到家。吃饭时,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就会把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但客人不能独自享用,必须与在座的老人同享。这样说明你大公无私、办事公道,愿为他们服务,是靠得住的朋友。否则,就会失去威信,也不会得到他们的帮助。苗家以鸡、鸭为招待客人的佳品,而鸡心、鸭心又是最贵重部分,把鸡心让给你,就说明已把"心"交给你了,而在座的人也等着你"心"交给他们,这样便于一道工作,互相帮助。
花带与超带
苗族青年表示爱情的信物。云南昭通、大吴、彝良、永善等地的苗族男女青年相爱后,要互赠信物。姑娘送小伙子一根用彩线编织成的花带,长约1米,宽3-4厘米,上面绣着山川花草图案,寓意为"千里姻缘一线牵"。小伙子回赠姑娘一根线吊子。双方定情时,姑娘要送对方一根用雪白麻织成的长约150厘米、宽约30厘米的抄带,寓意为将纯洁的爱情献给对方,对方回赠一把梳子和一个圆镜,表示终身相爱,白头到老。
坡会
传说很久以前,龙牙寨有个山青水秀的马蹄坡。每年春天都有许多姑娘、小伙子在这里放牧。一天,一个主官路过这里,见苗家姑娘漂亮,便叫随从去抢。小伙子见状,一齐吹响牛角,唤来了手握大刀、锄头的苗族人民,他们拥上马蹄坡,赶走了土官。为了庆祝胜利,他们在此唱歌跳舞。从此以后,便形成了传统的坡会。现在每逢节日,人民穿上节目的盛装,汇集在芦笙坪上赛歌、跳舞、爬竿、斗牛,利用这个盛会唱歌今天幸福的生活。
E. 怎样画好吊子
高桥留美子
高桥留美子于1957年10月10日出生在日本新泻县新泻市,父亲是位医生,家中共有兄妹三人。她自小喜爱信手涂鸦,但父母并不很同意她做一个职业漫画人,但在哥哥的鼓励之下,她从高中时期就参加了漫画研究会。
在顺利通过了日本女子大学艰难的入学考试之后,高桥就搬进了东京中野的一间学生公寓里面,她在这里工作了数年,这段经验后来成为作品《一刻公寓》的基?H胙Р痪茫�咔挪渭恿诵〕匾环虻穆��遗嘌抵行?-剧画村塾,并在那里学习了漫画技巧。但对高桥来说,改变命运的是1978年。
利用春假画出的处女作《任性的家伙们》,出乎意料的获得了第2届小学馆新人佳作大奖。而借此契机,高桥迈入了《少年SUNDAY》连载作者的行列中。
在初获大奖的同年,高桥推出了她的第一部长篇连载《福星小子》。以花心轻浮的高中声诸星当以及拉姆为中心,包括了人类、妖怪、宇宙人在内的大混乱生活,漫画《福星小子》惹来了大批漫画迷的拥护,高桥的时代来临了。原本《福星小子》只是做为试画在杂志上短期连载,但在读者们热烈的呼唤中,追加了10回,没想到10回出去后就不可收拾,热情的读者们要求一定要长篇连载。这时高桥正有意辍学,全心投入漫画创作当中,却遭遇到家人的强烈反对,故《福星小子》的连载时断时续。直到1980年大学毕业以后,从《少年SUNDAY》第15期开始,才正式进入长篇连载。
1987年2月,连载时间长达7年之久的《福星小子》才正式结束。真如标题一样,它为高桥带来了第26届小学漫画赏的殊荣的同时。更为她带来了大批死忠的FANS。漫坛知名漫画家的名字中,赫然出现了“高桥留美子”的名字。
与此同时,她的另一部至今不衰的大作《相聚一刻》也开始在杂志上出现,这是高桥众多喜剧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部。作品里没有武功高强的帅哥,也没有超能力或者是灵异、魔鬼,它以生活化的现实环境为背景,浓浓的温馨一直贯穿着整个故事,任谁看到最后都会在心中产生一股潺潺的暖流。7年的时间,在这部作品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高桥的画功从生涩转到成熟圆润的过程。除了锻炼笔触,高桥在《相聚一刻》的后面几集,更展现了他在其余作品中前所未见的风格。
80年她陆续发表了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有中篇《一磅的福音》《人鱼传说》系列,短篇集《战国学生会》《P之悲剧》等。1987年,《乱马1/2》问世,作为《福星小子》的姐妹篇,该作保留了前者的优点却又有所提高和发展,加上同名动画的热播,《乱马1/2》成了80年代后期少年漫画的颠峰之作。
《乱马1/2》把高桥的奇思妙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下我将逐个介绍高桥老师于这部作品中的独特之处。
在《乱马》落下帷幕之时,《犬夜叉》的连载又再度为高桥创作生涯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高桥用她独特的构思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为读者们捧出了一部清新、细腻、耐人寻味、感人的战国史诗奇幻漫画精品。如果有人问眼下最具人气的动漫作品,10个人当中也许有9个人会回答其他作品,但一定会有一个人回答是《犬夜叉》。这部作品继《乱马1/2》之后,在漫坛又一次掀起了动漫旋风。
《犬夜叉》的漫画创下了三千万本的惊人销量,动画化是必然的结果和决定。在长达一年多的筹备后,动画一播出,果然收视告捷。原作跨领域改编成卡通、电影、舞台剧、商品、电玩等,每类产品都叫好卖座。滨崎步演唱的电视卡通主题曲“最爱”更是获得该年度唱片大奖,系列电影破140万观赏人次,票房收入高达15亿日币。
高桥的作品,大多是一大班人热热闹闹的,个性鲜明,关系明媚,充满了搞笑场面。但高桥在为我们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在为我们带来思考,这就要说到她的《人鱼》系列作品了。《人鱼》是一反高桥平常轻松搞笑的围绕着“生命”为主题的系列,整个话题中都在不断的思考人类是为什么而活着,怎么样去活才会有意义。高桥塑造了涌太、真鱼两个食用人鱼肉而获得永久生命的形象,故事中出现了和《围城》相同的主题寓意:永生的人在寻找成为平常人的方法,而平常的人却又不断寻找永生的秘方。高桥用细腻的笔法刻画了现代社会人们心中深深的不安、想求平静而又不得的矛盾心态,《人鱼传说》也成为一部最能打动人的心灵,印起人们深思的漫画。生活是沉重的,生活也是真实的,高桥在缔造了许多超现实主义的漫画以外,也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故事,像短篇《HELP》、《老爸13岁》、《只要有你在》等,都是一个个温馨且真实的故事。高桥画“生活”,除了站在普通人的视角外,她还经常用“灵异”的眼睛来看世界,《宝冢的招待》、《IROW》、《红色花束》、《起居间的恋曲》等全都是灵异故事。漫画
作品一览:(因为怕翻译有误,所以作品名大部分都用日文表示)
<1975年>
《虚尘の星》
<1976年>
《风尘》
《そして半分いなくなった》
<1977年>
《バイバイロ一ド》
<1978年>
《背中の战争》
《任性的家伙们!》(エ一スをめざせ!) ※获第二界小学馆新人漫画大
奖
《胜手なやつら》
《がんばり末世》
《黄金的贫乏之神》(黄金の贫乏神)
《福星小子》(うる星やつら)
《不良青年》(不良青年)
《けもの24时间》
<1979年>
《ダストスパ一ト!!》
《涅盘の方程式》
<1980年>
《福星小子》(正式连载)
《?の疾病》
《殖女房——フェアリ テ ル——》
《ふうふ》
《ザ 超女》
《暴食のフォルム》
《めぞん一刻》
《商魂》
<1981年>
《笑え!ヘルプマン》
《怪猫 明》
《エルフィ リ/妖精人》
<1982年>
《国生徒会》
《けも こびるの日记》
《をかけるまなざし》
<1983年>
《笑う标的》
《炎トリッパ 》
《忘れて眠れ》
<1984年>
《われら颜面仲间》
《ハッピ ト ク》
《人鱼は笑わない》
<1985年>
《お婆さんといっしょ》
《鱼の里》
《犬で いか!!》
<1986年>
<1987年>
《YS创刊祝4コマ剧场》
《人鱼の森》
《浪漫の商人》
《1ポンドの福音——秤の上の迷える小羊——》(一磅的福音)
《乱马1/2》(らんま1/2)
《1ポンドの福音——まな板の上の小羊——》
<1988年>
《梦の终わり》
《钵の中》
《1ポンドの福音——小羊どもの梦の?と——》
<1989年>
《うちが女神じゃ!!》
《1ポンドの福音——小羊の复活——》
<1990年>
《Lサイズの幸福》
《1ポンドの福音——十字をきった小羊——》
《约束の明日》
《わたしのスキャンダル》
《グランド ファザ 》
《胜手に 染るんです。》
<1991年>
《Pの悲剧》
《1ポンドの福音——狙われた小羊——》
《スリム 音》
<1992年>
《人鱼の伤》
《ポイの家》
《MOON大ペット王》(第1话、第2话)
《1ポンドの福音——圣夜に泣く小羊——》
<1993年>
《夜叉の瞳》
《百年の恋》
《宝冢への招待》
《MOON大ペット王》(第3话、第4话)
<1994年>
《务の犬》
《最后の颜》
《1orW》
<1995年>
《迷走家族F》
<1996年>
《茶の间のラブソング》
《1ポンドの福音——よろめく小羊——》
《犬夜叉》
<1997年>
《おやじロ ティ ン 》
《不良——ワル—— 》
<1998年>
《お礼にかえて 》
《犬夜叉》连载中....
1975年10月10日出生于新泻市的高留美子上初中时就参加漫画研究会。上大学后又在漫
画脚本家小池一夫的剧画训练班接受培训。1978年,她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利用春假的时间画
出了《任性的家伙们》,获得了第二届小学馆新人漫画大奖,成为《少年星期日》周刊连载作
者。
同年,又开始画《福星小子》,先是作为试画在杂志上短篇连载。1980年在读者的呼声
下,她决定把《福星小子》继续画下去,成为一部在杂志上长篇连载的故事。与此同时,另一
部作品《一刻公寓》也开始连载。1981年《福星小子》荣获第26届小学馆,漫画奖高桥留美子
成为拥有一大批漫画迷的知名漫画家。
接着,她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中长篇故事。
1987年《乱马1/2》问世。作为《福星小子》的姐妹篇的《乱马1/2》,既保留了前
者的优点又比以前有发展提高,真是好上加好。加上同名动画也在电视上连播,在国内国外都
搞得沸沸扬扬,把读者看得如痴如醉。
从绘画技巧来看,高桥留美子早期在极力模仿手冢治虫,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种变化在《福星小子》的前后的卷次中,可以明显地看到。
象其他漫画家一样,高桥留美子作画是有助手的,前后给她作助手的都是女孩子。
她说:“跟女孩子在一起工作可以随随便便,聚精会神地工作,很愉快,一旦有男人就得劳神
了。”
高桥留美子访问录~我的创作生涯
~ 原文出处:尖端出版社之相聚一刻第一集 作者:唐先智 ~
自成为漫画家以来,已度过十年梦幻般的岁月
※ 漫画是为了博君一笑 ※
1987年岁暮之际的一个夜晚,在东京的郊外的一个寂静的住宅街上,窗帘中 透出皓皓灯光的高桥留美子邸,也为了每周的“岁暮”—截稿日,而乱成一团。
一袭红色围裙坐在客厅沙发椅上的高桥老师,刚刚才在厨房准备过年吃的煮 豆。
高桥老师开始叙述这10年的漫画家生活。
这10年来的日子真像是梦幻般,纵使有心体验,恐怕也很难求得这种经验, 只能说是做了一场美好的梦吧!或许明天睁开眼睛仍然是在廉价的公寓里拼命 画着漫画。 除了这种生活以外,我恐怕没适应其它生活了。即使是结婚,建立幸福的家 庭也不能满足了。一边打工一边全力投入画漫画的生活很令我满意。对我而言 ,画漫画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了。 因为我的二十年代,已全部投入《福星小子》和《相聚一刻(一刻) 》这二部作品中。然而我一点也不后悔,幸而我做了。这二部作品代表了我二 十年代的一切。《福星小子》和《相聚一刻》共计四十九卷,是我二十年代的 真空包装,值得一读。 尤其是《福星小子》给读者和我以及朋友的年轻时光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所以在众人关注下完成连载,是一部幸福的作品。 我很高兴《福星小子》的最终回改编成电影,在这五部电影中,以第一部《 唯有你》(Only You,剧场版第一集)最令人感动。我认为它是一部有爱情、 有冒险、有欢笑、有泪水,论王道的作品。 尤其是本回完结篇,更令我深受感动。试演时,当剧情发展到最高潮,拉姆 (lum)让步的时候,眼泪情不自禁的掉下来。对作者而言,这是最大的成功 了。 冷静一想,是我自己画的,所以才感动的落泪嘛!剧情发展到最高潮,我开 始生气时,已经是最后了。读者丝毫不觉得愤怒,反而深受感动,令我 十分欣慰。 我本来认为漫画只是为了博君一笑。既不认为自己能制作,也未曾用很大的 心思我以为原作就是一切,所以完成最终回《男孩遇见女孩》(Boy Meets Girl,《福星》最终回)时,心里真的以为就此结束了。
※ 最终回集众力而成 ※
当我看到杂志连载的《福星小子》预告时,就领悟到“啊—!快结束了…, 于是才开始着手〈男孩遇见女孩〉(Boy Meets Girl,《福星》最后一个单元 也是唯一一个超过10回的单元)第11回“FIN”的着色。 ‧87年1月14日发售的《少年SUNDAY》7月号的预告中刊载了最终回的提示。 所以我的20名朋友交稿当天,我约集了《福星小子》历代负责人到家中。 强制在场的每个人负责一件工作,有的贴网点纸、有的上色,连正在吃东西 的人都轮番上阵。 宴会进行到最热闹时,贴好最后的网点纸。当原稿拿到宴会席上时,大伙儿 同声“哇—!”。真是令人打从心底感到感到温暖的一幕。接着大家迅速的合 拍了纪念照。 此刻我只觉得“啊—!真的结束了”。
★《福星小子》和《相聚一刻》是我十年中的一切
高桥留美子,一九五七年十月十日(天秤座)生于新舄县新舄市。父亲是妇 产科医师,有二个哥哥。高中大学时代都加入漫画研究会,一九七八年得小 学馆新人大赏后即推出《福星小子》、《相聚一刻》、《乱马1/2(らんま 1/2)》。
※ 成长的过程 ※
“我生长在一个富趣味的地方。屋子座落于繁华的的闹区中,邻居有艺妓和 三味琴师,路旁种了柳树,每十栋房子就有一栋是寺庙。 父母是感情融洽的普通夫妇。父母感情融洽,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即 使我想画个坏人也画不出来。总是一面画一面想着,一个过失犯错的人的本性 仍是善良的。或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我始终无法画出真正的坏人来。 儿时也曾遭父亲严厉的斥责,但越来越乖巧。身为开业医师的女儿,生活谈 不上富裕或贫乏,却也过得相当自由。 由于我接受一般的家庭教育,自小养成爱惜金钱的观念,所以至今仍极少为 自己花钱。对服饰品一概没有兴趣。甚至到了小学六年级左右才开使用自己的 零用钱买漫画书。 我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不好动。尤其是天气冷时,提到去玩更毫无反应( 笑)。我通学的小学很远,走路要二、三十分,因此和邻居孩子都不熟。父母 经常说:‘去外面玩!’,我却自然而然的多半呆在家中画图。我有两个哥哥 ,第一次对我说:‘画漫画吧!’的人,是目前当医生的大哥。他说了几句我 不明白的话:‘你看!漫画的要诀就在四格画面。’且督促我画漫画。当时我 是赤冢不二夫的漫画迷,所以就画了《松君与公主》。 这全都是大哥的功劳吧!
※ 第一次投稿 ※
当然不爱念书。尤其是数学,拿零分是家常便饭,所以也遭到很大的挫折感 。国文、英文、日本史也几乎都是搪塞过去的。 高中时虽然是读女校,却和三个朋友组成漫画研究会,却不晓得该做些什么 事,学校里举办文化活动时,我们刻钢板制作了一些印刷品,到处问别人“你 们觉得如何?”。我记得当时好象是临摹了《蜘蛛人》。 当时我是池上辽一的漫画迷,初中一年级时最喜欢看少年周刊,每周刊载三 次的《什么都不要》。叙述公害之街上有一群坏学生扩张恶势力,有一位转学 生十分气愤,却又对他腓束手无策。 当自己喜欢的人被欺负时。转学生再也忍无可忍了。但是池上老师却未在此 以网点加强,而把转学生化成重叠的影像,一看就知道‘啊!杀了这家伙…’ 。这种画法从未有人尝试过,颇有新鲜感。”
■我的漫画修业
高桥老师就是临摹池上老师的画,开始创作生平第一件漫画作品。随后立即 投稿到少年漫画杂志。当时是高中二年级。
“我向少年杂志投稿的原因是强烈地想从事少年漫画的创作。由于从小学一 年级就爱看少年周刊,所以深受影响。对于《男子甲子园》、《明日的丈(台 译:小拳王)》、《柔道一直线》的主人翁,都心怀爱慕之意。 我投稿的第一篇作品描述所有的人都遭到细菌兵器的攻击,求生不得求死不 能,被四学生和上班族交锋的武士剧。 这里无法详述故事内容,总之只是一个小篇幅作品。后来却发现不可以画不 能一言以蔽之的东西。 把池上老师严肃的画改成漫画也是惨痛的教训,当然落选了。当时受 到很大的打击就放弃漫画家之梦了。 后来在父母的鞭策下,才到东京念大学尝试独立的生活。”
高桥老师的朋友们都是喜爱漫画的人。
“第一次在课堂上自我介绍就自称‘我画漫画’。接着又有人说‘我也画’ 。等自我介绍完毕时,已经召集了一群同好。 后来经常在咖啡馆的角落里看到这些朋友和大学漫画研究会的人。经由漫研 的人介绍,画漫画的朋友越来越多,才正式展开我的漫画修业。 本来我都是随心所欲的创作。此时开始才向朋友请益,得知如何定下故事的 发展线,或事前勾勒出主人翁等须凸显的角色等基本事项。 此外例如作画时的视点。刚开始画漫画的人都喜欢从自己所处的视点作画, 所以人物多呈正面挺胸。欲表达主角的感情时视点提高,欲描写四周气氛时拉 长视点凸显客观性,也有人擅长立体结构,经常运用复杂的手法使视点浮出。” 高桥老师接着以自己的经验谈何谓漫画修业。 “画好漫画唯一的方法就是多画,然后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就是研究如何使 别人看的懂。光是自己认为有趣事毫无意义的”。《福星小子》从78年8月发 售的《少年Sunday》39期开始连载。
※ ‘福星小子’ ※
《福星小子》是我衷心想画的作品。也是我在摸索中遭遇许多困难后的创作。 虽然我喜欢SF,我的作品却非科学小说。无论取材于任何的构想,SF都具有 自由描绘的灵活性,这就是我喜欢SF的原因。 无论是幻想着我能飞该有多好,或者在迟到时幻想如果能电传过去多好等等 ,完全可以前后倒置,不顾现实。由于《福星小子》采取SF的灵活方式 ,使我能自由地画出我的愿望。 我喜欢画趣味漫画的原因是读者很快就有反应。眼前看漫画的人一笑晓得‘ 啊,懂了!’。如果是严肃的作品,读者的感动就要相当一段时间才会传达出 来。这是一种像儿童般,希望立刻博君一笑的心里吧。 数年前《福星小子》开始连载时,山上达彦老师的作品《?》曾畅销一时 ,一扫逗趣漫画的一贯型态。之前,漫画中的都去和故事明显的分开。而《?作品名不详》却描写日常的背景,每回都有故事,且在故事中加入趣味性。 我之所以偏好逗趣漫画,完全是受到筒井康隆和平井和正的影响。他们二位 的作品最棒的地方就是可已经由一些日常生活琐事造成翻天覆地的大骚动。或 者进入不可思议的世界里幻游。我也想透过漫画来表达这种世界。同时同时我 也认为漫画家的存在,就是要描写这种世界。 我的漫画都是日常生活,场面不管如何转换阿当仍然在房间里。 从这家伙不管做了什么开始,倒在桌上吃方便面,甚至连茶水都与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不同的只是在不可思议的世界幻游其中罢了。
※ 初次登上专业舞台 ※
《福星小子》就是怀着这种想法创作出来的作品。《福星小子》的原型式第 二个小学馆新人大赏中得到佳作的《任性小子》。 在漫画班中,小池老师看了我画的短篇故事《船上的大野狼》之后,曾说‘ 你能成为专业漫画家’。 “我真的能成为专业者吗?” 我深受感动之余大肆宣传“出头了!出头了!”,但是没想到始终未能出人 头地。既已夸下海口,为了雪耻就必须快发表作品。因此在大二升大三的春假 (注),我画了《任性小子》。 注:日本是采用三学期制度,第三学期和第一学期之间是春假。 投稿后不久,编辑部打电话问我‘愿不愿意作专业老师的助手?’,直到此 时才觉得情况似乎改善了。 但是,一度以为可以出头,却又遭受打击,使我多疑的性格经常怀疑自己未 来的发展。 颁奖典礼当天,我穷得连五百元(日币)电车费都是借来的,好不容易才来 到位于神保町的小学馆大楼,却又没有回程的电车费,所以满脑袋只希望可以 当场领到奖金。奖金果然是日币十万现金! 父母常寄钱来,我也很节俭,不晓得当时怎么会一毛钱都没有,可能都拿去 请到我那里玩的朋友吃饭了吧。
※ 第一封读者来函 ※
《任性小子》原定刊载特刊上,很幸运的却刊载到周刊上。揭刊号的发售日 是六月,天气不错,我起个大早到中野车站去买少年周刊。“哇,登了!哇, 还附上文字!太棒了!” 我夹着书到学校,却发现‘漫研’的每一个人都买了,不禁喜极而泣。 因为这部作品,我接到了第一封读者来函。喜悦万分…。从未想到会有素昧 平生的读者寄信给我。此外,还得到主人翁的肖像画也令我非常高兴,因为他 们竟是如此的投入我所创造的人物中。从此我再也无法停止漫画家之梦了。 更幸运的是一个月后又被通知‘连载’!”
※ 拉姆诞生 ※
《福星小子》这个标题取自于田中主编的提议。起初订为连载五回。
“第一部作品《任性小子》在杂志上刊出时,名叫茜的女孩最受 注目。负责的编辑提醒‘多画女孩子’以后,就逐渐喜欢以画女孩子来当作漫 画中的招牌了。 同时也因为女孩子的身材曲线富于变化,能画出比男孩子更多的姿态之故。 我在发表的前一刻改变了图案。把一贯的等身长形图案改变成等身短而圆的 画。也就是把小脸的美国人体形改变成日本人的体型。如此一来,画才容易从 正面浮显出来。 只有等身缩短的部份强调脸部。在设计女孩子的时候,对吊眼梢的女孩子产 生莫名的感动。一旦开始画吊眼梢的女孩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原因不明的信念※
从前我一直认为圆眼的女孩很可爱。从小画女孩子的眼睛时,一定在眼下加 线。此时突然喜欢吊眼梢,因而诞生了拉姆。 拉姆的口头禅是从《任性小子》中,海底人的口头禅演变而来的。这个字原 本是千叶一带渔夫的方言,因为不适合女孩子用,所以略为修改过。编辑也认 为很有意思。 拉姆会飞!不是地球上的孩子,一定是从异乡来的孩子—,这个联想把拉姆 和雷公结合在一起。 最初预定连载五回,所以须视人物加重题材。拉姆是第一个演出者,所以第 二回就不再出现,以返回自己的星球为结束。 到了第三回最后已经接不下去了,进退两难之际又想到‘运用那个女孩’, 于是又再度让她出场。 至于诸星当,画的美不一定有趣。这才是我笔下的人物。 我是一个比较骄傲的人,所以对于‘我画的漫画没有不适当的’看法深信不 疑。这10年来似乎都是在深信绝对有趣的信念下渡过的,而至今仍深信 不疑。 我很庆幸从来不需要把工赚钱,但有人说不经过各种体验就没法画出漫画, 真的是如此吗…?很奇怪。如果有体验的时间的,最好还是快到桌上去画漫画 吧。”
※ 相聚一刻 ※
高桥老师另一部代表作《相聚一刻》的连载始于一九八○年10月的Big Sprits 漫画11月号。高桥在6年之间同时持续连载了两部畅销作品。
“学生时代我曾住在中野那一代月租五万五千元的公寓,有动很怪异的公寓 。半夜里,公寓中和约10公尺的道路上,竟然有房客在乎通无线电。 ‘吵死了!到底在做什么?’我心底暗骂,却胆颤心惊的偷窥着。 《相聚一刻》正是描写那栋公寓房子。结果我因为恐惧而始终不敢踏入那栋 公寓一步,然而从外表看来不过是一栋典型的廉价公寓罢了。玄关外有相通的 走廊。《相聚一刻》中所描写的公寓结构,恐怕正是此类廉价公寓吧! 搬进一栋公寓以后,除了搬家以外,就只能生活下去。既然不能拒绝其它房 客,就只能好好的相处下去了。 后来想到描写公寓的故事就可以叙述各种人类的故事,编写出一连串富有人 情的戏剧。 于是脑中突然闪过《相聚一刻》的架构,廉价公寓的管理人室为养了一只狗 的寡妇。接着又制造响子和五代的关系。本来是富有人情的故事,不知不觉却 发展成爱情故事了。 虽然未能按照构想发展故事,但新路线进行颇为顺利,因而继续下去。”
※ 必须脱离形式 ※
“六年之间,同时在少年杂志和青年杂志上连载,这两部作品基本上的不同 在于主角的画法。 少年杂志基本上是以‘我要变成像他这样’的角色为主角。而青年杂制的主 角却是‘我和他很像,可已变成他’。可能这就是《福星小子》和《相聚一刻 》的差别吧……。”
手表指针已转到夜晚11点了。高桥老师喝了一口冷咖啡。 《福星小子》连载的8年间有许多甘苦谈。老师放下杯子,维持原来的姿势 开始叙述。
※ 毛线球和橄榄球 ※
“《相聚一刻》就好象毛线球落地般,只要循线追去就会得到答案。 《福星小子》却像是玩橄榄球似的,不晓得球会如何传回来。不晓得回路就 做不下去的话,漫画就没办法完成了。任何构想或发展都会使下一个画面突然 有很大的转变。 《福星小子》的开始和高潮的连结现不能只有一条…。上述这些问题再加上 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令读者不禁想到会后究竟会如何呢。此外必须准备 繁多的小道具,非常辛苦。 《福星小子》每回约有16页130格的画面。例如要表达一块肥皂时,一开始 就要先把肥皂定位。很多人发现自己被这些情况弄胡涂了。而且每次都得找出 适合这种肥皂的东西,太辛苦了。 一次读完的小故事在八年间至少有三百篇以上,为了不受制于形式而饱受折 磨。等画过数十篇后却发现逗趣以定型‘啊,读者和我都已经习惯都去的型式 了’。 如果连自己都觉得好笑,认为‘结束算了’,恐怕就没什么意思了。今后将 致力于脱离这种型式。 大家是否觉得好笑,但我们仍须努力下去。
※ 角色甘苦谈 ※
最难画的角色前半是诸星当,后半是拉姆。阿当是一个充满不幸的角色,所 以只能描述对于不幸的反应。由于全都是惊吓而陷入单一型式中,最重要的是 我不喜欢饱受不幸的角色那种阴郁的个性。 最初的五回连载完毕后,接着又开始连载10回,途中几乎无法忍受阿这个角 色的个性。直到乌鸦天狗克拉玛出现才改变阿当充满不幸的个性 。由不幸转而强调喜欢女生的个性。 遭遇不幸是被动的,喜欢女性却是角色选择目标前进,画起来容易多了。 后半是拉姆饱尝艰辛,拉姆是被动的。方向转入拉姆对阿当的作为愤怒不已 。不晓得最后是否能解除这种情况。 比较容易画的角色是(藤波)龙之介和父亲。这对父‘子’很有活动
F. 大母鸡小母鸡母鸡母鸡花母鸡绕口令
大母鸡小母鸡绕口令(带词),关于花母鸡的绕口令
大母鸡小母鸡母鸡母鸡大母鸡;
大母鸡,小母鸡,母鸡母鸡生母鸡;
大母鸡,小母鸡,母鸡母鸡花母鸡;
一窝鸡。大母鸡,小母鸡,母鸡母鸡,老母鸡。
母鸡和小鸡
母鸡骂小鸡,你这笨东西。
教你咯咯咯,你偏叽叽叽。
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语言游戏,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绕口令是中国民间语言游戏,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
(6)小女孩吊子图片扩展阅读:
经典绕口令
报菜名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锦、卤子鹅、卤虾、烩虾、炝虾仁儿、山鸡、兔脯、菜蟒--
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鲇鱼、烀皮甲鱼、锅烧鲤鱼、抓炒鲤鱼--
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麻酥油卷儿、熘鲜蘑、熘鱼脯儿、熘鱼片儿、熘鱼肚儿、醋熘肉片儿、熘白蘑、烩三鲜、炒银鱼、烩鳗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炝芦笋、芙蓉燕菜、炒肝尖儿、南炒肝关儿、油爆肚仁儿、汤爆肚领儿、炒金丝、烩银丝、糖熘饹炸儿--
糖熘荸荠、蜜丝山药、拔丝鲜桃、熘南贝、炒南贝、烩鸭丝、烩散丹、清蒸鸡、黄焖鸡、大炒鸡、熘碎鸡、香酥鸡,炒鸡丁儿、熘鸡块儿、三鲜丁儿、八宝丁儿、清蒸玉兰片、炒虾仁儿、炒腰花儿、炒蹄筋儿--
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海耳、浇田鸡、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葱、炸排骨、烩鸡肠肚儿、烩南荠、盐水肘花儿,拌瓤子、炖吊子、锅烧猪蹄儿、烧鸳鸯、烧百合、烧苹果、酿果藕、酿江米、炒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