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可爱图片 » 古代女生鞠躬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古代女生鞠躬图片

发布时间: 2022-10-11 02:52:18

A. 古代鞠躬礼仪男女区别

1、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

2、男为阳,女为阴,阴为虚,阳是实。所以男人右手握拳,女人的俩手都不是握拳状。

3、男子抱拳鞠躬,而女子弯膝盈盈下拜。

4、左掌在包盖右拳,左掌为上,为对方,右拳为自己,右拳形状恰似趴下磕头状。

5、作揖时,抱拳晃动三下,类似磕三个头。

(1)古代女生鞠躬图片扩展阅读:

鞠躬礼: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传承下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

适用场合:

三鞠躬:

1、行礼之前应当先脱帽,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视受礼者。

2、男士的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

3、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 ,然后恢复原样,如此三次。

深鞠躬:

其基本动作同于三鞠躬,区别就在于深鞠躬一般只要鞠躬一次即可,但要求弯腰幅度一定要达到90° 以示敬意。

社交、商务鞠躬礼:

1、行礼时,立正站好,保持身体端正;

2、面向受礼者,距离为两三步远;

3、以腰部为轴,整个肩部向前倾15°以上(一般是60° ,具体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同时问候“您好” 、“早上好” 、“欢迎光临”等等;

4、朋友初次见面、同志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及晚辈对长辈等等,都可以鞠躬行礼表达对对方的尊敬。

B. 古代拜师礼仪步骤如何鞠躬

1
拱手礼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2
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3
一拜礼

(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只行一个。

常规大礼。

4
两拜礼

(再拜礼)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躬身(45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向长上行大礼。一般行一个,叫“拜”。最多行两个,叫“再拜”。

5
三拜礼

(再拜额手礼)

立定,挺身,庄重。

“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载,大包容,大丰富,大付出。两德兼备而各有显。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拜)。”头、颈、手臂皆不动,腰部下躬,深躬(90度)。

“兴。”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再行礼(再拜)。”

“兴。”

“额手。”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三行礼(三拜)。”

“兴。”

“礼成。”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师,特定场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礼。

用于集体行大礼。

大礼站着行要行三个,叫“再拜额手”,相当于古代的“再拜稽首”。

6
叩首礼

古人因为席地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叫“踞”、“正坐”,行这个大礼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礼是“再拜叩首礼”。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离开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来。先行拜礼,行两个。拜礼的动作是,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随手臂前倾。行第三个礼时,两手下行,分开,手心向上。躬身,手背贴在侧前方地面上,额头叩至地面。第三个礼仪动作也可以双手不分开,额头叩至手心。这三个礼仪动作表示越来越敬。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个叩首礼。站着行就是“再拜额手礼”和“额手礼”。三,表示多,再多也还是三。

只用于特定大礼,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场合敬先师,特定场合敬亲生父母辈祖辈,结婚那一天夫妻对拜。不可以随便行。随便行是亵渎礼仪,亵渎对方。

7
执手礼

双手平伸并出,晚辈手心向下,长辈手心向上,长辈握住晚辈的手。长辈可以坐着,执晚辈之手。

家庭礼仪。结婚时夫妻礼仪。

8
交手礼

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

师不能随便还这个礼。

9
鞠躬礼

垂手,躬身。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颔首、躬身,长者用于还礼。

10
附手礼

双手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

行大礼前站姿,升国旗站姿。表示诚意正心。

握手、挥手、摆手、招手、拥抱、起身、鼓掌、点头、躬身、应答、微笑、示请、示让,也是礼仪,属于“仪”、“貌”的范畴。

C. 女生鞠躬礼仪手的摆放

鞠躬即弯身行礼,源于中国的商代,是一种古老而文明的对他人表示尊敬的郑重礼节。它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 鞠躬礼的分类 一种是三鞠躬。 敬礼之前,应脱帽或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光平视,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度,然后恢复原样,如此连续三次。 另一种是深鞠一躬 (15度~90度),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在初见的朋友之间、同志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都可以行鞠躬礼。 鞠躬礼的动作要领 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 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慢慢抬头直腰。 行礼时要注目,不可斜视,受礼者同样,礼毕抬起身时,双目有礼貌的注视对方 鞠躬礼的注意事项 施礼时,目光不得斜视和环顾,不得嘻嘻哈哈,口里不得叼烟卷或吃东西,动作不能过快,要稳重、端庄,并带有对对方的崇敬感情。通常,受礼者应以与施礼者的上体前倾度大致相同的鞠躬还礼;但是,上级或长者还礼时,不必以鞠躬还礼,可以欠身点头或握手答礼。 鞠躬礼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较为盛行,如日本、朝鲜等。在接待这些国家的外宾时,要行鞠躬礼,要注意三项礼仪准则: 1、受鞠躬应还以鞠躬礼; 2、地位较低的人要先鞠躬; 3、地位较低的人鞠躬要相对深一些。 鞠躬礼运用的场合 ②接送客户时,30度鞠躬礼。

D. 一个女的穿着白色礼服,头上有发饰,弯着腰鞠躬的样子,英伦风,像是皇家公主,求图片,

网上找

E. 英国古代服饰及礼仪(尤其要十九世纪的)男女都要 要图片啊要图片!

台风许多他的雨顺风调的孤独和宿风复古 u 冬天速度与独特的独特地域特色

F. 需要几张有关绅士鞠躬礼的图片 要求:【动漫化或者以黑色为主看起来优雅谦卑】 比如像下图的 谢谢

G. 古代女子怎么行礼

中国古代女子行礼的方式比较讲究。下面有五种不同的行礼方式:

1、稽首,指古代跪拜礼,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上(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点在手背。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2、顿首,通常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互相表示敬意的礼节,也称为“叩头”。其形式如同稽首,只是头触地后立即抬起而不在地面停留。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3、叩首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学艺拜师均行叩首礼。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按地,连叩三下头。

4、肃拜,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俗,肃拜专行于妇女,雅拜,何谓肃拜?曰:两膝齐跪,手至地而头不下为肃拜。”肃拜,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俗。雅拜,独行于夷狄,两者为礼,各具特性,解者多误。

4、女子福礼(又叫:万福礼或道万福):用于同辈着汉服日常见面,辞别时。身体肃立,两手相扣,右手在上,放于胸前或左腰侧,微俯身约20度,微动手,微屈膝。

H. 古代女子如何行礼求图

古代女子行礼共有八种,如下:

一:嵇首礼(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嵇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双膝跪下,
第3步:头伏地一段时间,仍举手齐眉
第4步:直起上身,仍举手齐眉
第5步:双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二:叩首礼(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叩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单膝跪下,
第3步:头触地。手放于两旁
第4步:直起上身,手复齐眉
第5步:单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拜(若要重复叩首的话,仍跪着但直起上身,手复齐眉,是为兴。再头触地,手放于两旁,是为拜。这样来回重复,就看几拜了)
三:顿首礼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低头
第3步:顿首
第4步:双膝起
四:空手礼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头碰手(但不要碰上)
第3步:双膝起
五:作揖礼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庄重缓慢的鞠躬45度同时两臂自眉下移至胸部。
补充:还有微微的作揖礼
第1步:举手齐胸
第2步:微微鞠躬
六:颔首礼(答礼,用于受礼者对施礼者的答谢)
平时起立而不是坐着的时候,叉手于腹部,微微的鞠躬颔首
七:拱手礼
只举手齐胸一下,上身不动
八:万福礼
第1步:举手齐胸,但在左胸侧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补充:后来的万福,就像现在常看到的一样
第1步: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处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第4步:微微屈膝并低头,口道“某某万福”

另外补充下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在大约周朝那时候应该是二十岁成年,后来越来越早,变成十五岁成年。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I. 古代女子行礼到底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女子行礼的方式比较讲究。

古代汉人女子的万福礼分大礼和常礼。

大礼: 两手平措至左胸前(右手压左手),右腿后屈,屈膝,低头。

拓展资料:

汉代礼法。

唐 李竦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 汉 礼方传佩, 尧 年正捧觞。"

汉族礼仪。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谒庙行香》:"如行 汉 礼,唱跪兴四拜;行 满 礼,唱三跪九叩头。"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在这样不同的经济关系基础上, 夏国 建立起所谓'蕃官'与' 汉 官'两套并行的政治制度,同时也存在着'蕃礼'与' 汉 礼'两种不同的文化。"

J. 女生给男生鞠躬还礼的图片.谢谢.

请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