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天到了,树上的"毛毛虫"是什么
树上的毛毛虫是刺蛾的幼虫。
刺蛾是鳞翅目刺蛾科昆虫的通称,大约有500种。分布全球,多数在热带。幼虫肥短,蛞蝓状。有的幼虫体色鲜艳,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乱蓬蓬的头发,受惊扰时会用有毒刺毛螫人,并引起皮疹。以植物为食。在卵圆形的茧中化蛹。刺蛾幼虫多被称为毛毛虫。下图为黄刺蛾的幼虫、茧及成虫:
2. 柿子树上的毛毛虫洋辣子的图片及毒性
褐边绿刺蛾在浙江1a可发生2代,其寄主十分广泛,常取食植物的叶、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刻或咬断枝梢,减少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腾,严重时可使枝条或整株枯死。另外,褐边绿刺蛾幼虫虫体有毒毛,人体接触后会引起皮肤肿痒。
3. 这是什么虫子,出现在桔子树上
这种虫子是:豆天蛾(Clanos bilineata walker),其幼虫俗称豆虫、豆丹、豆蝉,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生长周期1年发生1代(河北、山东、江苏、安徽)至2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
豆青虫是豆天蛾的幼虫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葡萄藤叶等。
豆天蛾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天气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在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豆天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寄生蝇、草蛉、瓢虫等,对豆天蛾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
(3)树上毛毛虫可爱图片扩展阅读:
豆虫的繁殖:
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一般黄淮流域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生长茂盛的作物茎秆中部,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可作远距离高飞。有喜食花蜜的习性,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卵多散产于豆株叶背面,少数产在叶正面和茎秆上。每叶上可产1~2粒卵。
初孵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于叶背,1~2龄幼虫一般不转株危害,3~4龄因食量增大则有转株为害习性。在2代区,第一代幼虫以危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以危害夏播大豆为主。
4. 这树上的是什么毛毛虫
光照太强,颜色可能不正,应该是
长斑拟灯蛾幼虫
,Asota plana(Walker,1854),为鳞翅目夜蛾科拟灯蛾属的一种昆虫。
中文学名
长斑拟灯蛾
5. 麻椒树上生什么虫,现在家里的麻椒树上有种虫子,长的挺可爱有黄色的触须,会伸缩,头挺大,上边有纹路
花椒树上常见的是柑橘凤蝶,它的大龄幼虫就是绿色(可网络图片自行核实),在察觉到有危险的时候,会伸出臭丫腺(平时缩在身体里),释放一种气味来驱赶敌人。
这个虫子拍出来还是比较好看的。
6. 杨树的毛毛虫是什么
杨树上的毛毛虫叫杨树吊。春天的时候,杨树总是先长出来好多像毛毛虫一样的东西挂在树枝上,等到这些毛毛虫掉了以后,杨树才长出嫩绿的叶子。
杨树形态特征
乔木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有顶芽芽鳞多数常有粘脂,枝有长短枝之分,圆柱状或具棱线。叶互生,多为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在不同的枝上常为不同的形状齿状缘。
叶柄长侧扁或圆柱形,先端有或无腺点,葇荑花序下垂,常先叶开放,雄花序较雌花序稍早开放,苞片先端尖裂或条裂膜质,早落花盘斜杯状。
雄花有雄蕊4多数,着生于花盘内,花药暗红色,花丝较短,离生,子房花柱短,柱头2到4裂,蒴果2到4裂,种子小多数子叶椭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