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朝官职各等级正从官员补服图案有什么差别
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只分为文官、武官两种,没有正从之分。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㶉𫛶,八品鹌鹑,九品蓝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一、文官
1、一品文官
② 这张是清朝鸦片战争中义律会谈的画像,请问画像上那一位官员是清朝大臣 琦善
就是歪头最厉害的那个。
三个清朝官员中,中间那个。
钦差大臣嘛,服装不同的。
③ 清朝各个时期的有名的大臣
代善,济尔哈郎,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岳托,勒克得浑,阿巴泰,豪格,鳌拜,洪承畴,吴三桂。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张英、索额图,纳兰明珠,陈廷敬、张廷玉,汤若望,南怀仁,图海,姚启圣,施琅,李光地,周培公; 隆科多,年羹尧,李卫,福康安、田文静,刘统勋,阿克敦,刘墉,纪昀,郎世宁,和珅,郑燮,阿桂,王杰,朱珪,林则徐,关天培,奕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宝桢,丁汝昌,邓世昌,翁同鉌,荣禄,袁世凯。
④ 清朝官员的顶戴花翎的分门别类
顶戴:
一、二品都是红色的;
三、四品都是蓝色的;
五、六品都是白色的;
七品以下为金色。
花翎:
五品以上赏给单眼花翎;
双眼花翎赏给级别较高的官员;
三眼花翎则是赏给亲王、贝勒等皇族和有特殊功勋的大臣;
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赏给蓝翎。
(4)清朝大臣q版图片可爱扩展阅读:
“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翎分蓝翎和花翎两种。
花翎是孔雀翎,它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单眼花翎、双眼花翎、三眼花翎是赏给级别较高的官员以及皇族和有特殊功勋的大臣的。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赏给蓝翎。
蓝翎为鹖鸟羽毛所做,无眼,赐予六品以下以及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给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怯,武士冠上插鹖翎显示英勇,倒也贴切。着名作家蓝翎本名杨建中,取笔名蓝翎,即典出于此。
⑤ 清朝有名的大臣有哪些啊
1.范文程——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沈阳)人。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2.鳌拜——(?—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晚年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3.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人,清朝康熙年间大臣、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曾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着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4.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5.吴三桂——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着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6.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干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
7.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8.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9.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fú],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5)清朝大臣q版图片可爱扩展阅读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 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史称清朝;亦称为大清国、清国。 近代以后在与西方交往中,还短暂的以中华大清国来签订不平定条约,此后大清国和中国两词混用,逐步使中国这一称呼替代了大清国。 辛亥革命后以及民国期间对其称呼多为前清。
1760年,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
西南与印度莫卧儿帝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近,但清朝尚获得缅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至晚清1908年缩水至1135万平方公里。
⑥ 清朝大臣的谥号从大到小
清朝大臣的谥号从大到小如下:
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在次为文成,然后是文忠。以上四个为最高的谥号。
在往下是: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阿桂是2品武将,干隆朝武英殿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
嘉庆二年八月病逝。赠太保,谥文成。
(6)清朝大臣q版图片可爱扩展阅读:
清朝大臣的谥号分类
我国清朝的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把它称为谥或谥号。
据说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其实,这往往是虚伪的,不符合事实的。但是一个人有了谥,就等于在名字之外又多了一个别名。
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涵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谥号大致可分为三类:
1、表扬:
经纬天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
圣闻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曰元。
布纲治纪曰平 ,辟士服远曰桓。
温柔好乐曰康,布义行刚曰景。
柔质慈民曰惠,圣善闻周曰宣。
安民立政曰成, 照临四方曰明。
聪明睿智曰献,布德执义曰穆。
2、批评:
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幸曰厉。
3、同情:
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mǐn),慈仁短折曰怀。
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用两个字的,例如:
周平文,郑武公,齐桓公,秦穆公。
魏安厘王,赵孝成王,贞惠文子。
后世谥号除皇帝外,大多用两个字,例如:
宣成侯(霍光),忠武候(诸葛亮)。
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
此外还有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死后其亲友门人所加的谥号。
例如东汉时陈实死后,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谥为文范先生;晋代陶渊明死后,颜延年为他作诔(lěi),谥为靖节征士;宋代张载死后,门人谥为明诚夫子。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古代的谥号
⑦ 谁知道清朝帝后和大臣(分级别)的服色和纹样分别是什么
清代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清朝皇帝的龙袍,据文献记载,绣有九条龙。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清代皇帝的服饰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龙袍,是上下连属的通身袍,比礼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用的常见礼服,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帝王服饰。帝王们穿着的龙袍,在现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敬畏与神秘的感觉。尤其对龙袍上制作精良、细腻、造型独特的纹饰图案充满疑惑,本文将对此做简单的介绍。
帝王的服饰上绣有各种寓意吉祥、色彩艳丽的纹饰图案。如:龙纹、凤纹、蝙蝠纹、富贵牡丹纹、十二章纹、吉祥八宝纹、五彩云纹等等。这些图案只为封建社会里的帝王和少数高官所服用,并不普及。如:龙、凤纹向来是帝、后的象征,除了帝、后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十二章图案,自它在中国图纹中出现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纹饰,一直到封建帝制的灭亡,只应用在帝、后的服饰和少数亲王、将相的服饰上,从未在民间出现过。
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本图展示的服装纹样为凤穿牡丹。整件服装在鲜艳的蓝色缎地上,绣八只彩凤,彩凤中间,穿插数朵牡丹。牡丹的颜色处理得净穆而素雅,色彩变化惟妙,具有传统的山水画特点。与此相反,凤的颜色比较浓重,红绿对比度极为强烈,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⑧ 求Q版清代小僵尸图片(男的)一定要贴符的,要可爱,我来当头像。
⑨ 情深深雨蒙蒙里王艳饰演的萍萍一角色,就是清朝大臣的那个女儿,全名叫啥啊
就叫萍萍,在小说中也是叫萍萍,没有全名的。
在故事中,陆振华是个孤儿,生活非常艰苦,常常到大户人家去做工。维持起码的生活,17岁时进了一个大官家当马童,大官有个女儿,名字叫萍萍。萍萍是个清末满族女孩,但因父亲是个外交官,萍萍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喜欢穿西式的骑马装,
常常穿一件红色的骑马装,非常漂亮。陆振华对她着迷了,为了配得上萍萍,他拼命地练字习武,希望能配得上她。陆振华虽然地位低贱, 却和萍萍发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后来萍萍的父亲不答应这门亲事,鞭打陆振华,萍萍以命相抵,陆见状发誓打一片天下给萍萍,待到他打下天下之日,便来迎娶萍萍。
(9)清朝大臣q版图片可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东北地方军阀陆振华因“九一八”事变而带着一家老小逃亡至上海,定居于法租界。生性温柔的八姨太文佩母女被霸道专横的九姨太雪琴赶走,就连忠心耿耿的李副官一家也无法幸免。至此被赶走的两家人生活十分艰苦,文佩女儿依萍每次上门找父亲要生活费,都会被雪琴奚落一番,生性倔强的依萍与雪琴发生冲突,结果遭父亲鞭打,依萍自此对父亲家埋下怨恨。
被赶后的李副官也只能拉黄包车过活,女儿可云又换上了精神病,李副官前来向文佩求救,但文佩一家也拮据得爱莫能助。这时,依萍为了生活,决定到歌舞厅当歌女。不久她认识了到歌厅采访的记者何书桓,当得知她是雪琴为女儿如萍介绍的男友时,顿生夺爱的念头。
⑩ 清朝最牛的大臣是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年代顺序。
1、康熙 朝的鳌拜。四大顾命大臣之一,后独揽大权。
清朝早期 大权臣。
2、雍正 朝的 年羹尧。抚-远-大-将-军。独掌军权。
天下三分之一以上的军-队在他掌握,还是最精锐的。
3、干隆朝的和珅。万-千-宠-爱-于一身,清朝最大的 贪-官,
贪-赃-枉-法的收入相当于国家十多年的总和。
4、曾国藩。晚清 同-光-中-兴-四大-名臣之首。
清朝从 扑灭 吴三桂 三藩之乱后,汉-人权-势最大的。
自己分侯,兄弟分伯,天下督抚(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和省-委-书-记)有三分之二是他曾经的部下或 学生。
其他的 省-部-级、地-市-级的官员不计其数。
5、李鸿章。晚清 同光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曾国藩最得意的弟子。和他大哥都是总-督。
在当时的外国人眼里是中-国最有-权-势的大臣。
天下督抚(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和省-委-书-记)有三分之一是他曾经的部下或 学生。
其他的 省-部-级、地-市-级官员不计其数。
培养了晚-清-大-权-臣 袁-世-凯。做了清-朝的掘-墓人。
6、多-尔-衮、吴-三-桂、袁-世-凯是后来 做了皇帝的。不算。
7、索-额-图、明-珠、福-康-安、左-宗-棠、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张-之-洞==也很厉害,可惜不是同时代最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