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神话中谛听是谁的坐骑
谛听乃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 尤其善于听人的心,在名着《西游记》中有述说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1] 集群兽之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有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
Ⅱ 和听谛一起称为四大灵兽的其他三个是什么
那个是谛听,它并非四大灵兽之一。
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 尤其善于听人的心,在名着《西游记》中有述说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传说是地藏菩萨的坐骑,谛听的原身是一条白犬,因为地藏法门以孝道为基,狗性忠诚,就如同文殊之狮子表智慧,普贤之白象表大行一样,地藏之谛听表忠诚不二之心。谛听的来历据认为,唐·开元末年,古新罗(今韩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众人都为金乔觉而感叹——金乔觉乃是地藏菩萨化身,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金乔觉被佛门认定为地藏菩萨之应化,称金地藏。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后人更神化为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四大灵兽又称四大神兽是汉族传统文化中是四象。指苍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故有《三辅图》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还有一种说法,四灵兽分别是: 白矖(xǐ) , 螣蛇,白泽(即为:独角兽),麒麟。
Ⅲ 西游的神兽,究竟是“九不像”还是“六不像”呢
黄帝遇到了白泽神兽,发现他能说人话,就让人画下了他的画像,后来这个图像也用在了衣服上面。白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透过去,晓未来,这跟谛听的本领很像,白泽极有可能就是谛听的原型。
谛听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本领高强的神仙,成为了地藏王菩萨的得力助手。
Ⅳ 地藏王的宠物——谛听!
谛听,又称“地听”,“善听”。顾名思义,真理即听。因其头部生有独角,民间又俗叫“独角兽”。恰如其名,谛听说出声和听起来都是那么地理性和文化味。
其实,谛听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唐开元末年,古新罗(今韩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众人都为金乔觉而感叹:金乔觉乃是地藏菩萨化身,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金乔觉被佛门认定为地藏菩萨之应化,称金地藏。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后人更缘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文物谛听
神犬谛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信者和吉祥之物。谛听造型各个年代也有所不同。如宋代,强调独角,民国以后,突出龙身狮尾造型。清代康熙年间,善男信女们募化集资,由姑苏梅诚吾用纯青铜铸造了工艺精美、造型别致、想象丰富的有形谛听神物。该物像集群兽之像铸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长75厘米,高66厘米,重250公斤,独角、犬耳、龙身、虎头、狮尾、麒麟足。这就是今存放在九华山文物馆,作为展示珍品的国家级文物“谛听”。她是中国四大佛山——九华山镇山之宝。该文物形状为一独角兽猛然回首,低部标识“姑苏梅城吾造”,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属九华山寺庙传世文物。
谛听文化
神犬谛听的出现,九华山下的柯、吴、刘、罗四大家族就以犬为宠物、爱物、宝物饲养,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人寿长乐。从造型看谛听,它的独角其一是象征着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为“天线”之用;(其二能起到护身保险之用,它的犬耳是听宇宙之音频、传递给信者分辨是非,它的龙身示为吉祥如意,它的虎头表示智勇,有困难勇往直前,决不退让,它的狮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办任何事坚持就是胜利,它的麒麟足视为四平八稳,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为善为宝。
谛听貌似龙非龙、似虎非虎、似狮非狮、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是人们想象中的征物,社会上又缘称“九不象”。民间广泛认为此物沾有“九气”,即“灵气、神气、福气、财气、锐气、运气、朝气、力气和骨气”。能起到“辟邪”、“消灾”、“降福”、“护身”等作用。一些虔诚的佛门信众更是相信沾上谛听的“灵气”即能使家运昌隆,基业常青;孩子带上它则屈壮成长,长大能成为诚者、贤者、智者、悟者、觉者、寿者。成年人带着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2002年12月19日,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召开“九华山风景区文化创新?谛听文化挖掘”专题论证会。与会26位历史、宗教、文物、文学、哲学、旅游文化、工艺铸造等专家和资深记者一致高度肯定谛听的文化内涵,并指出,谛听文化现象相当程度浓缩了九华山景区的人文资源特征,谛听文化的挖掘既承袭了中国传统图腾文化和吉祥文化的精髓,也代表了人文类景区的旅游产业开发的文化创新方向。会间,专家团把谛听的文化内涵总结提炼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四大概念对谛听的文化特征作了高度的社会价值阐释。
谛听重光
为更好地发掘九华山风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文物旅游资源,九华山旅游集团公司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在安徽省文物管理局和九华山文物管理所的指导和协助下,取得了谛听文物的独家复制权,自年初开始已着手进行谛听文物的缩微复制和旅游工艺品开发。谛听这一代表九华山佛教文化内涵的宝物得以文物重光、文化价值灿烂。目前,九华山旅游集团已复制和工艺开发出的谛听有三个品牌,大小八个品种。分为“大愿谛听”、“呈祥谛听”和“旅游纪念谛听”。大愿谛听体积较大,可供单位接待室和居家豪宅摆饰;呈祥谛听编号制作,其大小适中,置于红木底座之上,典雅庄重,可直接放在老板桌上或书龛旁,日见日新,赏心悦目;而旅游纪念谛听则是小巧玲珑,锦盒包装,一条象征佛教颜色的黄丝带穿过底座把谛听和装饰盒系于一体,简洁而别具特色,也便于旅游者随手携带。
Ⅳ 貔貅和谛听两神兽的区别
两者不是同一个传说中的化身,貔貅和谛听两神兽的区别如下:
(1)本质不同
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 尤其善于听人的心,它传说是地藏菩萨的坐骑,原身是一条白犬;貔貅是龙生九子之一,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
(2)寓意不同
一些虔诚的佛门信众更是相信沾上谛听的“灵气”即能使家运昌隆,基业常青;孩子带上它则茁壮成长,长大能成为诚者、贤者、智者、悟者、觉者、寿者。成年人带着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后人更神化为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貔貅其形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钟纽等物常用貔貅为饰,取其守护避凶之意。传说它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
(3)形态不同
谛听具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的瑞兽,貌似龙非龙、似虎非虎、似狮非狮、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独角表公断力。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
Ⅵ 古代传说中只吃不拉的神兽
古代传说中只吃不拉的神兽:貔貅。
寓意:
据记载,貔貅其形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钟纽等物常用貔貅为饰,取其守护避凶之意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6)神兽谛听可爱图片扩展阅读
故宫貔貅:
故宫藏品
玉辟邪,汉,长13.2cm,宽4.8cm,高8.6cm。玉料青褐色,圆雕异兽,卧状,圆目,张口,头顶有角,身有翼,长尾。
汉代,造型艺术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动物、人物题材的作品形象生动,取材广泛。其中尤以各种不同形式的异兽最引人注目。这些异兽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特性,造型上有很强的气势。目前,在汉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发现了数件此类玉制作品,传世玉器中也有少量遗存。
这件玉异兽形状劲健雄伟,神态凶猛,造型表现力与工艺都有很高的水平,是此类作品中的典型。此物有一定的重量且重心低,可做玉镇使用。
故宫文创
中国神兽承载着先民的浪漫主义文化色彩,具象化的形象创造,表达抽象化的自然思想。每一个神兽都是我们部分中国文化的凝聚。
故宫貔貅的创意设计充分借鉴了故宫藏品玉辟邪的灵性特征,造型可爱灵动又不失威严。整体色彩鲜明亮丽、充满活力、嘴角上扬、没有距离感让人有把玩爱抚亲切感,眉弓与眼睛放大突出,眉目传神,灵性十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貔貅
Ⅶ 地藏王菩萨座骑谛听兽
谛听,又称“地听”,“善听”。顾名思义,真理即听。因其头部生有独角,民间又俗叫“独角兽”。恰如其名,谛听说出声和听起来都是那么地理性和文化味。
其实,谛听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唐�6�1开元末年,古新罗(今韩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众人都为金乔觉而感叹——金乔觉乃是地藏菩萨化身,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金乔觉被佛门认定为地藏菩萨之应化,称金地藏。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后人更缘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Ⅷ 谛听和貔貅一样吗
谛听和貔貅不一样。
谛听乃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 尤其善于听人的心,在名着《西游记》中有述说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外貌形态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貔貅的体色是根据吞噬金银珠宝种类来呈现的,若金比例居多便身成金色,若玉比例居多身便成玉色)
很多人认为貔貅就是现在的猫熊(大熊猫),但是从先秦古文看来,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貔貅在古代有两种,分别是单角貔貅和双角貔貅,有人说单、双角区别公(为貔)母(为貅),还有人说是区别善恶,总之是有单角貔貅的,而今多数都是单角貔貅,已经很难看到双角貔貅了。
Ⅸ 谛听有多厉害
它集群兽之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有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 ,尤其善于听人的心,在名着《西游记》中有述说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神兽寓意
民间广泛认为谛听沾有“九气”,即“灵气、神气、福气、财气、锐气、运气、朝气、力气和骨气”。能起到“辟邪”、“消灾”、“降福”、“护身”等作用。一些虔诚的佛门信众更是相信沾上谛听的“灵气”即能使家运昌隆,基业常青;
孩子带上它则茁壮成长,长大能成为诚者、贤者、智者、悟者、觉者、寿者。成年人带着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后人更神化为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