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衣服上有一个马的标志是什么牌子
Ralph Lauren Polo 拉夫·劳伦 。
1、马球标志:这是拉夫·劳伦 (Ralph Lauren) 最着名的标志,从 Ralph Lauren 选择贵族的马球运动为品牌LOGO,就可联想他设计服装的源起。
2、POLO衫:由拉夫·劳伦 (Ralph Lauren) 创造出的POLO衫,前短后长的衣摆,正是为打马球时往前冲锋的动作而设计。
3、棉质长袖衬衫:这几乎是拉夫·劳伦 (Ralph Lauren) 男女装皆宜的经典款式,用来搭配正式的西装、窄裙,非常的美国风味。
4、美国国旗标志:牛仔穿着是最能表现美国精神的,因此拉夫·劳伦 (Ralph Lauren) 以美国国旗来象征
(1)小度和马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产品线:男装、女装与童装(Apparel)、家庭用品、配饰、香水拉夫·劳伦来自美国,并且带有一股浓烈的美国气息。拉夫·劳伦名下的两个品牌PolobyRalphLauren和RalphLauren在全球开创了高品质时装的销售领域,将设计师拉夫·劳伦的盛名和拉夫·劳伦品牌的光辉形象不断发扬。
拉夫·劳伦(RalphLauren)的主要消费阶层是中等或以上收入的消费者和社会名流,而舒适、好穿价格适中的拉夫·劳伦(RalphLauren)POLO衫无论在欧美还是亚洲,几乎已成为人人衣柜中必备的衣着款式!
Ⅱ 各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活动(最好有服饰图片)
各少数民族习俗及服饰
各少数民族习俗及服饰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着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着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14、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5、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7、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着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馃、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3、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25、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26、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27、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28、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Ⅲ 男装马甲的尺寸
男装马甲的尺寸是根据厂商定的,一般XS=165 S=170 M=175 L=180 XL=185 XXL=190。
男式马夹标准设计:
衣长=66cm(0.4号-2)
胸围=90+12cm=102cm
肩宽=0.3B+6cm=36.6cm
男西式马夹的前片:
1、搭门:2cm
2、胸围线:号/10+胸围/10+1cm
3、劈门:1.5cm
4、横领:胸围/20+3.5cm
5、直领:在胸围线上
6、肩斜:21°
7、肩宽:肩宽/2-0.3cm
8、腰节高:号/4+1cm
(3)小度和马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马甲起源:
西装马甲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为衣摆两侧开口的无领、无袖上衣,长度约至膝,多以绸缎为面料,并饰以彩绣花边,穿于外套与衬衫之间。1780年以后衣身缩短与西装配套穿用。西装马甲现多为单排纽,少数为双排纽或带有衣领。
马甲材料:
马甲一般按其制作材料命名,如皮马甲、毛线马甲等。它可做成单的、夹的;也可在夹马甲中填入絮料。按絮料材质分别称棉马甲、羊绒马甲、羽绒马甲等。随着科技进步和服装材料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还出现医疗马甲、电热马甲等新品种。
尺码型号标注:
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种标注不规范。不管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必须按中国的服装型号标准GB/T1335标注型号,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代码标注。
Ⅳ 有谁知道有个什么衣服牌子的标志是一匹马
服装应该是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
时装界“美国经典”品牌。拉尔夫.劳伦(RalphLauren)是有着浓浓美国气息的高品味时装品牌,款式高度风格
化是拉夫·劳伦旗下的两个着名品牌"Lauren Ralph Lauren”(拉夫.劳伦女装)和"Polo Ralph
Lauren”(拉尔夫.劳伦马球男装)的共同特点。
除时装外,拉夫.劳伦(Ralph Lauren)品牌还包括香水、童装家 居等产品。
Ⅳ 一个人骑着一匹马是什么衣服品牌
一个人骑着一匹马是什么衣服品牌是Polo。
Polo在英文中是马球的意思,而马球运动是一项贵族运动,参与者通常穿用的是源自网球衣的针织短袖运动衣。以Polo为品牌名。这种服式首先被美国校园接纳,逐渐亦受到上流社会的青睐而成为全球男士的常服。
(5)小度和马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拉尔夫·劳伦把这种运动衣演变成为大众服式,这位才华卓着的设计师还将他的设计理念与风格融入到了POLO箱包、皮具、帽、眼镜等领域。
后来捕捉到马球运动衣所体现出的生活上的高素质和气质上的不平凡,并融合了美国民族自由开放的性格,创造出汇传统的优雅与现代的时髦于一炉的Polo牌针织全棉恤衫。
Ⅵ 9~12度要穿什么衣服
第一款:风衣
风衣是很适合秋天穿的,时尚、休闲又很显气质,搭配T恤、针织衫、连衣裙都很好看。
第二款:棒球衫
棒球衫属于运动、休闲风格的衣服,搭配牛仔裤、运动裤穿都很洋气,特别显青春活力。
第三款:毛衣开衫
如果平时比较喜欢休闲风格,也可以选择毛衣开衫,秋季早晚气温低,穿起来保暖性很好。
第四款:小香风外套
如果是出席比较正式的场合,就可以选择一款小香风外套,不仅穿起来显气质,而且很上档次。
第五款:小皮衣
小皮衣是比较帅气的服饰,挡风、实用又显身材,搭配牛仔裤、小黑裤、皮裤都特别洋气。
Ⅶ 骑马具体怎么骑有什么注意事项
上马的时候应该左手抓着鬃毛,用右手撑着马鞍,然后左脚的前掌部位,用力踩左侧的马镫,坐上去,注意:骑马的过程中要用力夹住马匹肚子的内侧位置,上半身要挺直,不要害怕。
注意事项:
禁区:不要站在马屁股后面或者右侧!马胆子小,一受惊吓就可能容易踢人,这俩地方是最危险区域,避免。
新手一定选择要选择骑马护具!
切忌不要大叫,马还蛮容易受惊吓的。
新手就不用选马鞭了把。
选择舒适的衣服和鞋子。能舒展开的裤子,尽量不要牛仔裤(虽然这次我穿的牛仔裤,好在弹性比较足);鞋子一定要平底鞋啊,但是不要是登山鞋什么的,重点底要平,怕挂住马镫。
骑马的时候右手随时拉住缰绳,可以把缰绳收短只马鬃处,右手紧紧抓住。一般我会保持身体稍微前倾,如果马儿跑起来,上臂放松任它玩,一旦要让它停,马上往上带缰绳,缰绳收短拉缰绳的时候较容易发力。
Ⅷ 一个人骑马标志是什么牌子的衣服呀
一个人骑马标志是Polo牌子衣服。
1、Polo在英文中是马球的意思,而马球运动是一项贵族运动,参与者通常穿用的是源自网球衣的针织短袖运动衣。
2、这种服式首先被美国校园接纳,逐渐亦受到上流社会的青睐而成为全球男士的常服。
3、优雅中显古典的Polo恤和Levi's牛仔裤一样,由拉尔夫·劳伦创造的Polo恤也是现代成衣时尚中的成功杰作。牛仔裤进行的是对人的身体躯干以下的服饰革命,而Polo恤则是完成了另一半的革命。
注意事项:
1、Polo恤比无领的T恤多一份严谨认真,比衬衫又少一份拘束紧张。Polo恤的样式始终未变,只是变换色彩来适应不同的年代,每一季都会以丰富的色彩来顺应新的流行。
2、这种巧妙地将古典品味的优哉悠哉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哲学,贯穿于拉尔夫·劳伦的各类设计之中。Polo/RALPH LAUREN牌的男装,包括套装、恤衫、T恤、裤子、牛仔装、皮茄克,都具有一种现代意味的高贵,非常适合有地位、有身份的中产阶层的男士穿着。
Ⅸ 什么叫马球衫,酷吗
马球衫又叫POLO衫,一说到Polo衫,也许你会认为是为马球运动员设计的,其实则不然!最早的Polo衫源自于一场服装解放革命。想象一下上世纪初,女人穿裤子都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根本无法像法网冠军李娜那要穿着功能性服装上战场。女人穿着衬衫与百折棉裙,男人穿着法兰绒的裤子和挽起的衬衫,姑且不谈活动的灵活性,单就法兰绒这材质也会让人挥汗如雨。所以一场改良性的服装革命迫在眉睫。
最有名气的Polo衫Rene Lacoste到底是何方神圣?
Rene Lacoste到底是设计师还是网球运动员?答案是:他是一名赢过7次Grand Slam杰出的网球运动员。之所以Lacoste品牌Logo是鳄鱼,则与一场比赛胜负较量的打赌息息相关。赢家将获得一只鳄鱼皮行李箱。
结果很显然,Rene Lacoste不仅赢得了比赛和旅行箱,也获得了一个“鳄鱼”的外号。他好朋友Robert George为他设计了一款鳄鱼图案,而这位冠军立即爱上了这个图案。不久他就穿着绣有鳄鱼图案的白色球衣出现在球场上,而这个标记很快成为了他享誉国际的标志。
读懂服装的设计,为什么Polo衫前摆短后摆长?Polo衫竖起的领子是为了拿腔调么?
首先我们来谈下Polo衫的材质,其面料叫Petit Pique,整个面料上会有细小空隙,这样运动起来更加透气舒服。现在我们来谈谈Polo衫的领子立起来是为了拿腔调么?之前打网球时,运动员穿的衬衫领子需要浆过,Lacoste让领子可以立起来防止太阳对脖子焦灼的直射。Polo衫的后摆比前摆长则是为了让衣服掖进裤子里的运动员在捡球时,后摆不会从裤子“溜”出来。
一个阶层 一件Polo衫 最具包容性的服装
Polo衫最终从运动场走出并被不同的团体及风格所穿着。对60年代英国的Mod族的回忆不只有他们的Vespas牌摩托车和红白蓝的空军标志,一件Fred Perry的Polo衫更是成为一个风格的Must-Have。美国纽约Long Island上家境殷实的Preppy亲睐Polo衫的正式性。而光头党也视Polo衫为组织制服。巴黎Banlieue郊区的黑人Hip Hop乐队也对它颇具偏爱。Polo衫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够让来自于不同背景、地位与团体都拜倒其下。
如果说第一个发明Polo衫的人是Lacoste,那么把Polo衫带入流行文化的则是Fred Perry。上世纪40年代,Fred Perry与合伙人一起研发防汗带。合伙人Wegner建议Perry用自己的胜利月桂为标志设计Polo衫。从此一个品牌的的服装从网球场到60年代的Mod族以及随后的Skinhead都成为了定格时代的经典服装。
为什么源于网球的服装要叫Polo衫?幕后推手是谁?
男装史上纠结的事情很多,至于为什么起源于网球场上的服装却要叫Polo(马球衫)呢?原因则在于上世纪20年代马球比赛,马背上的选手对已经改良的牛津纺Button-down衬衫还是不满意,恰好Lacoste设计的短袖衬衫刚好符合他们的穿着,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件诞生于网球场的服装称作Polo衫了,不过你也可以正经的称它为Tennis Shirt。
至于让普罗大众都以为Polo衫和马球有关系的幕后推手则是Ralph Lauren,老先生自己本身就崇尚美国东海岸常青藤的精神,更执着于把英式服装的裁剪带入美国,更成为了美国常青藤校园里学生最爱的品牌。1972年,Ralph Lauren老先生为了在获得成功的服装帝国基础之上继续扩张,更增加亲民价格的服装系列,这样Polo Ralph Lauren就诞生了。为了让品牌具有更好识别的Logo,服装的左胸 内容来源于网络
Ⅹ 《创造营》选手和马16岁照片曝光,少年时期的他颜值怎么样
在今年的创造营中,有很多优秀的选手,现在这个节目已经结束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学员成为了粉丝心中的意难平。比如说:庆怜,和马,奥斯卡,他们都很有实力,但是没能成功出道,非常可惜。
和马16岁的照片曝光,很多人在看到照片和视频后,都纷纷点赞,觉得和马颜值非常高。
和马在这个节目中没有成功出道,很多粉丝对他的退赛都感到遗憾,他也因此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意难平。他凭借帅气的外表和优秀的实力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
虽然他没有成功出道,但是人气和话题度都非常高,他的实力是很强的,相信他的公司会好好对待他,让他有更好的发展。粉丝也会一直喜欢他,支持他,希望他能够有美好的未来。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管有没有出道,只是时间问题,我相信和马一定会大火。16岁的和马帅气无比,现在也是一样,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