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甲午战争前,日本人发现中国战舰上的大炮被用来晾衣服是真的吗
炮管晒衣服这种说法有很大程度上是日本人当时为了贬低北洋舰队社稷的。
甲板晾晒衣服是19世纪海军的惯例,因为当时没有衣服烘干设备,而在舰内晾,潮湿的水汽会引起舰内设备锈蚀,所以当时全世界海军的做法都是吧衣服放在甲板围栏或者旗绳上晾晒。
而当战舰在海上航行时,士兵衣物漂洗是被规定只有固定时间集中漂洗晾晒的,因为淡水有限,如果想洗就洗会造成淡水浪费。
所以零星晾晒只会出现在舰艇靠港后,从常理上,一般洗完零星衣物晾晒会选择甲板围栏,因为炮管再矮也有一米多高,挂上去肯定比围栏困难得多。
日本人说北洋水兵大炮晾衣服最早是出自作家田汉的《整建月刊》,而他解释的该说法的日本出处是小笠原长生着作《圣将东乡全传》。
这小笠原却是个在退役后几乎以为东乡写赞美诗为业的作家,在1950年再版他1939 年出版的《圣将东乡全传》第74页中,小笠原长生介绍完北洋舰队1891年访日的大致情况后,以附记的形式,记载已经是元帅的东乡平八郎曾对小笠原长生说:“‘平远’因为故障而入港修理,我在岸边看到一门炮上晒着衣物,很不整洁……。”
但是事实是平远舰根本就未曾参加1891年的访日活动,当时北洋访日的时候平远甚至连火炮都还没有安装完成。
这家伙后来也心虚,对编造的这则“东乡对我说……”故事并不放心,《圣将东乡全传》译出英文版时,删除了“平远”火炮晒衣的故事。
‘贰’ 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大炮上晾衣服,是真的吗
炮管晒衣服这种说法有很大程度上是日本人当时为了贬低北洋舰队设计的。
甲板晾晒衣服是19世纪海军的惯例,因为当时没有衣服烘干设备,而在舰内晾,潮湿的水汽会引起舰内设备锈蚀,所以当时全世界海军的做法都是吧衣服放在甲板围栏或者旗绳上晾晒。
而当战舰在海上航行时,士兵衣物漂洗是被规定只有固定时间集中漂洗晾晒的,因为淡水有限,如果想洗就洗会造成淡水浪费。
所以零星晾晒只会出现在舰艇靠港后,从常理上,一般洗完零星衣物晾晒会选择甲板围栏,因为炮管再矮也有一米多高,挂上去肯定比围栏困难得多。
望采纳,谢谢?
‘叁’ 中日甲午战争图片,急求!!!
网上有很多
‘肆’ 需要有关甲午战争的一些真实的照片
http://news.deafstar.net/html/200603/49199.html
这个网站上有图片,打开可能有点慢
‘伍’ 在历史上,都有哪些流传百年的甲午战争谣言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国和近邻日本爆发了着名的中日甲午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以日本胜利告终后,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且彻底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只不过,作为我国近代史上的巨大耻辱,至今人们依然对甲午战争中的一些事情存在争议,且流传着不少背离事实的谣言。那么,百年来国人一直弄错的地方有哪些呢?
最后一个谣言,便是北洋水师实力远胜于日本海军。
清光绪十四年(1888),北洋海军正式成军,而当时的《美国海军年鉴》根据吨位、装备等实力因素,将拥有定远、致远这两艘七千吨级别铁甲舰的北洋海军实力评定为了世界第九、亚洲第一。根据这一事件,许多人都表示坐拥亚洲第一头衔的北洋水师实力远胜于发展更晚的日本海军。
‘陆’ 有哪些关于北洋水师,甲午战争的冷知识
在大东沟海战中,日本人充分使用了夏来火药,事实并非如此。在大规模使用钢面装甲后,人们发现,用黑火药制成的穿甲弹对此无能为力,它在10次中爆炸了9次。防护甲板(穹顶装甲)也是如此,它要么在穿透过程中撕裂射弹,要么在早期爆炸。
‘柒’ 被冤枉百年的北洋水师,官兵真的在炮管上晾衣服吗
在中国的清朝历史中,存在着很多的外来入侵者引发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大概还是甲午战争最让人揪心,一来,对方是当年混得还不如我们的日本,而来,这场战争彻底宣布,大清的洋务运动失败了,这一下就让大清陷入到了迷茫之中。很多人都说甲午战争的失利是因为官员的腐败,北洋海军的散漫和洋务运动的偷懒导致的,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对,有很多一直都是历史谣言,这些就很有必要为北洋水师正名了。
另一方面,清朝当时生产的是生铁开花弹,进口的是因为价格贵,全部放在了实战中,而国产的则留在平时训练使用的多,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炮弹,而人们举得有问题的是国产的,用于训练而已。
‘捌’ 甲午战争北洋海军陆战队穿什么衣服
北洋海军各舰上都有海军陆战队,衣服是大红色,帽子是米白色,配备步枪和冷兵器。在1894年9月17日黄海大海战中,就曾经企图靠海军陆战队进行跳帮作战,即抵近后跳上敌舰,但是最终未能实现。1895年威海卫保卫战时,威海陆地沦陷,定远等舰上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三百余人划舢板登陆,企图夺取日军占领的炮台,终因寡不敌众,血洒海滩,全部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