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衣服发型 » 缅甸傣族衣服图片男生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缅甸傣族衣服图片男生

发布时间: 2022-08-04 00:59:55

A. 有谁知道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这几个民族都穿什么服饰

1、傣族: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1)缅甸傣族衣服图片男生扩展阅读:

为什么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很鲜艳华丽

如果你打开电视,刚好听见“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这句经典歌词,那与之相伴的歌舞场面大概能提醒你:它绝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比喻,其具象的灵感或许正是来源于如花朵般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其实,今天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穿着华丽的民族服饰。与汉族相仿,他们也更青睐适合当代生活节奏的现代时装,在一些大城市尤其如此。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市,壮族占其常住人口的一半,它的街头与汉族聚居区并无明显差别。如果摘掉头顶的帽子,一般人也未必分得清维吾尔族大叔和江苏农村的汉族大叔。即便在少有的一些传统民族服饰保留相对完整的地区,当地居民穿着的民族服装也完全不会五彩斑斓。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了华丽的民族服装,那多半是旅游业从业人员穿着他们的工作服,当然,也可能是汉族游客正在拍照。仅仅在几十年前,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日常服装比今天还要朴素得多。

素色的棉麻和毛皮往往是民族服装的主要原料,甚至树皮、草绳也会被加以利用,像如今那样占满高对比度色盘、从头到脚都是反光面料的民族服饰并不多见。

B. 傣族的服饰和头饰什么样子的

傣族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白色或黑色圆领对襟或大襟长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布束腰,用白布、粉红布或淡青布包头,并在末端饰以彩色丝线,垂于耳旁。有的戴毛呢礼帽,冬季天寒时披毛毯,四季常赤足。有些边境傣族受缅甸边民的影响,男子也有穿着上下贯通的裙裾的,不系腰带,将宽余部分拉朝腹前系结,俗称“笼基”。

傣族女子服饰因地而异,但普遍绚丽多彩,素有"金孔雀"之称。子上身多穿白色、草绿、粉色或淡黄的齐腰紧身小褂,有时外罩紧身对襟无领窄袖收腰短衫,下着长至脚背的各色裹身长筒裙,腰间系银腰带。女子不论老幼皆盘发成髻,饰以发梳、发簪或花朵。节日时,头上插满色彩鲜艳的鲜花或绢花,衣着也更为艳丽。中老年妇女则改戴用黑布缠成的高筒帽。

C. 傣族人的服装怎么样的

有人说,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他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着窄袖短衣和统裙,把他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百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圆颈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凉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科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就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背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刷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上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 傣族人上衣的颜色是什么

傣族人上衣的服饰颜色,因地区而异,各种各样颜色的都有。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

而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普遍有纹身的习俗,作为身体装饰美的组成部分。花纹有虎、豹、象、狮、龙、蛇等动物或经文、八卦、线条等图案。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

(4)缅甸傣族衣服图片男生扩展阅读:

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26万余人。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唐宋文献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印度史籍称傣族为“阿洪姆”。

E. 云南少数民族男子服饰有哪些

云南风情--少数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 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 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 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 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 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 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 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 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 苗、僳、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 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 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 较着名的节日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 僳僳僳族的刀杆节等。

云南是全国宗教类型最多的省份,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原始宗教在云南均有, 堪称中国的"宗教王国"。
出自—清水无月

F. 傣族穿什么衣服的

1、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2、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

3、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

4、各种傣族妇女服饰均能显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尖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6)缅甸傣族衣服图片男生扩展阅读:

1、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普遍有纹身的习俗,作为身体装饰美的组成部分。

2、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

G. 傣族的服装,饮食,习俗是什么

1、服装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2、饮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

酒为傣族人民所嗜爱,一般都是自家酿制,度数不高,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喝时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槟榔的习惯也很普遍。嚼食槟榔要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3、习俗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分布: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

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H. 傣族男子服饰如何适应当地气候特点

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傣族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
傣族男子服饰,一般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宁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I. 傣族的服饰叫什么

傣族大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热,山林茂密,其服饰也结合本地气候,形成了独特风格。傣族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白色或黑色圆领对襟或大襟长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布束腰,用白布、粉红布或淡青布包头,并在末端饰以彩色丝线,垂于耳旁。有的戴毛呢礼帽,冬季天寒时披毛毯,四季常赤足。有些边境傣族受缅甸边民的影响,男子也有穿着上下贯通的裙裾的,不系腰带,将宽余部分拉朝腹前系结,俗称“笼基”。

傣族女子服饰因地而异,但普遍绚丽多彩,素有"金孔雀"之称。居住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瑞丽、畹町等边疆地区的傣族由于濒临国界线,都受缅甸文化影响,且共同信仰小乘佛教,因而服饰极为相似。女子上身多穿白色、草绿、粉色或淡黄的齐腰紧身小褂,有时外罩紧身对襟无领窄袖收腰短衫,下着长至脚背的各色裹身长筒裙,腰间系银腰带。女子不论老幼皆盘发成髻,饰以发梳、发簪或花朵。节日时,头上插满色彩鲜艳的鲜花或绢花,衣着也更为艳丽。外出时喜挎自织的筒帕,撑传统的平骨花伞。

未婚女子平日多穿白色或粉色的齐腰短衫,下着长裤,腰系绣花围腰,发辫盘于头上,发稍自然垂下。节日时多穿彩色紧身对襟短衣,围黑色小围腰,两侧顶边绣彩色花纹,交叉于臀部,两根围腰带子则绕至前右侧,下垂至膝下,其上绣满与围腰两侧相似的彩色花纹,着黑色长裤,但赕佛进“庄房”时则必须穿筒裙。梳发辫盘于头顶缀以红色毛线和灿烂夺目的头花。已婚年轻妇女通常着浅色对襟上衣,依旧窄袖短衣,但胸围、腰围都变得宽松一些;穿两条黑色筒裙,外裙由下往上折起,包住臀部,显出已婚妇女较为丰满的形体线条,或穿单层黑色筒裙,系一条黑色小围腰,头发挽髻于顶部,多用长条浅色毛巾包头,中老年妇女则改戴用黑布缠成的高筒帽。

J. 傣族的风俗习惯和服装

一、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

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供待客之用。

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 到傣家作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

走上竹楼入座后,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

二、傣族的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红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妇女发饰均很讲究,梳高发髻,并在发髻上插缀鲜花;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

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10)缅甸傣族衣服图片男生扩展阅读:

1、婚姻禁忌

从进洼(关门节)到出洼(开门节)(傣历九月十五以后的3个月)期间不许谈情说爱,不许结婚,否则,被视为如同牛马不懂季节,死后会变成狗。

2、宗教禁

傣族村寨立有寨心(高约三、四尺的木台子,中间装土)。此乃村寨的心脏或生命。故忌在其上坐、脚踏或挂马。德宏州傣族祭寨时,忌外人进寨,寨人外出,须等祭寨完毕方可出入。进佛寺者须先在门外脱鞋,方可入内。

3、丧葬禁忌

村寨若有人死,全寨人停止生产,妇女可外出砍柴、搜集饲料,但不可背进寨,待葬完死者后,方可将置于村边的木柴、饲料拿进家中。

网络-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