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时期德军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苏军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二战德军分为三种,
1、国防军:制服整体颜色为灰色。
1938年进入奥地利的国防军摩托化部队。
❷ 这是哪款苏联军大衣要详细说明几几式。
1969条例士兵常礼服大衣,国内现在只有军官常礼服大衣
❸ 1943年苏军大换装服装到底有什么改变
1943年1月15日,苏军重新恢复 了传统俄罗斯军队式样的肩章,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部队官兵和全体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次军衔制度改革以及对徽章佩戴的相关规定,奠定了此后40多 年苏联军服识别体系的基础。
与此相配套的1943型军服取代了早期的1935型军服,其形式借鉴了沙俄军服的传统式样,在面料和军衔、军兵种标记等方面有较大改进,其中最明显的是以 军衔肩章代替了军衔领章。第一批下发的肩章是用战前的布料制作的,质地精良;后期的则是卡其布制作的。肩章底板、镶边的颜色和宽窄,以及肩章上纵横纹杠的 条数、宽窄和颜色都根据军兵种不同和军衔高低而互有区别,军法、军医等少数勤务兵种采用只有普通肩章2/3宽的窄肩章。普通肩章一头为尖头,而将官肩章一 头为等腰梯形。在尖头或梯形一端一般缀有军兵种标记,但在前线,因为保密或其他原因,军官们往往会将肩章上的军兵种标记取下。
因为取消了领章,1943型军常服和套头式军便服都改为立领式,在领口处设置了两枚纽扣,原先与立领式军服配套下发的受到广泛批评的赛璐珞制衬领也被取消 了。套头服的颜色是橄榄绿色或棕褐色,前侧开口处仍然是3枚纽扣。军常服为单排5枚纽扣,胸袋为外露式、带有翻盖,其上有竖直的装饰条,袖口处有镶边。军 官大檐帽也更加精致,如空军军官帽上除了帽徽外,在帽瓦前方正中还绣有带飞翼的五星图案。即使是在军棉衣上也可以佩戴肩章,这种棉衣是 1941年开始下发给红军官兵的,但到1943年以后才普遍穿着。这种棉衣分为棉上衣和棉裤两部分,有些部队还有棉背心。这种棉衣的最大特点就是表面被数 十道加强缝线分成很多竖条,其作用是避免棉衣的局部破损继续扩大(抗美援朝期间我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也使用过类似的棉衣)。棉上衣为无领式,按领口式样 可分为多个品种,但没有胸袋,只在下摆有两个口袋。为避免棉裤过早损坏,外面一般穿有罩裤。随着战争形势的逐步好转,特别是根据援助法案,美、英和加拿大 等盟国向苏联提供了从飞机、汽车到罐头和方糖等大量军用物资,有相当一部分苏联军服特别是专业服装是在后两个国家生产的。这一期间,红军还为军官配发了呢 质的大衣式风衣;飞行员的飞行服逐渐改为羊皮质地的;机械化部队和海军舰艇部队也装备了防雨风衣,防雨风衣是帆布材质,表面覆有一层防水橡胶;步兵则配发 了保护色的套头式防雨斗篷,这种斗篷两侧有开口,以便双手伸出操纵武器,但数量不多,很多人还得依靠雨衣甚至是帆布在雨中行军或睡觉。
战争期间的空军女飞行员们,军服基本上是套头式短上衣、短裙和皮靴的统一模式
❹ 俄罗斯在二战中的军装是什么样的适合战场作战吗
俄罗斯人在二战时期的军装其实并不好看,当然这里说的是其设置的作战服装并不好看,礼服还是非常好看的。但是说实话,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作战的时候,其作战服还是非常实用的,非常适合战场作战。首先就是苏军在二张时期的服装虽然看上去很臃肿,但是保暖效果非常好,能够充分防止身体的热量流失。其次就是苏联军队在二战时期的内部填充了棉花,而且会在冬季配发新式的大衣,保暖且不臃肿。最后就是苏联人在军装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经过了改良的,而且走的完全是实用主义路线。
最后就是苏联人在军装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经过了改良的,而且走的完全是实用主义路线。这就造成了苏联军队在实际作战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会被自己的军服所限制。而且在俄罗斯冬季的几场战役中,俄罗斯军人都在进行大量的巷战,这对身体的灵活性要求非常高。
❺ 二战期间苏军冬季的军服是怎样的真的比德军强么
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佩戴的是M36式和SSH-40式头盔。尤其是SSH-40式头盔使用的工艺大为简化,只需要通过束缚三块内衬的束绳,就可以实现简单的调节尺寸,外层也为单色涂装。整体上更加的舒适轻便的M35式船形帽也深受苏联士兵喜爱,也常用于日常和作战时佩戴。
总体上讲,在面对极寒天气的作战中,苏军的经验要远远高于德军,由于在二战爆发前的苏芬战争中苏联吃过很大的亏,所以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因此在这次战争中一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作战服没有强弱之说,除了莫斯科保卫战以外,后边苏德双方都没有在冬季进行大规模作战,可见西伯利亚的冷风对双方都很致命
❻ 这些军服是苏军/俄军什么时期的服装
第一组是40年代的军服,贯穿卫国战争时期
第二组是70-90年代初的
最后一组是2000年之后的俄罗斯军服
❼ 跪求十八十九世纪俄罗斯军装的图片啊。。。。。。
10月15日,在俄罗斯的小雅罗斯拉韦茨,历史俱乐部成员身着俄国士兵的服装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