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衣服发型 » 中班幼儿简单小房子教案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中班幼儿简单小房子教案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08 01:51:16

① 幼儿园手工《纸巾筒房子》教案

活动目标: 1、 学习正确使用剪刀,了解并遵守使用剪刀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发展,培养幼儿协作的能力。 3、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活动准备: 手工纸、剪刀人手一份,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 引题。 1. 出示小房子储蓄罐: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储蓄罐) 2. 储蓄罐有什么用呢?(存钱) 3. 你存钱有什么用呢?(买玩具、买吃的、帮助人) 4. 储蓄罐可真好哦,可以让我们把钱存起来,等到有用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帮助人了。 5. 那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储蓄罐,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做一做吧! 二、 倾听教师讲解,学习制作方法 1. 剪一剪。 出示手工纸。首先我们把小房子剪下来,着重讲解“挖空”的地方应该怎么处理较好。(请幼儿先想办法解决) 2. 贴一贴。 以前我们都是用胶水来贴,今天要加大一点难度,我们用双面胶来粘贴。 3. 折一折。 问:哪里需要折的,要怎么折。(虚线的地方是用来折的)

② 中班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适合中班幼儿吗

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熊猫全身长满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头、胸、背都是白色的。

③ 中班语言了苹果小房子教案

目的:

⑴ 听听音乐,想象出春天里动物们之间发生的一些事,并用绘画表现故事的情节。

⑵ 指导幼儿掌握编故事的基本方法。

准备:

⑴ 知识准备:日常生活中多听、多讲有关动物的故事。

⑵ 绘画准备:掌握各种动物的基本画法。

过程:

1、引出话题: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暖和的春天又到了,许多小动物都出来玩了,听听谁来了?

⑴ 优美、轻快的乐曲:鸟、兔子、小鱼、小猴子。

⑵ 沉重、笨拙的乐曲:鸭、大象、熊、熊猫、鹅。

⑶ 凶狠、恐怖的乐曲:狼、狮子、老虎。

2、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会用语言表述

这么多动物都来了,可真热闹呀!那他们来到哪?想干什么?

图1:有山、有水、有树。水中有荷花,是一幅夏天的图景。

图2:草地上有座小房子,有棵果树,天上有太阳。方法:由远至近,由整体到局部。拓色:将水粉用水粉笔涂在玻璃板上,然后用铅画纸覆盖在玻璃板上拓色。

3、幼儿学习用绘画来表现故事情节

⑴ 在背景图上添画上各种小动物。

⑵ 根据自己的画面编讲故事:

要点:名称、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主要活动。

4、播放音乐,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编的故事,其余幼儿听后进行评讲。

5、活动延伸

⑴ 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幼儿戴上头饰,继续自由创编并表演故事。

⑵ 利用来园活动,组织幼儿选图,添画再讲述故事。

④ 幼儿园中班《果酱小房子》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房子的趣味。

2、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拿出字卡“房子”。你见过房子吗?见过怎么样的房子?

2、 (出示图片“熊哥哥”)这是我的朋友熊哥哥,它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幢有趣的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 理解故事 出示背景图片讲述边提问:小房子的香味可能是什么?熊哥哥为什么不逃?(应该逃吗?为什么?)熊哥哥自己很喜欢吃蜂蜜,为什么还要吧蜂蜜涂在墙上呢?熊哥哥发现的房子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房子一样吗?讲述故事,并出示图片“熊弟弟”,提问:熊弟弟会去树林吗?为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4、 迁移续编。可以出示图片让幼儿给房子涂上有香味的东西。“想想还有谁会到小房子这儿来,来了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续编故事,并给故事起名字。

教学反思:

《果酱小房子》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所述之事是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熊哥哥、房子,这两种事物都是幼儿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叙述过程中情节的发展符合幼儿的智力发展,符合中班幼儿语言获得的水准。 活动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今后还会通过不断的努力,更好的为幼儿奉献更为精彩的活动。

⑤ 幼儿中班课程搭建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方形、三角形撕贴小屋造型。 2.迁移积木建构的经验,粘贴成各种各样的小屋,体验平面建构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色长方形、正方形若干,积木一套。 活动过程 1.教师用积木建构一些小屋导入活动,与幼儿共同欣赏,激发创作的兴趣。 教师:我们是用什么形状来搭小房子的?还可以搭出怎样的造型? 2.师幼共同讨论撕正方形及三角形的方法。 (1)在长方形纸上与宽边平行撕,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纸上对角撕,成三角形。 (2)提醒幼儿撕的时候尽量做到与边平行,对角线准确,把握好撕的速度。 3.幼儿操作练习,教师给予帮助、指导。 引导幼儿用撕好的正方形、三角形纸先在底版纸上拼搭,再粘贴成小屋,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在建筑角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评价。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可将幼儿作品用于游戏活动,根据幼儿自己做的平面设计图,在建筑角搭建积木,增加游戏趣味性。 ☆领域渗透 在活动中将平面造型与立体建构想结合,渗透建构意识。

⑥ 怎样用纸盒做小房子

1、把纸板箱拆开,从上面剪下所需要纸板粘成左下图所示的房子外形的盒子,注意两侧剪裁出三角形拱起的屋顶。

特别提示:正确使用刀具,避免意外发生。

⑦ 儿歌可爱的房子教案反思

俗话说“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星期三早上我进行了一堂语言儿歌活动《小房子》,这是一首带有拟人化并且充满童趣...的儿歌,形象将实际生活中的建筑物房子比喻成一个有生命的胖娃娃,幼儿在学习时不仅能体验到这种拟人的乐趣,还能从中发散思维同样用拟人的态度去观察生活中的其他物品。 在活动中,幼儿参与性高,能积极发言,并且能延伸到贴近生活的其它方面,但是也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动结束后,我认真细想活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聆听指导老师给与的意见和建议,引起了自我的一些反思如下: 活动的亮点: 借助教具-------幼儿形象的感受儿歌内容和意境。 在活动开始之初,我就利用教具房子图片作为背景,又出示房子娃娃,形象地将二者结合,幼儿更能容易明白儿歌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意境、情感。对于这样的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延伸--------学会用拟人化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常态物品。 学会用“××是它的××”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了将本次活动的难点有效突破,我将活动中出现的房子延伸至生活中的其它物品,从儿歌中看待房子的拟人角度学会去看其他事物。 活动中的不足: 引导不够流畅--------没有将活动内容逐层渗入,缺少过渡的自然性。 在活动初始设计的时候,每个环节都是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然后由于自己教学活动经验的不足,在每个环节过渡之间不能做到自然而然的对接,语言略显生硬,导致总是活动总是有跳跃的感觉,幼儿在接受时可能会产生疑惑。因此,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如何把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能做到一气呵成,是今后需要努力和加强的地方。 过于平稳---------整节活动没能将幼儿学习的气氛调动到最高点。 一堂好的学习活动幼儿的学习气氛也是很重要的,要是孩子们总是显得很“规矩”,那么这堂活动的效果就会降低。而这次活动整体设计的比较平淡,总体是围绕房子娃娃而展开的,虽然幼儿愿意说也喜欢说,但是要是学习气氛不高,孩子们在活动过后容易忘记,并且很难去突破活动的难点。要是在活动中能够在设计一个比较有意思也与内容相关的小游戏,效果也许会更好。 教具颜色过于繁乱-------- 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本次活动中需要的教具很多,又需要图谱的展示,因此,在活动先后出现的教具很多,而我却将图谱的颜色有的很多,一是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而是显得教具有点繁琐。应该将图谱颜色集中在儿歌中提到的绿色和红色,再适量加点其他颜色就可以了,太多颜色会造成视觉的审美疲乏。 或许是急于求成,总是做不好的,深知自己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但是这都是我以后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反思的收获在于有了改进的机会,才会有提高的机会;有了提高的机会才会有收获、获得的机会,这就是我们新教师应该做好的,在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中成长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