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没有弹簧, 抛石机是怎么弹出去的
在自然界中,人类并不是最强大的,但却是最聪明的,因而才能够成为取得令人瞩目的文明成就。早在原始社会时,古人便已经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提升自己的“武力值”,用于猎杀动物和击败敌人。
谈及抛石机这样的“黑科技”,不得不对一件古人的狩猎工具:石球。
顾名思义,石湫便是用石头制成的球状物。这种工具大概是经由石块发展而来的,是用于投射的武器。在许家窑—侯家窑遗址中,曾出土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石球。
所以说,即便古代没有大型弹簧,但人们却在生产和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知识,并将其用在发明和改良器械上。抛石机(投石机)这类战场上的大杀器,即便是放在今天,也同样具有相当大的威力。
㈡ 投石车的原理
投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
㈢ 制作投石车
我给的是投石机哦,投石车就加几个轮子...... 1、竹签N根 2、筷子 3、橡皮筋 4、透明胶 5、勺子1个 6、线1根 7、钥匙圈 用竹签和橡皮筋绑成两个三角架(底面是三角形的锥体,三个面一样大),将这两个锥体用透明胶缠起底部,顶部用一根竹签穿过,两根竹签夹住连接顶部的竹签,做抛物杆,勺子用透明胶绑在抛物杆上,钥匙圈套在线上,线套在载物杆后面的那一端。(抛物杆前面的长度大约是后面的3倍) 之后用力拉下钥匙圈可发射! 全部参考:http://..com/question/94205643.html(其实这也是我写的) 原理看上面那位的... 绝对正版,仿冒必究!
㈣ “投石机”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的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某研学小组用自制的投石机演练
解答:
㈤ 古代神秘的攻城利器(一):城门紧闭怎么破
随着宋元时期火药技术日臻完善,大量火炮武器运用到了战场上,特别是管形武器的出现,如火枪、长炮等,逐渐取代了投石机。这款曾在战场上发挥巨大威力的重型作战装备才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㈥ 投石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发射前须先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弹也顺势抛出,此种抛石机经由伊斯兰地区传入中国而被称作“回回炮”。
到了14世纪中期,有的抛石机能抛射将近1000磅(约454公斤)重的弹体,威力巨大。近代试验表明,吊杆长50英尺(约15.2米),平衡重锤为10吨的抛石机能将200到300磅(约90-136公斤)的石弹抛射约300码(约274米)的距离。
(6)投石机的简单结构图片扩展阅读
相传抛石机发明于周代,叫“抛车”。据《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石弹出现更早,也就是先有“弹”后有“机”。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中,有一些经过打制加工过的石块,就是原始人使用的“石弹”,不过那时只用于抛掷。
“炮”问世以后,成为战争中的重型武器。三国时,各国君臣都十分重视抛车的制造和使用。着名的官渡之战中,曹军运用一种可以自由移动的抛车,击毁袁军的橹楼及战车,这种威力强大的抛车被称为“霹雳车”。
当时的抛车多数是将炮架固定在地面上或底座埋在地下施放,机动性差,安装费时费力。后来为了便于移动,在炮架下面安装了车轮。又因为炮架笨重,要随时变换抛射方向,仍是十分麻烦的事情。为此,人们发明了“旋风抛车”。
这种抛车的炮栓能够水平移动和旋转,可向各个方向抛掷石弹,又称为“旋风炮”。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将炮安装在车上的“拍车”,或将炮安装在船上的“拍船”,可以随军机动作用,成为当时的重武器。隋朝末年,魏公李密命令护军将军监造抛车,一次制造了300架,称为“将军炮”。
这种器械的投射力来自沉重的配重物的重力,而不像投石机和弩炮那样来自于绳索的扭力。大约自12世纪中叶起,抛石机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投石机。对于抛石机的偏好可能是由于它可以将重达300磅(136kg)的石弹投射出去,比起最大型的投石机所能发射的石弹要沉5~6倍。
约瑟夫斯时代的投石机所发射的石弹毫无疑问可以摧毁塔楼和雉堞——这要集中多台投石机长期密集轰击才行。可是由抛石机所发射的一块重达200-300磅(91-136kg)的石弹就足以撼动最为坚固的砖石结构的防御工事。
抛石机主要用于摧毁堡垒护墙的上部结构,结果就可以用云梯或其他方式越过城墙。而投石机,由于其射程较长,主要用于给城镇防御工事内部的人员或住宅造成破坏。
通过在一定尺寸的模型上的实验以及其他来源,我发现,最大号的抛石机——其杆臂长度接近50英尺(15.24米),配重达到2万磅(9.07吨),能够将200-300磅的石弹投射出300码远(274米)。照我的观点看来,这种器械的射程是达不到350码(320米)的。
抛石机上总是有一条掷弹带以安放弹丸。掷弹带使得投石机的威力倍增,弹丸的射程因此而增长了一倍。抛石机的威力来自其杆臂、重量合适的配重以及掷弹带。其杆臂在释放滑钩之后,缓缓的以直径很长的圆形回转,不必借助任何手段就达到了投石机较短的杆臂所能达到的(末端线)速度。
抛石机的掷弹重量是由其配重控制的。这种抛石机的威力几乎没有上限,限制因素只有器械本身的强度和操作的要求。从中世纪的作家那里可以找到无数的记载,将死马抛进被围城池,以期引起瘟疫——毫无疑问只有抛石机才能用于此种目的。
一匹小马的重量约为10英担(1120磅=508kg)。由此,我们可以对抛石机所能抛射的巨石或石弹的大小有个概念了。
当我们设想使用一台抛石机将马掷过城墙,我们就应相信斯岱拉的说法 ,“1376年热那亚派驻塞浦路斯的军队中,除了其他的巨型器械之外,有一部能发射12英担(609kg!)巨石的器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投石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抛石机
㈦ 中国古代攻城战争中常用的四种器械是什么
古代军队攻打城池专用的机械化器具,能有效对城池防御体系进行直接破坏或协助攻击,常见的攻城器具有:冲车、云梯、渡濠器具、投石车等等,它的出现,是古代技术的进步也是战争的需要。
投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它的出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战争的需要。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这就是古代的战争之神了(斯大林说炮兵是战争之神)。
中国战争史上投石车首次大规模使用,应当是李信(飞将军李广的远祖)攻楚,楚军秘密准备了大批投石车,当秦军渡河时突然同时发射,无数尖利的石块乌云般砸向秦军,二十万秦军全面溃败,李信自己也兵败自杀。后来战国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攻下了楚国,可见当时投石车的威力,中国的投石车在宋代到达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