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黄山奇松迎客松长什么样子
迎客松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⑵ 黄山最重要的松树有那些
黄山最重要的松树有: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盼客松、望客松、蒲团松、探海松、倒挂松、望泉松、贴壁松。
黄山松,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黄山之巅,千姿百态,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健威武如猛虎归山——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让人倍感亲切;竖琴松、连理松、探海松、让人浮想联翩。
黄山松的特点是针叶短而稠密,树冠平整如盖苍翠欲滴,惹人喜爱。黄山松,热情而又稳重,好客却不谦卑,亲切略带矜持,迎宾绝无虚意,她不仅描绘了黄山人的性格,更体现了中国人的风采!
(2)黄山迎客松简单图片扩展阅读:
其他名松:
麒麟松
生于北海至清凉台路边海拔1470米处,树干1.5米处分作两枝斜展伸长,两翼高低错落,状如送子麒麟,树龄约500年。
竖琴松
位于卧云峰北坡的竖琴松以形取胜,它主干挺直,顶状如伞,侧干伸出成倒“U”状,形似竖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山十大名松
⑶ 迎客松的画家是谁
黄山迎客松收藏者:董良达
藏品来历:现代画家董良达,董寿平惟一之孙。籍贯山西,现居北京。董良达自己也能书善画,作品酷似爷爷董寿平。自幼跟随爷爷,在书画行业耳濡目染,在书画鉴定和收藏方面亦有一定造诣。重文轻商的家教,使其对于家传书画的价格,并不特别关心。爷爷身后留给自己的书画作品,除非是社会公开拍卖的,他也不清楚价格,对他而言,爷爷的作品,是家族文化的传承,不是后代坐享其成的资本。
藏品特征:创作时间是甲子年(1984年)春天,尺寸为方形,140厘米乘160厘米,装裱形式为镜心。画家用苍劲雄强的笔墨,描绘了典型的黄山迎客松形象,画面的远处,绘有黄山远峰,笔墨简约有力。画面有三方印章,分别是:“董寿平”、“寿平八十以后”和“丹青不知老将至”。
相关背景资料:董寿平、当代着名画家、书法家。生于1904年,卒于1997年。山西省洪洞县人,出身诗书世家。董家收藏文物书画甚多,海外闻名。董寿平受家庭影响,自幼就喜爱书画。董寿平善画梅竹,朱砂红梅堪称绝技;写竹时笔墨简练,坚挺轩昂,构图空灵,以书法为之,浑厚古朴。所写墨松富有生活气息,笔墨苍劲,繁简相宜。山水画卷则多以黄山奇峰老松为题材,不拘峰石之形似,而求整幅气韵的统一,在画界享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的雅誉。1978年董寿平为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作巨幅《苍松图》,为各界人士称道。国内除“董寿平纪念馆”集中收藏他的作品外,各大美术馆也都藏有董寿平作品。鉴定专家:董立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博士、文化部《美术观察》副总编评述:董寿平先生,他是以画黄山的景色出名的,是一个上个世纪很着名的画家,社会影响比较大,黄山大家更是很熟悉,它以风景名胜着称,历史上大文学家大画家,都在黄山居住生活,作了很多黄山的作品,董寿平先生这幅作品,是他晚年的作品,用笔很注重,这个笔墨之间干湿的对比,像蘸墨和淡墨对比很明显,这幅画用得就很好,题材是选了常用的,我们最常见的题材,松柏这一类的,松柏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画里面,是拿它来象征君子风度的,这个(作品)应该算是他的力作。
⑷ 黄山迎客松风景图有哪些
黄山迎客松风景图有:
一般风景图;
⑸ 黄山奇松迎客松长什么样子
迎客松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⑹ 安徽千年迎客松,开花了,这种情况有多罕见
在黄山可以看到不同的黄山景观,它被金色的松木冠装饰。每年的4月初到6月初,黄山松似乎受到了一般的春风的启发,许多不同颜色的小“眼睛”从宁静的青松叶中探出小脑袋,它们叫着朋友,连续成一片,像星星一样,显得十分活泼,把深谷装点得生机勃勃。其实,这些“小眼睛”都是黄山的散花,它的花不像牡丹、花冠那样美丽,也不像菊花那样美丽,而是像黄山的松树本身扎根在悬崖上,朴实而顽强。
松树的盛开,意味着幸福的生活即将来临。盛开的黄山松花正等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这朵花不仅为黄山增添了美丽,还驳斥了网上关于这些树是假的传言。
⑺ 你觉得哪些以迎客松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极具美感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⑻ 黄山迎客松风景图
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图片如下:
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8)黄山迎客松简单图片扩展阅读:
迎客松是黄山松的誉称,系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黄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浙、赣交界山地,海拔600—700米以上地带均有分布。黄山松,其外形与我国华北、西北的油松极为相似,故过去一直被当作油松。
1936年我国植物学家们来这里进行实地考察后,经鉴定认为,黄山松针叶短、微细,树脂道的数量、位置与油松截然不同,是一新种定名为黄山松(Pinus hwangshanensis)。
1961年着名林学家郑万钧等将黄山松与台湾松合并为一种,改其学名为(Pinus taiwanensis),仍保留“黄山松”这一中名。
⑼ 迎客松一般长在什么地方
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黄山松的生长方式很奇特,它们都扎根在岩石缝里,没有泥土,枝丫都向一侧伸展。不错,漫山遍野的黄山松就是生长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它们的根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随风摇曳着,为的是能够更好的迎接雨露,拥抱阳光。这里山峰陡峭,土少石多,无法留住很多水分。但它们却都能长得那么苍翠挺拔、隽秀飘逸!那么,是谁在滋养着这些无本之木?是云?是雾?
还是黄山独有的自然环境?为了生存,黄山松别无选择。它以惊人的坚韧、刚强突破了生命的底线,创造了奇迹。生命能够承受的底限到底是多少?也许十分,也许百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便是自诩为世上最高级的动物的人类,也无法具体地回答这个问题。而黄山松却以它的隽秀飘逸告诉世人:生命的承受力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作为黄山的标志性景观,黄山迎客松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