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菊花的手抄报有诗句、四字词语、好句、诗歌、美文,三年级手抄报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Ⅱ 描写秋天的古诗菊花配画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Ⅲ 有关菊花的古诗
1、寒菊/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白话译文:菊花绽放的时候,并不在百花丛中。菊花独立地疏远篱笆,但是它的趣味却丝毫未减。菊花宁可在枝头枯萎,守护着最后一丝香气,什么时候你看见过菊花被吹落在北风当中?
2、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白话译文:等到秋天九月八的时候,菊花开了之后其他花都已经凋零。冲天的香气布满长安,整个长安城都能看见金黄色的菊花,好像带着黄金色的铠甲一般。
(3)简单菊花古诗手抄报图片扩展阅读: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Ⅳ 怎么画菊花的手抄报
用彩笔画呗
是菊花盛开的季节.秋天,由于有了种类繁多\五彩纷呈的菊花而更加绚丽多姿.
我国是菊花的王国,哪里都有他的踪影.
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古人将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赋予它们很深的文化内涵:梅花独步早春,不染世尘;兰花清心似水,高雅脱俗;青竹挺拔刚健,有节有气;菊花凌霜不凋,气韵高洁,菊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当之无愧。在人们心目中,菊花又是吉祥、健康和长寿的象征。
目前我国菊花分类比较趋于统一的有,可按菊花的花形大小进行分类,花茎6公分以下的称为小菊;6公分到10公分称为中型菊;10公分以上的可以称为型菊。根据花期可以分为早、中、晚期。早期的菊花在十月上旬可以开放;中期的菊花在十月下旬可以开放;晚期的菊花在十一月的上旬可以开放。可以根据花型进行分类,它有平瓣型,荷花型、芍药型、卷散型、园盘型、托桂型、丝发型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名种。菊花可以通过颜色进行分类,例如红色系,像这种“意大利小红”;紫色系,这种叫“紫十八”;还有粉色系,叫“西施图”;这种黄色系叫“金牡丹”;这种是复色系列,是“金背大红”;叶背叶面是两种颜色,一个是红色,一个是金黄色;再一个是白色系,“白莲”;这种是是紫色,“紫绣球”;还有绿色系列。菊花根据花心可分为露心的,不露心的和半露心的。为了使菊花得到更好的应用,对菊花进行了园林应用的分类,它分为优秀菊花品种,切花品种,花坛菊品种,大立菊品种和悬崖菊品种,案头菊品种,造型菊品种和传统菊花品种。
Ⅳ 有什么简单又好看的古诗手抄报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䗖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Ⅵ 关于菊花的手抄报有诗句,四字词语,好句
关于菊花的名句:
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