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谦虚使人进步的名人事例
布拉格
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小时侯家里很穷,凭借着自己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通过顽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经历的那段贫穷的岁月,成为了日后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父母无法给他买好看的衣服,舒适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褴褛,拖着一双与他的脚很不相称的破旧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从不曾因为贫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没有埋怨过家里人不能给他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
那一双过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脚上看起来十分可笑,但他却并不因此自卑.相反,他无比珍视这双鞋,因为它可以带给他无限的动力。
原来这双鞋是他父亲寄给他的.家里穷,不能给他添置一双舒服、结实的鞋子,即便这一双旧皮鞋,还是父亲的.尽管父亲对此也充满愧疚之情,但他仍给儿子以殷切的希望、无与伦比的鼓励和强大的情感支持.父亲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儿呀,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二年,我的那双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大.……我抱着这样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
2.牛顿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3.周公姬旦
周公姬旦,在成王年幼时辅佐成王.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时候,毅然让出了王位,这种谦虚谨慎、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在辅佐成王期间,珍惜人才,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
4.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他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
自己是外名演员而自傲.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宾朋皆社会名流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齐白石显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
不久,梅兰芳到,主人高兴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让开别人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在座的人见状很惊讶,齐白石深受感动.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道:
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5.张英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㈡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经济状况怎样
光山人现身在南方,我来说两句:家乡光山史上是个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这是因为它作为中国红色土地,与隔壁同为贫困县的新县,同为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诞生地,改革开放,受党中央国务院的照顾,县优先成为国家级贫困县,享受重多的好处,再加上其本身并不贫困,所以近年来一直都在争取申请为县级市,但是市政府迟迟不批准,多人说是光山县和新县都靠近湖北,怕一但申市成功,肥水流入外人田。骨干企业茁壮成长。平煤蓝天化工、白鲨针布产业、辰龙茶叶加工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天瑞水泥、布鲁哈针布、合成氨扩建等新项目进展顺利,一批成长型骨干企业撑起该县工业的一片天。该县65家规模企业,非公企业有62家,占95%。目前,该县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公企业达100家,其中年产值3000万元的骨干企业18家,纳税500万元以上的明星企业2家。特别是白鲨公司与西班牙布鲁哈公司的联姻与对接,总投资1亿元的针布产业化项目的正式投产,真正实现了光山利用外资“零”的突破,也宣告了全国最大针布生产基地的诞生。
其二光山是附属大别山区,粮食物产丰富,且是中国史上的四大名茶---信阳毛尖的故乡,作为其主要特产之一,同乡在湖北武汉市,浙江宁波杭州等地,都有光山茶商一条街之称,可见其盛!此外还盛产板栗,枣类,养鱼业等特色产业精彩纷呈。现场充绒、茶叶运销、麻鸭青虾养殖等特色产业已成为光山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不仅业内知名度高,而且在全国也享誉盛名。目前,该县现场充绒业规模达1万户,羽绒加工厂19家,服装加工厂50家,布料辅料经营近百家,就业人员超过10万人,经济总量达25亿元之巨,每年新增万元收入的家庭1000户以上,是全国着名的羽绒材料集散地,被誉为“羽绒产业之乡”。而以蓝天茶叶加工厂、辰龙茶叶公司和大别山茶市为依托的茶叶运销业,同样创造着“买全国、卖全国”的奇迹。据统计,光山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办茶庄、茶社、茶馆2000余处,从业人员2万余名,年销茶叶1000万公斤以上。
其三,光山近年来流行:头发经济” 年入近亿元 “剪辫子,收头发!”一声声吆喝,竟然“喊”出一项新兴产业。如今,光山县“头发经济”日渐红火,近3000名农民利用农闲收购头发,年创产值近亿元。
上世纪80年代,光山县农民头发商处在收头发的起始阶段,仅仅在方圆几十里的乡村步行吆喝“剪辫子,收头发”;如今,随着“头发经济”逐渐形成,他们胆子大了,视野开阔了,骑上摩托、开上小车,在全国各地走街串巷用高音喇叭喊。在全国不少地方,有固定的理发店为他们揽收头发,等他们定期前去收购。在该县的南向店、文殊、晏河等乡镇,山东青岛、聊城,广东惠州,河南许昌等发艺品公司都派驻有常年进货商,大量求购这些农民头发商从全国各地收回的头发,再由厂方加工处理,做成假发套等工艺品,出口到美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其四,光山县劳务经济品牌效应惊人:前不久,北京市区今年以来最大的一项拆除工程———北京吉普车厂20万平方米拆除改造工程被中天通公司一举夺标,该公司的董事长徐朝华就是光山县在京务工的青年。此外,北京万泉公司董事长徐茂海、宏安达董事长余自安等还被北京市评为外来优秀务工青年……这是光山县构建诚信劳务、打造特色劳务带来的品牌效应。
目前,该县已形成“茶叶运销”、“现场充绒”、“水泥预制”、“建筑拆迁”、“技能培训”等具有自己特色的五大劳务品牌。靠着这些品牌,每年劳务输出达20万人,劳务收入9亿元,光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来自劳务收入,今年4月份,该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劳务输出基地县。
光山县有近30万人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首先把构建诚信劳务作为作强劳务经济的着力点,取信社会大众、服务劳务市场。他们把实施党建“金桥工程”作为建设诚信劳务的有效载 体,在全国11个省、市建立驻外党支部31个,为外出务工党员搭建创业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为务工者开辟了一条形式多样的绿色通道。如河棚乡党委驻北京万泉建筑物拆除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拆迁信用联合体,该联合体上挂公司党支部,外联市场,内联广大务工者,本着统一计划组织、统一培训指导、统一履行责任的“三统一”原则,把在京务工者分门别类地有机组织起来,整合劳力资源,形成劳务优势。这样的诚信联合体该县在全国有30多个,初步形成了统一、竞争、有序的诚信劳务市场,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与此同时,该县把发展劳务经济同本地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品牌劳务,突出特色优势,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一是打造“经营型”特色劳务。依托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组织务工者通过贩销传统的“茶、花、虾、鸭”等农副产品知名品牌,有8000多农民常年走南闯北搞贩运,每人年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打造“资源型”特色劳务,依托水产养殖、建材资源,组织1.2万余农民外出从事“现场充绒”行业,2万余名农民外出从事水泥预制。三是打造“候鸟型”特色劳务,农忙务农、农闲打工,10万农民亦农亦商,实现生产、务工两不误。四是打造“创业型”特色劳务。组织有技术有胆识的外出务工者开工厂办公司,大胆创业。河棚乡在首都的“拆除大王”徐茂海拥有的“万泉铁军”,已成为中国建筑物拆除行业的知名品牌。五是打造“智力型”特色劳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订单培训定向输出等路子,该县有3000余农民携技术在外开设电脑、电焊、裁剪、家电、车床、汽车摩托维修等21个专业技能培训,年收入高达万元以上。
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打工者出门、投资者返乡就像双回路电流一样,把光山与外界联系在一起,带回了信息、资金、技术。去年以来,该县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办规模以上企业100多家,总投资15亿元。
其五,园区经济脱颖而出。目前,该县官渡河工业园区、天瑞建材工业集聚区和十里羽绒加工厂已初具规模,园区经济已成该县经济的强力引擎。2008年,随着白鲨针布公司年产30万米弹性针布、天瑞集团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和1万吨羽绒加工项目的入驻和投产,将带动和引进更多项目、更大公司入驻园区、投资光山,一个强大的光山工业集聚区即将崛起。
其六,名牌战略效应凸现。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和质量创优战略,该县已有蓝天玉叶、白鲨针布、三元炉具、鑫泰食品、慨尔康鞋业等多家企业荣获省着名商标,涌现出钱财大米、光华食品、云山机床等一批品牌产品,辰龙茶叶公司和白鲨针布公司还获得农业部“诚信民营企业”和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品牌带动已成为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2008年,该县计划培育品牌产品3个,申报专利技术2项。
相比湖南 怎么讲呢?一是你所说的范围太大,涉及的面最广,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㈢ 电视剧风云上的步惊云发型叫什么名字
发型设计是卷发,却不像李寻欢那般古典,现代感比较强,像科幻中的人物。做这一款发型足足用了11个左右小时,又是烫又是染。
另:头发一定要越长越好.中分或是旁分为最佳选择.最好 刘海要够长.可以遮住眼睛以达到深情的效果. 染上金色或是怪异的颜色那是绝对必要的(例如:风云 中步惊云的蓝色头发当时造成一股不小之流行) 上述路线是走比较潇洒派.达到漂泊的感觉为最佳目的 另一种STYLE是以凶狠为其目标.像是剃山本头和烫电 棒烫为最佳例子.通常此种类型的未来目标.都是以能 够登上黑道之王为职志.
㈣ 广东的民风民俗
1、舞狮
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五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都由二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它是广东各个节庆日中最常见的表演活动。
2、英歌
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广东的普宁、潮阳、惠来、陆丰甲子、潮安等地有英歌,其中以普宁、潮阳的英歌最有名。英歌是潮汕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广场情绪舞蹈,起源于明代中期,以梁山108好汉为原形。表演者或持英歌棰或持圆鼓,糅合武术套路舞蹈等等艺术形式,气势粗犷豪迈。
4、烧龙
最有名的就是丰顺的埔寨烧龙。人们会在节日的夜晚聚集在舞龙场,在大炮仗的巨响下观看烧龙表演。
先是几十个年轻人举着燃烧的竹缆在场内奔跑,接着,身上装满烟花的巨龙出场,舞龙者举着龙在场内舞龙,最后,龙头开始喷火,龙身烧起来后则烟花齐放,锣声和鞭炮声响彻云霄,绚烂的火龙满场飞舞,景象十分壮观。
5、宵夜
宵夜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一般是晚间十时以后,故名“宵夜”,或叫“夜宵”。宵夜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晚上自己动手煮食。
有的单独或邀三五知己好友到街边大排档或茶楼食肆的夜市中进食,因而市里渐渐地形成了多条“夜食街”,以及各个茶楼酒店中的“夜市”茶座。茶楼中的夜市往往开设有音乐茶座,以招徕食客。
6、饮早茶
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对饮茶的喜好。饮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民间流传着“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不仅饮早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可见,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
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广州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茶居。
7、饮凉茶
饮凉茶也是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广州的凉茶历史修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古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