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衣服发型 » 明朝衣服拉链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明朝衣服拉链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8-25 00:55:09

❶ 这是哪个朝代的衣服

这是明朝的官服,这有可能是在拍朝拜皇帝的场景,有可能在横店哦。

❷ 明朝官员衣服有几种

明代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等。麒麟袍为官吏的朝服。其服装特点是大襟、斜领、袖子宽松,前襟的腰际横有一下打满裥。所绣纹样,除胸前、后背两组之外,还分布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横条)。另在左右肋下,各缝一条本色制成的宽边,当时称“摆”。明代太监刘若愚《酌中志》一书,就专门叙述到这种服饰。他说:“其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从两旁起。”这种服装所采用的质料和纹样,按规定,都有一定制度。《明史·舆服志》称:正德十三年,“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本图所绘的服装,就绣有麒麟纹样。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象鹿,全身有鳞甲,牛尾马蹄,有一只肉角。后人将它作为吉祥的象征广泛用于各类器物的装饰。麒麟的形象也经过一番变化,将头绘成龙首并有两角,尾绘成狮尾等等。明代官服绣麒麟,似不限四、五品,职位特殊的锦衣卫指挥侍卫等也能服用。官员平日里在本署衙门办理公务,则穿常服。常服的规制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洪武二十三年,指定文武官员常服的长度:文官,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洪武二十四年,再制定品冠补子纹样,又规定品官常服的衣料,只能用杂色贮丝、绫罗、采绣。官吏衣服及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也不许织绣龙凤纹样,如有违犯禁令者,罪及染织工人。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明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以补子来区分官职。这种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平民百姓所穿的盘领衣必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其他如蓝色、赭色等无限制,俗称“杂色盘领衣”。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

❸ 中华民国时期有穿拉链衣服的吗

拉链是在上世纪20年代发明的,30年代在欧美国家得到规模性的推广和使用,中国也有,但因为中国那时百姓大都穿着布衣或者传统长衫旗袍,所以有拉链的衣服数量很少,但也有少量的西洋形式的服装有拉链,比如中国当时的富裕人家的晚会长裙腰间会有拉链,女性的长靴也有的配拉链,但那时男士服装几乎没有,那时男士都是穿西服或者中山装,长衫和布衣

❹ 明朝锦衣卫服饰图

锦衣卫高级官员有三种服饰: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

1、蟒袍:蟒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4)明朝衣服拉链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飞鱼是一种纹理,有飞鱼纹的曳撒、直身、贴里都是不同款式的飞鱼服。飞鱼服上有四爪飞鱼纹“飞鱼类蟒,亦有二角。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飞鱼类蟒,非真作飞鱼形”。

是明代锦衣卫、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祭历代帝王所穿礼服,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佩绣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赐,才可穿着,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二品赐服。

张廷玉修的《明史》有提到,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张爵的墓志里有写“赐四兽麒麟服、銮带绣春刀、银鎁瓢方袋三事”,嘉靖帝巡幸承天,特命张爵“充前驱使事,—切机务悉倚毗焉,仍加食都指挥佥事俸。自发驾以至回銮,飞鱼蟒衣、帑金、厩马、酒饭之赐,及宣召面谕之优,不可枚举。”由此可见,飞鱼服绣春刀是皇帝赏赐的。

明代史料里面提到了锦衣卫堂上官穿飞鱼服,不过“飞鱼服”是个大名称,凡是装饰有飞鱼纹样的衣服都叫飞鱼服,而纹样包括这样过肩式的、补子式的等等,衣服款式则各种都可以。

明中期时制服的识别系统缺少监管,有人专门把飞鱼服穿得像蟒袍,于是朝廷严厉控制了多年,至明末奢华之风又起,人人都喜穿的华贵,对服饰的管制才放宽松。

❺ 明朝县令衣服颜色,图案等

明朝分县为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六万石以下为中县,知县正七品;三万石以下为下县,知县从七品。已并为正七品。”《明史. 职官志》
常服为青色,六品鹭鸶,七品㶉𫛶(今称鸳鸯),乌纱帽
公服为青色,用小朵花,径一寸。与展脚幞头搭配,多用于重大朝会。一般不怎么用得到啊!
朝服梁冠二梁,银带,佩药玉,黄、绿、赤织成练雀三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绶环2,槐木笏

❻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几种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服装。有两种:龙袍,二是正装。这里龙的出现,恰恰是为了说明在位皇帝有善于求变求雨的能力,当然也相当于对后继皇帝提出了要求。我们现在说的龙袍是一个通俗的名字,皇帝穿的所有带龙的衣服都叫龙袍。所以很明显,现实世界中并没有龙这种生物,只是让它超越了现实,升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然后是几种明朝皇帝穿的衣服。首先,龙袍,皇帝的正装仍然保持着古代的上下裳制度,由玄衣、裙子、白罗带、黄色护膝、素纱、红色条纹等组成。其次,正装,书中的女王,开会时穿正装。女王的制服是一件红色的大袖衬衫,上面绣着金色的龙图案,一件霞多丽,一条红色的长裙,一个红色的后背。最后,凤冠,明代的凤冠由金、银、铜等金属屏风制成,内衬罗纱,挂有珠宝流苏。其中一顶是普通已婚妇女佩戴的彩色王冠,上面没有龙凤装饰,只装饰了朱宅、花柴等。

第三,凤冠,明代凤冠由金、银、铜等金属丝网制成,衬以罗纱并挂有珠宝流苏。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后妃佩戴的礼仪性王冠,上面饰有一些翠绿色的凤凰和龙等装饰品,龙和凤经常嘴里衔着珠子,垂到肩上。

❼ 明朝官员衣服的样子

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❽ 明朝人们的服装是什么样的

明朝时的衣饰,专指这段时期的汉服,即明制汉服。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中后期更出现了前代未见的形制款式如立领,以及于一件衣服的显眼处大量使用钮扣。至清朝期间逐渐被禁止,但仍有少数款式和特征流传至今。近代至现代朝鲜族、琉球族、京族的民族服饰(韩服、琉装、越服)亦深受明朝服饰影响。

(8)明朝衣服拉链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❾ 明朝皇帝服饰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几种

明朝君主:

庙号
君主谥号
姓名
年号
统治时间
陵墓
追谥
明德祖
玄皇帝
朱百六

朱元璋追谥
明祖陵
追谥
明懿祖
恒皇帝
朱四九

朱元璋追谥
明祖陵
追谥
明熙祖
裕皇帝
朱初一

朱元璋追谥
明祖陵
追谥
明仁祖
淳皇帝
朱世珍

朱元璋追谥
明皇陵
1
明太祖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
洪武
1368年-1398年
明孝陵
追谥
明兴宗
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
朱标

朱允炆追谥
明东陵
2
明惠宗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惠帝)
朱允炆
建文
1398年-1402年

3
明太宗
明成祖(嘉靖帝改谥)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帝改谥)
朱棣
永乐
1402年-1424年
明长陵
4
明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朱高炽
洪熙
1424年-1425年
明献陵
5
明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
宣德
1425年-1435年
明景陵
6
明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朱祁镇
正统
1435年-1449年
明裕陵
7
明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朱祁钰
景泰
1449年-1457年
景泰陵
8
明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朱祁镇
天顺
1457年-1464年
明裕陵
9
明宪宗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朱见深
成化
1464年-1487年
明茂陵
10
明孝宗
达天明道纯识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祐樘
弘治
1487年-1505年
明泰陵
11
明武宗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
正德
1505年-1521年
明康陵
追谥
明睿宗
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
朱祐杬

朱厚熜追谥
明显陵
12
明世宗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朱厚熜
嘉靖
1521年-1566年
明永陵
13
明穆宗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朱载垕
隆庆
1566年-1572年
明昭陵
14
明神宗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朱翊钧
万历
1572年-1620年
明定陵
15
明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朱常洛
泰昌
1620年-1620年
明庆陵
16
明熹宗
达天闻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朱由校
天启
1620年-1627年
明德陵
17
明思宗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检
崇祯
1627年-1644年
明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