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田石雕弥勒佛!大家帮我看看这件作品怎么样是青田封门青雕刻而成的吗
纹理规矩,应该是机雕并非手工。材质是青田封门青没错。手工雕刻的看起来会更有灵性
❷ 弥勒佛坐在铜钱上左手拿元宝的玉石挂件。。。/想请教弥勒佛有哪些雕刻形象谢谢
弥勒形象共有三个。第一个形象出现在十六国时期,是交脚弥勒菩萨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上生经,说他本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受到佛的预记,上生兜率天,成为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演说佛法,解救众生。第二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演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 莫高窟第275窟交脚弥勒(北凉,412~460)
佛装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下生经,说他将由兜率天下到人世间,接替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由菩萨变为未来佛。第三个形象五代开始出现,再演变为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该形象依据后梁时期一个自称弥勒化身的僧人契此的模样。最后这个形象不再具有以前形象那种庄严凝重的宗教意蕴,变得随和,贴近生活。可以由人随意调侃、揶揄。这是弥勒世俗化的必然结果。 弥勒佛的形态至元代发生巨大变化,大肚盘坐、喜笑颜开的新型弥勒佛流行。学术界普遍认为它的原型是五代时期的明州高僧契此(?一约916年)。他常持一布袋乞食,并口诵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江浙间多以契此是弥勒"分身"示现,故多图画其形象。最早的一例是宋代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岳林寺为他建阁塑像。明清寺院则将此种大肚弥勒佛置于天王殿中央,以笑迎四面八方的信徒。杭州灵隐寺飞来峰雕刻的布袋弥勒佛,高约2公尺,约作于元代。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石刻布袋弥勒佛,高6.4公尺,宽8.9公尺,创作于元末明初。
❸ 弥勒佛身上五个小孩的瓷器,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底部有福建会馆的款,请问是否真品价值如何请高人解答!
拿去问问专家
❹ 怎么雕刻弥勒佛
第一步就是打胚。弥勒脸部尽量留的大一点,为了体现弥勒的慈眉善目!
打胚,雕出大致的弥勒佛造型,然后再进行修光,开脸。
在弥勒的雕刻过程中开脸尤为重要,神韵,寓意集中在开脸上,在形意的刻画上要尽量体现弥勒的慈悲、忍辱、宽容、乐观的精神,形体尽量圆润饱满。
最后是打磨调整阶段为了保持核表面的光滑度和饱满度,可以按照砂纸的目数分四步打磨!第一遍320砂纸、第二遍800砂纸、第三遍1500砂纸、第四遍2000砂纸!依次类推,慢慢打磨!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日日携定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脱,却是上乘。
❺ 如来佛和弥勒佛有什么区别
1、如来即是佛,如来和佛实际是一个意思。一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有十大名号。但是,虽称十号,一般皆列举十一号。《佛说十号经》云:“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2、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意译为慈氏,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着菩萨。
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5)简单的弥勒佛雕刻图片扩展阅读:
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神奇传说。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法。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
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
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作“春节”。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❻ 不同形象的弥勒佛图片及介绍
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信奉佛教,有人会去庙里祭拜,也有人会在家供奉佛像。弥勒佛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和看到的,他有什么来历,又有什么寓意呢?接下来小编将给您介绍弥勒佛图片,以及弥勒佛的其他介绍。
弥勒佛简介
弥勒佛其全称是弥勒菩萨摩诃萨,也被称弥勒尊佛。其意思是慈氏,在佛教的经典中,常常被称之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并且也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深受中国人们的推崇。
虽然它在名义上被称之为“弥勒佛”,但是实际上它仍然是菩萨。
弥勒佛来历及形象
弥勒佛在中国的广大的佛教中的形象一共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是出现在十六国的时期,通常是以交脚的弥勒菩萨形象而出现。这个形象的出现是依据《弥勒上生经》而衍生出来的,其意义是解救众生。
第二个形象:这个形象则是在北魏时期出现的,它演变为了禅定式或者是倚坐式
佛装形象。该形象由菩萨则变为未来佛,并定为标准佛相。
第三个形象:这个形象是从五代就开始出现的,并且在江浙一带出现的比较早。它是以和尚为原型的并且带有笑容的大肚僧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也是现在人们最熟悉的弥勒佛的形象。这个形象常被中国的人们乱称为欢喜佛、大肚弥勒佛,它们通常被塑造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坦胸露腹的慈爱形像。
弥勒佛不同称呼的寓意
1、大肚弥勒佛
大肚弥勒佛的这个称呼的寓寓意是神奇而又平淡的,既显示出显庄严又有诙谐的趣味。大肚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这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和善、智慧、幽默并且快乐的精神体现,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代表。
大肚弥勒佛通常被尊俸在寺庙的前面,当人们一进门的时候就能看到它。大肚弥勒佛笑口常开的形象代表了佛教的慈悲为怀而且有诙谐幽默,因此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人们看见他时,都能激发出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
2、未来佛
未来佛也称为东来佛祖,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强巴”,能够主宰世界的佛。它是中国人们普遍信奉一尊佛。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这个称呼寓意着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以一个乐观向上的姿态来生活。
弥勒佛道场
梵净山是中国着名的佛教名山,辟支佛在梵净山活动时期就有“古佛道场”之谓;净土宗传入梵净山后,弥勒道场建立;明万历年间,钦命僧妙玄重开梵净山,把临济宗带到弥勒净土道场,使梵净山禅净双修盛极一时。“弥勒道场”不止一个,是因为各地与弥勒因缘甚深,古有“天下不平,弥勒出世”之说,中国古代多动荡,所以弥勒现世的地方就很多。梵净山被称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可见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地位及其影响。
当然,古有“天下不平,弥勒出世”之说,中国古代多动荡,所以弥勒现世的地方就很多,于是“弥勒道场”自然也就不止一个。由此,除梵净山弥勒道场之外,还有浙江岳林山弥勒道场、浙江雪窦山弥勒道场、辽宁千山弥勒道场、云南锦屏山弥勒道场等。另外,浙江绍兴有新昌大佛、江苏南京有栖霞山大佛、河南有浚县大佛、四川有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宁夏有须弥山大佛,都是以弥勒形象依山就势雕塑的大佛像。可见,各地与弥勒因缘甚深,信众也不少,说它们是弥勒道场也未尝不可,只是传说不同、历史远近、规模有别、影响大小而已。
弥勒佛生日是哪一天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生日
2015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5年2月19日,星期四。
2016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6年2月8日,星期一。
2017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7年1月28日,星期六。
2018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8年2月16日,星期五。
在家弥勒佛佛像摆放位置
a、佛像一般摆放在大厅
请来的佛像不可安置在卧房中,这样不仅会影响人的睡眠也是对佛的大不敬。佛像可以摆放在大厅,但是佛像两侧不可对着门或走道,易造成家运衰退。
b、佛像应摆放在清净的地方
佛像不可设在大门的进口或房间进门的墙上,因为进出口通道人流嘈杂对佛不敬重。厕所门口以及储藏室口也是要避开的,这个地方污秽不洁亵渎佛祖,容易引起家人的口舌之争。
c.要有靠:佛像摆放除了高度适中,还要注意佛像必须要有靠,方能靠谱。
d、宜在静方,安放的地方要清静,整洁。佛龛或神台附近最好不要有音响,电视机等东西。
e、不可对着床铺。不可对着餐桌。厨房,厕所,因菩萨见不得不雅的行为和荤腥之类。如条件所限,有的把佛龛或神台放在卧室,那麽在睡觉时要拿个黄布帘挡上。
总结
上面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弥勒佛的知识以及弥勒佛图片,不管它有什么样的称呼和什么样的形象,都希望人们能够有大肚弥勒佛所寓意的乐观、宽容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