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衣服发型 » 简单食品雕刻作品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简单食品雕刻作品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31 10:19:33

⑴ 食品雕刻的食雕基础

食品雕刻者相当部分是从美术专业转行的。这些人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因此在练习食品雕刻的过程中,加强美术基础练习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直以来传统学习食品雕刻艺术,都是在没有美术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师傅言传身教,自己埋头苦练的。所谓工多艺熟,花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食品雕刻学好,而且雕刻出来的作品大多是千篇一律,假如要改动一下形态就无从下手,从而极大的限制了学者的发展。?
食品雕刻的造型是一种艺术形象,它具有表现客观事物真实的一面,同时有非客观事物所能单纯的复制特点。它是根据作者不同的目的,对事物的原形进行艺术加工创造的结果。例如在雕刻雄鹰的头部时,往往须辅助添加一些线条来夸张其造型使之更传神。虽然这样与真实的形象相比较有点出入,但却强化了装饰性。为了顺利达到这种预定的造型目的,从事物的原型到作品的成型之间必须寻找一条通往目的地的“路”,这条路就是通过加强素描练习,提高造型能力。?
素描是造型艺术基础练习的重要部分,它给大家的概念是属于美术专业的范畴,与食品雕刻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往往轻易被忽略。其实食品雕刻是一种造型艺术,雕塑艺术家之所以能把一种形象塑造得非常逼真,是通过长期的素描练习打下的造型基础。同样,当在学习食品雕刻时,如能通过素描练习,在具备一定造型能力的前提下,学习起来会轻松许多。?
食品雕刻的练习并不是单纯的刀工练习,同时对结构形体的本质熟悉也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食品雕刻作品应该具有很强的结构感、空间感、比例得当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假如没有这种熟悉,其雕刻出来的作品造型也是空洞单薄,简单的外轮廓说不上是一件完美的食雕艺术品。?
对于在食品雕刻学习中素描练习的重要性,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结构观念的建立
结构观念是指对雕刻物象在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上的熟悉与理解。结构观念的建立,旨在通过素描基础练习中理解形态开始,进行结构造型练习。以理性的、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克服习惯性的,以视觉经验和思维方式,这关系到学生在雕刻实际运用中,能否获得正确理性思维方式和深入体会形体内在结构的能力,尽快走出表面、模拟的误区。?
初学食品雕刻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看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物像,用食品雕刻形式表现出来时,其注重力往往会集中在物体最吸引人的某些细节局部上或刀功上,并不假思考的表现出来,虽然花上很大精力,结果却事倍功半,要么形态失真、要么神态走样,故此失彼。究其原因是结构观念淡漠,缺乏对物象内在结构本质上深入观察和理解,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和盲目模拟,必然导致学习上的弯路,甚至使学习停滞不前。而素描基础练习恰好能提高他们对物象形态结构的辨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准确捕捉到物象结构本质要素。应当明确,素描基础练习的目的,不是在技巧上如何表现物象,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地观察和理解物象的形态特征。闻名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曾说:“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大师的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理性思维在造型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意义。?有一名学生在参观一次烹饪大赛食品雕刻的参赛作品后,对其中的一件关羽作品非常感爱好,于是模拟其进行雕刻,自己觉得非常满足,于是拿来给我评一下。刚开始我也觉得作品的大效果不错,但经过细看就发现问题比较多。最主要是对人体解剖的理解非常的模糊,造成形体走样。于是我要求他先看一下相关的人体结构的书籍,然后对照片上的关羽用素描的形式仔细画一遍,画的时候要着重在结构与明暗的细微变化。后来该学生按我所讲的方法去做。当他第二次拿给我看的时候,作品有了很大的改观,已克服了结构不到位的缺点。在素描基础练习中,可以建立起自觉的结构形态观念,是对所描绘物象观察、熟悉、理解、表现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调整过程,综合调整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对象造型结构因素在理性上的感知能力,把握造型的主动性,为下一步食品雕刻打下结构基础。

⑵ 河南大爷用西瓜雕出十二生肖,他的手法是怎样炼成的

通过网上的教学视频自学而成。

而有的水果雕刻师,为了普及水果雕刻这一职业,将简单的水果雕刻的教程视频发送到网上,供人参考学习。有的水果雕刻师则是为了短视频的观看带来的粉丝量,以及视频的收益来录制水果雕刻的教学视频。不管他们因为什么,总之,现在网络上可以轻而易举的搜索到水果雕刻的教学视频,而这位59岁的老大爷,也正是从视频网站看到视频,从而引发他学习的兴趣,最终花费5天时间去雕刻出十二生肖这一作品的。

当然,仅仅是看视频是不够的, 多加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自己家中买完水果,利用刻刀等专业工具去雕刻练习,当逐步掌握了视频里的初级雕刻手法后,再一步步加大难度,加大工作量,当这位大爷把视频里的基础雕刻技巧学习完成后,他开始了正式雕刻的旅程,最终花费5天,雕刻出新闻里的作品,十二生肖。

⑶ 急用食品雕刻最好是用胡萝卜和黄瓜或水果雕刻图一步一步的简单点的4到5个就行谢谢

红萝卜、白萝卜、黄瓜、苹果、西瓜

⑷ 食品雕刻(龙头)怎么做

1、取一块原料,左右各切一刀。上宽下窄,额头处不能窄了。

⑸ 什么是食品雕刻

食品雕刻是用烹饪原料,雕刻成各种动植物,人物,花卉,风光建筑等各种图案与形态来美化菜肴装点宴席的一种的美术技艺。

品雕刻是用烹饪原料,雕刻成各种动植物,人物,花卉,风光建筑等各种图案与形态来美化菜肴装点宴席的一种的美术技艺。它既是烹饪技术的一部分,又是艺术店堂里独特的一门艺术雕刻。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是超越生活的。

食品雕刻是艺术的结晶体现,也是中国五千年的烹饪文化长河中留下来的一朵夺目的奇葩。雕刻艺术主要讲的是形与神,形状就是在具体事物的形状上,该省略的省略该夸张的夸张,或通过拟人的手法把形状定出来,定出形状之后必须表现出来精神。

在选择食品雕刻仪器的原料时,注意以下几条原则就可以了:

1、要根据雕刻作品的主题来进行选择,切不可无的放矢。

2、要根据季节来选择原料,因蔬菜原料的季节性很强。

3、选择的原料尤其是坚实部分必须是无缝瑕,纤维整齐、细密、份量重、颜色纯正。因为食品雕刻的作品,只有表面光洁,具有质感,才能使人们感受它的美。

⑹ 食品雕刻是什么

食品雕刻(以下简称食雕)在中国起源较早。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就有食雕的雏形出现因为那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把食物雕成玩物供享乐之用,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粮食等食物富而有余了,一些贵族阶层便开始把食物摆弄、装饰或者琢磨成具有观赏性的工艺品供欣赏、玩乐,食雕的雏形就诞生了。当然,食雕真正成为一门技艺还是后来的事,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努力:从《管子》中的“蛋雕”、《烧尾食单》中的“雕酥”到《武林旧事》中的“蜜饯雕”、“山家清供”中的“西瓜盅”,无不代表了食雕发展的辉煌历程。�
食雕的魅力何在?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如果说有一桌普通筵席和豪华筵席,制作者会以什么来体现它们的档次高低呢?制作者豪华筵席首先精选一些名贵原料,美仑美奂的盛器,其次区别就在于使用食雕和花色装饰上了。譬如“糖醋鳜鱼”旁摆放一件栩栩如生的“顽童垂钓”作品,顿时这道菜就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视觉效果首当其中,让人陶醉在这优雅的意境里浮想联翩而不忍下箸。这时在用餐者的眼里这道菜已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食用价值,甚至可以是以精神享受为主,物质享受为辅了。�
食雕作品广泛使用,给千年不变的筵席格局的确增色不少,当然食雕技艺在逐步推广,但是食雕因费时、繁琐、不具食用性,却未在大多筵席中使用。现在的高星级宾馆酒楼,追求的是简洁、明快、高效率,无暇顾及不具食用性的食品雕刻,只在偶尔举办美食节,搞展台时才会用上食雕,但这也是昙花一现。故此说来,食雕的弊端也是存在的,究竟有哪些弊端阻碍了食雕的发展呢?首先,食雕的普及性不够。一个酒店能熟练掌握食雕的人往往就那么几个,这是因为食雕是厨艺中一个难度系数较高的分支。其次,食雕技艺的传播还很保守,在比赛场上,食雕技师们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观展的人接踵比肩,争相拍照学习,获奖作品也被制作成××大赛作品集流传四方,照理说通过这种形式,食雕会发展很快,但你说一件立体的食雕作品被拍成一张平面照片,它又能有多大的参考学习价值呢,难道就不能在赛后由获奖者登台向观摩者现场剖析工艺流程,以让我们把发展食雕文化技艺传承落到实处。

最后,食雕作品的制作工艺复杂,费料费时费力,往往需要雕刻师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愉悦的心情,宽裕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作品,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在学习、工作上均讲究高效率,故此食雕的用武之地将越来越少。�
食雕既然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技艺,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在经历了历代的辉煌后,食雕技艺应该何去何从,更是摆在食雕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笔者认为,食雕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各自发展。�
一.向陈设观赏工艺类发展�
食雕的发展最终要完全脱离烹饪的土壤,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它将与雕塑、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并驾齐驱,完全走艺术化的道路。朝这个方向发展,食雕必须追求尽善尽美,形似逼真、细腻、精美。以往我们常把食雕作品溶入到烹饪中去,譬如一朵萝卜花,你会认为它一定要配上一盘菜该很漂亮,可当你再看到一件“嫦娥奔月”作品,难道你还会把它与烹饪结合起来吗?它完全可以成为家中的一件绝妙的摆设,工艺品店一个热门的卖点。所以食雕应该可以脱离烹饪的土壤,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朝陈设观赏工艺的发展,没必要让专业厨师成为“美术家”、“艺术家”。另外,食雕是一种短暂艺术,作品的存放期限是一个可以研究的课题。�
二.走形式简单、实用性强的道路。�
如果说朝观赏工艺品发展,食雕作品是完全主角的话,那朝形式简单发展,食雕作品就是配角,起到一个绿叶衬鲜花的作用。像冷菜的围边,热菜的盘饰。所摆布的内容相对来说很简单,随意几刀一朵小花配上几片绿叶,装饰在盘边有清晰、明快、简洁之美,更突出实用性。水果所雕刻的鸟兽虫鱼,并不要求特别精的逼真,而是简单的抽象神似即可。这些简单的装饰,难度不大,但要做到形象贴切也实为不易,这就要求厨师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熟练的刀法,方能让菜肴与装饰搭配得体。�
食雕有了上述两方面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有复杂有简单、有精细有粗糙、有逼真有神似、有观赏性有实用性的特点,必将能结合烹饪艺术的发展

⑺ 那里有食品雕刻的图片步骤和方法

食品雕刻中的蔬果整雕较为常用,它从选料上就很有讲究,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同时技法的运用和作品完成后的保存都要作好,下面的文章就谈这些问题。 果蔬整雕的技法 果蔬整雕的技法尤其重要,最关键的就是雕刻技巧。这里所说的“技巧”是指在雕刻时要分清层次和步骤,比如一开始就大刀取形,一气呵成,突出轮廓,然后再精雕细琢,刀法“细腻”。 以翠鸟为例,刻之前应对翠鸟的“身形”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按步骤操作:先刻嘴→头部→脖子→身体→爪子→-翅膀→完成 ◆先用“切刀(一号平口刀)”将原料(青萝卜)片去余料待用,充分利用原料将萝卜切成长的鸟形(因翠鸟的嘴型较长),以下“平口刀”指“2号平口刀”又叫“主刀” ◆用平口刀将原料大刀取形,用左手将原料抓住,刻嘴的位置朝前方,先从嘴部开始,到头部、背部、尾部(注意背、尾之间刀略抬成V字形)第一刀就算完成了,当然要记住“稳、准、狠”一气呵成。 ◆用“平口刀”再从嘴的下部开始进刀,刻出略带弧形的嘴,继续用刀到腹部、爪子(因为刻的是飞行中的鸟,所以爪子在身体的后2/3处)这样第二刀也完成了 ◆应注意变化姿势,刻第三刀之前先将鸟嘴的位置对着你自己的身体且背朝下,然后从尾部进刀,刻成半指厚的片,到爪子处收刀。 ◆第四、五刀就是将身体左右各一刀,然后鸟的大型就出来了 ◆ 紧跟着就是细致刻划:先用平口刀将嘴刻出形,再用平口刀去掉整个大型的棱角,然后再将嘴用平口刀去掉余料,上下嘴唇分开,用V型刀戳出鼻孔与舌尖,用“小号U型刀”戳出眼睛(眼睛也可用相思豆)然后戳刀法戳出羽毛,V型刀在身体、尾部之间侧峰刻出分界线,再用小号U形刀的大头侧锋戳出尾部的羽毛,再刻出爪子待用。 ◆刻鸟的翅膀,用第1步骤中的余料,先用平口刀刻出飞行中鸟翅膀的形状,然后再用U形刀戳出肩羽、覆羽、飞羽等。 ◆插上翅膀,这样一件刀法既快又细腻的作品就完成了,上盘时再点缀点小水草或荷叶、荷花即可。 蔬果雕保存当中的注意事项 ◆通常用就是把食雕表面保持清洁,泡在1%浓度的明矾水中,再放入1-3℃恒温贮藏室中,便可长时间保存,但是西瓜灯或盅放在清水或明矾水中,会更加速它的腐烂程度,正确的方法是用干净的毛巾浸上明矾水蒙在瓜皮上,放在恒温储藏室,即可增加使用次数。 ◆胡萝卜雕刻好的作品,最好不要用水泡,因胡萝卜在水中泡以后容易产生龟裂现象,胡萝卜作品可以喷上清水或明矾水,用保鲜膜包上,放在恒温储藏室中,这样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重复使用。 文/张国华 蔬果整雕(在雕刻中整雕又称圆雕、立体雕刻)就是用所选原料雕刻成一件形象完美的作品。其特点是,整体性强,不论从正面看或侧面看,他都像形得体。如果要做好一件完美的蔬果整雕,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料上的要求 ◆根据原料本身的质地特点,考虑是否能够表现主题。比如让你刻一件水灵的作品,如蝈蝈等,就不能把薯仔作为首选,应该考虑用绿色的莴苣或黄瓜头。 ◆根据季节等特点,如在夏天可用萝卜能雕的作品,如果在其它季节没有萝卜,那么你就要考虑用什么原料来代替萝卜作为替代原料。 ◆ 从表现主题上需要来统筹考虑选择何种原料,如果说要刻一条龙,那么就应该根据龙身体的特征,去找那种比较长而且粗大的原料,如青萝卜或南瓜,青萝卜从外观上讲北方产的较粗大;南方产的较细长,皮厚,质硬脆,水分较多,雕刻过程中不易失水,而且从色泽和质地上都是理想的原料;另外长形南瓜,稍微老点的其颜色深黄,且质坚实而细密,适合于各种精雕细刻的线条。

⑻ 食品雕刻的学习食雕

雕刻技术大多是厨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渐摸索积累起来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想学好这门技艺,一方面要加强雕刻刀法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掌握表达形象的能力,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使之精益求精,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艺,在工作中发挥其二.食品雕刻的原料及储存。 食品雕刻方法:所谓的零雕组装,就是利用一种或多种原料雕刻成整部件和零部件,然后集中组装拼接成完整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零雕整拼(或组合雕)。?
食品雕刻的零雕组装,为的是解决某些雕刻原料在体积、大小、长短等方面的不足和颜色上的单调,以使作品显得更加完整大气,色彩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增加了食品雕刻构图造型的艺术想象空间,为创作雕刻大件作品奠定了基础。零雕组装,工艺复杂,对各个部位的零雕部件与整雕部件比例要适当,即大小、长短、高矮要比例协调。组装时,还要按所构思物象的特定位置准确组装,使作品更加完美统一,从而突出作品的艺术效果。? 零雕组装采用了食品雕刻中多种技巧进行创作,其主要是先雕刻主体形象,再采用添加的手段,弥补主体雕刻原料形状、长短、颜色上的不足部分,也就是主体部分加陪衬部分与点缀部分的整体组合拼装。它采用了切、削、掏、挖、旋、刻、镂、凿、对接等多种技法与技巧,来完成主体和陪衬的组合。?
1.零雕组装可分为以下几种组合拼装技法。?
①在整体形象上添加组装的技巧手法:主要是在主体形象上通过添加翅膀、尾羽等手段来完成组装的作品,如“凤戏牡丹”,首先整雕出“凤凰”的主体形象,再单独取料雕刻出一对展开的双翅,然后单独雕刻一朵牡丹花点缀以花草,最后通过对接、安插技巧进行组装完成。 ②.单雕与整雕相互组装的技巧手法:主要是通过各自独立的零雕小组合后,再配以整个作品的大组合装配而组合成完整的意境形象。如创作雕刻“百鸟朝凤”作品,此作品形态各异、复杂多样、组合性强,又要求协调统一于“朝凤”的主题之中,即要求用整雕加组装的技法,又要用零雕小组装再配合整个主题意境大组合装配的要求。先组装雕刻出“凤凰”的主体形象,再分别取料小组装雕刻出鸳鸯、仙鹤、白鹭、锦鸡、相思鸟、鹦鹉、杜鹃、天鹅、黄鹂、孔雀等众多禽鸟形体,再雕刻出所需陪衬点缀物,将主体形象摆放在中心位置,然后摆放形态各异的禽鸟再配以陪衬物和点缀花草,从而突出主题作品“朝凤”的意境来。?
③.纯整雕形体的组合技巧手法:其特点是各自独立,又自成整体的组合装配,例如象“群象嬉戏”、“群鹿奔逐”、“金鱼戏水”等作品都采用单独零雕(独立整雕),将各种不同形态的大象、大鹿、小鹿、金鱼分别独立雕刻出各自独立的整体形象,然后根据主题意进行组合搭配,再配以花木、水草陪衬点缀,力求使整个作品题意相称、形象生动、自然有趣,给人以意趣昂然的生机活力。? 零雕组拼可采用对接、安插、粘连、镶嵌、摆放等技巧进行组拼整装,如:对接,可用于大型的龙头、龙尾及龙爪,采用竹筷、牙签等进行对接相连,使整个龙身造型完整大气;安插:主要用于大型的禽鸟羽翅、丹冠、腿爪的安装;粘连:可用502瞬间粘合剂或能直接粘住原料的胶水,使零雕部件粘接在特定的位置上进行组装的技巧;镶嵌主要通过零雕部件在整雕部件的夹缝接口处,采用木楔子的原理直接插入夹缝中的组装技巧,此技法主要运用于各种禽鸟的羽翅、腿爪的组装。摆放是最常用的技巧,主要根据主题构思意图进行艺术性的放置安排所雕各部件,力求达到主题完整协调统一、合乎题意,使组合形体比例协调自然。?
综上所述,食品雕刻的零雕组装,讲究构图造型艺术的完整统一,要求造型构图协调、自然、和谐,组装时要注意零部件与整部件,主体与陪衬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构思主题进行安插、对接、粘连、镶嵌、摆放等技巧,必须按照事物形态规律和艺术法则做出恰当合理的组装和安排。雕刻时先雕主体部件后雕次要陪衬部件,组装时也按先主体后陪衬进行组装。零雕组装也就是在整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装饰,但添加部分不能强加,更不能生硬,而且要符合造型自然美的规律,达到合情合理让人可信。添加装饰就是要根据被表现的物象的不同特点将其形象的主要特征有意识的组合拼装在一起,力求达到一种新的形象和意境。总之要学会和掌握零雕组装的雕刻技法与技巧,平时除了要加强食雕造型的技法与技巧的实践操作外,还要加强个人艺术修养的培养与提高,增强对造型艺术美的规律和法则的掌握,在雕刻创作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熟练自如的创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来。基础学习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以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达到高质量的同时,又“在一般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食品雕刻是烹饪教学中的一门选修课程。在运用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常用的食雕教学模式是“以师带徒”式:即老师会雕几个品种,就教学生几个品种。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规范的教学计划与科学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食雕课。本文遵循“束沛如烹饪技能教学法”的理论原则:职业教育直接为社会培养劳动者,社会经济要求职教高质量、高效益培养“货真价实的、适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追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本位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的同时,强调的是“四基”教学,即“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在该理论指导基础上,通过近十年的食雕教学体会对食雕这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作了相应的整理与调整。 烹饪职业教育从发展到成熟近二十年的时间。重视食雕这门课可能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初烹饪师资严重缺乏,这门课只是聘请一些社会上的在职厨师进行食雕教学。而且内容单一(以月季花、凤凰为主),教学方法简单(教师示范式),课时安排时间少(每周二课时,学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都感到雕刻是很难学的一门课,时间一长便放弃了对雕刻的学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雕作品逐渐被人们接受与青睐。因此我编排食雕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的宗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一些基础的食雕作品,让那些在食雕技术上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能在“质”和“量”上进一步升华。根据以上所述将食品雕刻课教学内容分成:基本刀法板块,基础花卉雕刻板块,鸟类雕刻板块,动物、人物雕刻板块,瓜盅、镂空雕刻板块和创新变通板块等六个板块。每个板块既是独立的个体,但彼此又有紧密联系。梯度渐进,逐渐引向深入。
1、基本刀法板块
食雕技术中的基本刀法如:旋、刻、挖、戳、镂、削、切等。用原料进行训练时,可以先从握刀姿势、原料的打片(厚薄一致,越薄越好)、削皮、各种胚形的削制、大刀花雕刻、玲珑球雕刻进行练习。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原料的性能(训练时的原料可以将萝卜、薯仔、南瓜等交替使用),掌握不同的握刀姿势和运刀力度。为进一步学习食品雕刻打下结实的基础。
2、基础花卉雕刻板块
(1)直刀法系列。即用雕刻工具中的主刀一直头尖刀直接雕刻而成的花卉。如月季花、大丽花、蔷薇花、荷花、牡丹花等。以教授月季花为主。要求学生通过月季花的学习后能变化到其它花卉的雕刻。
(2)戳刀法系列。用食雕工具中不同形状的戳刀(“U”形或“V”形戳刀)进行花卉的雕刻。如:西番莲、各种不同品种的菊花。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花卉的雕刻外,着重引导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戳刀的作用。与其配套训练的可以是乌的翅膀、鱼的鳞片、龙的外表。
3、鸟类雕刻板块
着重讲授和练习各种鸟类雕刻。鸟类可以以凤凰为代表进行授课训练,在此基础上掺入仙鹤、喜鹊、寿带鸟、天鹅等雕刻手法相同的品种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不同鸟类在不同大小的胚形上的比例分配。如头与脖子的比例:脖子与胸的距离尺度;身体与脚的位置摆放等等。逐步实现作品逼真动人、有灵气,且要有自己的构思。
4、动物、人物雕刻板块
重点讲练典型品种和复杂雕刻手法。在教学中可以用龙和寿星为范例进行教学,从而延伸到十二生肖、渔翁、仙女、牧童等作品的雕刻。要求学生从模仿成雏形到临摹、最后会设计与组合。
5、瓜盅、镂空雕刻板块
两者可结合起来同时训练。先练瓜盅(即平面雕),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将图案复印到瓜盅上:用笔画到瓜皮上:或者直接用刻线刀进行雕刻),合理、科学地分配整个原料的表皮,而且作品需要一定的主题,最后进行刻划,将主题凸出来。在平面雕的基础上进行镂空技法的训练,可以用“群鹤飞翔”、“果篮”、“龙凤呈祥”等主题,旨在让学生的雕刻技术达到更高境界。
6、创新变通板块
重点是通过对新事物的吸收消化进行雕刻技术灵活和变通的运用,最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掌握新的雕刻方式,如:黄油雕、冰雕等。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从不会拿雕刻刀,不知雕刻刀的用途,到能雕出完整、逼真的花卉,或各种整雕作品。这其中自有一番成功的乐趣。
1、强调基础,促进迁移
关键是把握好基本刀法与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从第一节课开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恰当的位置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让他们感到学雕刻不难,而且有趣,建立信心。以后再确定逐步升级,鼓励大多数学生达标,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是必然的。如果对初学者直接进行整雕教学,此时学生如何握刀、如何使用工具、原料性能等一无所知,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要从基本功(握刀 运刀 打片 削皮 制胚)开始练习,逐渐向各种花卉雕刻发展,逐步平稳过渡到鸟类、动物、人物等等的雕刻。如:凤凰的教学大致可分以下步骤:学会头的雕刻,其中包括各种摆头造型;接下来将头、身子结合起来雕刻;然后是头、身子、翅膀的雕刻,接下来是头 身子 翅膀
脚 锦羽的雕刻;最后是头 身子 翅膀 脚 锦羽 假山 饰物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在训练中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工艺流程规律的认识和基本技法的熟练。掌握了~定的基本功,在某些方面可以熟练运用。
2、“多”、“快”相结合
食品雕刻是配合各种菜肴和宴席用来进行点缀和烘托气氛的,因此,在食品雕刻教学过程中,把握好食品雕刻教学的“多、快”是十分重要的。
“多”,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多请教、多交流、多动手、多使用、多参赛、多总结。多观察、多积累:食品雕刻作品是世间万物的再现,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实物标本、美术图案及各类文字等,都是雕刻的好素材,平时要求学生多积累,就能使学生在设计食品雕刻作品时显得得心应手。多思考、多学习:作品的主题、构思、意境、造型等全靠多思考、多学习。思考的过程就是产生灵感的时机。多学习是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的源泉。食雕美,先在于
人美,人美在学识。多参赛、多总结:只有多参赛、多总结才能加深理解,分析归纳提炼,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才能不断的进步。
“快”,即经过一定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选题快、构思快、选材快、定形快、组装快。食品雕刻虽然称不上瞬间艺术,但它在使用时间和原料保质上都有一定的短暂性和局限性,因此,在雕刻训练时,就应对学生有速度上的要求,力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满意的雕刻作品。选题快、构思快是指雕刻操作和创新的心中计划,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要求作者进入角色。定型快是指在选题、构思、选料后,操作下刀要稳、要准、要快。既要快,又要保证质量和效果。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展”与“艺”相结合
从单纯以雕刻作品衡量技术掌握为唯一标准的“结果型”教学转化为以技能的各个环节、原理、过程掌握为标准的“过程型”教学,“展”、“艺”是必备的两个组成部分。
“展”,即雕刻技法的展示、技术环节展示及工艺流程展示。“束沛如烹饪技能教学法”十分重视作品展示,因此,将雕刻技法各个环节和工艺流程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展示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作品的雕刻,更重要的获得了对原理进行深层次分析认识的条件和机会。
例如,在月季花雕刻工艺流程展示中,通过对“制胚” “定花瓣” “刻花叶” “修废料” “雕花苞”等五个技术环节的展示和分析,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每片花瓣的定位、修改废料的关键、修成花苞的胚形、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以及各操作环节对成品质量的影响等。如果选派几位技术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示范,对其作品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和失败的现象作全面剖析,通过这种展示,学生学会的不仅是“月季花”的雕刻,而是掌握了以月季花为代表的直刀法雕刻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和培养了分析的习惯。
“艺”,即食雕教学的艺术设计、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食雕作品的构思、布局的设计,运用不同的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的十分重要。
例如,在完成花卉阶段的教学任务时,可在课堂中进行插花考试。要求学生用真假结合的手法(真,即真的花篮、花泥、绿草;假,即所有花卉均由学生雕刻,并进行花卉染色和布局),将花卉雕刻以插花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会了鸟类或动物的雕刻后,结合前面所学的技术进行零雕整装的学习。如:凤凰配牡丹,称“凤戏牡丹”;龙配凤,称“龙凤呈祥”等等。充分体现食雕作品的艺术性。要求学生在组装过程中,大量收集阅读各种图案、专业书籍等等,从而使教学内容在学生的作品中得到升华,而学生亦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感和提高了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