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淡水田螺的图片和名称
田螺是我国产的一种淡水螺,是上等保健食品。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不少农户把养殖田螺作为一项创业门路,大力发展。现简单介绍田螺的养殖技术。
1.选点养殖。田螺抗逆性强,疾病少,繁殖率高,对养殖场所要求不高,沟渠、池塘、溪滩都可放养。
2.搜集种螺。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一般体重15克~25克毫米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15℃以上时便可繁殖。
3.放养繁殖。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田螺便停止摄食,10℃以下时,便入土冬眠。因此,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3月~11月均可放养。若在自然区域内放养,每平方米投入11个种螺即可。如果挖水池单一养殖,每平方米可放100个~150个。池底应保留一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便于田螺爬行、取食、栖息。
4.投料饲养。田螺为杂食性动物。一般以水生植物、藻类、土壤腐殖质、蔬菜、瓜叶等为主食。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绿萍、水葫芦、水浮莲的池塘,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5.繁殖与收获。田螺系胎生动物。每年南方4月~5月和9月~10月(有的可延至11月份)是田螺的繁殖期。一般雌螺分批产子,每次可产田螺20个~30个,4岁龄以上的母螺每次可产田螺40个~50个。产出的小田螺饲养6个月后,达3.2克毫米左右,9个月后可达到4.4克毫米左右。盛夏、初秋水温较高,中午田螺多在石块下、泥土、草丛中,此期间须于早晨、傍晚收螺。作者:仲雷
② 谁知道 田螺结构的详细资料和图片
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只~150只仔螺。1、中国圆田螺,贝壳大,外形呈圆锥形,其高度大于壳口高度。壳顶尖。体螺层膨大。贝壳表面光滑无肋,具有细密面明显的生长线,有时在体螺层上形成褶襞。壳面黄褐色或绿褐色。壳口呈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于体螺翅上,部分或全部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厣角质,为一黄褐色卵圆形薄片,具有明显的同心圆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处。2、中华圆田螺,贝壳大,呈卵圆形,壳质薄而坚实。壳高50mm,宽40mm。螺层6-7层,各层表面膨大,螺层在宽度上增长迅速,螺旋部较短而宽;体螺层特别膨大;壳顶尖锐,缝合线深。壳面呈绿褐色或黄褐色。壳口为卵圆形,周缘经常具有黑色的框边。外唇简单内唇肥厚,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
③ 从湖里捞出来的那种螺叫什么怎么养吃什么(只是养一两个玩玩,说的简单一点。)
钉螺
钉螺,盖螺科钉螺属,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亚,中国内地仅有湖北钉螺一种。有钉螺孳生的地区,基本上都有血吸虫病流行。
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 Gredler,1881)隶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前腮亚纲(Prosobranchi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盖螺科(Pomatiopsidae)、钉螺属(Oncomelania Gredler),它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栖息于淡水水域但水陆两栖。个体小、壳高约10毫米、宽3-4毫米。外形成尖圆锥形。壳面光滑或有粗、细纵肋。壳口呈卵圆形,外唇背侧有隆起唇嵴或无。肉可食。
2分布范围
钉螺分布亚洲东部和东南亚。我国内地仅有湖北钉螺一种,有5个亚种--湖北钉螺指名亚种(O.h.h .Gredler)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广东、浙江两省;多栖息于地势低洼、平原地区。钉螺丘陵亚种(O.h.fausti Bartsch)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海拔较低山丘地带,但江苏省东台、大丰沿海也有分布;钉螺福建亚种(O.h.Tangi Bartsch)分布于福建东南沿海低山地带;钉螺广西亚种(O.h.quangxiensis Liu et al.)分布于广西北部,海拔200-400米保水性差的薄砂及山沟乱石中。钉螺滇川亚种(O.h.robertson Bartsch)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省海拔在400-1000m,在2400m处也有分布,栖息于灌溉沟或山坡草滩。它们的分布与血吸虫流行区一致。因此有钉螺孳生的地区,基本上都有血吸虫病流行,所以来自外地感染的患者,不可能在无钉螺地区传染。
4相关信息
血吸虫虫卵随同病人或病畜的粪便排入水中,卵内的毛蚴成熟孵化,破壳而出,以后钻入钉螺体内,经过母胞蚴及子胞蚴阶段后,大量尾蚴发育成熟,并游动于水中。当人畜与疫水接触时,尾蚴借其头腺分泌的溶组织酶作用和其肌肉收缩的机械运动,很快钻入皮肤(或粘膜)并脱去尾部变为童虫。童虫经小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再经右心而到达肺。以后由肺的毛细血管经肺静脉而入大循环向全身散布。只有进入肠系膜静脉的童虫,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其余多在途中夭折。通常在感染尾蚴后3周左右即可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即可产卵。虫卵随门静脉血流顺流到肝,或逆流入肠壁而沉着在组织内,约经11天左右逐渐发育为成熟虫卵,内含毛蚴。肠壁内的虫卵可破坏肠粘膜而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再重演生活周期。虫卵在组织内的寿命约为21天左右。雌雄合抱的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3~4年。
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尾蚴迅速吸附在人的皮肤上,约经10~20秒钟,尾蚴即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人于是就感染了血吸虫。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质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周身长有许多纤细的毛,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从螺体逸出,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此时,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区捕鱼、打湖草、抗洪、救灾等)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主要经皮肤侵入人体。但据调查,喝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虫,可能提示尾蚴或可通过口腔粘膜进入人体。弄清了钉螺、尾蚴、水体与人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就不难懂得血吸虫是怎样传播的以及人与人接触是不会染上血吸虫病的道理。
④ 好吃的鸡腿螺怎么做好吃又简单,做法图解
蒜茸鸡腿螺
用料:鲜活鸡腿螺12只(约750克)、蒜茸50克、尖椒15克、香菜10克、精盐4克、味精5克、鸡精6克、生姜10克、葱2条、粟粉6克、芝麻油少许。
制作:
1、用小刀将鸡腿螺贝壳撬开,去掉一面空壳,将附有螺肉的一面用清水洗净并沥干水分,整齐排列盘中。
2、把调味料与蒜茸、尖椒(切片)、生姜(切末)、青葱(切末)拌匀,均匀铺放在螺肉面上,淋上少许芝麻油。
3、将调好味的鲜螺上笼,旺火蒸5分钟可熟,取出后用香菜围放盘边即可上席。
另外一法为白灼鸡腿螺,将螺洗净,沸水烫至贝壳张开,取出螺肉用清水洗净,配以姜葱汁、料酒,入滚水中灼至恰熟即出锅装盘,用西红柿切片围边点缀,配佐料上席。尽享原质原味之美。
⑤ 美味的香辣鲍螺怎么做好吃又简单,做法图
食材明细
主料
鲍螺 500g
香菜适量
秘制香辣酱 适量
料酒适量
- 辅料
香葱适量
干红辣椒适量
韩国酱油 适量
炖料包 适量
咸鲜口味
炒工艺
廿分钟耗时
普通难度
9
加入炖料包,大火炖煮,炖煮汤汁浓稠时即可。
香辣鲍螺的做法步骤
小窍门
1、香辣酱用量选择因个人口味使用;
2、香辣酱本身带有咸味,所以这道菜不需要加盐;
3、水不要加多,这种螺非常容易成熟,如果煮制时间久了,螺肉就会变小,肉持不鲜嫩了。
⑥ 海青螺怎么煮好吃
水煮海螺(附海螺的挑选方法)
小贴士
1.绿色的是苦胆,如果是大的海螺可以去掉,或者不喜欢苦胆味道的都可以去掉。
2.姜末汁在这里的作用是去腥提鲜,像吃螃蟹、蛏子这些贝类都可以蘸这个料汁。
⑦ 海螺部位详解图
如下图:
海螺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食品。
(7)螺简单图片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海螺活动较慢,常以海藻及微小生物为食,它们一般栖息于浅海海域,嗜食棘皮动物。壳体的外唇部极度外展,且雌螺的体型明显大于雄螺。
肉可食用,壳供观赏,可用于雕刻。夜间活动。足位于身体的腹面,为块状,肌肉极发达,适于爬行。肉食性。主要以棘皮动物等为食。
这些软体类成员通常生活在浅水或平坦的泥地,可见于深达600英尺(200米)的深水中。多数海螺使用诱捕箱或拖网捕捞,它们也可是其它产品的顺带捕捞品。
贝类
贝类的神经系统由脑、足、侧、脏 4对神经节和与其联络的神经构成。脑神经节位于食道的背侧,派出神经至头部和体前部;足神经节位于足的前部,派出神经至足部;侧神经节位于身体前部,派出神经至外套和鳃;脏神经节位于身体之后部,派出神经至内脏诸器官。
贝类原始的种类神经系统简单,没有显着的神经节,较进化的种类形成神经节,更进化的种类则是各神经节集中在头部形成“脑”。感觉器官主要有触角、眼、平衡囊、嗅检器等。
⑧ 小海螺怎么做简单做法
可以做成爆炒小海螺。具体步骤:
主料:小海螺300g
辅料:油适量、辣椒段适量、葱段适量、姜片适量、料酒适量
1、小海螺洗三遍,一定要冲洗干净。
⑨ 谁能帮我看看这是什么螺啊,都要爆缸了,杀手螺也不起作用,怎么去除啊
巧克力娃娃可以清除
巧克力娃娃,是一种市面上常见的淡水观赏鱼。应该是淡水河豚内最迷你的品种。很爱吃螺,为草缸除蜗牛的好帮手。混养要注意缸子大小。和其它鱼类混养会偷啃鱼鳍。公母分别:成熟公鱼腹部有条咖啡色的线、眼后有皱折,体色较黄。母鱼则体态浑圆。
中文学名
巧克力娃娃
拉丁学名
Carinotetraodon travancoricus
别称
Malabar pufferfish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亚纲
新鳍亚纲 Neopterygii
目
鲀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亚目
四齿鲀亚目 Tetraodontoidei
科
四齿鲀科 Tetraodontidae
属
龙脊鲀属 Carinotetraodon
种
黑带龙脊鲀 C. travancoricus
原产地
印度
巧克力娃娃
【饲养条件】PH:7.5-8.3温度:22-28℃硬度:6-9dH
【形体特征】天蓝色的眼睛配上短短的身材和圆滚滚的肚子,活象一个太空人,身体颜色会随着情绪、光线变化而变化,一会深黄、一会淡黄,背上几块墨黑的斑纹随着体色变化形成一个鲜明的色彩组合,非常漂亮、可爱。最大体长约3cm
【饲养特点】肉食性,通常冷冻的或新鲜的血虫,蚯蚓小虾贝壳类螃蟹鱿鱼蜗牛等都是他们喜欢吃的大餐,切记不可一次喂的太多,否则便秘容易死亡。它们在喜欢缓慢和安静的环境,白天它们通常会躲起来,早上和傍晚出来游玩,特别活跃,而且可以饲养在纯淡水中,不像潜水艇鱼需要高浓度盐水。
【其它特点】产在印度西南方彭霞河的巧克力娃娃,对水质要求不高且适应力强,无怪乎喜爱的鱼迷如此的多,逐渐有取代八字娃娃或绿河豚的趋势。由于鱼商并未仔细的进鱼种区分,
所以在进口中的巧克力娃娃里,也常常可以挑选出身上斑点为蓝色金属光泽的个体,以及带有细小黑点的品种。巧克力娃娃的除螺能力
它们可以说真是螺螺们天敌、克星!无论是小田螺、苹果螺,只要个体小点的都是巧克力娃娃喜欢吞食的。但它们喜欢啃咬其它鱼的尾巴和鱼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