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衣服发型 » 凯迪雅斯的衣服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凯迪雅斯的衣服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9-06 11:17:42

1. fancel 雅斯兰黛 防晒霜怎么样

下面是我在校内看到的文章,我自己现在在用妮维雅的,以前有用过资生堂、欧莱雅的两款,觉得分析的狠对。复制下来给夏天的你,很有用哦。
15款热卖防晒&隔离品终极PK

100元以下
卡尼尔阳光防护隔离乳液
羽西防晒防水啫哩
ZA真皙美白防晒霜
新碧抗晒乳液
妮维雅水漾防晒凝露

100-200元
雅芳凝白防晒霜
欧珀莱柔滑防晒露
OLAY防晒隔离修颜乳液
露得清细白焕采乳液
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

200-300元
倩碧日用轻透防晒隔离霜
资生堂新艳阳夏柔和防晒露
Fancl无添加防晒露30号
薇姿水盈清爽防晒露
兰芝全天候防晒精华露

质地PK

卡尼尔阳光防护隔离乳液:质地柔滑轻透易于推开,有比较明显的提亮润色效果。
羽西防晒防水啫哩:橙色啫哩,涂抹在手背上冰凉水润,没有任何的润色效果。
ZA真皙美白防晒霜:看上去很粘稠,但是很容易推开,延展性很好,但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皮肤才能完全吸收。
新碧抗晒乳液:水状液体,涂沫均匀,略带油腻,需要多涂抹几次否则会有白色痕迹。
妮维雅水漾防晒凝露:很水很润,很轻透。
雅芳凝白防晒霜:如牛奶般的乳液顺滑,涂抹后皮肤没有留下白色痕迹,较好地提亮肤色。
欧珀莱柔滑防晒露: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质地非常柔软顺滑,易涂抹。
OLAY防晒隔离修颜乳液:很淡的香味,涂抹方便,但是皮肤表层有层“膜”,容易让人留下油腻的感觉。
露得清细白焕采乳液:质地很清薄,涂抹后很快吸收,无油腻感。
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淡紫色的膏体易于推开,涂抹后的皮肤明显感觉滋润,保湿效果比较好。
倩碧日用轻透防晒隔离霜:膏体颜色较深,但是涂抹在皮肤上近乎无色,非常容易涂抹。
资生堂新艳阳夏柔和防晒露:像牛奶一样顺滑,淡淡的香气,皮肤很快吸收,无油腻感。
Fancl无添加防晒露30号:水润润的,涂抹到的部位都有明显的自然提亮。
薇姿水盈清爽防晒露:白色水状液体,刚刚涂抹完比较油腻,吸收一段时间后变干爽。
兰芝全天候防晒精华露:很柔软,质地很轻薄而且很水。

清爽度PK

通过上面的图片可以直观地看到,羽西防晒防水啫哩、ZA真皙美白防晒霜、新碧抗晒乳液、雅芳凝白防晒霜、资生堂新艳阳夏柔和防晒露、资生堂新艳阳夏柔和防晒露、Fancl无添加防晒露30号这7款产品的油份明显析出较多,而倩碧日用轻透防晒隔离霜、姿水盈清爽防晒露和兰芝全天候防晒精华露则是少量的析出,其它完全没有。
A.干性肌肤防晒重点:
1.因为肌肤缺水,所以干性肌肤应选择含油脂比较多的霜状防晒用品。
2.紫外线带走的不仅仅是白皙的肤色,其中的UVA射线会损伤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细胞,使肌肤失去弹性,产生皱纹,让肌肤更加干燥。对于干性肌肤的人群来说,挑选防晒产品不要紧盯着SPF数值不放,防晒霜中是否有针对UVA射线的隔离功能更加重要。
B.油性肌肤防晒重点:
1.因为肌肤毛孔粗大、容易出油,护肤品太浓稠容易堵塞毛孔,太油腻则容易变成“油田”。所以防晒品要选择啫喱、乳液状产品。
2.挑选防晒产品时应选择带有“Noncomedogenic”字样的产品,这说明防晒品的成分没有造成粉刺的倾向,是油性肌肤的首选。
C.暗沉发黄防晒重点:
1.要选择美白防晒类型。在美白防晒的同时,要注意使用补充水分的滋润乳液,如此才能减轻污染及干燥所带来的枯黄脸色。
2.尽量选择紫色质地的,因为紫色可以让黄色的肌肤显得白皙。
D.老化肌肤防晒重点:
1.可以选择抗氧化的防晒产品,并且每隔二三个小时就涂抹一次,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涂上防晒霜就可以在阳光下全无敌了。
2.要坚持使用防晒产品,否则肌肤老化的速度会更快。

防水抗汗性PK

这个就一目了然了,水溶性强的需要即使补妆哦~~

遮盖度PK

在100元以下的产品中,卡尼尔的遮盖瑕疵的能力比较强,你看,那些小洞洞都基本上被遮盖了,而且也很均匀。相反,新碧和羽西遮盖度就很差,洞洞还是能够明显被看出来。特别是羽西防晒,本身透明啫哩就更容易看到瑕疵了。
100-200元的产品,其实它们的遮瑕能力都还可以,但是OLAY防晒隔离修颜乳液、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是其中比较好一点的,其他三种还是能够明显看到海绵上的小洞洞的。
200-300元的产品中,倩碧日用轻透防晒隔离霜的表现相对是比较好的,遮瑕能力较高,兰芝全天候防晒精华露的就相对差一点,但是还是可以让消费者接收,但是其他的三种的遮瑕情况就比较差,不能让人接收。在如此高的价位,遮瑕能力甚至还不如一些平民价的产品。

PH值PK

在这15款产品中,除了薇姿略偏碱性、兰芝略偏酸性外,其它都在适合人体皮肤的酸碱度范围内。
必须说明的是,每个人的皮肤的pH都是不一样的,有条件的话应该先测试自己皮肤的酸碱值再去购买防晒产品,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防晒产品的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皮肤不受伤害。

UVB及UVA阻挡量PK
UVA区(晒伤),长波紫外线,它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穿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的光老化甚至皮肤癌。
UVB区(晒黑),中波紫外线,它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引起皮肤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它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

雅芳凝白防晒霜的抗UVA的能力在评测的产品中表现最好,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排在第二。
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的抗UVB能力在评测的产品中表现最好,OLAY防晒隔离修颜乳液排在第二。
但是我们综合看来,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抗UVA和UVB的综合能力都比较好,在各方面都比较“全能”。

性价比大PK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15款产品的价格以倩碧的6.25元/g,位居价格之首;而妮维娅就以1.1元/ml,位居价格之末。
卡尼尔阳光防护隔离乳液、羽西防晒防水啫哩、 ZA真皙美白防晒霜、 新碧抗晒乳液、妮维雅水漾防晒凝露:在这5款百元以下的产品中,卡尼尔阳光防护隔离乳液虽然平均下来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是从它各方面的性能来说还是物有所值的,它的各项指标在本次评测中都很稳定,无论是润色度、好推度、防水抗汗性、温和度,还是在防晒效果上都很出色,不能不提的是它对UVA和UVB的吸收度与高价位产品不相上下。不过对于混合偏油或者油性肌肤的MM来说,会略带油腻感,可是,在涂完之后压上一层淡淡的蜜粉即可解决这个小问题。此外,相对价格来讲, ZA真皙美白防晒霜和妮维雅水漾防晒凝露都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涂满全身也不心疼,而且它们的质地都较清爽,对抗紫外线的功能也很出色!唯一要说的是,痘痘肌尽量不要用妮维雅水漾防晒凝露。
雅芳凝白防晒霜、欧珀莱柔滑防晒露、 OLAY防晒隔离修颜乳液、露得清细白焕采乳液、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在这5款中等价位的产品中,欧珀莱柔滑防晒露、 OLAY防晒隔离修颜乳液、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这3款产品在本次测评中都表现得非常稳定,在抵抗晒黑、晒伤方面非常优秀。不过在性价比方面,欧珀莱柔滑防晒露会更受青睐,而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则在保养皮肤上加分。雅芳凝白防晒霜的性价比较低,而露得清细白焕采乳液就让人大跌眼镜了,虽然价格上比较实惠,但是性能各方面都是令大家有点失望。
倩碧日用轻透防晒隔离霜、资生堂新艳阳夏柔和防晒露、Fancl无添加防晒露30号、薇姿水盈清爽防晒露、兰芝全天候防晒精华露:在这5款中高档的产品中,比较出色的是倩碧日用轻透防晒隔离霜和薇姿水盈清爽防晒露,两者质地都很轻透,但是倩碧相对控油能力更佳,薇姿略微不足的是稍稍偏碱性,更适合油性肌肤多一些。而资生堂新艳阳夏柔和防晒露以1.86元/ml的平民价格与低价位产品相比,虽然在各方面都表现良好,但是作为一款防晒霜来说,防晒效果实在一般。Fancl无添加防晒露30号无功无过;兰芝全天候防晒精华露与薇姿的刚刚相反,稍偏酸性,长期使用对皮肤会有所影响。

虽然是转帖的,但还是贴的灰常辛苦。。。搜索了下貌似很少有对防晒产品的评测,感觉这个比较专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 指纹锁十大名牌排行榜是怎样的

中国指纹锁十大品牌有:凯迪仕Kaadas、曼申、雅洁ARCHIE、爱迪尔ADEL、三环、普罗巴克、宝利铭、中正MIAXIS、模帝乐、金指码KSMAK。

1、凯迪仕Kaadas

凯迪仕指纹锁采用瑞典FPC公司专用指纹采集器,全球有135家品牌银行的几十万个终端网点在使用这种指纹采集器来代替密码,因为采集器采用半导体活体指纹识别,所以只能通过人体体温加上配对指纹才能开启。

4、爱迪尔ADEL

(ADEL)集团,是一家有17年历史的企业,是全球领先的指纹技术专家,拥有包括指纹储物箱柜、指纹模块等数个系列100多种产品,指纹锁销量占据了全球销量的50%以上,电子门锁占据了全国近半数的市场份额。旗下有美国、中国、香港多家子公司,拥有覆盖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产品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5、三环

三环公司秉承“敬业、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致力于现代安防门禁行业前沿技术开发,不断用电子信息、三环锁业官网计算机、生物识别技术等高科技嫁接提升传统制锁产业,逐步实现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转变。

(2)凯迪雅斯的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一、指纹锁的优点:

1、安全性,普通机械锁钥匙可以复制,别人用后主人不放心,指纹具有唯一性,全世界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指纹。

2、方便性,不必随身携带钥匙,而且是永不丢失的钥匙,一个人的指纹终身不变,一次输入指纹,可以终身使用。而且一个人可以输入不同手指的指纹。触摸即开,反提即锁。

3、可扩展性,可以容纳120个指纹,而且可以随意登记输入指纹,删除指纹,对指纹的管理非常方便,与普通机械锁相比省去配制钥匙和收回钥匙的烦恼,特别适用于办公用房和出租用房。

4、长期免维护性,普通机械锁使用寿命时间短,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不得不破门而入,而指纹锁基本上不出现故障。

二、指纹锁缺点:

1、容易被复制,扫描表面面积大、且为塑料材质,容易被恶性破坏,导致不正当开锁。

2、一旦断电,所需9号备用电池,而此电池在一些二级城市难以购买。虽然使用了指纹,一但有了紧急状况,钥匙必须携带在身边,容易丢失和被窃,还是存在换锁的困扰。

3、指纹锁也存在成本高、零件易损维护不易等缺点。

3. 雅斯血糖仪是国产的吗

在关机状态插入试纸,屏幕显示三位数字,如果和你买的试纸包装上显示的密码不同,需要长按m键直到看见数字闪,再台湾雅思glm-76试纸调试:继续按m键,数字会变,直到屏幕上的数字和你包装一样的数字即可,屏幕出现滴血符号闪按s键确认,拔出试纸自动关机,再插入屏幕出现和你包装一样的数字表示设置完成。

4. 百分真心求助雅思备考经验!!!

送你一份很实用的高分心得和一些学习方法,好好利用.
经过一个半月得奋斗后,我终于拿到了自己所期盼的分数分,在这两个月中,我觉得听力水平提高的程度最大,也是最令我满意的一个部分。在第一个月中,我用其他的听力材料来培养自己的听力感觉,特别要注意听其中的连读并适应它的语速,个人觉得慢速英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二个月剑桥-成为了我主要的突破口,每天完成一个,每个都要至少听次。第二次是在对完答案之后的复听,主要是听自己错了的部分,尝试找出答案,第三次是跟读,跟读很重要。(花花老师在课堂说过语速决定自己听力的速度嘛!)最后的天时,重新听一遍剑桥-,拿出一张白纸,尽可能的记录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至于机经我觉得应该善用,我在最后两三天扫完了机经,但不是背其中的答案,而是看其中的单词,遇到不认识的就当场背下来,另外花花的词汇表也是很有用。阅读的话,由于平时的练习及模考的成绩都不错,所以这次的考试成绩不太出乎意料。我在准备期间没有怎么背单词,因为觉得背单词太枯燥,我是用世纪来增加我的词汇量的。一开始做题的时候,我是没有限定自己时间的,我是首先保证自己的准确率,在达到一定的准确率之后我就开始看表做题,一开始时间还不太够,但越做到后来时间所花的就越来越少,考试的时候我做完居然还有时间检查,我以前做的考试阅读都是不太够时间的呢,所以多多练习还是很重要的。在做题的时候,我习惯是边看题边读文章,而且在关键的句子下划线,着重理解这些句子,在对完答案之后,我习惯再次看原文,并在文中划出答案所在。看自己做错的原因是单词的不懂还是句子结构没搞清楚。写作:小作文我练都是柱状,条形,看了很多趋势,同个意思的不同单词,结果它无情地考了俩饼图。。。于是我尽自己最大能力变换转折词组和单词,争取在这种不利情况下让小作文不会太差!大作文我压根没读懂! 口语:因为小时候练过疯狂英语,参加很多演讲,辩论,我口才不错,这为我准备口语考试奠定了隐形的基础。我的准备:看了叶毅斌的口语预测,把10月11的话题都套在一起准备,比如,我准备了电影的口语,那么这也能是你最爱的一本书,你难忘的东西。。。等等的答案。我准备了朋友的口语,这也可以是家人,老师,同学的答案。总之将你的答案弄得宽些,让它能套很多内容。还有,我跟网友练了将近一个月,他给我很多帮助和建议,真的谢谢他!

listen to this 的使用方法书评篇 书评篇 先来说一说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个人认为,不管是对于鸭友们来说,还是想从长远来看提高听力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中级听力》共两册,一本学生用书,一本教师用书。 学生用书中首先是vocabulary。帮助大家认识和了解一些听力中会遇到的生词。这些词当然是要背的了,都是一些很基本很常用的词。至于那些专有名词也是要留心看的,虽然没必要背下来怎么写,但一定要知道是什么意思、怎么发音以及其后蕴藏的文化背景。这些对于我们了解英语国家是很有帮助的。 同样的,cultural notes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跟那些专有名词相得益彰,也要注意哦。 练习主要分为单选、对错、搭配、填空、问答、列举等。这些题型是很针对听力的考查点的,能锻炼到我们在听力材料中定位关键词的能力、即时判断的能力和速记的能力。想一想,要是这些本领都能熟练掌握,雅思听力就是小菜一碟了嘛! 这本书还好在它的section 3,教了我们两个在听力中很了不得的本事——How to predict?和 Note-taking。有了这两个法宝,我们的通篇听力理解会变得很简单。在section 3中,题型主要有Learning to predict,dictation,learning to rephrase,recognizing the main idea,main ideas and supporting details和note-taking。都是针对那两个很了不得的本事设计的练习。有理论有实践,只要勤加练习就一定对得起这本书的。 教师用书说白了就是一本答案书。帮我们对对答案,看到底做对了多少题啊,参考一下原文材料看自己到底听懂了多少啊。不过要是能更有效的利用这本书的话,收获一定多到你意外!个人认为,使用《中级听力》,学生用书可要可不要,但是教师用书是一定不能少滴!后面就会谈到究竟怎么用它。 战略篇 战略篇 想要切实提高听力,是一定要用精听的。泛听只能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你不切实际的自信心。大多数人都在泛听一些材料,尤以新闻居多。听了一个大概,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几个词,每一篇都听懂了一些句子,在貌似能掌握大意的时候就想当然的以为自己的听力很棒,这其实是不对的。想一想,当你真正把一段材料听懂了、掌握了,应该是能够复述大意、告知细节、推理判断、评论意见的。当你的听力真的足够境界的时候,再使用泛听吧!这个时候,泛听就不只是听力练习的一种方法了,也变成了你获得信息的一个途径,就跟边洗衣服边听中央新闻一个道理。 精听第一遍 精听第一遍 现在开始做《中级听力》吧! 首先,把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放在一边,面前只放一个复读机。按下按钮,开始第一遍精听。这个时候是一定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心无二念、一心一意!必须要这样! 以篇章为单位,听完一遍之后暂停复读机,试试看能回忆出多少刚刚听到的内容。这个阶段只要求回忆大意就可以了。如果可以回忆出来那最好,如果有问题的话,就倒回去再听一遍,直到可以回忆出来为止。 然后听第二篇文章或对话。然后第三篇、第四篇……直到听完一课的section 1和section 2。每一篇都要听到能够回忆出大意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自己,是不是能听到发音类型,听到的生词多不多,语速是不是过快或者过慢,能不能听到一篇文章或对话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在精听第一遍的时候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回忆出大意。如果这个效果达到了,就去休息一下,喝包牛奶什么的吧。(牛奶能促进听神经发育的,也能帮助大脑反应速度加快,练听力时的首选饮料呦~~~坚持每天喝不但可以美容,还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出国也是件体力活,在国内先build up一下吧!) 精听第二遍 精听第二遍 精听第二遍要达到的效果是:复述原文。 有了第一遍的基础,现在把磁带倒回去再听一遍。还是以篇章为单位,一篇一篇的听。听完一篇,暂停,然后张嘴出声的复述自己刚刚听到的内容。没必要太详细——当然,能详细了更好。主要就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类似于one day, there is a man/woman talking about ……或者说one day, there are two (or more) people having a dialogue about ……这是个开头,下来就是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不用精确到具体的时间地点数字(这些是下一阶段的任务)。 一直听,直到section 1和section 2 的每一篇都能复述出大意为止。不过因为在精听第一遍的时候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尽量争取这次每篇只听一遍就能过吧! 精听第三遍 精听第三遍 估计精听第三遍应该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吧,嘻嘻,挺正常的,没有多少人能一天那么集中精力的听两边遍还不累的。这样也好,因为对于前两遍听到的应该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刚好从新开始细节听力。 如上所说,第三遍的精听就是细节听力。与前两次不同,这次听的时候,面前要放的不只是复读机,还应该有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推荐铅笔,2B或3B的最好,首先是因为这两种笔石墨和粘土的比例适中,写起来流畅、清晰,其次当然是因为雅思要用铅笔答卷了;本子推荐那种没有格子的,比较方便自己设计格式) 按下按钮,开始精听。这时,要适当的用笔记记录下来一些细节,比如说时间(昨天还是今天?早上还是晚上?几点?哪年?哪月?哪日?星期几?)、地点(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哪条街、哪个巷、几号门牌)、人物(名字、关系、年龄、职业、爱好、特长),以及文章中具体描述那件事情的一些细节,还有,如果有列举的成分在,一定要努力列清楚所有的条目。 这个笔记事实上没有必要,事实上也没有可能写得很完整,就是一堆简写、符号、箭头什么的就行,只要过一会儿自己还能认得就好了。 听完一遍后,看着自己的笔记,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个文章讲出来。不仅仅讲大意,还要讲细节。其实,这个过程就叫做“笔记辅助复述”。就是越是能详细的复述出原文越好。 其中,练到了我们的笔记能力、速记能力、一心二用能力、细节定位能力。天啊!哪一个都是考雅思听力的法宝啊~~~ 同样的,section 1和section 2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复述出来,这个阶段也就结束了。 答题篇 答题篇 听了这么多遍了,也该是答题的时候了。相信这个时候在翻开学生用书的那一瞬间,心里应该恐惧感会小得多了吧。 没错,争取听一次就能答出来。(不许偷看之前的笔记呦!)这次就不能以篇章为单位了,最好能以section为单位,听完一个section对一次答案。 肯定会有错啦。不用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分析错误。一般来说导致错误的原因有: 1. 没听懂。 这就要看是为什么没听懂了,是因为遇到生词了么?还是口音不习惯?或者是人家吞音、连读现象比较严重?找到问题症结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2. 没记住。 为什么会没记住呢?是不能一心二用么?还是人家语速太快,明明听到了就是记不下来?还是当时记下来了,可是填空的时候发现根本不认识自己刚刚画的乱码? 3. 理解错误。 是题目没理解呢?还是文章没理解?题目没理解就要再读一遍,同时加强练习自己的快速略读能力(这在雅思阅读里也很重要哦)。文章没有理解就要反复听,看是因为没听懂没有理解呢?还是因为句型或者人家用的惯用表达自己不知道呢?这个就要注意平时积累了。 听完了前两个section就去休息一下吧~~~ Section 3 Section 3 如果我们在听材料的时候,可以做到听了上句能猜到下句,这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要做到这个,首先就是要自己有一个逻辑上的思维框架,能根据类似总分总,综述—列举等逻辑顺序大概猜到一篇文章的结构。然后配合section 3的练习题稍加联系就能迅速掌握了。 Learning to predict,很显然,就是教你怎么推测了。 learning to rephrase,这个现在看来应该很简单了吧,我们前面已经把复述做到很好了。 recognizing the main idea,就是概括大意,没什么障碍了吧。 main ideas and supporting details,教你列出文章的总框架,对篇章逻辑很有帮助哦。 note-taking,这个显然是要练的。 Dictation,最变态的一个题型,不过也是史上最能提高听力水平的方法了! 精听第四遍 精听第四遍 到了这一遍,不做点刺激的事情都对不起自己坚持到现在——就是刚刚说到的dictation。所谓听写,就是要做到每个字、每个标点、每个大小写都不能错。 可以以句子为单位,听完一句暂停一下,然后立刻在本子上写下这一句。(这次用带条纹格的本子吧,不然到最后乱死你!)没有完全写下来也不要紧,先写下一句。直到一篇文章都听完了,再倒回去重听一边。一句一遍,继续补充。听写过一段时日之后,最好能做到一篇文章能在三遍之内全文写下来。 这时候,教师用书就大派用场了。不可以听一句看一句的。一定要在三遍都听完之后,或者说是自己觉得已经全部写下来了之后才可以参考。不然嘛……每个人都是有惰性滴~~~ 看我这一点写得字数不多,可是要真正做到是很有难度的。要坚持把一本《中级听力》都这样听完,最好先去批发些个大教案本来吧。末了看到被自己画的乱七八糟的一摞本子,会很有成就感的。相信这么着把自己折腾一番过后,听力水平一定是会有质的飞跃的! 成就篇 成就篇 就像我在“我的考鸭宝典”中提到的那样,认真听完《中级听力》后,就可以突然发现自己坐在电视机前看CCTV-9其实跟边嗑瓜子边看CCTV-1没什么区别了。如果大伙儿还有劲头继续挑战《高级听力》的话,用同样的方法,半年之后就可以边吃烧鸡边看CNN了。 还是一个中心思想:要坚持! 我知道这很困难,但是只有坚持下来才能进步。当时自己练的时候连撕书的心都有过,不过熬过去就好了。大家一定要坚持啊,加油!!

5. 在雅斯超_上班,超市生意好还是差的好

生意好的好。
大型连锁超市生意还是不错,自主经营的小超市生意不是很好。
提到雅思我最想说的就是,价格便宜,对于东西的质量也还过得去,看是买什么了,一般买吃的去那边买还是挺不错的,衣服的话我基本不去那逛。

6. 雅斯兰黛密集精华瓶底E28什么意思

雅思兰黛密集精华平底E28的意思就是代码。

7. 高一学生基本零基础雅思详细计划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人的雅思备考计划,很详细!!!我觉得你最主要还是平时的积累,不能断!

去年十月决定留学,开始重学英语(自从过了六级就根本放弃了,至此一年稍多)。十月至今年二月,不系统地复习,主要以听力为主,基本内容就是从Listen To This的初级一直听到高级的Lesson 20左右。但是听力的实际水平绝对没得达到Listen To This的高级那样,中级里的很多单元我仍然觉得很有难度。 三月初报名IELTS,时间定在8月18号,一来我有点迷信,二是我觉得这个时间对于申请明年的秋季硕士大概是允许考试的deadline了,再晚准备材料或许就不那么从容了吧,第三是我觉得非五个月时间不足以复习得好(当然我现在推荐最好不要超过四个月)。 三月到四月,我做了Cam 1和Cam 2的Test 1。做这五套题的时间不定,主要是拿来熟悉题型用,差不多是一个星期一套。效果当然很不好,尤其是Cam 1。我的感觉是,Cam 1的阅读的难度远在后面所有的真题之上。因此Cam 1没有做得很好的同学千万不要慌张,但是也不要因为这个题很老就不做它,因为我觉得事实上Cam 1的阅读题出得非常好,一是因为它绝没有超出以后所有IELTS阅读出题的规则,二是它的大部分阅读题的难度主要在于文章本身的难度(如那篇极为经典的讲tourism的),而难度极大的文章在真题中也不少见。
4.9.至4.20.,我报了成都环球雅思的强化班。报班的时候接待老师说,6分没有问题,6.5分够呛。当时我没管那么多,虽然对她这话略有点不满意。 客观地说,九天半的学习,对于树立信心还是非常有用的。没有见识过国际语言考试的人最初对IELTS的感觉都是很迷惑的,不知何处下手,也不知以何种方式下手。论坛上虽然有各种备考经验,但因为大多数人对整个考试的体制没有概念,读起这些经验来其实是很困难的。当然我并不推荐每个人都去读这种强化班,当然更不推荐去读基础班(有钱人除外),除了浪费钱之外,还很浪费时间,尤其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就是IELTS主要靠的是技巧。错!IELTS是我见过的最能体现实力的考试了,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报了班就万事大吉,应该说,报班只是开始,报班之后的实践和体会才更重要。 (唠叨一句,成都雅思学校的教阅读和写作的两位老师是非常之优秀的,一个是胖胖的高个子,一个是瘦瘦的矮个子(名字都记不起来了,惭愧一下),听他们俩的课绝对有如坐春风之感;教听力和口语的那位帅哥Gordon就不敢恭维了,浪费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东西上面……) 叙述完我的备考经历先。
四月下旬到6月25号,我的主要学习用书是网上下载的黑眼睛听力12套题,和新航道的阅读真经2,加上Cam 2的Test 2/ 3/ 4。都说阅读真经好,于是我买了2,1貌似太简单了一点。中间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这一共是32套题(黑眼睛和阅读真经我是分开做的,因为刚开始题量不宜过大,况且阅读真经的最后三套我还没做完),差不多隔一天做一套。 黑眼睛的题老实说出的不算好,因为难度设计不均匀,题型也比较老(过去有说黑眼睛的7分是IELTS 6.5的前提,我不认可,因为我的黑眼睛就没有对到28个以上过)。但是黑眼睛最大的好处在于,里面涉及了很多真题可能会涉及的场景。当你熟悉了这些场景后,碰到真题你的心里会很有底(可惜我考试时碰到的几个场景都很平常)。 阅读真经2的题应该算是现有的题中出得比较好的了,但我强烈建议把这套题放在Cam 3/ 4/ 5/ 6之前做,因为尽管它比较好,但绝没有真题好。我自己的感觉是,阅读真经2里面说不清楚为什么的题实在太多了,多得最后可能都把你搅糊涂了。很多时候你可能都不再确信很多类型的题目判断的标准了,这是阅读真经2里面某些不那么好的题带来的坏影响。不过它里面收集了很多偏难怪的经典题目,实在是值得一做!做了才能理解IELTS中的极品难题的思路(尽管我在考试的时候没有碰到)…… (阅读真经2第5套中的Passage 3(讲电击实验那个,可看书的背面目录)与Cam 5中的Test ?是几乎一样的,所以推荐这篇不要做,留到后面真题的时候做。另外,这篇超难,oh dear,难到我无法描述) 说下单词。IELTS单词量极大,而且里面有很多单词很偏,但如果目的是要做题的话你并不需要很大的单词量。相比而言,我觉得对普通单词的熟练掌握其实更为关键——因为听力只在section 4中涉及到比较专业的单词,但绝不会在这些单词上设计考点,阅读可能在部分专业词汇上设计考点,但因为数量很少(每一套题也就一两道是这样),并且防不胜防,因此我觉得花很多时间来背生僻单词是很不合算的。 我建议将四级单词作为核心,达到熟记熟用的地步(还要会拼写),最好到每种意思都能掌握,因为真正的阅读考试恰恰考的是你对这类词汇的熟练运用能力。然后浏览普通的IELTS词汇书,大概知道里面各单词的意思即可。另外,我强烈推荐使用类似新东方背单词等软件,因为里面的发音都很清晰,这对听力和口语都有无比的正面作用(时间再少也要!)。 接下来我复制一个我的日程表供大家研究。6.25./四/C-3.1. 6.27./三/Z-8 6.30./六/Z-9 7.3./二/C-3.27.6./五/Z-10 7.9./一/F-1 7.12./四/C-3.3 7.16./一/C-3.47.20./五/F-2 7.23./一/F-3 7.25./三/C-4.1 7.27./五/C-4.27.29./日/C-4.3 7.31./二/C-4.4 8.2./四/C-5.1 8.4./六/C-5.28.6./一/C-5.3 8.8./三/C-5.4 8.10./五/C-6.1 8.12./日/C-6.28.14./二/C-6.3 8.16./四/C-6.4 8.18./六/笔试 8.19./日/口试 (第一个是日期,第二个是星期几,第三个是做的什么题。C是Cambridge Ielts系列的的意思,Z是阅读真经2,F是Ielts Practice Tests Plus,是朗文出的很好的一套IELTS的参考题,一共五套,非常的好,难度比较大,适合想得高分的同学做,可在太傻上下载。)
我从7月25号,也就是Cam 4开始,就每隔一天做一套真题,一直到考试那天刚刚好。其实这是倒着推出来的,我觉得任何人都有必要这样倒着安排自己的计划,并且坚持每天做完要做的事情。我想连续两个星期以上的这种日程安排绝对必要,状态就是这么出来的,我认为。 我以每两天为一个单位。第一天早上7:30起床,8:00开始进行一些听力训练,一般是以前的听力题或者Listen To This的中级课文等等不一。9:00准时开始做听力题,一般到9:35结束。然后做阅读,掐表。我的方法是,每篇文章都计时,比如第一篇从9:35开始,做完的时候是9:53,写在书上,第二篇是10:10,也写上,第三篇是10:26,也写上。 这么做的用处在于:我在后来分析的时候我发现,我用时间最多的题目是段落填空和heading以及matching中的意义类(相信做过题的都能知道我在说什么),于是以后每当做到这类题的时候,我都自觉地提高了速度。请注意,不同人有不同的软肋,你需要总结你做得慢的那一部分。 我的作文一直不弱(也不强),从一开始就能保证在标准时间内完成。作文部分后面单独讲(虽然写得不多)。 下午,总结分析阅读中的错误,晚上我一般练口语。 第二天上午练习听力。先反复听第一天的听力题,力求全部听懂。大概在三四遍之后再对照答案。这样反复下来差不多也该吃午饭了。下午练练写作,或者听下听力材料。晚上随便,可以自由安排,针对觉得薄弱的地方专门修整一下。 正像许多前辈所说,做题是重要的,分析总结绝对比做题更重要。想要提高,最重要的就是后面的这一步。至于这一步怎么做,我将在技巧篇中细细道来。

技巧篇
Listening

总的来说,我不认为IELTS的听力是比较难的,绝大部分非常简单。但听力材料的难度跟题的难度无关,再简单的材料也可以出很难的题,所以对细节的把握和对潜在的考点的敏感是做好听力的最重要之处。相比之下,是否听懂已经在其次了。不过,千万不要去相信听不懂也可以做题这种话,it’s impossible。 我觉得做好听力最主要的在于两点,而这两点都在于录音播放之前——1.预判应该填入的答案的内容,2.寻找定位词。 如:During the 18 century the East Town built many___ which we consider a miracle that we can never image.一般来说我们对难题的感觉是,听到这句话,但是一晃就过去了。其实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无法区分录音当中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结果等到要筛选的时候,因为整句太长,所以就忘掉了。这里有如下的分析步骤: 这个题目提供了如下四个信息:the 18 century / the East Town / built / a miracle that we can never image。 a miracle that we can never image是从句,录音中也基本上会以从句的形式表现,这个从句在录音中必然整体出现,因为其比较长,因此不管是出现在要填的内容的前面还是后面,辨认还是比较容易的,可以不管它(但是至少要能听出来是对应的题目中的这一句)。 the 18 century一定会在录音中出现,它可能在要填的空的后面,这种比较难,因为一般我们会拿the 18 century做一个定位词。 the East Town不要管了,因为这篇文章肯定是讲这个的,不知会出现多少次,况且真正要到题目的时候它可能反而被换成了this town,it等等。 关键的是built,因为就上面例句来说,它是唯一有可能形成考点的地方,一般考试会改写这个单词为同义词,比如develop或construct等等,或者改成一个词组或从句也不一定。 例如录音是:many people think it’s really difficult to believe that in the town many very famous markets were completed in the next century. 这算是绝对难的一个题,因为题目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完全被改变了。 我的听力对策是:定位词寻找两个,即空格前后各一。如果遇到例题这种有出现the 18 century的,那么连同这个也一起用起来定位。这句的定位词应该起码是built / miracle。因为定位词一前一后才能保证其中一个定位词被调整了位置,另一个还能救命。试想如果只认built的话,等听到were completed,谁还能想得起前面那单词。好多时候听到这里,我还在等后面出现答案,结果只听到句终的空白。 可能大家会觉得时间太紧,那没办法,只有训练了。不过按照经验,一般section 1/2乃至3都不大可能出现这种题目。Section 4如果发觉题目单词量不厉害的话,那就要小心了,这种邪门歪道的题目出现的几率就很高了。 我贴一下我十六套真题的自测状态,大家也好心里有数(28/6.5,前面是做对的答案数,后面是分数)。C-3.1 28/6.5 C-3.2 30/6.5 C-3.3 24/5.5 C-3.4 30/6.5 C-4.1 29/6.5 C-4.2 29/6.5 C-4.3 26/6.0 C-4.4 30/6.5 C-5.1 26/6.0 C-5.2 32/7.0 C-5.3 26/6.0 C-5.4 28/6.5 C-6.1 26/6.0 C-6.2 26/6.0 C-6.3 27/6.0 C-6.4 27/6.0

Reading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犯错多是因为在原文中找不到定位句(有各种各样的叫法,都ok啦),而定位句找不到的根本原因在于——时间不够。克服这个问题的最基本的办法是经验——题做得够多以后,你会发现题目中必然有些词语是寻找原文中的定位句的线索,例如:The HSBC building was built 30 years ago. 叫你判断T/F/NG。有经验的一眼就能看出这句话的考点在30 years ago这里,而定位词是HSBC building。所以如果满篇寻找30 years ago,那就吃亏大了。而HSBC一定是最好找的单词,因为四个大写字母实在是醒目得不得了。 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之后,我们来看看几种主要题型。 1. T/F/NG。这种题型是最有可能出得很难的了,难题对内在逻辑的考察很细致,需要仔细推敲。事实上我们要相信,难题是很少的,绝大多数题都是上面举到的那种事实性判断,再简单不过。 难题我举几个例子: A. As a result of increasing affluence, an ever larger number of families now have two cars. Most families nowadays have two cars. NOT GIVEN. 因为an ever larger number表示“史无前例之多”(一般我们可能理解为更多的,其实都差不多),但“史无前例之多”讲的是number,而most讲的是比例,两者没有关系。比如去年有2000万开车,今年跃升到4000万,比过去都多得多,但比例其实只有15%,因此也不是most。 B. Although the hazards of boxing have been well publicized, the government has yet to introce a ban on the sport. i.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want to ban boxing. ii. The hazards of boxing are not very well-known. iii. A ban on boxing has not been introced yet. i. NOT GIVEN. ii. FALSE. iii. TRUE. i的问题在want to,ii.的问题在not。 2. Heading。Cam 3以前,这种题型是我错得最多的一种。但Cam 3之后,我觉得这种题型的难度在降低,基本上就是段落中讲了什么就是什么。对付这种题型的最好办法就是耐心读原文,一般读了该段落之后就能选中正确答案。 但我觉得有两个很重要的技巧不得不说,第一个是:在我们过去的理解中,heading的意思是段落的中心思想。但IELTS中的heading其实更多的不是说,这段主要讲什么,而是这段讲了什么。比如,一个段落这样写到:因为城市扩大,自行车变得效率很低。汽车逐渐取代了自行车的地位。汽车能够触及城市的各个角落。汽车也很安全。按照我们的定义,这段的中心思想肯定是:“汽车取代了自行车”。但是,heading list里面可能只有如下两条接近的选项:1.自行车不适应大城市。2.汽车与城郊相联系。相信很多人会选2.,但事实上2.是典型的NOT GIVEN选项。这是前述的heading考察的是“这段讲了什么”的一个典型。 第二个技巧是:heading list中的选项一般比段落多三个左右,这就意味着其实只有三个左右的段落是有迷惑选项的(当然,有个别heading比较难是段落之间意思比较接近的,这个需要注意)。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如果一篇文章有五段,heading list中一般的选项是八个左右,一般浏览一遍,可以将其中二到三个段落选出答案。剩下三个段落和六个选项,通常情况下,每两个选项为一组对应一个段落(这个很简单,大多数同学都能意识到)。重要的是,当你确定了每两个选项对应一个段落时,你就不应该再从段落入手来寻找哪个选项更合适,而应该从选项入手。因为,这两个选项中,一个是TRUE,另一个不是FALSE就是NOT GIVEN。FALSE和NOT GIVEN的共性在于,更改了原文中的某些意义项。比如前述那两个选项,1.自行车不适应大城市。2.汽车与城郊相联系。1.的意义项三个——自行车、不适应、大城市;2.的意义项三个——汽车、城郊、联系。显然,城郊是多出来的,原文中没有提到。要知道,我们只需要比较两个迷惑项哪个更贴近段落,而不是非要理解原文说了什么(希望能体会我的意思)。 3. Diagram. 这是我觉得最简单的题,因为图表类一般都是以流程来设计的(相信大家能懂我的意思),而IELTS文章各个井井有条,因此对于这种题目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除了Cam 1那篇讲蜂箱的很难之外)。 4. 段落填空。这种题型出得很活,有时候出在一段(简直就是送分),有时候连续几段,有时候不连续几段,有时候还前后颠倒(Cam 6有一篇)。前面几种就不说了,只说说最后一种比较难的。时刻牢记一点,IELTS出题的顺序性。可能有一个空违背了顺序原则,但我就没发现两个空都违背的,三个以上更不可能。所以,千万站稳脚跟,一段一段一句一句挨着往下找,怎么都不要自乱阵脚。 5. 选词填空。这种题跟段落填空基本一样,其实还简单一点,就是先筛选出词性符合的,比如the___ when the HSBC building was built,里面填有关时间的名词那是肯定的。这个貌似简单,其实很管用,因为出题者很可能出个迷惑项,比如跟原文一样,但词性不协,这种一定坚决排除。 6. 其他。其他题型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定位词定位句,注意空的词性选答案。答案虽然多数是名词(眼睛瞟的时候会有感觉),但偶尔动词也会被拉来做答案,所以名词注意单复数,动词注意时态跟单复数。 除此之外,我再补充几点难题的出题规则: 1. T/F/NG及选择题中最容易出现的干扰项的构成方式为:原文:A does B. C does D.选项:A does D. OR D is done by A.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能看见A does B但是看不到C does D(可能已经在下一段了),所以最容易造成误判为NG,其实这是FALSE。 2. 选项中adj.与n.,n.与v.之间的搭配关系经常是设计迷惑项的主要方式。如C-4.3.1的第12题。因此凡是选项中出现各种搭配的都留个心眼,反正考点也无非就是在这几个搭配关系上。 3. 一种特殊的T/F/NG。原文:当某种情况出现时,某结果发生。题目:某些结果可能会发生。答案:YES,而非NG。如C-6.3.2的22题所示。 4. 题目只要出现数字,极有可能与计算相关。可以说,没有计算直接给出数字来寻找答案的题目极为少见。这些数字以加减法为多,题目虽然极为简单,但如果不留个心眼,还是非常容易一扫而过(看见数字就小心吧)。 5. 如果文中出现比较关系,反复阅读原文/题目,并联系上下文。如C-5.3.2所示。这种题目很多时间可能相当的难。 6. 如果发现了定位词和定位句,但题目中的信息又不能被完全包含在这一句中,应将该句前后数句(最好一段)全部涉及。这种题型似乎越来越多了。 7. 文章如果基本围绕一个或一组实验,则实验的目的即文章的主题(经常有问文章的main idea这种)。如果出现了数个不同实验而主题有相交的部分,则相交的部分极有可能是文章的主题。 8. 对于单选题,如果通过题目的题干在文中难以定位的话,可以通过题目的四个选项定位。一般情况下单选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二到三个是围绕原文中的同一组句子来的(一般就是围绕定位句来的),而这二到三个选项中必有答案。如C-6.3.1的12题。 9. 有时候题目本身会有考点,对题目要花足够的时间。例如一道单选题——原文:The effects of A is that it... 题目:As a result A increase... 因此原文中导致下降的项都不能选择,只能选上升的项。 10. 最近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题型是多选,问你文章中mention了以下的哪些选项。这个就直接从最表面的意思来理解,mention就是mention,文章中有些mention到的观点后来被证伪了,但也是被mention到的,就应该选。这类答案往往集中在一处,但我在考试时碰到的那道题的两个答案就分居两段,中间还夹了一段,所以还是要仔细阅读文章才行。 11. 做题的时候凡是不确定的题目都做上记号,等后来有时间了检查,否则最后几分钟慌慌张张不知道检查什么题,那么宝贵的时间就浪费了。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没把握的(或者都没把握的话),Heading最需要检查,因为大部分heading题目都是在没有充分阅读时间的情况下完成,况且heading的定位又那么明确,检查起来效率最高。 每次分析完了之后,我会总结我错误的原因,分成几个类别。1.定位失误,也就是定位词找错了或者定位句混淆了(两者不一样哦,前者说的是题目题干中的定位词找错了,比如找到前面的30 years ago,后者说的是在原文中定位句找错了,比如有两个HSBC building,找到不对的那一处);2.定位困难,比如没有按照顺序性这种;3.单词,这个好理解,其实IELTS考试中这种硬考你单词的不多;4.答案设计较复杂,比如定位词定位句都找到了,但是答案却在句子外面好远的地方;5.难句,这个没办法,考水平了;6.读题目/原文草率,这个没什么多说的,比如30 years ago看成30 years later这种(别笑我,时间紧啊,经常出现);7.主观臆断,最典型的就是成都环球雅思的阅读老师讲的那个例子——如果文章没有讲地球是圆的,题目说地球是圆的,选NOT GIVEN。 通过分析,我的错误多分布在4.和6.这两类,所以我专门制定了自己的阅读方法,就是每当找到定位词定位句之后,还要将这句的前后几句读完才作答。另外,题目每次都读两遍,坚决一个单词都不漏过。 希望大家有自己的错误分类和相应的对策,我的只是一个模型而已。 接着我贴一下我十六套真题的自测状态,大家也好心里有数(26/6.5,前面是做对的答案数,后面是分数)。C-3.1 26/6.5 C-3.2 29/7.0 C-3.3 34/8.0 C-3.4 29/7.0C-4.1 34/8.0 C-4.2 24/6.0 C-4.3 31/7.5 C-4.4 36/8.5C-5.1 28/7.0 C-5.2 30/7.0 C-5.3 32/7.5 C-5.4 34/8.0C-6.1 31/7.5 C-6.2 39/9.0 C-6.3 33/8.0 C-6.4 29/7.0

Writing

写作我没什么好说的,本来以为自己写得很好,结果才得了6分,所以虽然有那么一些技巧也不便献拙。我从各种比较好的文章中摘抄了一个模版下来,不过很可能examiner能够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比如风格不统一啊什么的)。自从实行半分制以来,很多原先的6分变成了5.5,因此大家要小心,6分不再那么好得了。建议三步,买参考书,狂写,请人修改。我脸皮薄,请几个朋友修改了几次之后就不好意思了,这里要衷心地感谢Scan,Martin和Vima。

Speaking

网上很多资料都写得很好了,我要补充一点点的是,怎样使你section 2的各种topics能够记下来。 有一个误区必须澄清,那就是section 2的内容是记下来的,不是背下来的。记下来的意思是,比如说叫描述你最喜欢的一件衣服,你应该立刻闪现出有关这个主题的一个框架——when / where / why / how I got it? what it looks like? what does it mean for me? my feeling. 当有了这个框架之后,每个条款你只需要记住一些关键词,口试的时候现说是最好的。很多人害怕考试的时候现说说不好,这很正常。但要知道,如果被认为是背过的,那得到的分就非常低了。这个在应考篇中再讲。 一般来说,我们准备section 2中的topics要依据以下这些步骤(要知道,无论是叫你描述一件物品,一个人,一段经历,这个步骤不能改变,否则你平时记不住也会记混,关键时候也想不起来): 1.What it is? Who the person is? What the thing is? 2.How I got it? How I knew the person? How the thing happened? 3.What it looks like?... 4.What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5.Why? (Why I consider he is interesting? Why I think this toy is very memorable? Why I believe this th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me?...) 6.Feeling. 举个例子,描述一条河或者一个湖泊。 1.我描述长江。 2.我很小就知道长江,从电视里看到的。 3.长江很宽很长,水很黄。 4.长江有这样几个特点:它水量大,能发电;航道宽,能航船…… 5.因为我亲眼看过长江(它只叫描述一条河,你就说为什么说这条河的原因),觉得它很漂亮,亲眼见的长江是这样的:…… 6.我很喜欢长江,我……(时间到) 这么说时间肯定能撑够。 但是我觉得第三部分更重要,但是第三部分的题目变化多端,因此你只需要把所有机经上的题目过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 感谢Drewjet陪我练习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