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衣服发型 » 雨中人图片简单绘画创意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雨中人图片简单绘画创意

发布时间: 2022-09-27 07:27:50

① 《雨中人》绘画心理测试的分析方法是怎样的

雨点的大小和密集、杂乱程度反映被测试者近期所感受到的压力。雨看起来越大、线条越乱,表示受测人压力越大、心情越焦虑。

人物的表情反映出受测者对于压力的感受,如果人物是微笑的,说明对于压力并不是很在意,如果人物愁眉不展,说明压力已经对受测者产生了影响。

人物的面向角度及表情反映受测者对于压力的表达:正面面向表示直接将自己受到的压力公开呈现,侧面面向表示对于自己受到的压力只表现出部分,背面面向表示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压力,不向外界表现。

是否有防雨工具如雨伞、雨衣,以及工具在图中所占据的位置大小,反映出受测者对于压力有没有方法去应对,应对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综上所述,这幅画反映出受测者近期压力不大,心态较好。

从侧面体现出一个人的心境,

比如作者本人的压力或舒适状态会体现在雨势的大小与风雨的倾斜度,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

根据所画的画,可以考察出,在压力情境下,作画者会调动资源来应对压力吗?

如果用了,是用何种资源?

作画者的应对方法是否有效?

其情绪状态如何?其计划性如何?

在这种不愉快的情景中,作画者会使用何种防御机制——迎接挑战,还是退缩?

来画一个下雨的场景,一定要有雨和人:雨的大小代表了压力的大小

1.雨大,有朋友有伞,有躲雨的地方:虽然有压力,但也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会有自己的发泄方式,会避开压力和伤害。

2.雨很大,但有爱人和孩子在身边,一家人打着伞:有一定压力,有强烈的结婚意愿,你会幸福的。

3.一个人在雨中打着伞:你会抵抗压力。

4.一个人在大雨中没有伞,甚至还有雷电:压力很大,并且不知道如何排解压力,感到疲倦,不知所措。你常常是环境的牺牲品。

以上是几种情景的分析,很多事情不要自己扛着,说出来解决方式有很多,你还有朋友和家人呢!

雨中人心里测试

一种淡定的迷茫,在雨中打着伞,悠闲着,这是体验下雨天的场景与自己心灵的感受,总之这个人有着自己不为人知想法,因为他还活着哈,我的评论是这样了,不知道你的看法如何,希望留言评论

1、雨的大小,表示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应对雨的措施,以及应对的效果,表示是否有应对压力的方法及其效果。

画中人物的情绪状态,表示现阶段的主要情绪;画中出现的其他人,表示现实中或理想中的重要他人;画中出现动物,先看动物与人的互动,这时的动物可做动物本身解释,也可以代表其他。解释心理画不是根据一定的套路就行的,需要根据被测者的联想进行解释。

2、画雨中人。可以打着雨伞。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随你画。画一个人,说明你的独立性强,或喜欢、习惯孤独,甚至还坚持不婚。两个人,是说明,你的内心还是想找个异性伴侣的,只是要求的条件过高。一般用来测试单身或单亲者。

3、雨中人绘画的沙龙,有几个元素很重要,一是雨,二是人,还有是否有伞,画中是否有其他的支持系统。雨是一种压力,雨的大小,方向;人代表着应对压力的方式,状态...

从以下目的进行着手:

1、根据所画的画,可以考察出,在压力情境下,作画者会调动资源来应对压力吗?

2、如果用了,是用何种资源?

3、作画者的应对方法是否有效?

4、其情绪状态如何?

5、其计划性如何?

6、在这种不愉快的情景中,作画者会使用何种防御机制——迎接挑战,还是退缩?

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绘画治疗师通过绘画作品解读其心灵密码,透析深度困扰人们的“症结”。

绘画是了解潜意识、了解自己的恰当工具,绘画可以泄露隐藏在内心的症结。呈现在画面的颜色主调、点线面关系、构图等等都是你内心的投射。在治疗师的眼中,你的一点一线、一道笔痕,都埋藏着有关你心理的众多信息。

没看明白说什么

人的心灵和大自然很好接触

② 《雨中人》绘画心理测试的分析方法

《雨中人》绘画心理测试的分析方法如下:

1、雨的大小,表示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应对雨的措施,以及应对的效果,表示是否有应对压力的方法及其效果。

画中人物的情绪状态,表示现阶段的主要情绪;画中出现的其他人,表示现实中或理想中的重要他人;画中出现动物,先看动物与人的互动,这时的动物可做动物本身解释,也可以代表其他。解释心理画不是根据一定的套路就行的,需要根据被测者的联想进行解释。

2、画雨中人。可以打着雨伞。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随你画。画一个人,说明你的独立性强,或喜欢、习惯孤独,甚至还坚持不婚。两个人,是说明,你的内心还是想找个异性伴侣的,只是要求的条件过高。一般用来测试单身或单亲者。

3、雨中人绘画的沙龙,有几个元素很重要,一是雨,二是人,还有是否有伞,画中是否有其他的支持系统。雨是一种压力,雨的大小,方向;人代表着应对压力的方式,状态...

从以下目的进行着手:

1、根据所画的画,可以考察出,在压力情境下,作画者会调动资源来应对压力吗?

2、如果用了,是用何种资源?

3、作画者的应对方法是否有效?

4、其情绪状态如何?

5、其计划性如何?

6、在这种不愉快的情景中,作画者会使用何种防御机制——迎接挑战,还是退缩?

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绘画治疗师通过绘画作品解读其心灵密码,透析深度困扰人们的“症结”。

③ 请问大家有谁知道《雨中人》绘画心理测试的分析方法

漫画在线 http://tw.99770.com/Comic/176/176.htm 完结篇 http://tw.99770.com/Comic/176/25456/?v=1*s=1 背后的“朋友”胜田间 (全部迷底) 浦泽大作《20世纪少年》终于大结局了。 对最后的 胜间田,我想表达一下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请谅解,因为网上的情节可能没看全,并且有所遗忘,所以只是根据记忆中的来分析一下。 小时侯的朋友组织,应该包括 服部、佐田清、山根 和 胜间田 四人。第二个面具男孩就是 胜间田。 服部 以服部的个性他应该是领导人,他具有弄弯汤勺的特异功能,这之前我用科学资料说明过了,10岁左右的孩子可能因某种原因具备该功能。 而在后面的情节中,中年万丈目让小时侯的服部参加“神奇少年”节目,表演弄玩勺子,结果失手,服部大喊:“(报纸上的)儿童A不是我!” 我认为儿童A应该是 胜间田,即第二个面具男孩。 现在就分析这一出戏。 用事实举例,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奇人梅辛”的传奇故事,今年的《奥秘》杂志第6期中较详细地介绍过该人的生平,他从小具有心灵感应、测心术、遥视遥感能力,有三个故事可以跟胜间田 的特异功能挂钩,一、梅辛学生时代,一次坐车睡着了,醒来时,列车员问他要车票,他随手捡起一张废纸竟蒙混过关了。二、长大后的梅辛认识了苏联的斯大林,他要测试梅辛的特异功能,便让他去银行取钱。梅辛递上一张空白纸条,用强烈的心理暗示让出纳员给他取了10万卢布。三、斯大林让梅辛在没有通行证的情况下走出克林姆林宫,结果他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了。事后警卫发誓,他们看到的刚刚走出去的人是斯大林本人。 这是历史上关于“奇人梅辛”的几个真实故事。那开始说胜间田,参加“神奇少年”表演的应该是 胜间田,他具有梅辛一样的所谓“障眼法”,能让大家把他错当成另一个人。 他参加“神奇少年”表演时,大家尤其是万丈目一定将他看成了 服部,但他实际上却是不会弄弯勺子的胜间田,所以事后真正的服部大喊:“(报纸上的)儿童A不是我!”这就可以说通了。 基于这一点,就可以解释 “朋友”服部死后,高须在雨中看到的长地像 服部 的男人,以至她热泪盈眶。那个人其实又是使用“障眼法”的胜间田。 小时侯坐在公园看书的贤知姐姐贵理子看到的与“朋友”在一起的第二个面具男孩,毫无疑问就是 胜间田。 “无脸鬼”也可以解释了,胜间田可能因为性格特别内向等原因,不愿意让大家看到他的真面目,这点上,他甚至比佐田清还要害羞,所以每当有人硬把他的面具拿掉时,他便用“障眼法”让大家看到一个无脸鬼,甚至可以大胆猜测连 服部等其他几人都很少,甚至没有没有看过他的真面目,而上吊坡鬼屋中的无脸鬼,则是在朋友虚拟世界中出现的,一切都是记忆中的内容,那要镜子中弄个无脸鬼应该不难。 况且大家都以为 胜间田 已经死了,谁都不记得他的长相了,所以只能这样处理。 小时侯的胜间田不是还指着山根说:“我做了个梦,在教室里,你把他(服部)杀掉了。”这说明了他具有预知能力。并且也说明了 朋友服部的确在那时死掉了,当世界总统的人是胜间田,在“彩虹的尾部”那一整章的回忆应该全是服部的记忆,胜间田要当世界总统,就只能是以服部的替身身份充当,所以连他的记忆也要一起继承。记忆最后的那个黑色人影说着:“原来你是这样死去的呢。”应该是中老年贤知看到服部死去时说的话,也是服部死前最后的记忆影像。 从小时侯的服部听到胜间田说梦见山根杀了他,他表现出愤怒的表情,叫他不要乱说,以及长大后在教室里被山根射杀时,他完全不相信自己会死,我们可以大胆猜测,非常非常大胆地猜测: 实际上 真正幕后控制一切,或者说真正达到最高目标的人不是服部,而是 胜间田。 服部的死是胜间田安排的,而且顺便除掉了山根,因为他知道太多了。 当服部把事情做地差不多时,胜间田就摘取了果实,完成他脑中拟订的“复活计划”,所以 服部死后,连万丈目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失去了方向,“不明白朋友到底是怎么想的”。我想九泉下的服部也猜不到,一直被他压在下面的胜间田也会来这一手。胜间田才是最后的阴谋得逞者,可惜的是,他也只能以服部的替身活着。其实,胜间田比服部更加寂寞,服部还有一干人,比如万丈目、高须、山根等知道他的想法或者阴谋,为他卖命。而胜间田的所有想法只能放在心里。 服部照镜子那段,他对镜自问:“你是佐田清?呵呵,不是啊……你是胜

④ 绘画心理学——“雨中人“绘画心理内容解释

“雨中人” 绘画是绘画心理学测试的一种方法,主要考察 人们在压力环境下的反应

1、雨滴的大小,表示压力的大小; 雨滴越大,压力越大;

雨滴的方向,代表压力的来源,雨滴从左往右斜向下,表明压力来自过去;雨滴从右往左斜向下,表明压力来自未来。

是否有应对雨的措施(雨具或者遮雨的物品,哪怕是朋友遮风挡雨也行),以及应对的效果,表示是否有应对压力的方法及其效果。

画中人物的情绪状态,表示现阶段的主要情绪;

画中出现的其他人,表示现实中或理想中的重要他人;

画中出现动物,先看动物与人的互动,这时的动物可做动物本身解释,也可以代表其他。

解释心理画不是根据一定的套路就行的,需要根据被测者的联想进行解释。

2、画一个人,说明独立性强,或喜欢、习惯孤独,甚至还坚持不婚。

两个人,说明内心还是想找个异性伴侣的,只是要求的条件过高。

一般用来测试单身或单亲者。

3、这几个元素很重要,一是雨,二是人,还有是否有伞,画中是否有其他的支持系统。

雨是一种压力,雨的大小,方向;人代表着应对压力的方式,状态等等

4、画图顺序

一般“雨中人”画画是先从头部开始,然后身体,然后伞,最后是雨滴。

先开始画脚:表明在生活中容易把问题复杂化

先画伞:表明自我意识过于强烈,极度渴望安全感。

从以下目的进行着手:

1、根据所画的画,可以考察出,在压力情境下,画者会调动资源来应对压力吗?

2、如果用了,是用何种资源?

3、画者的应对方法是否有效?

4、其情绪状态如何?

5、其计划性如何?

6、在这种不愉快的情景中,画者会使用何种防御机制——迎接挑战,还是退缩?

背景简要介绍:

40岁,女性,已婚

画中人面带微笑,表明画者性格随和,感情细腻

打着一把很大的伞,表明缺少安全感,有时不太想聆听他人的意见。

线条抖动,长且细柔,表明目前内心冲突,情绪比较压抑、低落,憋屈,内心有无力感,缺少行动力。

雨滴从右往左斜向下,压力源于担心未来;

有雨具,且很大,表明画者愿意直面问题,有应对压力的方法。

整幅画,有花有草,表明生活比较充实。

性格比较温和,努力上进,比较自信,环境适应能力强,有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要什么。

事业心较强,有目标感,逻辑思维较好,对自己要求较高,务实性、计划执行力需加强。

树干右侧底部断痕,小时候可能与父亲存在分离或分开的感受。

从小受妈妈影响较大,目前关注现有家庭和自我成长,内心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容易被情绪左右,渴望更多爱、理解和支持。

⑤ 请懂绘画心理学的朋友帮我解读一下这幅画。作者女,年龄27岁。作品题目:雨中人。谢谢。

画的色调比较淡,没有上色。内容有雨,人,彩虹,路,房子,云。
分析:人在雨中,生活中可能有困难,有忧愁。人物的手臂上扬,表示内心里对面前的重重困难的抗争。右边的房子,表示潜意识里的渴望,渴望一个温暖的“家”,上边的彩虹强化了这一点。整体没有上色,一方面可能是手头没有工具,一方面整体心情处于迷茫之中。

客观的个人观点,仅参考。

⑥ 《雨中人》绘画心理测试的分析方法

1、雨点多,代表压力越大;2、如果画得有很多人,代表那些人对他很重要。

⑦ 《雨中人》绘画心理测试的分析方法

《雨中人》绘画心理测试的分析方法如下:

1、雨的大小,表示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应对雨的措施,以及应对的效果,表示是否有应对压力的方法及其效果。

画中人物的情绪状态,表示现阶段的主要情绪;画中出现的其他人,表示现实中或理想中的重要他人;画中出现动物,先看动物与人的互动,这时的动物可做动物本身解释,也可以代表其他。解释心理画不是根据一定的套路就行的,需要根据被测者的联想进行解释。

2、画雨中人。可以打着雨伞。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随你画。画一个人,说明你的独立性强,或喜欢、习惯孤独,甚至还坚持不婚。两个人,是说明,你的内心还是想找个异性伴侣的,只是要求的条件过高。一般用来测试单身或单亲者。

3、雨中人绘画的沙龙,有几个元素很重要,一是雨,二是人,还有是否有伞,画中是否有其他的支持系统。雨是一种压力,雨的大小,方向;人代表着应对压力的方式,状态...

从以下目的进行着手:

1、根据所画的画,可以考察出,在压力情境下,作画者会调动资源来应对压力吗?

2、如果用了,是用何种资源?

3、作画者的应对方法是否有效?

4、其情绪状态如何?

5、其计划性如何?

6、在这种不愉快的情景中,作画者会使用何种防御机制——迎接挑战,还是退缩?

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绘画治疗师通过绘画作品解读其心灵密码,透析深度困扰人们的“症结”。

(7)雨中人图片简单绘画创意扩展阅读:

《雨中人》绘画心理测试的优势:

1、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可以揭示个人深层次的 心理活动

2、测评使用隐蔽性强、不易产生阻抗和伪装,可以看到更为真实的心理

3、绘画的语言丰富、内涵清晰

4、绘画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

雨中人 (绘画心理测验)

⑧ 心理绘画“雨中人”能测试出什么

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说,人从本质上是非理性的,人的行为受其内心深层次的潜意识所驱使。而绘画是了解潜意识、了解自己的恰当工具,呈现在画面的颜色主调、点线面关系、构图等等都是你内心的投射。在咨询师的眼中,一点一线、一道笔痕,都埋藏着有关作画者心理的众多信息。可以说绘画既能宣泄不良的情绪,也能够将意识与无意识连接起来,使问题视觉化,在意识化的同时也进行了心灵的整合。对于高压力的学生,如果其防御机制成熟,便证明来访者可以自己适当处理压力,教师需要更多的陪伴,而不必过分采取干预措施。对于其绘画即符合高压力情况下的绘画特征,又符合不成熟机制的绘画特征,那么就要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绘画是了解潜意识、了解自己的恰当工具,呈现在画面的颜色主调、点线面关系、构图等等都是你内心的投射。在咨询师的眼中,一点一线、一道笔痕,都埋藏着有关作画者心理的众多信息。可以说绘画既能宣泄不良的情绪,也能够将意识与无意识连接起来,使问题视觉化,在意识化的同时也进行了心灵的整合。

这周心理课的自我探索活动是心理绘画“雨中人”, 以探索个体在外界压力情境下的情绪状况以及应对方式。雨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困难或压力。而个体对压力的应对则可以通过他在绘画中对雨的防御来象征地表达。

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每个学生都是一本有故事的书,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隐隐的伤痛,需要我们的陪伴和倾听。

课堂的互动中和课下的个案咨询中,进入了一个个孩子们建构下的世界,看到了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情,不同的行为,却有着相同需求:需要无评判的倾听和积极的陪伴。有一个个案的女孩给我的印象最深。当我问她,我有什么能帮到你的这个问题时,她说,老师,我需要一个可以倾听我的人,这件事情我不能跟我父母说,也不能跟我的朋友说,我现在真的实在太难受了,我每天睡不着觉,只能不停的刷手机,强迫自己补充电,直到电量耗尽为止……我倾听着她的故事,实现着我的价值。

2.作画者本人才是绘画的最佳解读者,也只有孩子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者,我们只负责帮助他们澄清思路,启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解救自己的办法。

    课堂的互动中和课下的个案咨询中,我都会让孩子们描绘和解释他们的画作,让他们看着面前的画编一个有情节的故事,让他们描绘画中人的感受和心情,让他们描述画面的每一个细节,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宣泄不良的情绪,一方面也可以借由他们的描述,看到他们投射出来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的帮助他们澄清思路,启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找到解决之道。

3.绘画分析时要调动各种感官整合绘画者呈现的信息,尤其是矛盾和冲突的地方的呈现的意义和价值,要体察语言背后的“语言”。

这里想举一个课堂互动的实例说明,课堂上一个女孩做个案呈现,我注意到当她看着她的那幅画时,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当我问她画面给你的感受时,她的回答是伤心。可是,当我问她画中的人是什么心情时,她说很开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呢?这要从意识和潜意识说起,有些时候我们的语言传递的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声音,是经过意识加工和整理后的呈现,但是我们的行为、表情、姿势等是潜意识的呈现,这才是最真实的内在的反应。所以,我们再和孩子澄清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些矛盾的点开展对话,但绝不是直接告诉她这样粗暴的方式,而是用能引起她反思的方式:比如可以这样说:说,我发现你看到画就不停的在流眼泪,然后,在描述画中人的心情时你说她很开心,对于这一点,你有什么察觉没?在实际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看孩子怎么说,如果她察觉到了就继续启发思考,如果没有察觉,就说明她还没有做好准备呈现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就好,不要继续再问。

4除了宣泄情绪之外,也要帮助孩子们找到治愈的信息。

这也是绘画的神奇之处,很多时候,如果能和孩子就他的绘画进行很好的澄清和引导,孩子就可以在绘画中找到解决他们困惑的办法。这里想举一个高三团体绘画减压辅导的一个例子,这个孩子是一个高三班级排名前三的学生,因为内心处于矛盾和纠结的状态,所以,做完团体减压后,留下来和我单独沟通交流。他先说了他的困惑,现在的矛盾和纠结的点怀疑是自己的学习策略是否有效,因为现在无论他怎么学习成绩都没有提升。再和他进行澄清和交流的过程中,他逐渐理清了问题,在图画的呈现中找到了答案。其实,虽然他的意识也就是理性让他不停的思考和怀疑,可是潜意识却清晰的呈现了答案,画面上只是一个一条笔直的前行的路,出口就在前行的路的尽头,他的潜意识其实更有智慧,也更相信自己的选择。经过澄清后他的意识和潜意识实现了修通,困扰他的问题在绘画中呈现出了治愈的信息。

5.要帮助孩子看到绘画中的积极的能促进孩子成长的转变因素和契机。

绘画中有很多孩子是有着比较大的压力的,而且防御机制也不是很成熟,所以,我们就更要去寻找图画中呈现的可以使孩子产生转变的因素和契机。这里想举一个在课堂中和学生互动的一个例子。在课堂上我会邀请一个志愿的学生和我配合,在他同意的前提下,用他的绘画和他互动,让下面的同学知道如何来和自己的图画进行对话。这个同学的绘画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狂风大作的雨夜里,一个人飞奔在回家的路上,他很害怕也很无助,因为没有任何遮挡,大雨打湿了他的衣裤。我知道他此刻处在比较大的压力之下,也没有很好的应对方式和支持系统,但我在图画上看到了一辆汽车,因为,汽车代表着能量的流动和转机,所以就这个汽车,我们展开了对话,最后,我在总结中说:虽然,可以看到这幅画中的人处于压力的状态下,但同时借由这个代表着能量的流动和转机的汽车,我看到了,他正在积极的寻找可以突破这种困境的方式,我也看到了转机的因素,我相信画中人一定可以实现蜕变的。当我说到这的时候,我看到他——一个又高又壮的小伙子眼泪瞬间就流出了眼眶,竟然放声哭了起来。那一刻,我知道,这个孩子紧绷着的那根弦松了下来,他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我一直坚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极大的自我疗愈能力,我更相信学生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心理的自愈力可以得到焕发,能够从中觉察、感受并表达,寻找到其中的积极意义,获得更多的能量和勇气,总体上,比较满意这周的教学呈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