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进行品牌包装宣传和推广
如何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企业都希望通过品牌宣传来达到1+1>2的效果,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客户转化、实现订单增长的目标。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前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去投入,从而积累、沉淀品牌信誉,为的就是最终的品牌可持续变现的价值。
企业品牌宣传如何做:
阶段一:认识
简单的讲,进行品牌营销的的第一步就是先让目标受众认识我们。那么怎么让他们认识我们呢?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些品牌营销的工具。
常见的营销工具包括企业官网、产品画册、公司介绍PPT、企业宣传片等。有了这些基础的营销工具后,再把他们放到对应的营销渠道上,让目标客户能找到我们的信息,从而达到“认识”品牌的目的。
营销渠道就包括搜索引擎和线下的展会。搜索引擎里面又会涉及到具体的推广方法和技巧,比如竞价广告、信息流广告和SEO优化。
阶段二:认知
相较于前面的“认识”阶段,到了这个阶段目标人群对品牌是已经有了基础的印象,但仅仅是停留在印象上。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是非常稀缺的,我们必须不断地去提高品牌与用户的触达率,为用户将品牌由陌生转变为熟悉的过程提速。
新媒体就是个不错的营销渠道。
各种手机APP层出不穷,加剧了信息过载的现象,即使信息量大,但大家又不舍得错过其中的优的信息。所以习惯性每个平台都短暂地进行“到此一游”的动作,这个动作在公众号、头条号、网易号、抖音号、视频号、B站等新媒体平台上尤其明显。
所以,新媒体平台是个低成本且可以高效触达潜在目标客群的营销渠道,而且有利于沉淀品牌粉丝,打造品牌IP形象,值得企业深度布局。
阶段三:认可
前面两个阶段都是品牌在“自我介绍”,用自己的嘴(渠道)跟目标受众介绍自己。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需要通过别人的嘴(渠道)来介绍自己,这个就是背书的价值和力量。
想要让一个陌生人认识自己可以有2种方式,一个是自己说,另一个是别人帮你说。自己说多少还是会让对方持着保守态度,会怀疑信息里含有水份,自卖自夸,那么双方之间的连接还是没有取得足够的信任度。
但是,换成别人来说效果就实在是好太多了,尤其是具有一定地位或权威性的人物。我们经常聊天都会讲“我有个朋友XXX”,不就是想榜下别人的大腿嘛,通过别人的成绩来彰显自己的圈层优越感。所以,这里我们就直接把这个“朋友”给找来,让他来给我们讲几句,这个效果比我们自说自话好100倍,这个就是品牌背书,背后的本质也是品牌的力量。
这时,我们就可以直接去找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通过这些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或KOL来帮我们发声。比如图上讲到的网络建设、新闻媒体平台、问答平台等 。
阶段四:认同
前面都是在做工具制作、内容输出、渠道拓展的工具,现在就要开始进入成果转化的阶段。
其实这个阶段里主要执行层的工作都已经在前面几个阶段完成了,现在这个阶段更多做的是一些数据监测及优化调整的工作。
比如有一个提升“社交媒体粉丝数量”的指标,在相关内容正式对外前我们就得把这个指标的实现路径给考虑在内。比如我们在输出内容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话术引导用户关注我们?这块的内容用文字好还是图片好?这里面就会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细节问题需要我们去考虑。
客户愿意跟一家企业达成合作,并不是从单一层面进行考虑,尤其是面向B端的项目。他必须是经过综合性的、全方位的考量。前面讲的这些全都是站在企业外部角度进行营销的布局,但这还不够,企业内部的流程效率、管理制作、响应速度、品牌控制等都跟客户是否“认同”品牌紧密相连。
总结:
对于市场部来讲,做好市场前端的工作是职责范围内的主要工作。但是企业后端的状况是直接影响前端效果的,前后两端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以市场部还担任着跨部门协作的重任。现实情况是市场部的权限非常有限,这就需要企业领导人重视这块工作,应当给予市场部门更多的支持和权限,而不是只会一味地向市场部门索要结果。
注意:做好品牌宣传要选择适合的渠道和方法,如不清楚可咨询专业服务商。
② 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写得营销书籍《定位》应该看哪一个译本的好
推荐:
《定位》,里斯;特劳特,机械工业出版社
市场营销现在学的这个版本。
更多定位相关,推荐读物:
• 《重新定位》,特劳特,机械工业出版社
•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机械工业出版社
• 《蓝海战略》,钱·金,商务印书馆
• 《长尾理论》,(美)安德森 编,中信出版社
• 《市场细分》,屈云波,企业管理出版社
③ 定位理论的发展历史
1963年,艾·里斯先生在美国纽约成立了里斯公司。
1968年,杰克·特劳特先生加入里斯公司。
1969年杰克·特劳特首次提出“定位Positioning”概念,用来表述和定义里斯公司提出的“用一种最简单最清晰的方式”来表述里斯公司的营销哲学。同年,定位理论的第一篇署名文章《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 在《工业营销》杂志上正式发表。
1970年,菲利普·科特勒最先将Positioning引入到营销之中,作为4P之前最重要的另一个P,以引领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
1971年,大卫.奥格威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刊登广告,列出了创造“有销售力广告”的38种方法。排在首位的,是他所说的“最为重要的决定”――“广告运动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对产品的定位,而不是怎样去写广告。”
1972年,《广告时代》刊登了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系列文章《定位时代的来临》,正是这个系列文章及以后刊印的单行本等开创了营销史上着名的“定位理论”。
1980年,随着商业竞争日益加强,迈克尔·波特将定位引入到企业战略,作为战略的核心,开创了竞争战略。
1994年,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分手,艾·里斯与他的女儿成立了里斯伙伴公司;杰克·特劳特成立了特劳特伙伴公司。两人分手后,艾·里斯先生写了《 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聚焦》、《品牌之源》等,杰克·特劳特先生写了《与众不同》、《什么是战略》、《重新定位》等。
1998年,定位理论由原成美(广州)行销广告公司(现成美营销顾问公司)引入中国并运用于企业,创造了江中健胃消食片、王老吉等一系列营销奇迹。
2001年,“定位理论”击败瑞夫斯的“ USP理论”、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理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被美国营销学会评选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2002年,特劳特中国公司成立。
2004年,特劳特中国公司服务的王老吉案例文章“跻身“10亿元品牌俱乐部”的5个定位要点”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发表。
2007年,艾·里斯被美国权威媒体评选为“全球十大顶尖商业战略大师”,与彼得·德鲁克、杰克·韦尔奇等并列其中。同年,里斯伙伴中国公司成立。
2008年,里斯先生在中国权威营销、管理杂志《销售与市场》、《中外管理》上开辟专栏,持续发布系列文章,极大地推动了定位在中国的传播。
2011年,里斯伙伴中国公司出版《品类战略》。同年,鲁建华先生在《管理学家》杂志9月号发表《定位理论的大厦:定位屋》一文,第一次将定位理论变成一个体系,让普通的商业人士学习、传播、交流和实践定位理论成为可能。
2013年,9月28日由特劳特河南教育中心主办的“定位·发现品牌价值”论坛在郑州开幕。
④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书籍推荐
管理者们从专业走向卓越,离不开经典专业书籍的指引,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那就多看看书吧!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管理者必读的十本书籍推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书籍推荐
管理者必读的书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大师德鲁克着作等身,从事实际工作的经理人不可能通读,建议你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起。当年,张瑞敏就是读了这一本之后,大受启发,并从此迷上了德鲁克。这本书的主题其实是自我管理,适合每一个管理者。
德鲁克的其他着作还推荐《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管理的实践》、《管理前沿》与《旁观者》,每本其实都很不一样。
管理者必读的书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管理者不能不读战略,对于实际工作者来说,与其读“战略第一人”迈克尔·波特,或者对波特颇有微词的亨利·明茨伯格,不如读安迪·格鲁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是关于战略的最精彩的商业案例。
格鲁夫是英特尔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后来长期担任CEO。他还是是经理人中的思想家,长期在斯坦福商学院教书。所以,这是有理论指导的案例。如果你是初级或中级经理人,还推荐阅读被翻译成《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的《高产出管理》(同时对初中级经理人推荐马库斯·白金汉的《首先,打破一切常规》)。另外,强烈推荐格鲁夫的自传《逆流而上》。格鲁夫的理想曾经是当小说家,文笔非常好,自传很感人。
管理者必读的书三、《二十二条商规》。
作者为“定位”理念的提出者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这本书简明扼要,实战性强,简明扼要地讲清了营销和定位的基本道理。当然,要比较全面地了解营销,可以去读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编的课本。
另外,强烈推荐特劳特的《什么是战略》
管理者必读的书四、《惠普方略》
惠普的两位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和大卫·帕卡德,显然是管理界的天才。他们一出手,就塑造了惠普公司“基业长青”的基因。他们创立的“惠普之道”后来被无数公司学习。惠普公司后来遭遇的挫折,其实跟偏离了“惠普之道”有很大关系。这本书可以说是写得最好的商业案例之一。我们可以看到,伟理人,还有伟大的“惠普之道”是怎么炼成的。
管理者必读的书五、《韦尔奇自传》
经理人其实有很多好的自传(不过大多数是跟人合着的)。如果你是CEO,那么可以读《韦尔奇自传》,这本书不仅名气大,也确实有很多真材实料。如果你是肩负变革重任的“空降兵”,应该读IBM前CEO郭士纳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如果你是家族企业掌门人,那推荐读IBM的创始人老沃森之子的《小沃森自传》。如果你在创意行业,推荐读大卫·奥格威的《奥格威自传》。如果你在餐饮行业或者你是中年创业,推荐读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的自传《三十年一亿倍》或者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将心注入》。如果你在化妆品行业或者你是老年创业,推荐读玫琳凯的自传。如果你在零售行业,推荐读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自传。
管理者必读的书六、《从优秀到卓越》
管理畅销书的经典,通过一些“成功案例”,概括一些“普遍真理”。作者吉姆·柯林斯还有另一本书《基业长青》(与杰里·波拉斯合着),加上另一本麦肯锡公司两位咨询顾问写的《追求卓越》(第一本管理畅销书),这三本书,建议你至少读一本。
管理者必读的书七、《活法》
大的公司,伟大的经
所谓的创办了两所财富500强企业的企业家,只是稻盛和夫身上的一个噱头。财富500强就很了不起吗?中国现在已经有很多家了。稻盛和夫的伟大,恰恰在于他体现了一种跟绝大多数财富500强公司不同的企业家气质。我希望我们可以称它为“东方”气质,而非“日本”气质。稻盛和夫的书和关于他的书,中国已经出了很多,你可以读《活法》,也可以选择另外一两本来读。
管理者必读的书八、《跨越文化浪潮》
在全球化的时代,不能不读这本跨文化管理的代表作。两位欧洲作者雄辩地告诉我们:文化不同,管理的方式也就应该不同,美国式管理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如果你对跨文化管理还有进一步兴趣,那可以进一步读《文化与组织》。作者霍夫斯泰德更有名,他用自己在IBM公司的一项跨国大型研究,奠定了自己在跨文化领域的泰斗地位。我个人更偏爱《跨越文化浪潮》。
管理者必读的书九、《管理行为》
作者是唯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者赫伯特·西蒙。尽管是大学者的代表作,但是读来并没有学术着作的沉闷。在1997年的修订版中,作者还加入了自己的最新思考。真知灼见,娓娓道来。
管理者必读的书十、《马奇论管理》
马奇是组织领域最有名的学者之一,他和西蒙合着的《组织》一书是这个领域的经典。不过不管是《组织》,还是马奇另外的学术专着,都太一本正经了。其实,我最想推荐马奇的《论领导》,那是马奇的传奇课程《组织领导力》的讲稿,可惜没有中译本。这本《马奇论管理》,是马奇的部分不那么学术的文章以及访谈录的合集,篇目是我和马奇共同为中国读者选定的(我选的第一个标准:不含数学公式)。你一定要读马奇,这位在斯坦福被称为“Professor of everything”的教授。作为替代品,你也可以读我的《领导力沉思录》的第十部分“领导力与人生”,有我对马奇思想的概括和我跟他的对话。
猜你喜欢:
1. 哲学必读10本经典着作
2. 成功男人必读的书
3. 十本成功男人必看的励志书籍
4. 能改变人生观的十本励志书籍
5. 管理者必读的管理经典书籍分享
6. 25岁人生必读的十本书
⑤ 国内好的品牌策划公司有哪几家
国内目前在品牌战略咨询及策划行业最知名的公司应该是五家公司,分别是欧赛斯、特劳特、华与华、叶茂中及君智,下面我就分别给大家分析下这五家公司各自背后的背景情况。
欧赛斯
这几年来成长最快的品牌全案公司,欧赛斯最大的特点是一开始就融入了互联网思维,是所有策划公司中最开放及透明的,网上可以查到欧赛斯的各种案例,琳琅满目,不像君智所有的文件在公司内部都是锁死,这种拼硬实力的勇气及自信还是很令人欣赏的,最这两年欧赛斯服务的客户案例也可圈可点,如百亿的华润三九、孩子王、爱玛,50亿级别的东易日盛、孚日集团、三棵树等。
特劳特
特劳特的定位在美国还不算是显学,但到了中国则成了救世主,所以邓德隆不单是特劳特中国公司的主席,而且是特劳特国际的主席。特劳特最大的资产是“定位”理论,这个理论够特劳特中国吃个一二十年了,特劳特也是国内品牌战略咨询公司中收费最贵的。
华与华
国内这几年知名度最高的品牌全案公司了,机场大牌及机场外的高速大牌经常看到华与华的广告,华与华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的书也成了畅销书籍,但是盛名之下,毁誉参半,对华与华审美的质疑,创作作品毫无美感的土Low的评价也是甚嚣尘上,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公司。
叶茂中
叶茂中在老一代的策划公司中属于灯塔一样的存在,但这两年明显衰弱,江湖地位司危,公司人数也锐减到不超过20人,据说叶老师这几年搞价值成长,而不是规模成长,说白了就是人少多赚钱,但是不容否认的是,这几年下来在策划行业中越来越不相关了。
君智
君智的谢老师在北京教过10多年的品牌定位课程,而当时央视做大投放的A类客户都要参加北大的这个课,这个过程给君智积累的大量的原始客户,君智目前最知名的几大客户都是这个时间积累下来的,君智打的竞争战略本质上是把定位理论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及孙子兵法整合在一起,属于老瓶装新酒。
⑥ 特劳特的着名案例
IBM:走出困境
80年代以来,IBM在IT业内被众多的专业级对手所肢解,硬件被康柏、戴尔、苹果打败,软件被微软、甲骨文打败,芯片被英特尔,工作站被太阳打败。1991年亏28亿美元,93年亏81亿美元。IBM向何处去?特劳特根据IBM电脑产品线长的特点,为IBM品牌重新定位为“集成电脑服务商”,这一战略使得IBM成功转型,走出困境,2001年的净利润高达77亿美元。
莲花公司:绝处逢生
“莲花1-2-3”试算表在软件业获取成功后,遭遇到了微软Excel的攻击,莲花公司面临绝境。特劳特选择了其新产品Notes,重新定位为 “群组软件”,用来解决联网电脑上的同步运算。此举使莲花公司重获生机,并凭此赢得IBM青睐,卖出了35亿美元的价值。
西南航空:造就美国最值得尊敬的公司
当美国所有航空公司都效仿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的时候,特劳特协助客户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重新定位为“单一舱级”的航空品牌,以针对美国航空的多级舱位和多重定价。很快,西南航空从一大堆跟随者中脱颖而出,1997年起连续五年被《财富》评为“美国最值得尊敬的公司”。
Repsol:成功狙击全球石油巨头
在西班牙,当国家石化机构转型为私营企业的时候,特劳特为新生的公司Repsol制定了三重定位的多品牌战略,推出以汽车、服务、价格为区隔方向的品牌,有效地防御了壳牌、美孚、BP等国际巨头的进入。Repsol在西班牙占有50%的石油市场,成为西班牙最大的石油商。
七喜汽水:赢得可乐大战
20世纪八十年代,特劳特把“七喜”汽水重新定位为“不含咖啡因的非可乐”,此举痛击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使七喜汽水一跃成为仅次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后的美国饮料业的第三品牌。
加多宝:9年从1亿到200亿
加多宝凉茶是坚持实践定位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代表。这个原本在2002年销售额只有1亿多元的广东地方性产品,10年来几乎每年都用定位理论系统梳理战略,及时化解品牌发展的战略隐患和挑战,把握了发展的最佳战略节奏,销售额实现高速增长。2012年5月,加多宝推出自有品牌加多宝凉茶,在这个关键时刻,特劳特公司运用定位理论协助其实现了品牌的完美转换。2012年,加多宝凉茶销售额不降反升,逆市上扬,超过200亿元。
东阿阿胶:5年市值增长15倍
2005年,东阿阿胶的增长出现停滞,公司市值处于20亿左右的规模。随着东阿阿胶“滋补三大宝”定位的实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多品牌定位战略的展开,公司重回高速发展之路,2010年市值超过300亿。
香飘飘:小奶茶卖出大市场
香飘飘的发展是定位理论在中国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创造全新产品、开辟全新市场小获成功,然后头脑发热进行多元化发展,遇到强势竞争对手的阻击,几乎被超越,偶遇特劳特的专家团队为香飘飘成功定位、重新聚焦、以弱胜强,击败竞争对手巩固市场地位。2012年,香飘飘奶茶卖出24亿, 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
方太:高端突围
中国厨电行业中的高端品牌曾一度是清一色的洋品牌。特劳特对方太提出如下建议:品牌定位,“方太,中国高端厨电专家与领导者”;品牌故事,“中国卖得更好的高端油烟机,不是洋品牌,而是方太,因为方太更专业”。高端定位战略让方太在于洋品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⑦ 中国定位咨询公司有哪些
国内目前在品牌战略咨询及策划行业最知名的公司应该是五家公司,分别是欧赛斯、特劳特、华与华、叶茂中及君智,下面我就分别给大家分析下这五家公司各自背后的背景情况。
欧赛斯
这几年来成长最快的品牌全案公司,欧赛斯最大的特点是一开始就融入了互联网思维,是所有策划公司中最开放及透明的,网上可以查到欧赛斯的各种案例,琳琅满目,不像君智所有的文件在公司内部都是锁死,这种拼硬实力的勇气及自信还是很令人欣赏的,最这两年欧赛斯服务的客户案例也可圈可点,如百亿的华润三九、孩子王、爱玛,50亿级别的东易日盛、孚日集团、三棵树等。
特劳特
特劳特的定位在美国还不算是显学,但到了中国则成了救世主,所以邓德隆不单是特劳特中国公司的主席,而且是特劳特国际的主席。特劳特最大的资产是“定位”理论,这个理论够特劳特中国吃个一二十年了,特劳特也是国内品牌战略咨询公司中收费最贵的。
华与华
国内这几年知名度最高的品牌全案公司了,机场大牌及机场外的高速大牌经常看到华与华的广告,华与华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的书也成了畅销书籍,但是盛名之下,毁誉参半,对华与华审美的质疑,创作作品毫无美感的土Low的评价也是甚嚣尘上,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公司。
叶茂中
叶茂中在老一代的策划公司中属于灯塔一样的存在,但这两年明显衰弱,江湖地位司危,公司人数也锐减到不超过20人,据说叶老师这几年搞价值成长,而不是规模成长,说白了就是人少多赚钱,但是不容否认的是,这几年下来在策划行业中越来越不相关了。
君智
君智的谢老师在北京教过10多年的品牌定位课程,而当时央视做大投放的A类客户都要参加北大的这个课,这个过程给君智积累的大量的原始客户,君智目前最知名的几大客户都是这个时间积累下来的,君智打的竞争战略本质上是把定位理论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及孙子兵法整合在一起,属于老瓶装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