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世纪欧洲贵族女性是如何穿衣的
18世纪那些贵族女性都是穿戴洛可可风格的西洋服装,而这种洛可可风格,这种服装一般情况下很难一个人进行穿戴,都是需要女佣进行协助的。洛可可服饰在服装史上也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的,这种风格的服装的特点就是需要穿戴紧身胸衣,还要配备相应的裙撑。
当时的那些贵族女孩儿,她们衣着上普遍都是用很多缎带的蝴蝶结进行修饰的,像衬裙、下摆、左胸前、袖口处这些地方都是会有蝴蝶结的,而袖口一般都是会用三层高级的蕾丝进行装饰,这就显得整个人看上去更加的少女,更加的奢华,更加的优雅一些。当时的服饰最突出的就是要表现人体的一种美感,然后弥补人体的缺陷,它的整个服装的就是以追求人体美为主要的目标,所以才会有这种紧身胸衣的出现。
2. 王妃都拥有的茶歇裙究竟是什么样的裙子
茶歇裙就是身上带些形状的图案或者颜色都是素色的为主,让人看上去觉得比较复古但是也不失性感,这款裙子来自于欧洲,是有钱人家喝下午茶时候穿的裙子,其实通俗来讲就是现在我们口中所说的紧身裙或者裹身裙,略微长一点的茶歇裙,适合身材比例比较好个子比较高的女孩穿,特别的显身材,这款裙子会显得人清纯甜美,非常好驾驭。
普通的复古茶歇裙却能让不同的仙女穿出不同的风格,可以是初春田园风的可爱淘气,也可以是职场中气定神闲的休闲的Lady风,大V低领再加上开衩,性感又高雅。茶歇裙上的图案以波点、碎花和纯色为主,加上茶歇裙独有的款式,整体就会给人复古的感觉。
3. 英国传统的贵族小姐夫人们穿的那种裙子叫什么就像黑执事里面的贵族小姐服装那种。
中世纪初期女式服装为长至脚踝的紧身长衣,两袖长而窄,外面穿一件宽松长袍,袖短于长衣。长衣领口较宽大,领口衣袖衣缝可有各种装饰镶边。斗篷从头顶披下来。
10 世纪男服变得更为贴身合体这时女式服装变得宽大,衣袖加肥加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她们的内衣很长,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盖。圆口衣袖,衣服装饰华丽,很受拜占庭的影响。她们的头发用一块面纱蒙起,其端点重于背后直拖至地面。至12 世纪宽松的衣服变得瘦窄,使身体曲线得以突出。并于身后系带,衣袖逐渐宽大,袖口可垂至膝部。
13 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
14、15 世纪后,欧洲服装开始有了变化。由于经济繁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往来,东方文明的影响,欧洲服饰发生了许多变化,贵族男女追逐时尚,贵族妇女争奇斗妍,男子不拘礼节;贵族与平民的服装有了更明显的不同;衣服式样变化,衣料品种增多。《巨人传》载中世纪衣料有绸缎、丝毛混纺、呢绒、大马士革呢、条呢、金线缎、各种皮毛。衣服有大衣、外套、外罩、上装、短装、衬衫、短披,女人有连衫长裙、晚礼服等。饰物有念珠、指环、链条、宝石、钻石、翡翠、珍珠、玛瑙等。服装力求摆脱古老习俗,追求时兴。东方服饰中的装饰和纽扣被欧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纽扣或宝石,甚至内衣纽扣也用宝石和纽扣装饰。
15 世纪外衣更短,成为不能遮羞的服饰。妇女的袒领晚礼服与男人的短外衣服装遭到神父的反对。15 世纪宗教改革家杨.胡斯指出“由于女人穿着脖颈大开特开的服装,所以任何一个人都能直接看到她们闪烁光辉的肌肤直至裸露的半个乳房。”(《羞耻心的文化史》施莱贝尔着三联书店)
15 世纪妇女服装向男装靠近,宽松的长衣腰间系带,外衣用宽大彩带束腰,上挂有短剑,头戴男士小罩帽,脚穿尖头鞋。
中世纪妇女发式及帽式。12 世纪妇女习惯地把头发梳在后面,扎两个辫子顺两颊垂下。13—14 世纪妇女以方形白麻布包头,在头顶打结,或在耳际用发夹别住,只露出面部。中世纪头巾式样很多,有的与现代修女头巾相似,一直围到颈部以下。年轻姑娘可以在节日戴上花冠,已婚者是不允许的。15世纪在哥特式尖顶建筑的影响下,产生了相似的审美观的服饰,V 字领、尖鞋、希南帽。希南帽呈圆锥形,内部用铁丝或浆糊使其成型,尖为40 度角,高九英寸至三英尺,帽子上垂着薄纱(用高级麻布作),帽有圆环固定,前沿还可加天鹅绒。帽子价格昂贵。帽子有一个角的也有两个角的,有的呈展翅形。
中世纪的鞋种类很多,有皮、长统靴、短筒靴、便鞋、拖鞋等。腿带、腕带用皮革、麻羊毛织品制作。农民常穿木鞋。贵族穿尖头鞋,有时鞋尖极长,鞋尖长度代表穿者的地位。一般规定为六英寸,绅士十二英寸、贵族十四英寸、王族不限制、贫民不准穿。
4. 为什么叫茶歇裙
茶歇裙,是欧洲贵族在喝下午茶时穿着的服饰,有着V领、收腰、A字版型、开衩的特点,改良后类似于围裹式连衣裙。
其实这条裙子的诞生很有“故事”,它是由欧洲贵族小姐们的服饰演变而来的。19世纪末以来,贵族小姐们为了应对不同的场合,一天要换上好几套穿法繁琐的礼服,因此欧洲贵族名媛们在下午茶的时候,褪去华丽的宫廷装,换上舒适优雅的茶歇裙,享受自由自在的茶歇时刻。Tea dress没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被抛弃,反而经过现代时尚的改良后,变为了女性的日常着装——茶歇裙。
茶歇裙的优点
1、V领设计
V领领口能够拉长脖子的线条,修饰脸型,让脸显小一圈,比起圆领来说真的友好太多。
2、收腰
收腰设计,自带高腰线,且可调节抽绳,腿不够长就用腰线来凑,腰细+腿长。
3、A字版型
下摆张得较大,肩膀窄,廓形像A字的大写一样。茶歇裙的A字型裙摆能遮住肚子和腿上的肉肉,说是作弊利器也不为过。
5. 求解欧洲十八世纪女贵族服装(文字说明)
洛可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服装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洛可可艺术主要是指在法王路易十五时代(1715 年以后)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常使用C 形、S 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是其特色。洛可可艺术的另一个特色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柔和,粉彩色系被大量运用、崇尚自然。画家Jean Antoin Wotteau(1684-1721A.D.)忠实纪录当时服装的样貌,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外穿衬裙,另外有一件类似披风的外套,称为Wotteau Dress,衬裙外露,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这种风格源自1715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着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制、优雅,具装饰性的特色。另外,低胸的款式也是洛可可的强烈风格之一,在当时,曾经被人们看作是最性感的服装。 Rococo时期的代表人物为路易十五的宠妃—MMe. de Pompadeur。 早在1550年,男士和女士身上的褶裥饰边是其代表在社会上的地位的象征.褶裥饰边在地下阶层的衣着上是不会出现的.只会出现在皇室人员,贵族和有特殊身份地位的人的身上.例如音乐家等.当时衣服上的褶裥饰边的多与少,亦代表了社会上的等级制度,以及女人身上的魅力指数.例如:Queen Elizabeth领子上的褶裥饰边,由胸前伸展到头发后形成孔雀开屏式的华丽,把她的褶裥饰边打开来看会式一代绵延的花边布条,其地位可想而知.许多贵族头上的褶皱多的阻碍了他们进食,要用也别设计的长汤匙才能顺利的喝汤,所以褶裥饰边也代表了奢侈.蕾丝,是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宫廷女装和沙龙女装中的典型装饰,是当时的时装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曾经出现在蓬皮杜夫人长裙的V型领口和袖口。洛可可服装的主要特点是精致到极点的优雅。所谓“极点”,就是妇女将自己服装的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化,以便男性观赏。换句话说,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分解成可供观赏的元素。那是一个肉体享乐的时代(与我国的明末时期有点类似),最有品味的女性穿着是“既暴露又优雅”。蕾丝,充当了优雅风格的点缀,出现在袒露的胸口和手臂等处。于是,越是禁止暴露的地方越暴露,有暴露的地方就有蕾丝。蕾丝实际上起到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勾引作用,那时候称为“媚”,与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媚”相配套。
6. 中世纪欧洲贵族的服饰是怎样的
欧洲中世纪拜占庭样式服装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同时又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并以丝绸为贵为尚。
14—16世纪,在文艺复兴思潮影响下,人们开始反对封建神学,反对教会的禁欲,提倡个性、人性解放,这些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对服装产生了重大影响。
服装开始改变了用符合人体的自然形态来表现服装的做法。越来越无视人体,走向极端的追求服装个性造型美道路。
从中世纪对女性美避而不谈的宗教禁欲阴影走出来的女人们为了突出自己的曲线美,开始让坚硬的紧身胸衣和庞大裙撑组合来完成自身的曲线美。
巴洛克,中世纪欧洲广泛流行的一种艺术样式,特点是宏大、绚丽、夸张、激情、宗教感。这一时期服装充满生气和律动,强调装饰性。
男装不再像之前那么短,并且前襟有很多排扣。繁多装饰性的排扣密密麻麻的从上打到下,装饰也颇为华丽,外套的扣子只扣上面几个,剩下的都为装饰用。
(6)欧洲贵族小姐穿的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贵族,可能是这个时代最时髦的词之一,只是,其中以调侃与误读居多。在欧洲,贵族群体虽已逐渐没落,但贵族文化却沉淀下来,尤其是贵族服装对艺术圈的影响,至今仍在。
从西欧4世纪末开始,日耳曼民族大迁移,低文化的日耳曼民族终于灭掉高文化的西罗马帝国,成为西欧中世纪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为形成近代欧洲文明打下了基础。
古代日耳曼民族生活环境地处山洪排水道口处,由于环境恶劣,造就了这个民族深思熟虑的头脑,他们不得为了生存而拼命干活。
可能是由于为了自身行动方便,他们慢慢脱离了古希腊古罗马的传统 文化,顺应自然环境,形成了他们那种自然发生的四肢分离的体型服饰。而这种服饰就是现代西欧服装的基础。
7. 欧洲贵族中世纪服饰
根据当时欧洲的着装习惯,这种领子可能是里面衬衣的领子也可能是假领。下面是衬衣领型的详细介绍:
1、标准领:(中八领),长度和敞开的角度走势平缓的领子,大体上领尖长(从领口到领尖的长度)在85~95mm之间,左右领尖的夹角75°~90°,领座高为35~40mm,这种衬衣常见商务活动中,色泽以素色为主,是最常见,最普通的衬衫款式,因而也最容易搭配,不受年龄因素影响且适合任何脸型。
2、敞角领:(大八领),也叫宽角领,左右领子的敞开夹角比标准领大,一般在120度~160度之间领座也略高于标准领,这种领形适合系温莎结的领带,而且一般与英国式的西服相搭配。
3、温莎领:(一字领),左右领子的角度在170度~180度之间。这是敞角领的一种 发展状态。
4、有领尖扣的领子(小八领)(button---down collar),领尖有扣眼,前衣片上有扣子,领尖被固定在前衣片上。这是典型的美国式衬衫领,领尖长各种各样,有的较长,领尖中央曲线状拱起(称作rolled button down),也有领尖中央不拱起(称作flat button down),还有的领尖长较短(称作shrot button down).这种领形的领尖夹角一般等于或小于标准领形,因此适合系小温莎结或普通结。
5、长尖领:同标准领的衬衫相比,领尖较长,多用作具有古典风格的礼服,通常为 色或素色,部分带简洁的线条。
6、小方领(shrot point collar),也叫短尖领,即领尖长较标准领短,但领尖的夹角与标准领相同,故一般系小温莎结或普通结。
7、异色领:搭配一个白领子的素色或条纹衬衫,一般称之为“牧师衬衫”,这个名来源于基督教的神父、牧师穿的黑色上衣加有白色领子的印象,这是较讲究的一种 衬衫,一般有白与蓝色,白与粉红色的组合,十分漂亮。领形有标准领、宽角领和圆角领,其领带的系法也是根据领形来选择的。有些衬衫袖口也做成相应的白色。
8、暗扣领:也叫有襻领。左右领尖底部上缝有提钮----襻儿,领带从襻儿上穿过,带结正好搁在这个襻儿上,领带略被挑起,这是进一步扣紧脖口的一种十分讲究的领形,因夹角较小,所以一般系普通结。
9、立领:只有领座部分而没有领页,领座直接立起,形似带子,又称中式领。这种领子一定不系领带,多用于轻松活泼的休闲味西服。
10、礼服领:又称单领。也叫翼形领,立领的前领尖处向外折翻小领页,形似鸟翼而得名,通常用于燕尾服、晨礼服、塔克西多等礼服配套,一般系蝴蝶结而不系普通领带,大部分衣身左右两边各有12道对称的0.25cm细褶.
11、针孔领(pinhole collar),左右领尖的中间部位各有一圆孔,用来挑领带的饰针从此孔穿过,与有襻领一样,领带给是搁在这饰针上的,也适合系普通结。
12、执法型衬衫:指标准领衬衫胸前有两个加袋盖的口袋,肩部有肩章带的衬衫, 于执法人员、保安和专业性较强的衬衫中。
13、圆角领(round collar),领尖抹圆了的领形,是一种古典领状,现一般较少见。
8. 请教下中世纪欧洲贵族或绅士穿的衣服叫什么呢
那是叫拉夫,具体兴起于16世纪的英国,围在脖子一圈的褶皱显现出人的身份。可以参考伊丽莎白一世的服装
9. 欧洲贵族服饰是什么样子的
18世纪人民以“蓬巴杜夫人”和“法兰西女王”审美倾向为首的高耸向上发型成为那个时代的潮流。宫廷高发簪上不仅有珍珠宝石的镶嵌,高雅的假花花卉,飘逸的羽毛缎带,还有用小鸟、丘比特像、树枝、蔬菜等装饰物将整个头部弄得无比盛大。这高耸的发型,在当时还有一些有趣的名字,“英国花园”、“疯狗”、“泡沫急流”等。
(9)欧洲贵族小姐穿的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地区的新艺术运动崛起。该艺术是由英国伦敦传播到欧洲大陆的。该艺术运动从本质上可以说是唯美主义的。
它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并且含有世纪末的颓废倾向,但它对设计从实用艺术向现代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常被用在建筑装饰和工业设计领域,在服装发面特点是否定传统样式,采用流畅的曲线造型突出线性装饰风格。
S形除去了夸张的裙撑和臀垫,欧洲女装流行用紧身胸衣把胸部托起强调胸高,腰部勒细,背部沿着脊背自然下垂至臀部外扩强调臀部的后翘,这样就从从侧面看呈S型,这种曲线美的女装非常受欢迎。
10. 求欧洲古代贵族的衣服(高清)动漫图片
《COSICK》
这是《COSICK》中的,图好像小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