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神雕侠侣哪部最经典
1、罗乐林、李通明版(1976年)
李通明版的小龙女几乎没有什么花哨的妆扮,堪称最质朴的小龙女。虽然主角不太着名,但扮演黄蓉的是米雪。
《神雕侠侣 1995》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dAQpxf-hPygH412J3xp7eA?pwd=ry7w 提取码:ry7w
杨康的儿子杨过(古天乐 饰)自小被郭靖收养,郭靖希望他学好,于是送到了桃花岛跟黄药诗学习。杨过在桃花岛上整日被郭芙和大、小武欺负,一气之下独自出走了。
㈡ 求金庸的神雕.射雕各个版本的男女主角名
83版 刘德华 陈玉莲主演
84版 孟飞 潘迎紫主演
95版 古天乐 李若彤主演
98版 任贤齐 吴倩莲主演
新视版 李铭顺 范文芳主演
还有一版,是黄晓明和刘亦菲的
刘德华版《神雕侠侣》
陈玉莲饰演的小龙女一身白衣,不食人间烟火,刘德华饰演的痴情独臂杨过也基本符合原着精神,而且当时刘德华刚刚出道,正要凭该剧扬名立万,尽心尽力,终于创下收视高潮,为他从当时的"无线五虎"之一发展到今天的"四大天王"之一打下了基础。以刘德华当时的年纪,最符合金庸笔下杨过的年纪,其他的杨过,都嫌老了。至于小龙女陈玉莲,她本身个性就像小龙女,外冷内热,不食人间烟火。两人纯朴自然的感觉,忠于原着精神。这部戏可以算做金庸影视作品经典,与经典港版《射雕英雄传》同样有一个讨巧之处,那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的欣赏水准与眼光也越来越高,这无疑为后来的翻拍作品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孟飞版《神雕侠侣》
潘迎紫饰演的小龙女我认为是所有小龙女中最漂亮的,不但衣服换得最多,而且造型最美,唯一的缺憾就是狐媚之气稍多。孟飞饰演的杨过还不错,总的来说两人还是比较门当户对的。这部戏我是七年前看的,其中的黄蓉因为与我的假想形象相差较远,反倒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古天乐版《神雕侠侣》
相信大家对这部戏比较熟悉,这部戏拍时古天乐与李洛彤还不是什么大牌,播放后古天乐就迅速走红。李若彤饰演的小龙女肤色白皙,双眸有神,古装扮相不错,第一视觉上最能令人接受,然则冷则冷矣,艳却不够,而且我怀疑她演王语嫣时还是穿的那几套戏服。而古天乐饰演的杨过长相外形均与原着中成年后的杨过极象,前半段的眼神,有其父杨康那种坏坏邪邪的感觉,后半段经历多后有一种成长后的稳重,演技还是不错的。
任贤齐版《神雕侠侣》
这部戏应该算是一部另类《神雕侠侣》。看完全剧后,给我留下比较深印象的是任贤齐饰演的杨过与吴倩莲饰演的小龙女小眼对小眼;吴倩莲是从头到尾一件白色衣服都没有,难道真是在"活死人墓"住久了成了吸血鬼啦,而且头上的小辫子无愧于"非洲小龙女"的称号,眼中不时寒光闪闪,看上去比李莫愁还凶悍;在任贤齐饰演的杨过身上几乎看不到一点原着中的影子;虽然孙兴演惯了喜剧,饰演的郭靖还勉强能看;夏文汐饰演的黄蓉是最叫人受不了的,简直是一种强奸原着的行为;整部戏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武术指导与摄影师,而武打场面激烈,也刷新金庸武侠剧的特效纪录。
范文芳版《神雕侠侣》
新加坡产的小龙女范文芳扮相比较轻柔,可远观不可亵玩,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美,气质上比较接近原着,至于李铭顺饰演的杨过显得较为情真意切,不过有些事情过犹不及,感情若是一直放在脸上与嘴上,难免显得有些肤浅。
㈢ 80或90年代的古装武打剧,里面有个叫雪儿的穿一身白衣服的女人,电视剧的名字叫什么啊应该是港台的
《神州侠侣》
潘迎紫饰雪儿孟飞饰白云飞应晓薇,吴元俊,贝心瑜
南宋年间,武林上互相仇杀。雪魔教为了得到武林传说中的武功秘笈,教头带领弟子前往神魔山寻找。但神魔山的女公主是个武林女杰,为了师父的遗愿,一直在山中,但她并不知道缘由。
在中原,一个个性顽劣,生性豪放的年轻人一飞到处拜师学艺。他性格倔强,常常触怒师父,为避祸而来到魔山,与公主相遇....
㈣ 雪山飞狐91版里苗若兰第几集被玷污
91孟飞版《雪山飞狐》里苗若兰并未被玷污 只是被 田青文 点了穴 脱了苗若兰的衣服 放她在 杜希孟 家某间房子里 胡斐误闯 入 不巧被苗人凤看到误会 而已 并未被玷污
我想你是看了陈惊鸿版《雪山飞狐》苗若兰被福康安玷污的把 陈惊鸿版《雪山飞狐》和原着区别很大的 这剧情原着是没有的
㈤ 武侠剧《神雕侠侣》有多少个版本哪个版本的最经典
电视剧神雕侠侣一个有9个版本,其中8个版本已经播出了,还是1个版本已经拍摄完毕,等待播出。
1、1976年香港佳视罗乐林、李通明版《神雕侠侣》;
2、1983年香港TVB刘德华、陈玉莲版《神雕侠侣》;
3、1984年台湾中视孟飞、潘迎紫版《神雕侠侣》;
4、1995年香港TVB古天乐、李若彤版《神雕侠侣》;
5、1998年新加坡李铭顺、范文芳版《神雕侠侣》;
6、1998年台湾台视任贤齐、吴倩莲版《神雕侠侣》;
7、2006年内地黄晓明、刘亦菲版《神雕侠侣》;
8、2014年内地陈晓、陈妍希版《神雕侠侣》;
9、2020年内地佟梦实、毛晓慧版《神雕侠侣》;
最经典版本是当属95版《神雕侠侣》,造型、武打、配乐、氛围都非常经典。
《神雕侠侣》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也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二部,作于1959年。杨过侠情仗义,对朋友两肋插刀,对蒙古族的侵犯恨之入骨,为保襄阳弃私仇而先大义,无论对有断臂之仇的郭芙,还是其余江湖仇敌,都仁至义尽。杨过之所以敢当“情圣”之冠而无愧,完全是因为他与小龙女生死相随的恋情。虽然程英、陆无双对他钟情一世,郭襄也倾心于他,然他却对小龙女情有独钟。
如今《神雕侠侣》被拍成很多版本的影视作品,今天我们来看看《神雕侠侣》各种版本大盘点,你最喜欢哪一个?
第一个:76版神雕侠侣
1976年,香港佳艺电视台在《射雕英雄传》的成功之际再接再厉,安排罗乐林和李通明主演了这部《神雕侠侣》,本剧也就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第一部《神雕侠侣》。这一版“鼻祖”之作的知名度是最低的,但当年在香港首播之际曾经大受欢迎。
第二个:83版的神雕侠侣
刘德华的杨过很好的展现了一个英雄的成长过程,而且把对小龙女的深情演得淋漓尽致,题外话,那时刘德华是真的暗恋陈玉莲,所以你能从剧中的杨过眼神中看到无限深情。陈玉莲的小龙女也是我认为演得最好的,最自然最本色最清新的小龙女,一看就觉得让人不敢亲近。陈玉莲本身的个性就是小龙女这样看似不食人间烟火。
这版也被认为是最像师徒的恋人。而且这版的有些改编很出彩。特别增加了二人在古墓生活的戏份,让观众觉得他们的感情过渡很自然,这也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总之值得一看。我电脑里现在都还保存着这部剧。
第三个:84版神雕
1984年,由孟飞推荐于当时《神雕侠侣》的策划周游出演小龙女,由此开创了2人演艺生涯的高峰,潘迎紫与孟飞主演中国电视公司八点档连续剧《神雕侠侣》造成收视轰动,是当时台湾电视圈公认的“荧幕情侣”。
第四个:98版的神雕侠侣
新加坡艺人范文芳被称为是“狮城第一美人”,她主演了《缘尽今生》、《新阿郎》、《再世情缘》、新加坡版《神雕侠侣》。《神雕侠侣》之后,她的“小龙女”形象渐渐被观众认可,她的清纯外形和 健康 的性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注意,也为她赢得了不少的中国片约。
第五个:1995年神雕侠侣
这个古天乐版本的神雕是真正的经典之作了,相信也是大家最熟悉的版本了吧?
95版《神雕侠侣》在动作打斗上有独到之处,片中打斗场面融入了徐克拍摄手法中的飞天窜地,全真教的剑阵、古墓派的轻功、杨过和小龙女的双剑合壁都让人印象深刻。电脑特技的运用也恰倒好处,蛤蟆功、降龙十八掌、一阳指等各名家绝学都展现得非常有特点,引得小孩子纷纷模仿。同时人物扮相造型更舒适,外景范围也扩大许多。而且这个版本也是最忠于原着的。
武侠剧《神雕侠侣》电视剧版本,我看过的就这5个版本了。
1983年刘德华、陈玉莲主演
1984年孟飞、潘迎紫主演
1995年古天乐、李若彤主演
1998年任贤齐、吴倩莲主演 杨佩佩
2006年黄晓明、刘亦菲主演 张纪中
这些版本中,我最喜欢古天乐和李若彤主演的这一个版本了!李若彤长相具有东方女人的美,把小龙女的仙气,清高孤冷高傲的气质,演绎的淋漓尽致,让观众有了深刻的记忆!同时古天乐和李若彤配合的也很好,把他们难舍难分,生命中彼此唯一的 情感 ,成为大家羡慕的神仙眷侣!!!而且片尾曲《归去来》也成了经典曲目,被大家广泛传唱!
目前已经播出的比较为人所知的有刘德华、陈玉莲1983版,孟飞、潘迎紫1984版,古天乐、李若彤1995版,李铭顺、范文芳1998版,任贤齐、吴倩莲1998版,黄晓明、刘亦菲2006版,陈晓、陈妍希2014版这几个版本了。
刘德华、陈玉莲1983版
因为没有看过所以不好评价,但是刘德华的杨过颜值还是挺高的,但是小龙女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审美吧~
孟飞、潘迎紫1984版
这个版本的也没有看过,但是潘迎紫是小时候非常喜欢的女明星了,真的很漂亮了,男主的话也说不上来了。
古天乐、李若彤1995版
永远的心头好了,最喜欢这个版本的神雕了,可能80后最喜欢这个版本了吧~
李铭顺、范文芳1998版
这两位现实中也是夫妻啊,不容易啊~
任贤齐、吴倩莲1998版
真的无法欣赏黑色衣服的姑姑了,还有任贤齐看着很让人出戏啊~
黄晓明、刘亦菲2006版
这一版的小龙女也很喜欢,黄教主那个时候也还不油腻啊~
陈晓、陈妍希2014版
小龙女最开始的造型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据说有新的版本已经开拍了
从最新剧照来看,不好说啊......
95版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根本没有什么16年后,小龙女跳下去就挂了,是金庸后改的
古天乐版是最经典版本的金庸武侠剧,没有之一。古天乐跟李若彤简直演的太完美,当然那时候的古天乐还是白古。古天乐把杨过演绎的有血有魂,忘不了他的轻狂,更忘不了他的痴情。李若彤的小龙女,一出场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惊艳。难忘她的一袭素妆,亦难忘她的脱俗。还有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小郭襄,甚是喜欢她。这版的选角也很棒,郭芙、程英、陆无双、甚至李莫愁也都很不错。还有洪七公等,一直认为是83版射雕的延续。
杨过和小龙女,从相遇到相得,再到相守,不知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煎熬。一次次相聚,又一次次分离,这样多次反复,都是因为爱。每次总是在险象环生中,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相聚,而每次相聚的同时又免不了产生新的磨难,不是中毒,就是旁生枝节而再度失散。相聚时那么美好,侠骨柔情,无限蜜意,短暂的温存缱绻足以羡煞天下鸳鸯;分散却总因意外,常常是太为对方着想而想牺牲自我,所以每次分散都仿佛生离死别,哀婉凄楚处,令人肝肠寸断。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真正的浪漫是需要勇气的,奋不顾身是一种勇气,执着守候是另一种勇气。小龙女最后一次不辞而别后,杨过老了,思念是如此噬骨吞心,才三十多岁的男子两鬓的头发却已经雪白。但真爱不老,16年后,向小郭襄提及旧事时,杨过说的一句话再次触动我的内心:“如若能见龙儿一面,纵使千刀万剐,我也再所不辞。”情到深处,连死亡都已变得微不足道了。
十六年,有多长。就算,两鬓渐渐斑白,也消磨不了对你的思念,只为断肠崖上的再会。不知道这十六载是如何蹉跎。只知,过了一秒,与你的约定就近了一刻。终将把你等到。
绝壁上你的题字,似乎沧桑了许多。依旧不见你飘飘的白色衣襟,让过儿怀疑你的故事。纵身一跃。如果有来世,你还是过儿的姑姑。
谁知,谷底的寒潭,救了你,也成全了过儿。相逢,亦幻非梦。轻轻触碰你的脸颊,亦感受到你指尖的温度。是过儿,你的过儿。
金庸老先生在《神雕侠侣》中将武功与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在武功中写个性,成功地塑造了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性格鲜明通透,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深受大家喜欢!
谢贤1960版
1960年,谢贤拍摄电影《神雕侠侣》,饰演杨过。
罗乐林1976版
1976年在古装剧《神雕侠侣》中饰演第一男主角杨过,是第一代电视剧版杨过。
傅声1982版
1982年主演《神雕侠侣》,饰演重情重义却亦正亦邪的“西狂”杨过。
刘德华1983版
1983年华仔、陈玉莲主演的《神雕侠侣》在香港创62点收视纪录。经典版本之一!
孟飞1984版
1984年与潘迎紫在台湾合拍电视剧《神雕侠侣》。1985年又与潘迎紫合作拍摄《神州侠侣》一片。
古天乐1995版
1995年,古仔凭借在《神雕侠侣》中饰演的亦正亦邪的杨过而成名,成为最经典版的“过儿”。
李铭顺1998版
1998年,在新加坡版《神雕侠侣》中饰演杨过,获得红星大奖台湾最受欢迎男艺人奖。
任贤齐1998版
在众多版本的《神雕侠侣》,本剧是遭受非最多的一部,虽然如此,任贤齐和吴倩莲的演技却值得肯定。当年小齐哥太红了!
黄晓明2006版
2006年,黄教主先后翻拍了《神雕侠侣》和《新上海滩》两部作品,成功跻身一线演员行列。
陈晓2014版
2014年,陈晓与陈妍希主演的古装武侠电视剧《神雕侠侣》播出,拿下全国同时段第一的收视率。虽然小龙女被吐槽,却让陈晓收获爱情!
不统计不知道,原来翻拍了这么多版本!
武侠剧《神雕侠侣》总共有四个版本。我最喜欢06年的《神雕侠侣》由黄晓明扮演,我感觉总是看得很开心没有别的那么难受,可能是我个人原因吧!
一起来看看有哪四个版本:
第一部: 给大家介绍的是95年的《神雕侠侣》由杨过的扮演者古天乐,同时被称为最帅的杨过,同时也给大家塑造了一个荧屏上的经典角色还是让观众们难以忘记,我觉得很多人一提起杨过就会想起古天乐扮演的杨过,当年古天乐也是非常的帅气迷人,那一年他才25岁用现在的话讲他就是一枚帅气的小鲜肉。当时这部电视剧最早是在香港播出,之后在内地播出的,当时应该算是红遍全国,虽然在他扮演杨过之前已经有前辈们在扮演,但是古天乐的演绎非常的优秀,再加上剧中杨过姑姑的扮演者李若彤,真的是给整部电视剧带来了更大的亮点,整部剧的演员演技都非常的优秀,这个版本的神雕侠侣是至今都是最受欢迎的,让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
㈥ 主持人孟飞的资料
《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的打拼故事
第一眼看到孟非,你一定觉得他很普通——他穿最平常的衣服,剃着光头,跟大家一起挤公交车。
可是如果你真把他当成平头百姓,那就大错了!他是南京人最喜爱的新闻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要他,他敢说“不”;他还作为全国地方台的主持人唯一入选2004年“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他俨然就是南京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不过如果我告诉你,这位主持人只是名高中生;他曾经打过5年工,在流水线上作业时,他的双手甚至差点被机器卷走,你相信吗?
在众人瞩目的孟非传奇的背后,是一个坚强的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打拼故事!
梦破,落榜生四处打工
1971年,孟非出生于重庆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他的父母忠厚实在,对唯一的儿子寄予了莫大的期望。
12岁时,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孟非一家迁居南京。此后,孟非先后在南京市第三中学和南京市第一中学读完了初中和高中,但成绩很不理想。1990年高考,他的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却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
孟非想插班复读,但找了很多学校,人家一看他的高考成绩单,就立刻摇头拒绝。他也想过出去找工作,可一个高中生哪里有人要?在家里呆的时间一长,孟非着急了:今后怎么办呢?当时正逢南下淘金热兴起,为了寻找出路,他就和一帮同学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的美梦。一连十多天,孟非和同伴马不停蹄地到处奔走,但一无所获。
眼看带的钱没了,孟非只好从小招待所搬出来跟一大群人挤在一间破烂不堪的简易房里。在那里,他一遍遍翻阅着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寻找着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见工”……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孟非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一个月后,他终于谋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差事。
那种搬运工是临时的,哪里有活干去哪里。不仅累,报酬也少,而且时常还得忍受工头的责难与训斥。一个星期后,孟非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真的做一辈子搬运工吗?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校生活来。
搬运工只干了一个月,孟非便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南京。在回程的火车上,他安慰自己,从头做起,一切都不太晚!
为了养活自己,一回到南京,孟非就朝人才市场跑。不久,他辗转听说南京一家报纸的印刷厂招工人,立刻跑去报了名——当印刷小工虽然薪水不高,但可以免费看报纸,已经逐步务实的孟非看重的就是这个。1991年12月,孟非成了一名印刷小工。
当印刷工人也不容易。孟非所在的那家印刷厂的印报量为每周400万份,机器需要从周二到周四不断工作,而真正操纵印刷机的,只有他和另外三名小工。孟非从周二早上8点钟上班,一直到周四晚下班,平均每分钟要从机器上取下1112张报纸。在不分昼夜的连续3天工作时间里,每10个小时,他才能休息一次,时间仅为1个小时。这样的工作跟打仗没什么区别,而且要是手脚稍微慢一点,在规定的时间完不成流水线作业,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会受到班组长的一顿大骂。
第一个月忙下来,孟非拿到了仅为23元的工资,但是他仍然禁不住激动地泪流满面,不容易啊!
不干活时,孟非就抓紧时间学习。他在日记本中写道:“我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想换好工作,就得有知识。”
孟非选择了成人高考。再拿起书本,他感到无比的亲切,工作强度越大,求学的欲望就越强烈。1992年9月,孟非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函授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招生,周六、周日上课。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再累再忙,他都会按时听课。
一边打工一边上课,孟非的生活节奏猛然加快,休息时间更是少得可怜,他没有星期天,更没有节假日,边打工边读书仅仅2个月,他的体重就减轻了将近8公斤!
但孟非从不叫累,他憋足了劲要把失去的一切找回来!为了学习,他尽量压缩睡觉时间,一有空就多看书。实在熬不住了,就把头浸在冷水里泡一泡……他每天都对自己说: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啊!
拼拼拼!小杂工终成真记者
但是幸运之神并没有降临到这个勤奋得不要命的小伙子头上。1992年下半年的一天,孟非实在太累了,他一不留神,取报纸的时候手竟被机器卷压进去了!全厂一时惊慌,立刻停止了工作。
后来因为抢救及时,他的手总算保住了,但是这件事却引起印刷厂领导的极度不满——这次工伤事故是建厂以来最大的一起事故,印刷车间的领导们因此受到上级批评,因而迁怒于孟非。1993年过新年前,孟非就被印刷厂骂了一顿,然后自己辞职了。
孟非抑郁地走在南京街头,欲哭无泪……
为了生活,他开始不间断地打些短工:送水,拉广告,做保安……后来听一个朋友说开家超市挺挣钱的,孟非就到处借钱,开起了小型超市。但由于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小超市最终还是于1994年初被迫关门。血本无归的孟非心情沮丧,他觉得仿佛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该怎么办呢?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自救?倔强的孟非选择了后者。他又一次开始到处寻找招工信息,他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1994年2月,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孟非眼前一亮,自从在报社的印刷厂工作之后,他一直对媒体心向往之。虽然他知道,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电话……可还是去报了名。这一次,孟非打工的经历帮了他,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从此成了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是200多名临时工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员。渐渐地,已经24岁的孟非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困惑,他忧心如焚: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
1994年7月,孟非通过两年的函授班学习,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此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为什么只能打杂?我也要做一名记者!
有了目标,孟非的生活里仿佛洒满了阳光,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记者出去采访时需要带一个扛摄像机的,孟非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干——为这个,他多次被别的临时工骂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获,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孟非的日记里多了些内容:记载自己每天学到的东西。为了更快地接近记者这个群体,孟非还开始了“感情投资”,他跟前跟后,帮记者和编辑们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时间一长,不少记者跟孟非都热乎了,孟非扛摄像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渐渐地,有些小新闻,老记者看不上眼的,就开始交给孟非,做好后加上老记者的名字就成了。每次有这样的事情,孟非总是非常高兴,当成头等大事来做。
这样积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渐渐多了。后来,领导便格外开恩,让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闻。得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这个临时记者的机会了!
从此,他每天都要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来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辑、自己写稿,甚至于自己配音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蓝天一样明朗极了!渐渐地,有一些比较大的题材领导也开始交给他做了。
那个时候,孟非的工资还是只有200多元钱。
1996年8月,孟非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26集某专题片。该电视片在全国长篇电视专题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而孟非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一次,孟非终于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杂的帽子,转成了正式的记者。这个男人哭了……他在日记中对自己说:“苦难中积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接下来,孟非的事业一帆风顺。1995年,江苏电视台为了抢占先机,组建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筹备了一档10分钟的深度报道栏目。孟非进入该组后,正式开始了跑社会新闻的历程。由于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记者的同时也做起了编辑工作,他的工资则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节过后,由于长期劳累,孟非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时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当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头,还别说,这光头配着他的笑脸,显得既聪明又精神。从此这光头一直陪着他到现在。
感谢苦难,南京人爱上光头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个倔强的人,每走一条路,他都不轻言放弃。要么走到无路可走,要么就走到最好。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换了不少岗位,还做过一档不成熟的谈话节目的编导……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起名为《南京零距离》,时间为一个小时,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
一切准备就绪,主持人的选择就摆到了台面上——是沿用原来庄重型的主持人还是重新选择主持人?台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打破资历、学历限制,在全社会进行公开竞选。
孟非用他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平民节目,当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长得帅,关键是要有底层生活的阅历,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而这方面,放眼全台,有谁比自己更有资格?他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这将是他从幕后转向台前的一个机会。可是,自己的普通话能过关吗……孟非只犹豫了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普通话可以学习模仿,那些苦难的经历却是他难得的宝贵财富,是模仿不来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孟非搏对了!
面试那天,孟非用诙谐的语调平静地讲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艰难经历,尤其是关于打工者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问题。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崭新设想,并表示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
孟非的一席话抓住了台领导的意图,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孟非的气质与这档节目非常适宜!
——可是孟非到底适合不适合做主持人?他的光头能播新闻节目吗?在此之前,主持人都是些俊男靓女,突然间冒出这样一个人来会不会让观众吓一跳呢?主考官们议论纷纷。最后,台长发话了:“行不行,要观众说了算。先试试,不行再换人!”
“无知者无畏!”第一次上电视,孟非是穿着最平常的衣服去演播室的。作为一档新闻直播节目,60分钟的时间里,他手上只有一张新闻串联单,所播内容都是三个小时之内发生的事情。更别说提示器了,没有!
这么多新闻怎么串起来呢?孟非思考再三,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放松了心情,采取一种谁都想不到的方式播起了新闻:他即兴发挥,像拉家常一样把平时的思考和经历变成幽默、精到的即兴评点,就成了串连词。台领导和同事们看得心里七上八下:这能行吗?
谁也没料到,《南京零距离》由于定位准确,第一期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简直是电视台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夜,摄制组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观众纷纷感叹从未见过这么有个性的主持人。
机遇常常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善于把握机遇的孟非从此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由于关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没过多久,《南京零距离》收视率就一路飙升,从选稿到播报内容,孟非开始全权负责。他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新闻主持人”的概念,成功地塑造了另一类平民化的新闻主持模式。2003年7月一个月,《南京零距离》的平均收视率就高达8.3%,最高收视率甚至达到惊人的17.7%,超过了同时播放的央视的《新闻联播》,创造了收视率的奇迹。2002年一年,《南京零距离》的广告收入高达5000万元,孟非成为《南京零距离》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观众亲切地把孟非称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由于常常针砭时弊,揭发丑恶,孟非也遭到恐吓,可是他不在乎。他保持着多年来的作息习惯:上班乘公共汽车;平时自己亲自上街买菜;不时还找人拉拉家常……这些,后来都成了他的台词和思想的来源。
关于孟非受欢迎的程度,只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就够了。有一次,夫子庙一带发生火灾,当时路过的一个女孩儿拿着数码相机立刻拍下了经过,等到别的媒体记者赶到,火早就熄了。南京城的十几家主流媒体愿出高价索买照片,那个女孩子只说了一句话:“这照片我只给《南京零距离》,只给孟非。”
孟非与《南京零距离》的迅速火爆,很快引起了国内不少媒体的关注。《南方周末》甚至拿出专版联合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孟非现象”进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孟非最当红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曾通过台里的有关领导,想把孟非拉到央视工作,一切工作做通后,却被孟非婉言谢绝了。他说,他只选择适合自己的!
2004年初,喜讯再度传来,孟非被评为年度“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之一——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孟非,全是央视名嘴!这足以证明,孟非,这个打工出身的主持人,已不输于他这个行业的任何人了!
㈦ 为什么现在练武术的服装都那么难看
那些发亮的练功服主要都是为了上台表演用的,真正练习时谁会穿它呢。一般都是自己按照这个式样买人造棉或者其它布料来制作,舒适透气。中式传统练功服的好处体现在灯笼裤上,宽松舒适,不阻碍任何动作,是极好的运动服装了。上身基本上纯属礼仪用装。
楼主,你只追求好看不管是否合适啊。那你不妨设计女式的为三点式。哈哈。穿这个练功多凉快呀,又美观性感,又方便穿脱..........
㈧ 帅哥孟飞的个人简历是什么啊
QQ号码:908933989
中文姓氏:杨
中文网名:孟飞
英文网名:Μǒf3(Mofe)
性别:站着撒尿的
年龄:2010年10月19日到来之前是14岁
籍贯:四川
生日:10月19号(到时候我要一个大大的哦!)
身高:165cm左右
体重:50KG左右(悄悄告诉你、我很能吃的哦!)
血型:A(拥有我们家族优良的血统哦)
鞋码:39-40(告诉你这干嘛啊?)
星座:天枰座---我人很好的哦
嗜好:上网、音乐、篮球、游戏
擅长乐器:没有擅长的、五音不全
喜欢的事情:玩PS(PhotoShop) 有人说我BT、拿到张图片就PS、嘻嘻
喜欢的音乐:R&B、Pop、Rap
喜欢的歌星:BoBo、by2、王力宏
喜欢的颜色:黑色
喜欢的数字:7(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
喜欢的食物:川菜-我自己就会做的哦!
喜欢的地方:没有特别喜欢的,但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想去看一下
喜欢的衣服:自然、干净、整洁
喜欢的人物:自己
喜欢的异性类型:成熟、有女人味
喜欢的篮球明星:没有喜欢的
口头禅:hans(汗死)
小时候的梦想:做世界首富(也是现在的梦想)
下面是我本人的人生经历:
“杨”氏牌---孟飞智能系统、1995年中国制造,长165cm,净重50kg。采用人工智能、各部分零件齐全、运转稳定、经十四多年的运行、属质量信得过产品。该“产品”手续齐全,无限期包退包换。因发展需要、诚招一位
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制下一代“产品”
本人十分坚强:被女孩子甩了15次,还活着。
人也很好:这是15个女孩子中的13个女孩子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你人真的很好”。
喜欢干净:天涯何处无芳草,不能天天不洗澡!
爱护动物:所以家里的“小强”成群。
待人热情:男女不问,老少皆宜!
做事果断:买东西后立刻付帐,饿了马上就吃饭。
见义勇为:曾帮过几位MM拉上过后拉链。
节约用水:便后不洗手。
视金钱为父母:我爱我的父母。
不会落井下石:用了很多方法也没有将我的朋友从井里面救出来,他说想见他女朋友最后一面,我二话没说就把他女朋友扔下去了。
有同情心:我策划了一个让朋友失恋的计划,好让他跟我有同样的心情,这就是同情心!!
我很阳光:所以黑的跟碳似的。
对人包容:我有点近视。
领悟力强:在被甩的经历中,有个女孩子把我拉到郊外,将我送她的玫瑰花,慢慢的插在了一坨野粪上,我立刻就明白了,没等我说我不会嫌弃你的这句话的时候,她就走了!
坚韧不拔:在茶座里和朋友海侃了6个小时之后,朋友终于去付帐了!
很浪漫:玫瑰,红酒,小提琴手,蜡烛,还有一包康师傅
我这样拉风的男人,无论在哪里,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我那忧郁的眼神,稀嘘的胡喳子,神乎其神的AK47枪法,还有,那瓶82年的马爹利,都深深的出卖了我。
㈨ 非诚勿扰孟飞穿的衣服
他的衣服很普通啊,没什么特别之处,随处都可以买到黑色汗衫和乳白色西服外套的!你去商场走一圈就能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