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画山水画简单又好看
画山水画简单又好看的画法:
画好山水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远观其势,近观其质。换句话说,既要注重整幅作品的大效果,也要精心刻画好各景物的形态特点。
山石是山水画中最基础的景物之一,画山石从画石头学起,逐渐过渡到画山体。
步骤一:勾线。画前景中的松树叶,勾线要流畅,线条要稍显精致;画松针时,墨色要有浓淡变化,树冠的形状要完整,不可画散。画中景中的山体时,要注意把握好山石之间的一些杂树的疏密和墨色浓淡的变化。画远景中的远山、瀑布和房屋时,也要注意笔墨的趣味性。在远景和中景之间的留白处勾上云,以便更好地将二者分开。
步骤二:打底。用赭石、藤黄、水调出颜色,由近及远平铺画面中的景物,以烘托出秋天的感觉。平铺时,近景中树的颜色较中景、远景中树的颜色深,平涂时亦然。
步骤三:染色。秋景主要是赭红色调,再加少量的绿色加以点缀,可谓“万红丛中一点绿”。山体的颜色,从前到后要染出层次变化,近处的山石可先用石绿点染,接着点缀赭红,之后再用淡淡的石绿罩染,以表现出秋天虽萧瑟,但也富有生机的特点。
步骤四:点苔。在山体与山体以及小的石块之间,用圆形的墨点点苔,注意前后的苔点要有疏密和浓淡变化。
要想画好山水画,初学者必须从学传统入手,掌握各种技法,灵活运用,为今后的写生和创作打下基础。
㈡ 简单山水画教程
简单山水画教程:
1、选小号狼毫笔,蘸取淡墨,中锋画出水草。注意墨线的虚实,以表现其远近关系。
2、继续运笔,从左至右地画出第一条波纹。注意线条要有虚实关系的表现。
3、继续运笔,调和重墨勾勒波纹,实入虚出,流畅轻快,顺水势面动,线条有断有续,笔断意连。
4、继续勾画,完善水面波纹,线条要前实后虚、前粗后细。注意墨线要疏密有致,墨色要有浓淡变化。
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在我国绘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分为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和没骨山水等种类,是为东方绘画中极为富有特色的艺术。代表画家有展子虔、王维、范宽、张宏。
山水画是中国画传统分类之一,早期风景主要是人物画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隋唐时期形成中国画中一个单独的分类,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等人都善于画山水画。唐朝以来,山水画的画家被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善用色彩,主要画黄河两岸关洛一带的山水风景,李成、范宽、张择端、李唐、马远等人属于北派。南派创始人王维,善用墨,少用颜色,米芾、王希孟、赵伯驹等人属于南派。
米芾父子开创了以表现江南烟雨檬泷状态的米点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等人擅画青绿山水。宋代,山水画非常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到文人商户,都愿意以山水画装点厅堂。
元代山水画着重于写意,着名的画家有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被称为元四家。明清时山水画继续有所发展。
山水画的技法有勾、皴、擦、染、点五法。“勾”指用线条勾画山水的框架;“皴”指用半干的毛笔侧笔作画,表现出山石的纹理;“擦”是对皴的补充,也是用半干的毛笔完成。
以使山石更有立体感;“染”即染色,墨色和彩色均可;“点”指用笔尖点上青苔、树木等的效果。
㈢ 中国山水画的生命与灵魂,其魅力在于哪里呢
创造性形式之美。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内容的表现,二是构图的表现。内容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表达,构图通过画面的布局来表达。中国山水画从一开始的天真烂漫,经过不断吸收东方哲学、文化、艺术的精髓,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演变和发展。历代山水画画家以他们的智慧和智慧,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既继承先贤又符合时代审美特征的山水画构图形式。逐渐产生了绿色山水、淡紫色山水、水墨画山水等绘画风格,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文化精华。发展出构图细腻,变化万千的中国山水画作品。
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下,艺术家从客观形象的束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处理屏幕布局,最大化追求艺术形象的电动势,和独特的特点和墨水的空间意识,注重黑白、实境和密度、开合、宜让等因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合包容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画家的智慧,从而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意识,给人以艺术美的影响和感染。
㈣ 黑白装饰画素材
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最爱的就是吟诗作对。同样绘画也是他们的最爱之一。我国比较出名的是水墨画跟国画;而西方更加看重的是色彩画跟油画。流传到我们当代,绘画又有所不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的是黑白装饰画,以及其作品的欣赏。
内容简介:
《黑白装饰画》即将出版,这将是他的第四本装饰画集,因被他的勤奋所感动,就欣然同意为他再次撰写序文。我对黑白的艺术很有些偏爱,因为在大型雕塑的创作过程中,我常常会背着受光面,审视它的造型力度和占有空间的气势,黑白对比的简洁单纯,会使我一下子沉静下来,它所产生的美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艺术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在黑和白相互辉映,并支撑着整个色彩世界时,我就更喜爱它的独特、神秘和奇异的魅力了。
福光勤奋好学,自勉自强,他的韧劲和锲而不舍地终日为黑白画而耕耘,是首先应以肯定的。他的画很有可看性,不少画面充满了他对生活的真诚和希望。含蓄的艺术风格充分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捕捉,闪烁和爆发。在艺术和生活的结缘上,他所花的不少心血,所追求创作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朴实而浪漫的抽象意念,明快和节奏的抒发,是他内心思绪的表达和物化。他的画有情致,有趣味,有如诗一般的倾诉。
福光的画多为在卡纸上刷上白色以底基,然后用大块黑色予以布置,以针、刀代笔作画,线条挺拔、爽朗,剔、挑、划在画面产生纸质和铜版画的肌理效果,极富有版画的韵味。在技法部分,他介绍了多种极易掌握的、表达画面和物体疏密关系的制作方法,虽然材料工具极为普通,但经他长期磨练、钻研,在传统繁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种极具独创性,是属于新手段、新方法的求索,使黑白装饰画更富有层次、旋律和节奏。他不囿陈规,独创的艺术表现和追求,是他黑白装饰画个性化的原因所在。这集黑白装饰画集,较前所出版的画集又有了新的突破。主题构思的开拓和具体艺术技法上处理更趋丰富和成熟,所汇集的装饰画,因其艺术表现内容的丰富,是值得一读的。我衷心预祝福光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在民族化的探索中继续努力、求索,以得到新的发展和成功。
首先,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黑白装饰画。其实,从字面上我们应该就能知晓,它是艺术画的一种。黑白装饰画(),它是靠黑白两色在画纸上呈现出不同的感觉来展现作者的内心。
它跟我国古代的水墨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来让我们一边看着作品,一边分析一下黑白装饰画的特点。
首先,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份山水画,看到这个作品之后大家有没有感觉跟水墨画很像呢?但是它的细节方面又没有像水墨画那样的缥缈跟随意。给人不同不一样的感觉。
在欣赏完山水作品后,接下来的这一幅是莲花作品。古人云:“莲,出淤泥而不染”,看到下面这幅作品,你有没有这个感觉呢?虽然整体都是以黑色描绘出莲花的形态以及荷叶跟莲蓬。跟平常颜色鲜艳的莲花,这幅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应该会十分的深刻。
接下来,这幅画带有一点点西方欧美的感觉。以肉色为底色,再是以黑白两色描绘出景观图案。既不显得单调乏味,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幅作品是十分成功的,底色跟图案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了底色那么图案就显得太过于单调跟冷清。
在看了山水画跟莲花图以及景观图像以后,下面这幅画绝对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它描绘的是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的打扮,在这个作品中,凭借着黑白两色将图中女子的神态描绘的栩栩如生。
最后一幅,描绘的是石榴花开时节的景色。虽然有点抽象,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一个不错的作品。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黑白装饰画的介绍以及5副作品的欣赏。它是我们当代兴起的画作代表之一,虽然没有很深远的历史底蕴,但是在我们选择欣赏跟收藏的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简单、朴素的黑白装饰画,你喜欢上了吗?喜欢就赶快就入手吧~
㈤ 急需水墨画素材
链接:
提取码:vghq
海量优质水墨山水素材,觅知网提供背景素材,古风水墨山水画背景素材、古风水墨山水画背景矢量图等专辑,清晰无水印,全部免费下载。
㈥ 山清水秀的颜色怎么画,应该用什么颜色
一、落墨
中国画能够用铅笔起形,但一旦动用羊毫,就不成像铅笔般随便。羊毫落墨不仅是勾物勒形,也要转达所画工具的形状、质感、体积感、空间感,要考虑到墨色浓淡干湿对最初染色的影响,同时要表现出翰墨自身的韵律节拍美感。
以是青绿山川的落墨和写意人物的勾线一样是画面的骨架,不成修复的画面的根底地点。有些学画者觉得青绿最重要的是前面染色,实在青绿山川每一步皆要注重。固然勾线要平常多积聚、多领会才干纯熟精确的用笔表达。
1、领会临本,做细节剖析,对全部作品以及局部的作风要有全体掌握。
2、狼毫笔勾线,从山石勾起。次要构造及表面线稍粗重,留意笔的平铺直叙,也不要太湿。
3、线边沿稍作皴擦,不成过量,不然影响最初染色。
4、勾松树,树枝干笔要和山石有所辨别,要更流利些。要细心剖析松针的构造,不克不及乱。每一张古画处置松针的办法都不相反。
5、勾云,此画云气流利中包含生涩,十分有韵律。若有亭台楼阁要留意线条构造的精确性。
二、裱板、刷底色,为了使色彩一致,要先刷1、2遍仿古底色。
三、打底色。打底色是传统的顺序,用水色铺底,如许之后的重彩石色才干匀净,并显得丰厚。不然重彩会花、火。
1、先从最重的墨色上起,普通是松针,用墨调花青先染1、2遍。
2、惯例画法暖的山石(绿色)用赭石打底色,冷的山石(青色)用花青打底。我的画法是用赭石全部打底,青色山石再上花青,如许色彩愈加沉稳,普通均上2遍。
3、山石暗部用花青调墨略加衬着。
4、更重的山石墨与花青多上2遍,分出条理构造。
5、绿色山石先用草绿罩一遍。
四、上重彩
1、绿色山石染三绿,流出边上的赭石色。
2、上石青。这张画我用头青调肽青蓝。石青较难染匀,上几遍可用清水洗一次。
3、衬着阶段。之前的石青石绿属于平涂,没有条理和厚重感,衬着能够到达这类结果。用石青或石绿在山的亮部持续染,暗部石色坚持薄的形态。前面的山石设色较丰厚,也比拟灰,用石青石绿分染差别局部,有的局部两色彩和运用。如许,近景的山石青绿色较厚较纯,后景的色彩较薄较灰,构成色彩空间。
五、深化收拾整顿。这一步十分枢纽,由于之前上的石色会显得生、艳,这一步要调解色彩干系。
1、用赭石调花青成一种灰色,衬着近景较灰的山石,直至更稳健。
2、用下面色彩衬着近景山石的暗部,分出条理。色彩较深的暗部山石用花青赭石再调墨将其画暗。
3、近景蓝色山头最亮部用三青调三绿提亮。
4、染云的白粉,分染。
5、复勾,醒线。用淡墨调胭脂复勾青色山头,淡墨调花青复勾绿色山头。这用的是色彩的互补干系。绿色暖用偏冷的色彩醒线,青色山用偏红的色彩醒线,会更明显丰厚。恰当用带色彩的干笔皴擦,使山石更具有质感,切勿过量,用笔要考究,不克不及涂抹。
6、点墨。代表山上树木的葱翠。前面山石的点较多较密,分屡次点成。要留意点的标的目的要一致,不克不及无章法无规律,这要深化研究临本。完成。
㈦ 100幅山水雪景的画法(一生受益的国画教程~)
1、构好图后,按照构图用纸筋蘸墨拓印树丛,注意树丛的聚散。用雪地皴笔画出房盖、独木桥和河岸。
2、用浓墨画出房子和仓房,小心衬托出树形。
3、画独木桥和河水,注意衬出树形。
4、用中锋线条爽利地勾出小树枝干,注意疏密关系和前后掩映。
5、打湿房子背景,用纸筋拓印淡墨,泼出后面的虚树,随时注意墨色的渗化,保护好房子的形。
6、在淡墨上画树,由浓而淡,力求丰富统一。
7、继续打湿后面,纸筋拓印远处的虚树,用淡赭石画房子和仓房。
8、用利索的书法用笔画出篱笆,在适当的位置画出黑狗,要简洁利落。
9、用淡墨树丰富后面的树林,用雪地皴笔法深入刻画近处白色树丛,力戒单薄。在黑树上嵌雪,调整画面。最后落款盖章,一幅画完成。
赵春秋:冰雪山水画写生转换技法
1、首先,对所要转换的写生作品进行解读,对整个构图的起承转合深入分析,对山石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对即将开始的画面做好设计。古人讲置陈布势,经营位置,说的就是构图要像行兵布阵一样,要仔细推敲,要有经营的理念。
图文/赵春秋
2、 用山马笔蘸墨枯笔散锋画出最近的山石,注意山石走向和大体结构。
3、用稍浓的墨找出山石结构,用雪地皴交代清楚山石与雪地的关系,开始点树。
小贴士:画雪地皴的时候,注意笔里的水分,要求墨色由浓到淡过度自然,可以在试笔纸上反复试验,有把握了再画。
4、点完树后,用大笔顺势按结构泼后面的山崖。
5、深入表现中间山崖的结构和形状,用雪地皴刻画岩石与雪地的关系。
6、点树,注意疏密关系。画树要当人来画,彼此之间要说话,要有俯仰揖让,要有故事才生动。
7、点完树后继续往后推,用大笔顺势按结构泼后面的山崖,干后深入刻画。
8、用大笔蘸淡墨横扫画背景,要注意控制水分,恰当的留出雪山的位置。
9、进一步调整背景,用更深一点的墨挤出远山,让画面更丰富一些。用稍浓的墨画小溪,用弹雪法统一画面。
10、调整画面,力求统一,最后落款盖章,完成。
赵春秋写生转换冰雪山水画欣赏:
原写生作品:
转换的冰雪山水画作品:
原写生作品:
转换的冰雪山水画作品:
雪地皴
在很多人眼里,冰雪山水画是很神奇的。冰雪山水画是发展了的雪景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雪景画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早在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中,雪的形色质就被赋予了喻象的表现,雪的物理、物状与人的性情联系起来,具有了抒情言志的表意功能。雄浑肃穆的山体配以素洁的白雪更显凝厚朴重,雪景画也因此成为山水画中的一个独特的分支而传承下来。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从审美理念到绘画技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冰雪山水画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为社会各界所喜爱,但是,无论对于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士来说,对当代的冰雪山水画的认识都是肤浅的,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矾水”、“特技”的层面上,从而忽略和否定了它的文人画属性,割裂了它与传统雪景画的血脉传承和基因发展。
着名画家赵春秋老师 从一个浸淫于斯30年的画家角度,向大家揭示冰雪山水画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希望可以有助于大家深层次地理解、感受、体验冰雪画家在作画时澄澈心境和虔诚态度,在一片冲淡寂静的荒寒雪景中荡涤情操,观物怡情,让我们于物理、画理、情理上并蓄兼得。
你知道吗? 冰雪山水画用矾水的时候需要在反面画,画完了在正面看!
下面的雪包,就是矾水调墨在反面画的。
雪包,还是矾墨技法。
白色的树,用矾墨在背面画的,层层叠叠是不是很神奇啊?
冰雪山水画中的白色树木,有时候是可以留白的,尽管需要很高的技巧,但是不耽误像普通山水画那样挥洒笔墨。
利用宣纸本身的白色,计白当黑,知白守黑,潇潇洒洒的一幅白桦林就跃然纸上了。
看到后面的树了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感觉就是妙手偶得啊!
把宣纸揉出肌理来,因势象形,浑然天成。
本来是一团皱纸,略加笔墨收拾,是不是没有违和感啊?
不要以为冰雪山水画的树都很现代,其实是有传统的,没有传统的功力,一般人是画不好的!
看看这树,是不是有宋元山水的影子啊?
来几棵能看清楚的,是不是传统的树法?
双勾树
看看,需要传统功力不?不下功夫临摹传统绘画能画不?
冰雪山水画是讲笔墨的,没有传统的文人画基础是画不好的,一幅好的冰雪山水画,在点划披离间是闪烁着文人画笔墨精神的。
和文人画要求一样, 冰雪山水画也是书法用笔,是写出来的 ,不是画出来的,更不是描出来的。
看那富有弹性的小树枝,靠描是出不来这感觉的。
冰雪山水画,善于表现雾凇,这是传统绘画技巧里所没有的!
冰雪山水画的色彩是丰富的,但不管什么颜色,不改冰雪本质!
雪地
雪地皴技法歌诀
赵氏雪地皴,人说是万能;
山水云天景,样样都能用;
整笔调淡墨,刮余成扁锋;
先试一两下,查看墨色情;
一边蘸清水,翻转把笔横;
上水压下墨,渗化自然成;
盘边荡两下,刮余再合融;
再试两三下,观察过渡情;
然后纸上画,水墨来补充;
一笔仨半包,一星管二用;
指甲来勾线,疏密有造型;
上边上面底,下边下面顶;
近景雪窝大,远景河岸平;
小燕忌单飞,组合成雪景。
苏振灜临摹作品一
杂树技法歌诀
赵氏画杂树,线条见真功;
单双勾树干,笔笔不放松;
树干中间启,中锋变侧锋;
侧锋需提笔,擦动变中锋;
再画两边线,顿挫有碎整;
皴擦细收拾,树疤在其中;
上干可单勾,中锋贯接成;
树干忌电杆,弯曲劲造型;
再说画树枝,单勾书法功;
笔笔送到位,长短女字形;
出枝似焊接,粗细收笔成;
唯美三十度,穿插自然行;
露枝要精到,指向看得清;
偶尔几个点,点线面即成;
大小前后错,疏密成树景。
苏振灜临摹作品二
镂空技法歌诀
赵氏镂空法,俗称曰掏树;
用纸干或湿,先画背影部;
大笔蘸淡墨,初设树暗处;
用笔有长短,出枝能照顾;
执黑重守白,胸中有白树;
淡墨先找型,小点和短竖;
点线管多面,下笔看白处;
找上两三遍,枝干已显初;
枝叉三个点,多枝有分布;
树干用浓墨,边缘要清楚;
白树外都暗,暗中点线厾;
画面黑白灰,层层见功夫;
主树可下伸,可显在近处;
横竖皴一下,明暗纹理露;
陪上远近景,画面更丰富。
苏振灜临摹作品三
矾墨技法歌诀
赵氏矾墨法,于老真传人;
矾墨或奶墨,技法有创新。
雪包用矾墨,旨在显矾印;
画树用奶墨,意在挡透洇。
矾水奶纸笔,画材要齐备;
双层夹宣纸,自制白矾水;
选笔有讲究,反画乃核心。
先说画雪包,技法用拖笔;
大号山马笔,整笔蘸矾水;
笔尖调墨色,一笔成雪皴;
拖笔宜慢行,意在可透浸;
自前往后画,铁律不可违;
雪包大小兼,疏密排列紧;
走笔看上弧,下边自留印;
前面包短厚,后面长薄引;
河岸需拉底,重墨压半分;
重复两三次,多层显矾印;
画完正面看,矾墨雪地吟。
再说画雾凇,技法写松针;
小号山马笔,饱蘸牛奶水;
行笔切勿快,意在遮透洇;
画法如画树,枝干笔笔劲;
出枝分组画,方显厚与密;
树头略下垂,可见雪压沉;
树船若嵌雪,反面牛奶浸;
换笔用矾墨,多层透墨洇;
一遍用淡墨,重走奶线路;
二遍用中墨,侧重树头林;
三遍用浓墨,枝干稍头真;
中墨调花青,反面泼头稍;
大号山马笔,中墨反面掏;
正面用水墨,补画浓小枝;
画完正面看,雾凇显主宾。
蓝天加碧水,靓丽矾墨新。
苏振灜临摹作品四
山石技法歌诀
赵氏山石法,其实不简单;
冰雪山石画,明理应在先;
坡面雪覆盖,雪下露石颜;
中墨成渴笔,斜竖切块擦;
横竖结构法,斜竖画石面;
横线找结构,浓墨画暗边;
淡墨找立体,不画轮廓线;
大小与疏密,山石巧转换;
再画雪地皴,沿边走一遍;
染色三步走,赭石妙为淡;
虚实走一遍,二遍轻罩染;
色墨看效果,补色为三遍;
整体来观察,还有事一件;
石顶皴一下,山石亮而显。
苏振灜临摹作品五
大刷子技法歌诀
赵氏大刷子,堪称一绝活;
山水树云天,事半功倍做;
整刷来调墨,干笔墨要渴;
墨法雪地皴,刮余显融合;
先试两三下,方能纸上抹;
远山配天景,宜用浓点墨;
上边要刷好,经营边角落;
下边是山顶,刷出大轮廓;
胸中装远山,贵在用墨活;
白联黑不联,走势靠白说;
竖走横着用,扫擦颤皴嵯;
轻入又虚出,整碎好结合;
明暗不对称,防止成死墨;
中山需加工,皴法要朴拙;
山下中远树,浓淡层次多;
横竖推远法,上下用均可;
轻轻扫一扫,复刷防死墨;
趁湿找头型,淡枝实勾勒;
树下岸边水,色墨均可做;
注意地平线,水口不高过;
两岸平行走,岸水锐角多;
小笔横水线,竖刷倒影河;
岸边雪包顶,预留不用说;
刷子灵活用,变化自然多。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㈧ 水墨山水画怎么画简单
1、先画一个黑色圆圈,代表太阳,画出弯弯曲曲的线条,代表群山丛林。
2、继续在右边用曲线条勾勒山岭,在画的下方画出水流。
水墨山水就是纯用水墨不设颜色的山水画体。相传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两代有所发展。作画讲究立意隽永,气韵生动,并形成了整套以水墨为主体的表现技法。其笔法糸以勾斫、皴擦、点染为主导,长于结构和质感的表现;其墨法糸于墨的浓淡干湿。
㈨ 写意山水画的基本颜色。
1、三青:石青的一种,性能与用法大致与石绿相同,石青也分头青、二 青、三青、四青等几种,头青颗粒粗,较难染匀,应多染几次才好。
2、钛白:惰性颜料,是传统白粉的替代物。传统白粉可分成铅粉、蛤粉、白垩等数种,蛤粉从海中的文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而变黑,用双氧水轻洗则可返白,至于白垩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画中常用,亦历久不变色。
3、朱砂:即朱砂,又称丹砂、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朱砂做为颜料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应用广泛,“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4、胭脂: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暗红色颜料,但以胭脂作画,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目前多以西洋红取代。
5、曙红:化工颜料。
6、赭石:又秩士朱,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目前赭石大多精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7、朱磦:即朱标,是将朱京研细,兑入清胶水中,浮在上面成橙色的部分。朱京又叫辰京以色彩鲜明成朱红色者较佳,也有制成墨状,朱京不宜调石青、石绿使用。
8、酞青蓝:化工颜料。
9、花青: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淀,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10、藤黄: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出胶质的黄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黄有毒,不可入口。
11、墨黑: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12、三绿:石绿的一种,通常呈粉末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度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头绿最粗最绿,依次渐细渐淡。
(9)简单的山水画黑白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画上色技法
中国写意画上色技法主要有:填色法、染色法、罩色法、破色法、泼彩法、烘托法、反衬法等。下面讲解各个画法的特点与技巧:
1.填色法:也称勾线填彩法、勾填法、勾勒法。首先用墨线勾完对象的轮廓,然后用颜色在勾好墨线的范围内填满颜色,要填的平整均匀,因此也称单线平涂。
2.染色法:有淡彩晕染、重彩晕染、接染、托染、点染等等,写意画渲染的要求是:先在毛笔上调浅色,然后在笔尖上调深色,一笔画到宣纸上,自然表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大面积染色则用大笔甚至用底纹笔染,力求有质量感、空间感、忌脏、腻、灰。
3.罩色法:在写意画中,在墨色画了之后,为加强这一部分的色调。再用石色罩一层,使这部分物象更醒目、厚实。
4.泼彩法:主要用在写意画中,在大块泼墨的基础上,将饱满、淋漓的石色(有覆盖力)泼在画上,使重色与墨色相结合,从而使物象的色感和体积感更加突出厚重。
5.彩墨法:即色中蘸墨。以色为为主,或是墨中蘸色。以墨为主,进行着色、如画麻雀。先用淡墨着色。再蘸赭石画羽毛,画绿叶。先蘸汁绿。再蘸墨。一笔下去,自然表现出绿叶的浓淡深浅。
6.破色法:有水破色、墨破色、浓色破淡色、淡色破浓色、石色破草色、石色破墨色等等、如画花卉叶片,可在叶片颜色快干时,用重墨勾叶筋,又如在一片淡红的芙蓉花色快干时,用胭脂线勾出花瓣筋络,从而时画面的质感和韵律更加真实夺目。
7.烘托法:笔画中运用较多,写意画中也常采用,如画近处芭蕉时。正面用浓淡墨线勾出芭蕉叶脉,反面用石绿衬托等。
㈩ 山水画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书写一定要认真,可以用隶书、正楷、行楷、小篆、变隶、魏碑等,孩子善于用那种书写体就采取哪种书写体,但尽量采用不同的文字体,可以显得手抄报活泼有致。
1、手抄报的主要组成部分: ①主标题:即手抄报的名称,如健康的明天。 ②报头:紧跟主标题的一幅画,与主标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③文章:是手抄报的主要部分 ④标题:是指每篇文章的题目 ⑤尾花(或插花),一般用文章的结尾处或中间。 ⑥花边装饰:用在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分割空白处。 ⑦底纹装饰:给文章或题目进行底纹装饰。 2、如何排版: (见图) ①空出四边,可以用铅笔轻轻画好线。 ②安排好主题的位置,可以用几个方框表示。 ③安排各篇文章的位置,可用较大的框表示,并在框里用铅笔轻轻画好线条,可以横画,也可以竖画。 ④用小方格画出文章标题的位置。 ⑤小方框表示尾花(插花)的位置。 ⑥对标题加以装饰。 二、手抄报的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