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临摹梵高《星夜》
《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着名油画,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幅画,展现了一个夸张化了的星空夜,许多人说是画家在精神病发作时幻觉和晕眩中所见。
我更倾向于认为,《星夜》是一个经过长期绘画练习的画家,所创作的,一种展示自己的绘画风格的典型作品。从充满魔幻气息的画面上,你是否感觉到一种像阴阳八卦图的平衡之美?
如果说,以往因为没有照相机等高科技产品,写实油画具有还原现实的作用,那么在现在,数码相机、3D打印,相片处理软件已经非常先进,可以高效率地复制生活中的画面,因此,油画作品的重点已经不在于写实,更重要的功能是艺术化地去反映生活,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从这个角度来说,梵高的创作,在当时来说,确实具有非凡的超前审美力。
这幅作品用的是油画中的线彩技法,因此,临摹的难点,在于如何驾驭线条的色彩及方向的变化。
临摹步骤:
第一步:勾勒线稿。
第二步,上星空底色。
第三步,上柏树㡳色。这个显得有点儿怪异,像一团黑色的火焰。
第四步,仔细地画线条,这一步感觉就是在涂鸦,只不过只能一线一线有规律地涂。
挂在家里的墙上,感觉为家增色不少。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下原作的风采吧。
Ⅱ 梵高作品最好画又简单的作品
Ⅲ 【名画】第一步(临摹米勒)文森特.梵高 - 草稿
第一步(临摹米勒)
文森特.梵高
1890年
这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面是一个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画的右方一位农妇扶着小女儿帮助她学步。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
这虽然是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画面用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这些高明度及属于自然界的颜色,让人感受到活跃的生命力。他让画中的人和物框上厚实的黑色线条,这明显是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亦让画面增加实在的感觉。
另外,他亦以弯曲旋转的笔触绘画树、灌木和农作物。这是他成熟画作中常用的手法,也令这画增加生气勃然的气息。整幅农村景象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但跃动又充满亲情。
Ⅳ 适合小学生模仿的世界名画有哪些
适合小学生模仿的世界名画有:
1、《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Ⅳ 致爱梵高之《星月夜》过程图
你好!十一月
10月再见!无论有多糟糕,都是经历与成长。
11月你好,切莫惊慌,该来的美好都在路上。
很开心在11月的第一天来分享自己临摹的画作,梵高的星月夜,同样也是自己第一次使用丙烯和油画布来作画,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新的尝试,紧张是担心自己的能力撑不起我的材料费,怕自己画毁了。
之前一直把这幅作品叫做梵高的星空,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真正去画,才知道人家叫,《星月夜》,真的是好美的名字
之前有部电影叫《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我一定要看一看,不知道是不是说的《星月夜》呢!在没有临摹之前,我并没有觉得这幅画有什么感觉,临摹后才完全喜欢上了,像梵高先生致敬!先来一幅完成图
所用工具
颜料:温莎牛顿24色丙烯颜料
笔:温莎牛顿丙烯画笔,普通的贝碧欧笔
布:在某宝随意买的油画布
调色用的一次性纸盘和温莎牛顿调和液
1.先给白色的画布铺一层底色。白+土黄+一点熟赭。画之前用纸将四边遮挡,以免画到外框,影响美观
2.所用材料颜色如下,丙烯画对比水彩会更加浪费颜料。尤其是白色,用的很多,有需要多准备一些。还有丙烯干的很快,一定要用多少挤多少,干后的丙烯是无法再用的
3.这次我用的是打格子的方式,其实我是不建议这样起稿。都是找每个的中间来画的格子
4.根据图片来画出位置的线稿图,线稿是用彩铅黑色起稿,意外发现既然能用橡皮擦掉修改
5.开始准备画了,先从上部分开始画。白+酞青蓝+群青调出不太相同的颜色变化,不用害怕颜色不准,丙烯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最好不要用水去清洗画笔,容易稀释颜料,使覆盖力和色泽降低。可以用丙烯调和液来清洗会更好一些,可以使颜料不会太浓
6.由于丙烯颜料干的很快,挤出的颜料尽量快些用完。画的时候也尽量加快速度
7.为了能提高速度去画,就没有很细致的去拍过程图。这里用的白+柠檬黄。画的时候可以随意一些,不用过于紧张画的像不像。一百个人笔下有一百种《星月夜》
8.用柠檬黄,土黄把月亮画出来。加一些大红调出橘黄点缀中心位置
9.书架上的一瓶就是调和液,还有就是温莎牛顿的笔比贝碧欧的好用(自我感觉)两者的价也差很多。右下角是用白色+黄色铺的底色,颜色不要太重。在用白+酞青蓝画的弧形和波浪
10.这步是先画的灯塔,然后在用黑色画的房子的轮廓,最后添加的房子颜色和空白处颜色。房子的颜色会多加些白色
11.画的时候太认真,就忘记拍照片了。左侧黑色植物用黑+白根据线稿的图片去填充颜色。下笔一定要准确,黑色不好覆盖。我自己感觉这幅植物画的不太生动,有些死板了。然后在叠加土黄,柠檬黄,橘黄来丰富植物的色彩。在用这三种颜色来画房子的灯光。调整一下整体颜色,这幅画就算完成了。
在临摹这幅画的时候,才感觉到梵高先生的过人之处。尽管这幅画临摹的有好多不足之处,但这次临摹大师的画作的体验真的很好。我在画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梵高就是梵高。梵高先生的原画笔触细致,颜色和波浪的感觉,真的是太厉害了。有时间希望自己可以再画一幅,把这次临摹不足之处可以改正一下。在发两张拍摄的图片给大家做个参考
第一次使用丙烯的感觉:丙烯画真的挺费颜料的,颜色干的快,色彩明亮浓厚,立体感强。覆盖能力强,让我在画的时候不用担心画错。调和液用的时候有一些味道,还有就是画的过程中小 心颜料弄到衣服洗不掉。用完的画笔记得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哦!
一只自学绘画的小白,想把学习的经历分享给你,如果对你有帮助,那就动动手指,点个赞关注一下在走吧!
愿看见文章的你,有一个美好的11月。
END
Ⅵ 梵高作品最简单的
1、梵高自画像
梵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1887年,通过弟弟提奥的介绍,梵高在巴黎见到毕沙罗,修拉、和高更。开始接受印象派的画风。
更加强调用色彩突出主题的绘画风格。在他的画中,总是一片色彩和笔触的狂欢,这种画面所造成的气氛效果表现出一种罕见的旺盛的生命力。这副《自画像》就是如此。凡高一生画过无数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属较前期作品。
2、星月夜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3、吃马铃薯的人
《吃马铃薯的人》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创作于1885年的油画。该画藏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Amsterdam,Van Gogh Museum)。该画描绘了贫困农家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吃薯仔的景象。
4、向日葵
《向日葵》(法语:Les Tournesols;荷兰语:Zonnebloemen;英语:Sunflowers),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
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并分别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日本东京兴亜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
5、夜间咖啡馆
《夜间咖啡馆》(The Night Cafe in the Place Lamartine in Arles,其他译名《夜间室内咖啡座》、《位于阿尔勒拉马丁的夜晚咖啡馆》)是荷兰画家梵高1888年创作的一幅画布油画。
Ⅶ 人到中年,从零开始学画画之八(临摹梵高的杏花附过程)
丙烯颜料临摹梵高的杏花,断断续续画了一周,太多细节,只能说画出了自己的风格,因为大师的风格不是我等能体现出来的。
先上最后的效果图。其实还有好多可以修改得更好的地方,实在懒得动了,留到以后再改吧!
过程如下,50*60的画板,先打底。我一般直接在画板上涂颜料。
丙烯颜料遮盖力强,且易干。初步打底后还可以边画边修改底色。打完底,描树干的轮廓线,由于画板用颜料涂过,如果用铅笔描轮廓线,不易显现,我就直接用颜料上笔画了,之前说过,丙烯遮盖力强,后面还可以再改动。
给树干初步上色。
初步画出杏花来。
重新调整,画出树干的枝枝节节。
差不多画完了,发现杏花都是一个颜色,太统一,不够立体,继续调整。
用软件加了一个框。
Ⅷ 临摹梵高《瓶中的鸢尾花》
除了画了多幅向日葵,梵高还画了好几幅鸢尾花作品,其中一幅《鸢尾花》还创造了他所有画作中的高价。这次选了这幅黄色背景的《瓶中的鸢尾花》来临摹。
step1:画线稿
step2:铺上面积较大的背景和花瓶的颜色
step 3:给叶子上颜色,同时大致画一下花瓶的细节
step 4:接下来的工程比较浩大,开始画细节繁杂的花朵,千万别急,一急画出来的花就不好看了,一朵一朵画就好了。画不完,先放着,歇一会儿或者干点别的事,然后再接着画。基本上每张花了一个多小时(绘画真是个体力活!)。
昨晚上画到这个程度已经11点多了,先睡觉了。
第二早上起来,接着画。
休息、喝水。
休息、上洗手间。
完成了!
挂起来的效果还不错!
下面这幅是梵高的原作,现收藏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另一幅横幅的《鸢尾花》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Ⅸ 适合小学生模仿的世界名画有哪些
《贤士来拜》是意大利画家真蒂莱·达·法布里阿诺的一幅画。该作品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被称为“国际哥特式绘画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