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衣服发型 » 宣传传染病图片大全简单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宣传传染病图片大全简单

发布时间: 2023-01-17 16:15:52

⑴ 预防秋季传染病黑板报

因为秋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所以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请大家不要麻痹大意。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细菌性(阿米疮痢疾)痢疾、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因为秋季天气仍然炎热,各种细菌、病毒性仍处于旺盛生长繁殖期,食物、水源、环境仍然容易受到传染,所以疾病仍容易发生与流行。病媒生物如苍蝇、蚊子、蟑螂等在秋季繁殖频繁,它们携带各种病源体传染食物、水源、环境。
1、要搞好室内卫生,搞好粪便管理,清除拉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四害;
2、搞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等叮爬过的食物,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传染病人和带菌者要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岗位;
3、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五要”、“七不要”。(即“五要”即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饭前、便后洗手;要勤洗澡洗衣服;要勤剪指甲勤理发。“七不要”即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物;不吸烟吸毒;不喝生水;不食不洁食品;不用公共毛巾和未消毒杯碗、筷。)
4、肠道传染病的普通症状,起病急,腹痛,腹泻,排稀便一天可达十次以上,继之脓血便,偶尔伴有轻度发热,四肢无力。严重的有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
5、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向医务室报告,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 评论(7)

⑵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手抄报的图片


2017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手抄报的图片大全01

2017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手抄报的图片大全02

2017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手抄报的图片大全03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背景资料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历史上,结核病曾与天花、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此后,随着抗结核药物研制成功,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一些地区绝迹。为了纪念科赫的伟大发现,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预防结核病和肺部疾病联盟在1982年决定,将每年的3月24日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流动人口增加、结核病防治工作受到忽视等多种因素,结核病再度在全球范围内流行。199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倡议,提高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影响力,以引起公众对结核病问题的关注。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球新增920万个结核病例,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提出,争取在2015年将全球结核病患者减少50%。但目前,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而进展缓慢,其中包括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正在增多、结核病与艾滋病相互作用、防治资金不足等。

尽管我国不断加大对结核病的防控力度,但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中国的宣传主题为“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发展历史

1882年3月24日是世界着名的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在柏林宣读发现结核菌的日子。

当时结核病正在欧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由于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尽管本世纪50年代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问世,但世界大多数人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服务措施。从1882年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1982年3月24日由国际防痨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举办纪念罗伯特·科霍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活动,国际防痨协会的会员之一非洲马里共和国的防痨协会提议,要像其它世界卫生日一样,设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建议后来被国际防痨协会理事会采纳。从那时起,国际防痨和肺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始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但局限在一定的活动范围,缺乏大规模行动。

1993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46届世界卫生大会,会上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要求世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积极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并希望加强对防治结核病的宣传,以唤起各国对控制结核病疫情的高度重视。

1995年底WHO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全球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活动,唤起公众与结核病作斗争的意识,与IUATLD及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倡议,要提高这个重要日子的影响力。

1996年2月8日中国卫生部发文,要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积极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活动。

⑶ 预防传染病的手抄报

预防疾病的标语

1.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勤换、勤晒衣服、被褥。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清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出归来要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不应共用毛巾、牙具。

3.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4.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5.宣传传染病防治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6.防治甲流四到位: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

7.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8.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9.防病起、快就医、及时治、莫麻痹常锻炼、强身体、衣适量、莫着凉。

10.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毒从口入。

11.多喝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

12.传染病防治法,利国利民。

13.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

14.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衣被。

如何预防传染病

1、传染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人群当中通常对于传染病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一定的恐惧的心理,认为和传染病人接触都会造成疾病的感染,但是不同类型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传播特点是不相同的,要通过了解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2、传染病的预防,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应该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患者,包括一些隐性感染者,及时进行隔离,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常见的血液隔离、体液隔离、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等。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比如而液体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病病原体,如果接触有可能会造成感染,这时候应该严格的消毒处理。然后就是进行保护易感人群,最主要的是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比如乙肝病毒的预防,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达到预防的效果。

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一般来说凡具有病原体且具有传播可能的疾病均可称为传染病,而我们平时所说的传染病是指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病种(此为狭义的传染病)。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又称为寄生虫病。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⑷ 传染病防治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⑸ 安全主题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⑹ 传染病知识宣传手抄报

一、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着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2.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4.风疹 :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5.流行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本病主要经由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预防,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方法: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2.不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超市、快餐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7.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可以吃板蓝根、醋浸大蒜头等方法预防感冒。


8.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9.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


10.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


11.如有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病的蔓延。

一、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着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2.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4.风疹 :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5.流行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本病主要经由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预防,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方法: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2.不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超市、快餐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7.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可以吃板蓝根、醋浸大蒜头等方法预防感冒。


8.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9.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


10.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


11.如有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