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让老师们看看这瓷盘属哪个年代
青花过墙龙纹盘,俗称青花断龙盘。清雍正到干隆时期民间较为常见的瓷器。
从照片显示的效果来看,这件瓷器从釉色、器型、用彩均显示为清干隆时期民窑青花瓷的特点,可判断为请干隆时期的民窑瓷器。
此型瓷器最常见的有直径26cm、28cm、32cm三种尺寸。照片中这件瓷器貌似应该是26cm直径。若完好无损,市场实际交易价格4000元左右;本件瓷器有大修,正常市场价格在2500元到3000元之间。
但在收藏群体中,有一部分藏家专门收藏老修瓷器,若能遇到,可卖到5000元上下。
㈡ 嘉道粉彩和雍正的区别
:青花发色的区别青花发色是青花瓷很明显的一个特征,清代嘉道青花瓷的发色略显沉闷,没有什么层次感,并且显得非常污浊。
而清代雍正青花瓷的发色非常老辣,而且色泽要比清代嘉道青花瓷更加鲜活。
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瓷器对比起来非常强烈。
第二个方面:纹饰画法的区别图2:清雍正 青花花鸟图八方扁壸,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HKD 10,000,000-15,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67,991,600, 拍卖专场:佳士得香港有限公 2021秋季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21-12-01, 尺寸:高48.5cm。
虽然清代嘉道青花瓷和清代雍正青花瓷的款式造型这一看别无二致,但是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清代雍正青花瓷对细节的描绘和清代嘉道青花瓷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就拿龙纹来说,清代雍正龙纹青花瓷上面的绘画龙的嘴巴、爪子、鳞片、须发等细节部位看上去就比较细腻,而清代嘉道青花瓷相对来说就更加松散一些。
在龙的气质方面,清代嘉道龙纹青花瓷比清代雍正龙纹青花瓷更加精神,在龙的凶猛程度上,清代嘉道龙纹青花瓷也是不及清代雍正龙纹青花瓷的。
这就是两个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在画风上的明显区别。
第三个方面:瓷器胎釉的区别图3: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纹莲瓣口双铺兽首长颈瓶,
㈢ 嘉道时期青花狮子特征
嘉道时期青花狮子特征,器型端正,釉色莹润,胎质洁白细腻,绘画精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狮子为古代汉族人民心中的瑞兽,被视为吉祥喜庆之物。
㈣ 怎样鉴别清代青花瓷
清代青花瓷品类众多,以康熙青花瓷器部分款识辨别为例:
康熙青花瓷器的题款特点鲜明,无论在字体的写法或款识的布局上,在清代都是最为丰富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
1、纪年款 :主要是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少见篆书款和草书款,字体雄健有力,端庄工整,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仿写前朝款识有宣德款、成化款、嘉靖款、万历款,其中有官窑青花也有民窑青花。
2、堂名款:又称“家堂款”。此种款识在清代较为流行,多数是民窑青花款,有“复香轩之清制”、“松柏堂制”、“美玉堂”、“三元堂制”、“永兴堂制”、“聚星堂制”、“来雨堂博古制”、“珍玉堂制”、“彩玉堂制”、“安素草堂”、“奇玉堂制”等。
3、吉言赞颂款:此类款识主要有“杏林春宴”、“世德留芳,禄在其中”、“沧浪绿水”、“奇石宝鼎之珍”、“益友珍玩”、“清玉宝鼎之珍”、“博古雅玩”、“永庆奇珍”、“美玉”、“玩玉”等。
4、标志、图案、花押款:有树叶、梅花、海螺、小兔、双鱼、灵芝、荷花、鼎炉、方胜、册本、爵杯、花卉等。
(4)嘉道青花发型图片扩展阅读:
清晚期青花瓷鉴藏知识:
咸丰(1851~1861年):咸丰青料使用国产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咸丰青花发色淡雅或鲜艳,民窑青花发色灰暗或灰黑色。咸丰青花瓷造型趋向笨拙,官窑青花的时代风格与道光朝相若。其人物特点是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俗称“鹰钩鼻”。纹饰呆板,无生气。在工艺方面,一般胎体较前朝厚重,胎质粗松,釉质泛白,釉面稀薄,具有“波浪釉”的时代特征。
同治(1862~1874年):同治青料采用国产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同治青花发色清雅明艳。民窑大多发色蓝灰色,或黑淡和蓝黑色,但均显漂浮。同治末期开始用进口青料洋蓝,发色鲜亮,明艳泛紫,缺乏天然矿物青料的美感。
光绪(1875~1908年):光绪青花发色漂浮在釉中,而康熙、干隆则在釉下;光绪仿永乐、宣德笔法,也用点拓法,但“铁斑”漂浮,比清早期仿品机械呆板。豆青地托粉青花少见了。光绪青花瓷的造型丰富多彩,纹饰图案丰富,笔致细而拘谨。工艺上,胎质细白坚密,但与清前期的相比明显松软;民窑则更觉粗糙、笨重。釉面稀薄,欠温润,釉色白中微闪青,已趋向现代瓷的纯白色调。瓶颈部两边或饰对称铺首衔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