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林志颖个人资料
林志颖1974年10月1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中国台湾男演员、歌手、赛车手。现,在台湾。1992年以歌手身份出道,并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此后发表多张唱片并出演多部影视剧作品,是台湾第一位授薪职业赛车手及成功的企业家,拥有自己的车队“平坐车队”并活跃于各个领域。
先后出演过《旋风小子》《绝代双骄》《天龙八部》《放羊的星星》等多部热播影视剧,发行了《今年夏天》《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去走走》《挡不住我》等个人国语专辑,出版《我对时间有耐心》等书籍。2018年,林志颖出道25周年纪念专辑《我的骄傲》全球发行。
2010年11月,林志颖的父亲林德雄因心肌梗塞而接受手术,出院后返家休养,但就在2011年4月18日凌晨于家中过世。林志颖得知父亲病逝噩耗,紧急从上海赶回台湾。
主要作品:
一、音乐专辑
1、2002年《绝世双骄》片头曲:《有你的世界》;
2、2004年《书剑情侠柳三变》片尾曲:《新雨霖铃》;
3、 2007年《放羊的星星》片尾曲:《对望》。
二、演唱会记录
1、1992-8-19,台湾板桥演唱会(板桥体育场);
2、1993-5,香港红勘演唱会;
3、1993-8-14,台北93全新的爱演唱会(台北市立体育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林志颖
❷ 二人转演员赵文静演过电视剧电影和小品
赵文静,女,1986年11月25日出生,辽宁省辽阳市人,赵本山先生42号弟子刘传龙的搭档,是一位二人转演员,主要作品有《新笑林》。
中文名
赵文静
外文名
Zhao Wenjing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辽宁省辽阳市
出生日期
1986年11月25日出生
职业
二人转演员
代表作品
明星转起来、新笑林
- 进入辽阳市三凤艺术团;
个人经历
1993年进入辽阳市大作明星艺术学校学习;1994年
1996年进入林越艺术团表演;
同年在严大黑艺术团表演;
2007年加入辽宁民间艺术团。
参加辽宁电视台《明星转起来》
参加辽宁电视台千集幽默短片《新笑林》
❸ 形 与 型的区别
“形”与“型”的区别:
1.前者表示样子、状况;后者表示铸造器物的模子、式样。汉字形成最初采用画的方法,“型”比“形”多了一个“土”,这里指的是泥做的模子。
2.“形”是指物体的形状,“型”则指物体的类型。
3.《现代汉语词典》中“形状”的释义为:“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表。”“类型”的释义为:“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
4.形状侧重于个体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征,而类型侧重于同类事物中共同具有的特征,是人们对个体事物特征的一种归类。
5.U型管压力计是历史最悠久的测量压强仪器。它在用于真空测量中属于绝对真空计,可作为真空计量标准。U形管是一种酷似U形的管子,是利用酒精喷灯的高温把普通的粗玻璃管烧弯。U形管在化学实验室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进行电解、电泳实验,拼装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充当冷却管等。
下面用与“体”的组词来辨别“形”与“型”的区别:
“体形”指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也用来指建筑物、机器等形状。“体形”主要着眼于外部形状,说到人的高、矮、胖、瘦时,主要指外部形状,宜用“体形”;“体形”可用于人、动物之外的建筑、机器等。
(3)新笑林发型图片扩展阅读:
下面是“形”和“型”的含义:
形:
中国常用汉字。常用词有:形象、形体、形容、图形等。
1.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
2.样子:~状。~式。~态。~迹。地~。情~。
3.表现:~诸笔墨。喜~于色。
4.对照,比较:相~见绌。
5.状况,地势:~势。
6.古同“型”,模子。
7.古同“刑”,刑罚。
型:
1.(形声。从土,刑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用木做的叫模,用竹做的叫范,用泥做的叫型。
2. 同本义
型,铸器之法也。——《说文》。字亦作侀
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水曰准,曰法;木曰模,竹曰笵;士曰型。——《礼记·王制》
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淮南子·修务》
凝土亦能型。——谢灵运《命学士讲书》
3. 又如:纸型;剂型;砂型;造型;铸型;模型
4. 楷模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诗·大雅·荡》
太夫人仁慈果决如此,其泽物型家,推类可想。——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5. 又如:型坊(犹典范,楷模);型范(典范;法式)
6. 类型;样式 。如:轻型;重型;大、中、小型;新型;脸型;口型;流线型;血型
型号:指机器、农具等的性能、规格和大小。
❹ 兰陵笑笑生的身份考证
“兰陵笑笑生”只是笔名,究为何人呢?该本欣欣子序后接着有一篇廿公《金瓶梅跋》,廿公跋第一句话说“《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说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就是说,“笑笑生”是明嘉靖间“一巨公”、“大名士”。
“一巨公”也好,“大名士”也罢,仍无真实姓名。这就为后人留下研讨《金瓶梅》作者的充分余地。《金瓶梅》作者成为《金瓶梅》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迄今已提出六十人之多。其广有影响者为: 此说见于房文斋先生所着《金瓶梅传奇——兰陵笑笑生秘史》,东方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该书指认《金瓶梅》一书为丁纯父子之作,兰陵笑笑生就是丁纯、丁惟宁。
丁纯(公元1504—1576年),字质夫,号海滨,山东诸城天台人。27岁考中举人,做了20多年的“岁贡”,却屡试不第。直到50岁上,方才除授钜鹿县训导,后又升任长垣县教谕,成为一县学政的全权主持者。由他开始撰写《恶豪传》,后经其子丁惟宁继续创作,更名为《金瓶梅》。
丁惟宁(公元1542—1611年),字汝安,又字养静,号少滨。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进士。后授保定府青苑县知县、山西长治县知县、巡按直隶监察御史、中宪大夫湖广副使。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主编万历版的《诸城县志》,年仅45岁退职后还家,居于九仙山山麓下(即今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丁家楼子村),现村中有丁公祠堂(文物保护单位)。
丁惟宁在五莲县兰陵峪旁隐居二十余年,埋头撰写《金瓶梅词话》。后继其第五子丁耀亢(公元1599—1671年)增删、修正、校订、出版。兰陵笑笑生即丁纯父子之称。“兰陵”并非山东峄县之兰陵,而是山东五莲县九仙山之阳的一条深谷,原名就叫“兰陵峪”,乡民俗称“兰陵口子”,后改为“洗耳泉”。
为《金瓶梅》写跋的“廿公”写道:“《金瓶梅》为世庙时一钜公寓言,盖有所刺也。然曲尽人间丑态,其亦先师不删‘郑卫’之旨乎,中间处处埋伏因果,作者亦大慈悲矣。”继丁其伟、金亮鹏先生考证,“廿公”就是丁惟宁的第五子丁耀亢。“世庙时”,是指明世宗嘉靖朝。丁纯在嘉靖年间乡试中举后,被授为直隶钜鹿训导。明清时代的诸城一带,有以先人在何处做过官,便以其地冠称某公的习俗。这里的“钜公”,正是丁耀亢对其祖父之尊称。
“欣欣子”为谁?即钟羽正也。钟羽正,字淑濂,号龙渊,青州钟家庄人。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进士,任礼科给事中,工科左给事中,曾主编《青州府志》。署欣欣子,暗寓欣然自得、欣然自适之意。笑笑生,“笑”什么?一则,笑对世事之荒谬坎欹;二则,笑对人生之祸福。
“东吴弄珠客”,即董其昌也。董为晚明着名的大才子、书画家,是丁惟宁的挚友,称《金瓶梅》“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警世宝典”。
这一学说得到金学界的高度关注,山东大学教授、山东《金瓶梅》学会会长王平认为,“丁惟宁说”的论点有很大说服力。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也认为“兰陵笑笑生”之谜有望在诸城找到源头。
按:《金瓶梅》的作者是否丁纯父子?“兰陵”是否山东五莲县九仙山庄之峡谷?“兰陵笑笑生”是否就是丁纯、丁惟宁?凡此种种,国内外金学专家正在进一步考证中,此说尚未有定论。 最早透露这一信息的是明袁中道《游居柿录》。1939年阿瑟·戴维·韦利(英)在英译本《金瓶梅》的导言中首次提出,却闹了一个音近而误、张冠李戴的笑话。不期60年后,潘承玉《金瓶梅新证》却完成了此说剥茧抽丝、瓜熟蒂落般较为全面的论证。该书首先通过对小说中佛、道教描写的分析,把《金瓶梅》的作者定位为“一位生平跨嘉、隆、万三朝,而主要活动在嘉靖朝的人物”。接着“指出小说作者同时又是资料丰赡的戏曲学者、技巧纯熟的戏曲作家、素养全面的画家与擅长应用文写作的幕客”;“作者应该有边关甚或御敌的生活阅历”,“具有较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御敌卫国意识”;“作者有强烈的方言俗语爱好”;“作者必有以上各方言区(按指绍兴、山东、北京、苏州、山西、福建、广东等)的生活经验”;“有着书藏名于谜的爱好”。并通过《〈金瓶梅〉地理原型考》、《〈金瓶梅〉中的绍兴酒及其他绍兴风物》、《〈金瓶梅〉中的绍兴民俗》、《〈金瓶梅〉中的绍兴方言》等考证,“证明小说作者必为绍兴人”。然后逐一论证“徐渭符合《金瓶梅》作者的一切条件”。潘承玉还把小说诸谜如“廿公”、“徐姓官员”、“清河县”、“兰陵”、“笑笑生”等破解为“浙东绍兴府山阴县徐渭”,归结到“绍兴老儒说”。潘承玉还考索了《金瓶梅》的抄本,认为董其昌是流传线索中的中心人物,而陶望龄是传递抄本的关键人物,而“陶望龄手上的《金瓶梅》来自徐渭,而且极可能就是徐渭的原稿”。潘承玉还做有《金瓶梅文本与徐渭文字相关性比较》,“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徐渭文字是徐渭所写,《词话》也是徐渭所写”。他进而论证“绍兴士人与严嵩”、“沈练与严嵩父子”、“徐渭与沈练”,在《缘何泄愤为谁冤》一节中,认为“徐渭因感于乡风并激于沈练的死而写《金瓶梅》,而他握以行文的这支笔,则同时饱蘸了他一生的全部不幸”。严格地说,潘承玉才是徐渭说的创立者。
潘承玉《金瓶梅新证》出版于1999年,书中他详细论述了《金瓶梅》作者之“徐渭说”。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邢慧玲在阅读了潘承玉此书后,特地从河南赶到绍兴。看了绍兴的城市结构,邢慧玲惊叹小说中所描写的“一府两县”格局和“县前街”、“东街”、“大街口”、“狮子街”、“灯市”以及“五里原”等等内外景观布置在绍兴城几乎全部找到实景。看完徐渭晚年故居“青藤书屋”,邢慧玲惊呼:“《金瓶梅》中西门府所在地就在绍兴!我要潜心研究,将毕生精力献给徐渭,献给《金瓶梅》的作者徐渭!”
《金瓶梅新证》为何让邢慧玲如此信服?
在《金瓶梅新证》中,潘承玉对《金瓶梅》文本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列表详细对比小说中关于佛教与道教描写前后的变化。通过对比,潘承玉提出:《金瓶梅》所写年代是由佛教长期失势转而得势,道教长期得势转失势的时代。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跨嘉、隆、万三朝而以嘉靖朝为主,全书定稿约在万历十七年后,进而得出结论:作者非嘉靖或者万历年代人物,应当是一位生平跨嘉、隆、万三朝而主要生活在嘉靖朝的人。
《金瓶梅》中,涉及小曲27支、小令59支、散套20套30种,涉及《西厢记》、《两世姻缘》等戏剧作品24部。
很多场合,人们应该说、骂、哭的时候,作者难掩戏曲创作的冲动,以“曲”代之,创作出众多戏曲;《金瓶梅》在人物描写上惟妙惟肖,巧妙运用了绘画中的白描技法,清代着名文学评论家张竹坡说:“读《金瓶梅》,当看其白描处。子弟能看其白描处,必能做出异样省力巧妙文字也”;除了诗、词曲、骈文等文学性文体,《金瓶梅》作者运用了部分非文学性应用文体,其中多为官场用文,如第四十八回曾御史的奏章,“违越光仪,倏忽一载。知己难逢,胜游易散。此心耿耿,常在左右……”。
根据以上三点,潘承玉提出:《金瓶梅》的作者除了是位小说家,必定还是一位娴熟的戏曲作家、画家和善于写作官场应用文的幕客。
关于小说的地理原型潘承玉也做了新的考证。
在《金瓶梅》第一回中,清河县知县说武松:“虽是阳谷县人氏,与我这清河县,只在咫尺。”武松打虎之事“传得东平一府两县,皆知武松之名”。
在明朝,“一府两县”在同一城的现象并不多见,小说中东平府含有两个县治,阳谷县与清河县,西门府所在地为清河县。小说中虽明确说明西门庆所住地址为“大宋国山东清河县牌坊”,但是明朝时,东平府并非“一府两县”的格局,由此认为小说所写故事的发生地即山东清河县的观点不严密。
如果西门府不在山东,那么小说地理原型究竟在哪里?
潘承玉查遍明代各史,发现整个北方地区仅有顺天、西安两府,南方地区有应天、苏州、杭州、湖州与绍兴五府,存在“一府两县”现象。
为了确定具体原型到底是哪座城市,潘承玉继续寻找《金瓶梅》中的线索。
小说第四十八回中写道:“(东平府)调委阳谷县丞狄斯彬,沿河查访苗天秀尸体下落”,“巡访到清河县城西河边”,由此得出两县治的具体方位是:清河在东,阳谷在西,两县中间有界河。
明朝,在可查证的“一府两县”的府城中,两县治呈东西向排列于府治两侧,并以河为界,只有绍兴一府。
通过对小说文本与明朝史实的研究,潘承玉提出颠覆金学界传统论断的新观点:《金瓶梅》中所描写的地理原型非山东清河县,而是浙江绍兴市。
至此,小说中妇女唯一发型为“杭州簪”,向西门庆借银子的“杭州刘学官”又称“前边刘学官”等等,与小说第七十四回,薛姑子宣卷讲到:“这赵郎见词不能依随,一日作别起身,往山东买猪去”,与第九十四回,媒婆薛嫂听人说:“我那边下着一个山东卖棉花客人。”与小说地理原型为绍兴在逻辑上完全吻合。因为,只有是绍兴主人才会对朋友说我这边有个山东客人,山东主人没必要故意称对方客人是山东客人,只有在江南杭州附近满足“一府两县”格局的绍兴,才会称“杭州刘学官”为“前边刘学官”。
既是绍兴人,又集画家、戏剧家和幕客为一体,明朝时哪位绍兴人士最有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呢?
最终种种线索集中于一人,此人便是明朝绍兴大名士徐渭。
2000年10月,吴敢教授在第四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长篇论文《20世纪〈金瓶梅〉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说:“潘承玉所作《金瓶梅新证》是所有《金瓶梅》作者研究成果中逻辑最为严谨、推论最为精微、行文最为典训、结构最为周到的一种。”
兰陵笑笑生与王世贞有深仇大恨
无论是《金瓶梅词话》,还是《绣像金瓶梅》,均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影射王世贞(1526-1590年)乃至太仓王世贞家族的内容,态度甚不友好。
一,两个版本第十七、十八回,均出现了倒霉的兵部尚书王黼,因为保卫京师不力,致使敌军深入,被言官弹劾,五月下狱,被皇帝亲自判决秋后斩首。王世贞的父亲王忬(1507-1560年)恰好就是这样死的,死后也恰好被追封为兵部尚书。王世贞和亲友,极其忌讳此事。
二,两个版本第六十五回欢迎六黄太尉的山东官僚行列中,出现了两个例外人物,他俩既不是北宋晚期的真实人物,也不是明朝正德、嘉靖年间进士。一个是“右布政陈四箴”,现据考证是影射万历十七年冒死上谏的大理寺官员雒于仁。一个是“青州王士奇”,现据考证是影射青州兵备副使王世贞和他的长子王士骐。同时出现的黄甲、凌云翼、狄斯彬同是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江南省试举人,王世贞恰恰在这一科。而王世贞和凌云翼、狄斯彬、曹禾、黄元白都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
三,两个版本中西门庆的官商事业继承人张二官名叫“张懋德”,王世贞的弟弟王二官名叫“王世懋”。如果是王世贞或者门客这样写《金瓶梅》,情何以堪?
四,《绣像金瓶梅》敌视王世贞,进一步升级。第一回中应伯爵说“如今年时,只好叙些财势,那里好叙齿”,明显影射李攀龙、王世贞因为少年显贵而排斥老诗人谢榛的丑行。
五,《绣像金瓶梅》第三十回回目“蔡太师擅恩锡爵”,明显犯了“王锡爵”(1534-1614年)的名字。王锡爵是太仓王氏的领袖,帮助王世贞升官,帮助王忬封赠。在《绣像本》看来,这都是“蔡太师擅恩”。
六,《绣像金瓶梅》第七十二回王招宣府上“世忠堂”有对联“乔木风霜古”,这句诗本来是杨士奇的,后来被王世贞抄袭过。书中把这句诗挂在臭名昭着的王招宣府,讽刺可谓毒辣。王招宣府只有王三官,那王大官和王二官哪里去了?
七,《绣像金瓶梅》第九十三回败家子“陈敬济”当了道士,取名“陈宗美”,成了娈童。王世芳(1503-1563年),字济美,王世贞堂兄。王世懋(1536-1588年),字敬美。王世贞,自己字符美。如果是王世贞或者门客这样写《金瓶梅》,情何以堪?
可知作者兰陵笑笑生既是严嵩的仇家,又是王世贞的仇家。二者交集,现有作者嫌疑人中唯有徐渭符合这一条件。 究竟谁是《金瓶梅》的真正作者?书上所署笔名“兰陵笑笑生”究竟是何方人士?这个中国文学史和金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四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专家学者和读者。2008年11月浙江学者陈明达推出长篇论文《(金瓶梅)作者蔡荣名考》,论文中解释《金瓶梅》作者为明朝黄岩人氏蔡荣名。
蔡荣名(1559--?)字去疾,别字簸凡,明黄岩人。出身书香门第,习研古诗文。曾祖父蔡余庆,进士出身,曾任汀州知府。祖父蔡绍科,举人,曾任大理知府。叔父蔡宗明,进士出身,官至礼部郎中。蔡荣名少小聪慧异常,17岁时考中头名秀才。但他我行我素,偏激狂傲,不耐繁文缛节,多次赴省试均未中举。于是就纵情诗酒,醉中成诗。着有《太极注》、《芙蓉亭诗钞》。蔡荣名于24岁北上拜谒王世贞,深受赏识,延为上宾。留住在府。陈明达从八个方面考证:1,书中大量独特的黄岩方言证实只有黄岩人才能写得出来。2,蔡荣名的出身、经历和秉性符合写作《金瓶梅》的身份;《芙蓉亭诗钞》更是提供了直接的证据。3,王世贞鼎力相助蔡荣名完成写作《金瓶梅》。王世贞诗“袖携天台石,吐作弇山云”。“两年两扣先生门,沾沾所见惬所闻”及蔡荣名《弇山行》证实,《金瓶梅》初稿是蔡荣名的,也是蔡荣名在弇山园两年最后定稿的。4,王世贞“袖携天台石”;欣欣子序“吾友笑笑生为此,爰馨平日所蕴者,着斯传”;《金瓶梅》36回955页:蔡状元道:“学生蔡蕴,贱号一泉,”“泉”,水源也,黄岩话“水、书”同音,均念“xu”。意思就是蔡蕴书源也。三者均指《金瓶梅》书稿出处,证实笑笑生就是蔡荣名。5.“兰陵笑笑生”出自王世贞诗“吾怜蔡去疾,不去陶陶酒人疾”中的“陶陶酒人”,兰陵指代酒。“欣欣子”的“欣欣”出自王世贞诗“沾沾所见惬所闻”中的“沾沾”;6,欣欣子书于明贤里之轩”。“欣欣”的第二个含义是“欣欣向荣”,所以,整个署名隐含“荣名闲里书之于轩”。7,《金瓶梅》跋中的“钜公”指张居正。王世贞与张居正是同年,要影射张居正,必须让作者隐姓埋名,所以托名“兰陵笑笑生”。8,历来许多学者不解的疑惑在蔡荣名身上都能找到答案。如“三七”、“凤城”、“芙蓉亭”等的出处。 此说见《金瓶梅》满文译本序。该书卷首有康熙四十七年五月谷旦序:“此书乃明朝闲散儒生卢楠斥严嵩、严世蕃父子所着之说,不知确否?”
卢楠,明代文学家,字少楩,大名浚县人。太学生,明末广五子之一,着有《蠛蠓集》等。他是王世贞的高足,富有才华,极为熟悉浚县、临清一带的社会风情、市民生活,具有创作《金瓶梅》的条件。王汝梅教授在《谈满文本金瓶梅序》一文中,申述了卢楠说,然无确证。 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明代着名通俗文学家。字犹龙,别号茂苑野史、龙子犹、顾曲散人、姑苏词奴、詹詹外史、平平阁主人、墨憨斋主人等等,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崇祯中,由贡生授福建寿宁知县。清兵渡江时,参加过抗清斗争。受李贽为代表的晚明进步文学思潮影响颇大,重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编纂话本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民歌集——《桂枝儿》、《山歌》;笔记——《古今谈概》、《情史》;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散曲集《太霞新奏》;戏曲《墨憨斋定本传奇》等。冯梦龙是晚明一位极为活跃而多才、多艺、多产的作家。《苏州府志》卷八十一《人物志》中曾称赞他“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他幼年家贫,读书用功,对文、史、哲深有研究。曾在私塾里教过书,讲解《春秋》,所以后来能写出《春秋衡库》。中年时期,靠卖文为生,曾给苏州的书社(店)编写过大量的书稿、书籍。据《太霞新奏》中的有关记载和散曲,我们知道他青年时期曾经热恋过一位叫侯慧卿的着名歌妓。后来侯慧卿嫁了人,使他大失所望,遂绝迹青楼,结束了放浪的生活。可见冯梦龙曾经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放浪于青楼。由于他在青楼歌场、茶坊酒肆活动,使他对市民的社会生活十分了解,也使得他有机会观察和分析那些沉沦于社会底层的女性们的生活和心态。他做官是在56岁的晚年。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魏子云认为《金瓶梅词话》中的《祭头巾文》一文,在冯梦龙所编写的《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的“凡例”中,有“金陵游客”冯梦龙写《头巾赋》的记录,所以,《开卷一笑》和冯梦龙的《古今谈概》、《古今笑林》、《智囊补》等着作后,认为文句“不惟有其语态雷同处,且有引言惯用语”,可以“肯定《金瓶梅词话》是冯梦龙参与的改写本,连‘欣欣子’与‘东吴弄珠客’都是冯梦龙的化名”。陈昌恒先生则从考索冯梦龙的名号入手,得出“东吴弄珠客”、“兰陵笑笑生”、“欣欣子”等都是冯梦龙的化名。它三篇序跋,署名、尾语不同,但实为一文,倘排比研究,则构成一篇完整的《金瓶梅》研究论文。同时具体论证了冯氏创作《金瓶梅》的三个阶段。另有些学者指出,“崇祯本”《金瓶梅》词话亦宜出自冯梦龙之手。在《金瓶梅》的早期传播和成书过程的研究中,冯梦龙的特殊作用,应值得注意。
专家们认为《金瓶梅》不一定是世代累积型的一种集体创作,但并不否定曾经有人系统整理或最后修定,而且这个最后修定,也难以确定是一次或多次,多次是指在一次初步完成后,又经同时或不同时代的人对作品进行较大的或最后的修定、写定。同时要解开《金瓶梅》作者之谜,还必须从三个框框里跳出来:第一,“嘉靖间”,第二,“山东人”,第三,“大名士”。才能比较科学地去探讨,而现存万历本,即丁巳年(公元1617年)刻本,应是初刻本,初刻即是新刻,也即是首刻,这与冯梦龙关系极大,最后修定者或写定的非他莫属。 此外还有李先芳说、沈德符说、冯维敏说、谢榛说、臧晋叔说、金圣叹说、田艺蘅说、王采说、唐寅说、李攀龙说、萧鸣凤说、胡忠说、刘修亭说、李卓吾说、汤显祖说、陶望龄说、丁耀亢说、丘志充说、袁宏道兄弟说等,不一而足。
还有更早一些的“绍兴老儒”、“金吾戚里门客”、“某孝廉”等。据统计,这个名单截止到2013年已有60余众之多了。但这绝不是最后的数字,说不定哪一天,这个名单就要上升到三位数了。
除此之外,还有“世界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说。而丁朗先生则认为,《金瓶梅》的原着作权,并不属于“兰陵笑笑生”。所谓“兰陵笑笑生”基本上是一个冒名顶替、欺世盗名的人物。他有可能是现存《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三和五十四这两回的修改者。更大的可能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人,纯粹是炮制序文的那位夫子为了满足出版商的需要,心血来潮,随手杜撰出来的一位“乌有先生”、“子虚真人”。丁朗先生主张“挂一张寻人画像在北京街头”,他给这位作者花了一幅肖像,认为他应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他长期生活于北京东部城区。二、他经常出入于“本司三院”之类的地方。三、他对武官生活的了解超过了他对文官生活的了解;他对京城知识的了解超过了对外地知识的了解;他对实际生活知识的了解超过了他对书本知识的了解;而他的书本知识(包括历史、地理知识等等)又主要来源于宋元活本和各种戏曲的戏文之中。四、他几乎没有什么诗才,甚至不大懂得诗词格律,而对流行歌曲及民间小调的爱好,非同一般。五、他与曲艺界关系密切。六、他同嘉靖朝失势一派的太监们观念一致,爱其所爱,恶其所恶。而且他本人极可能是个性无能者和性变态者。七、他同明嘉靖丁未科的某些进士有交往,同时可能与嘉靖皇帝有深仇大恨。(见丁朗着《金瓶梅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尽管《金瓶梅》作者候选人名单越来越长,而且如黄霖关于屠隆说,卜键关于李开先说,鲁歌、马征关于王稚登说,许建平、霍现俊关于王世贞说,潘承玉关于徐渭说等,在当今《金瓶梅》研究成果中可以并称五大说,但平心而论,尚没有一说为学术界所普遍认同,同时以上所有说法均无直接证据证明兰陵笑笑生的籍贯与姓名。四百多年以来,学者们为了解开这个谜,作了多少深文周纳的辨析、研究,至今仍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周续赓副教授曾幽默地说,除非哪一天地下出土了什么有关文物,否则这场争论便永远不会完结。
❺ 小眼睛,长脸男生适合什么发型
长脸形的男孩最好是能把额头遮着点比较好,不知你看过辽宁台的新笑林没,主持人脸脸就是长脸,小眼睛的,我觉得他的发型还是不错的,不夸张且能掩盖脸部的缺点,不妨看看
❻ 超级搞笑笑话大全
笑话其实大家是经常接触的,比如我就非常喜欢讲笑话,各种饭局我总会时不时说一些笑话,或者讲一些能引起哄堂大笑的事。可能和我的心态也有关,喜欢看笑话,喜欢讲笑话,让我的年龄看着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大家知道佛经吗?很高大上的东西,实际上里面有很多做人的道理,都是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多讲笑话、多看笑话,用幽默的方式处事,的确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而且很多尴尬的场景也可以用幽默的笑话化解。
终于整理完了,耗费了我快2个小时,当然了,这些是根据网络搜集整理并优化的,而且全部我都读了一遍做了一下筛选,质量上绝对可以,大家可以收藏一下,没事的时候看一看,愉悦一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