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泥塑的历史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
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
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着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着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1)惠山泥人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
泥人张彩塑适于室内陈设,一般尺寸不大,约40厘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的“熟泥”。经艺术家手工捏制成型,自然风干,再施以彩绘。
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又称耍货,主要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整体丰硕稚胖,彩绘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塑造艺术形象。
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现时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
在彩绘上则以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作精致的描绘。手捏戏文再现了戏剧演出的典型场景,突出戏剧人物的瞬间神态,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悦目,装饰精美,历久不衰。是人们家居的装饰品和送礼的佳品。
② 惠山泥人着名的原因是什么
无锡的惠山泥人产生的时间很早,无从可知其确切时间了。一到农闲季节,几乎家家都做泥人,自古有“家家善塑,户户会彩”的说法。
每逢过年,在庙会和集市上,人们托个盘子,盘子里放着自己做的泥人到处叫卖,这也是农家的一份收入。
在清代,惠山有袁、朱、钱等姓的专业作坊。彩塑师王春林制作《五盘泥孩儿》进献,得到了清代干隆皇帝的赞赏。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出现了大量以戏剧为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也是惠山泥人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40多家,专业匠师30多人。在慈禧太后60岁大寿时,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戏文泥人《蟠桃会》供奉内廷,从此惠山泥人成为贡品。
惠山泥人有粗货、细货之分。粗货为玩具,用模具翻制,大批量生产;细货手捏而成,制作精细。题材多为戏曲人物,或祈福避邪的春牛、老虎、大阿福、寿星等。
惠山泥人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着重刻画表情。匠人特别重视彩绘,有所谓“三个坯子七分画”之说。常用的色彩有大红、绿、金黄、青等原色,对比强烈,主次分明。
如果说泥人张的作品清新雅致,那么惠山泥人则鲜明艳丽。惠山传统彩绘中必须做到“新、清、齐、爆”四字诀:
新是抓住人的视觉的第一印象,色彩要新鲜,明快醒目。意思说一台泥人作品至少数十件套,彩绘结束时,满台泥人鲜明光亮,欣赏者看了会喜欢。
清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清爽、干净,在画的过程中保持清洁;二是指用色要纯。要求红要红得艳,黄要黄得鲜,蓝要蓝得纯,白要白得净。要保持色的明度,使人感到明朗爽快。用笔干净,不邋遢。
齐是指笔法整齐,直线要直,曲线要活,线界要清晰;落笔如飞,厚薄均匀。图案纹样疏密得当,简洁得体。
爆是指用色强烈的意思。因为泥人本身体积小,泥坯的内结构起伏变化不大,因此要求在色彩上调子大胆强烈,底色采取原色对比,以引人注目。
惠山泥人的手捏技艺与彩绘装饰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而在色彩上,惠山泥人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现方法。
要处理好图案纹样与底色的关系就要懂得“远看颜色,近看花”,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经得起近看,局部不影响整体,底色与纹样相互衬托。
图案纹样要做到“少里看多,多里看少”。即妙在多而不乱,达到细细品赏、有看头的艺术效果。
在不失人物角色身份的前提下,基调色不变,衣服上的图案纹样则是随意发挥。很多艺术家在空闲时喜欢赏花、种花、养猫、喂鸟。这些爱好可以很自然地融化到作品中去。
总之,泥塑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民间艺人以天然廉价的泥土做出的工艺品,风格独特,形象逼真,而且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为我国罕见的装饰品。它们博得了民众的喜爱,也向世人展现了黄土耕农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