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衣服发型 » t型衣服三宅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t型衣服三宅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4-18 23:09:42

Ⅰ 那位朋友说下~中国知名服装设计师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师急!!!

国内:杨洁:意大利国际男装品牌 POKPOKER 主设计师,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球传递服装北京服装学院 男装设计主讲红都品牌 设计顾问2010年起携手凯迪拉克跨界设计合作年作为主创设计师设计了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球传递服装作品《盛衣》胜出赴巴黎参加WSN展览参与设计“60周年国庆”方案服装设计代表中国军威的“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员服装参与设计意大利着名品牌“LA PERLA”女装系列;泳装系列;童装系列同期参与设计意大利着名流行趋势《A+A》男装系列POKPOKER致力于打造中国自己的,国际化高端新锐男装设计师品牌。品牌文化根源于全世人人皆知的POKER(扑克),将扑克丰富多样而乐趣横身的识别性符号巧妙的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为28—38岁的各行业领军的时尚知性男青年提供高水准设计感且高品质的男装,与国际豪华汽车品牌凯迪拉克携手“以设计拒绝平庸”的跨界合作,更是凸显了POKPOKER提倡设计的价值与品位。POKPOKER除了一如既往的把扑克元素符号贯穿整个品牌的设计之外,在三个系列中分别将抽象绘画、蒙德里安色块、及解构主义建筑构造在遵循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美学并辅以趣味性的细节设计、巧妙的融入到年轻时尚且高品质的POKPOKER男装中,重新定义当下的男装审美。让每位身着POKPOKER男装的消费者都别具一格,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如同明星般自信而星光璀璨。刘洋(广东东莞东越服装有限公司YISHION·S品牌设计总监)走出与企业、品牌相结合之路刘洋说:“我出道时就以时尚、前卫定位,事实上,很多企业与我合作后才知道我做市场的经验很丰富。我对市场有自己的感觉,我自己评价是既会做秀也能做市场的设计师。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我追求的是通过自己的设计体现一种美感,能让很多女性穿上我设计的服装实现一个梦想,所以我现在喜欢的是高级成衣和成衣的设计。我不否认高级时装的魅力,只是目前我更喜欢做市场的东西。”郭培中国高级订制的极致北京玫瑰坊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内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申奥代表团形象大使杨澜、邓亚萍的服装都出自她手。2006年度最佳礼服设计奖郭培高级成衣作品层叠的钉珠、多变的手工刺绣、精巧的配饰、缥缈的透纱与流苏,以及贴身的剪裁,郭培的服装将女人的性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用动中有静的中西合璧,变与不变的时间螺旋,阐述着玄妙的服装哲学。郭蓓说:“高级订制是不断地追求质的过程,我们在一件衣服上花费的工时也越来越高,以前一件衣服花费30个小时的工时,现在要花费40-50 小时。开始我做订制是追求服装的外在,面料好、版型好,客人穿起来漂亮,对里面的东西稍有忽略。但前年我在英国接触高级订制,从那里学到了要做好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超过别人能看到的地方。一个好字不是外在的,是一层层拨开看到的。”郭培设计的每一件衣服,制作工艺几乎都十分繁复。层层叠叠的钉珠,丰富多彩的手工绣花,装饰精巧的配饰,若隐若现的雪纺,缥缈浪漫的流苏,都是她表现女性美丽的武器。设计风:要的就是格调“如果一件衣服没有格调,就像一个人没有格调一样,就不会有价值。用心、用时间去完成的衣服,消逝的生命时间都融化在这件服装里,它自己就有了生命。”这是郭培的设计信条,她这样去做,慢慢形成了自己高级定制的客户群,而且客户回头率几乎百分百。自称是完美主义者的郭培做了20年的设计师,设计风格早已自然而然形成,她不会刻意去追求另类,而是很成熟地固定下自己的风格。她的设计风格比较女性化,很细腻,追求工艺的完美。罗峥(深圳市欧萌实业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第10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罗峥作品《21克》罗峥的设计风格以唯美浪漫着称,此次发布的服装灵感来源于蝴蝶兰花用尽全部生命幻化成蝴蝶的动人故事,通过国际化的手段展示民族元素,色彩上以米色、米白以及高雅的灰紫为主,面料则多采用精致的绡纱。浅金、拼接、镶嵌等精湛而独特的工艺,突出了不同肌理的碰撞与融合,创造出美轮美奂的效果,用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展现出永远精致极美的生命体验。坚持唯美风格的胜利2006中国时尚大奖颁奖典礼上,罗峥获得第10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舞台上的罗峥,优雅、阳光、无忧无虑。可罗峥说自己虽然看起来无忧无虑,其实吃的苦并不比别人少。对于服装行业的苦,罗峥深有体会,但是梦想一直支撑着她不断坚持。她坚信自己是有翅膀的,她的梦想就是要飞翔。罗峥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过,无论生活有多难、多苦,我们都要在重压下优雅前行。中国服装业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设计师之一。2002年,她凭一场取名“炫舞”的时装秀,夺得中国十佳设计师第一名、中国十佳设计师专业奖、中国最佳女装设计奖等多项大奖。她的作品,得到包括法国前总统蓬皮杜的夫人等名流在内的首肯。设计风:传统也可以现代她追求灵动、变化与浑然天成的设计风格,作品充满了浪漫、朦胧的美感。在老外眼中,罗峥是个很中国的设计师。但她却一直认为,在当今审美越来越西化的今天,过于强调传统的元素,会被看成落伍。所以,她一直坚持,将传统的审美精华用现代高雅的感觉表现出来。张肇达中国时装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十佳设计师之首。他是中国时装设计师成功闯入欧美时尚界的第一人。两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得主张肇达高级成衣作品《西藏》设计风:民族情结从“东方晨彩”、“贵魅惊艳”、“大漠”,到“紫禁城”以及“江南”,张肇达的设计灵感,始终没有离开东方民族风。这也造就了他华美、高雅、大气恢宏的设计风格。这次从西藏归来,他的创作显得很轻松,他说:“有12件不是我做的,而是神做的。”说完大笑,绝无抬高自己的意思,而是感叹自然的伟大。马艳丽11月25日出生于河南,身高179公分,1986-1990河南周口地区体校(排球专业) 1990-1993河南省水上运动学校(赛艇专业)。连续两年当选为中国最佳职业模特。从名模到设计师,她成功完成了自身形象的转换。1999年底马艳丽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DDMary Ma后,已经在1999年和2000年的两届中国时装周、2000年的上海国际时装界上举办了三次个人作品发布会,舆论评价很高 。马艳丽的高级定制走的是高端路线。马艳丽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性和人生智慧,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从赛艇运动员、超模、着名时装设计师的三级跳。马艳丽高级定制时装设计风:人衣合一“高级定制固然追求与众不同,但其本质还是穿在人身上,所以我的一切设计都是从顾客本身的特色和需求出发,漂亮的不一定合适,只有又合适又漂亮的,才是适合自己的。”祁刚1998年毕业后先后辗转上海逸飞服饰、北京中服集团,以及浙江骊谷服饰担任设计师。2005年,他为高圆圆定制赴法国戛纳电影节的特别礼服“喜上眉梢”惊艳全场,掀起一阵中国时尚风潮。2006年,祁刚成立创意工作室。2006年度最佳风格设计奖祁刚高级成衣作品《阁楼》设计风:面料再造“原创是赋予面料生命力的最有效途径!”祁刚说道,“面料,这个在服装设计中成为载体的物品,关键看设计师如何运用。”祁刚认为太多的设计师头脑禁锢在了自己已有面料的框框里,而忽视了自己动手改造面料的天分和乐趣。“设计就是要创新,它带给设计师无与伦比的快乐,并且是这个世界的惟一。”陆坤陆坤的设计风格具有一种很绝对的自我特色,他不愿意照搬其他国际知名设计师的作品,而是非常专注的致力于创立一种真正代表现代中国的独特风格,那将是一种全新的生动的形式,既融合了现代中国的风韵,影响和创造力,也把这些元素和古典的设计元素适当结合,给人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视觉享受。新一代独立设计师,自2002年成立个人工作室后,获上海服装联盟颁发的“中国最佳青年设计师”奖项和2004年度中国时尚新锐设计师称号。设计风:成熟的年轻“让高级成衣更年轻化。”是陆坤时常说的一句话。“我的客户大多是30出头的女性,她们有品味、眼光和消费能力,是未来购买高级成衣的生力军。她们的穿衣风格影响着年轻女孩的审美,是她们的榜样。”吉承吉承是一个有着细致性灵的小女人,她称“设计”是做衣服,她说,我做的礼服一定是白色,还要有中国的元素。“做”出来的衣服,像一大朵写意的荷花,裙摆是长长的漂亮的荷叶边,风吹起来的时候,它们都可以演绎轻舞飞扬,“它们能神奇的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设计的灵感就是来自花瓣”。它无疑是极简的,但是又有着那样繁复的细部,而吉承无疑是有着细腻的感情,才能将奢华的气度运用的如此朴素而内敛,内敛而澎湃的对比情节也将是她设计的符号。吉承说衣服的灵魂其实是人,再华美的袍也美不过新娘吉承是崛起于上海的年轻服装设计师,是如今国内一批新锐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品牌LaVie已开始受到瞩目,并已进驻外滩18号。这一系列的设计灵感来自美丽的风筝,通过天然轻柔的面料来表现风筝的轻盈的感觉。吉承是崛起于上海的年轻服装设计师,是如今国内一批新锐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品牌LaVie已开始受到瞩目,并已进驻外滩18号。设计风:中国式性感西式的剪裁配上东方灵感,混合出一种幽默和灵动,这就是吉承的设计,带着一种浓浓的中国式性感。她喜欢用破坏的方式诠释自己眼中的中国,譬如用线条、滚边来制造图案;用素缎包边来制造细致的军大衣。虽然目前吉承大部分顾客是老外,但她却始终认为她的设计更适合中国人。计文波(利郎(中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中国男装设计第一人11月22日,中国国际时装周2007春夏系列发布的最后一天,利郎(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明年1月利郎将携着名男装设计师计文波代表中国男装品牌在米兰男装周做发布。这是中国男装品牌和中国服装设计师首次登上国际顶级男装T型台。设计灵感:计文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秦代兵马俑,秀场编排上将京剧和武术这些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整场设计不但走在世界流行趋势前沿,更将中国文化元素的精髓极至融合,也将“利郎”品牌对中国男人、中国精神及中国品牌的形象诠释展示给众人王一扬(上海素然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新锐设计的高度王一扬作为上海新锐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年不仅在北京作秀,而且举办了作品的小型展。他以自己的两个很有特色的品牌在服装设计事业上路越走越宽。王一扬说:“我希望‘茶缸’能尽可能接近自己的真实状态,能尽可能的自由。‘茶缸’对我来说最大的诱惑来自于那些未知的区域。对ZUCZUG,我希望它更成熟、更完整,并能形成自我更新的能力。”房莹(房莹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

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师
简奴.朗万(JEANNE LANVIN 1867--1946) 巴黎高级时装设计师,生于法国.其浪漫而优雅的服装设计风格吸引了不少顾客,特别是一绘画为题材的"绘画女装"和从中世纪教学的彩色玻璃画获得灵感的"朗万蓝"十分有名.20年代,他推出高格调的管状女装.30年代的代表作有也用的"睡衣式女装","披肩式女装",兹瓦布式的群裤.1926年开设男装部门,打开了高级时装店经营男装的先河 嘎布里埃尔.夏奈尔(GABRIELLE CHANEL 1883--1971) 巴黎高级时装设计师,出生于法国,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1910年,她在巴黎的坎朋街开设了一个小小的帽子店,并别出心裁地以当时用来做帽子的针织物来做衣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她敏感地抓住社会的变化,设计管子状女装,领导了20年代的流行.着名的"夏奈尔样式"就创始于2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前,夏奈尔的事业达到顶峰. 克里斯羌.迪奥尔(CHRISTIAN DIOR,1905-1957) 巴黎高级时装设计师,生于法国.1938年,二次大战中参战,退伍后又进鲁希安鲁伦店工作.1946年末,创建"迪奥尔高级时装店".1947年2月,在首次作品发表会上推出"花冠形":带圆味的流畅的肩线.束细的腰身,这种极富传统女性味的优雅作品使迪奥尔一举成名.巴黎的高级时装业再次走向辉煌,迪奥尔领导了后来10年间的流行,几乎每个季节都推出新的造型.在短短十年间,迪奥尔用他超人的天才和精美的杰作赢得了世界女性的芳心,被誉为"流行之神","时装之王","时装界的独裁者" 皮卡.卡丹(PIERRE CARDIN,1922--) 巴黎高级时装设计师,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1946年进迪奥尔店,参与了"新样式"的设计和制作.1949年末到60年代初,他已成为高级时装界前卫派设计师的领导者之一.他推出的"宇宙服风格",表现苏美两霸的太空竞争和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他曾于1977年春夏季,1979年春夏季和1982年秋冬季三次荣获"金顶针奖".而且在经营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也是冷战时期最早迈进社会主义国家大门的西方设计师.1979年他第一个跨进刚刚对外开放的中国的大门.目前,有120多个过和地区19万人为"卡丹"牌生产着近230种产品.半个世纪以来,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卡丹帝国".1992年12月2日,他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 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1936) 巴黎高级时装设计师,出生于啊尔及利亚.1954年,圣.洛朗参加国际羊毛局举办的设计大奖赛,以一套黑色鸡尾酒会服荣获女装一等奖,以此为契机进入迪奥尔店的主任设计师.60年代的后半期,圣.洛朗使自己的高级时装和高级成衣遍及全世界,1971年春他推出沙漏形的40年代风格,掀起一阵回归潮,1974年秋他发表哥萨克风格,引起民族风格服装的流行.知道现在,他仍是巴黎时装界举足轻重的一位设计师 森英惠(HANAE MORI 1926--) 巴黎高级时装设计师,生于日本岛.1951年在东京新宿创建工作室,50年代曾先后为600余部电影设计过服装,1963年在日本创建高级成衣公司,1977年在巴黎的蒙泰纽大街创建高级时装店,同年加入巴黎高级时装店协会,也是巴黎高级时装店协会这个象牙塔中第一位东方女性.她推出得意之作蝴蝶图案的优雅女装,给巴黎带来了东方式的奇异时尚.1984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文化骑士级勋章". 三宅一生(LSSEY MIYAKE 1938--) 日本高级成衣设计师,生于日本广岛.1970年创建"三宅设计事物所".在设计上他致力于把东方的文化,东方的服饰观念与西方的经验结合起来,他着意研究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和服.三宅的设计是从材料开始的,他常常自己动手去纺织,织布,鸡毛,纸,橡胶,塑料等所有可用来织成衣料的东西他都要去尝试,去探寻各种可能性。

当然还有许多顶级设计师,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所帮助!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记得采纳哦!88

Ⅱ 服装与时装有什么区别

服装从伊甸园里亚当夏娃用以遮羞的几枝树叶发展至今,它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包裹身体的布片了。在变化频率越来越快的今天,服装更多的是承载着人的思想和观念,蕴涵着当代人类的文化精神,与建筑、文学、音乐和绘画共筑着现代文明的艺术之桥。
服装论坛,服饰,服装,时装,搭配,打扮,流行色 在世纪之交的今日,国际一体化的“网络社会”正朝着人们走来。电子信箱、电脑购物、视像会议、超远程治疗、计算机的应用将彻底地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英国克隆羊问世所引起的轰动不亚于当年原子弹试验成功,世界科技的每一个巨大进步,无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服装的潮流在人类文明的不断升级进步中也追潮逐汐,更迭变换着。从80年代的返朴归真宽松休闲之风急转至90年代中期的简约主义极盛,又跨向90年代后期,世纪末的奢糜浮夸的后浪漫主义的抬头,中间捎带着一度噪声大作的中国风之西渐和永恒的环保主题,服装在世界舞台上更可谓浪逐一浪,博采纷呈。与此同时,来自亚洲日本的一群设计师带着极具本土特色的披挂、层叠、褶皱、包缠等方式,在欧美竞相争唱主角的大舞台上一直饰演着个性独立、风格鲜明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今,这种日本式风格被亚洲的生力军设计师们不断强化,设计出不讲究线条,不符合常规的服装,吹“乱”了一池春水,这种“乱”无章法的服装被赋予一个很哲学化的名词,叫“解构主义”。这种解构主义服装正以强弩之势冲击着世界服装行业,而且愈演愈烈,飞快地蔓延到许多服装的“二线品牌”和亚洲本地品牌中被广大年轻的消费群体所接受。
那么,什么叫“解构”呢?“解构”这个词,单从字面上理解,一个“解”字意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为“结构、构成”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引伸为“解开之后再构成”。“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一词正式出现在哲学范畴内应该是从1966年德里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文研究中心组织的学术会议上的讲演开始。当时36岁的德里达把矛头指向结构主义,对西方人几千年来所崇拜的确信无疑的“真理”、“思想”、“理性”、“意义”等打上问号。为了有助于理解“解构主义”,我们在这里必须对“结构主义”作以简要介绍。结构主义是本世纪前中期有重大影响的一种哲学思想。结构主义哲学所说的结构指的是“事物系统的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结方式”(《中国大网络全书·哲学卷》)。结构主义强调相对的稳定性、有序性和确定性。然而结构主义的问题出在:没有任何结构是一成不变的。人们指出结构的稳定性是不存在的。例如人们欣赏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这样作品的静止结构在观者的欣赏中成了运动变化的东西。德里达从这种观点引发出去,大作文章,他指出语言系统的能指与所指是有偏颇的,是脱节的。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系辞上》)。因而,他开启了一个“解构主义的时代”。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的一切领域,一切固有的确定性,所有的既定界线,概念、范畴、等级制度,在他看来都是应该被推翻的。”(包亚明《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启示力》)
服饰,服装,时装,搭配,打扮,流行色 “解构主义哲学”的异端性使它具有激烈的冲击性和启发性,至使建筑业中的年轻设计师们率先举起了“解构主义”的大旗,做出了诸如外露的砖头、电线等。“那些模型都像是在搬运途中被损坏的东西”和“好像从空中观看出事火车的残骸”一样的作品。
与此同时,在服装业中,一群才气横溢的设计师们在自己的设计王国里不约同地从事着“解构”之造型的设计。在东方以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三位在70年代就已经进军巴黎市场的设计师为代表,他们以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为底蕴,摆脱了以往的设计成规,向传统的西式服装、欧式观念挑战。三宅早在70年代就已经推出题为“一块布”的作品,整套服装像一块技在肩上的毯子,只有极少的开剪衔接,没有一处省道。这种完全松弛的风格对传统意义上的以不同位置收省的处理方法来塑造女性曲线的服装概念是一次强有力的挑战。接着在以后的二十几年里,他潜心于用褶裥处理服装的研究中。他的最成功之作PleatsPlease(我要褶皱),更是以它的结构简单造型流畅和面料与若隐若现的人体的完美结合征服了许多不同年龄和气质的女性,被她们广泛地采纳。那种最大限度释放女性身体的作法,与其说它是一种时装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概念。其中包含了极为细致的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涵义。
另一位置传统法则于不顾,自顾自地进行自我理解意义上的设计的设计师是——川久保玲。她认为西方时装靠的是修改过去风尚的比例。比如西装从三粒扣变成一粒扣,或者裙子拉大或缩短,没有根本性的创新。而她则“要从零开始,追求摆脱西方传统的形式”。川久保玲的创作习惯是根据不同面料的不同质地,作为设计思考的出发点,要么堆褶,要么悬垂,要么包缠……很少有设计出一个形态后再寻找与之配合的素材的做法。她在设计中采用多种不同布料,完完全全以布为主,去除多余而不必要的繁琐形态,充分表达布料的卷曲感与柔美的特性。她在80年代推出的“乞丐装”和“旧式服风味”就是典型例子。
事实上,在具有东方风格的“反传统主义”的服装向西方市场蔓延渗透的同时,西方以法国高级女装为有力后盾的雍容华贵高不可攀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也在自己的阵营内部出现了反叛的血液。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女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这是一位对生活和艺术有着另外一种诠释的设计师。在她的设计里,不论是店面的装饰,还是服装本身,透露给人们的讯息是粗野的放浪和颓废的不羁。她自创的时装店“sex·性”是朋克时装的发源地,而作为一种另类生活态度的“朋克风格”在后来成为一种国际化的年轻时尚文化。随后韦斯特伍德又在80年代后推出“新浪漫主义”和“海盗风貌”,把内衣外穿和牛仔裤外加裙撑等逆反设计思想渗入时尚很快被广泛认同,并加以发挥,成为一时间世界时装的主题之一。提起内衣外穿,另外一位法国设计师安德烈·辜耶基早在1963年就开始尝试用半透明的布料做裤子。半透明的面料使内衣和缝道半遮半露,这样内外浑然一体的状态,提醒人们:原来服装完全可以这样去欣赏。
当然,不论年代的早晚,不论东方西方,最初的“解构”设计都只是设计师确立独立风格的体现。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拓宽了服装设计的方向,指引人们从更多种的角度去感受时装本身带给人的美感。而“解构主义”这个“酷”词之所以在近年来从哲学和建筑的条块里被引进到时装界,是因为人们已经注意到这种不同以往的时装,以及这种时装带给消费者的不同以往的乐趣。 解构式样的服装反常规、反对称、反完整,超脱时装已有的一切程式和秩序,在形状、色彩、比例的处理上极度自由。有的地方故做残损状,缺落状,不了了之状,令人愕然,又耐人寻味。处理得好,令人有恰如其分缺陷美之感。比如从领口伸出一只袖子,可以随意扭曲缠绕于身体;用明暗对比的纱料相互反衬,展示长久以来非隐即藏的线迹和省道;在没有肌理的面料上人为地选择所需部分,缝出肌理,甚至填充体积。这样有趣的时装很容易被众人以游戏的方式轻松的认可。就连那些深知其中奥妙的模特儿们也身着这些奇怪轻松的服装在T型台上把自己演绎成一个个闲闲散散走在街头的天真但有点坏的小女孩。另外,解构风格的服装,留给了穿着者发挥自我想象力,进行二度创造的机会。穿着者会在游戏的心情中体会穿衣新概念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解构服装带给人的快感,已非仅是服装本身的好看与难看,而是让人们在探索中有新的发现。
消费者对服装设计的要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求新颖、求个性是众多服装消费者的终极目标。解构服装的新鲜性、奇特性吸引了众多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同时过分地追求出其不意的效果也使许多设计者在服装中牵强地寻找和创造着解构。把不该重复的地方莫名其妙地罗列一堆皱褶;在毫无理由的地方胡乱开洞……他们忘记了设计师的职责是始终让他的创作保持尽量的简洁与宁静。古人有训“衣宜薄绵轻葛,不宜华丽粗重”(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人为地把外观搞得错综复杂,结果适得其反,所产生的效果恰恰是累赘和混乱,令人讨厌。
解构主义风格的时装是美也好,是混乱也罢,这股强劲之风愈吹愈猛,日渐盛行却是客观事实。究其缘由,不只是因为设计师们对新孜孜不倦的追求,还因为它绕过了我们常规的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时装,从一个新的视野去审视和挖掘服装的内涵。设计师和消费者在寻求更广泛的形态美的过程中,在解构风格的时装逆反传统美的理念上找到了结合点。同时也推动了时装向前发展,为服装的整体概念打开了又一席新空间。服装论坛,服饰,服装,时装,搭配,打扮,流行色
文化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服装作为文化的最直接的外在体现,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解构主义之风带着否定和反叛徐徐吹进设计师的思路,徐徐吹进消费者的空间,它会不会上升为时装设计的主流?或者其中包含的某些成分被以后的设计主流所吸收?莫衷一是,尚无定论。我们姑且观之。

Ⅲ 三宅一生服装有多贵

。。。。。。。你竟然喜欢日系的。三宅一生的服装设计风格不适合中国。大概价格在一件7000.8000那边。。1W左右吧。他的设计都比较夸张,不适合中国风情。

Ⅳ 衣服3码是有多大多大厘米

3码为L码。L是指大号Large,男装为170~175CM,女装为165~170CM。根据国内尺码标准:S是指小号Small为1码、M是指中号Middle为2码,L是指大号Large为3码。1码2码3码也代表1号2号3号。另外还有专门针对体型较为肥胖的,或身材较小的特制码数如:XXS特小码,XXXL特大码。

3码是多大 ​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身材吗
值得注意的是各类厂商在生产衣服的同时,或衣服的材质,衣服的薄厚问题,可出现尺码外的问题,如厂商生产时码数偏大或偏小,衣服材质出现缩水现象或穿久衣服弹性消失领口扩大,袖口扩大的问题。

3码是多大 ​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身材吗
衣服尺码怎么表示

在国家标准GB/T1335中,女装上衣S号(小号)的号型是155/80A;M号(中号)为160/84A;L号(大号)为165/88A。“号”是指服装的长短,“型”是指服装的肥瘦。如165/88A,斜线前后的数字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胸围或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

Y型指胸大腰细的体型,A型表示一般体型,B型表示微胖体型,C型表示胖体型,区别体型的方法是看胸围减去腰围的数值而定。

3码是多大 ​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身材吗
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身材吗

1、沙漏型身材:沙漏型身材又称为x型身材,胳膊很长,盆骨跟肩膀比较短,沙漏型的女生在穿衣服的时候注意突出腰肢的曲线,看起来就会非常显瘦,长款衣服搭配一根腰带,不要掩盖住自己的长处。

2、三角型身材:肩膀不款,下肢很胖,整体看起来很胖,但实际上腰肢是比较瘦的,这样的身材是比较让女生头疼的,这种身材的女生在穿衣服的时候要突出腰肢的同时穿出高腰线,会有显瘦显身高的效果。

3、长方形身材:长方形的女生是比较瘦的,这样的身材是比较难体现出自己的曲线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简约修身的穿搭方式,不适合非常宽松宽大的紧身衣。

Ⅳ 三宅一生

简介
三宅一生品牌(Issey Miyake)虽不是第一个为国际公认的日本时装品牌,但它却是根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且是名震寰宇的最优秀世界女装品牌。他的产品是一些流行于全世界的,但却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风格的东西,它不仅仅确立了他自身的国际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东京为国际时装之都的地位。

设计师档案
1935年,三宅一生出生在日本,他的母亲在1945年的原子弹爆炸中受伤,战后过了几年就去世了,他的童年时代,日本还是一个贫穷和满目创痍的国家,美国占领期间给日本带来的西式时尚:玛丽莲 梦露、米老鼠、电视和速冻食品,都给儿时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的日本人中,有很多人向往去美国和过美国式的生活。这是不是也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一点以后中西合璧的风格形成的轨迹呢?
1959年开始,三宅一生在东京念大学,学的是绘画,但是他真正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时装设计师,1965年,他到了时装之都巴黎,看来是离他的理想不太远了。在巴黎的时候,他继续求学,并且开始为纪拉罗歇公司服务,1968年和纪梵西一起工作,不久,他又为纽约的高夫莱 比恩工作,这位设计师是优雅派的大师。1970年他真正开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于1971年发布了他的第一次时装展示,发布会同时在纽约和东京举行,并获得了成功,他也从此步入了时装大师的设计生涯。
和三宅一生的名望相比,他的经济收益始终是个迷,因为类似的消息总是在神秘之中,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1993年3月到1997年3月之间,光是“我要褶皱”的品牌线,就售出了68万件外套,每年约有21万件其他系列的衣服在全世界售出。而仅在1997年,他就开出了13家专卖店,而使他的门店总数达到了109家。他的经营范围除了时装以外,还有箱包、家居用品和自行车。他最重要的经营场所在巴黎、东京、纽约和伦敦。
·1938年4月22日,出生于广岛市。
·1964年,日本多摩美术大学设计系毕业,毕业后赴巴黎深造。
·1965年,进入巴黎高级时装培训学校学习,其勤奋谦虚成绩名列前茅。
·1966年,进入巴黎高级女装联合会设计学校学习,成为着名时装设计家纪·拉罗切的助手。
·1968年,转为同样出名的设计家纪梵希作助手。
·1970年,结束在西方的学习回到日本,并在东京开办了“三宅时装设计所”。
·1969年,到纽约成为时装设计师吉奥弗雷·比内公司的成衣设计师。

成名足迹
·七十年代不断举办大型服装表演,表演展示的服装都渗透着日本民族精神的情趣。
·1971年,他的"薯仔口袋"被搬到纽约去表演。
·1973年,他的设计又进军巴黎。
·1976年,在东京和大阪推出了题为“三宅一生与十二个黑姑娘”的时装表演,获得极大成功,六天内观众达一万五千余人。继而,他在东京和京都展示的是“与三宅一生共飞翔”的服装新系列,也是场场爆满,观众达二万二千人,日本同胞都想目睹本国时装师的佳作。
·1983年,三宅在巴黎展示的服装系列,因选用鸡毛编织的面料而震慑了巴黎时装舞台。

设计风格
他的时装一直以无结构模式进行设计,摆脱了西方传统的造型模式,而以深向的反思维进行创意。掰开、揉碎,再组合,形成惊人奇突的构造,同时又具有宽泛、雍容的内涵。这是一种基于东方制衣枝术的创新模式,反映了日本式的关于自然和人生温和文流的哲学。
三宅一生品牌的作品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正是这种玄奥的东方文化的抒发,赋予了作品以神奇魁力。
他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创新”,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馆长戴斯德兰呈斯称誉其为“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伟大的服装创造家”。他的创新关键在于对整个西方设计思想的冲击与突破。欧洲服装设计的传统向来强调感官刺激,追求夸张的人体线条,丰胸束腰凸臀,不注重服装的功能性,而三宅一生则另辟蹊径,重新寻找时装生命力的源头,从东方服饰文化与哲学观照中探求全新的服装功能、装饰与形式之美。并设计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观念服装,即蔑视传统、舒畅飘逸、尊重穿着者的个性、使身体得到了最大自由的服装。他的独创性巳远远超出了时代的和时装的界限,显示了他对时代不同凡响的理解。
在造型上,他开创了服装设计上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借鉴东方制衣技术以及包裹缠绕的立体裁剪技术,在结构上任意挥酒任马由缰,释放出无拘无束的创造力激情,往往令观者为之瞠目惊叹。
在服装材料的运用上,三宅一生也改变了高级时装及成衣一向平整光洁的定式,以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创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服装上的禁忌。他使用任何可能与不可能的材料来织造布料,他是一位服装的冒险家,不断完善着自己前卫、大胆的设计形象。
三宅一生的设计直接延伸到面料设计领域,将自古代流传至今小的传统织物,应用了现代科技,结合他个人的哲学思想,创造出独特而不可思议的织料和服装,被称为“百料魔术师”他对布料的要求近乎苛刻,让布料商甚至自己亲自进行上百次的加工和改进实在是司空见惯。因而他设计的布料总是出人意料,有着神奇的效果。喜欢黑色、灰色、暗色调和印第安的孔经染色。他所运用的晦涩色调充满着浓郁的东方情愫。他喜欢用大色块的拼接面料来改变造型效果,格夕卜加强了作为穿着者个人的整体性,使他的设计醒目而与众不同。
另外,三宅一生品牌不仅在时装设计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更向香水行业进军并取得成功。1994年,三宅一生推出其经典之作——“一生之水(L'Eau D'Issey )”。一生之水以其独特的瓶身设计而闻名,三棱柱的简约造型,简单却充满力度,玻璃瓶配以磨砂银盖,顶端一粒银色的圆珠如珍珠般迸射出润泽的光环,高贵而永恒。 这款如泉水般清澈的香水是三宅一生创造力和独特风格的忠实反映。三棱柱的简约造型不仅折射出阳光穿过水的光影魅力,还折射出大师对美、自由及生存的观点与真我的风采。 以花香、麝香和木香为主的一生之水妖媚而清新,初调湿润幽香,由睡莲、玫瑰与樱草混合而成;中调则弥漫着牡丹、百合的高贵清雅;基调则充满了森林的气息,幽远而宁静,令人迷惑的麝香将所有余下的香息一并捕获,散发出最后的浪漫。这样一瓶汇集了人世间种种香息的一生之水,将女人的柔情与水之清纯融为一体,似乎体现着"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深刻禅意。
现今,三宅一生已归属着名日本奢侈品——资生堂(Shiseido)旗下。

所获奖项
1974年获日本时装编辑俱乐部奖。
1977年获1976年的MAINICHI设计奖,这项奖第一次颁给时装设计师。在东京发布“一块布”,在东京和发布“和三宅一生一起飞”。
1980年,参与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的日本风格时装展;获得纽约布莱克学院奖。
1984年,获得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奖和MAINICHI设计奖1985年,在巴黎获得时装奥斯卡奖,再一次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展示。
1990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展示会,在东京举办“我要褶皱”展示,获奖。
1992年,获得朝日奖。被《星期日时报》评为创造20世纪的1000人之一。
1994年,“三宅一生我要褶皱”获得日本创造奖1996年,发布“三宅一生我要褶皱”客座艺术家系列1,获得MAINICHI设计奖。
1997年,发布系列2;获得日本政府颁布的紫绶带奖章。

三宅一生-香水
三宅一生在1992年创造了一生之水,简单、洁净的风格,整合了泉水中的睡莲及东方花香,并注入春天森林里的清新,造就了一生之水的清净与空灵的禅意。
一生之水以其独特的瓶身设计而闻名,三棱柱的简约造型,简单却充满力度,玻璃瓶配以磨砂银盖,顶端一粒银色的圆珠如珍珠般迸射出润泽的光环,高贵而永恒。
对于三宅一生而言,水其实变化万千,它可以是奔腾的瀑布,亦可以是平静的湖泊,同样是水,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和弦。 灵感来自巴黎铁塔的一生之水外型简洁得令人激赏,它纯净的线条、透明的瓶身,完全符合三宅一生所说的:我想要以最少和最单纯来表现美感,但与抽象艺术无关。这项设计一推出,就使人的眼睛一亮,当年即在香水奥斯卡的盛会上,夺得女用香水最佳包装奖,还分别在纽约、巴黎等地获得各项大奖。一生之水清雅迷漾的甜香,成功的进入香水世界,并创造了经典的传奇,空灵而柔雅的绽放着柔美的气息。
香水特色:
妩媚而迷人、清新而干净,犹如泉水一样。
香调:清新花香调
前味:睡莲、玫瑰、鸢尾
中味:芍药、牡丹、百合、康乃馨
后味:水果花、月下香、木犀兰

女装把时装当成艺术品
“面料和人体和谐之美,是通过服装来体现生命的喜悦,身体的自由的。”三宅一生说,“我工作的中心就是好奇心和喜悦,所谓的设计工作,绝对不是精致,而是源源不绝的思想,感性的交欢中所孕育出来的美的意识。”

谈起服装概念,这位68岁的设计大师两眼闪现着年轻人的光芒。“衣服穿在外面,必须用心去体会。”三宅一生认为,服装设计的语言,不是漂亮诱人的语言,而是简洁明了的行动,比如连接、折叠、伸展、打褶、包裹、卷曲、压印等。

三宅一生曾学过绘画,他不仅有着对设计独到的见解,也几乎把每一款服装都当作艺术品来设计。

他曾大胆邀请了一位艺术家,把古典画家安格尔的名作《泉》绘制在带皱褶的涤纶聚脂纤维作为的面料长裙子上。另一件着名的皱褶时装,是一条三色长裙,裙摆看上去像一个折叠纸灯笼。当模特走在T型台上,衣服便随着模特的肢体动作,也随之呈现出动态的褶皱。

三宅一生褶皱服装平放的时候,像一件雕塑品一样呈现出立体几何图案,穿在身上又符合身体曲线和运动的韵律。这种与西方美学及成衣传统截然相反的设计理念,突然把一向挑剔的巴黎人给震住了。

这种创新也体现在他对布料的选择上。1983年,三宅一生在巴黎展示了他的服装系列,因选用了鸡毛编织的面料,让巴黎人大开眼界。

“我总是闭上眼,等织物告诉我应该去做什么。”三宅一生说,为此,他对布料有近乎偏执狂的要求,布料商往往被三宅一生上百次的加工和改进布料的要求弄的筋疲力尽。

Ⅵ 21岁的女生 你们都去那买衣服

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品牌目录。
因为题主没有说价位我就列举一些只是觉得设计很棒的品牌好了。

A 快销品牌(男/女)

(欧美)

Forever21, 是美国当下最火热的女装品牌,也是美国的标志性快时尚品牌。

H&M,于1947年由Erling Persson在瑞典创立。如今,H&M在全世界1500 多个专卖店销售服装、配饰与化妆品。

Zara,西班牙INDITEX旗下品牌 另外还有Pull and Bear、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Zara Home、Uterque、Zara Kids

C&A, 是全球着名的时装零售品牌,以其适合多种场合,并为全家带来领先的时尚潮流产品而享誉全球。

Gap, 是美国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创建于1969年。

Topshop, 属于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Arcadia集团。

asos,英文“as seen on screen”的简写的英国快销品牌。

在我看来这些快销品牌就算进入中国市场很久,大多数衣服版型风格还是适合欧美人。所以在这些店也只有买一些T恤或者普通样式的基本搭配单品例如牛仔短裤、纯色针织衫、背心等等。
每年换季时期,就像前些时间七月中旬去这些快销品牌都做着很大的折扣,这种时候如果耐心挑选也是能够找到很多物美价廉的战利品的。

(亚洲)

UNIQLO
在知乎上面好像是最受欢迎的服装品牌,风格休闲简单,就算不会搭配的人在里面随便拿两件也不会丑到哪里去,质量比欧美快销品牌好,价格合适。

题主有提到类似优衣库 我觉得最相似的莫过于muji了
同样是日系品牌 muji 以简洁舒适为设计主题,不过在国内的muji的衣服似乎不是主要贩卖对象,不像东京新宿的muji有好几层楼高完全逛不完,衣服款式也特别多。

美特斯邦威 还有不是快销的佐丹奴 班尼路
放在一起说 国内的服装品牌性价比不高,主要在于设计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同样价位的情况下,大多数年轻人会选择设计更加成熟的国外品牌。不推荐。

B 潮牌与时尚品牌(男/女)

年轻人穿着潮牌的比例很大。
潮牌国内最集中的店铺应该是香港I.T了
旗下店铺主要分为英文大写I.T和小写i.t两大类别
I.T经营的时装品牌主要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师级品牌,如D&G, Miu Miu, Jean Paul Gaultier, Dirk Bikkembergs, Cacharel, Hussein Chalayan, Anna Sui等.国际T型台上最新的流行元素在这里都一一呈现,加之前卫创新的店铺设计,成为各路明星和时装爱好者首选的潮流胜地.

i.t则以售卖日本年轻时装为主,为那些想要以衣饰来展现个性的年轻人提供了自我创意的空间,店铺从衣饰到布置处处体现出年轻的态度,是年轻又有型人士的潮流风向标。

I.T分为品牌专门店和多品牌集合店

5cm
AAPE BY A BATHING APE®
A BATHING APE®
ANNA SUI
b+ab
:CHOCOOLATE
EXI.T
fingercroxx
FRENCH CONNECTION
HOODS
HYOMA
izzue
MINI CREAM
MUSIUM DIV.
tout à coup
Venilla suite
I.T OUTLET

多品牌集合店
I.T
i.t
double-park
ete!

品牌数目巨大,光是I.T店中A开头的品牌就有
A
A.P.C.
ACNE STUDIOS
AKIRA NAKA
ALEKSANDR MANAMIS
ALEXANDER McQUEEN
ALEXANDER WANG
ALICE MCCALL
AMAYA ARZUAGA
AMI
ANDREA CREWS
ANDREA POMPILIO
ANN DEMEULEMEESTER
ANREALAGE
ANTONIO BERARDI
AQ / AQ
ASSK
ASTRID ANDERSEN
au jour le jour
AUGUSTIN TEBOUL
AULA AILA
AUTHENTIC SHOE
AVELON

有兴趣可以上网看品牌目录I.T - Brands

时尚品牌实在太多,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意大利品牌dizzit应该是最近比较火的品牌 。
vivienne westwood
kenzo
三宅一生
川久保玲
... ...

C 日系女装
因为个人爱好问题买衣服比较喜欢这一类型。
风格不要一提到日系就想到甜甜的少女装或是森女装。
日系女装太多 ,但是在国内有专柜的不多 。
自己买本杂志翻翻,喜欢哪个上面直接上官网找或者淘宝代购之类都可以。

有一个一定不要买 honeys。
质量差,设计很不好看,虽然便宜,但是除了便宜真的没有可取之处了。

说下MSL

snidel 也是个最近很火的牌子,某些衣服真的挺漂亮的,虽说也是日系最主要的甜美风,但对比很多日系少女品牌更加简单大方,很少有那些讨厌的多余繁琐设计。
只是更加国内卖的很贵,建议找日代,我在日本买的新款连衣裙和国内直接差价300人民币。
snidel她的姐妹品牌,同属于MSL旗下的lily brown.
Lily brown和snidel风格相似,但更为街头,更随意自然,当然,价格也更平易近人。
除了snidel的仙款和爆款,但在基本款方面,lily brown是更聪明的选择。
MSL旗下,最贵的牌子“FRAY I.D”。
FRAY I.D走成熟路线,品质较好,价格也略贵。

EMODA的风格和ENA酱一样,以帅气为主,和大家印象中的日系有些区别。

梨花 reefur 是非常有名的平模梨花创立的品牌,她是日本最红的平面模特之一,长期占据各大主流杂志封面,她穿过的衣服,轻轻松松就卖到脱销。很多不关注日系时尚的人可能会认不出她的脸,但大半听说过她的名字。她叫梨花,梨花头正是由她一手引领红透亚洲。但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模特已经有了个两岁大的儿子,还在5月刚庆祝了41岁生日。

少女品牌titty&co,清新的少女风,甜而不腻。

earth music & ecology在日本和国内都是更受欢迎更有名气的少女品牌。
代言人是一线演技派女优,小清新女神,森女系的始祖——宫崎葵。 国内最近的代言人是猫力molly,前段时间在微博疯转的GIF图片就是这个品牌。
earth music & ecology并不是层层叠穿的完全森女,它更加简单,更加平易近人。
在销售量上,这个品牌连续几年都是日本少女品牌的第一位,实在很受欢迎。

这里不得不说下我最爱的日系品牌i atelier savon 非常可爱幽默的设计,我特别喜欢带有独特卡通图案的衣服,如果你和我一样,这个品牌你一定会喜欢。
图案很多可是国内网上我只找到荷包蛋系列。

D 韩国女装
韩国品牌我了解的不多。但是一般可以寻找城市中的买手店,买手店大部分是从韩国进货 ,在里面应该能找到很多不知道牌子但是格外漂亮的衣服 ; )
或者可以去stylenanda 购买。

E 中国原创设计
除了这些想要介绍一些国内的设计师作品
选了几个类型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
Ritchie_Triple-Major

(Sina Visitor System)设计师品牌及概念店
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有两家概念店药 和 墨

衣服设计很棒 另外
其中”药“的店铺和衣服包装

王天墨
特别喜欢特别可爱的一个设计师姑娘,毕业于英国圣马丁。
The Third Hand项目,每一个衣服都是纯手工制作,布料也都是很难得的淘来的老布,每件衣服都有一个标签编号 ,代表独一无二。

塔卡沙TYAKASHA
是来自上海的设计师服装品牌,可爱怪诞的设计。

chictopia
也是毕业于英国圣马丁学院的设计师,以欧式古典复古为主要的风格,带点职场女性的犀利,用色大胆,特色的这个牌子的印花面料,图案特别有趣,很多国内明星例如范冰冰,李小璐,倪妮,陈乔恩,anglebaby等都是该品牌的粉丝。

CHRISTOPHER BU Chris by Christopher Bu
相信不少人对范爷的御用造型设计师卜柯文不陌生,当年的红毯龙袍就是由他与范冰冰共同决定,并且在之后的戛纳电影节设计了仙鹤装,瓷娃娃装等杰作,其实他也有自己的原创品牌。

还有很多中国设计等待大家发现
最后
希望大家支持中国原创设计XD

Ⅶ 如何用面料来转变服装的风格

面料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现今的服装设计大多先从面料的设计搭配处理入手,根据面料的质地,手感,图案特点等来构思。得体的面料设计处理方案是服装设计的关键,无论是简约主义还是装饰主义,或是我行我素的设计,设计师们都明白:选择适当的面料并通过挖掘面料美来传达服装个性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和可塑性,创造特殊的质感和细节局部,以阐释服装的个性精神和最本质的美。

每当一种崭新的服装面料问世,都推动着服装的更新和发展。近年来,服装材料的发展有目共睹,有的是天然纤维材料改进了性能,如全棉能抗皱,羊毛能机洗,真丝不褪色,亚麻手感软等;有的是新工艺、新材料,如阻燃技术的产品,高科技防水透气织物,各种新型复合纺织材料,防静电除尘织物,各种涂层工艺面料……层出不穷的现代科技带来的新材料、新产品,使现代服装的功能大大增强,面貌焕然一新。

被誉为“重金属大师”的法国设计师帕克拉纳是被公认的最彻底的材料革新者。他于1966年开始设计展示自己的独创作品,在面料的选择上不拘一格,尤其是各种金属材料在他的手里更是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他所设计的盔甲般的金属服装,配上水晶珠串、玻璃纸片、,鹅卵石、扣子、唱片、瓷砖碎片、塑料片等装饰的鸵鸟毛,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奇妙形象。

玛丽麦克法登是美国着名的时装设计师,同时是考古学家和收藏家。她不遗余力地在面料设计上追新求异,曾于1976年和1978年两度荣获美国时装设计界的“奥斯卡奖”的“柯蒂”大奖。在她的设计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75年首创的一种特殊褶布面料。这种富于动感和立体效果的褶布面料是将普通的纯棉或涤棉混纺的水纹布浸压在一种有机树脂内,经高温烘熔和热压定型,使布面形成稠密而自然的褶铜纹样。这种褶布面料经较长时间的穿着和水洗日晒也不会变形,用这种面料制作的服装极富立体感和雕塑感。

意大利着名设计师詹尼·范思哲对面料的综合使用更加特别。他可以将皮革、丝绸、蕾丝花边、斜纹棉布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得心应手地结合到一起,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他本人说:“是我先将粗布同金银线织物,皮革和织物结合起来”。并且在图案方面,他随心所欲地将全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揉合在一起。从远古的图腾,到文艺复兴的纹样,从巴洛克的浪漫轻柔到未来派的前卫帅气,林林总总的图案和造型,被后者漫不经心地混在一起,显出独特的个性来。他对自己的评语是:“我的灵感并不来自于学术研究,而是来自直觉。我总是向前看,就连古典对我来说也意味着现代”。

被誉为“面料的魔术师”的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也是一位热衷于面料创新的高手。在他的设计中特别留意对面料的选择。他要求的面料肌理必须有新鲜感而且与众不同。充分发挥面料的特性,改变了高级女装和成衣一向平整光洁的定式,以各种面料甚至连纸张、橡胶、塑料等工业生产的材料也都给他以灵感,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肌理效果。一生褶是大家对三宅一生最直接的印象。这种褶与我们 平时所见的百褶裙的褶不一样,这种褶的原料是涤纶。在用机器压褶时直接依人体曲线或造型需要调整裁片与褶痕,而并非我们平常所见的从一大块已打褶的布上剪下裁片,拼接缝合而成。这种服装平放时本身就像雕塑品一样呈现出层次清晰的几何图形,而穿在身上时又随身体的一举一动形成波动韵律之美。他说过:“服装不但要被人从外面看见,也要让人从里面感觉到”。因此,他只有在完全了解一种面料的性能之后才去动手设计服装。他对所有能作为面料设计素材都极有兴趣地加以实验,甚至亲自动手去纺线、织布,他常常深入纺织厂或作坊,从半成品甚至次品、废品中获取灵感和启发。三宅一生的日本同行川久保铃对面料运用也是用心良苦。他在设计时往往集中70%的精力用于面料的肌理表现,甚至在国际时装界极高声誉的高田贤三还为自己的服装设计面料。

国外服装设计师对服装面料的改造与运用的例子不胜枚举,着名设计师皮尔卡丹在1968年设计了乙烯基迷你裙;1998年沃尔特凡尔设计的红色宴会装,在合成材料上布满凸起物,就像一条未来主义,T型台上的模特似戴着面罩轻歌曼舞,颇有些对合成材料服装自嘲的意味;2001年,保罗哈维设计的“系列100”女装用超轻的尼龙单纤维丝制作而成,下后衣服极小,单穿时纤维就像衣服的骨架,几层不同色彩的衣服叠穿时可以得到层次丰富的混色效果;通常被用来制作安全套和清洁手套的乳胶材料被提奥曼切在“清新1998-2000年”作品中制作成乳胶服装,能够像皮肤一样与人体的轮廓完美贴切地结合。

不难看出在服装发展进程中,大批优秀服装设计师都对面料有很深的研究,这些服装设计师巧妙地利用面料,创造出了奇妙的服装效果。

Ⅷ 有关服装设计的资料

顾名思义是设计服装款式的一种行业,当今世上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有很多,比如最着名的有cideal,夏奈尔。 “设计指的是计划、构想、设立方案,也含意象、作图、制型的意思。”服装设计过程“即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 但大多的服装设计师集中在法国、英国…在亚洲着名的服装设计师集中在日本,日本特别在八、九十年代甚至在二十一世纪初在服装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功,在中国建有很多的大型服装加工厂! 中国虽然也有很多的服装设计师,但大多成名度的范围只局限于中国本土之内! 编辑摘要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服装设计专业相关
服装艺术设计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企事业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服装、服饰设计工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艺术设计培养要求: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与我国服装纺织工业发展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系统的服装和服饰设计的理论知识;了解服装眼用性能的测试方法,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服饰文化、掌握和利用现代国内外服装信息;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较强的工艺制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新成就、新发展;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在掌握外语工具方面,应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 服装艺术设计主要专业课程:中外服装史、中国民族服装史、服装造型工艺学、服装服饰设计基础、时装画技法、发型与化妆、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工艺学、服装概论、计算机应用、服装眼用性能测试、服装设计、眼饰设计等。 实践环节: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毕业生适宜在轻工、纺织、商业、外贸等部门的服装工厂或服装设计单位从事服装、服饰设计、研究工作,亦可从事服装、服饰设计的教学工作。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如何成为服装设计师
要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一、要重视专业资料和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服装中再生服装的设计方法,尽管很实用,但从更高要求来看,它很难摆脱他人构思的影响,难以获得创新和超越。因此,我们需要更广泛地获取专业以外的各种信息,比如科技发展的成果、文化的发展动态、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以及存在于文学、哲学、音乐中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思潮和观念等,以此来拓宽知识面,增长见闻,博采众长,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进而产生更好的想法。 二、要善于在模仿中学习提高 模仿行为是高级生命共有的本性特征。记得美国心理学家称:作为人行为模式之一,模仿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模仿手段,从行为本身来看,应该算是一种抄袭,是创造的反义词,它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技术或能力有多好,但是,应该看到,许多成功的发明或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应该视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要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树立起自我的审美观 审美能力,也称“审美鉴赏力”。是指人们认识与评价美、美的事物与各种审美特征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作出审美分析和评价时所必须具备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设计师,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审美能力强的人,能迅速地发现美、捕捉住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东西,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去创造美和设计美。单凭一时感觉的灵性而缺少后天的艺术素养的培植,是难以形成非凡的才情底蕴的。 四、 要尽快让自己变得敏感起来 设计创作的最初灵感和线索往往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些事物看似平凡或者微不足道,但其中也许就蕴含着许多闪光之处,如果设计师对此熟视无睹,不能发现它们的存在,就不能及时地去捕捉它们和利用它们,那么,许多有用的设计素材就会失之交臂。 五、要尽快让自己变得时尚起来 虽然,有时时尚的东西不见得都好、都美,但设计师必须要有接纳的胸怀,对待新观念、新现象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要学会把自己放进去,去接受,去思考,这样才可能使设计作品能与时代同步,甚至引领时尚。 六、要主动为自己创造实践的机会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有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 七、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作为设计师,必须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注意锻炼和培养,并努力使之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这对今后开展工作会十分有益 1、从学习画人体开始熟悉人体 2、学习了人体画后就学习基本的色彩关系 3、开始学习一些服装专业的知识,从画款式图开始 4、经过上述学习,基本掌握了人体、色彩、款式,下面进行人体着衣的效果图学习。 5、推荐〈经典美国时装画技法〉基础篇和提高篇两本,按照上面的课程进行练习,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熟练地绘画时装画。 6、学习一些制版方面的内容,确保自己知道自己设计的服装的工艺 下面推荐部分比较有用的书籍: 余强着 服装设计概论 第一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 庞琦着 服装色彩 第一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9 徐雯着 服饰图案基础 第一版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2.6 李丽婷着 色彩构成 第一版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1.10 苏石民 包昌法 李青着 服装结构设计 第一版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3 朱秀丽 鲍卫青着 服装制作工艺 第一版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3 (日)文化服装学院 范树林 文家琴译 文化服装讲座-原理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4 王受之着 世界服装史 第一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 成为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 第一:对服装有较高的造诣,把握流行敏锐力洞察力强! 第二:适合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高! 第三:好的设计师能独力完成从一套创作设计到成衣的打板制作流程! 第四:对面料熟识,能用不同方式进行组合搭配! 做为服装设计师首先要热爱艺术、把握流行,再次要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扎实地绘画功底。又要有一种理想——创造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希望美梦成真,敢为人先的时尚理念,是时尚的探险者、弄潮儿,对服装情有独钟,对普通的面、辅料有一种独特的欣赏。 那么做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应具备哪些技能,应掌握哪些知识呢?有人认为,服装设计很简单,翻翻画报、杂志,这儿找一个领子,哪儿找一只袖子,东拼西凑,如此而已;有的人则认为只要会做衣服就可以搞服装设计了;还有人认为只要会画时装画,就可以当设计师了。事实上,第一种“设计师”的作品往往是各种毫无关联的服饰部件堆砌在一起的“大杂烩”;第二种“设计师”往往被束缚于自己那一点制作工艺技能中,无法应变于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第三种“设计师”往往只会画作品,由于不大懂如何才能做出来,所以,画的作品中无法实现的居多。可见以上三种观点均有些偏颇。 搞服装设计要经常借鉴前人的成功之作,要从优秀的作品汲取营养和设计灵感,但绝不等于拼凑和照搬。裁剪、制作技术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基础,是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但并不等于学会裁剪和制作衣服就是学会设计了,正像学会演奏钢琴的技巧并不等于会作曲,学会砌墙并不等于会建筑设计一样。会画时装画只是掌握了一种表达设计意图的工具而已。从上述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画设计图仅仅是设计的开始。不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只会“纸上谈兵”者,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事实上,现在只会画时装画的“设计师”是找不到工作的。 但是,上述三种观点分别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服装设计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一、设计师的知识结构
1、借鉴的本领 原始借鉴又称模仿,如:虔诚地模仿(敬畏他人)、竞争地模仿(超人一等)、忧虑地模仿(与别人相同而不落伍,过时)、三位一体地模仿:直接模仿(小孩模仿大人,猴子学吸烟)、间接模仿(积累、总结、比较、记忆等)、创造性模仿(取优创新、批叛的继承)。其实服装设计就是敢为人先的创造与发明、大胆设计、大胆改造,大胆实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科技的全过程。 服装设计的构思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在头脑中进行样式的选择。设计是一种创造,但不是发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设计是不存在的。因此,设计就必须要借鉴前人。 服装设计更是如此,因为服装的变迁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每一种服装都处于人类服装文化史的变迁途中,都是承前启后的。要借鉴前人,就必须虚心地学习和研究前人的成就和经验。就服装设计来讲,首先必须学习的是服装史,因为要想在设计中准确地把握现在的流行,就必须了解服装过去的变迁过程,掌握变迁规律。要想在设计中超越前人,就必须先学习前人的历史经验和传统技巧。不仅要学习中国服装史,而且还要学习西方的服装史,还要研究世界各地现存的民族服装。特别是对我们中国人来讲,为了在设计上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真正与国际接轨,不仅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更要花力气去了解西方服装的变迁经过(因为现在国际服装的流行与西方服装的变迁一脉相承)。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国际流行,在吸收和借鉴时,才会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和抄袭。 另外,借鉴还要注意广度,除了古今中外的服装文化外,其他领域也要尽量去涉猎和学习。因为服装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又是复合型的,既要能把握当时当地的历史潮流和市场变化,又要对自己和竞争对手的实力了如指掌,还要有能力和实力组织生产,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设计师要有广博的修养和丰富的经历,要热爱生活,对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要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样在设计构思时,才能广开思路,广泛借鉴。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设计出高于前人的作品。这就是借鉴的重要性。 2、 设计的能力 预测→收集信息→策划→开发计划→设计与制作→销售→信息反馈→总结。(往返进行)设计是一种造物的过程,有了好的构思后,接着就是如何来完成和实现这个构思,把设计构思画在纸上,不能说是设计的完成,那仅仅是设计的开始。服装设计效果图是设计构思的视觉性表达手段之一,而这个设计构思能否实现,还有待于运用具体的衣料,通过一定技巧的裁剪、制作工艺来探索其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作为设计师,如果衣料的性能、裁剪方法和制作技术等实际操作技能一无所知的话,其构思肯定是不着边际的,经常看到许多设计效果图画得挺美,但实际上不可能做出来的,或者即使勉强做出来也无法穿用(或因没有考虑开口而穿不进去,或穿上根本动不了,迈不开步,抬不起胳膊,弯不下腰)。 可见,掌握裁、制作的基本技能对于设计师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必不可少。事实上,许多设计的技巧,设计的感觉,不在纸面上,而在实际制板、裁剪和缝制的过程中。服装上所谓的“线条”和“造型”,也绝不是纸面上的线和形,而是立体上的三维空间中的线和形,这种感觉只有在三维空间的实际训练中才能提高。无论是巴黎的高级时装设计师,还是一般成衣企业的设计师,除了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外,主要是在立体的衣服造型上来把握设计的。因此,无论是巴黎的高级时装店协会附属服装学校,还是纽约的FIT(纽约时装工科学院)以及日本的文化服装学院,在培养设计人才时,制板、裁剪和制作技术都是学员们必修的一门主要课程。 3、深厚的艺术造诣 服装设计即是一种产品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因此,广泛的艺术修养对于服装设计师就显得至关重要。曾被誉为“时装之王”的法国高级时装设计大师克里斯羌迪奥尔就是具备了建筑、绘画、音乐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位时装界的巨匠,他的弟子伊夫圣洛朗也是一位艺术才华横溢的天才,从圣洛朗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设计灵感来源之广,可以感受到当代艺术大师们的影响:热情奔放的西班牙风格,华美多姿的俄罗斯情调,单纯豪放的非洲风格,端庄鲜明的中国风格,还有那古典味浓郁的委拉斯凯兹式的婚礼服、色彩明朗的毕加索风格,简洁明快的蒙德里安冷抽象艺术和波普艺术等,都在其作品中有着独特的运用和发挥。现在活跃于国际时装舞台上的设计大师三宅一生、戈尔齐埃、谬葛莱等,也都是一些艺术才华出众的艺术家。深厚的艺术造诣决定了设计师们无穷的创造力。 4、丰富的市场经验,如:面、辅料市场:本地区内、外面料与辅料的市场。 资料信息市场:时装信息、流行趋势、设计师手稿资料。成衣市场:品牌、批发与零售。服饰市场:首饰、配饰、美容护肤等。生产一线市场:制作、洗水、制衣、整染、印花等。 作为一种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效果的优劣不是靠某位专家来评说的,而是由市场来检验的。因此,设计师如果对自己所服务的目标市场一无所知,那将非常危险,因为其设计投产后很可能不被市场认可而造成积压,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之倒闭。设计师应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但这并不等于无视市场的需求。设计师与画家不同,不能孤芳自赏,一定要时刻注意把握市场的新动向,在保持自己的设计风格的基础上,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每个细部都经营到位,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设计师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除了具备上述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设计师的人格。俗一点讲,即:“要做名师,先做好人。”文一点讲,应是“德才兼备”。这里的“德品不正,不讲信誉,自私自利,遇事先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豪无奉献精神,那么,在工作中也就很难卖力气去敬业,很难替别人着想,也就无法与人合作。现代企业在组织结构上是一个军事化的分工合作的集团,不是任何个人能完成所有部门和工种的工作的。因此,设计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切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能否与别人合作,特别是能否与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合作,往往是一个设计师能否成功的关键。俗话讲:“一个好汉三个帮”,在风格的魅力,在其周围聚拢着一大群心甘情愿地与同甘共苦的能人。目前,政治的稳定,经济的腾飞,服装业的发展为我们的设计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天时、地利”的大好环境和历史机遇,而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讲,关键在于“人和”这个因素的把握。“人和”的现代意义即在工作中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很好地与人合作,能承认他人的长处,能容人,会用人。 另外,在市场上与同行竞争时,也要堂堂正正,千万不要靠拆别人的台来抬高自己。“文人相径,”同行是冤家”这种过去小农经济时代的陋习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三、设计师的行为方式:会工作、会学习、会生活。 (1)工作积极主动,要全力投入,兴趣浓厚,体现主人翁精神。 (2)与公司和企业合作,把它当做你的客户,让他光顾你的才华,向他推荐你的概念。 (3)有敬业与团队精神,任何一个项目,都是通过团队共同的力量与完成实现地,用普通的方法使工艺方面达到最佳的效果。 (4)设计师艺术的创造者,又是服装人。自己高于他人,高于企业,所以为了事业,为了自己所干的这份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对本行业要有一种挚着的追求,创新探索的精神,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又苦中求乐,倍感幸福 (5)有较强的设计质量意思,较高的工作效率,“快、捷、勤、节、美”。 (6)应时刻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运作市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给企业至少要有一个安全感,减少冒险数。 (7)懂得推销自己,是一位很好的推销员,有计划有市场数据支持你的设计。要善于表达。多沟通思想。 (8)有准确地领悟能力,全面地统筹能力,充分的展示能力。 (9)懂服装市场以及品牌运作状况,懂得欣赏品牌的优势。向客户学习,因为他们代表一定的消费群体,相信他们的直觉,根据他们的意见,正确的分析,总结与判断。 (10)对市场要有了解,观察、分析、主导与开发的能力,(懂得看爆款,发现哪些好买,发现哪些还有开发的),深入市场,不能闭门选车,坐享其成,更不能意想天开。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有计划→严把关→下放工作→任务达标→整盘货的运作) (11)学会制作故事版(sfory body):为设计部内部团队沟通版,为市场配合版,设计师系列版:个人品牌,品牌系列版:市场品牌 (12)设计方案短频快,赢利高,艺术与实用相结合。(即学院派与市场派相结合)。 (13)掌握服装设计的六个基本条件:即who 什么人穿?when 什么时候穿?Where 什么场合穿?What 穿什么?Why 为什么这么穿?HOW 怎么样穿? (14)痛痛快快地工作,痛痛快快玩,愉愉快快的学习与生活。前卫、激情、自信、乐观、青春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师,优秀的品德是首要条件。 1、 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 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是服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当然,以前的设计大师也有个别不会画画的,但他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更杰出的表现。但有些人即使通过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和培训,仍然不能很好地用绘画方式表达设计意念的话,那将为自己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绘画基础才能通过设计的造型表现能力以绘画的形式准确地表达设计师的创作理念,另一方面在设计图的过程当中也更能体会到服装造型重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从而激发设计师的灵感。 20世纪初包豪斯曾经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特别是服装,本身就是人体的外部覆盖物,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设计师只有对人体比例结构有准确、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立体地表达人体之美,这是设计的基础。 2、丰富的想象力 独创性和想象力是服装设计师的翅膀,没有丰富想象力的设计师技能再好也只能称为工匠或裁缝,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设计市。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涉及本身就包含了创新、独特之意。自然界中的花鸟树木、我们身边的装饰器物/丰富的民族和民俗题材,音乐、舞蹈、诗歌、文学甚至现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和设计灵感。千百年来,服装的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创的精神才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贵财富。 在西方服装设计史上,那些备受瞩目的署名服装设计师们均以其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设计上出其巧思。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颇具影响力的意大利女设计师——夏波瑞莉竟将鞋子设计成帽子扣在头顶,将口袋设计成抽屉状,其丰富的想象力及形象幽默、大胆别致的设计风格备受后人推崇。 3、对款式、色彩和面料的掌握 服装的款式、色彩和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 服装的款式是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和部件细节造型,是设计变化的基础。外部轮廓造型由服装的长度和纬度构成,包括腰线、衣裙长度、肩部宽窄、下摆松度等要素。最常见的轮廓造型有“A"型、“X"型、T型、H型、O型等。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形成了服装的线条,并直接决定了款式的流行与否。部件细节的造型是指领型、袖型、口袋、裁剪结构甚至衣褶、拉练、扣子的设计。 服装的色彩变化是设计中最醒目的部分。服装的色彩最容易表达设计情怀,同时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火热的红、爽朗的黄、沉静的蓝、圣洁的摆、平实的灰、坚硬的黑,服装的每一种色彩都有着丰富的情感表征,给人以丰富的内涵联想。除此之外,色彩还有轻重、强弱、冷暖和软硬之感等,当然,色彩还可以让我们在味觉和嗅觉上浮想联翩。 熟练掌握和运用服装面料特质是以未成熟的设计师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设计师首先要体会面料的厚薄、软硬、光滑粗涩、立体平滑之间的差异,通过面料不同的悬垂感、光泽感、清透感、厚重感和不同的弹力、垂感等,来悉心体会其间风格和品牌的迥异,并在设计中加以灵活运用. 不同质地、肌理的面料完美搭配,更能显现设计师的艺术功底和品位。服装款式上的各种造型并不仅仅表现在设计图纸上,而是用各种不同的面料和裁剪技术共同达成的,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面料设计才会得心应手。 服装的款式、色彩和面料这三部分缺一不可,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对款式、色彩、面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一定程度能反映出一个设计师的审美情趣、品位和艺术功底。 4、对结构设计、裁剪和缝制的理解 对结构设计、裁剪技术的学习,也是服装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结构设计是款式设计的一部分,服装的各种造型其实就是通过裁剪和尺寸本身的变化来完成的。如果不懂面料、结构和裁剪,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要以为在公司里结构设计、裁剪是打版师傅的事情,只会画图、不懂打版的设计师肯定不是一个完美、成熟的设计师。不懂纸样和结构变化,设计就会不合理、不成熟,甚至无法实现。 学校里的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自己还不会打版,参加大赛的服装只能请师傅打版,但自己画的是一种效果,做出来完全走了型,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由此可见,打板本身直接决定了服装的造型和整体效果。20世纪里有许多大师都是直接从服装的裁剪和结构入手,并把这些作为十分重要的设计语言,如巴伦夏卡、朗曼、威奥内特、三本耀司等。仔系研究大师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服装的结构设计深富内涵、表现力独特,其深沉、含蓄而不张扬的风格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如果不精通裁剪和结构设计,我们对作品的欣赏只会停留于肤浅的表面,设计也只能是一个空架子、经不起推敲和考验。 缝制也是服装设计的关键,不懂的各种缝制技巧和方法,也会影响我们对结构设计和裁剪的学习。缝制的方式和效果本身也是设计的一部分,不同的缝制方式能产生不同的外观效果,甚至是特别的肌理效果。有的设计师借助“缝纫效果”作为设计语言来尝试新的效果,这种手法在诚意设计中非常普及。这就要求设计师要熟知服装行业中的各种加工设备及服装缝制专用机件,对针织、梭织的加工工艺了如指掌,才能在设计运用中得心应手. 5、对服装设计理论及历史的了解 服装设计的初级阶段是对一些基础技法和技能的掌握,而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设计的头脑和敏锐的创作思维,只掌握基础技能、能画漂亮的效果图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艺术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都开设有服饰理论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可以了解中外艺术史、设计史、服装史和服饰美学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设计思路,启发他们的设计灵感。 特别是学习中外服装发展史,其源远流长的服饰演变能为我们提供诸多的设计灵感,古埃及风格、古希腊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只有了解中西服装发展的历史,理解现代服饰的演变,才能在设计史立足于现代并预测未来。了解中西服装发展史的变化,也会使你更深地体会中西服饰的差异,市自己明白身为东方的服装设计师应该如何面对西方服饰、如何在设计中体现民族风格、如何在世界服饰舞台中赢得一席之地。

Ⅸ “三宅一生”的服装有什么特色

“三宅一生”的服装特色:

1、在造型上

他开创了服装设计上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借鉴东方制衣技术以及包裹缠绕的立体裁剪技术,在结构上任意挥洒,任马由缰,释放出无拘无束的创造力激情,往往令观者为之瞠目惊叹。

2、在服装材料的运用上

三宅一生也改变了高级时装及成衣一向平整光洁的定式,以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创造出各种肌理效果。

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服装上的禁忌。他使用任何可能与不可能的材料来织造布料,他是一位服装的冒险家,不断完善着自己前卫、大胆的设计形象。

三宅一生的概念:

在三宅一生的概念里,没有“时髦”二字,他希望做出大家穿得舒适而且可以理解的服装,他希望人们觉得:“太棒了,终于有这样的衣服了,但同时又觉得没什么,只是服装罢了。”

服装和人体的关系,是三宅一生设计衣服时考虑的重点。“我一直认为布料和身体之间的空间创造了服饰。”通过用心制作,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不规则的起伏空间,赋予衣物新颖自由的感觉,让穿他衣服的人从服装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却又表现独特的体形美。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宅一生

Ⅹ 服装设计都有哪些知识

服装设计定义顾名思义是设计服装款式的一种行业,当今世上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有很多,比如最着名的有cideal,夏奈尔。
“设计指的是计划、构想、设立方案,也含意象、作图、制型的意思。”服装设计过程“即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
但大多的服装设计师集中在法国、英国…在亚洲着名的服装设计师集中在日本,日本特别在八、九十年代甚至在二十一世纪初在服装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功,在中国建有很多的大型服装加工厂!
中国虽然也有很多的服装设计师,但大多成名度的范围只局限于中国本土之内!服装设计专业相关服装艺术设计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企事业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服装、服饰设计工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艺术设计培养要求: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与我国服装纺织工业发展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系统的服装和服饰设计的理论知识;了解服装眼用性能的测试方法,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服饰文化、掌握和利用现代国内外服装信息;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较强的工艺制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新成就、新发展;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在掌握外语工具方面,应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
服装艺术设计主要专业课程:中外服装史、中国民族服装史、服装造型工艺学、服装服饰设计基础、 时装画技法、发型与化妆、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工艺学、服装概论、计算机应用、服装眼用性能测试、服装设计、服饰设计等。
实践环节: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毕业生适宜在轻工、纺织、商业、外贸等部门的服装工厂或服装设计单位从事服装、服饰设计、研究工作,亦可从事服装、服饰设计的教学工作。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如何成为服装设计师要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一、要重视专业资料和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服装中再生服装的设计方法,尽管很实用,但从更高要求来看,它很难摆脱他人构思的影响,难以获得创新和超越。因此,我们需要更广泛地获取专业以外的各种信息,比如科技发展的成果、文化的发展动态、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以及存在于文学、哲学、音乐中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思潮和观念等,以此来拓宽知识面,增长见闻,博采众长,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进而产生更好的想法。
二、要善于在模仿中学习提高
模仿行为是高级生命共有的本性特征。记得美国心理学家称:作为人行为模式之一,模仿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模仿手段,从行为本身来看,应该算是一种抄袭,是创造的反义词,它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技术或能力有多好,但是,应该看到,许多成功的发明或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应该视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要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树立起自我的审美观
审美能力,也称“审美鉴赏力”。是指人们认识与评价美、美的事物与各种审美特征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作出审美分析和评价时所必须具备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设计师,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审美能力强的人,能迅速地发现美、捕捉住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东西,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去创造美和设计美。单凭一时感觉的灵性而缺少后天的艺术素养的培植,是难以形成非凡的才情底蕴的。
四、 要尽快让自己变得敏感起来
设计创作的最初灵感和线索往往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些事物看似平凡或者微不足道,但其中也许就蕴含着许多闪光之处,如果设计师对此熟视无睹,不能发现它们的存在,就不能及时地去捕捉它们和利用它们,那么,许多有用的设计素材就会失之交臂。
五、要尽快让自己变得时尚起来
虽然,有时时尚的东西不见得都好、都美,但设计师必须要有接纳的胸怀,对待新观念、新现象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要学会把自己放进去,去接受,去思考,这样才可能使设计作品能与时代同步,甚至引领时尚。
六、要主动为自己创造实践的机会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有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
七、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作为设计师,必须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注意锻炼和培养,并努力使之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这对今后开展工作会十分有益
1、从学习画人体开始熟悉人体
2、学习了人体画后就学习基本的色彩关系
3、开始学习一些服装专业的知识,从画款式图开始
4、经过上述学习,基本掌握了人体、色彩、款式,下面进行人体着衣的效果图学习。
5、推荐〈经典美国时装画技法〉基础篇和提高篇两本,按照上面的课程进行练习,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熟练地绘画时装画。
6、学习一些制版方面的内容,确保自己知道自己设计的服装的工艺
下面推荐部分比较有用的书籍:
余强着 服装设计概论 第一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
庞琦着 服装色彩 第一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9
徐雯着 服饰图案基础 第一版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2.6
李丽婷着 色彩构成 第一版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1.10
苏石民 包昌法 李青着 服装结构设计 第一版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3
朱秀丽 鲍卫青着 服装制作工艺 第一版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3
(日)文化服装学院 范树林 文家琴译 文化服装讲座-原理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4
王受之着 世界服装史 第一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
成为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
第一:对服装有较高的造诣,把握流行敏锐力洞察力强!
第二:适合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高!
第三:好的设计师能独力完成从一套创作设计到成衣的打板制作流程!
第四:对面料熟识,能用不同方式进行组合搭配!
第五 :拥有一个舒适并有想象空间的工作环境!
服装设计师首先要热爱艺术、把握流行,再次要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扎实地绘画功底。又要有一种理想——创造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希望美梦成真,敢为人先的时尚理念,是时尚的探险者、弄潮儿,对服装情有独钟,对普通的面、辅料有一种独特的欣赏。
那么做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应具备哪些技能,应掌握哪些知识呢?有人认为,服装设计很简单,翻翻画报、杂志,这儿找一个领子,哪儿找一只袖子,东拼西凑,如此而已;有的人则认为只要会做衣服就可以搞服装设计了;还有人认为只要会画时装画,就可以当设计师了。事实上,第一种“设计师”的作品往往是各种毫无关联的服饰部件堆砌在一起的“大杂烩”;第二种“设计师”往往被束缚于自己那一点制作工艺技能中,无法应变于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第三种“设计师”往往只会画作品,由于不大懂如何才能做出来,所以,画的作品中无法实现的居多。可见以上三种观点均有些偏颇。
搞服装设计要经常借鉴前人的成功之作,要从优秀的作品汲取营养和设计灵感,但绝不等于拼凑和照搬。裁剪、制作技术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基础,是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但并不等于学会裁剪和制作衣服就是学会设计了,正像学会演奏钢琴的技巧并不等于会作曲,学会砌墙并不等于会建筑设计一样。会画时装画只是掌握了一种表达设计意图的工具而已。从上述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画设计图仅仅是设计的开始。不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只会“纸上谈兵”者,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事实上,现在只会画时装画的“设计师”是找不到工作的。
但是,上述三种观点分别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服装设计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设计师的知识结构1、借鉴的本领
原始借鉴又称模仿,如:虔诚地模仿(敬畏他人)、竞争地模仿(超人一等)、忧虑地模仿(与别人相同而不落伍,过时)、三位一体地模仿:直接模仿(小孩模仿大人,猴子学吸烟)、间接模仿(积累、总结、比较、记忆等)、创造性模仿(取优创新、批叛的继承)。其实服装设计就是敢为人先的创造与发明、大胆设计、大胆改造,大胆实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科技的全过程。
服装设计的构思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在头脑中进行样式的选择。设计是一种创造,但不是发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设计是不存在的。因此,设计就必须要借鉴前人。
服装设计更是如此,因为服装的变迁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每一种服装都处于人类服装文化史的变迁途中,都是承前启后的。要借鉴前人,就必须虚心地学习和研究前人的成就和经验。就服装设计来讲,首先必须学习的是服装史,因为要想在设计中准确地把握现在的流行,就必须了解服装过去的变迁过程,掌握变迁规律。要想在设计中超越前人,就必须先学习前人的历史经验和传统技巧。不仅要学习中国服装史,而且还要学习西方的服装史,还要研究世界各地现存的民族服装。特别是对我们中国人来讲,为了在设计上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真正与国际接轨,不仅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更要花力气去了解西方服装的变迁经过(因为现在国际服装的流行与西方服装的变迁一脉相承)。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国际流行,在吸收和借鉴时,才会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和抄袭。
另外,借鉴还要注意广度,除了古今中外的服装文化外,其他领域也要尽量去涉猎和学习。因为服装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又是复合型的,既要能把握当时当地的历史潮流和市场变化,又要对自己和竞争对手的实力了如指掌,还要有能力和实力组织生产,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设计师要有广博的修养和丰富的经历,要热爱生活,对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要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样在设计构思时,才能广开思路,广泛借鉴。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设计出高于前人的作品。这就是借鉴的重要性。
2、 设计的能力
预测→收集信息→策划→开发计划→设计与制作→销售→信息反馈→总结。(往返进行)设计是一种造物的过程,有了好的构思后,接着就是如何来完成和实现这个构思,把设计构思画在纸上,不能说是设计的完成,那仅仅是设计的开始。服装设计效果图是设计构思的视觉性表达手段之一,而这个设计构思能否实现,还有待于运用具体的衣料,通过一定技巧的裁剪、制作工艺来探索其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作为设计师,如果衣料的性能、裁剪方法和制作技术等实际操作技能一无所知的话,其构思肯定是不着边际的,经常看到许多设计效果图画得挺美,但实际上不可能做出来的,或者即使勉强做出来也无法穿用(或因没有考虑开口而穿不进去,或穿上根本动不了,迈不开步,抬不起胳膊,弯不下腰)。
可见,掌握裁、制作的基本技能对于设计师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必不可少。事实上,许多设计的技巧,设计的感觉,不在纸面上,而在实际制板、裁剪和缝制的过程中。服装上所谓的“线条”和“造型”,也绝不是纸面上的线和形,而是立体上的三维空间中的线和形,这种感觉只有在三维空间的实际训练中才能提高。无论是巴黎的高级时装设计师,还是一般成衣企业的设计师,除了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外,主要是在立体的衣服造型上来把握设计的。因此,无论是巴黎的高级时装店协会附属服装学校,还是纽约的FIT(纽约时装工科学院)以及日本的文化服装学院,在培养设计人才时,制板、裁剪和制作技术都是学员们必修的一门主要课程。
3、深厚的艺术造诣
服装设计即是一种产品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因此,广泛的艺术修养对于服装设计师就显得至关重要。曾被誉为“时装之王”的法国高级时装设计大师克里斯羌�6�1迪奥尔就是具备了建筑、绘画、音乐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位时装界的巨匠,他的弟子伊夫�6�1圣�6�1洛朗也是一位艺术才华横溢的天才,从圣�6�1洛朗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设计灵感来源之广,可以感受到当代艺术大师们的影响:热情奔放的西班牙风格,华美多姿的俄罗斯情调,单纯豪放的非洲风格,端庄鲜明的中国风格,还有那古典味浓郁的委拉斯凯兹式的婚礼服、色彩明朗的毕加索风格,简洁明快的蒙德里安冷抽象艺术和波普艺术等,都在其作品中有着独特的运用和发挥。现在活跃于国际时装舞台上的设计大师三宅一生、戈尔齐埃、谬葛莱等,也都是一些艺术才华出众的艺术家。深厚的艺术造诣决定了设计师们无穷的创造力。
4、丰富的市场经验,如:面、辅料市场:本地区内、外面料与辅料的市场。
资料信息市场:时装信息、流行趋势、设计师手稿资料。成衣市场:品牌、批发与零售。服饰市场:首饰、配饰、美容护肤等。生产一线市场:制作、洗水、制衣、整染、印花等。
作为一种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效果的优劣不是靠某位专家来评说的,而是由市场来检验的。因此,设计师如果对自己所服务的目标市场一无所知,那将非常危险,因为其设计投产后很可能不被市场认可而造成积压,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之倒闭。设计师应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但这并不等于无视市场的需求。设计师与画家不同,不能孤芳自赏,一定要时刻注意把握市场的新动向,在保持自己的设计风格的基础上,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每个细部都经营到位,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
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是服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当然,以前的设计大师也有个别不会画画的,但他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更杰出的表现。但有些人即使通过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和培训,仍然不能很好地用绘画方式表达设计意念的话,那将为自己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绘画基础才能通过设计的造型表现能力以绘画的形式准确地表达设计师的创作理念,另一方面在设计图的过程当中也更能体会到服装造型重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从而激发设计师的灵感。
20世纪初包豪斯曾经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特别是服装,本身就是人体的外部覆盖物,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设计师只有对人体比例结构有准确、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立体地表达人体之美,这是设计的基础。
2、丰富的想象力
独创性和想象力是服装设计师的翅膀,没有丰富想象力的设计师技能再好也只能称为工匠或裁缝,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设计市。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涉及本身就包含了创新、独特之意。自然界中的花鸟树木、我们身边的装饰器物/丰富的民族和民俗题材,音乐、舞蹈、诗歌、文学甚至现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和设计灵感。千百年来,服装的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创的精神才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贵财富。
在西方服装设计史上,那些备受瞩目的署名服装设计师们均以其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设计上出其巧思。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颇具影响力的意大利女设计师——夏波瑞莉竟将鞋子设计成帽子扣在头顶,将口袋设计成抽屉状,其丰富的想象力及形象幽默、大胆别致的设计风格备受后人推崇。
3、对款式、色彩和面料的掌握
服装的款式、色彩和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
服装的款式是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和部件细节造型,是设计变化的基础。外部轮廓造型由服装的长度和纬度构成,包括腰线、衣裙长度、肩部宽窄、下摆松度等要素。最常见的轮廓造型有“A"型、“X"型、T型、H型、O型等。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形成了服装的线条,并直接决定了款式的流行与否。部件细节的造型是指领型、袖型、口袋、裁剪结构甚至衣褶、拉练、扣子的设计。
服装的色彩变化是设计中最醒目的部分。服装的色彩最容易表达设计情怀,同时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火热的红、爽朗的黄、沉静的蓝、圣洁的摆、平实的灰、坚硬的黑,服装的每一种色彩都有着丰富的情感表征,给人以丰富的内涵联想。除此之外,色彩还有轻重、强弱、冷暖和软硬之感等,当然,色彩还可以让我们在味觉和嗅觉上浮想联翩。
熟练掌握和运用服装面料特质是以未成熟的设计师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设计师首先要体会面料的厚薄、软硬、光滑粗涩、立体平滑之间的差异,通过面料不同的悬垂感、光泽感、清透感、厚重感和不同的弹力、垂感等,来悉心体会其间风格和品牌的迥异,并在设计中加以灵活运用.
不同质地、肌理的面料完美搭配,更能显现设计师的艺术功底和品位。服装款式上的各种造型并不仅仅表现在设计图纸上,而是用各种不同的面料和裁剪技术共同达成的,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面料设计才会得心应手。
服装的款式、色彩和面料这三部分缺一不可,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对款式、色彩、面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一定程度能反映出一个设计师的审美情趣、品位和艺术功底。
4、对结构设计、裁剪和缝制的理解
对结构设计、裁剪技术的学习,也是服装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结构设计是款式设计的一部分,服装的各种造型其实就是通过裁剪和尺寸本身的变化来完成的。如果不懂面料、结构和裁剪,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要以为在公司里结构设计、裁剪是打版师傅的事情,只会画图、不懂打版的设计师肯定不是一个完美、成熟的设计师。不懂纸样和结构变化,设计就会不合理、不成熟,甚至无法实现。
学校里的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自己还不会打版,参加大赛的服装只能请师傅打版,但自己画的是一种效果,做出来完全走了型,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由此可见,打板本身直接决定了服装的造型和整体效果。20世纪里有许多大师都是直接从服装的裁剪和结构入手,并把这些作为十分重要的设计语言,如巴伦夏卡、朗曼、威奥内特、三本耀司等。仔系研究大师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服装的结构设计深富内涵、表现力独特,其深沉、含蓄而不张扬的风格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如果不精通裁剪和结构设计,我们对作品的欣赏只会停留于肤浅的表面,设计也只能是一个空架子、经不起推敲和考验。
缝制也是服装设计的关键,不懂的各种缝制技巧和方法,也会影响我们对结构设计和裁剪的学习。缝制的方式和效果本身也是设计的一部分,不同的缝制方式能产生不同的外观效果,甚至是特别的肌理效果。有的设计师借助“缝纫效果”作为设计语言来尝试新的效果,这种手法在诚意设计中非常普及。这就要求设计师要熟知服装行业中的各种加工设备及服装缝制专用机件,对针织、梭织的加工工艺了如指掌,才能在设计运用中得心应手.
5、对服装设计理论及历史的了解
服装设计的初级阶段是对一些基础技法和技能的掌握,而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设计的头脑和敏锐的创作思维,只掌握基础技能、能画漂亮的效果图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艺术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都开设有服饰理论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可以了解中外艺术史、设计史、服装史和服饰美学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设计思路,启发他们的设计灵感。
特别是学习中外服装发展史,其源远流长的服饰演变能为我们提供诸多的设计灵感,古埃及风格、古希腊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只有了解中西服装发展的历史,理解现代服饰的演变,才能在设计史立足于现代并预测未来。了解中西服装发展史的变化,也会使你更深地体会中西服饰的差异,市自己明白身为东方的服装设计师应该如何面对西方服饰、如何在设计中体现民族风格、如何在世界服饰舞台中赢得一席之地。
6、对20世纪服装发展史和大师风格的掌握
了解和掌握2世纪服装发展史及大师的风格是成为服装设计师的一条快捷之路。从20世纪初期的CHANNEL到本世纪初的加里亚诺,每一位设计大师都为我们在服装史上留下了恒美的一笔:20、30年代优雅浪漫的低腰露背装;50年代典雅富贵的高级时装;60、70年代叛逆怪异的嬉皮士/朋克服饰;80年代宽肩、松身男性化职业女装;90年代型甘迷人的蕾丝、透视服饰……只有深入学习20世纪服装的发展历史,才能理解那个时代大师们的设计风格和艺术表现,从而借鉴到自己的服装设计当中。
20世纪80至90年代,德国的设计大师卡尔�6�1拉格费尔任CHANNEL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为了扭转CHANNEL公司当时的困境、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卡尔�6�1拉格费尔首先从熟悉夏耐尔品牌的设计风格开始着手,以致于对CHANNEL几十年历史中的每一个款式,他都可以一边默写一款一边讲解。在充分了解CHANNEL风格和设计历史之后,卡尔�6�1拉格费尔一改CHANNEL套装的沉闷和单调,推出了90年代粉彩、性感的CHANNEL套装,使CHANNEL服饰重振旗鼓,再次赢得年轻女性的喜爱,从而恢复了CHANNEL品牌往日的活力。
可见,每一位设计师都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方能使设计的作品获得认可和成功。
7、了解市场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
一名成功的设计师首先应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要根据企业的品牌定位规范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路线。卡尔�6�1拉格费尔曾同时兼任夏耐尔、芬蒂、克罗耶等三家国际着名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在为每个品牌策划设计时,都以该品牌的定位为准则,张扬了3种不同品牌风格,被誉为“天才设计师”。
服装设计师最终要在市场中体现其价值。只有真正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掌握真正的市场流行(而不是时装杂志上颁布的理性趋势)。并将设计与工艺构成完美的结合,配合适当的行销途径,将服装通过销售转化为商品被消费者接受,真正体现其价值,才算成功完成了服装设计的全部过程。
刚刚跨出学校大门的青年设计师和成熟的服装设计师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前者对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经验不足。作为新手的你,在临近毕业或毕业之后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各项工作,包括品牌的风格、市场定位、竞争品牌的概况、每季不同定位的服装设计风格的转变、不同城市流行的差异、所针对消费群对时尚和流行的接受能力等,还要清楚应该何时推出新产品、如何推出、以何种价格推出等问题,经过这些实践和经历,你才能成为服装设计一名“熟手”。
作为培养服装专业人才的服装院校应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开门办学。设计师可以与企业界和,教学更要与企业结合,与市场和品牌结合,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人将所执教的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服装专业第四年的设计课程做了很大的调整,课上的内容完全是服装公司设计师的工作要求,从品牌调研、定位分析、设计计划书到款式推出、价格定位、营销方案的提出等等方面,使同学们提前熟悉服装公司的每个工作细节,将学生毕业后参加社会工作时所面临的“磨合期”提前在学校来完成,这样做能使学生在毕业时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为大多数企业欢迎。
同时,设计师作为一种时尚的职业为大多数人所向往,设计师与企业的签约、各种发布会和博览会的讯息更是倍受媒体关注。但是在这种繁荣的背后,也导致一些青年设计师有一些误解,认为这是服装设计师成功的唯一途径,认为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做时装秀,站在T型台上手捧鲜花接受祝贺。其实,设计师的工作更多时候要紧盯市场变化、不断研究和预测市场流行,准确地把握公司品牌的定位和风格,因为,他们关系到整个服装公司的前途与发展,甚至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