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描写杏花的古诗100首
1、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北寇准《柳》
2、云阙朝回尘骑合,杏花春尽曲江闲。怜君虽在城中住,不隔人家便是山。——元稹《题李十一修行里居壁》
3、衡门一别梦难稀,人欲归时不得归。长忆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吴融《忆街西所居》
4、月帔飘飖摘杏花,相邀洞口劝流霞。半酣乍奏云和曲,疑是龟山阿母家。——权德舆《戏赠张炼师》
5、曲江春半日迟迟,正是王孙怅望时。杏花落尽不归去,江上东风吹柳丝。——温庭筠《长安春晚二首》
6、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刘彤《临江仙》
7、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裴回。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白居易《重寻杏园》
8、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宋宋·曹组《小重山》
9、谢恩新入凤凰城,乱定相逢合眼明。千万求方好将息,杏花寒食的同行。——王建《留别张广文》
10、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日暮不辞停五马,鸳鸯飞去绿江空。——羊士谔《野望二首》
11、薄薄春云笼皓月,杏花满地堆香雪。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阕。——刘兼《春夜》
12、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北宋·寇准《江南春》
1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绝句》
15、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几时重会鸳鸯侣,月下吹笙和彩鸾。——唐彦谦《无题十首》
16、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宋·曹组《小重山》
17、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晏殊《临江仙》
1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9、春光深处曲江西,八座风流信马蹄。鹤发杏花相映好,羡君终日醉如泥。——权德舆《酬赵尚书杏园花下醉后见寄》
20、曲江院里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张籍《哭孟寂》
2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南宋·陈与义《临江仙》
22、和烟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连灞桥。撩乱春风耐寒令,到头赢得杏花娇。——郑谷《小桃》
23、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李商隐《日日》
2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5、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宋·韩元吉《好事近》
26、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宋·刘彤《临江仙》
27、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憔悴去。零落不堪。——唐·杜牧《杏园》
2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
29、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张籍《寻仙》
30、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宋宋·晏殊《临江仙》
31、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唐·温庭筠《菩萨蛮》
32、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杜牧《寓言》
33、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近》
34、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唐·吴融《杏花》
35、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36、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戴叔伦《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
37、白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北晏几道《浣溪沙》
38、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南宋·范成大《忆秦娥》
39、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杏花开与槐花落,愁去愁来过几年。——李频《述怀》
40、只去长安六日期,多应及得杏花时。春明门外谁相待,不梦闲人梦酒卮。——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41、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韩偓《寒食夜》
42、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储光羲《钓鱼湾》
43、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范成大《忆秦娥》
44、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韦应物《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
45、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韦庄《闻春鸟》
46、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47、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宋晏殊《临江仙》
48、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温庭筠《菩萨蛮》
49、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南陈与义《临江仙》
50、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日日》
51、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北欧阳修《田家》
52、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温庭筠《杨柳八首》
53、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韩偓《寒食夜有寄》
54、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李贺《恼公》
55、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唐·杜牧《杏园》
56、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日暮不辞停五马,鸳鸯飞去绿江空。——羊士谔《野望二首》
57、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绡。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吴融《杏花》
58、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几时重会鸳鸯侣,月下吹笙和彩鸾。——唐彦谦《无题十首》
59、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60、芳树春融绛蜡凝,春风寂寞掩柴荆。画眉卢女娇无奈,龋齿孙娘笑不成。已怕宿妆添蝶粉,更堪暖蕊闹蜂声。一般疏影黄昏月,独爱寒梅恐未平。——元好问《杏花》
61、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晴怜断雁侵云去,暖见酰鸡傍酒来。箭发尚忧杨叶远,愁生只恐杏花开。曲江春浅人游少,尽日看山醉独回。——卢肇《射策后作》
62、溪水东流日转西,杏花零落草萋迷。山翁既醒已然醉,野鸟如歌复似啼。六代寝陵埋国媛,五陵车马斗家姬。邻东谢却看花伴,陌上无心手共携。——唐寅《落花图咏》
63、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64、扬子澄江映晚霞,柳条垂岸一千家。主人留客江边宿,十月繁霜见杏花。——刘商《白沙宿窦常宅观妓》
65、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司空图《故乡杏花》
66、杏花燕月人俱远,枫叶吴霜思独悬。——王鏊《送杨尚䌹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其四·全卿》
67、细雨蒙蒙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温庭筠《春日雨》
68、贡禹怀书日,张衡作赋辰。杏花开凤轸,菖叶布龙鳞。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李峤《田》
69、蓓蕾枝梢血点乾,粉红腮颊露春寒。不禁烟雨轻欺着,只好亭台爱惜看。隈柳帝桃斜欲坠,等莺期蝶猛成团。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端。——林逋《杏花》
70、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吴文英《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71、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争忍扫成堆。残春未必多烟雨,泪滴闲阶长绿苔。——郑谷《相和歌辞·长门怨》
72、东望青天周与秦,杏花榆叶故园春。野寺一倾寒食酒,晚来风景重愁人。——张祎《巴州寒食晚眺》
73、眼前何事不伤神,忍向江头更弄春。桂树既能欺贱子,杏花争肯采闲人。麻衣未掉浑身雪,皂盖难遮满面尘。珍重列星相借问,嵇康慵病也天真。——李山甫《下第卧疾卢员外召游曲江》
74、莫倦寻春去,都无百日游。更堪正月过,已是一分休。泉暖声才出,云寒势未收。晚来重作雪,翻为杏花愁。——李建勋《正月晦日》
75、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张籍《古苑杏花》
76、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自太憨生。——元好问《杏花杂诗》
77、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韩偓《寒食夜有寄》
78、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苏轼《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79、谢恩新入凤凰城,乱定相逢合眼明。千万求方好将息,杏花寒食的同行。——王建《留别张广文》
80、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杨凭《长安春夜宿开元观》
81、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82、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白居易《南湖早春》
83、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吴融《杏花》
84、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司空图《故乡杏花》
85、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戴叔伦《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
86、小树嫣然一两枝,晴醇雨醉忽相宜。绝怜欲白仍红处,政是微开半吐时。得幸东风无与对,主张春色郠还谁。海棠秾丽梅花淡,匹似渠侬别样奇。——杨万里《郡圃杏花》
87、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吴融《途中见杏花》
88、春草芊芊晴扫烟,宫城大锦红殷鲜。海日初融照仙掌,淮王小队缨铃响。猎猎东风焰赤旗,画神金甲葱龙网。钜公步辇迎句芒,复道扫尘燕彗长。豹尾竿前赵飞燕,柳风吹尽眉间黄。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莺啭游丝起。宝马摇环万骑归,恩光暗入帘栊里。——温庭筠《汉皇迎春词》
89、欲寻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阴不得游。寂寞西园风雨里,杏花比客更多愁。——高启《期诸友看范园杏花风雨不果》
90、昨日朝天过紫微,醮坛风冷杏花稀。碧桃泥我传消息,何事人间更不归。——建业卜者《题紫微观》
91、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92、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93、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凝晖阁。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着罗幕。曲阑伏槛金麒麟,沙苑芳郊连翠茵。厩马何能啮芳草,路人不敢随流尘。——温庭筠《阳春曲》
94、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95、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
96、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杨万里《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
97、刘超游召郄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黄滔《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
98、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陈子龙《山花子·杨柳凄迷晓雾中》
99、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100、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晏几道《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⑵ 形容很生气的诗词
1、《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2、《兵车行》
唐代: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译文:大路上车轮滚滚,战马嘶叫,出征的青年弓箭挂在腰间。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
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
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你没看见,在那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白骨遍野无人收。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凄厉地发出啾啾的哭叫声。
3、《春怨》
唐代: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译文: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4、《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文: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5、《梦江南·千万恨》
唐代: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译文: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⑶ 中国古代英雄故事有哪些
1.蒙恬破匈奴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5](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
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2.霍去病、卫青远征匈奴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1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
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 匈奴最远的一次。
3.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着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4.郑成功收复台湾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5.岳飞抗金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三年(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3)陈子龙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蒙恬早筝传说
汉代应劭着《风俗通》记载:“仅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后人根据这段文字,又有如下说法:“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加十三弦。”
西晋傅玄驳斥这种说法,见《筝赋》序:“筝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圆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似十二。设之则四象存,之则五音发。体合法度,节究哀乐,斯乃仁智之器也,岂亡国之臣所能开思运巧哉,或以为蒙恬所造,非也。”
蒙恬为秦国大将,傅玄用“亡国之臣无法创造乐器”的阴阳五行论调,似嫌勉强。《旧唐书·音乐志》也称筝非蒙恬所造:“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制与同而弦少。”在中国的第一部纪传通史的《史记·蒙恬列传》中并没有蒙恬造筝的记载。
而《风俗通》的说法也仅用疑问的口吻说蒙恬造筝,一件乐器若出现在史籍上,其必已经流传一时间了,很可能记史者将此乐器的创造记为当时某领导者之功,或者蒙恬为了适应自己的戎马生活,将筝改制为瑟。
⑷ 特殊身份 甄子丹 服装赞助商都有什么
izzue 香港的一个品牌,特殊身份拍摄的比较早,那几件衣服已经过季,再难买到了!
⑸ 我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话,让人一听就想落泪的
甲戌年九月二十日巳刻,秦余山人俟斋遗属,付寡媳华氏,临危之笔。
这是清初明末遗民徐枋的绝笔。
文中的甲戌年是指清康熙三十三年,即公元1694年。此时距离崇祯帝自缢已经过去50年,距离1662年永历帝被杀已经过去32年,距离1683年最后一个奉明朝正朔的政权明郑灭亡已经过去11年。
文中的俟斋、秦余山人是徐枋的号,号也就是中国古代人在名、字之外的自称。
写下绝笔的时候,徐枋已经73岁,他的家族亲属已经消亡殆尽,只有儿媳华氏和年仅四岁的孙子徐夏官陪伴在身边,在徐枋去世后,华氏和徐夏官在之后也相继去世,徐枋的直系血脉断绝。
去世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徐枋写下绝笔后去世,家族之中只有儿媳华氏,以及孙子徐夏官存活,好友杨震百以及外出未归的弟子潘耒作为托孤之人。由于徐氏家族因为1661年清朝清查税收的事情和徐枋闹翻,拒绝徐枋进入祖宗的墓地。儿媳华氏一方面拒绝了江苏巡抚宋荦的捐款,一方面想要卖掉草堂埋葬徐枋,但是被潘耒阻止。
潘耒自身为徐枋寻找葬费。而周茂藻也在遗民中为徐枋募捐,但是大家都很穷,都筹集不到经费,最后是徐枋的好友遗民戴易卖字得到了40多金,随后潘耒筹集了70多金,买下了一块地得以安葬徐枋,此后戴易再度卖字筹集30多金种植松柏,徐枋的葬礼才得以成型。
至于华氏和徐夏官在徐枋去世后困难重重,最终也相继去世。
徐枋的绝笔之所以让人感慨万千以至于潸然泪下,是因为徐枋的一生正是中国历史上气节的象征,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无数的士人,武将,王公贵族为了荣华富贵而丑态百出,诸如洪承畴、吴三桂之流不惜充当汉奸,挥舞屠刀砍杀本族人民为满族统治者效力。但是却有一批士人为民族精神与满清统治者相抗争,他们目睹先进的文明地区被屠戮压迫,从而奋起与满清统治者相抗衡。徐枋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中国士人精神的一个体现,这些儒家士人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个道理:什么叫操守。
作为一名明朝的“孤臣孽子”,反对“民族融合”的士人,徐枋的一生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在历史留下的只有自己的操守和气节,以及名望。
⑹ 虞诩的历史评价
马棱:“君儒者,当谋谟庙堂。“
孙程:”司隶校尉虞诩为陛下尽忠。“
范晔:“①先零扰疆,邓、崔弃凉。诩、燮令图,再全金方。” ”②若李固、周举之渊谟弘深,左雄、黄琼之政事贞固,桓焉、杨厚以儒学进,崔瑗、马融以文章显,吴祐、苏章、种暠、栾巴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诩将帅之宏规,王龚、张皓虚心以推士,张纲、杜乔直道以纠违,郎顗阴阳详密,张衡机术特妙,东京之士,于兹盛焉。“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杜预),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于内,功后成于外。”
张预:”孙子曰:‘强弱形也。’诩增灶示强,而羌不敢逼。又曰:‘形人而我无形。’诩贸易衣服,而羌不知其数是也。“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黄彭年:“韩信背水而结阵,虞诩增灶以惧贼,檀道济量沙以全军,此不可穷也。”
蔡东藩:”①不经盘错不成材,功业都从患难来;试读升卿虞氏传,一回叹赏一惊猜。“ ”②虞诩为国宣猷,保全西土,邓骘反视若仇敌,徙治朝歌,非诩之智能平贼,则陷谋士于群贼之中,天下皆引以为戒,不敢复闻朝廷事矣。“ ”③一呼已破群羌胆,百变尤奇太守谋。“ ”④虞诩增灶,千古称奇,厥后之奇谋迭出,更见智能。自永初元年,羌人为乱,连扰至十余年,将士络绎,不绝于途,求一谋略如虞诩,不可再得,汉亦可谓无人,而诩之名乃益盛。谁谓白面书生,不可与语行军哉?“
⑺ 《特殊身份》演员表
《特殊身份》演员表:甄子丹、景甜、安志杰、张涵予、郑中基、邹兆龙。
《特殊身份》是由霍耀良拍摄,甄子丹、景甜、安志杰、张涵予、郑中基、邹兆龙等人主演的现代题材的时尚动作片。讲述了卧底警察陈子龙在卧底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影片于2013年10月18日上映,首日票房2100万,次日票房2500万,首周末票房近7000万。
影评
影片的“神级剪辑”让人哭笑不得,几句话一交代,镜头一暗,转下一场景,充斥全片的是“雷死人不偿命”的台词和漏洞百出的剧情。大部分时间都在炮制动作场面,一切用拳头说话,剧情非常潦草,剧中关于古惑仔,没有新意。
演员阵容不算差,但是安排很不合理,只有甄子丹一个人“在战斗”,反派安志杰除了跟甄子丹比划两下子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戏份儿,刻画不够深入,张涵予只是客串跑来跑去的龙套角色,郑中基、邹兆龙戏份太少,至于景甜,她每次出现化妆都把她化成最美,电影不是“相亲”,再靓也没用,倒是她的功夫确实练得不错。
⑻ 智囊知微 文言文翻译
“智囊知微”的故事的翻译:
夏翁是江阴县的大族人家,曾经坐船经过市桥,有一个人挑着粪倒入他的船里,溅到了夏翁的衣裳,然而此人还是旧相识来的。他的僮仆很生气,想去教训他,但是夏翁说:“这是因为他不知情,如果知道是我,什么会冒犯我呢?”然后就用用好话把他打发走了。回家后,夏翁翻阅债务帐册查索,原来这个人欠了他们家三十两钱,最后无法偿还,想借此求死。夏翁因此撕毁契券,干脆不要他还。长洲尤翁开钱庄营生,年末,听到门外有吵闹声,出门一看,原来是邻居。 管理典当的职员上前对尤翁诉说:“这个人拿衣服来典押借钱,现在却空手前来赎取,而且出口骂人,有这种道理吗?”此人还是一副骠悍不驯的样子。 尤翁慢慢地告诉他说:“我知道你的心意,不过是为新年打算而已,这种小事有必要在这里争吵吗?随后就命家人检查他原来抵押的物品,清点出来一共有四、五件衣服。尤翁指着棉衣道:“这件是御寒之物,不可少的。”又指着长袍道:“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不是急需的衣物,自然可以留在这里。”这个人拿了两件衣服,默默地离开了。但是当夜竟然死在别人家,官司打了一年。原来这个人负债太多,自行服毒后在没有发作前,打算以此讹诈他人钱财,心想尤翁有钱,好做讹诈的念头。之后事情暴露了,又转移到别人家去。有人问尤翁为什么事先知道而强忍着,尤翁说:“凡是别人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的事情,一定有他的理由。小事不能忍,灾祸立刻降临。”人人都佩服他的见识。
⑼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
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