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臭椿长什么样
树看上去和香椿树差不多,就是叶片是单数,香椿树的叶片是双数的。你看看臭椿
㈡ 臭椿的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平滑而有直纹;嫩枝有髓,幼时被黄色或黄褐色柔毛,后脱落。
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40-60厘米,叶柄长7-13厘米,有小叶13-27;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长7-13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截形或稍圆,两侧各具1或2个粗锯齿,齿背有腺体1个,叶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柔碎后具臭味。
圆锥花序长10-30厘米;花淡绿色,花梗长1-2.5毫米;萼片5,覆瓦状排列,裂片长0.5-1毫米;花瓣5,长2-2.5毫米,基部两侧被硬粗毛;雄蕊10,花丝基部密被硬粗毛,雄花中的花丝长于花瓣,雌花中的花丝短于花瓣;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心皮5,花柱粘合,柱头5裂。
翅果长椭圆形,长3-4.5厘米,宽1-1.2厘米;种子位于翅的中间,扁圆形。花期4-5月,果期8-10月。
㈢ 香椿长什么样子
香椿小叶16-20,对生或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9-1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一侧圆形;
另一侧楔形,不对称,边全缘或有疏离的小锯齿,两面均无毛,无斑点,背面常呈粉绿色,侧脉每边18-24条,平展,与中脉几成直角开出,背面略凸起;小叶柄长5-10毫米。
圆锥花序与叶等长或更长,被稀疏的锈色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聚伞花序生于短的小枝上,多花;花长4-5毫米,具短花梗;花萼5齿裂或浅波状,外面被柔毛,且有睫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
(3)臭椿长什么样子最好有图片扩展阅读:
生长环境
香椿喜温,适宜在平均气温8—10℃的地区栽培,抗寒能力随苗树龄的增加而提高。用种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冻。
香椿喜光,较耐湿,适宜生长于河边、宅院周围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为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5.5—8.0。
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东北自辽宁南部,西至甘肃,北起内蒙古南部,南到广东广西,西南至云南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山东,河南,河北栽植最多。
㈣ 农村常见的臭椿树,被人们称为“树王”,有什么样的用途
我们家的臭椿树叫香椿树,香椿树是两个不同的树种,香椿可以吃嫩芽,没有人吃过香椿的嫩芽,因为叶子的底部会发出臭味。臭椿树会爬上一种独特的昆虫,叫做“花大姐” ,每年六月和七月,它喜欢吸臭椿树的汁液。
过去,那里既有我的老院子,也有我叔叔的老院子,水果就是那种豆荚一样的大嘟嘟,吹风的声音,晚上睡在房子里知道没有风。以前的乡村木匠研究过臭椿。臭椿树可以用作门。很久以前,乡下房子的门是用臭椿树做的。据说推门的时候会发出声响,就像臭椿树的果荚一样,但是不可靠,俗话说,流水不会腐蚀门,老式的木门框和门,没有铰链和轴承,都是靠木门框和木门框开关,怎么可能没有声响?破旧的木门吱吱作响。
然后因为材料比较直,也可以做床,床的支撑和床的母亲可以使用臭椿树,可以睡几代都不会坏,也很少被昆虫吃,雕刻上传统的节日图案,如喜鹊,寿桃等。由于臭椿具有很强的抗烟性,并能抵抗许多工业有毒物质的排放,因此可以在工矿区种植。当然,它也是美化环境的树种。它可以作为行道树栽培和欣赏,叶子和翅果都很漂亮。
但是,很容易打电话给姐姐,姐姐就像臭椿树的汁液,会在臭椿树上产卵,很多人也很讨厌,因为姐姐会分泌一种粘性物质,在地上很难去除,会粘在脚上。由于臭椿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可以引入干旱地区。由于它的多种用途,它被林业工作者称为造林先锋树,比树木之王更有名。
臭椿叶可以用来喂养牲畜吗?有人说你可以喂奶牛,这还不是很清楚,因为老家没有喂奶牛吃,叶子那么臭,奶牛吃起来会不会又甜又好吃?但可以喂给臭椿蚕,它吃臭椿树的叶子,也就是臭椿树。
㈤ 臭椿树在农村随处可见,为何农民称这种树为树王
在过去农村用的床基本上都是用臭椿树木材来做的,因为臭春树木材不易生虫子,做的床坚固耐用。那个时候,一般都是请的村里的木匠来地作床,木匠都喜欢用这种臭椿树木材,臭椿树的生长速度挺快,仅仅次于杨柳、泡桐等树,木质却比它们坚硬多了,是上乘的好板材,比泡桐板材耐磨的多,比后来的三、五合板,少了汚染,多了天然
㈥ 臭树是什么样子
臭椿属共约10~15种,主产亚洲东南部。中国有6种3变种1变型。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以上,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树皮灰白色或灰黑色,平滑,稍有浅裂纹。
枝条粗壮。小枝粗壮。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近基部具少数粗齿,卵状披针形,叶总柄基部膨大,齿端有1腺点,有臭味。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白绿色,花瓣5~6,雄蕊10。翅果,有扁平膜质的翅,长椭圆形。种子位于中央。
㈦ 臭椿有哪些特征
(tree of heaven ailanthus)
(牛春山)
学名: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因花气味恶劣而名臭椿。又称椿树、恶木、木砻树。苦木科,臭椿属(该属约10种,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中国5种,产西南部、南部、东南部、中部和北部)。椿古名“樗”,《说文解字》:“樗木也,从木从樗。”“樗”字最早见《诗经》,并有“采茶薪樗,食我农夫”的利用记载。唐代显庆四年(659年)《唐本草》已有栽培记述。
形态和用途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以上。树皮灰白色至灰黑色,稍平滑或有浅裂纹。小枝粗壮,初有毛,后脱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达1米以上,小叶13~25对,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截形或圆形,略偏斜,上部全缘,近基部有1~4对粗锯齿,齿顶有腺点,有臭味,叶背被白粉,无毛或中脉上有毛。花杂性或单性异株或同株,圆锥花序顶生。翅果,扁平,纺锤形,长3~5厘米,宽8~12毫米;种子1,位于翅果中部。花期5~7月,果9~10月成熟。
臭椿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树姿美观,抗烟尘,耐盐碱,病虫害少,是“四旁”和城市工矿绿化及荒山、盐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材质硬度中庸,有弹性,易反曲,不耐腐,可作建筑、胶合板、家具、造纸和人造丝等用材。叶子可饲椿蚕和蓖麻蚕。种子可榨油,含油量34.5~56%,为干性油,皂化值186.7~188,碘值122.2~133,酸值18.2。花可浸提芳香油。果和叶捣碎,每公斤加水3公斤可防治蚜虫。根皮、皮、茎和种子均药用,味苦,可治产后肠脱和妇女血崩等症;亦可外用煎汤洗皮肤寄生性癣疮,有灭菌杀虫效益。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水平分布北纬22°~43°,北至辽宁、河北,南到江西、福建,东起海滨,西至青海。其中以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分布最多。垂直分布自东向西逐渐升高,河北在海拔1000米以下,山西在1500米以下,到甘肃则在1800米以下。
强阳性树种,喜光。根系深,主根明显,多分布在1米以下。侧根极少而粗壮,多分布在15~60厘米的土层内;有时主根不显,常有数条大的侧根深入土中,几近垂直状。
分布区的气候条件是:年平均气温7~19℃,年降水量400~2000毫米,绝对最高温度32.2~47.8℃,绝对最低温度-8~-32℃。尤以年平均气温12~15℃,年降水量550~1200毫米最为适宜。对土壤的适应性也很强,除盐渍土外,无论酸性土或钙质土都能生长,但在重粘土或积水地区生长不良;最适土壤为中性或石灰性而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较耐盐,在含盐量0.4~0.6%的土壤中能成活,0.2~0.3%的土壤中则生长良好。耐干旱,抗微碱。对烟尘、氟化氢和二氧化硫抗性能力较强。树冠稀疏,富根蘖,萌芽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在深厚土壤和管理及时的条件下,年平均树高生长量0.7米,胸径1.1厘米左右。树高生长以前10年最快,20年后减弱;胸径生长也是10年左右生长较快。寿命较长,可达200年以上。
造林技术
①采种:采种时期宜在9~10月间,亦可迟至11月。选择20~30年生母树采收果穗,晒干,净种,干藏越冬。干燥翅果千粒重25~32克,发芽力虽可保持两年,但到第二年则急剧减弱。臭椿发芽的适宜季节为春季,在气温9~15℃时发芽率最高,平均发芽率为77%左右。秋冬季亦可播种,但不立即发芽,待至翌年3~4月间,才次第发芽。发芽率为48~80%。幼苗对晚霜颇敏感,应在播种时间上适当延迟。②育苗:可采用床式或大田式:床式在黄河流域宜用低床。一般采用条播法,行距40厘米,沟深3厘米,播幅4~5厘米,每米沟中播种子60~70粒,覆土1.0~1.5厘米,轻加镇压。苗高3~4厘米时进行间苗,株距5~7厘米。苗高8~10厘米时进行定苗,株距20厘米。5~7月间宜施追肥两次。如用硫铵或过磷酸钙,每次每公顷约施100~150公斤。大田式播种法与床式略同。③造林:常用播种或植树造林方法。植树造林宜在春秋两季。秋季造林宜在树木落叶后进行,到土壤结冻前结束。春季植树宜在苗木上部壮芽膨胀呈球状时进行。栽培距离,如营造用材林,在土壤深肥地区,可采用2×3米或3×3米;在石质山地可采用2×2米。栽植宜深,在干旱地区埋土深度.应超过根颈15~18厘米,在湿润土壤埋土深度应超过根颈2~3厘米。在干旱多风地区多采用截干造林。造林时间应在土壤开始解冻后的早春进行。埋土深度应超过根颈15~18厘米,顶端与地面取平或露出1厘米。④摘芽和平茬:摘芽可使臭椿干高材良,其作法是:在幼苗1年生时开始,每年春季叶子将展之前,将枝之上部保留健壮侧芽1~2个,摘去其余侧芽。亦可在小枝上部保留1个健壮侧芽,摘去部分侧芽,即在主干上部保留第一、二个芽,在留芽以下顺序摘去3~4个侧芽,再下的侧芽保留。为了使幼苗干部显着,第二年可在梢顶选留1壮芽,摘去所有侧芽。从第三年开始至4~5年间,每年如此,即可培养高干良材。亦可在造林后1~2年内,每年秋季或春季平茬1次,以促进根系发育,在当年4~5月间选留1个健壮萌条以促进生长。
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烟煤病、褐斑病、臭椿皮蛾、臭椿沟眶象等。
㈧ 苦椿树是什么样
苦椿树是樗,也叫臭椿。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它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地带。这种树木生长迅速,可以在25年内达到15米的高度。此物种寿命较短,极少生存超过50年。
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钙质土都能生长,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深根性。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围内。
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 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产各地,为阳性树种,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灌丛中,村庄家前屋后多栽培,常植为行道树。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重粘土和积水区生长不良。耐微碱,pH的适宜范围为5.5~8.2。对中性或石灰性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适宜,对氯气抗性中等,对氟化氢及二氧化硫抗性强。生长快,根系深,萌芽力强。
㈨ 俗称叫”臭椿“是什么树
臭椿又名椿树或木砻树,古称樗。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臭椿属共约10~15种,主产亚洲东南部。中国有6种3变种1变型。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以上,枝条粗壮。一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5枚;小叶近基部具少数粗齿,齿端有 1腺点。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白绿色,花瓣5~6,雄蕊10。翅果,扁平,长椭圆形。种子位于中央。在中国,南自广东、广西、云南,向北直到辽宁南部,共跨22个省区,而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围内。 喜光。不耐严寒。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 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 如何区别香椿与臭椿 香椿与臭椿都是上海的乡土树种,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科,但两者的形态比较相象,容易把两个树种混淆,现把两者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生态习性的异同作一对比介绍,以便区分: 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ia sinensis A .Juss.) 楝科 香椿属 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条片状剥落。小枝粗壮,叶痕大而扁圆形, 内具5维管束,偶数羽状复叶(稀奇数羽状复叶),有香气,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长尖,基部不对称,全缘或具不明显的锯齿。分布广,原产中国中部,现辽宁南部,华北至东南和西南均有栽培。喜光,不耐荫,适生于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在中性、酸性、钙质土均生长良好,耐轻度盐渍,对有毒气体抗性强。 anthus altissima Swingle 苦木科 臭椿属 皮较光滑,叶痕大而倒卵形,内具9维管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3—25,卵状披针形,先端渐长尖,基部1—2对腺体,中上部全缘,背面稍有白粉,无毛或沿中脉有毛。分布广,北纬22°—43°之间,很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能耐中度盐碱土,对微酸性、石灰质土壤中均能生长;对烟尘, SO2的抗性强 。
㈩ 农村常见的臭椿树,现在来说用途并不大,为啥农民都说它是树王
虽然生长在农村,可从小就对香椿和臭椿难以分辨,除非仔细闻一下,否则单从外观上看,香椿叶子和臭椿叶子,还有枝干,长得极其相似,真的是难以辨认。虽然它们长相相似,但是味道却正好相反,香椿叶子好闻,吃起来味道也好。而臭椿的味道特别难闻,闻了以后让人感觉有些难受,所以从小我就不太喜欢臭椿树,总觉得臭椿树百无一用。后来我知道,虽然臭椿树味道难闻,可也有自己独特的长处。
世间万物都跟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臭椿木也是如此。由于有的地区人去世以后,习惯在坟头种植臭椿树,所以也有人称臭椿树为天堂树。臭唇树最大的优点是,不仅不需要多么肥沃的土地,而且还有改良土质的效果,即使是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臭椿树照样可以长的生机盎然,很适合种植在一些荒漠的地方,可以改良土壤,绿化环境。其实,臭椿树除了味道不好闻,用处也还是不少的。听我们村里的老人说,臭椿叶子煮水,对痔疮有一定的疗效。包括树根和种子,都是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