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知识 » 颌下腺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颌下腺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1-24 08:16:07

❶ 淋巴在哪里

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此外,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虑淋巴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淋巴结一般沿静脉排列。
头部淋巴结多位于头颈交接处:枕淋巴结(位于斜方肌起点的表面和头夹肌的深面),乳突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止点的表面),腮腺淋巴结(位于腮腺表面和腮腺实质内),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下腺的附近和下颌下腺实质内),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部).
颈部淋巴结分为颈前淋巴结和颈外侧淋巴结2群。颈前淋巴结(沿颈外静脉排列,喉的前面,甲状腺峡部前面,气管颈部的前面,气管和食管的沟内)。颈外侧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沿副神经和颈横血管排列,前斜角肌的前方,咽后壁和椎前筋膜之间)。
脖子一侧有点肿,能说详细点吗?
参考资料:系统解剖学

❷ 肠腺分布在哪里

我只能给你找到这个,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十三章 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消化腺(如口腔粘膜小唾液腺、胃腺、肠腺等)和构成器官的大消化腺(唾液腺、胰腺和肝)。大消化腺是实质性器官,外包以结缔组织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分隔为若干叶和(或)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也随同进入腺内。腺分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由腺细胞组成的腺泡以及腺的导管为实质;被膜和叶间与小叶间结缔组织为间质。

大消化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行使化学消化作用;此外,有的腺还有内分泌或其他重要功能。

一、大唾液腺

大唾液腺有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它们的导管开口于口腔。

(一)唾液腺的一般结构

唾液腺为复管泡状腺,被膜较薄,腺实质分为许多小叶,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腺泡组成。

1.腺泡 腺泡(alveoli)呈泡状或管泡状,由单层立方或锥形腺细胞组成,为腺的分泌部。腺细胞与基膜之间以及部分导管上皮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细胞扁平,有突起,胞质内含有肌动蛋白微丝。肌上皮细胞的收缩有助于腺泡分泌物排出。腺泡分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图13-1)。

图13-1 唾液腺腺泡与导管结构模式图

(1)浆液性腺泡(serous alveolus):由浆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染色较深。基部胞质嗜碱性较强,电镜下可见此处有较多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核圆形,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内有较多嗜伊红的分泌颗粒(酶原颗粒,zymogen granule)浆液性腺泡分泌物较稀薄,含唾液淀粉酶。

(2)粘液性腺泡(mucous alveolus):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较浅,分泌颗粒不能显示。细胞核扁圆形,居细胞底部。电镜下则可见顶部胞质内有粗大的分泌颗粒(粘原颗粒,mucinogen granule)。粘液性腺泡的分泌物较粘稠,主要为粘液(糖蛋白)。

(3)混合性腺泡(mixed alveolus):由浆液性腺细胞和粘液性腺细胞共同组成。常见的形式是,腺泡主要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几个浆液性腺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或附于腺泡的末端,在切片中呈半月形排列,故称半月(demilune)。半月的分泌物可经粘液性细胞间的小管释入腺泡腔内。

2.导管导管是反复分支的上皮性管道,是腺的排泄部,末端与腺泡相连。唾液腺导管可分为以下几段(图13-1)。

(1)闰管(intercalated ct):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

(2)纹状管(striated ct):或称分泌管(secretory ct),与闰管相连接,管径相,管壁为单层高柱状上皮,核位居细胞顶部,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纵纹,电镜下为质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此种结构使细胞基部表面积增大,便于细胞与组织液间进行水和电解质的转运。纹状管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分泌物中的Na+,将k+排入管腔,并可重吸收或排出水,故可调节唾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和唾液量。

(3)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纹状管汇合形成小叶间导管,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小叶间导管较粗,管壁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小叶间导管逐级汇合并增粗,最后形成一条或几条总导管开口于口腔,导管近口腔开口处渐为复层扁平上皮,与口腔上皮相连续。

(二)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1.腮腺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2.下颌下腺 为混合腺,浆液性腺泡多,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少。闰管短,纹状管发达。分泌物含唾液演粉酶较少,粘液较多(图13-2)。

图13-2 下颌下腺

3.舌下腺 为混合腺,以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为主,半月较多,无闰管,纹状管也较短。分泌物以粘液为主。

(三)唾液

唾液的70%由下颌下腺分泌,25%由腮腺分泌,5%由舌下腺分泌。唾液中的水和粘液起润滑口腔作用,唾液淀粉酶可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唾液腺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的IgA与腺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性IgA,随唾液排入口腔,具有免疫作用。

(四)下颌下腺分泌的生物活性多肽

近20年来,陆续从鼠等动物及人的下颌下腺发现或分离撮出近30种生物活性多肽,有的已被提纯,其分子结构也已清楚。这些多肽物质或直接分泌入血,或随唾液进入消化道再由胃肠吸收入血,对多种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根据多肽的不同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可将它们分为四大类:①促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生长刺激因子(EGSF)、红细胞生成素(EPO)、骨髓克隆刺激因子(CSF)等。②内环境稳定因子,如肾素(renin)、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kk)、生长抑素、胰岛素和高血糖素样物质等。③消化酶,如淀粉酶、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等。④细胞内调节因子,如酯肽酶等。有的多肽物质已制成商品试剂,如从小鼠下颌下腺提纯的EGF和NGF广泛用于实验研究。

小鼠和大鼠出生后随着性发育成熟,下颌下腺纹状管逐渐增粗、增长和弯曲,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出现许多分泌颗粒。由导管上皮演变成的这种分泌细胞,称为颗粒曲管细胞(granular convoluted tubule cell,GCT细胞)(图13-3)。现已证实,鼠和其他一些啮齿动物下颌下腺分泌的多种生物活性多肽,主要定位于GCT细胞的分泌颗粒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下颌下腺无GCT细胞,多肽可能由纹状管或其他导管的上皮细胞产生。

小鼠下颌下腺GCT细胞的发育分化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雄鼠至性成熟时(生后60天)GCT发育快,小管长而弯曲,分支多,雌鼠的GCT则相对发育较差。雄鼠GCT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及产生的多肽也较雌鼠的多。若将新生雄鼠阉割,或给雌鼠以雄激素,GCT细胞的性差则消失,表明小鼠下颌下腺GCT细胞的发育是依赖雄激素的。此外,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GCT的发育与分化也有促进作用。

❸ 什么是涎腺

简而言之就产生唾液湿润口腔的腺体.

❹ 腮腺大约在哪里,什么样子,有多大

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腮腺体积个体差异较大。

腮腺突起及毗邻:

一、腮腺浅份的突起:

1、导管突:

突向面前部,于腮腺导管起始端和颊脂体浅面,贴附于咬肌表面。周围主要结构有副腮腺、面神经上、下颊支、腮腺导管和面横动脉。

2、颞突:

于耳屏前约0.5一1.0Cm处,贴附于颜下领关节表面。周围主要结构有颜浅动、静脉,耳颖神经、面横动脉和面神经颖面干。

3、下突:

位于咬肌后下缘和下领支浅方,为腮腺前部和后部的下份在下领角附近的向下突起.周围主要结构有面神经下领缘支、颈支、颈面干和面后静脉等。

4、乳突突:

为腮腺后部的上份向乳突表面的突起。周围主要结构有乳突、面神经主干分叉、颈外动脉和面后静脉等。腮腺突起的发达程度与腮腺形态有关。

二、腮腺深份的突起;

1、翼下颌突:

为向前突入下领支上份与翼内肌之间的小突起。

2、下颌鼓突:

向上前方突入下领关节囊、颜骨鼓部和外耳道骨壁之间的突起。

3、咽旁间隙突:

位置较深,在茎突下领韧带上缘,经茎突肌与翼内肌之间向前内侧突入咽旁间隙。

(4)颌下腺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可以一侧或两侧。最常见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

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还可见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❺ 人的唾液腺到底在哪里

你好。小唾液腺散在于各部口腔粘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图:唾液腺(右)),它们是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的器官,但其导管开口于口腔粘膜。

❻ 颈根处颌下淋巴结在哪里,配图

挂凡林,颌下用热水敷,吃清淡食物,注意休息

❼ 淋巴分布在哪里

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此外,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虑淋巴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淋巴结一般沿静脉排列。
头部淋巴结多位于头颈交接处:枕淋巴结(位于斜方肌起点的表面和头夹肌的深面),乳突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止点的表面),腮腺淋巴结(位于腮腺表面和腮腺实质内),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下腺的附近和下颌下腺实质内),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部).
颈部淋巴结分为颈前淋巴结和颈外侧淋巴结2群。颈前淋巴结(沿颈外静脉排列,喉的前面,甲状腺峡部前面,气管颈部的前面,气管和食管的沟内)。颈外侧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沿副神经和颈横血管排列,前斜角肌的前方,咽后壁和椎前筋膜之间)。
脖子一侧有点肿,能说详细点吗?

❽ 舌下腺囊肿

此囊肿为涎腺黏液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大小不等,小如蚕豆,大似鸽蛋,由于纤维肉芽囊壁极薄并紧贴舌下区黏膜,故呈浅紫色肿物,扪之柔软有波动感,似蛤蟆气囊,亦称蛤蟆肿。
此囊肿发生的原因主要用二:一是由于腺体导管远端部分堵塞,尔后扩张形成有上皮衬的囊肿,称为潴留囊肿。二是导管或腺体破损,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天上皮衬,称为外渗性囊肿。舌下囊肿中95%以上属于外渗性囊肿。
舌下腺囊肿需手术治疗。有的患者在家自己用针将囊肿刺破使囊肿暂时缩小以至消失,但不久即复发。所以,舌下腺囊肿必须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效果,手术主要是将舌下腺摘除,没有必要摘除囊壁。
颌下腺罕见发生囊肿,约20%的舌下腺可突入颌下区,常把舌下腺囊肿潜突入颌下区者称为潜突性舌下腺囊肿,此囊肿须将舌下腺全部切除,吸尽囊腔内的涎液,加压包扎即又达到手术根治的效果。
满意请采纳。

❾ 人每天会产生很多唾液,唾液从哪里来

唾液,也叫口水,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分泌。据统计,正常人平均每日分泌量约为1.0到1.5升(牛、羊这些食草动物分泌得多得多,大约每天可以分泌唾液多达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那么唾液是从哪里来的呢?

唾液对于人体是有好处的。比如人们紧张焦虑时会口干舌燥,这就是因为口中缺少了唾液的润滑。在我们咀嚼食物时,唾液不仅帮助人们把食物溶解,还因为它润滑的作用,使人们能更加方便地吞咽食物。并且因为唾液含有淀粉酶和溶菌酶,这两种酶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还有一定的杀菌的作用。

总而言之,唾液是从唾液腺里分泌出来的,它每天帮助人们清洁口腔,是很有好处的。

❿ 下颌下腺粘液样癌最容易转移到哪里

颌下腺黏液表皮样癌根据黏液细胞的比例、细胞的分化、有丝分裂像的多少,以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类。女性多于男性,发生于腮腺者居多,其次是腭部和下颌下腺,可发生于其他小唾液腺,特别是磨牙后腺。高分化者常呈无痛苦性肿块,生长缓慢。肿瘤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低分化型肿瘤生长较快,常伴疼痛。边界不清楚,呈弥散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可破溃而继发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烂面,并有淡黄色黏稠分泌物。发生于腮腺者,累及面神经时可发生面神经瘫痪症状及面肌抽搐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