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知识 » 鸡豆病是什么症状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鸡豆病是什么症状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1-25 03:19:37

Ⅰ 常见鸡病症状与治疗鸡眼睛出豆豆有的瞎了

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感染

Ⅱ 鸡豆病用什么药

鸡痘病可以使用中药鸡痘散,外痘用鸡痘刺针挑后配合含碘消毒剂涂抹,康复较快,内痘及混合痘可使用些抗病毒药。

Ⅲ 鸡得了球虫病什么症状

鸡球虫病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十分严重,15~50日龄的雏鸡发生率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耐过的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受到一定影响。
(1)流行病学:球虫的宿主有特异性,即侵袭鸡的球虫不会侵袭火鸡等其他家禽,各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日龄雏鸡也敏感,但有母源抗体保护,10日龄以内很少发病。15~50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对球虫也是敏感的。球虫的卵囊抵抗力非常强,在土壤中可以保持生活期达4~9个月。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鸡感染球虫的途径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
(2)临床症状:①急性型病程为2~3周,多见于雏鸡。发病初期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爱活动;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逐渐消瘦;排水样稀便,并带有少量血液。若是盲肠球虫,则粪便呈棕红色,以后变成血便。雏鸡死亡率高达100%;②慢性型:慢性型多见于2~4个月龄的雏鸡或成鸡,症状类似急性型,但不大明显。病程也较长,拖至数周或数月。病鸡逐渐消瘦,产蛋减少,间歇性下痢,但较少死亡。
(3)防制措施:①鸡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及时清除粪便及潮湿的垫料。②饲槽、饮水器、用具和栖架要经常洗刷和消毒,减少感染机会。③饲料中应保持有足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K,以增强抵抗力,降低发病率。④治疗:用0.02%碘胺敌菌净5∶1拌料,球痢灵用0.0125%浓度混入饲料,从15日龄起开始喂连续投喂30~45天用于预防;球敌溶液:最新一代化学合成抗球虫药,广谱高效、用量小、成本低、安全范围广,每20毫升可兑清水200千克,连用3~5天。

Ⅳ 鸡有什么病,分别有什么症状,怎样治

一、传染性支气管炎
1雏鸡。无前驱症状,全群几乎同时突然发病。最初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流鼻涕、流泪、颜面肿胀、咳嗽、喷嚏、伸颈张口喘气.夜间听到明显嘶哑的叫声。随着病情发展而症状加重,病鸡缩头闭目、垂翅挤堆、食欲不振、饮欲增加,如治疗不及时,有零星死亡现象。
2产蛋鸡。分呼吸器官型和肾病变型两种。呼吸器官型表现为轻微的呼吸困难、咳嗽和气管哕音,有“呼噜”声。病鸡精神不振、减食、拉黄色稀粪,症状不很严重,有极少数死亡。发病第2天产蛋开始下降,l-2周下降到最低点.严重者产蛋率下降50%,并产软蛋和畸形蛋。蛋清变稀并与蛋黄分离,种蛋的孵化率也降低。肾病变型多发于20—50日龄的幼鸡。在感染肾病变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时,由于肾脏功能遭受损害,病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引起肾炎和肠炎。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程一般比呼吸器官型稍长12~20天,死亡率也高20%一30%。
二、大肠杆菌病
病鸡精神萎靡不振,采食减少或不食,离群呆立或蹲伏不动,冠髯呈青紫色,眼虹膜呈灰白色,视力减退或失明,羽毛松乱,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便,排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蹲伏、不能站立、不愿走动或跛行,关节和肝肿大,肠道黏膜出血、溃疡,心包发炎、腹腔积有腹水和卵黄。
三、鸡白痢
很多养殖朋友过完春节会进鸡苗,此时一定要预防雏鸡白痢,患病雏鸡大部分于7日内死亡,同群感染的雏鸡则在2—3周内死亡。病雏常常成堆拥挤在一起。翅膀下垂,精神萎靡,嗜睡。排出白色粪便,常粘在尾部羽毛上,有时阻塞肛门。排便困难,腹部膨大。雏鸡感染白痢时会引起卵黄吸收不良,影响产蛋率。
春季鸡群常见病的综合预防:
改善鸡群的饲养环境,饲槽和用具要定期洗刷,保持清洁卫生。饲料要优质新鲜,用湿料喂鸡时,料置食槽时间过长容易发生酸败,要引起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勤扫鸡粪,勤换垫料,按时消毒。加强幼鸡饲养环境的改善,因为幼鸡的抵抗力不如成年鸡,所以幼鸡的卫生环境状况不能忽视。适时光照。
做好免疫工作,有病及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
1、传染性支气管炎:抗病毒药呼独康配合呼吸道药万呼宁,如有黄白便再配合大肠杆菌药杆立克,兑水饮用4天
2、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药杆立克。
3、雏鸡白痢:雏鸡白痢用药肠杆宁,治疗兼预防

Ⅳ 鸡球虫病有什么症状

鸡得了鸡球虫病会有什么症状,鸡球虫病该如何治疗?鸡球虫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原虫病,在饲养管理较差的鸡场,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有时可以达80%。而且,就算是治愈了,鸡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并成为带虫者。成年鸡感染球虫后,多不发病但带虫,对鸡的产蛋和增重也有一定影响。鸡球虫病有什么症状,鸡球虫病如何治疗呢?

最后一个问题,鸡球虫病该如何治疗呢?各位,消毒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

1、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消毒液(按说明用量兑水)泼洒或喷洒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

2、本病流行季节,投喂速补21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

3、鸡盲肠球虫的防治:用白球痢康,每100g加水200kg,本品全天用量,集中一次使用,首次量加倍;连用3-5天,盲肠球虫彻底治愈。

4、鸡小肠球虫的防治: 用白球痢康+肝肾康,治疗每100g溶水200kg全天药量一次集中引用。首次量加倍,连用3-5天,预防用量减半。

养殖的过程真是马虎不得,稍不留神就回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鸡养的好,我们的效益才会更好,所以当鸡发生疾病问题,如果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病情,一定不要错误诊断,您可以咨询我,帮您免费诊断,切记不要有病乱投医,造成更大的损失

Ⅵ 小鸡身上长鸡豆是什么样子

鸡痘的病原是一种比较大的痘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差,从皮肤病灶脱落下来的干痘痂,它的毒力可以保存几个月之久。常用的消毒药物10分钟可以杀死病毒。

鸡痘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秋冬季节易流行,尤其潮湿环境下,蚊子较多,会加速该病的传染,因此,多雨的秋季应该注意该病的提前预防。

鸡痘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侵入体内;有些情况下,断喙也会成为鸡痘发病的起因。有些吸血昆虫,特别是蚊子能够传带病毒,是秋季鸡痘流行的一个重要传染媒介;蚊虫体内带毒时间可以维持10~30天。

鸡痘的潜伏期大约4--10天,根据症状和病变的部位,可以分为皮肤型和白喉型两种,一般秋季易发生皮肤型,冬季白喉型较多。

皮肤型鸡痘病变发生在无毛和少毛区,如鸡冠,内垂,脸部,鼻孔和眼围等处,生成一种疣状的痘子。病鸡最初是在皮肤上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结节迅速增大并呈黄色,与邻近的结节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棕褐色的大结痂,突出在皮肤表面。如果把结痴剥掉,皮肤上就露出一个出血的病灶。结痂的数量多少不一,多的时候可以满布整个鸡头的无毛部分。结痂可以存在3-4周之久,以后就逐渐脱落,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皮肤型鸡痘一般无全身性症状,但在严重的病鸡(尤其是幼鸡),可见精神萎靡,食欲消失,甚至引起死亡。若痘长在眼上,则眼流泪,怕光,眼睑粘连甚至失明。

白喉型鸡痘病变发生在口腔,咽喉,气管粘膜上。先是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小结节,以后小结节迅速扩大和互相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表面,所以称做鸡白喉。如果把这层假膜撕去,下面即露出一个红色的出血溃疡病灶。病鸡的呼吸和吞咽运动都有障碍,往往作张口呼吸,由于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出现全身生长不良,个别鸡会因为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鸡痘的诊断比较简单,根据病鸡的冠、肉髯和其他无毛部位的结痂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分的白喉样假膜,就可以作出确定诊断。

预防:

鸡痘的预防最可*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应用的鸡痘疫苗安全有效,适用于幼雏和不同年龄的鸡,临用时将疫苗稀释50倍,用洁净的钢笔尖或大号缝纫针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的翅膀内侧皮下,每只鸡刺一次。可以在幼雏接种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时,同时刺种鸡痘疫苗。

通常接种后第4日接种部位出现肿起的痘疹,第9日形成痘斑,否则,免疫失败,须重新接种。一般在25日龄左右和80日龄左右各刺种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利用鸡痘疫苗翼膜刺种。在接种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接种疫苗必须用于健康鸡群;

②同一天免疫所有鸡,若用于紧急接种,应从离发病鸡群最远的鸡群开始,直至发病群;③使用疫苗要充分摇匀,且一次用完;

④在秋季或夏秋之际进的雏鸡免疫应该提前到15日内,其他季节可以推迟到30-40日龄;

⑤免疫应该和断喙错开3天以上,否则容易诱导发病;

⑥工作完成后,要消毒双手并处理(燃烧或煮沸)残液。

治疗:

大群鸡用吗啉胍按照千分之一的量拌料,连用3~5日, 为防继发感染,饲料内应加入0.2%土霉素,配以中药鸡痘散疗效更好。配方:龙胆草90克,板兰根 60克,升麻50克,野菊花80克,甘草2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粉,每日成鸡2克/只,均匀拌料,分上下午集中喂服,一般连用3~5日即愈。

对于病重鸡,皮肤型可用镊子剥离痘痂,伤口涂抹碘酊或紫药水; 白喉型可用镊子将粘膜假膜剥离取出,然后再撒上少许“喉症散”或“六神丸”粉,每日1次,连用3日即可。

对于痘斑长在眼睑上,造成眼睑粘连,眼睛流泪的鸡可以采用注射治疗的方法给予个别治疗,用法为:青霉素一支(40万单位),链霉素一支(10万单位),病毒唑一支,地塞米松一支,混匀后肌注,40日龄以下注射10只鸡,40日龄以上注射5-7只鸡。一般连续注射3-5次,即可痊愈。

Ⅶ 鸡得了鸡痘怎么办

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状的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上发生痘疹及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坏死性假膜。这种病在大型鸡场极易造成流行,对雏鸡危害更大,雏鸡患鸡痘后死亡率高。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夏秋季节多发,主要通过皮肤损伤传染,其中蚊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因素。

鸡痘的特征是在口角、鸡冠、翅下等少毛或无毛处皮肤出现痘疹,一般称皮肤型鸡痘。另有一种主要在口腔和咽喉部粘膜发生坏死性炎症,形成伪膜,所以又叫“白喉”型鸡痘。病鸡群的病死率较低,但发病率高,可使病鸡生长缓慢,影响产蛋率,并可诱发其他传染病。如鸡群有混合感染时,可造成大批死亡。鸡舍拥挤、通风不良、氨气过多、阴暗、潮湿时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病鸡发病初期在在患部形成灰色小硬结节,突出于皮肤表面,1~2天后形成痂皮,一般7天后痂皮脱落,可见到明显的遗留痕迹。患病雏鸡和幼鸡精神萎顿,食欲大减,体重减轻,甚至死亡。若痘长在眼上,则眼流泪,怕光,眼睑粘
连甚至失明。白喉型鸡痘无明显的外观症状,只表现呼吸困难,往往因口腔和咽喉部位堵塞而窒息死亡,危害较大。
本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1、搞好灭蚊措施,注意鸡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在蚊子的繁殖季节,鸡群被蚊子叮咬的机会会增多,有句话说的是: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如鉆,由于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应对所有可以孳生蚊虫的水源进行检查,清除这些污水池;鸡舍要钉好纱窗、纱门防止蚊子进入,并用灭蚊药杀死鸡舍内和环境中的蚊子。因为鸡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和脱落的痂皮中,而且鸡痘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能在环境中存活数月,所以要注意舍内和环境的消毒。

2、预防接种。1日龄以上鸡均可刺种。6日龄~20日龄雏鸡用200倍稀释的疫苗刺种一下,20日龄以上雏鸡用100倍稀释的疫苗刺种一下,1月龄以上刺种两下。本苗接种3天~4天,刺种部位出现红肿、结痂,2周~3周后痂块即可脱落,免疫后14天产生免疫力,雏鸡免疫期两个月,成年鸡免疫期5个月。首次免疫多在10日龄~20日龄左右,二次免疫在开产前进行。为有效预防鸡痘发生,应根据各地情况在蚊虫孳生季节到来之前,做好免疫接种。的免疫后必须认真检查,只有结痂方为生效,如不结痂,必须重新接种。另外鸡痘疫苗只有皮肤刺种才能有效,肌肉注射效果不好,饮水则无效。

3、接种疫苗:使用干净的钢笔尖或大号针蘸取疫苗,在鸡的翅膀内侧皮下栽种,每只鸡刺一次。

注意要点:
①对健康鸡群接种疫苗;
②鸡只在同一天进行免疫,从离发病鸡群最远的鸡群开始接种;
③疫苗要搅拌均匀,一次性用完;
④在秋季或夏秋要提前15天进行免疫,
⑤断喙和免疫要相隔3天以上,否则容易感染疾病;
⑥免疫结束后,将剩余残留的液体进行处理,双手消毒。

在高发季节,应连续刺种两次为好,免疫间隔7-10天为宜,接种时不可用针头注射,更不可饮水或喷雾,只能刺种免疫,因为鸡痘病毒只有在皮肤的上皮细胞内才可复制。在刺种时一定注重防疫效果,5日后观察是否起痂。

4、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毒专用药“独败”为主,上午集中一次饮水,同时使用鸡痘专用药“格斗散”拌料,连用5天。

Ⅷ 鸡痘都有哪些症状

鸡痘一般以下三种状况:

(1)
皮肤型皮肤型鸡痘的特征是在身体无毛或毛稀少的部分,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和喙角,亦可出现于泄殖腔的周围、翼下、腹部及腿等处,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逐渐成为带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如绿豆大痘疹,呈黄色或灰黄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结节,有时和邻近的痘疹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呈棕褐色的大的疣状结节,突出皮肤表面,痂皮可以存留3
至4周之久,以后逐渐脱落。
皮肤型鸡痘一般比较轻微,没有全身性的症状。但在严重病鸡中,尤以幼雏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消失、体重减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产蛋鸡则产蛋量显着减少或完全停产。
(2) 黏膜型(白喉型)此型鸡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眼等黏膜表面,气管黏膜出现痘斑。
初为鼻炎症状,2~3天后先在黏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出于黏膜表面,以后小结节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黏膜上面。如果用镊子撕去假膜,则露出红色的溃疡面。随着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在口腔和咽喉部位,使病鸡尤以幼雏鸡呼吸和吞咽障碍,严重时嘴无法闭合,病鸡往往张口呼吸,发出“嘎嘎”的声音。
(3) 混合型本型是指皮肤和口腔黏膜同时发生病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