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图中是什么动物
这是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中型鸡类,体长59-110cm。尾特长,约38-42cm。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体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和横斑。脚黄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为中国特有鸟种,该物种分布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⑵ 自然界有哪些漂亮的鸟类
自然界漂亮的鸟类有很多,大家最熟悉的有:
一,火烈鸟。全身火红似火焰,外形美丽,因此而得名。虽然火烈鸟能飞,但必须助跑。
二,孔雀。羽衣极其华丽的鸟类,特别是开屏的时候,艳丽到刺眼。头部的羽冠像是鸟中艳后的表象,可投票结果却是第二名。
三,白鹭。一身雪白,干净无污染的样子,好似白雪公主。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四,丹顶鹤。古人称其为仙禽,头顶鲜红色,颈部和脚较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历史公认的一等文禽,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寓意,也有一品高升、长寿的含义。
五,黑枕蓝鹟。台湾特有亚种,属于树林中上层活动的鸟类,夏天会到海拔较高的地方避暑。
六,天堂鸟。也称为极乐鸟、太阳鸟、雾鸟,全身各式各样的饰羽,十分吸引目光。
七,天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湖绿水,红掌拨清波。三四月份,从南飞到北;一过十月份,从北飞到南。
八,黄鹂。也称黄莺,身上纹路美丽,颜色鲜黄,鸣声悦耳动听。
九,红腹锦鸡。又名金鸡,体长可达到1米,羽色华丽,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
十,鹦鹉。鹦鹉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宠物,体型娇小,毛色鲜艳,具有表演和模仿才华,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可爱动物。
⑶ 芙蓉锦鸡图色彩富丽堂皇属于什么绘画类型
文人画,如宋徽宗赵佶的《锦鸡芙蓉图》。
⑷ 芙蓉锦鸡图的整幅赏析
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高贵。一个由静到动的瞬间,造型生动,令人叫绝:画面上只有芙蓉花的一角,疏疏的两枝娴静地半开着。一只锦鸡蓦然飞临芙蓉枝头,压弯了枝头,打破了宁静。枝叶还在颤动,而美丽的锦鸡浑然不顾,已回首翘望右上角那对翩翩的彩蝶,跃跃欲试。诗意画旨,尽在其中。这本是芙蓉、锦鸡、蝴蝶之间的故事,作者却似不经意地从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妙趣横生,既破了左下角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不致显得突兀。
画面抓住锦鸡飞临的瞬间,力量动感都凝固在其中。鸟儿欲飞,先向下蹲,然后用力蹬出,芙蓉花一枝也被带得倾斜,弯曲中见挺拔,挺拔中见婀娜。宽大的叶片也随之翻仰旋转,向背反侧,各尽姿态。在叶片的翻转中呈现出空间感、立体感,可见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芙蓉整体设色淡雅,以烘托羽毛鲜艳的锦鸡,而枝头绽开的芙蓉花用明亮的白色,鲜活而亮丽。
锦鸡羽毛斑斓华贵,造型推敲有度,用笔考究,充分体现出它珍禽的特点。它的双爪紧抓芙蓉枝,这是全图力的体现点,作者用笔果敢、有力。锦鸡浑身的羽毛则用细碎的笔调勾出其质感和生长方向。头部黄色羽毛用细笔拉出丝丝毛茸茸的感觉;翅膀羽毛用墨笔晕染出浓淡层次;尾部羽毛长而硬,密而不乱。用色上更为丰富,在鸡的面部和颈后羽毛上铺厚薄不同的白色,有提醒画面的作用。颈部的黑色条纹明亮,腹部朱砂亮丽灿烂。一双瞪得溜圆的眼睛凝视着蝴蝶,神情专注。两只翻飞的蝴蝶是全图动的部分,轻盈灵巧。左下的菊花修长而富有弹性,花与叶都玲珑又精致,与宽大舒展的芙蓉叶形成对比,既丰富了全图的线条,又与整幅画的艺术风格十分和谐。
画如其人,整幅图纤巧富丽,技巧虽高,构思虽巧,却缺少大丈夫气。赵佶在图的右上角题了一首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锦鸡就是雉,按儒家“瑞应”说,它的出现是“圣王”出世的象征。于是这幅花鸟画就有了政治意义。古人称鸡有“五德”:“头上有冠是文,脚下雄健是武;临敌敢斗是勇;见食呼友是仁;按时报晓是信。”赵佶将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锦鸡,想要安逸太平,却怎知会有“靖康之难”!
观画中赵佶的自题诗,可发现赵佶画这只五彩斑斓的大锦鸡,是为了颂扬儒家文、武、勇、仁、信这五种伦理品德。此画设色浓丽,晕染细腻,传达出皇家的雍容富贵气派。
⑸ 芙蓉锦鸡图是哪种类型的中国画
中国画分工笔(双勾、白描)、写意(大写意、小写意、没骨)、兼工带写。勾线工整细致、设色富丽的是工笔画;不勾线或少勾线直接设色的是没骨画;书法入画、墨分五彩、大开大合、用笔潇洒、气韵兼顾的是写意画。既有工又有写的乃兼工带写是也。芙蓉锦鸡是中国花鸟画经常表现的题材,既有工笔、没骨又有大小写意,当然也有兼工带写。很入画的,寓意吉祥,画家最爱。
⑹ 图片上是什么动物
是雉鸡。从图片来看,该鸟为雄性,而雄性锦鸡有鲜艳红色羽毛(红腹锦鸡)或白色羽毛(白腹锦鸡),且我国仅允许买卖家养的保护雉类,所以应为家养最普遍的环颈雉。
⑺ 芙蓉锦鸡图绘画内容,构图,用笔,用色,落款分别是什么
属于书画类,绢本设色,全图设色艳丽,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枝头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锦鸡,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加以双勾笔力挺拔,色调秀雅,线条工细沉着;渲染填色薄艳娇嫩,细致入微。
⑻ 问下图片里的鸟叫什么最好提供下详细信息··
红腹锦鸡,而且应该是只色型变异的红腹锦鸡。
中文名称:红腹锦鸡
中文别名:金鸡、锦鸡、别雉(出自《尔雅》)、采鸡
拉丁学名:Chrysolophuspict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英文俗名:GoldenPheasant
分类:鸟纲、鸡形目、雉亚科、锦鸡属。
分布:红腹锦鸡是我国的特产种类,没有亚种分化,分布于河南、云南东北部、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南部、甘肃、长白山脉等地。另外在江西资溪也有报道,尚需进一步证实。
濒危信息: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2级
中国是世界雉科鸟类分布的中心地带之一,全球总共约130种雉科鸟类中,中国有55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特产,中国可称为是雉类王国。红腹锦鸡是中国最着名的雉类之一,它色彩艳丽,姿态娇贵,历来被古代帝王们视为鸡中珍品。目前红腹锦鸡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在多次重要国际性会议中,屡次履行“代国鸟”的职责,正在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中型陆禽。全长约70(雌)~100(雄)cm。雌、雄异色。雄鸟长约1米,雌鸟长约60厘米。体重约650克。雄鸡上体除上背为浓绿色外,主要是金黄色,下体通红。头上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且披散到后颈。后颈生有橙褐色并镶有黑色细边的扇状羽毛,形如一个美丽的披肩,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尾羽长,超过体躯2倍为羽色黑而密杂以橘黄色点斑。走路时尾羽随着步伐有节奏地上下颤动。雌鸟上体及尾大都棕褐,而满杂以黑斑;腹纯淡无光。
虹膜——黄色;嘴——绿黄;脚——角质黄色。声音:雌鸟春季发出cha-cha的叫声。其他雌鸟应叫。雄鸟回以gui-gui,gui或gui-gu,gu,gu或悦耳的短促gugugu…声。飞行时,雄鸟发出快速的zizizi…叫声。是着名的漂亮观赏鸟类。
雄性红腹锦鸡:
雄性红腹锦鸡是色彩最为艳丽的一种雉类,相传中国现代鸟类学研究的泰斗郑作新院士就是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标本馆看到红腹锦鸡的标本之后,为其美丽的外表所震惊从而下定决心返回中国从事鸟类学研究。雄性头顶冠羽金黄色,显柔和的丝绸光泽,冠羽较长但平顺地覆盖在后颈,并不形成凤头结构;颈侧和后颈覆盖着扇形的金红色羽毛,羽缘篮黑色,在颈部呈严密的覆瓦状排列,形成一条红底黑纹的“披肩”;颊部、喉部、胸部、腹部覆盖着鲜红色的羽毛,羽色均一;上背铜绿色,羽缘蓝黑色,严密地以覆瓦状排列;下背、腰及前部的部分尾上覆羽为与头顶相同的金黄色;但是金黄色的下背却经常被深蓝色的最内侧几枚飞羽和翅上覆羽所覆盖而不能看到,初级飞羽黑褐色,外侧羽岬的羽缘白色;尾羽长,中央尾羽两枚以黑色为基色具淡黄色色斑,外侧尾羽以淡黄色为基色,具较宽的黑色横纹。
红腹锦鸡雌鸟
红腹锦鸡雌性通体以灰褐色为基调,头顶、后侧颈、上背、腰侧、喉部、胸部、上腹部、两协部均具黑色横纹,自头顶至身体后部,基色由灰褐色逐渐过渡到比较深的褐色,头顶的黑色横纹甚幼细,眼后具银灰色耳羽,自头顶开始至身体后部黑色横斑逐渐变宽,至飞羽处黑色横斑基本与褐色部分等宽度;尾羽长而挺括,以土黄色为基色,具黑色-深褐色相间的横斑。虹膜黄色;喙绿黄;脚黄色。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该鸟是中国的特产种类,没有亚种分化。早在200多年前,西方人便把红腹锦鸡引入欧洲饲养。
主要分布地域:红腹锦鸡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在中国中部和西部的青海西南部地区、甘肃和陕西南部、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及广西等地,本物种分布的核心区域在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据传陕西省宝鸡市的名字就得自本物种。
主要分布省份:河南、云南东北部、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南部、甘肃等地。另外在江西资溪也有报道。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道真大沙河赤水桫椤麻阳河雷公山习水佛顶山(石阡)梵净山宝天曼(内乡)神农架神农架后河桃源洞壶瓶山八大公山索溪峪八面山六盘山(宁夏)太白山攀枝花苏铁卧龙金佛山大围山天目山(浙江)张家界朱家山安溪云山小溪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都庞岭秦岭祁连山伏牛山
以陕西宝鸡附近的秦岭山脉为多,地名“宝鸡”即由盛产红腹锦鸡得名。
[编辑本段]食性
捕食:用强健的嘴直接啄食或用脚在地表抓扒后在再用嘴啄取。
食物:杂食性,以食植物为主,主要取食蕨类植物、豆科植物、草籽亦取食麦叶、大豆等作物。兼食也吃各种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包括草籽、胡颓子、蕨类、青蒿、野蒜、栎树坚果、青岗子、茅栗、苦荞麦、悬钩子、雀麦果穗、红花酢浆果、野豌豆、药枣、大豆、四季豆、小麦。食物种类已记录有30多种。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繁殖特性:繁殖期为4—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配2—4只雌鸟。雄鸟占据一块山地,经常发出“察、嘎、嘎”的啼叫,吸引雌鸟前来交配。
求偶炫耀十分好看,当雄鸟向雌鸟求爱时,它先向雌鸟走过去,一边低鸣,一边绕雌鸟转圈或往返疾奔并察言观色,待站立在雌鸟正前方时,雄鸟身上华丽的羽毛都向外蓬松,彩色的披肩羽盖住了头部,很像抖开的折扇。靠近雌鸟的翅膀稍稍压低,另一侧的翅膀翘起,翅膀上和背、腰上的五彩斑斓的羽毛都展现在雌鸟面前,尾巴也随着倾斜过来,使美丽的尾羽和尾上的覆羽显得十分明亮,双眼向雌鸟脉脉传情。这时,雌鸟已被雄鸟的绚丽羽毛和一系列炫耀动作搞得眼花缭乱,不时地发出“咝咝”的艳羡声。
交配后雌鸟独自在森林中阴蔽处地面做窝产卵,巢的大小为直径16—23×16—17厘米,深6.5—10厘米,每窝产卵5—9枚,最多12枚,卵的颜色为浅黄褐色,大小为39—51.4×30—37.3毫米,卵重23.5—29克。孵化期22天。雏鸟为早成鸟,一孵化便能自行觅食。
红腹锦鸡4月开始繁殖。发情期的雄性常常为争夺雌性发生激烈的冲突;发现中意异性的雄鸟会以雌鸟为圆心环绕雌鸟进行复杂的求爱仪式,包括特定路线的环绕舞蹈、展示美丽羽毛的炫耀行为、扭动身躯的求爱舞蹈等行为,这种表演可以坚持近2个小时时间。据野外调查,红腹锦鸡筑巢于人迹罕至隐蔽性好的深山乱草中,据北京动物园的研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本物种每巢产卵10-15枚,孵化期23-25天雏鸟为早成雏。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1982—1983年秋季在陕西太白、平利调查,平均密度6.0只/km2;1988年秋为3.0只/km2(姚建初,1991)。
1984—1985年春季在四川北川调查,平均密度为6.9只/km2(李湘涛,1988)。
1984年秋季在宁夏六盘山调查,平均密度3.6只/km2(刘酒发,1985)。
欧洲自18世纪已普遍饲养繁殖,现在已成为各地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养殖场最常见的饲养雉类。国内各动物园均有饲养繁殖记录。
2004年,国家林业局公布了《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将红腹锦鸡列入“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名单内的野生动物,因驯养繁殖技术已经成熟,经过相关程序后,可以合法进入餐馆,被摆上餐桌。
[编辑本段]致危因素
非法捕猎是对本物种的最大威胁。
(1)雄性红腹锦鸡美丽的外表使得它成为偷猎者热衷的目标,因其羽色艳丽,雄鸟皮张可外销供装饰用,活鸟供观赏展出用,每年从各产地捕杀数量相当惊人,例如湖南湘西60年代畜产部门收购红腹锦鸡皮张即达6000—8000张(吴至康,1991)。人们常将他们制成标本作为装饰品出售或拔下羽毛制成工艺品出售。
(2)另外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红腹锦鸡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可以有温中补虚,益肝和血的功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对本物种的捕猎。
专家提议将红腹锦鸡定为国鸟
在2008年03月03日举行的《中国鸟》邮票首发式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理事长孙悦华透露,作为中国稀有特种鸟类,红腹锦鸡将有望当选为国鸟。“目前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定了自己的国鸟。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尽早确定自己的国鸟。”
凤凰等不具备候选资格
据了解,在所有“国字号”名片的候选对象中,“凤凰”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尽管凤凰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但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却是再真实不过的形象,在精神上早就是中国人的国鸟。不过,由于国鸟评选的特殊意义,凤凰不具备候选资格。“被定为国鸟的,一定是被这个国家民众所喜爱的、珍稀的特产鸟类和具有重要意义的鸟类。”孙悦华说,首先这一种鸟必须在现实中存在,其次必须是本国特有鸟类。
“丹顶鹤是候鸟,在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等国也有分布。此外,朱鹮也存在与丹顶鹤同样的问题,朱鹮的拉丁文学名Nipponianippon就是‘日本’之意。”孙悦华表示,因为学名等问题,丹顶鹤和朱鹮作为中国国鸟去参加国际交流不妥当。
红腹锦鸡俗称“金鸡”
“我国的版图就像一只跃然纸上的大公鸡,而中国是世界上雉鸡类鸟类最丰富的国家,以雉鸡类鸟作为国鸟,与之相应。红腹锦鸡分布在我国华中、西北、西南的山地森林里,羽毛绚丽多彩。”孙悦华介绍,红腹锦鸡在我国古代具有“五德”之誉: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记者了解到,红腹锦鸡就是俗称“金鸡报晓”的金鸡,属于国家二等保护动物。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上,各国运动员入场式的引导牌上首次绘制了代表该国家禽鸟的美丽图案。由于我国没有确立国鸟,为此在开幕式前,中国鸟类学会等单位反复讨论,最终选择了红腹锦鸡。
象征
红腹锦鸡,是四川省省鸟。
红腹锦鸡,1993年被定为甘肃省省鸟红腹锦鸡。
⑼ 锦上添花这幅图叫什么鸟还是野鸡
是锦鸡。
⑽ 最常见的鸟类名字图片
1、鹌鹑
鹌鹑又叫秃尾巴鹌鹑和红面鹌鹑,鹌鹑一般在我国东北和新疆这些地区繁殖,当冬天的时候,鹌鹑会迁徙去全国各地,安盛在国外主要分布在非洲,欧洲和亚洲,鹌鹑的头比较长,尾巴短,而且鹌鹑的翅膀是尖的,头顶的羽毛一般都是棕色的,中间会有一条比较浅色的花纹。
鹌鹑的背部一般都是棕褐色的羽毛,腹部是灰白色的,成年的安全一般提成大约在18厘米左右,体重是100克左右,鹌鹑一般生活在比较空旷的平原和有水流的岸边,鹌鹑一般是群居生活,它们喜欢吃一些谷类豆类,杂草之类的食物,鹌鹑有的时候也会吃一些幼虫。
一般鹌鹑的孵化温度大约是在37度左右。
2、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一般分布在甘肃和陕西,还有青海东南部,和四川东部,贵州,广西这些地方,雄鸟身体一般是金黄色的,下体是红色的,尾巴是黑褐色的,头上会有金黄色的羽冠。红腹锦鸡体重大约是600克左右,身体大约长90厘米左右。
红腹锦鸡一般是成对或者是单独的生活在矮树丛中,它们一般喜欢吃一些幼芽和竹笋,有的时候也会吃一些昆虫和蜘蛛。红腹锦鸡大约是在4月开始繁殖,每次产卵大约在20枚左右。
3、麻雀
是雀科雀属的鸟类,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贼、只只、嘉宾、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亦叫北国鸟(个别地方方言又称呼为:家雀、户巴拉)。雌雄同色,显着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喜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
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广布于欧亚大陆。麻雀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其中树麻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雀,其他种类如山麻雀、家麻雀比树麻雀少见,生活环境也有所区别。
4、斑鸠
属于鸟纲、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斑鸠属(Streptopelia)的欧洲和北非鸟类,英名:Turtle Dove。 学名Streptopelia turtur。体长28公分(11寸)。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和蚯蚓。
斑鸠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由于城市的发展,现在城市内少有斑鸠的出现 多出现在低海拔的非城市地区。斑鸠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行列我国常见的品种有:火斑鸠,珠颈斑鸠,山斑鸠,还有人工培育的白斑鸠。
5、鸽子
世界各地广泛饲养,鸽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的统称。鸽属,学名Columba,是鸠鸽科的一属,俗称鸽子;包括各种小型中型和大型的鸽子,其中有我们今天常见的鸽子,即原鸽。
鸽子要看种类。 我们常说的野鸽、家鸽指岩鸽,它们不是保护动物。斑尾林鸽等是。(斑尾林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